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湖 :位于非洲东南部的湖

更新时间:2023-11-14 15:01

马拉维湖(Lake Malawi),又名尼亚萨湖(Lake Nyasa/ Lake Niassa),位于非洲东南部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三国交界处。马拉维湖南北长560千米,东西宽24~80千米,湖水面积3.08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维多利亚湖和坦噶尼喀湖的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其平均水深273米,河床最深处达706米,为世界第四深湖泊。

马拉维湖是一个典型地堑湖,与东非裂谷系非洲板块索马里板块的分离活动有关,是东非裂谷系的组成部分。其湖盆属中生代与新生代两期叠合的陆内裂谷盆地,约450万年前,最初的马拉维湖形成。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有14条河流流入,流出河仅有一条希雷河。马拉维湖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鱼类,约1000种棘鳍类热带淡水鱼生活在该湖热带水域及湖岸,占世界总量的95%;是鳄鱼、河马属、猴子和鸬鹚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湖的最南端是于198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马拉维湖国家公园。2011年,莫桑比克境内的尼亚萨湖成为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

10世纪前后,来自刚果南部的班图人迁移到马拉维湖北部,其中一支向南迁到马拉维湖西岸,发展成今契瓦族。另外一支沿马拉维湖东岸到达马拉维南部地区,成为今尼安加族的祖先。1859年,英国探险家大卫·李文斯顿到达湖区南部,并称其为尼亚萨湖。1964年,马拉维独立后,湖泊随之恢复为“马拉维湖”。马拉维湖是非洲闻名的“鱼米之乡”。湖区捕鱼业发达,湖滨居民大多数靠捕鱼为生;湖区还为湖滨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该湖部分矿业资源相对丰富,但开采成本较高,湖区开采业受到限制。旅游业方面,该湖被称为“内海”,是非洲著名旅游胜地,但由于湖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业尚处起步阶段。

命名和发现

马拉维湖(Lake Malawi)在坦桑尼亚被称为“Lake Nyasa”,在莫桑比克被称为“Lake Niassa”。从词源上讲,马拉维来源于马若维。马若维是今马拉维第三大城市姆祖祖(Mzuzu)曾经生活着的尼安加(Nianga)族的另一个更古老名称。马若维人曾经是炼铁工,其意思是从炼铁窑里射出的照亮夜空的“光束”。因为这个民族,同在姆祖祖地区的湖泊就叫马拉维(Malawi)湖。

1616年,葡萄牙探险家加斯帕尔·博卡罗(Caspar Boccaro)来到湖畔,报告了该湖的存在,成为第一个发现马拉维湖的西方人。1859年,英国探险家大卫·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在非洲进行地理考察时发现该湖泊。回英国后向剑桥大学的师生作报告详细介绍湖泊的秀丽风光,其后又3次访问湖区,并称之为尼亚萨(Nyasa)湖。“尼亚萨”源于班图语系。据说,当第一批英国殖民者刚刚从马拉维湖上岸,他们指着马拉维湖,问当地居民:“这个湖叫什么名字?”由于语言不通,当地居民以为他们问:“那是什么?”于是就回答:“Nyasa(湖)!”英国殖民者从此将这片土地称尼亚萨兰(Nyasaland),即“湖畔地”之意。1965年,马拉维独立后,湖名改回“马拉维湖”。

马拉维湖最长处约365英里(590千米),最宽处约52英里(85千米),与一年的天数和周数相吻合,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日历湖”。

位置境域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地处南纬9°~15°之间,湖中线及北部、东部海岸是马拉维、坦桑尼亚(Tanzania)、莫桑比克(Mozambique)三国的大部分边界,其中大部分水域属马拉维东北地区部属坦桑尼亚、东岸大片湖区属莫桑比克。湖泊的南北长560千米,东西宽24~80千米,湖水面积3.08万平方千米,储水量8400立方千米,是世界第九大、第四深湖泊和非洲第三大、第二深湖泊。马拉维湖集水区面积9.77万平方千米,其中6.44万平方千米位于马拉维、2.66平方千米位于坦桑尼亚、0.68万平方千米位于莫桑比克。

马拉维湖由北向南分布着基坦德岛(Chitande Island)、卡特尔岛(Katale Island)、希尔瓦岛(Chirwa Island)、奇滋姆鲁岛(Chizumulu Island)、利科马岛(Likoma)、咚伊岛(Domwe Island)等数十个大小岛屿。其中位于莫桑比克境内的利科马岛(Likoma Island)和奇滋姆鲁岛(Chizumulu Island)为主要居住岛,但两岛管辖权归属于马拉维

成因

马拉维湖是一个构造起源的湖泊,是典型的裂谷或地堑湖。其湖盆的形成可以追溯到860万年前,与东非裂谷系统中非洲和索马里构造板块的不同运动有关。该湖由东非大裂谷断层陷落而成,湖区全段位于马拉维裂谷,是非洲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地幔层热对流导致的巨大断裂作用而逐渐发展所形成的地堑湖。受构造和气候因素控制,该深水湖泊系统相对不稳定,可被视为封闭在活跃裂谷环境中的一个动态系统,其构造凹陷由裂谷底沉降和裂谷肩隆起共同作用所形成。

