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景区 :中国吉林省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更新时间:2023-04-18 08:42

长白山景区,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地处安图、抚松县、长白三县交界处。长白山为休眠火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火山地貌与冰川遗迹共存,有长白山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著名自然风光。

长白山保存有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同纬度带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自然生态区。同时,长白山地区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以北方民族为代表的森林、草原文化和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在此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具有多元特色的长白山区域文化。

长白山风景区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规划管理区域内,坚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主,旅游服从保护”的原则进行适度开发。1960年,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980年,被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1986年,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2007年,长白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12月,长白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长白山内涵

按《长白山志》的观点,长白山有广义、一般意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长白山指整个长白山系,是东北地区朝鲜山地的总称,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一般意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系的的主脉——长白山脉,包括长白山区的中山、低山、丘陵、熔岩高原、台第等,南北长约310千米,东西宽约200千米,总面积近7万平方千米。狭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主峰,即海拔18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锥体。

长白山风景区

长白山风景区则是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行政区域地跨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县、白山市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属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第二层次规划管理区域内,“以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主,旅游服从保护”的原则进行适度开发。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7°28′至128°16′,北纬41°42′至42°25′,总面积约为13479平方千米,全区南北最大长度为128千米,东西最宽达88千米。由外到内划为规划指导区、规划管理区和自然保护区三个层次。规划指导区,包括和龙、白河、露水河、泉阳、松江河、临江、长白县林业局,长白森经局和自然保护区;规划管理区,面积约为3278平方千米,包括自然保护区、旅游服务基地、主题功能区及按规划需要统一管理的其他区域,长白山风景区则是在此规划范围内;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964.65平方千米,为核心控制区,禁止旅游与开发项目。

气候

长白山气候为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兼具一般山地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的双重特点。总体特征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暂,春季大风干燥,秋季雾多凉爽。年均气温在零下7℃至3℃,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零下20℃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10℃,最低气温曾出现过零下44℃。无霜期100天左右,山顶只有60天左右。积雪一般深约50厘米,某些地方可达70厘米。年降水量在700至1400毫米区间,6至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六到七成。长白山主峰气候云雾多,风力大,气压低。尤其是夏季,风云莫测,变化多端。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269天,年平均风速为11.7米/秒。年雾凇165天,山顶雾日265天,年均日照数100天左右。

地质

长白山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经历过多次地壳运动,形成层次丰富的地质,入选“国家火山地质公园”,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和生物演变的重要材料和论据支撑。长白山地层构造序列自下而上可分为五层。最内层为前新生界构造层;第二层为由粗面岩、安山岩玄武岩组合构成,是中新世更新世造台-造盾期洪泛玄武岩与湖沼相泥质沉积物;第三层为更新世全新世造锥期碱流岩、黑耀岩、熔结凝灰岩和紫红色玄武质火山渣锥;第四层为公元946年前后火山千年大喷发的火山碎屑堆积物;最外层是千年大喷发后原生火山碎屑沉积和火山碎屑物再搬运和沉积形成的各种火山泥石流堆积物和坡积物及浮岩质土壤。

地形地貌

长白山为典型的火山地貌,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地势由平缓向陡峭过渡。玄武岩台地(又称山前熔岩台地)地域面积广阔,海拔在1000米以下,地势较平缓。玄武岩高原(又称山麓倾斜高原),海拔在1000米至1800米之间,是陡峻的火山锥体向玄武岩台地的过渡地带,地面坡度在10度左右,是比较明显的倾斜地带。火山锥体则为长白山主峰,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合式盾状的休眠火山。

据史籍记载,长白山自16世纪以来爆发了3次,最近一次喷发时间距今约300年。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地下水奔涌,积水成湖。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中国境内。最高峰将军峰在朝鲜境内,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长白山天池在十六峰的环抱之中,形成中国最高的火口湖,海拔2194米。

水文

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之源,是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重要水系发源地。长白山天池是中朝两国湖界。区域内松花江主干流之一第二松花江,有南、北两个发源地,南源为头道江,北源为二道江。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南麓,辖区内主要支流有十五道沟河、十九道沟河和二十三道沟河。图们江,源于长白山天池东麓,干流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全区河流年平均流量240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347万千瓦。

生物多样性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区森林覆盖率85.97%,是北半球欧亚东大陆中最大的植物种质基因库,此外,也是东北地区植物区系唯一一座有明显植被垂直分布带的具代表意义的山脉。长白山既有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同时也有地域特有树种构成的长白松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最大的红松母树林原始群落。长白山根据海拔,一千米以下为果子松阔叶林带,一千米至一千六百米为暗针叶林带,一千六百米至两千米亚高山岳桦林带,两千米以上为高山冻原带。自然保护区内已知的野生植物分属于74目186科665属1619种,其中苔藓植物类有340种,石松门和广义真蕨植物类有78种,裸子植物类11种,被子植物门类有1190种。

