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最大岛屿、世界第四大岛

更新时间:2023-08-14 17:24

马达加斯加岛(英语:Madagascar Island,法语:L'île Madagascar),是非洲最大岛屿、世界第四大岛,位于非洲大陆以东、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形状狭长,南北向长1572千米,最宽处达574千米,海岸线长10899.03千米,面积为589015.06平方千米。该岛面积占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国土面积的99.6%。

马达加斯加岛由1.35亿年前非洲-南美陆块分离形成,岛上丘陵、火山、盆地错综分布,北部多为火山和溶洞,最高峰为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该岛位于热带区域,气候上受印度洋东南信风赤道暖流的影响,南回归线横穿马达加斯加岛南部,主要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高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半干旱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石墨储量占非洲首位,其他矿产有水晶蓝宝石和海蓝宝等。该岛也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动植物在孤立的环境中进化,岛上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超过90%的野生动植物是当地特有的,截至2017年,马达加斯加岛共有122个自然保护地,占地537987公顷,主要代表物种有猴面包树狐猴科避役等。

马达加斯加岛是人类定居时间最晚的主要陆地之一。在公元1000年前后,来自东南亚和大洋洲南岛人以及来自非洲大陆的班图黑人相继抵达这里。阿拉伯人于7到9世纪间首次来到岛上。16世纪到17世纪,阿拉伯人、法国人先后在岛上建立多个贸易站。中部高地建立的伊默里纳王国于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1883年,法国入侵马达加斯加,于1896年吞并马达加斯加。1958年10月14日,马尔加什共和国宣告成立。1960年6月26日,马尔加什共和国完全独立。1975年12月21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1992年8月19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马达加斯加岛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其中香草生产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市场总量的2/3,工业中矿业占据主导地位,盛产水晶等宝石。旅游业发展迅速,是其重要支柱产业,岛上阿钦安阿纳雨林、安德雷法纳干燥森林是世界自然遗产,安布希曼加王宫为世界文化遗产

命名

马达加斯加语称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ikara”,居民叫“马达加斯加人”。岛名“马达加斯加”来源有2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Madagascar”与“Malay”一词有关,指马达加斯加人起源于现代印度尼西亚南岛民族。在穆罕默德·伊德里西(Muhammad al-Idrisi)1154年绘制的地图中,该岛被命名为Gesira Malai,即阿拉伯语中的“马来岛”(Malay Island)。希腊人将翻译为Malai Gesira,这被认为是该岛现代名称的前身。马来岛(Malay Island)这一名称后来在拉丁文中被译为Malichu,是“Malai Insula”的缩写形式,在中世纪的《赫里福德地图》(Hereford Mappa Mundi)中作为马达加斯加的名称。

另一种说法认为马达加斯加是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Mogadishu)的音译,13世纪威尼斯探险家马可·波罗在回忆录中首次记录下“Madageiscar”一词,他混淆了该岛和索马里港口摩加迪沙。1500年圣劳伦斯节,葡萄牙探险家第奥古·迪亚士登岛并将其命名为“São Lourenço”(圣洛伦索),但由于文艺复兴时候的地图上选择采用马可·波罗的命名,“Madagasikara”名称得到推广。1891年,桑给巴尔旅行家萨利赫·本·奥斯曼(Saleh bin Osman)在讲述其旅行时,将该岛称为“马拉加斯卡尔”(Malagaskar)。当地人使用的马达加斯加语中没有出现过比“Madagasikara”更早、用来指代马达加斯加岛的名称,有些部落已经有称呼其所居住地区或是整个岛屿的名词。

位置境域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以东、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形状狭长,南北窄、中部宽,约在南纬11°56′59″~南纬25°36′25″,东经43°11′18″~东经50°29′36″之间,南北向长1572千米,最宽处达574千米,海岸线长10899.03千米,面积为589015.06平方千米。

形成过程

元古宙

新元古代寒武纪时期,马达加斯加包含东非造山带的一部分属冈瓦纳大陆,位于冈瓦纳超大陆的中部。新元古代中期,马达加斯加中部的大部分地区遭到岩浆岩入侵,在向西倾斜的海底之上形成了安第斯山脉大陆边缘弧。

显生宙

石炭纪末期,约3亿年前,马达加斯加板块是卡鲁裂谷系统的一部分。晚石炭世至早侏罗世,约1.35亿年前,冈瓦纳大陆裂解,形成卡鲁裂谷,主要分布在索马里以南的东非各盆地。卡鲁层序以河湖相、陆相沉积相以及少量的海侵为特征,沉积在北东—西南走向的裂谷盆地内,这次裂解造成了群岛以西莫桑比克海峡的戴维脊沿线的位移。印度塞舌尔群岛的错位形成了马斯克林洋盆。马达加斯加大致向南移动形成了索马里西部盆地。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期,随着冈瓦纳大陆裂解,马达加斯加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先后与非洲大陆分离,随后印度板块和南极板块分离,印度洋逐渐张开。马达加斯加板块和印度板块向东南运动,马达加斯加板块在早白垩世晚期基本停止运动。马达加斯加裂谷系统相关盆地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都与局部海侵作用有关。

