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5:27

贺巍,男,1935年生,笔名胡韦,河南省获嘉县前五福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方言》期刊主编。著有《获嘉方言研究》、《诗词格律浅说》、《汉语方言文稿集》、《中原官话课本》等。

人物经历

1956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班毕业。

从20世纪50年代起,贺巍就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地方协会常务理事、常务副会长,《中国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等职。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研处处长、方言研究室主任、《方言》主编,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1987年应日本东京外国语学校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的邀请,任该所客座教授,并从事汉语方言的教学工作。

1993年应台湾中华语文研习所的邀请,率团赴台参加“海峡两岸汉语词汇文字研讨会”。

人物成就

专著论文

在语言所工作期间,三十多年来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的重点调查和汉语方言的分区及汉语方言词汇语法的研究工作。其代表作有《获嘉方言研究》、《洛阳方言研究》、《洛阳方言词典》、《中原官话课本》、《汉语方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汉语方言同义词略说》等专著及论文。

1992年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最大贡献

在2005年第2期《方言》杂志中发表《中原官话分区(稿)》,在此重新划分了中原官话分区,不少专家认为这比《中国语言地图集》科学。

重要作品

中原官话分区(稿) 贺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市100732)

中原官话

中原官话分区(稿)

提要本文在\u003c中国语言地图集\u003e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原官话的特性,根据语音特点,对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五省境内的中原官话的分片作了新的调整,分为八片。

关键词:中原官话分片 语音特点

本图是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D4《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图改绘而成的。修改的部分有以下四点:①从原图中把有关中原官话的部分分析出来,独立成图;②按照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的行政区划改正和规范了本图的地名;③把山东境内梁山县阳谷县划入了中原官话的范畴;④对本图的分片作了新的调整。原图根据古知庄章三组字的今声母,把本图的中原官话分为四片,有的片过大,如郑曹片为九十一县市;有的片两地分离,如洛徐片当中有郑曹片的县市相隔。现在根据若干语音特点把本图的中原官话分为八片,以求在区域的分布上更趋合理。

壹、中原官话的范围

中原官话在八个官话区的方言中分布的范围最大。从行政区域说,从东到西纵跨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新疆、青海省等十一个省区,东西长约三千多公里,南北宽约六百多公里,呈带状蜿蜒于我国的中部。如果以一县市作为一个调查点,分布在这个地区的中原官话共有三百八十七个县市。各省区所占的点数如下。

(一)河南107 山东31 河北2 安徽26 江苏10

(二)陕西72 山西27 甘肃49 新疆44 青海13 宁夏6

从以上的数字可以看出,中原官话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山西、陕西、甘肃等省,新疆、青海等地的中原官话,和移民有关。其他各省是中原官话的边缘地带。

中原官话见于本图的是上列(一)的一百七十六个县市,分布在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等五个省境内。人口约一亿二千四百一十六万;面积约为二十一万。三百一十八平方千米。

本图共分八个片,其地理分布的范围是:

1、菏片三十三个县市山东省:兖州区菏泽市枣庄市郯城县临沂市兰陵县、费平邑县滕州市微山县临沭县邹城市曲阜市宁阳县汶上县泗水县东平县郓城县嘉祥县济宁市鱼台县金乡县、单县、巨野县成武县、曹县、东明县定陶区鄄城县梁山县阳谷县河南省范县台前县

2、徐淮片

十三个县市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丰县沛县邳州市睢宁县宿迁市新沂市东海县赣榆区安徽省淮北市砀山县萧县

3、郑开片

二十四个县市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开封县、袱阳市、袱阳县、滑县长垣市封丘县原阳县兰考县民权县杞县通许县中牟县尉氏县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鄢陵县南乐县内黄县清丰县河北省魏县县城以东、大名县

4、洛嵩片

十六个县市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巩义市登封市偃师区、孟州市、孟津区伊川县新安县宜阳县渑池县洛宁县三门峡市义马市栾川县卢氏县