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目前已知有1225种,分属于73目219科,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金雕白肩雕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豺、麝、亚洲黑熊水獭亚科猞猁马鹿斑羚属等。

历史沿革

地名来源

长白山,古称“不咸山”。据《山海经·大荒山北经》记载:“大荒山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从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末期到公元317年的东晋,长白山一直被称作“不咸山”。《周易》中对“不咸”有个解释,古汉语“不”通“丕”,丕者,大也。“咸”谓“泽”,即湖泽,“不咸山”就是“有大湖的山”。这个湖就是指长白山天池。这是古人按照地质特点起的名字。后来,《魏书》《新唐书》《北史》中又出现了“徒太山”“从太山”“太皇山”“太白山”等称谓。

“长白山”的称谓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中是在辽代。《辽史》卷十五记载:“耶律隆绪统和三年(985年),长白山三十部女真族酋长来贡,乞授爵秩。”辽设长白山女直国大王府(为避讳耶律宗真耶律宗真,将“女真”称为“女直”)。宋《契丹国志》载:“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盖白衣观音所居。”宋人洪皓在《松漠纪闻》中说:“其山禽兽皆白,人不敢入……”由于“白衣观音所居”,而且山与禽兽皆白,故起名“长白山”,这是把长白山神化了,对长白山有了崇拜之意。

文化背景

皇权与神权

金朝崇拜长白山,大定十二年(1172年)在山北建庙宇,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明昌四年(1193年)又封为“开天弘圣帝”,但没有踏查长白山的记载。

清代统治者视长白山为满族肇兴之地,创造了一个神话故事,即“三仙女浴躬圆池”。三仙女为郑固伦、恩固伦、佛库伦,其中佛库伦生布库里雍顺,是为满族爱新觉罗氏的始祖。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洲”,为“君权神授”套上一个光环。

清代把长白山奉为神,但祭祀活动在康熙初年之后才有记载。康熙帝十六年(1677年),派大臣武默讷、侍卫费罗色等人踏查长白山,回来后,康熙命礼部审议,封长白山为长白山之神,“永著祀典”。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第二次东巡吉林市,望祭长白山,十分隆重,随行的比利时南怀仁在《鞑旅行记》中写道:“长白山在吉林南约四百里,山巅长年为白雪所掩盖,据说高耸云上,所以名曰‘长白’。”这是当时人对长白山称谓的一种理解。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下令在吉林市小白山修建望祭殿,进行望祭。乾隆十九年(1754年)八月初八,爱新觉罗·弘历亲自在小白山进行望祭。此时的祭山之礼早已由原始崇拜,上升为政治性的国家大典,“长白山之神”已成为皇权与神权高度统一的象征。

多民族文化

长白山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从今天来看,长白山文化是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汉族等民族共同的文化。从历史来看,长白山地区先后有数以百计的部落和部族生活,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四个大的族系——华夏族系、东胡族系、秽族系和肃慎族系。

东北地区四大族系由于生活地域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创造了以华夏族系为代表的燕文化、古朝鲜文化,以东胡族系为代表的鲜卑文化、辽朝文化和蒙古文化,以秽貊族系为代表的夫余文化和高句丽文化,以肃慎族系为代表的渤海文化、女真文化、满族文化,这些文化表现出东北文化的多元性。同时在与相邻的其他民族文化及中原文化的碰撞和吸纳中,又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着本民族的文明。

中原地区有国家政权的历史为四千多年,而东北少数民族左右中国政坛达一千四百余年,约占三分之一的时间。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曾六次逐鹿中原,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相融合,打破了民族间的壁垒,使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以北方民族为代表的森林、草原文化和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脉,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发现

长白山地区的人类活动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设置建制始于西汉时期,曾先后为西汉“句丽县”辖地、东汉高句丽国”占据地。元末清初,长白山区为清朝的崛起之地。清康熙年间,长白山被列为“封禁地区”,封山祭祖;光绪年间,在通化、白山设立县治,奖励移民、开垦农田。1886年,英国探险家荣赫鹏(F.E.Younghusband)和詹姆斯(H.E.M.James)进行长白山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考察,并首次精确绘制了长白山的经纬度。

