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备乘 :清代何秋涛创作的历史作品

更新时间:2024-09-20 21:34

《朔方备乘》,清代何秋涛作品,是研究中国西北史地学的作品,也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论述中俄关系的代表巨著。是一部针对沙俄的侵华野心,为当时中国国防军事服务;重视探求“夷情”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论证缜密、自成一家的高质量史籍。

作品介绍

何秋涛深感于俄罗斯与中国相接壤,边境绵长,「而诸家论述未有专书。乃采官私载籍,为《北徼汇编》六卷,后增编为八十卷。此书「旁搜博采,务求详备,兼方志外纪之体,揽地利戎机之要,庶言北徼掌故有所徵信云」。首十二卷为「圣训」、「圣藻」和「钦定诸书」,记述皇太极皇太极)至爱新觉罗·旻宁关于边事的上谕,并摘录《平定罗刹方略》、《大清一统志》、《钦定皇朝通典》、《钦定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大清会典》中有关中俄的资料。正文六十八卷,有「圣武述略」六卷,「考」二十四卷,「传」六卷,「纪事本末」二卷,「考订诸书」十五卷,「辨正诸书」五卷,「表」七卷,「图说」一卷。于“制度、沿革、山川、形势,考据详明。”何秋涛未亲履西北实地考察,系利用原始资料加以考证、校勘、训,纠稽错误,或据古以证今,或依今以稽古。《朔方备乘》还提倡“左图右史,相须为用”。

咸丰八年兵部尚书陈孚恩以何秋涛「通达时务,晓畅戎机,足备谋士之选」而向咸丰举荐,将《北徼汇编》呈览。咸丰十年,何奉召入觐,赐书名《朔方备乘》。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正本被毁,仅存副本,后来副本又毁。何秋涛逝世,无人再为其整理原稿。光绪年间,何芳徕将残稿呈交直隶总督李鸿章。经黄彭年和辅通志局编修恢复原稿,光绪七年(1881年)刊行。翰林院编修李文田作注《朔方备乘札记》,收入《烟画东堂小品》及《灵阁丛书》。

作品意义

白寿彝何秋涛张穆林则徐魏源相提并论称“都开创了新的研究风气,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反映了时代变动在文化领域里的脉搏,影响是相当大的。”

《朔方备乘》在中国近代史历史学上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针对沙俄的史地专著

《朔方备乘》是一部针对沙俄的侵华野心,为当时中国国防军事服务而又不失学术水准的史地专著。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对外患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防,这使《海国图志》于时之所以会产生轰动的影响不无关系。但实际上,两次鸦片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并非来自东南海疆的侵略者,而是来自北方陆路的俄罗斯帝国。随着《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及一系列勘界条约的签定,中国东西北疆的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入了沙俄的版图。就在当时大多数国人还未真正意识到来自沙俄的巨大侵略威胁之前,何秋涛就开始了《朔方备乘》一书的编撰。他从“揽地利戎机之要”的目的出发,用昭边禁,固封,抵御沙俄入侵的思想来纵贯全书。不仅记载了历代北疆用兵利弊,还深入考析了中国北疆的历史沿革和攻守地势。认为中国北疆的最大威胁莫过于沙俄,从西北方来看,“俄罗斯人竟可直至喀伦之外。如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有俄罗斯哈萨克族索取安集延人口之事,即系在塔城市喀伦之外,……其明验也”。故“边防之事,有备无患”,敲响了“西北塞防,乃国家根本”的警钟。从东北方向来看,何秋涛则重点考析了吉林省黑龙江省库页岛的边防形势,提出了重防吉林、要防黑龙江、屯戍库页岛的方案。应该指出的是,《朔方备乘》一书中对军事防务的议论,都是建立在对中国北疆史地沿革进行严谨考证的基础上。所以议论不但极为精当,而且在史实上也订正了许多伪谬,从学术的视野很有力度地维护了中国领土的权益,堪称经世致用的典型之作。