5、南鲁片

三十个县市河南省:南阳市鲁山县长葛市临颍县、城县、许昌市、许昌县、平顶山市、舞钢市襄城县郏县、禹州市、汝州市汝阳县宝丰县叶县舞阳县西平县遂平县方城县南召县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镇平县社旗县泌阳县唐河县邓州市新野县

6、漯项片

十四个县市河南省漯河市项城市扶沟县西华县周口市淮阳区商水县

县、上蔡县、汝南县、驻马店市确山县正阳县平舆县新蔡县

7、商阜片

二十三个县市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太康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市郸城县沈丘县安徽省阜阳市亳州市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蒙城县

涡阳县利辛县界首市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

8、信蚌片二十一个县市河南省:信阳市桐柏县息县淮滨县罗山县潢川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安徽省:蚌蜱市、金寨县霍邱县颍上县寿县凤台县凤阳县怀远县五河县泗县固镇县

此外,河南省西部的灵宝市、郏县属于汾河片,暂放在本图内。说明见另图。

贰、中原官话的特性

\u003c/strong\u003e

中原官话的特性,从声调来说最主要的是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入声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

中原官话的特性是和其他官话相比较而言的。它属于官话的中心地带,和其他官话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共性是官话的基础,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官话的依据。现在拿中原官话和其他官话在古入声问题上作比较:

中原官话今无入声,江淮官话有入声可以和中原官话相区别。

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相比,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今读阳平;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差别在于中原官话古清音声母和古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

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相比,两种官话的区别在于兰银官话的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一律读去声。

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相比,古清音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是这两种官话的共性,古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是中原官话的特性,今读去声是冀鲁官话的特性。

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相比,古清音声母入声字今读上声、古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去声是胶辽官话的特性,可以和中原官话相区别。

中原官话和北京官话、东北官话相比,其差别是在于古清音声母入声字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东北官话以今读上声字为数多。

此外在声母、韵母等方面这中原官话与北京市、东北官话也有明显的差别。

分布在本图的中原官话,除洛宁县、渑池两处是平声、上声、去声三个声调以外,其他各处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本图东部的范县梁山县阳谷县东平县汶上县宁阳县平邑县郯城县八处古次浊声母入声字今多数读阴平,少数读去声,带有一些冀鲁官话的性质。江苏赣榆古入声的演变情况和中原官话相同,声母的演变情况和胶辽官话相同,本图列入中原官话的范围。

安徽省境内的五河县凤阳县,古入声字今读去声;凤台县颍上县霍邱县金寨县古清音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

母入声字今散归阴平、阳平,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一般读阳平,演变的情况和中原官话不同,不

过就“根庚、今经”两类字同音而言和中原官话的信蚌片相同。现在姑且把这些点也列入中原

官话的范围。

叁、本图各片的语音特点

本图中原官话除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外,在语音方面还有以下四点大致相同。

一、古知庄章三组字的今声母,除洛嵩片、漯项片、信蚌片外,其他各片,少数字读[tsts“S】,其他大都读[t§t萨争】,演变的情况和北京话大致相同。

二、古精组和见组声母字和细音[iY]的韵母相拼时,除漯项片、徐淮片、信蚌片不分尖团外,其他各片大都分尖团音。

三、古蟹止摄合口三等非组“飞肥匪肺费废”等字,除信蚌片今[f]声母不拼[i】韵外,其他各片这类字的[f】声母大都拼【i]韵。

四、今阴平的调值除兖菏片、徐淮片读[J】213曲折调外,其他各片大都读高升调【一】24或中平调[_】33。

下面分别说明本图各片的语音特点。

1、兖菏片①本片“刚知专尊方丁边天”等阴平字的调值为【J】213曲折调,是本片山东省口音区别于河南省口音的主要特点。河南人说本片的口音“侉”,大概就是冲着本片阴平字的调值而来的。②“抓猪庄吹初窗刷树双”等字,其他各片一般读【t§t矿§】或[tstshs】声母,如郑州市“抓[。t§ua]I窗[。t矿uar3]”,信阳市“庄[。tsuar3]1窗【tshual3]”。这类字本片有的读[pfphf]声母,如:泗河枣庄市滕州市“抓[。pfa]I吹t。phfei】”等;【s】声母拼合El呼韵母的字,本片的范县鄄城县郓城县菏泽市巨野县定陶区曹县成武县单县平邑县、泗水、滕州、微山县费县、枣庄、苍山、郯城等今读[f]声母。如“刷=发[。fa]I鼠=府[‘fu]l树=富[fu’】l睡=费[fei’】I顺=奋[fen’】I双=方[。far3]”等。其他各片这两类字的声母不同。

