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训 :宋代诗人吕本中所著的书籍

更新时间:2024-09-20 12:47

《童蒙训》又称《吕氏童蒙训》,共三卷,宋代吕本中撰。《童蒙训》的宗旨是为了光宗耀祖,使祖宗的德业能流芳千古,并以此勉励自己的后人。是封建社会讲究的孝道的核心。

作品简介

《童蒙训》又称《吕氏童蒙训》,共三卷,宋代吕本中撰。

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吕祖谦,宋寿州人。

吕本中编撰《童蒙训》,是以他的曾祖父吕公著、祖父吕希哲、父亲吕好问为主线,凡涉及能颂扬其祖辈长处的有关人物的点滴事件及言论都加以汇集。

可以说,吕本中编写《童蒙训》的宗旨是为了光宗耀祖,使祖宗的德业能流芳千古,并以此勉励自己的后人。这正是封建社会讲究的孝道的核心。书中颂扬的是儒家提倡的正统思想,正如《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所说:“所记多正论格言,大抵皆根本经训。”当然,其中也不乏闪光的真理成分,仍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此书还保留了不少史书失传的资料,可供研究者使用。

内容摘要

学问当以《孝经》《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为本,熟味详究,然后通求之《诗》《书》《易》《春秋》,必有得也。既自做得主张

,则诸子百家长处皆为吾用矣。孔子以前,异端未作,虽政有污隆,而教无他说,故《诗》《书》所载,但说治乱大概。至孔子后,邪说并起,故圣人与弟子讲学,皆深切显明,《论语》《大学》、《中庸》皆可考也。其后孟子又能发明推广之。大程先生名,字伯淳,以进士得官。正献公为中丞,荐之朝,用为御史。论新法不合,罢去。清泰陵即位,以宗正丞召,未受命,卒于家。其门人共谥为明道先生。先生尝以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合于圣人,仲舒之学度越诸子者以此,故门人以先生学之所就,以明道见其志焉。小程先生名颐,字正叔,举进士,殿试不中,不复再试。元祐初,正献公与司马光同荐,遂得召用,侍讲禁中。旋又罢去,遂不复用。绍圣中,贬涪州元符还洛。大观间卒于家。学者谓之广平先生。后居伊阳,又谓之程颐。二程先生自小刻励,推明道要,以圣学为己任,学者靡然从之,当时谓之“二程”。二程始从周敦颐先生为穷理之学,后更自光大。茂叔名敦颐,有《太极图说》传于世,其辞虽约,然用志高远可见也。正献公在侍从时,闻其名,力荐之,自常调除转运判官。茂叔以启谢正献公云:“在薄宦有四方之游,于高贤无一日之雅。”

张天祺与弟载子厚,关中人,关中谓之“二张”。笃行不苟,为一时师表,二程之表叔也。柳宗元推明圣学,亦多资于二程者。天祺之为御史,用正献公荐也。二程与横渠,从学者既盛,当时亦名其学为“张程”云。荥阳市公年二十一,时正献公使入太学,在胡先生席下,与程颐邻斋。伊川长荥阳公才数岁,公察其议论,大异,首以师礼事之。其后杨应之国宝、邢和叔恕、左司公待制皆师尊之,自后学者遂众,实自荥阳公发之也。

关中始有申颜者,特立独行,人皆敬之,出行市肆,人皆为之起,从而化之者众。其后二张更大发明学问渊源。伊川先生尝至关中,关中学者皆从之游,致恭尽礼。伊川叹“洛中学者弗及也”。伊川先生尝识杨学士应之于江南,常称其伟度高识绝人远甚。杨学士是时犹未师伊川也。

安定胡先生之主湖州市学也,天下之人谓之湖学,学者最盛。先生使学者各治一事,如边事、河事之类。各居一斋,日夕讲究。其后从学者多为时用,盖先生教人,务有实效,不为虚言也。是时孙公莘老名觉,顾公子敦名临,最为高弟。

正献公之在侍从也,专以荐贤为务,如孙莘老觉、李公择常、王正仲存、顾子敦临、程伯淳颢、张天祺戬等,皆为一时显人。

正献公既荐常秩,后差改节,尝对伯淳有悔荐之意。伯淳曰:“愿侍郎宁百受人欺,不可使好贤之心少替。”公敬纳焉。

荥阳公尝说:“杨十七学士应之乐善少比,闻一善言,必书而记之。”荥阳公尝书于壁云:“惟天子为能备物,惟圣人为能备德。”应之取笔录记之。杨应之劲挺不屈,自为布衣,以至官于朝,未尝有求于人,亦未尝假人以言色也。笃信好学,至死不变。荥阳公尝赠之以诗云:“独抱遗经唐处士,差强人意汉将军。”应之,元祐间用范丞相尧夫荐馆职,不就试,除太学博士。出为成都市转运判官,有属官与之辩论,应之嘉其直,即荐之朝。其自成都召为校书郎,有远房舅在蜀中,官满,贫不能归,应之尽以成都所得数百千遗之。其自立如此。