晚白垩世早期,非洲板块东缘和马达加斯加板块西缘进入漂移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约88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板块与印度板块分裂,马达加斯加板块基本停止运动,而印度板块则向北东向快速运移。这次裂解造成了马达加斯加南部的火山活动,在白垩纪晚期,马达加斯加可能完全被第二次断裂相关的火山活动形成的溢流玄武岩覆盖。白垩纪末期,马达加斯加与其他大陆完全隔绝。

地理特征

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热带区域,南回归线横穿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在气候上受平均海拔与风系影响,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年降水量达2000~38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24℃;中部高原属于热带高原气候,气候温和,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18℃;西部处在背风一侧,降水较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6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26.6℃;南部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低于6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25.4℃。受季风的影响,全岛4~10月为旱季,11月-次年3月为雨季。

地质

马达加斯加岛属非洲克拉通的一部分,主要由前寒武纪构造—岩浆—变质杂岩、晚古生代—中生代泥砂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和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前寒武纪构造—岩浆—变质杂岩在马达加斯加岛广泛分布,分为贝马里武(Bemarivo)、贝齐米萨拉卡(Betsimisaraka)、安通吉勒(Antongil)、塔那那利佛(Antananarivo)、察拉塔纳纳(Tsaratanana)、伊特雷莫(Itremo)、齐武里(Tsivory)7个构造岩石单元。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地层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西部,东部有少量分布,以海陆交互—陆相泥砂质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为主,主要出露晚石炭世—早白垩世。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东、西海岸带,在前寒武系分布区的局限盆地中亦有少量分布。

马达加斯加岛的多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构造单元和盆地的结构。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中东部地区,大约2/3的岛屿面积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西部和北部为二叠纪至新生代的沉积盆地,并伴随有白垩纪的玄武质火山石出露;在东部边缘为带状分布的白垩纪玄武岩流纹岩马达加斯加岛内盆地属于“断陷型”盆地,其特征是具有下伏裂谷层系厚、上覆坳陷层系较薄的盆地构造,穆伦达瓦盆地、马哈赞加盆地属于该构造类型,整体特征是纵向分层,横向分带。马达加斯加岛盆地和断裂走向为东北向、近南北向和北北东向展布。

马达加斯加岛的中部和东部主要由变质岩和火成岩前寒武纪基底花岗石混合岩片岩组成,年龄从30亿年到5.5亿年不等,大多被红土黏土覆盖。伊特雷莫地块由露出地面的石英岩大理石组成,已有6.3亿年的历史。穆龙达瓦、马哈赞加和安比洛贝沉积盆地沿该岛西部1/3分布,由年龄从3.5亿年前到近代的陆地沉积物组成。马达加斯加的西部边缘包括中生代和第三纪石灰岩,分别出露在在安卡拉纳和贝马拉哈地块、纳莫罗卡、阿纳拉梅拉纳和安卡拉高原(年龄为1.72~1.62亿年)以及马哈法利高原(年龄为54~3800万年)。环绕马达加斯加的洪水玄武岩印度和马达加斯加在一起(9100万年前)和分开时(8400万年前)期间形成,最近的火山活动包括过去500万年形成的安卡拉地块,以及50至200万年前喷发的安布尔山。

矿产资源

马达加斯加岛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墨、铬铁、铝矾土、矿、钛铁等,铁矿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铬铁矿分布于中北部,钛铁矿、砂矿分布于东海岸北部和南部,镍钴矿分布于中东部、中北部,煤矿分布于西部,其石墨储量居非洲首位,开采产能为5000吨/年。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水晶蕴藏地,岛上已发现20多种宝石矿物,除水晶外,还有红宝、蓝宝、电气石石榴石等,尤其是蓝宝石和海蓝宝以质优量丰而闻名。西部有巨大的油田,但开采难度高,油田的总储量估计为115亿桶。

地形地貌

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高原为主,南北走向的中部高原位于岛的中东部,长约1200千米,最高峰位于北部查拉塔那那山区,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高原东部是断层边缘,海拔急剧下降,东部沿海地区呈狭长带状,平原与丘陵地形相间,伴有不少潟湖;西部是高原缓坡,呈阶梯状逐渐下降至宽阔的滨海平原。全岛分为东海岸、查拉塔那那地块、中部高地、西海岸新区和西南部5个地理区域。

东海岸由一片狭窄的低地带组成,宽约50千米,由冲积土沉积而成。中间地带由悬崖与峡谷交替组成,毗邻海拔约500米的悬崖通往中部高地。沿海地区大致从马苏阿拉半岛形成的该岛东海岸安通吉尔湾(Helodranon' Antongila)北部延伸到该岛最南端,除海湾外,海岸线笔直,天然良港数量少于西海岸。庞加拉纳运河(Lakandranon' Ampalangalana)是一条800千米长的潟湖,由印度洋海流冲刷岛上的沙子和河流淤积而自然形成。

