孔尚任 :清初诗人、戏曲作家

更新时间:2023-08-15 18:30

孔尚任(1648—1718年),清代诗人 、著名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后来别号岸堂,有时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 。

孔尚任自幼聪慧过人,学习礼、乐、兵、农等知识,但屡试不第。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9月,孔尚任因在祭孔典礼上御前讲经,受康熙欣赏,受封国子监博士,从此走上仕途。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9月,孔尚任赴淮扬参与治理下河水患。四年后,孔尚任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1700(康熙三十九年)年被罢官。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病逝。

孔尚任多有诗作,如诗集《长流集》《燕台杂兴》等,主要的著作就是剧本《桃花扇》。孔尚任凭《桃花扇》与洪升并称为“南洪北孔”,被誉为康熙帝时期照耀文坛的双星。《桃花扇》多次被进行戏曲改编,与《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孔尚任相关遗迹有孔林中的孔尚任墓、曲阜石门山《追和孔尚任诗》摩崖书刻。并曾在2015年4月4日,被印制在《中国古代文学家(四)》纪念邮票上。

人物生平

少年求学

1648年(顺治五年),孔尚任出生。他是孔子第六十四世孙。孔尚任的父亲叫孔贞,是个举人,对儿子的教育抓得很严。孔尚任8岁开始,就被送到曲阜孔庙西侧的四氏学宫读书。孔尚任聪慧过人,自幼即学习礼、乐、兵、农等知识,18岁时,他中了秀才。20岁前后考取县府学生员。后来参加岁考,没有录取,典卖了家中田地,捐资纳了一个“例监”(国子生)。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情,孔尚任隐居石门山,期间著有《石门山集》三卷等等,还去考察风俗,写完了《节序同风录》。受曾在明朝为官的朋友影响,他开始搜集史实和逸闻,准备创作一部反映明朝兴亡的书。1682年,孔尚任应当时衍圣公孔毓圻的邀请,出山修《家谱》与《阙里志》,教习礼乐子弟,监造礼乐祭器等。

仕途沉浮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9月,康熙帝玄烨曲阜市祭孔,作为孔子的“后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荣获举荐,御前讲经。因为引导得体、对答有据,康熙赞他“陈书讲说克副朕怀,著不拘例议用”,加之出于笼络天下儒士之目的,孔尚任被从优额外授为国子监博士,从此走上仕途。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9月,孔尚任赴淮扬参与治理下河水患,设署泰州市。在这年,孔尚任曾驻扎在海边渔村—西团,写下脍炙人口的著名诗作《西团海上村》和反映海边风土人情、大丰区原住盐民、渔民生产生活的名篇《西团记》。1687年正月,经泰州名士黄仙裳介绍,孔尚任与宗元鼎在泰州相见,虽然宗元鼎年长孔尚任28岁,但二人一见如故,意趣相投,遂成忘年之交。孔尚任沿古盐河过宜陵,照例想去访宗元鼎,却无奈为秋雨所阻,写下的一首七律《宿宜陵望东原怀宗定九》。

1687年(康熙帝二十六年),因淮河决口,39岁的国子监博士孔尚任奉旨,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出差淮扬,协助疏浚下河海口新河段(蟒蛇河)。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孔尚任回京,仍为国子监博士。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秋,他升为户部主事,奉命掌管国家经济命脉的实权机构——宝泉局监铸钱币。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3月,孔尚任升任户部广东司员外郎,但不到两个月,他突然被罢官。

名剧问世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39岁的孔尚任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孔尚任十年采风十年撰写的《桃花扇》定稿。此时,他的上司户部左侍郎田雯便常向他索取剧本,以先睹为快。《桃花扇》一经写成,王公贵族竞相借抄,演出一场接一场,康熙帝也命内侍“急觅以进”。该剧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此后16年,《桃花扇》已经被反复演出,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悲剧故事不断发酵,成为了与《牡丹亭》《西厢记》《琵琶记》《长生殿》等齐名的“五大名剧”之一。而经过10余年多次增删修改成的《桃花扇》,也在他61岁(康熙的四十八年,1709年)那年,由天津市诗人佟蔗村资助,《桃花扇》刻版印行,一时间洛阳纸贵。孔尚任也因作品成名,为天下人所熟知。孔尚任凭《桃花扇》与洪升并称为“南洪北孔”,被誉为康熙帝时期照耀文坛的双星。