晚古生代至中生代

古生代晚期,东非裂谷的早期裂谷作用在马拉维湖区域发生;二叠-三叠纪期间,断裂作用及相伴生的倾斜、扭曲作用开始发生,同时,卡鲁系(Karroo System)岩石沉积作用持续发生。之后是长时间的区域抬升、剥蚀和准平面化,至侏罗纪晚期,形成“冈瓦纳准平原”(Gondwana peneplain);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反复的断裂作用和岩石沉积作用导致马拉维沉降盆地的形成。

中新世至更新世早期

第三纪时,裂谷的地壳运动表现为断裂作用和抬升、侵蚀作用。中新世中期,具有红土地壳的地貌表面发育。中新世晚期,约860万年前,马拉维裂谷开始发育;同时,沉积作用在以正断层为主的构造环境中发生,沿着与裂谷轴线的大仰角方向延伸,一直持续到170万年前。

上新世早期,沉降的增加使龙圭火山(Rungwe 火山雷)区的水沉积火山碎屑沉积物得以堆积,将马拉维裂谷盆地与北方的鲁夸凹陷(Rukwa depression)分隔开来。之后,马拉维盆地大部分地区被洪水淹没,约450万年前,最初的深湖形成。构造凹陷没有完全被沉积物填满,水被热硬化;同时,马拉维湖盆获得一系列主要河流。

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干燥气候条件下,低湖平面、地表岩石的发生强烈化学风化和侵蚀。期间红土地壳引起更新世的侵蚀和结构不整合,形成第四纪湖床沉积。更新世初期,约160万~100万年前,湖泊几乎一度完全干涸。

更新世中期至今

更新世中期,约100万~40万年前,在东非裂谷南北向构造挤压和东西向伸展有关的走滑断层运动影响下,马拉维湖新的构造机制建立并产生新的火山活动和沉积作用;中更新世晚期,马拉维湖与鲁夸湖间以龙圭-恩戈齐(Rungwe-Ngozi)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圆顶隆起,导致鲁夸湖和马拉维湖远离龙圭地区,龙圭地区火山沉积物再次侵蚀、重新沉积并产生奇蒂米维(Chitimwe)冲积扇沉积物和坦桑尼亚新湖床。

更新世晚期,沿北西-南东走向,恩戈齐火山、龙圭火山及姆巴卡(Mbaka)断层带沿线等地出现强烈火山爆发;约42万~25万年前,马拉维湖的湖水开始回归。

马拉维湖自形成以来,其长度持续增加并向南移动;由于不断的裂谷沉降,裂谷湖逐渐加深并向南迁移。马拉维裂谷尚处早期阶段,与西支裂谷北部和东支其他裂谷相比,其火山活动和位置更低。目前该湖正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逐渐扩大,预计800万年后,马拉维湖将与印度洋完全相连而成为一条新的海峡。

地理特征

气候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热带辐合带最南端及刚果空气边界(Congo Air Boundary)东部,总体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从北至南分热带亚热带两种气候。大部分区域属热带草原气候,凉季(5~8月)平均气温20~24.5℃,热季(9~11月)平均气温27~30℃;南部马拉维湖国家公园一带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2°C。11月~4月为雨季,其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90%,期间湖上空气干净,无雾霾;从4~5月起,湖区降雨频率和强度减少。凉季(5~8月)东南风盛行,进入热季9~10月,湖区风平浪静。

地质

地质构造

马拉维湖占据的马拉维裂谷带是东非裂谷系西支的南延部分,从坦桑尼亚南部的龙圭火山岩经由莫桑比克的乌里玛地堑(Urema Graben)和东贝海槽(Dombe Trough)向南延伸600千米,一直延伸到希雷河中部。裂谷带包括新生代马拉维裂谷(Neogene Malawi Rift)、鲁夸裂谷(Rukwa Rifts)、卢安瓜裂谷(Luangwa Rift)、希雷地堑(Shire Graben)、鲁胡胡海槽(Ruhuhu Trough)、马尼安巴海槽(Maniamba Trough)和赞比西裂谷(Zambezi Rift)等,区域下方是坦桑尼亚克拉通、Bangweulu克拉通地块和Niassa克拉通的元古代造山带。其构造可分为边界断层、向裂谷倾斜块体的阶状断层、半地堑地垒单斜构造四种。

马拉维湖是中生代与新生代叠合的陆内裂谷盆地,由4个有着复杂断层的不对称半地堑盆地组成。被西北走向的断层分开,新生代盆地和主要断层叠加在二叠纪三叠纪的卡鲁裂谷系统上,由陆相河流及湖泊沉积充填。中央盆地边界断层上盘包含复杂的断层阵列和单个断层,许多断层倾斜于边界断层系统。盆地中部和南部隆起脊分别超过2000米和1500米。盆地边界断层位移为5000米以上,隆起的裂谷侧翼延伸到湖面上方1000米以上。