2、徐淮片①本片和其他各片的差别主要是在四个声调的调值上。下面每片各选一个代表点比较。

徐州兖州郑州洛阳市南阳市漯河市商丘市信阳市

阴刚知专尊丁[ ]213[]213 []24[]33[]35[]24[]24[]24

阳穷陈床才唐[]55[]42[]42[]31[]31[]53[]52[]53

上古展纸走短[]35 []55[]55[]53[]55[]55[]55[]55 去盖帐正醉对 []51 []312[]31[]412[]41[]31[]31[]312

从上表来看,本片阴平调值除了和兖菏片的调值相同外,和其他各片不同;其他声调的调值和其他各片也有明显的差别,因此调值是区别于其他各片的标志。②分布在河南省各片的中原官话,大都分尖团,本片的精组和见组字逢细音一律读团音,如徐州市铜山区砀山县邳州市宿迁市“齐=旗[‘t口“川洗=喜[‘口川秋=丘[。t矿iu】l千=牵[。tchian】l亲=钦【。t口“in】l枪=腔[。t曰“iar3】l 京=经[。t口i13】l全=拳[‘t口“yanI雪=靴【。eye]”等。

3、郑开片①古入声曾摄开口一等、三等庄组字和梗摄开VI二等字本片今大都读[£】韵。如郑州市新郑市通许县封丘县尉氏县“百柏伯【。p£]I德得【。te】l则【。东京证券交易所]I肋勒[。le】l拆~开测侧策册【。tsh£]l客刻克[。k“£】”等,其中这类字逢[kk“x】声母,开封市兰考县等地可以和齐齿呼的韵母相拼,如“隔革隔[。kie】I克刻客[。k“i£】I黑赫吓[。xi£】”等。其他各片这类字大都读[ai】韵或[ei】韵。②本片除魏县大名县清丰县内黄县少数点外,大都有[U】化韵。这里所说的[u】化韵,就是北京话的带“一子”尾的名词,本片有的不加“一子”尾,而是以加[u】尾的形式表示。如郑州市、开封、原阳县长垣市柿子[’】f梯子[。thiou】f鸡子[。t口iou】f沙子[。sau】f鸭子[。iau】f刷子[。au】f桌子【。tsau]1骡子【‘luau】I脖子[epau】I茄子[£t产iau]l碟子[etiau】1瘸子[t口hyau]I筷子[k“iau’】”等。能[u】化的韵母是有限制的,如开封市只有十二韵母[1iaiallaYuYi£y£ai

uaiei】能有【u]化韵。其他各点能[u】化的韵母多少不等,但也大都在此范围之内。

4、洛嵩片①郑开片古知庄章三组字,除少数字今读[tsts“s】外,其他大都读[t争t§“§】,演变的情况和北京市大致相同。本片这三组字的演变情况和郑开片不同。知组二等今开口读[tsts“】,今合口读Itst萨],如洛阳市汝阳县“罩[tsau3】I茶[;ts“a]”;“桌[。t§uY】I赚【t§uan3]”等。庄组不论等摄今开口读[tstshS】,今合口读[t§t矿§】,如伊JWI、偃师区“查[etsha】l纱【。sa]”;“壮[tsuao’】l窗【。t争hual3]l双【。弘a日】”等。章组除止摄今开口读[tstshs]以外,其他都读[t§t1翅Its“1)]I施[。s1]”;“周【。t§ou】l臭[t§hou’】I手[‘跚],,等。②本片的儿化韵大都以【lll】收尾。如洛阳市洛宁县“树枝JL[§u’。tsom】I竹批儿[。tSu。phim]I白兔儿【‘siauthum’】1小驴儿[‘siauelytu]I床单儿[et§huao。t导m]I小桌儿【.‘siau。t跚Bm】’'等,其他各片大都以[r】收尾。