《桃花扇》的首演是在后孙公园的戏楼里,后来后孙公园的一部分为安徽会馆,戏楼在安徽会馆内。《桃花扇》上演时是京城的一大文化盛事,由京城演杂剧的头班内聚班演出,第一场上演由紫禁城中和殿大学士梁清标主持。演出当晚,看戏的官员和有钱人抬酒置具,盛况空前,但《桃花扇》有强烈的反满情绪,在戏中就连秦淮女子李香君都痛骂降清的文人侯朝东(方域)。有人借故弹劾,使该剧停演。在文字狱很厉害的清康雍乾三朝,《桃花扇》一剧牵连了五十多人。

病逝

孔尚任在京城里闲居两年后。于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54岁时回到老家曲阜石门山,从此过着隐居的生活。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孔尚任病逝,享年70岁。

个人作品

戏剧

《桃花扇》是中国昆曲艺术之中的瑰宝,共四十出,分上下两卷,是一部忠于史实的历史剧,与《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它是孔尚任历时十数年,三易其稿完成的著作。写成后,一时洛阳纸贵,频繁演出,连康熙帝听说演出盛况之后,都钦点剧本御览。该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写到了南明弘光朝的兴亡,也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故事中,才子侯方域来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后寓居莫愁湖畔,经杨文骢介绍结识李香君,两人情投意合,订婚之日,侯方域题诗扇为信物,赠给香君。后来,侯方域遭到阮大铖诬陷,只身逃往扬州市。阮大等人逼迫李香君嫁给漕抚田仰,李香君以死抗争,血溅定情诗扇。杨龙友将扇面血痕点染成桃花图,即贯穿全剧的桃花扇。经历了一段悲欢离合,侯方域又与李香君相遇,在张道士点醒之下,二人双双出家。全剧“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巧妙地将复社名士侯方域秦淮河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和南明的政治衰败的现实统一起来省。

诗集

《鳣堂集》:鳣堂,即讲堂。孔尚任于1685年(康熙帝三十四年)正月28日开始为国子监生员讲解经义,次年7月初赶赴淮扬疏浚海口市。《鳣堂集》即收录任国子监博士讲经到治河之前所写诗篇。

湖海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四《集部别集类存目》云:“尚任官国子监博士时,随侍郎孙在丰在淮扬疏浚海口。因辑其入淮以后诗文,自编此集,故以湖海为名。”共收诗七卷,文三卷,札三卷。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均有介安堂十三卷本。

《岸堂稿》:1684年(康熙三十三年),蒋景祈收辑当时京都有名诗人之诗共十三卷,名《下和鸣集》。其中,选孔尚任诗61首,为《岸堂稿》一卷。岸堂,为孔尚任于北京海波巷住所书斋名,王士祯书写,尚任因以为号。上海图书馆藏有《辇下和鸣集》康熙帝刊本。

《长留集》:康熙年间《长留集》岱宝楼刊本扉页题为:“曲阜孔东塘、辽海刘在园两先生合刻,岱宝楼梓行。”吴之振序云:“闻孔、刘两公素未谋面,仅以诗调略同,订交水乳。甲午冬,始晤于淮上署斋,促膝三阅月,商风雅,欲尽搜近贤传稿,选为《长留集》,用存真诗,而先以所自著者,易手选定,以观旨趣之同异。”该集十二卷本收尚任诗999首, 始于《湖海集》之后,终于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即孔尚任殁前一年。除少数诗篇与《湖海集》之诗有所重复外,凡孔尚任治河还京、京都仕宦、罢官归隐之作,几乎包罗尽。《晚晴簃诗汇》卷八十曾论及之。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两图书馆藏有残本。