查拉塔那那地块(Tsaratanana Massif)海岸线呈锯齿状,查拉塔那那地块与高原其他地区之间有查拉塔那那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是岛上的最高点,中心的安卡拉特拉地块是一个巨大的火山体,其山顶齐法贾沃纳(Tsiafajavona)高2643米,该地也是分隔三个主要河流流域的主要分水岭

中部高地海拔800至1800米,地形地貌以圆形和侵蚀的山丘、巨大的花岗石死火山、侵蚀的准平原以及冲积平原沼泽。中央高地从北部的查拉塔那那高原(Tsaratanana High Plateaus)延伸到南部,东海岸的悬崖向西海岸缓缓倾斜。中部高地包括安贾菲高原(Anjafy High Plateaus)、伊塔西(Itasy)火山地层和安卡拉特拉地块(Ankaratra Massif),海拔2666米。中部高地有一条从北向南延伸的裂谷。高原的最北端与安布希特拉山脉(Ambositra)接壤,其中包括一系列火山口。

西海岸由几层沉积岩组成,西北部呈锯齿状,平均宽度约为50千米,马哈赞加图利亚拉之间有广阔冲积平原,由于马达加斯加内陆遭受严重侵蚀而产生的沉积物导致该海岸港口淤塞。法拉凡加纳以南的海岸布满岩石,东南部有许多小海湾。东北面是安通吉尔湾

西南部与东边的伊瓦科尼地块(Ivakoany Massif)接壤,北边与伊萨拉罗伊尼福尔地块(Isala Roiniforme Massif)接壤,包括南部海岸的两个地区,马哈法利高原(Mahafaly 高原)和沙漠地区。

水文

河流

马达加斯加岛河流主要分为两个流向,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东部河流短、流量小、落差大,注入印度洋,主要河流为曼古鲁河(Mangoro River)。西部河流平缓、流域宽,注入莫桑比克海峡,主要河流包括该国最长河流伊库帕河(Ikopa River)、贝齐布卡河(Betsiboka River)和曼古基河(Mangoky River)。

曼古鲁河是达加斯加东海岸流域面积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发源地海拔约1100米,其主要支流是奥尼维河和诺西沃洛河,全长300千米,流域面积17175平方千米,最终注入印度洋,该河有少数鳄鱼栖息。

伊库帕河是马达加斯加的最长河流,位于该国西北部,流经首都塔那那利佛南部郊区,河道全长485千米,是贝齐布卡河最大的左支流,流域面积18550平方千米。

湖泊

马达加斯加岛分布有较多的中、小湖泊,主要湖泊有阿劳特拉湖(Lake Alaotra)、金库尼湖(Lac Kinkony)等。岛上有许多火山湖,如伊塔西湖(Lake Itasy)。

阿劳特拉湖位于中部高原北部,湖面面积约900平方千米,是马达加斯加最大的湖泊,平均深度为1~1.5米,湖所在的洼地由数个较浅的淡水湖组成,该湖是一个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湖区及湿地覆盖7223平方千米。

金库尼湖是马达加斯加的湖泊,位于北部博埃尼大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第二大湖泊,该湖是鸟类的重要湿地。

土壤

马达加斯加岛被称为“大红岛”,广泛分布红土,东部沿海和中部高原地区多为砖红壤和红壤,植物养分经淋溶后大量流失;西部平原地区土壤多为红棕色和红褐色。东海岸沿线和西海岸新区主要河流的河口处都有一条狭窄的冲积土带;西部发现黏土、沙子和碳酸钙混合物,形成中低肥力的土壤;南部有浅层或BOBBIN红土和石灰岩

生物多样性

综述

由于该岛长期与邻近大陆隔绝,马达加斯加发现的所有植物和动物物种中大约90%是特有物种,该岛被列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划分为马达加斯加低地森林、马达加斯加半湿润森林、马达加斯加干燥落叶林、马达加斯加蓟马科灌丛、电机加斯加多刺森林、马达加斯加肉质林地和马达加斯加红树林7个陆地生态区。

植物

马达加斯加岛中部以干旱的森林和草原为主;东部主要是热带雨林;西南部最干旱的地区则是多刺森林。据统计,马达加斯加拥有10000多种特有的植物,其中约90%在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至少160个植物科中,有8个是特有植物,有至少310种特有植物属,主要特有物种有猴面包树、兰花、旅人蕉等,世界上有8种猴面包树,其中6种是马达加斯加岛特有的。在马达加斯加岛有超过1000种兰花,其中90%的兰花是马达加斯加岛独有的,共有226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红色名录,主要有Cynorkis gibbosa(Cynorkis属的兰花品种)、几内亚美冠兰(Eulophia guineensis)、大彗星风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等。该岛也是芳香植物的天堂,主要有香草等。