邵雍先生受学于李挺之之才,李之才受学于穆修伯长,穆伯长受学于陈抟希夷。其所传先天之学,具见于《易图》与《皇极经世书》,故程伯淳作《尧夫墓志》云:“推其源流,远有端绪。”震,东方也;,南方也;离,南方之卦之类,此入用之位。如天地定位,乾南而坤北,山泽雷风水火相对,即先天之位。先生既没,其学不传,人能知其名,而不知其用也。尝欲传其学于伊川,伊川不肯。一日,与伊川同坐,闻雷声,问伊川曰:“雷从何方起?”伊川云:“从起处起。”盖不领其意。先生既没,元祐间,谥邵雍。邵康节以十二万四千五百年为一会,自开辟至尧时,正当十二万年之中数,故先生名雍,字尧夫。名雍,取“黎民于变时雍”也。字尧夫,取当尧时中数也。“四千五百年”,数未详。其居洛阳市,亦取天地之中。

邵康节居卫州之共城,后居洛阳。有商州区太守赵郎中者,康节与之有旧,尝往从之。时章敦子厚作令商州,赵厚遇之。一日,赵请康节与章同会,章豪俊自许,议论纵横,不知敬康节也。语次,因及洛中牡丹之盛,赵守因谓章曰:“先生,洛人也,知花为甚详。”康节因言:“洛人以见根柭而知花之高下者,知花之上也;见枝叶而知高下者,知花之次也;见蓓蕾而知高下者,知花之下也。如长官所说,乃知花之下也。”章默然惭服。赵因谓章:“先生,学问渊源,世之师表,公不惜从之学,则日有进益矣。”章因从先生游,欲传数学。先生谓章:“须十年不仕宦乃可学。”盖不之许也。

作品评价

宋儒吕本中的《童蒙训》是一部侧重伦理道德教化的童蒙课本。今传《童蒙训》源于南宋绍定二年刻本 ,已非旧貌 ,“原本”既有大量诗文论说 ,又有更多的为官之道 ;今本《童蒙训》主要讲述了尽孝、明礼、诚信、风节、仁慈、谨慎、庄重、勤劳等方面的道德要求 ;该书采用语录体、内容以作者所见所闻为主 ,且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

四库提要

《童蒙训》·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吕本中撰。本中有《春秋集解》,已著录。是书其家塾训课之本也。本中北宋故家,及见元祐遗老,师友传授,具有渊源。故其所记多正论格言,大抵皆根本经训,务切实用。於立身从政之道,深有所裨。中间如申颜、李潜、田腴、张琪、侯无可诸人,其事迹史多失传,赖此犹可以考见大略。固不仅为幼学启迪之资矣。考朱熹《答吕祖谦书》,有舍人丈所著《童蒙训》极论诗文必以苏黄为法之语,此本无之。其他书所引论诗诸说,亦皆不见於书内。故何焯跋疑其但节录要语而成,。由伏羲赵顼,每条后间附论断。自上古至汉、唐二卷,自赵匡胤至神宗六卷。於宋诸帝叙述独详,盖亦本法祖之意以为启迪也。祖禹初侍赵煦经幄,因夏暑罢讲,即上书论今日之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而力陈宜以进学为急。又历举人主正心修身之要,言甚切至。史称其在迩英时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又称其长於劝讲,平生论谏数十万言,其开陈治道,区别邪正,辨释事宜,平易明白,洞见底蕴,虽贾谊陆贽不是过。今观此书,言简义明,敷陈剀切,实不愧史臣所言。虽哲宗惑已非原本。然删削旧文,不过简其精华,除其枝蔓,何以近语录者全存,近诗话者全汰?以意推求,洛、蜀之党既分,传是书者轻词章而重道学,不欲以眉山市绪论错杂其间,遂刊除其论文之语,定为此本。其书初刊於长沙市,又刊於龙溪,讹颇甚。嘉定乙亥,婺州守邱寿隽重校刊之,有楼昉所为跋。后绍定己丑,眉山李埴守郡,得本於提刑吕祖烈,复锓木於玉山堂。今所传本,即明人依宋翻雕。行款字画,一仍其旧,最为善本。今亦悉从之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