《石门集》:孔传铎《安怀堂文集》中,有《东塘石门诗全集序》云:“又癸未至丁酉共若干卷,曰《石门集》,是其归田及游览之所作也。”即孔尚任因罢官而于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回乡后至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的诗作。

诗文

注:作者诗文众多,此处仅列举部分

主要影响

文化

从文人生活或是心态而非诗歌艺术角度着眼,孔尚任的诗文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日常生活史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反映民众日常活动的账簿、档案、契据、文书、日记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方面。孔尚任旅晋时期诗文在入幕文人生活方面的研究价值非常典型 。从孔尚任这类反映官场腐败和关心民的诗歌中可以窥见“盛世”外衣掩盖下的一些真实,借以了解清朝统治者的虚伪和腐朽。

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的时候,在原书《凡例》及每处眉批、总批中的个人经验为戏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侯李爱情故事的确有历史记载,但是在厚重的历史中,仅仅依靠这些文字记载尚不足以将侯李爱情演绎成千古佳话。侯李爱情故事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佳话,根本原因就在于孔尚任对两人的爱情描写跃然纸上,两人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一种郎才女貌的传统爱情,更是一种国家民族层面的人生信仰。

孔尚任赞助以作诗为核心内容的聚会,而且大量邀请遗民团体中的人士参加。这种交游和集会提供了感受失落、闲适、历史记忆等诗歌创作主题的机会,推动了清代诗歌创作的发展。同时,有才能的官员与有才能而不入仕的遗民在文学上的友谊,使他们均得到了一种文化和文学的身份认同。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是清初文网宽松和自由的体现。这种文网的宽松和自由,使遗民和清廷的对立趋向缓和。孔尚任不但以自己的具体行动,以自己的文艺创作,投入到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中,而且还将希望的目光超越了儒林,超越了士大夫阶层,而转向了市井细民,其思想中已闪现出早期启蒙主义的光彩。

政治

清朝皇帝康熙曲阜市祭孔祀圣时,孔尚任被保举为康熙讲说经义,导游“三孔”(孔府孔子庙孔林),由此被破格拔,进入仕途,先后任职国子监博士、淮阳区治河使臣、宝泉局监铸、户部广东司员外郎等职。其间,孔尚任恪尽职守,清廉正直,同情民生疾苦,关心江山社稷,兢兢业业,受到康熙嘉奖。

人物争议

风头正盛的孔尚任,怎么会突然被罢官。当时,官方没有对此进行通报,当事人也三缄其口,以至于坊间议论纷纷,成为“疑案”。研究者们对此有三种说法:1.因《桃花扇》惹祸。《桃花扇》虽以儿女私情为主线,表达的却是对明朝灭亡的反思,这让刚统治中原不久的清朝情何以堪。2.受《通天榜传奇》所累。《通天榜传奇》一书,由孔尚任根据顺天乡试舞弊案而创作。《铜山县志》记载:“而郎中孔尚任以作《通天榜传奇》,宣播都下,斥逐。”。3.受贪污案牵连。孔尚任调任户部主事,曾到宝泉局监铸钱币。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宝泉局收购“铅多铜少”小钱事件案发,他也受到了牵连。

人物评价

孔尚任所著《桃花扇》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丰碑,他在诸多文化领域均有精深的造诣,在经史、诗文、音律、金石考古等领域均有文化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博物君子。(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陈支平 评)

以今之眼光看孔尚任,他的一生与剧中人侯方域命运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侯方域出身名门,“家道才名,皆称第一”,而孔尚任呢,为孔子64世孙,贵胄之后。孔的以讲经入仕时带有偶然性,这也与侯方域的犹豫和妥协的命运有着诸多契合地方。《桃花扇》结局:南明亡后,使入狱入宫的侯、李得以重合,最后他们却割断儿女私情,双双入道修真。这个结局与孔尚任后来的罢官回家也是奇妙的如同一辙。(《钱江晚报》 评)