湖盆北端被龙圭火山石阻断,北部至中部处于径向~亚径向的伸展之下;至布兰太尔(Blantyre)西侧,为平行于希雷河的NW-SE断裂系所截断,终止于希雷平原(Shire 平原)。最南端在NNE-SSW至N-S方向倾斜开口,兼具正常断层及走滑断层的裂谷作用。北半部湖盆沉积物厚度、总沉降及结构比南半部更古老、结构更成熟,其沉积环境已从裂谷浅湖成为开放深湖,湖的南端直到最近才获“开放湖泊”地位。

地层与岩石

马拉维湖主要部分被由沉积或火成岩所形成的前寒武纪片麻岩麻粒岩所覆盖。北端和东南部有新近纪末沉积的火山锥,卡鲁系不整合出露在基底片麻岩上,下部为砾岩砂岩,厚400米;中部为暗色灰质页岩泥岩、砂岩和煤层,含植物化石,厚60米;上部为块状黄色和褐色砂岩夹少量泥岩,厚600~900米。湖的北部出露白垩纪地层恐龙红层(Dinosaur 红色 beds);西北侧白垩系淡水砂泥岩与老地层断层相接,其上为中新统-上新统的淡水湖相沉积,以奇元多(Chiwondo)和奇蒂米维层为代表。湖的南部近莫桑比克区域卡鲁系厚度达6000米,卡鲁沉积物被卡鲁玄武岩侵入和覆盖,南部出露白垩纪地层卢帕塔(Lupata)系。

平行湖岸的狭长裂谷中有晚侏罗世地层恐龙层,由脆性砂岩、砂质泥灰岩黏土岩组成,上部常见恐龙化石残片。利文斯顿区(Livingstone 一级行政区)、班达韦-梅坦古拉-恩科塔科塔区(Bandawe-Metangula-Nkhotakota Province)、希雷区的奇克瓦瓦/恩桑杰(Chikwawa/Nsanje)的湖岸出露有卡鲁系砾岩砂岩和煤系,周边有钙碱性花岗石。湖岸平原、希雷区中部和南端大面积覆盖着第四纪冲积层。湖底有四个沉积层序,从下至上为尼亚萨(Nyasa)、猴面包树(Baobab)、姆班巴(Mbamba)和松圭(Songwe),总体向南变薄且下层序列局部间断,以北部厚4.5千米的利文斯顿区最厚最具代表性。

矿产资源

马拉维湖和希雷河沿岸分布钛砂矿,以浸染状、透镜状或层状赋存于砂层中,主要重砂矿物包括钛铁矿锡石锆石独居石石榴石等,总储量至少20亿吨。马拉维湖东南段玛坎吉拉(Makanjila)地区分布着大面积重矿砂,资源量约8亿吨,其钛铁矿平均含量5.2%,极具开采价值。马拉维湖东部的坦桑尼亚境内有煤、等矿产资源分布。

马拉维湖湖相页岩有机碳含量为5%~20%,地层厚、埋藏深,生烃潜力良好,含较丰富煤层资源。湖的北部及希雷河下游谷地存在厚层沉积岩序及油气圈闭构造,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勘探力度不足,但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地形地貌

马拉维湖湖盆狭长,平均宽60千米,占据了马拉维裂谷底部的大部分区域。马拉维裂谷全长900多千米,从北部龙圭火山区延伸到南部乌里玛海沟,其沉积盆地长约750千米,宽约75千米。该湖泊东西北3个方向均为山峦,南部是希雷河,湖泊通过该河流与赞比西河相连。其中,从湖泊南端的曼戈奇(Mangochi)延伸400千米至莫桑比克边境的恩桑杰(Nsanje),包括马隆贝湖(Lake Malombe)北端为希雷河谷。

马拉维湖的湖面海拔472米,裂谷两侧高出湖面400~2000米。东面是森林覆盖的利文斯通山脉(Livingstone Mountains),西面是尼卡高原(Nyika 高原)和维皮亚山脉(Viphya Mountains)。湖泊西北部地区平均海拔900~1200米,其中尼卡高原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最高峰约2605米;湖泊中国西南地区由海拔约600~1600米的希雷高地(Shire Highlands)和海拔约2130~3002米的松巴高原(Zomba Plateau)组成。湖泊最南端地形高度降低,平均海拔约60~90米,最低点位于希雷河与莫桑比克边界交汇处,为37米。

马拉维湖湖岸线全长约1500米,有三条海滩山脊及几条淹没的海滩线,湖盆与河床坡度不平衡。湖上所有岩石岛屿互不相连,与大陆间或有沙质平原相通,或隔深水相望。不同地区湖床有堤状体穿过。湖泊西岸和南岸属马拉维,宽8~24千米,几乎占马拉维陆地总面积的1/10,湖岸点缀着沼泽潟湖