5、南鲁片本片古知庄章三组字的今声母和洛嵩片不同,和郑开片相同。①本片和郑开片的区别是郑开片有【u】化韵,本片没有[u】化韵,北京话的“桌子I椅子”等词尾“一子”,本片也都带“~子”尾。②古蟹摄合口一等和止摄合口的端精组字,本片大都不带【u】介音。如南阳市唐河县新野县镇平县鲁山县南召县西峡县汝阳县等地“堆[。te川对[Tei’]I推[。the川腿[‘the川退【thei3】I催【。ts“ei]l罪【tsei’]I最[tsei’】I碎[sei)】I醉[tsei’]l虽[。se川遂[m川穗[se神”等。③“黑坷给胳核后”等字本片大都读【m]韵,如襄城县郏县汝州市宝丰县、鲁山、南阳、方城县内乡县“黑[。Xttl】I坷【。khm]I给[。kill]1胳[。ktu]1核【sxtu]l后【XUl’】”等。除洛嵩片外其他各片大都没有这个韵母。

6、漯项片①本片和其他各片的最大差别,就是古精组字和古知庄章三组字的今声母都读[tstshsh]。如西华县淮阳区周口市漯河市商水县上蔡县驻马店市项城市平舆县新蔡县等,“租=猪【。tsu】I作=桌【。tsuo]I崔=吹【。tshuei]l走=肘【‘tsou】I钻=砖【。tsuan】l酸=闩[。suan】I村=春【。tshun】l脏=张[。tsarj】l仓=昌【。tshao】I桑=商【。sarj】I增=征[。tsoo]I层=成【‘tsh如】I生=升【。s00]”等。②本片除声母和其他各片有差别外,古蟹摄合口一等和止摄合口的端精组字本片大都带有【u]介音,如上蔡县周口市驻马店市淮阳区确山县,“推[。thuei】I腿【‘thuei】1嘴[‘tshuei】l崔【。tshuei]I虽【。suei】J岁【suei’]”等。这是和相邻的南鲁片的最大差别。

7、商阜片①本片的“一子”尾词,一律不用[u]化韵,可以和相邻的郑开片相区别。如商丘市宁陵县太康县鹿邑县亳州市界首市阜阳市利辛县蒙城县“鸡子[。t口i.tso]j兔子【thu3.tso]J茄子[rt产ie.tsa】l骡子【duo.tso]1桌子【。tsu、a.tso]l筷子[ku£’tsa】I瘸子【‘tcye.to】”等。②古知庄章三组字,本片读【t§t萨§】,如商丘、柘城县、界首、太和县涡阳县,“猪【。t§u]I桌[。t§uo]I张【。t号a,3]l砖[。t争uan】I昌[ct扩ao]1成【ct萨钓】l升[。p习】I中[ct§urj]”等,可以和漯项片相区别。

8、信蚌片本片和其他各片在语音上有较大的差别:①古深臻两摄和曾梗通三摄今读开口、齐齿两呼的字今韵母相同,读[onin]韵。如信阳市息县、潢JiI、固始县霍邱县寿县、蚌蜱、五河县等,“跟根一庚羹更耕【。kon】1斤巾金=京荆经[。t口in】l钦=轻[。t萨in】l辛欣=兴[。口in]I因阴音=英婴缨莺樱[。in】”等。上述两类字其他各片有区别,分别读【on】韵和[ini日]韵。②古泥来两母本片的桐柏县、信阳、罗山县光山县新县潢川县、固始、商城、霍邱、凤台县逢洪音少数点不论洪细[n

l】不分都读[1】声母,如“难南男楠=篮蓝兰栏拦[elan】l奴=卢炉[clh]I努=鲁橹卤[‘lu]等。其它各片这类字有区别,前者读【n】声母,后者读【l】声母。③古晓匣两母和非组字,本片的信阳市、罗山、光山、固始县息县、潢川、N,IjEI、凤台、寿县【fx】相混,如信阳“夫=呼[cfu]I房=皇[efar3]”;寿县“非=灰【。xuei]I方=荒【cxuar3]”等。