虽然孔尚任自己也坦承写《桃花扇》目的在于“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只是一个载体,想体现的是一个朝代的兴亡。实际上,对于孔尚任来说,与其说这是“前车之鉴”,倒不如说这是以虚构的形式,说出了他不敢说却又想说的话。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中,侯方域是作者自己的投影和折射。儒家的道德准则之一即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有一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数千年来贯穿于整个由儒生形成的“士”这一阶级当中,使他们对国家有着更为强烈的责任感。作为孔子的后裔,孔尚任的这种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会更为强烈。身为明末儒生领袖之一的侯方域,尽管也曾指斥时弊,怒骂阉党,却无法改变明亡清兴、朝代覆亡的大趋势。而孔尚任,在情感上虽然更为倾向于逝去的旧时代,也依然要整顿衣冠,出仕新朝。这种情感上的矛盾与冲突,使他们在心理上有着更为沉重的无力与羞耻感。孔尚任与侯方域们需要以某种行为来对自己进行救赎,或者说完成想象中的救赎。所以,侯方域为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壮悔堂,而孔尚任让侯方域与李香君放弃爱情和世俗的生活,以“自我流放”的形式,完成救赎。(光明网 评)

可以从孔尚任的《桃花扇》中学到很多创作智慧:一是贴近现实的创作精神。《桃花扇》写的是明亡清兴的历史,是现实主义力作,揭露了南明君臣的昏庸、狭隘和腐败,同时对明朝灭亡也有惋惜之情。 二是精湛的艺术手法。孔尚任将浓重复杂的历史故事浓缩到具象桃花扇,家国情、儿女情都借李香君吐血形成的桃花扇依次展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章节紧凑,表现出高超的叙事驾驭能力。这是今天戏剧创作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大众日报 评)

《桃花扇》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达三十余人,涵盖忠臣良将、忧国文人、贞烈妇女以及毁国权奸等,孔尚任对这些不同人物形象的再创造,体现出了他的创作虚实观,也能最直接地显现出他的历史学意识。

人物关系

后世称颂

2006年,昆曲1699·桃花扇》在北京首演,轰动一时,此后每隔几年都会再演,是省昆备受欢迎的“看家戏”。2007年2月24日、25日,由江苏省昆剧院演出、余光中担任文学顾问的青春版昆剧《桃花扇》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登场。

2015年4月4日中国发行《中国古代文学家(四)》邮票,其中第5枚就是孔尚任。

2017年6月10日,盐都孔尚任研究会在龙冈镇成立,在中国首创学术团体开展孔尚任及《桃花扇》的研究。

2018年,舞剧《桃花扇——香君的琵琶》在紫金大戏院首演。

2018年10月25日,孔尚任暨盐都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盐城市召开。本次学术盛会围绕孔尚任研究、《桃花扇》研究、《桃花扇》与南明、盐都区域历史文化、明清淮盐生产与地方社会等主题,分“孔尚任生平与著作研究”、“盐都历史文化、孔尚任与明清史研究”两组开展学术研讨。

2019年由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秦淮区委宣传部、南京市演艺集团越剧团和安琪工作室联合打造的大型原创越剧《桃花扇》,3月9日晚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上演。

2019年9月28日晚7点,历史题材原创舞剧《桃花扇—香君的琵琶》在2019年澳大利亚中华国际中国艺术节期间,亮相世界文化之都墨尔本Karralyka Centre卡罗莱卡演艺中心。此剧灵感源于孔尚任的《桃花扇》,诠释了名妓李香君的际遇。

2020年5月1日晚、2日晚,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昆曲表演艺术家龚隐雷钱振荣领衔主演的昆曲园林实景庭院戏《桃花扇》,在泰州桃园陈庵的后花园怡园上演。

2021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发布,曲阜市《孔尚任的传说》成功入选。《孔尚任的传说》是以孔尚任的人生轨迹和《桃花扇》创作为蓝本,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逐渐丰富形成的一系列的传说故事。其中包括:孔尚任巧解康熙难、出仕国子监、南下治水、孔尚任游秦淮河、《桃花扇》问世、罢官疑云和隐居石门山等故事。

2020年12月27日20:3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播出第四期,本期节目中,于谦饰演对礼乐颇有研究的圣裔剧作家孔尚任,讲述孔尚任与侄子孔衍长在治河前线与不作为的地方官高大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带领观众探寻商周十供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