水文

马拉维湖平均水深273米,为世界上第四深湖泊,最大深度706米,位于湖的北端。该湖也是世界上体积第四大湖泊,蓄水量8400立方千米。湖出口位于其南端谷底。自更新世晚期以来,裂谷底部沉降使溢流坎降低了约30米;溢流坎侵蚀切口使湖面降低了7米,导致所有流入河流切入冲积层,并在整个湖泊周围留下栖息的湖泊阶地。

水温

马拉维湖湖水温度较高,终年温暖。其表水层温度跃变,平均温度介于24°C~29°C之间;水下60米范围内的雨季温度为27°C,旱季则因快速蒸发冷却而水温降低。下层滞水带水温恒定在22.5°C。

水质

马拉维湖湖水干净清澈,湖水呈碱性,水面pH值为7.9~9.1 ,水下300米pH值为7.8。有富含铁的沉积物堆积在湖底较浅部分,深度超过250米。湖泊大部分地区湖水透明度值高,彩色溶解有机化合物(CDOM)、悬浮矿物沉积物和浮游植物浓度较低,并呈现季节性清澈特征。其中9月无风期,湖水透明度可达20米;湖水深度混合(5~8月)和深度分层(12~5月)期间,平均水柱光强约为早期分层期水柱光强的1/3。

水层

马拉维湖是半对流的贫营养湖泊,湖水因水温、密度的垂直差异而限制混合。其水层可分为三层,其中水下0~100米为表水层、100~220米为变温层,220~700米为下层滞水带。每层水层厚度随季节和湖面风强度变化,并受太阳辐射和蒸发冷却等影响。马拉维湖四季均分层明显,其含氧水层深度低至水下250米,下层滞水带水温恒定且缺氧。由于含氧表层和缺氧下层间温差较小,水柱稳定性相对较弱。

水位

马位维湖水位变化性大,水位相对不稳定,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年湖面波动为0.4~1.8米。该湖水位通常由Zira河出口的高度控制。近年来降雨增多,许多高地上森林被砍伐,其水位有所增高。

自形成以来,由于气候变化、构造沉降和出水口侵蚀,马拉维湖水位波动高达250~400米;150万年前至今,马位维湖储水量最低值增加了5亿吨。公元1000年初、10世纪、5世纪和本世纪该湖呈现高水位,峰值是1981年;低水位出现在6世纪、13世纪、1400~1850年期间,落差为108~150米。

马拉维湖有类似海洋“潮汐”的水位涨落现象,但其变化并无规律,有时一天一次,有时数日或数周一次。通常每次水位变化都是在上午9时左右开始,前后持续12小时。过程最初是湖水水位消退,下降至6米多中止;两小时后,湖水继续消失直至出现浅滩;4小时后,湖水逐渐返回;至下午7点左右,湖面水位上升直至洪流漫溢,约两小时后,湖面恢复平静。

河流

流入河

马拉维由四周14条常年性河流注入,其中水量最大的是坦桑尼亚的鲁胡胡河(Ruhuhu River)。其他主要支流包括鲁库鲁(Rukuru)、布瓦(Bua)、杜瓜万(Dwangwa)、卢韦亚(Luweya)、林提佩(Linthipe)、宋威(Songwe)、基维拉(Kiwira)、姆巴卡(Mbaka)等。

鲁胡胡河(Ruhuhu River)是马拉维湖的主要入湖河流。位于坦桑尼亚南部,发源于恩琼贝(Njombe)以南的基彭盖雷山脉(Kipengere Range),向东南和西南流动约160千米后进入曼达(Manda)以南的马拉维湖。该河流流域面积14070平方千米。河水水位波动较大,可导致马拉维湖的水位波动达7米。

杜瓜万河(Dwangwa River)发源于马拉维中部高原的西部分水岭,该河流的上游是古老宽阔的山谷曲流,向东北方向流动约160千米后进入马拉维湖,在马拉维湖形成新的狭窄山谷。杜瓜万河流域水系占据了恩科塔科塔(Nkhotakota)以北40千米的平坦沼泽区。

流出河

希雷河(Shire River)发源于马拉湖南岸,是马拉维湖唯一流出河,河流长402千米。该湖从马拉维湖南端的曼戈切(Mangochi)流经马隆贝湖,之后汇入赞比西河(Zambezi)汇向东流入印度洋。希雷河的流量以前取决于马拉维湖水位和最大支流若河(Ruo River)的流量,后在利旺德(Liwonde)建造了一座大坝,通过希雷河维持马拉维湖区流域的水力发电和灌溉,并提供下游地区的防洪。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马拉维湖的浮游植物物种组成随季节和地点而变化,在多风季节(5月至8月)以硅藻为主,在9月至11月以蓝菌门(蓝绿藻门)为主,在12月至4月出现小硅藻、蓝绿藻和绿藻的混合物。除极小岛屿之外,马拉维湖国家公园里的陆地一度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树林。主要有猴面包树榕属树、梧桐科树、合欢属树群落等。