动物

由于该岛与世隔绝,许多动物界上原始的灵长目得以幸存并进化成独特的形态,哺乳动物有8个特有科和40个特有属。在219种本土陆生物种中,212种是特有的,包含31种食虫类,28种啮齿动物,45种蝙蝠,7种食肉动物和108种狐猴科。岛上生栖息着72种狐猴(种和亚种),约有40种狐猴是马达加斯加的本土物种,构成了完全属于该岛特有的灵长类平行演化分支,其中环尾狐猴(Lemur catta)是全球最大的濒危哺乳种群,其他狐猴种类有维氏冕狐猴(Propithecus verreauxi)、竹狐猴(Hapalemur)、领狐猴(Varecia variegata)、大鼠狐猴(Cheirogaleus major)等。该岛同时还是超过15种特有蝙蝠物种的家园,包括马达加斯加蝙蝠( Pteropus 红棕逍遥蛛)和众多特有啮齿动物,如马岛鼠(Hypogeomys antimena)、马岛獴(Cryptoprocta ferox)等。

爬行、两栖动物以鳞类、龟类和鳄鱼类为主,主要分布在雨林和山地森林,集中在集在中东部北部和中南部地区、东部地区,主要物种有避役、尾铅山壁虎石龙子科等。爬行纲有417种,其中98%是特有的。马达加斯加的本地两栖类都是特有的,已记录有341种,另可能还有200个种仍在研究中,有1个特有科,曼蛙科(Mantellidae)。全球有将近200个品种的变色龙,其中马达加斯加的独有品种就占了约一半,帕尔森氏变色龙(Calumma parsonii)是其中体型最大的,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全球最小的变色龙,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动物之一。岛上的珍稀龟类马达加斯加陆龟(Astrochelys yniphora)、射纹龟(Astrochelys radiata)、玳瑁等。

马达加斯加岛有约120种特有鸟类,包括6个完全特有的家族,是非洲特有鸟种比例最高的国家,有5个特有鸟科:拟鹑科(Mesitornithidae)、地科(Brachypteraciidae)、裸眉鸫科(Philepittidae)、钩嘴科(Vangidae)、鹃鴗科(Leptosomatidae)。其热点地区发现300多种鸟类,其中近60%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如马岛蛇雕(Eutriorchis astur)、马岛草鸮(Tyto soumagnei)等。

马达加斯加的鱼类主要是大陆起源的淡水物种,在岛上进化出包括近100种特有鱼类,其中包括14个特有属和皮杜银汉鱼科(Bedotiidae)、准海科(Anchariidae)2个特有科。内陆水域有罗非鱼虹鳟和黑鲈鱼。海岸、潟湖、河口等地生活着海洋鱼类甲壳亚门,包括石斑鱼属、鲔鱼、鲨鱼、沙丁鱼等。腔棘鱼被称为活化石,栖息在该岛近海水域。在马达加斯加附近的水域中记录到34种海洋物种,这些不是特有的。

马达加斯加无脊椎动物群高于5800种,其中86%是该岛特有的,其中陆生蜗牛651种,均为特有种蝎子40种,均为特有种;蜘蛛目459种,390种特有,差翅亚目181种,132种特有种,凤蝶总科300种,211种特有,克氏原螯虾6种,均为特有种。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17年,马达加斯加岛共有122个自然保护地,占地537987公顷,其中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50个,占地53470公顷,非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管理的72个,占地484517公顷。

安达西贝-曼塔迪亚国家公园(Parc national d'Andasibe-Mantadia)是马达加斯加的国家公园,位于塔那那利佛以东约150千米处,主要由马达加斯加东部阿劳特拉-曼戈罗地区的原始森林组成,占地15480公顷,距离首都塔那那利佛约140千米,成立于1989年,平均海拔900米至1250米,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公园内的雨林栖息着11种狐猴科,51种蟒蛇和84种两栖纲,其森林是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的领地,如兰花、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门

伊萨鲁国家公园(Isalo National Park)是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的国家公园,占地815平方千米,公园于1962年成立,邻近图利亚拉,位于西部干燥落叶林生物气候区内,该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园内有100多种鸟类、33种爬行纲、15种蛙类和14种哺乳纲,包括马岛地蟒(Acrantophis madagascariensis)、红犁足蛙(Scaphiophryne gottlebei)等特有物种。

自然灾害

马达加斯加岛主要自然灾害有气旋、干旱、蝗灾等,气旋主要发生在北部、中部东部沿海和西部沿海地区,干旱和蝗灾发生在南部地区,同时热带气旋热带风暴也往往引发洪水等次生灾害。

马达加斯加位于西印度洋海域,是热带风暴多发区,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是该国飓风季。1994年2月2日至4日,马达加斯加遭受飓风“杰拉尔达”的袭击,飓风造成70人死亡,导致约50万人无家可归,损失估计达4500万美元。2022年,强热带气旋“巴齐雷”袭击马达加斯加,同时引起洪水等其他衍生灾害,造成马达加斯加超过14万人受灾。