主要景点

长白山有分为北景区、西景区、南景区三个景区,北景区和西景区全年对游客开放,南景区受气候及环境影响,每年6月至10月开放5个月。北景区和西景区相距110千米,西景区和南景区相距120千米。

北景区

北景区位于二道白河镇长白山池北区,山门距离镇区31公里,可观赏长白山天池、瀑布、绿渊潭、小天池、火山温泉、地下森林等景点。

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又叫“谷底森林”,是长白山北景区海拔最低的景点,距离北景区新山门约14千米,为幽谷森林的入口。它是长白山火山喷发时伴随着地震,使整个地表垂直下陷,形成的谷底森林,谷壁高达70米,谷底长约2500米到3000米,生长着参天古木,巨石错落。木板栈道两侧生长着多种植物,郁郁葱葱;挺拔的松树遮天蔽日,厚厚的青苔长满了树干,置身其中仿若畅游在绿色海洋中,地下森林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被称为“天然的大氧吧”。沿着木板栈道走到1000米时向左走350米可观赏洞天瀑布,右行500米则到达谷底森林。

小天池(银环湖)

小天池,又名银环湖,是一个寄生火口湖。周长260米,积水面积约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呈圆形。池水被岳桦环抱,百草丛生,池水清澈碧绿,峰峦倒映。小天池蕴含着两个未解之“谜”:一是小天池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和大天池恰恰相反,池水终年不枯;二是在小天池中生活着一种只有在北极才能生存的两栖动物极北小鲵,当地人俗称“娃娃鱼”。小天池中为什么会有北极地区的小动物,至今还是一个谜。在小天池右侧有一个“药王谷”,谷内供奉的是孙思邈,是拍摄电视剧《雪山飞狐》时留下来的。小天池附近的岳桦林也是《西游记》中“大战红孩儿”片段的外景拍摄地。

天女浴躬池

天女浴躬池是一个小火山湖,位于天文峰东30.4千米的西北侧,形状“池浑而圆”,犹如荷盖的“圆池”。池水清浅,多水草,中央冬无冰,夏无萍,无水流注入,也无溢口,池中泉涌如柱。池四周多松,参天蔽日,池畔芳草萋萋。相传这里是三仙女降浴的地方,三仙女中的三妹佛库仑浴后吞果受孕,生一男孩,相貌异常,生而能言,名叫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大清皇帝就是雍顺的后代。清光绪三十四年,奉天候补知县刘建封曾寻览至此,为使人人得瞻,在池边立“天女浴躬处”石碑一座,故得名“天女浴躬池”。

北坡天池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主峰的群峰之中,形似落叶,略呈椭圆形,是火山喷发后自然形成的火口湖;它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天池水面平均海拔为2189.1米。天池是松花江的正源头,也是中朝两国界湖。2000年,长白山天池获得“海拔最高的火山湖”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称号。天池孤悬天际,没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终年长流不息,使人倍感神秘。自古以来,一直有天池怪兽的传说,更给天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对于天池怪兽早在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为了更好的研究和探讨天池怪兽,在长白山自然博物馆中专门有天池怪兽厅,记录现有发现。

绿渊潭

绿渊潭位于岳桦林带,因岳桦荫、潭水碧绿深窘而得名。2007年8月14日李岚清副总理来到长白山视察工作时为其亲笔题名。绿渊潭瀑布飞流直下,最高落差达26米,瀑水落于巨石而四溅,而后流入深潭,潭水最深处达10米,平均水深5米,潭中游鱼往来穿梭。每逢雾起,潭上水雾弥漫,与高山岳桦、巨石浑然而一体。

长白瀑布

长白瀑布,位于长白山天池北,天池水沿补天石漫出后,流经1250米的乘槎河,以1.25-5立方米/秒流量,从龙门、天豁两峰之间骤然跌下,形成了落差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由于瀑布水下跌时速度快、水流量大,使瀑布飞落山崖下形成了一个幽深碧绿的水潭。2000年长白瀑布被列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作为长白山第一胜景的长白飞瀑,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一年四季水流不息。这在海拔2100多米的高纬地区(北纬42°)是非常少见的。隆冬季节,长白山天池湖面封冻,但湖水从冰层底下溢流出来,进入乘槎河,乘槎河河床坡度大,地势险,水流湍急,不易冻结,因此长白山瀑布即使在严冬腊月里,依然长流不息。