动物

马拉维湖是世界湖泊中鱼类最丰富的地方,其中丽鱼科(cichlids,又名慈鲷)种类约有1000种,占世界总量的95%,大都为特有物种,分为单倍氯胺类和罗非鱼类两大类。湖中还有一些非丽鱼科鱼类,主要包括繸鳞小沙丁鱼鲇形目、刺鳗、非洲电鱼、非洲苔藓四叶鱼、斑点鱼、约氏灯鳉、斑驳鳗鱼和马拉维蓝蟹等。这些鱼类通过卡巴雷加瀑布(Murchison Falls)与赞比西动物群隔离。在马拉维湖盆地还栖息着一些重要的野生动物和鸟类,如湾鳄、蜥蜴、蛇类、豹、弯角羚属薮羚山羚高角羚、灰色潜水羚羊、大狒狒属黑脸绿猴大河猪、非洲大象、河马尼罗河鳄鱼、岩狸、鸬鹚苍鹭翠鸟科、、斑嘴鹈鹕和白鹧鸪等。

马拉维湖慈(Malawi 三湖慈鲷,又称马鲷),包括孔雀鲷属、黑丽鱼属和若丽鱼属的各鱼种。其多数为单色鲷属,色调主要为蓝色,也有黄色和红色,大多数体型比较健壮,尺寸从8厘米到35厘米不等。生物学家曾在湖底发现一座由大小不同沙堡组成长达4千米的“慈鲷都市”,聚集着5万多尾慈鲷。马拉维湖是全球最大的蚊子繁殖基地。在雨季来临时,湖底死水区数以亿计的湖美国白灯蛾集体浮上水面,蜕化成虫,长出翅膀,并聚集在一起交配,可形成数百米高的陀螺形烟云。

自然保护区

尼亚萨湖保护区

2011年6月,马拉维湖在莫桑比克境内湖区成为尼亚萨湖保护区(Niassa reserve),是该国第一个受保护的淡水湖区,保护区核心区域占地4.78万公顷,缓冲地带面积8.93万公顷。同时莫桑比克政府还批准尼亚萨湖为国际重要湿地,其范围包括该湖保护区及其周围的湿地和流域,并由该国国防部负责实施保护工作。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10世纪前后,来自刚果南部的班图人迁移到马拉维湖北部,其中一支向南迁到马拉维湖西岸,发展成为今马拉维的契瓦族(尼扬贾语)。另外一支沿马拉维湖东岸,到达马拉维南部地区,成为现在尼安加族的祖先。

16世纪,一群班图人进入马拉维湖西北部,并在马拉维及毗邻地区定居。约1600年,讲班图语的恩贡德人(Ngonde)在马拉维建立了一个以马拉维湖为中心的王国,并冠名“马拉维”。

1616年,葡萄牙探险家加斯帕尔·博卡罗发现并报告了马拉维湖;葡萄牙人为开辟东非沿海到非洲内地的贸易通道,开始到马拉维湖一带活动。之后,葡萄牙人占据了该湖东岸,主要从事商品交换和奴隶贸易

18世纪,来自马拉维湖东侧的移民在恩贡德以南建立了奇库拉马耶姆贝州(Chikulamayembe state)。

19世纪60年代,讲斯瓦希里语的奴隶贩子在恩科塔科塔(Nkhotakota)首次引入伊斯兰教,之后被商人们带到了湖区南部的希雷高地。1859年,英国探险家大卫·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到达湖区南部,并称其为尼亚萨湖。

殖民统治

1878年,英国“非洲大湖公司”进入马拉维苏格兰教会抢先在湖中岛屿设立传教据点,英国因此成功确认了其对该湖的大部分拥有主权。

1891年,英国正式宣布马拉维为其“保护地”,1893年改名为“英属中非保护地”,1904年由女王陛下政府直接管辖,1907年设立总督,改称尼亚萨兰(Nyasaland)。至尼亚萨兰独立前,西方殖民主义者把从非洲腹地掠来的大批黑人通过马拉维湖转送到非洲东海岸作为奴隶贩卖。

独立后

1964年,尼亚萨兰宣告独立,国名恢复为“马拉维”,湖泊也随之恢复为“马拉维湖”。并在曼戈切(Mangochi),恩科塔科塔(Nkhotakota),恩卡塔湾(Nkhata Bay)和卡隆加(Karonga)等海岸设有政府驻地。

2009年12月19日,马拉维裂谷卡隆加地区(Karonga)发生地震,面波震级6.2级,造成4人丧失生命,5000多所房屋被摧毁。

2023年9月,由中土集团承建,位于马拉维湖西岸的恩卡塔湾(Nkhata Bay)供水项目竣工。该项目于2020年12月1日开工,新建取水泵站、净水厂,其中输水管道总长219千米,公共取水点85个,可为当地近10万居民提供清洁生活用水。