2021年,马达加斯加南遭受了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且持续时间很长,其中一些社区已经三年没有正常的雨季,由于严重干旱以及沙尘暴导致了农民几乎无法种植粮食,使得马达加斯加南部地区131万的人口陷入饥荒中。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约公元420年(或公元250至590年),人类最早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岛,是地球上人类定居时间最晚的主要陆地之一。也有一些间接的证据表明人类早在1500年前就在马达加斯加永久定居,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部的陶兰比古生物遗址发现的一块带切口的狐猴科亚化石,切口显示出明显的屠宰痕迹,可推断此切口是人类运用屠宰工具对其切割所致。

早期定居者乘浮架独木舟加里曼丹岛南部前来,通过遗传学方法估计其最初人口规模约在60至200人之间,早期居民通过砍伐和焚烧清除沿海雨林,从事农业种植。首批定居者接触到马达加斯加的大量巨型动物,如巨狐猴(Megaladapis)、象鸟、巨型马岛长尾狸猫和马达加斯加河马属,这些动物之后都因遭到捕杀及栖息地受破坏而灭绝。公元600年左右,这些早期定居者群体迁徙至中部高地。阿拉伯人于7到9世纪间首次来到岛上。

中世纪

公元1000年左右,一批操班图语言的移民从非洲东南部来到岛上,带来了瘤牛。此这一时期,马达加斯加岛是印度洋重要的跨洋贸易枢纽。阿拉伯人沿西北海岸建立了多个贸易站,并开始马达加斯加的文字记载历史。阿拉伯人带来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字、阿拉伯占星术等。

1600年左右,中部高地的贝齐人王国(Betsileo)开始出现灌溉水田,一个世纪后,梯田已扩展到邻近的整个伊默里纳王国。17世纪时,土地耕种和瘤牛放牧把中部高地的森林生态系统转变成草原生态系统。

17世纪下半叶,法国人沿该岛东海岸建立多个贸易站。约从1774年到1824年间,马达加斯加成为海盗和欧洲商人的重要据点,奴隶制也已在岛上落地生根,马达加斯加成为邻近的毛里求斯岛罗德里格斯岛的奴隶来源地。通过海上贸易获得的财富岛上出现了王国,至17世纪时,出现了东海岸的贝齐米萨拉卡(Betsimisaraka)和西海岸梅纳贝(Menabe)与博伊纳(Boina)的萨卡拉瓦人酋邦(Sakalava)。大约在同一时期,中部高地建立了以塔那那利佛为首都、受国王安德里亚门尼罗统治的伊默里纳王国。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早期居民南岛民族后裔瓦赞巴(Vazimba)在安德里亚门尼罗(Andriamanelo)、拉兰博(Ralambo)和安德里安贾卡(Andrianjaka)统治时期被当地居民同化。

1794年伊默里纳王国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安德里亚南普伊奈梅里纳(Andrianampoinimerina)的统治下,伊默里纳王国迅速壮大并吞并周围的公国。其儿子拉达马一世(Radama I)与大英帝国驻毛里求斯总督于1817年缔结条约,废除奴隶贸易,以换取英国的军事和财政援助,英国人给岛上带来了新的技术,其于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

殖民时期

1883年,法国入侵马达加斯加,第一次马达加斯加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后,马达加斯加把北部港口城市安奇拉纳纳割让给法国。1890年,大英帝国接受法国对岛上的殖民统治。为了迫使该国屈服,法国先后在1894年12月和1895年1月分别炮轰并占领东海岸的图阿马西纳和西海岸的马哈赞加。法国于1896年吞并马达加斯加,并在次年宣布该岛为殖民地马达加斯加王国随之土崩瓦解,王室也被流放到留尼汪和阿尔及利亚。当地组织进行为期两年的抵抗运动,但很快就受到镇压。

殖民统治期后,马达加斯加出现各种出口作物的种植园。岛上于1896年废除奴隶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达加斯加人组成的军队为法国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维希法国政府和英国在岛上展开马达加斯加战役。二战期间当地的独立运动开始日益增长,最终在1947年爆发了马达加斯加起义。这一运动促使法国于1956年根据海外改革法案对机构进行重整。

独立后至今

1958年10月14日,马尔加什共和国宣告成立,是法兰西共同体中的自治国。1959年宪法通过结束了临时政府时期,1960年6月26日,马达加斯加完全独立,亦称第一共和国。1975年12月21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亦称第二共和国,迪迪埃·拉齐拉卡(Didier Ratsiraka)就任总统。1990年实行多党制。1992年8月19日,马举行全民公投,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政区和人口

区划

截至2021年8月,马达加斯加岛共设23个大区(région)、119个县(district)、1695个乡镇(commune)和1.8万个社区/村(fokontany)。