聚龙温泉群

聚龙温泉群,是长白山特有的奇特风光,面积在约1000平方米,出水口达上百个,水温超过60℃的泉口有47个,最高可达到83℃,属于高热温泉。由于温泉水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年代,使得温泉水中含有了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在温泉水中沐浴,还可以治疗关节炎、风湿病等慢性疾病。由于温泉水温很高,同时在温泉群附近还生长着一种极耐高温的蕨类植物叫“温泉瓶尔”小草,又名“温泉瓶尔小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温泉瓶尔小草根状茎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之功效。

长白山U型谷

由于受到第四纪冰川构造运动的影响,被河流沿构造线方向发育,河谷也多为嵌入成“v”字型。长白山火山锥体在长期寒冷崩解及剥蚀作用下,形成放射状沟系,因坡度和岩性的差异,沟谷大小不一。长白山u型为较大的沟谷,宽度达300米,切割深度在100—200米,谷底较平坦,是世界著名的u型谷。

补天石

补天石,位于长白山天池畔,乘槎河河口,最高处大约10米,长50余米,是一个伸入天池的袖珍半岛,从高处望去胜似一棵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也是长白山颇具文化内涵的旅游胜景。《长白山江岗志略》中称:“补天石,在龙门峰东,天池出水之处。石半居水中,半居峰上,特起而高。窥其形势杜池水口,作中流砥柱,亦似有补天池缺陷之象,故名之。”其文意指这块小山一般的巨石是补天池的。但后人将其理解为是补天的。在长白山地区流传着“补天石冶炼厂”的神话。人们都把这块石头与女娲联系在一起。加之,这块巨石是火山喷发后岩浆遇冷凝固而成,被烈火炼烧过,上面保留着许多气泡和擦痕,特别是它的形状,好似长长的一块面团,从天上遗落下来。

黑风口

黑风口位于长白山U形谷的东侧,在岳桦林带与高山冻原的交界处,这里是两座山峰的交汇处,天然形成一豁口。风通过这里,自然加大速度,即使风力很小的时候,风口也刮着强风。黑风口是欣赏长白山瀑布的好地点,在这里踞高临下U形谷尽收眼底。从U型谷底仰视黑风口,却是另一番景象。黑风口上常有成群的白腰雨燕出没,那里的断崖绝壁正好是雨燕的巢穴。

牛郎渡

牛郎渡位于乘槎河上,是一块横在河里的碑石,卧牛形状的巨石上面镌刻着“牛郎渡”三个大字。因为从此踏过乘槎河后,便可直到织女峰,故名。与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传说故事《天河配》相呼应。如今,许多青年男女在此留影,以示坚贞的爱情。牛郎渡巨石成了一块爱情石。

乘槎河

乘槎河全长只有1250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它尾接长白山天池,头顶长白山瀑布,在2000多米的高山之巅奔腾不止。“乘槎”,是指神话中乘木排上天的意思。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有《海客》诗: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据《长白山文岗志略》记载:“水自天池泻出天豁、硝门两峰之间,波浪汩汩,形同白练,即严冬不冻。下流五里,飞泉挂壁,宛成瀑布声闻十里外”。瀑布以下是松花江的正源名为二道白河。

白云峰

白云峰位于天池西侧,在白山市抚松县境内东南,南邻玉柱峰,北对芝盘峰。海拔2691米,是东北地区第一高峰。据《安图县志》:“白云峰在白山之极巅。遥望之山峰,直插霄汉,白云触而出,终日不散。天晴时,群峰毕露,独此峰烟雾缭绕,气象雄壮。自长白山天池至巅十;华里,崇山隐天,云锁峰尖,故名之曰白云峰。”又据《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长白山此峰最高,由岗后东上,二百里外即见此峰,白云遮绕,乃其常也。”《长白山古今揽胜》称,“远远望去,白云峰终日隐匿于缭绕云霄之中,似在凝思,似在冥想,默默无语,羞于露面。偶得晴空万里,云淡风轻,群峰毕露,各展姿容。唯有白云峰依然借片片白云为纱,遮掩其面。”

高山森林野雪公园

高山森林野雪公园位于长白山北景区国家高原冰雪训练基地内,是国内最大的高山森林野雪公园。依托长白山独特的山体走向跨越千米海拔,该公园面积约20万平方米,垂直落差1000米,野雪长度7.5千米,在世界野雪滑雪公园中位列前茅,是国内唯一每年雪期可持续至次年五月的野雪场,主要面向具备一定驾驭高山野雪水平的单双板滑雪发烧友。

长白山和平滑雪场

长白山和平滑雪场坐落在我国十大名山长白山脚下,距长白山山门6千米,是游览长白山北坡的必经之路。滑雪场海拔1034米,山体落差140米,现有初、中、高级滑雪道六条,索道两条,雪地摩托车16部,越野雪道一条。滑雪场拥有国内首座气膜全功能综合模拟训练馆和极限运动馆,也是国内首家森林雪踏体验中心、越野滑雪教学中心。