2022年5月9日晚,广州粤剧院下辖广州红豆粤剧团根据古典名著《桃花扇》改编的粤剧《桃花扇传奇》在江南大戏院公演。

2023年10月24日,民族歌剧《桃花扇》在紫金大戏院首演。

相关遗迹

孔尚任墓

孔尚任墓,在孔林东北角,立于1735年(雍正十三年)4月,梁启超墓上刻“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墓前有石供案。孔尚任墓距林北墙约150米,封土东西8.43米,南北7.70米,高3.13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圆首,雕二龙戏珠。由此向西,有一座上书“鸾音褒德”的墓群,孔子的后裔孔谦孔宙孔彪孔褒等均埋葬于此。自汉墓群西行还有明墓群,那里墓冢点点,碑碣累累,石兽成群,明代名书法家李东阳严嵩等所书写的碑石立于其间。

《追和孔尚任诗》石刻

曲阜石门山《追和孔尚任诗》摩崖书刻于自然山体,崖壁坡度70度,表面凹凸不平,正文高9米,宽4.8米,款高4.47米,宽2.76米,总面积约60平方米。

轶事典故

桃花扇创作

一部《桃花扇》从构思到真正完稿,花了孔尚任二十年的光阴。1686年到1689年孔尚任前往淮扬出任河工,闲居扬州市期间,就曾与明代的遗老耆旧如冒辟疆、黄云等人往来结交,并亲至梅花岭秦淮河明孝陵等地探访。然而,在此之前很久,孔尚任就有了创作《桃花扇》的念头,引起他这个念想的,是他的岳丈秦光仪。秦光仪是孔尚任族兄孔尚则的连襟,孔尚则在崇祯年间曾任洛阳市知县,南明弘光帝时官至刑部江西司郎中。明清动乱之际,秦光仪曾在孔尚则府中避乱居住,“得弘光遗事甚悉”,回乡之后,秦光仪掌握的这些“史料资讯”也悉数告知了孔尚任。《桃花扇》一剧中最关键的情节——李香君血溅扇面,杨龙友点染桃花,即剧名《桃花扇》的由来,即来自于杨龙友的侍从亲口相告于孔尚则之后又由秦光仪再诉说给孔尚任。口口相传,并不见诸史料。虽然是依据史实而创作,然而对于剧中的主要人物,孔尚任却做了一些与史实不同的改编,就现存史料来看,并没有侯方域在避祸远走之后又曾回来见过李香君的记载,李香君本人之后的生活也有多种说法。而侯方域则在清顺治八年“出应乡试,得中副榜”。二人双双出家入道的结局,是孔尚任的艺术创作。《桃花扇》一剧,虽为清代传奇巅峰,却从此鲜见于舞台,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著名编剧张弘,依据孔尚任的原本,取其主干精华,改编为南昆版《桃花扇》。

解康熙难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11月,康熙南巡北归来到曲阜市,特意祭祀孔子。11月17日,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康熙来到孔子庙,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祝文中称颂孔子:“仰惟先师,得元化,圣集大成。开万世之文明,树百王之仪范;永言光烈,罔不钦崇。”从孔庙出来,康熙又来到孔林孔子墓。他本应再对孔子行一跪三叩礼,可是当他走到孔子墓前时,站立良久,却没有跪拜。此时,引驾官孔尚任看出了帝意,便灵机一动,引爱新觉罗·玄烨到一旁休息片刻,然后让他重新回到孔子墓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跪三叩礼。对此,在场的官员都大惑不解,衍圣公孔毓圻事后也向孔尚任询问。孔尚任解释说:开始康熙帝不拜,是因为他看到了明正统八年大书法家黄养正篆书的“大成至圣文宣王”梁启超墓。康熙认为,天无二日,国无二王。自己身为一国之主,不能再拜王。他到曲阜市来是拜师,而不是拜王。为此,他才让康熙到一边休息一下,自己忙将墓碑上的“王”字用黄绫盖上。当康熙再次来到墓前时,已看不到“王”字了,所以才向他敬仰的先师行了大礼。

相关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