族群

马达加斯加人占马达加斯加岛总人口的98%以上,由18个民族组成,其中较大的有:伊麦利那(占总人口的26.1%)、贝希米扎拉卡(占总人口的14.1%)、贝希略(占总人口的12%)、希米赫特(占总人口的7.2%)、萨卡拉瓦(占总人口的5.8%)、安坦德罗(占总人口的5.3%)和安泰萨卡(占总人口的5%)等,习惯上将马达加斯加人分为高原族和海岸族两大部族。聚集在首都和菲亚南楚的伊麦利那人被称为高原族,其他沿海部族被统称为海岸族。尚有少数科摩罗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法国人,另有华侨和华裔约5万人。

语言

马达加斯加岛民族语言为马达加斯加语,官方通用法语

马达加斯加语是非洲地区唯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与加里曼丹岛东南部使用的语言马安扬语有着共同的起源,并且关系最为密切。马达加斯加存在不同的地区方言,但这些方言是可以相互理解的,许多马达加斯加语单词,特别是名字较长,但某些音节,最后一个音节有轻微重音或根本没有重音。词汇中存在许多外来词。19世纪年,伦敦传教会开发了一种使用罗马字符的马达加斯加语书面形式,在该国范围内使用。辅音的发音与英语相同,元音的发音与法语相同。

宗教

马达加斯加岛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马达加斯加岛居民中信奉传统宗教的占52%,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占41%,信奉伊斯兰教的占7%。信奉基督教的主要分布在城镇,基督教会在各地建有教堂,伊斯兰教徒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沿海部分地区。1604年,法国传教士抵达马达加斯加,天主教传入境内。19世纪20年代,伦敦传教士协会的新教徒抵达马达加斯加岛,这是境内的第一批基督传教士,1835年,女王拉纳瓦洛纳一世(Ranavalona I)开始对岛上的基督教发展加以遏制。1869年,女王拉纳瓦洛纳二世(Ranavalona II)皈依基督教,鼓励其传教活动,新教逐渐成为马达加斯加皇室贵族的宗教。此外岛上极少数人信奉东正教和福音教。

经济

综述

马达加斯加岛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其耕地2/3以上种植水稻,主要经济作物甘蔗香草、丁香等,其中香草生产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矿业是该岛的主要产业之一,主要开采宝石和半宝石第三产业以对外贸易和旅游业为主。

第一产业

马达加斯加岛土地肥沃,气候适合各种热带温带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耕地2/3以上种植水稻,中部高原种植许多品种的干稻、湿稻和灌溉稻,其他粮食作物有木薯番薯、玉米等,粮食不能自给。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香草、丁香、胡椒、咖啡、可可、棉花、花生、棕榈等,甘蔗种植在西北部马哈赞加周围以及图阿马西纳附近东海岸的种植园,香蕉在东海岸进行商业化生产,玉米主要在中部高原、南部和西部种植。其中香草生产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市场总量的2/3。沿海以及河流、湖泊盛产各类鱼虾、海参、螃蟹等。

第二产业

马达加斯加岛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主要有炼油、发电、纺织和服装加工、农产品加工、饮料、烟草、造纸制革、建材等。矿业是该岛的主要产业之一,主要开采宝石和半宝石,包括石榴石紫水晶电气石绿柱石。工业中心主要位于塔那那利佛安齐拉贝图阿马西纳及其周边地区。

第三产业

马达加斯加岛的第三产业主要为对外贸易和旅游业。其出口收入主要来自服装和纺织品、香草、丁香、鱼类和贝类以及各种食品。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业在其经济结构中比重不断上升。

交通

公路

马达加斯加岛道路状况较差,其道路系统分为国道、省道和公共道路。国道连接塔那那利佛安奇拉纳纳图阿马西纳、穆龙达瓦和图利亚,总长11746千米。塔那那利佛-图阿马西纳收费高速公路(Antananarivo–Toamasina toll highway)为该岛第一条高速公路,用以连接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和港口城市图阿马西纳,全长260千米,由埃及公司负责施工,于2022年12月开始建设。

铁路

马达加斯加岛共有两条铁路运输线,分为北线和南线,总长度为836千米,全部为米轨,其中北线673千米,由比利时公司控股的马达加斯加铁路公司负责经营;南线163千米,由马达加斯加政府负责经营。

航空

马达加斯加岛主要国际机场为伊瓦图国际机场、安奇拉纳纳国际机场等。

伊瓦图国际机场(Ivato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码:TNR;ICAO代码:FMMI)是马达加斯加最大的机场,位于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伊瓦图镇,该机场承担了该国60%的客运和90%的货运任务。截至2024年4月,机场有2个主要航站楼,新航站楼新航站楼占地17500平方米。2019年,伊瓦图国际机场完成乘客吞吐量100万人次。

航运

马达加斯加岛航运分为海运和内河航运。岛上有7个海港和10个河港,主要港口有塔马塔夫港马哈赞加港、迭戈港、图利亚港和陶拉纳鲁港,海运集中在东部港口塔马塔夫港,其年吞吐量约400万吨。内河航运以庞加拉纳运河为主,这是一个800千米长的潟湖