长白山红松王滑雪场

长白山红松王滑雪场位于长白山北景区山门北行3公里国家森林公园内。雪场位置紧邻朝鲜、民风独特、四季景色绝美。其雪场海拔1100米,每年雪季长达七个月。雪场有初中级雪道共3条,以及1条林海穿越道和供大众娱乐的戏雪乐园,并配有专业的教练。其雪道最长900米,坡度平缓,适合初级雪友体验。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极高,还可远观“长白山第一圣树红松王”,向千年红松树祈福。

长白山民俗博物馆

长白山民俗博物馆创建于2015年,位于池北区天福街南端,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馆内藏品10000余件,以实物、图片、影像等多种布展形成。博物馆一共分为两层,第一层以历史记忆、百行百业为主。第二层为衣食住行、文化艺术为主。

西景区

西景区位于松江河镇长白山池西区,山门距离镇区30千米,有长白山天池锦江大峡谷和季节性景点高山花园王池、鸢尾花园等景点。

高山花园

高山花园,是长白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长白山西景区海拔1400米左右,属于温带山地气候类型。此地花卉较集中,面积大,分布于山坡、林下、谷地、河边。其中鸢尾百合大花萱草、金莲花、唐松草藜芦最为著名。每到春夏之交,各种野花竞相开放,一眼望去,漫山遍野姹紫嫣红,花朵之多,面积之广,景色之壮丽堪称“万亩大花园”。进入七月,百合、大花萱草、鸢尾、溪荪等花卉在此竞相盛开,“长白山野生花卉旅游节”也于此时举办。

喘气坡

喘气坡为吉林省长白山西麓一大景观,是以前徒步登山的必经之路。此坡海拔1800米到2000米的高度达两千多米,由于坡度均在70度以上,中间没有平坦之处,游人必须一直攀登,加之杂木丛生,只有一条羊肠小路(现已开发成台阶式路面),视野不开阔,空气稀薄,所以这一段山路名为喘气坡。喘气坡妙在参与性。坡上特色之处是,这个高度本是岳桦林带,应该只生岳桦,却生长着云杉冷杉属落叶松。这是因为此坡向阳,日照充足,形成温和的小气候,便形成了这样一道风景。

金线泉

金线泉位于玉柱峰东麓,天池畔西岸,距离天池较近。泉水从南北两个石柱间流泻而出,水流如丝,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犹如金线。金线泉为季节性的泉,“秋冬雪掩无痕,夏日盘旋有情令人可羡。水线长约五里余。”(刘建封语)。传说,泉中有一位长白山的司雨官——双蛇。这蛇生有双翼。每当它振翅高飞,长白山必下大雨。这种传说其实是对长白山气象的一种原始解释。受东西季风影响,长白山夏日确实多雨,几乎每天都有雨。《白山记咏》中诗曰:“白山遇夏时多雨,想必双蛇日日飞”。

长白卧佛

因山体形状似卧佛而得名。走进长白山西坡,一踏上开阔的高山花园,向长白山的主峰望去,便会看到由山体形成的巨佛,安祥地躺在天际。

鸳鸯池

鸳鸯池位于长白山西坡密林深处,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秋天,池畔的森林,红叶如火,群鸟群集,准备南飞,湖面上一片鸟鸣。鸳鸯池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它是野鸟乐园,春夏秋总有成群的水禽栖息其中,特别是有很多鸳鸯。二、有两个相似的池子连在一起,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类似鸳鸯,故名。

玉浆泉

玉浆泉位于长白山西坡天池畔,玉柱峰东侧,距天池约350米。泉水从山岩裂缝中涌出,潺潺而流,不久又隐入石裂缝之中,成为隐泉,大约距离天池20米处再露出地面,淙淙注入天池。《白山记咏》有云:“诸君若到天池上,须把银壶灌玉浆。”即指此泉而言。

锦江瀑布

锦江瀑布,位于吉林长白山西麓卧虎峰西南方8公里处的锦江上游,因其在梯子河中部,所以又叫梯河瀑布。锦江瀑布为二级瀑布,落差为73米,比北麓的长白瀑布还高出5米多,第一阶50米,第二阶20米,全长70米。这种阶梯式的瀑布,也称双叠瀑布,极具特色,是长白山西坡一大景观。瀑布之下的锦江两岸是60多米的悬崖峭壁。锦江瀑布常年水流不断,夏季如银河般从褐黑色火山石陡崖飞泻而下,激起层层白色云雾。瀑布周围植被良好,河道两岸陡壁上遍布奇松怪石,巨树倒卧河道之上,形成天生桥。主路口至锦江瀑布的步行道路上,单株或成片的岳桦林星罗棋布,夏季高低起伏的高原大草甸上山花烂漫。