主要港口

马拉维湖上有芒基贝(Monkey Bay)、奇波卡(Chipoka)、恩科塔科塔(Nkhotakota)、恩卡塔湾(Nkhata Bay)、利科马岛(Likoma Island)、奇伦巴(Chilumba)、卡隆加(Karonga)等港口。其中,芒基贝、奇波卡、奇伦巴三港年久失修。

芒基贝(Monkey Bay)位于马拉维湖南端的马拉维境内,马拉维海军总部设在此地。同时也是马拉维湖泊运输系统的主要港口和干船坞马拉维湖运公司总部、修船厂、湖运学校均设于此。

奇波卡(Chipoka)位于马拉维湖南部的马拉维境内,是距离马拉维首都利隆圭(Lilongwe)最近的水岸线港口,连接公路、铁路和水路。棉花、橡胶、大米、桐油和花生被运往该港口,由铁路运往林贝市(Limbe),最终联接莫桑比克的贝拉(Beira)。

恩卡塔湾(Nkhata Bay)位于马拉维湖西岸的马拉维境内。港口在卢韦亚河(Luweya River)口有一个庇护锚地,并配备了现代化的浮动和堆积码头,主要出口来自内陆的农产品。维皮亚山脉(Viphya Mountains)一直延伸到湖边,周边地区种植着茶叶和橡胶,卢韦亚河急流沿岸可以捕鱼。

经济发展

马拉维湖是非洲闻名的“鱼米之乡”。湖区捕鱼业非常发达,湖滨居民大多数靠捕鱼为生,以捕获罗非鱼为主;湖区还为湖滨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湖区煤炭和矿石开采业潜力巨大,但因沿岸主要国家马拉维基础设施落后,电力匮乏,水利不兴,交通不利,导致矿业资源开采成本较高,行业发展受到限制。湖上航运是马拉维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旅游业方面,马拉维湖自然条件优势明显,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尚处起步阶段。

第一产业

马拉维湖湖滨地区的粮食作物包括木薯、高梁、小米、玉米和水稻,其中,占据湖区大部分水域的马拉维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且是非洲为数不多的大米出口国之一。湖滨地区的经济作物包括咖啡、烟草、棉花、茶叶、油桐、花生、橡胶、剑麻及香蕉、芒果、菠萝、柑橘属等,水果有香蕉、芒果、菠萝、柑桔等。

渔业是马拉维湖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约160万湖岸居民以渔业为生,渔业是三个沿岸国家数百万人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马拉维湖和希雷河上游为马拉维主要产鱼区,有枪波(Chambo)、卡蚌戈(Kampango)、姆伦巴(Mlamba)等几十种鱼。马拉维湖渔业以捕获罗非鱼(罗非鱼)为主,年总渔获量在3万~8万吨之间,大多数年份上岸量在5~6万吨之间。自2003年以来,小型浮游动物鱼类捕获量增加,鱼类总产量持续上升。2008年捕鱼收入约6380万美元;2015年马拉维渔获量14万吨,约90%的鱼来自马拉维湖。

马拉维、坦桑尼亚国家公园外水域均允许开采出口鱼类,对以观赏鱼为主的渔业出口及捕鱼业务采取许可证制度,通常以岩栖慈鲷(rock-dwelling cichlids,当地称为mbuna)为主。2019年,马拉维湖共出口66461条活鱼,主要出口到欧洲亚洲和北美,总收入29.51万美元。

第二产业

马拉维湖区域的煤炭和矿石开采规模在2009年以前非常有限,2009年位于马拉维湖北部卡隆加(Karonga)的卡耶勒克拉(Kayelekera)铀矿开始开采,由帕拉丁能源公司(Paladin 能量)运营;2013年该矿收入占马拉维GDP的2.6%;2014年,该矿停产。帕拉丁能源称由于国际铀价下跌导致利润减少,公司在2020年将该铀矿出售给了澳大利亚的一家铀矿开发商。2017年,马拉维政府允许马拉维湖东岸的马坎吉拉地区向一家名为马维矿业有限公司的中国企业发放采矿许可;由于矿区所在地电力紧缺,截至2024年4月,开采工作依然没有开始。

第三产业

马拉维湖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廉价的交通工具,与萨利马(Salima)以南约27千米的奇波卡铁路枢纽相连,是马拉维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由马拉维铁路公司(Malawi Railways company)运营,提供有限的货运和客运运输。湖上有定期班轮沟通该国南北两端,承担该国农产品和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任务。

马拉维湖及马拉维湖国家公园是马拉维旅游业的主要目的地,但由于该国经济条件较差,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该湖旅游业开发尚处起步阶段。

科学考察

19世纪30年代,坦桑尼亚南部的马拉维湖发现尼亚萨龙属(nyasasaurus)化石,其周围同样发现许多其他动物化石,如犬齿兽亚目二齿兽下目等。尼亚萨龙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的三叠纪,隶属恐龙形类,也有学者认为它在恶龙总类中。2012年,尼亚萨龙被正式命名。