塔马塔夫港(Tamatave)位于马达加斯加东海岸,为该国最大港口,马达加斯加75%的国际货物经由该港流转。塔马塔夫港分为国内码头区和国际货物码头区。其中国内码头区主要停靠200~3000载重吨货船,货物装卸采用最简单的人力进行搬运。国际货物港区现有散货码头、多用途码头、集装箱码头以及油品码头。其中散货码头和油品码头均为私有公司专用。该港国际货运码头主岸线长1421米,多数码头的前沿水深基本不超过13米。最大停靠船舶主要为20000~30000载重吨。

环境问题与保护

马达加斯加岛有森林消失和栖息地的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包括狩猎和对野生物种的过度采集、外来物种地引进等环境问题。为此,马达加斯政府采取建立国家公园和颁布保护条例等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修复。

环境问题

森林植被退化

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面临严人口、贫穷及农业低产等造成的多重压力,政府鼓励采伐森林,以破坏环境而发展农业的不当政策更是破坏了自然资源的基础,商业采伐也没有得到严格监管。中央的政策及制度的不完善更是加剧了森林退化的趋势,80%的原始森林已经被毁。农业的低产加上过度增长的人口使得仅占国土面积15%的主要森林快速小时,马达加斯加森林的退化速度是全球森林退化平均速度的两倍,现在其原始森林的覆盖面积仅占10%。大量的森林退化造成清洁水难以满足饮用和农业生产需要,也使得像狐猴科避役等许多特有生物失去了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减少

马达加斯加岛的很多物种因为人类影响而濒临灭绝,包括森林砍伐、打猎和气候变化等。马达加斯加濒临灭绝的哺乳纲物种数量从2010年的56种增加到2021年的128种。在2000年至2021年间共有涉及马达加斯加的缉获野生动物贸易事件121起,查获的主要商品是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紫檀树种的木材,以及包括5000多只马达加斯加陆龟在内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所有这些都极度濒危并被禁止进行国际贸易。从马达加斯加出口到东南亚的合法野生动物主要是爬行纲两栖动物被子植物门。另外家猫和野猫以及狗也对本土野生动物的多样性产生了影响。

环境保护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马达加斯加批准了和加入了多项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国际公约。1970年,马达加斯加政府批准了《非洲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公约》。1975年,马达加斯加加入了《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并于1995年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8年,马达加斯加签署了拉姆萨尔公约,同时加入了生物圈世界网络、国际自然保护联盟。1990年初,马达加斯加通过并实施了一项环境行动计划,以建立国家公园。2003年发布了德班愿景,承诺将其保护区面积扩大三倍,达到至少600万公顷。

马达加斯加成立了许多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组织,其中狐猴保护网络与100多个组织合作,筹集资金促进狐猴的保护和研究。许多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在马达加斯加岛开展流浪猫狗绝育和疫苗接种活动,以预防狂犬病,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包括为乡村儿童建立学校食堂、开发社区菜园、提供环境教育和启动新的植树造林项目。

风景名胜

世界遗产

阿钦安阿纳雨林

阿钦安阿纳雨林(Rainforests of the Atsinanana)由分布在该岛东部的六个国家公园组成,反映出马达加斯加岛地质发展史的生物多样性赖以生存的命脉。60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同大陆彻底分离,这里的动植物在孤立隔绝的状态下完成了进化过程。2010年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雨林中当地特有物种的比例非常之高,占所有种群的80%至90%。阿钦安阿纳雨林对于动物种群繁衍,特别是灵长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雨林中生活着很多珍稀和濒危物种,马达加斯加全部123种陆地哺乳纲中,有78种栖息在这片雨林,其中包括被世界保护自然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72个物种。

安布希曼加王宫

安布希曼加王宫(Royal Hill of Ambohimanga),也叫蓝山行宫,位于位于首都塔那那里佛北20余千米,是来自马达加斯加和其他地方的朝圣者的礼拜场所,于2001年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由一系列沟渠和14个设防的石门组成的防御工事系统,是一座由一系列的建筑组成的皇城,由皇家围墙分隔,并将公共场所、皇家树木、司法所在地和其他自然或建造的宗教场所、圣地和农田连接在一起,遗址包括一片由皇宫和祭祀场所组成的建筑群、一个皇家墓地、一套防御系统、一片现存许多特有物种的神圣森林,以及一处位于巨大花岗石上、被皇家无花果遮蔽的旧时法庭。此外,遗址区域的原始森林中仍保留了许多特有植物和药用植物。