长白山十六峰

长白山十六峰,分别指白云峰芝盘峰锦屏峰观日峰龙门峰天豁峰铁壁峰华盖峰、紫霞峰、孤峰、三奇峰、白头峰、冠冕峰卧虎峰、梯云峰、玉柱峰

锦江大峡谷

长白山大峡谷,又称锦江大峡谷,位于长白山西景区,距长白山天池20公里处,是由于火山喷发时火山熔岩表面的火山灰和泥土被江水和雨水冲刷而成的,至今这条峡谷还在变化和扩大之中。它由南锦江峡谷和北锦江峡谷最后汇成一条峡谷。总长度70公里,在卫星上看呈“人”字形。最深处达100米,平均深度80米,宽度200米到300米。它劈原始森林呈谷,里面集幽谷、奇峰、怪石、古树、珍草、秀水为一体,被称为“中国的克罗拉多”、“中国的熔岩盆景”。

鸢尾花园

鸢尾花园,海拔约1500米,是由于受海拔、气候、土壤等综合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十多公顷内没有任何林木,而开满了鸢尾花的景观。鸢尾花型大而美丽,可供观赏,其在野生状态下成片开放的胜景难得一见,由此可见长白山鸢尾花园的珍贵之处。

松桦恋

长白山的“松桦恋”景观,位于海拔约两千米的高山地带,是针叶林带与岳桦林带的自然分界处。分属于两个植被带上的代表性植物松树桦树,在这里就像感情笃深的恋人一样,两两依偎,根连根,枝攀枝,共生共长。两棵树树种不同而共生连体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可看到。而“松桦恋”与众不同的是两棵树外观迥异,而相抱簇拥,刚柔相济,引发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遐思。

王池

王池,又名岳桦池、小王池。地处长白山西坡,背依玉雪峰,面对锦江,与高山花园相邻。池面海拔1850米,面积约14000平方米,平均水深3米,为椭圆形火口湖。东北侧为高山岳桦林,南侧为草甸,有着池不大而秀雅,水不深而清澈的美誉。王池水质洁净,池畔长满乌拉草和蒲草,还有美丽的岳桦和塔松相伴。池中有小鱼,有青蛙,时常听见鸟叫蛙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西坡天池

天池湖水清澈碧透,一平如镜;周围16座奇异峻峭的山峰临池耸立,倒映湖中,波光峦影,蔚为壮观。天池上空流云急雾变幻莫测,时而云雾飘逸,细雨蒙蒙;时而云收雾敛,天朗气清。

西坡天池登顶需要攀登1442个台阶,总距离900米左右。由于海拔较高,年纪较大和心脏功能欠佳的游客可乘坐滑杆游览。西坡观天池视野较为开阔,可见扁圆形湖面在群山环绕之中,俯视天池还可见火山口内壁绿草如茵。

长白山国际天然滑雪公园

长白山国际天然滑雪公园,位于长白山西景区,2007年12月正式开园,是中国首家以自然雪为基础,以高山极限滑雪项目为主的天然滑雪公园,也是亚洲最大的天然雪主题滑雪公园。

天然野雪公园

位于长白山西景区内,是以天然雪为基础、以高山极限滑雪项目为主的亚洲最大的天然雪主题滑雪公园。由雪地摩托负责全程滑雪运输,有五条自然雪道,其中最长的极限滑雪雪道长度达7公里,是我国最长极限滑雪雪道。雪道跌宕起伏,极富挑战魅力。

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

位于北纬41度的黄金滑雪度假带,全年降雨量超过1200毫米。雪期从11月至次年4月,长达6个月,积雪深度在1米以上,雪质松散,呈絮状,是国内唯一一家被誉为“会呵护的港湾式滑雪场”,是许多滑雪者的钟爱之地。

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

中国首个为初中级滑雪者提供完善教学体系的专业滑雪场地。雪道面积30公顷,共9条雪道(其中初级雪道6条,中级雪道3条);配备2条索道,3条魔毯。雪场配套有五星级滑雪服务大厅和单体滑雪学校,并与美国英创威斯特(Intrawest)山地度假公司合作,为滑雪爱好者提供国际化滑雪体验和专业教学体验服务。滑雪场同时是优质的地形公园,设置30余种不同难度的地形障碍道具,和展示滑雪技巧、释放运动极限的场地。拥有总长度12公里、达到fisFIS认证标准、可举办国际级越野滑雪赛事的越野滑雪场。