中原官话分区(稿)参考文献(19条)

1.安徽省教育厅方言指导组安徽方言概况1960

2.董绍克山东梁山阳谷两县方言的归属1986(01)

3.开封市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方言概况1960

4.贺巍洛阳市方言记略1984(04)

5.贺巍河南省西南部方言的语音异同1985(02)

6.贺巍河南山东省皖北苏北的官话(稿)1985(03)

7.贺巍冀鲁豫三省毗连地区的方言分界1986(01)

8.江苏省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

9.蒋希文赣榆方言的声母1961(09)

10.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1985(01)

11.刘冬冰开封方言记略1997(04)

12.刘颂浩襄城县方言音系1993(04)

13.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1985(04)

14.苏晓青。吕永卫徐州方言词典1996

15.山东大学方言调查组山东方音概况1960

16.张启焕。陈天福。程仪商丘市方言考1960(07)

17.张启焕。陈天福。程仪河南方音概况1983

18.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

19.周庆生郑州方言的声韵调1987(03)

中原官话分区(稿)相似文献(3条)

1.学位论文殷相印 微山方言语法研究 2006 山东万言包括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分为东西两区:东区有东莱片和东潍片,西区有西齐片和西鲁片。东区即胶辽官话,西齐片即冀鲁 官话,杨景龙片即中原官话。微山县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鲁片,为北方官话的中原官话。微山方言内部有差异,分为三片:北片、南片和西片。本文研究微山方言语法。

1.学位论文殷相印 微山方言语法研究 2006

微山共18个乡镇,本文分片调查了14个。调查研究表明,微山各片方言语法同大于异。微山方言语法的共同特征集中体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及特殊的短语、句式和复句类型上,对此,本文作了整体论述。微山方言语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副词、代词、介词、语气词、叹词、数词、量词等词类上,本文则按方言片分别介绍。在描写各类方言现象时,以汉语语法为参照进行比较,以揭示微山县方言语法的规律和特点。

本文认为,微山方言共同的语法特征主要有:

1.从构词构形上看,微山方言内部语法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构词构形能力比普通话强。如形容词特殊构形形态AAAA式,微山三片方言广泛运用;名词后缀“子”,构词能力比普通话强。词缀语素丰富、使用频率高,是微山方言构词构形的重要特点。

2.微山方言的副词介词、语气词和量词丰富,表现出“数量大、形式多样,意义和用法复杂”的特点。如程度副词“真、宁、稀、血”分别修饰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

微山方言语法的内部差异主要有:

1.同一语法意义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在不同方言点,语法格式内部的标记、结构方式不同。如同是表示处置意义,南片各点用介词“连”,西片和北片各点用“来”。

2.新派老派的语法差异,加大了微山县方言语法和普通话语法的差别。如比较句“A+(还)不子+B+比较的结果”结构,只见于南片的老派,新派不用。

2.期刊论文鹏 甘肃省的中原官话-方言2008 本文是新编\u003c中国语言地图集\u003e甘肃省的中原官话分区的说明稿.1987年\u003c中国语言地图集\u003e分甘肃省的中原官话为秦陇片、普宁市陇头中学片、关中片三片。本文根据近二十年的调查研究资料,讨论了甘肃省中原官话的特点和内外部差异,对甘肃省的中原官话方言区划作了适当调整,从原陇中片中分出河州片,原关中片宁县方言归入秦陇片,原秦陇片敦煌市党河以东方言划归中原官话南疆片.