安德烈法纳干燥森林

安德烈法纳干燥森林(Andreafana Dry Forests)位于马达加斯加西部,由六个自然保护区组成,安德烈法纳干燥森林中的公园均位于半干旱生态区内,包括溶洞石灰岩高地,包含一系列特有和受威胁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猴面包树火焰树及独特的进化谱系,该地代表了马达加斯加特有的干燥热带亚热带生物群落,由于安德烈法纳干燥森林对于保护岛上特有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马达加斯加发展起来的进化、生态和生物地理系统的多样性至关重要,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主要景点

猴面包树大道

猴面包树大道(The Baobab Avenue)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景点,由700至1000年前的猴面包树组成。马达加斯加拥有地球上存在的8种猴面包树中的6种。猴面包树的树干在雨季储存水,以确保其可以在漫长的干旱期内生存。猴面包树大道从马达加斯加中西部延伸到马达加斯加南部海岸。

女王宫

女王宫(le palais de la reine)位于马达加斯加塔那市内,修建于1839-1840年间,拉纳瓦洛纳一世(Ranavalona I)在位时期,该建筑为19世纪的欧洲巴洛克风格,宫殿主体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内宫主体是基本由紫檀木建造的宫殿,外部的城墙全部由花岗石石砌成,最高处达40米。

相关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菲曼尼木工(The Woodcrafting Knowledge of the Zafimaniry)在2008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技艺在马达加斯加东南部扎菲曼尼人定居的约100个村庄流传,为一套围绕木材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扎菲曼尼人在林业和木雕方面的熟练程度可以在建筑和日常物品中看到,墙壁、窗框、柱子、横梁、凳子、箱子、工具都展示着精致的木雕装饰,这些装饰取自20种不同的特有树种,每种树种都适应特定类型的建筑或装饰功能。其房屋和坟墓采用传统的榫卯连接方式组装而成,反映了该社区的南岛起源,还反映了阿拉伯文化对马达加斯加文化的影响,木雕装饰图案代表了扎菲曼尼人的信仰和价值观,还体现了其社区内的角色和社会地位。

习俗

生活习俗

马达加斯加岛人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崇拜,岛上的农业地区以拥有牛多少为财富标志。牛头为马达加斯加的象征。刚产下的犊牛会像婴儿一样要接受洗礼,每周有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如果汽车行驶在马路上与牛群相遇,必须让道于牛。“不得无故伤害牛”是马达加斯加岛民众的信条。

马达加斯加人认为祖先的灵魂是永存的,永远与生者在一起,为生者赐福或降灾,因而他们对祖先十分崇拜,甚至是敬畏,定期为逝者举行祭祀仪式。对祖先的崇拜使马达加斯加人非常看重逝者的葬礼,葬礼仪式非常隆重,不仅要杀牛祭奠,还要把牛头放在坟前,立一块雕刻精美的木牌。如果逝者的家人以后遇到天灾人祸或其他不测,或者梦到逝者,都被看做不吉祥的征兆,要对逝者进行重葬,以表达生者对逝者的崇敬之情。

节日

翻尸节,又名法马迪哈纳(Famadihana),是马达加斯加马拉加什人的葬礼传统,仪式主要见于岛上的中央高地。在被称为“转骨”的仪式上,人们从家庭墓穴中拿出祖先的遗体清洁,用新布包裹尸体,并在布上写上姓名,然后他们一边将尸体举笄礼顶,一边欣赏现场音乐和跳舞,然后绕过墓穴,然后将尸体送回家庭墓穴重新安葬。

艺术

诗歌

海因—泰尼(Hainteny),马达加斯加语意为“文字知识”,是马达加斯加口头文学和诗歌的传统形式,涉及大量隐喻的使用,以女性和男性之间对话的形式表演,在隐喻和典故的使用上类似于即马来诗歌。其主要传唱《伊波尼亚》(Ibonia),其是一首在马达加斯加流传了几个世纪的史诗,海因—泰尼常结合谚语和公共用语传唱,在婚礼、葬礼、出生等活动中表演。

音乐

瓦里哈(Valiha)是马达加斯加人的民族乐器,为一根长约1米的竹筒,其制作方法为把竹筒表面的一层纤维沿着筒身一根根地绷起来变成弦,弦长短不一,所以能够演奏各种不同的音节马达加斯加人的另一种民族乐器是脚踏木琴,由两名妇女面对面同时演奏。此外,马达加斯加人还有各种形式的横笛竖笛小军鼓等。

影视

《马达加斯加》纪录片

《马达加斯加》是由英国制作的一档纪录片,2011年首播,导演为大卫·爱登堡,共4集。由大卫·爱登堡解说,其在该自然纪录片中讲述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生活的各种不同物种。因为远离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多年来未被发现,它的孤立使之成为进化的温床,纪录片研究了各种在此陆地上土生土长的动物和植物。

《马达加斯加》动画

《马达加斯加》是2005年梦工厂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由埃里克·达尼尔汤姆·麦克格雷斯联合执导,本·斯蒂勒大卫·休默克里斯·洛克、贾达·萍克·史密斯主演配音。影片主要讲述了一群中央公园的动物们逃往非洲生活的有趣故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