20世纪80年代,杜克大学马拉维湖泊的勘测网格上获得了3500多千米的6秒24通道地震反射数据;1992年和1995年的高分辨率单通道地震采集计划在马拉维中央盆地采集了2500多千米的二维地震线,以表征湖泊三角洲和湖底扇系统。

2010年,斯特林·内斯比特(Sterling Nesbitt)称在坦桑尼亚南部马拉维湖不远的曼达组(Manda Formation)发现一种中三叠世的西里龙类动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阿希利龙(asilisaurus),其构成主要是史前河流沉积所形成的红色砂岩。阿希利龙的发现明确地将恐龙的起源从2亿3000万年前提早到2亿4500万年前,甚至更早。

马拉维湖上建有的渔业中心包括马拉维的芒基贝捕获渔业中心(Monkey Bay Capture Fisheries Centre)、坦桑尼亚的凯拉中心渔业研究站(Kyela Centre 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和莫桑比克的梅坦古拉渔业研究站(Metangula 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

领土争端

历史背景

马拉维与坦桑尼亚长期以来对马拉维湖东北部湖面的归属存在争端。1890年,英国德国签署的《赫里格兰条约》(Heligoland Treaty)划定了英、德在马拉维湖东北部的殖民边界。1914年前,英国默认德国在马拉维湖中的利益和公开官方机构在马拉维湖中的存在。当时英国和德国的地图显示的边界线有时是湖岸,有时是中间线,有时不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战败,英国取得马拉维湖管辖权。在英国统治坦噶尼喀期间,官方地图上的边界标注有过变动,1924~1934年以该湖中间线为界;1935~1938年以该湖东岸为界。

争端初起

坦噶尼喀于1959年提出该湖的边界问题,因得到回复是“该湖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在坦噶尼喀边界范围内”,故提出修改边界。1961年坦噶尼喀独立。1964年,马拉维独立,总统海斯廷斯·班达(Hastings Banda)对整个马拉维湖提出主权声称。1967年5月31日,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尤斯·坎巴拉吉·尼雷尔(Julius Kambarage Nyerere)首次公开声称不接受以湖岸作为两国边界,并告知马拉维“坦桑尼亚主张以中间线为界”。1968年9月,马拉维明确宣称马拉维的边界应是北至距松圭河(Songwe River)150千米处,南抵赞比西河(Zambezi River),西达卢安瓜河 (Luangwa River),东到印度洋,简言之是恢复古代马拉维帝国时期的领土疆域。1968年9月27日,坦桑尼亚赞比亚两国决定要共同对付马拉维的扩张主义。

双方观点

马拉维认为,根据《赫里格兰条约》,马拉维与坦桑尼亚的边界是马拉维湖东部、北部和西部湖岸,因此整个马拉维湖都属于马拉维;同时,马拉维认为坦桑尼亚的领土诉求违背了非洲统一组织的决议,坦桑尼亚是想借此问题争夺马拉维湖的湖底油气资源。坦桑尼亚则认为《赫里格兰条约》非两国永久性边界协议,且历史事实证明两国边界曾以中间线划分;独立以来居住马拉维湖东岸的坦桑尼亚人一直将马拉维湖的一部分当作领土利用,而马拉维并未采取加强湖岸边界的行动;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如果国与国之间有接壤的水体(海或湖),那么它们以水体中间线为界。

协商现状

从1978年以来,两国官员和专家举行过多次磋商和实地勘测;1981年10月,双方在坦桑尼亚边境城市举行部长级会议,达成确定两国新的边界走向的初步协议。2011年,马拉维授权英国石油公司在马拉维湖东北部争议地区进行勘探开采,引起坦桑尼亚的强烈抗议,但英国石油公司仍在次年8月通过飞机对争议湖区的油气资源进行了勘探,这导致马拉维、坦桑尼亚两国的边界争端再次升级,双边关系迅速恶化。2020年10月,马拉维与坦桑尼亚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在贸易、交通、通信和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然后再就马拉维湖的边界争端进行接触。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马拉维湖湖盆沿岸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会影响湖盆,给湖泊系统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并可能导致湖盆退化,如土壤侵蚀导致的流入河流和湖泊的沉积和淤积、工业和城市废水对水体的污染。马拉维湖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挑战还包括森林砍伐、失控的丛林大火、土壤侵蚀、农业活动造成的无机化合物污染、生活和工业废水污染、过度开发某些鱼类、旱季从一些河流中大量抽取灌溉用水、增加矿产资源开采及工业化等。

气候恶化

世界银行马拉维列为非洲气候变化风险最大的10个国家之一,飓风和洪水是其主要威胁。在强风暴和降雨期间,水位上升会引发洪水,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低水位会减少鱼类的繁殖地,尤其本地罗非鱼更喜欢在非常浅的地区繁殖。20世纪初的干旱期,马拉维湖水位低于马拉维湖流出阈值,导致1910~1924年湖水没有流出,对航运产生影响,并使希雷河上游流向发生逆转;自2015年以来,多年干旱期(包括2015/16年厄尔尼诺暖流事件)导致马拉维湖水位长期偏低,外流减少;2018年和2019年的洪水,包括飓风气旋伊代”造成的洪水,导致希雷河下游的极端洪水发生。