二、探求夷情与促进团结

《朔方备乘》,是一部重视探求“夷情”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著作。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师夷之技以制夷”爱国强国思想的提出,“知夷”就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关注的内容。何秋涛在当时国人极不了解俄罗斯的情况下,通过阅读300多种俄罗斯进呈之书和检索大量古文献资料,努力探求俄罗斯情况及中俄历史关系,撰写了众多的价值极高的有关中俄关系的篇章,如《北徼星度考》、《北徼水道考》、《北徼教门考》、《北徼方物考》、《乌孙部族考》、《汉魏北徼诸国传》、《俄罗斯互市始末》、《俄罗斯进呈书籍记》、《考订俄罗斯国总记》、《俄罗斯境内分部表》等等,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的历史、地理、政区、沿革、人口、文化、宗教、物产、民族、贸易的概貌以及清代的中俄关系,为国人展现了一个“雄长欧洲,侵凌回部、疆土日辟,事变日增”的俄罗斯帝国,从而为“知夷制夷”,抵御沙俄侵略提供了全面的依据和参考。同时,《朔方备乘》也极其重视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的历史。如对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事件,不仅在《圣训》、《圣藻》中言及,更立《土尔扈特归附始末》专卷来叙述其回归原因和过程。土尔扈特旧居中国境内葱岭东天山北,因和准噶尔汗国部不和,被迫迁往额济勒河、伏尔加河下游,惨遭沙俄奴役。但是土尔扈特与俄罗斯在宗教、习俗上诸多不同,“土尔扈特司蒙古俗,务畜牧,逐水草徙,而俄罗斯城郭居,风俗既异;土尔扈特重佛教,敬达赖喇嘛,而俄罗斯尚天主教,不事佛,以故土尔扈特虽受其役属而心不甘,恒归向中国。”终于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在渥巴锡的率领下,历经千辛万阻,回到中国境内。何秋涛对此爱国行为大加称颂,毅然建议清朝,凡归附的“各部夷人,不易其习。”以维护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三、高质量历史著作

《朔方备乘》是一部编撰独特、博采众长、论证缜密、自成一家的高质量史籍。

1、“兼方志外纪之体”,编撰形式独特。《朔方备乘》一书中以中俄关系为中心,北疆历史为纽带,溶纪传、编年、纪事、考据、注释等形式于一体,综合地反映了这一领域的诸多成果,从内容和结构上适合于其广涉古今中外的需求,更为西北史地的研究扩展了时空范围。在该书之前,论西北史地的研究,往往局限一隅一时一国,《朔方备乘》几收三者汇为一体,并把西北史地放到沿革变迁的角度进行动态的研究,这种形式在西北史地学的研究中是前无古人的。

2、考辨群书,博采众长,量足质高。何秋涛专精汉学,在史地研究中,或据古以证今,或依今以稽古,或以本国正史,或以西人所著外国史地相互印证,纠稽错误,运用考据学的成果以及考证、校勘、训诂的方法从文献上来考察西北史地。他虽未亲履西北实地考察,但却极重视学者亲身经历所得到的原始资料,并以此为据进行研究。《朔方备乘》于“制度、沿革、山川、形势,考据详明。”考订、辨正诸书达20卷之多。如在卷首“圣训”中指出1634年(皇太极皇太极人年)命管步军副都统巴奇兰率军征黑龙江省全境,“远近部落,相率来归,皆号新满州”。此后俄罗斯始来占据雅克萨城,“近人著述咸以为黑龙江至康熙帝二十一年始入版图,失考订矣。”书中除了考订有关北疆史地方面的具体问题外,尚对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图理琛的《异域录》、魏源的《海国图志》、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的《瀛寰志略》等18部书中有关记载俄罗斯情况的部分一一作了详尽辨正,数量极大,质量亦好,形成了何秋涛治西北史地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3、方位合理、论证缜密、图文并茂。何秋涛与当时大多数传统的史地学者不同,他没有把眼光局限在对北疆沿革地理的孤单研究上,而是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结合考察了北疆各民族的历史、习俗、迁徙、繁衍等众多的人文风情,从而大大提高了《朔方备乘》一书的史料价值以及可读性与真实性。同时,《朔方备乘》书中一律采用经纬度定位法记载地名方位。康熙,《钦定皇舆全图》对直省各州府县均测其北极高度和距京师偏东偏西度来定经纬度,乾隆间平定西域后,又命推步之臣前往测量经纬度数,补入全图。对于这种经纬定位法,何秋涛备加推崇。他说:“北徼星度,古者言天家所未详,史传载各国相距里数,亦多未能核实,惟定北极高度及距京师偏东偏西度,斯为准确。”故特设《北徼星度考》一卷专载北徼诸地的经纬度数。国内地名方位皆按《钦定皇舆全图》所测,俄罗斯境内地名经纬度则依西人《地理全志》的记载。这较之以前的准望测量法,准确性大大增强,论证更为缜密。不仅如此,《朔方备乘》还提倡“左图右史,相须为用”的做法。

以往诸书画图往往出自画师之手,而与全书所载内容不相符合,有鉴于此,《朔方备乘》置《图说》一卷,详载《皇舆全图》、《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图》、《历代北徼俄罗斯图》等共25幅,每幅图后均系以论说,“庶使疆域、山川、远近、形势、如指诸掌。”图史结合,更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