2.期刊论文雒鹏 甘肃省的中原官话-方言2008

3.学位论文刘丽娟河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河南方言词汇由于与普通话词汇比较接近,在日常的交流中感受到的差异很小,所以目前对河南方言词汇的研究不是很充分。我们拟通过河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对河南方言词汇做整体上梳理,试图总结其特点,并为方言分片问题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我们研究的河南方言词汇主要指的是属于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方言词汇,包括中原官话和晋语。

3.学位论文刘丽娟河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河南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横向方面包括河南内部方言片之间的词汇比较、河南方言与其它官话方言的词汇比较以及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词汇比较。纵向方面的比较包括与古代汉语词汇的比较和与近代汉语词汇的比较。

通过河南方言词汇内部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河南方言词汇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远远大于其差异性。显示出了北方方言一致性强的特点。我们通过考察各个方言点相同词条的数量来探讨各个方言点词汇的相同度,以此来为河南方言片的划分提供参考资料。探讨的结果基本上能印证李荣先生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对河南方言片的划分。另外,我们发现原属于晋语汾河片的焦作方言有趋同中原官话之势,另外蔡鲁片也有与郑曹片趋同之势。

通过河南方言词汇与其它官话方言词汇的比较,我们发现河南方言词汇与其它官话方言词汇的差异性很小,反映了北方方言内部差异性小的特点。从与其它官话方言词汇差异程度上来看,河南方言与其它官话方言的差异程度大体相同,体现了河南方言与其它官话亲疏关系上基本上保持了一种均衡状态。这与河南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河南地处北方方言中心,与其它方言接触程度基本上相同,属于北方方言内的南北过渡地带。通过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河南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保持了很强的一致性,这也是北方官话一致性强的表现,也显示出近年来推广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同时也显示出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形、词义、词源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河南方言词汇进行历时比较,我们发现河南云飞言继承了相当一部分古代汉语。从与上古汉语的比较结果来看,继承上古汉语词语比较多,由此也反映了河南这块中原古地有着深远的古代文化。从与近代汉语比较的结果来看,河南方言中承传的近代汉语词语比古代汉语词语数量要多得多,这跟南方方言有所不同。直接沿用的词语要远远大于词形相同而词义有所变化的词语,而且双音节词语占绝大多数。而且继承的近代汉语词汇绝大多数是在元朝以后才见于文本的,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词语比较多。更值得一提的是河南方言中存留的近代汉语词语既有来自于当时共同语的,也有源自当时已经称为中原方言词语的。总之,通过河南方言词汇与近代汉语词汇的比较,我们认为河南方言的成熟期应该是元明清时期。

中原官话分区(稿)引证文献(20条) 1.相连芳汝州话常用同音字表[期刊论文]-青年文学家2010(1)

中原官话分区(稿)引证文献(20条)

2.赵楠楠方城话与普通话的对比[期刊论文]-青年文学家2009(22)

3.吴晓红安徽上方言中的平比句[期刊论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谢成丽方言接触的影响因素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

5.王伟方言区学生汉语教学研究——以信阳方言为个案[期刊论文]-贺州学院学报2009(1)

6.王琴阜阳方言[(S)]读[f]现象[期刊论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7.姚炎嫣南阳方言的连读变调[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8.史艳锋孟州方言中的人声[期刊论文]-安康学院学报2008(6)

9.陆灏蒙城县(立仓镇)方言BA式形容词[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

10.徐君善江苏邳州话中的程度副词"直搁"[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10)

11.张雪平河南舞叶话的助词"哩"[期刊论文]-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1)

12.雒鹏甘肃省的中原官话[期刊论文]-方言2008(1)

13.邢向东陕西省的汉语方言[期刊论文]-方言2007(4)

14.段纳河南方言古入声字向普通话靠拢现象的调查——以平顶山方言为例[期刊论文]-殷都学刊2007(2)

15.王彦梁山地名中零音节"家"的存在形式[期刊论文]-中国语文2007(1)

16.段纳平顶山方言合成方位词语音、语法特点[期刊论文]-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3)

17.汪国胜。苏俊波2005年的汉语方言研究[期刊论文]-汉语学报2006(4)

18.沈明晋语的分区(稿)[期刊论文]-方言2006(4)

19.刘雪霞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学位论文]博士2006

20.邢向东。郭沈青晋陕宁三省区中原官话的内外差异与分区[期刊论文]-方言2005(4)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