南景区

南景区位于漫江镇长白山池南区,山门距离镇区80公里,有长白山天池鸭绿江大峡谷、高山湿地等景点。

鸭绿江大峡谷

鸭绿江大峡谷,位于长白山南景区,是登临天池的必经之路。峡谷是火山喷发时形成的巨大断裂地沟,历经300年来的雨水冲刷、切割和风蚀生成的自然景观。峡谷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200米,深170米,两侧悬崖绝壁如削,中间奇峰异石林立,两边谷壁的巨大石峰、石柱、石笋、石墙,如古堡耸立、石笋破土。两壁火山石和火山碎屑,经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形成千姿百态的图案。鸭绿江峡谷分为四大景区:火山熔岩峡谷、高山森林峡谷、峡谷花园、峡谷湿地。鸭绿江大峡谷是一条复合型的峡谷,前后两排立于鸭绿江中,为中国与朝鲜两国共同享有。它与长白山西景区的锦江大峡谷遥相呼应,竞相媲美,形成了我国独一无二的火山熔岩峡谷奇观。

岳桦双瀑

岳桦双瀑位于长白山南景区,是一个二级小型瀑布,全长40米,第一级落差15米,第二级落差25米。其周围岳桦林密,幽深清静,两级流水跌落成瀑,树林伴双瀑,因处于岳华林景观带而得名。瀑布上建筑有“观瀑亭”,为仿古木质建筑,亭前有石质栈道,亭后有绿草如茵,岳桦双瀑于群山之间奔腾。

南坡天池

南坡天池周边地势较为平缓,风势较小,因此土壤积存较多,野生花草铸成天然花园,景色较为优美。登顶观天池可见满月形湖面,由于无山峰阻挡,天气晴好的日子,天池美景尽收眼底。长白山南景区与朝鲜相邻,为了使游客能更好地观赏天池,有关部门已经在中国一方修建了一个高大的观景台。长白山南景区还是天池十六奇峰之一的冠冕峰所在地,许多高考生,在家长的陪同下,登上这冠冕奇峰,意喻着"冠冕"。

炭化木遗址

长白山南景区炭化木遗址,海拔在1400米左右。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的火山椎体四周都有炭化木的分布,炭化木的最大胸径可达80厘米,平均胸径可达30厘米到40厘米,长度没有办法测量,因为炭化木都是折断的。有关专家介绍,长白山南坡发现的炭化木是1000多年前长白山火山喷发使当地树木燃烧未尽所致,不仅面积大、数量多、地点集中,而且还有许多树木尚未完全炭化,根据现有对炭化木鉴定结果表明,碳化木种类有果子松、鱼鳞松、沙松、长白落叶松等针叶树和紫锻、硕桦、水曲柳、稠李等阔叶树种,具很高的研究价值,是难得的气象、地理、地质、农林、动植物等多学科综合考察标本。此处独特地质遗迹是我国研究资源、环境、灾害地质及地球演化史、探索地球奥秘的理想场所。1996年人们在鸭绿江边修路劈山,才使炭化木露出地面,作为长白山区唯一的大面积的炭化木火山遗迹奇观展现在游人面前,为火山地质种类增添了一个新的亮点,也成为长白山科普旅游的一个重点景观。

虎跳峡瀑布

虎跳峡瀑布,由四级奔泻跌落构成,长达24米,这是长白山瀑布群体中跌落最多阶层的瀑布。《长白风物》中进行了详细地描绘。这里是十五道沟河最上游峡谷,河床狭窄,礁石错列,或立,或卧,或躺,挤挤撞撞,浪涛湍急,老虎踏着礁石可以涉过河去,故称“虎跳峡”。

时令景观与活动

赏花季

每年6月至7月是长白山的“花季”,受平均海拔和长白山气候的影响,在海拔1200米至1900米间分布着各类花群。长白山花海以其壮观、神秘、浪漫迷人的特色成为“第四美”。长白山中与花有关的大小高山花园有杜鹃园、岳桦园、王池园、蓝花园、莲花园、锦江花园等十多处。2005年7月,首届吉林长白山野生花卉旅游节召开,观花成为长白山重要开发项目。