外来物种

马拉维湖的大型植物局限于湖岸、河流和沼泽浅水区,对生态系统和其他物种构成威胁。其中,已知构成威胁的两种大型植物外来物种是凤眼莲(凤眼莲,Eichornia crassipes)和卡里巴杂草(沙文藻),可能因营养丰富而快速生长。其中,凤眼莲严重威胁希雷河,其入侵归因于马拉维湖流域营养物质的增加和生物控制剂的缺乏。从亚洲传入马拉维湖的结核病黑腹蛛也是一种入侵性腹足纲动物,它在浅水中获得高丰度和优势。

过度捕捞

马拉维,大多数人在经济上依赖渔业,并将其作为廉价的食物来源。人们不得不把网撒得离海滩越来越远。过度捕捞、使用网目尺寸小于渔业专家建议的网目尺寸的渔网,以及无视繁殖季节的捕鱼禁令,对鱼类种群产生了不利影响。

矿产资源开采和工业化

马拉维湖流域矿产资源开采和工业化造成了集水区环境退化,增加了浅湖的土壤侵蚀率、淤积、营养物质负荷,并降低了依靠流入河流繁殖的鲤鱼及其他鱼类的水质、产量和丰度,是湖泊管理面临的新威胁之一。如位于马拉维湖北部的卡隆加和伦比(Rumphi)地区的新煤炭和铀矿开采作业等。环境退化加剧也对湖中野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过度的淤泥破坏了鱼类的觅食和繁殖地,导致其数量减少。

环境保护

马拉维湖南端水域的马拉维国家公园于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政府保护意识很强,当地人乘坐独木舟只能在离湖岸一定范围内捕鱼。马拉维沿希雷河修建屏障以控制和提高杂草处理,从而减轻凤眼莲等入侵水生杂草对渔业的不良影响;在利旺德修建拦河坝,通过自动调水系统管理水位以减轻水位变化对湖泊周围生态的影响等。

莫桑比克政府部门如旅游部、渔业部、环境保卫部门、尼亚萨省政府等通过与WWF美国国际开发署、可口可乐公司合作,建立了针对非法捕鱼、过度捕鱼、防止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渔业管理、减小气候变化影响等村级监控机制;并在某些特定地区对物种采取全面保护措施,其它地区则根据产卵季节和手工捕鱼专区设立了季节性保护区域。当地社区同意在列氏红点鲑属(lake 三文鱼)及其它鱼类的产卵季节,停止在河里的所有捕鱼行为;在罗非鱼繁殖季节,对产卵河床进行全面保护措施。此外还组建社区护林队,并与海军进行合作,共同加强对非法捕鱼、砍伐和开矿,非法移民、以及海盗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

风景名胜

马拉维湖

马拉维湖被称为“内海”,是非洲著名旅游胜地,其岛屿、海滩吸引着游客,同时提供一些水上娱乐活动,主要包括浮潜、乘船、皮划艇、水肺潜水、帆船、露营、滑水、岛屿之旅、沙滩足球等。大湖西岸和南岸宽广的细沙湖滩和茂密的热带椰林,湖上游轮往返南北,湖边旅店别具风格,在非洲内陆国家中比较少见。

马拉维湖国家公园

马拉维湖国家公园位于马拉维湖南端,由马克利尔角(Cape Maclear)及周围的马雷利岛(Maleri Island)、咚伊岛(Domwe Island)、蒙博岛(Mumbo Island)、博阿祖卢岛(Boadzulu Island)等12座小岛和3块陆地组成,是世界上第一座以保护热带地区、深水水域、地湖内水生物为宗旨的淡水湖国家公园。222国家公园于1980年11月24日正式设立,占地面积94平方千米。公园内有岩石湖岸、沙滩、丘陵、沼泽地和潟湖等多种地形。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拉维湖南端的马拉维湖国家公园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相关文化

风俗习惯

圆形茅屋

马拉维国家公园沿湖滨线坐落着5个村庄,生活着大约有1.6万人。沿湖居民喜爱居住密不通风的圆形茅屋。这种房屋的墙壁用树枝编织,抹上泥,顶上盖着香蕉叶和茅根茅草屋建在公路两旁的香蕉林中,三、四十座房屋组成一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相距不远。房屋是按大小两种尺寸建成的,不论是大房屋,还是小房屋,都一座座排列得很整齐,看上去很干净。当地风俗是老年人和做了父母的人才有资格住在大房屋里,青年和少年住在小房屋里。

民族装饰

马拉维湖东部的莫桑比克境内生活着的马康迪人(Wamakonde)是非洲一个古老民族,其总人数约200万左右,居住在莫桑比克、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也是非洲地区比较富足的一个民族。马康迪族的一些妇女在嘴唇上常穿一个小孔,挂上一连串金属或木制的坠子,面部带着各式各样的花纹,身上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被人们称为“唇戴坠子的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