红叶季

每年9月15日至10月10日是长白山的红叶季,观赏时限短。长白山红叶的规模最大,在19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的外缘,针阔混交林绵延千里,长白山红叶因山势、水流的不同,红叶品种丰富,包括枫木桦树槭属等在内的红叶10多种。受长白山温差较大的独特气候影响,长白山红叶在金秋时节“霜重色愈浓”。

冰雪季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位于世界黄金冰雪旅游带东北亚核心区、东北最高峰,地处北纬41度至42度之间,是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长白山与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并称世界三大粉雪基地。长白山山顶常年有积雪,但一般7月到8月无降雪,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是长白山的雪季,在此期间景区举办多种冰雪相关的节日和活动,例如“长白山粉雪节”、冰雪汽车拉力锦标赛等特色赛事等。

开发与保护

开发

民国时期,隶属于吉林省和奉天省。日伪时期,安图县划归伪满洲帝国间岛省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设置了长白山森林公安队。

1955年至1957年,头道森林经营所、二道、白山、黄松浦林场建立。

1958年,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先后在天文峰东侧和温泉下3公里处建立高山气象站、高山冰雪场。

1968年12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撤销,各管理站由安图、长白、抚松县接管。

1972年12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由吉林省林业局直接领导。

2005年,为实现对长白山“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长白山管委会。

2006年,长白山管委会正式挂牌,作为吉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吉林省政府依法对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行政事务以及自然资源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2012年,万达集团与其他六大民间企业共投资230亿余元建立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推动长白山由观光旅游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转型。

2014年8月,长白山旅游股份首发上市,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家以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2017年,管理委员会将长白山旅游转型升级提升至政府五项重点工作任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提升文化品牌内涵、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之一。

保护

清顺治年间,修建柳条边把长白山用制度保护起来,成为中国最早的自然保护区。

1960年4月,“吉林省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

1962年12月,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对保护区的部分区划作了调整。

1979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1982年8月,绝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之别被取消,统称“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并重新调整了保护区范围,确定保护区面积为190582平方公里(经1993年调查求积核实,准确面积为196465平方公里)。

1986年7月,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988年11月,吉林省人大七届六次常委会通过了《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使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有了法律上的依据。

2018至2019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继出台《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

保护价值

文化价值

长白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区域性文化、边疆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周边国家的历史、民族、疆域和当今国际政治等问题相关联,做好长白山文化研究关乎国家根本利益,关乎边疆稳定和领土安全。

生态价值

长白生态价值体现在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生态文化的阐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白山是一座丰富的自然宝库,也是一座生态文化的宝库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实施了长白山松花江大峡谷综合整治、植被恢复工程等56项生态保护环境项目。

相关文化

历史文学作品

最早描写长白山的诗文是三国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文中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碣石位于辽宁省绥中县。其后,晋朝傅玄南梁萧绎、隋炀帝杨广、李世民唐朝沈佺期等人的诗文均有内容涉足长白山区域。明初辽东文人所作诗歌因受所在环境的影响,题材和书写重点均带有明显的长白山文化特色。辽代耶律洪基懿德皇后萧观音和辽天帝皇后萧瑟瑟都有长白山地域风情的诗作问世。由宋入金的宇文虚中蔡松年高士谈吴激等文人的作品亦不乏描写北地风情的诗歌。至元代,刘敏中萨都剌揭傒斯王结的诗歌皆有书写辽东之作。到了清代,无论帝王,如康熙、乾隆、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亦或诗人吴兆骞方观承方拱干张贲、函可、方登峰等人,均有描写长白山山水或风物民俗的诗文作品,例如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小兀喇》。

长白山文学

长白山文学是东北地区文学的组成部分,作品中展现长白山地区自然山川的印记、特定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中华民国以来,长白山文学中的生态意识逐渐凸显,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有诗人朱雷、南永前、朱聿和张咏霖,小说作家胡冬林王德忱和迟子建。1980年代以前的长白山文学作品,多以描写长白山区域的山川、河流、风物、民俗等为写作重点,通过作品表达敬畏自然之心。而当代长白山文学代表作者迟子建,其多部长篇小说均以不突出中心人物的网状结构完成了“非中心主义”的文学化的表达,实现了生态文化由“外显”到“内隐”的文学转向。

长白山影视

198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系列片《长白山四季》(臧树清摄),分为《春赞》、《夏赏》、《秋颂》、《冬咏》四集,以散文体形式展现了长白山四季的自然景色。

获得荣誉

重要事件

1979年,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3年12月以来,哈尔滨市旅游热度暴增。受相关带动作用,截至2024年1月4日,长白山公司股票已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公司发布公告表示,短期涨幅过大,静态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非理性炒作风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