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官话 :汉语官话分支之一

更新时间:2023-03-22 22:16

中原官话,又称中原雅音、中州音、河洛音、正音、通语或雅言等,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官话方言)的八大次方言之一,也是汉语方言中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的一类官话方言。其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等十二个省区共400个市县,被划分为十四个片区,总使用人口约1.86亿。

中原官话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发源于洛阳市(即洛嵩片一带)的官话——以洛阳为标准音的洛阳中原地区语。汉代时,先是定都洛阳,而后迁都长安,雅言进一步演化为“通语”,并对陕西关中(关中片一带)产生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居民大量南迁,洛阳音也随之向南影响,并从晚唐五代十国开始,逐渐形成了今天中原官话的前身——汴洛方音。晚唐五代以及北宋时期,汴梁(今开封市也就是郑开片一带)开始成为全国的中心,于是在汴梁与洛阳两地流传并形成了“中原雅音”,中原之音基本定型。北宋灭亡之后,中原之音随着南宋的转移与金元的入侵而继续向四周扩散并产生影响。元代《中原音韵》便是以今天中原官话为主体写成的,而后明清时期的中原之音非常稳定,没有产生太大变化。这期间,明初洪武大移民所形成的人口迁徒使中原之音扩散至中原官话的东部地区(菏、淮海地区等片);此外清末新疆建省前夕,清政府将大量从陕西省迁徒过来的回族安置在了南疆地区(南疆片区),这些回民所使用的关中方言经过发展便在南疆演变成为当地中原官话方言。中原之音最初以洛阳市西安市开封市三个古都为中心(洛嵩、关中、郑开等片区),并以“官话”的身份向周边扩散与影响,而后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进一步向四周扩散,最终形成今天中原官话的十四个片区。后来直到1985年,语言学家李荣首次提出了中原官话的概念,并对其区域与特征进行了划分。

在语音上,中原官话最显著特点是古次浊入声今读阴平,并以此区分于其他官话方言。具体看来,中原官话入声消失,清声母、次浊声母入声归阴平,全浊声母入声归阳平;中原官话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字基本送气情况为“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与官话主体一致),但汾河片、陇中片、秦陇片及关中片的周边方言中白读层存在一律送气的现象。此外,中原官话德陌麦三韵合并为一韵,职韵庄组也加入其中;药铎觉三韵合一,读歌戈韵;中原官话大多数方言单字都是四个声调,但在定西市片、南疆片等地区的部分方言却只有三个声调,而在汾河片平阳小片则可能有五个声调。在词汇与语法上,中原官话与普通话很接近,且其内部既有较强的一致性,又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具体看来,中原官话的一种很普遍的构词法是在词根或复合词上加后缀“子”和“儿”;而对于普通话中需要在中间加“得”以表示可能的复合词,中原官话可以不用加这个“得”字;此外中原官话的叠词类型有AA、AAB、ABB、AABB、ABCC等结构。中原官话在表疑问的句子里常用“可”字;在句末加助词“在”以表示动作、行为、状态持续;此外在兖菏片还常用“N1+不跟+N2 (+V/A)”形式来构成比差句式。中原官话的词汇有很强的一致性,如“打雷”“闪电”“下雨”等词基本与普通话一致,另一方面像“灰”(灰尘)、“面”(面粉)、“衣裳”(衣服)等词也都在中原官话内部各地一致;中原官话有保留了很多古语,如“妗子”(舅母)、“胡”(土坯)等;同时各地又存在有一些特色词,如河南话“中”(表答应)、“俺”(我)等;中原官话还有以事物的形状特征或状态来命名的说法,如“饺子”(饺子)、“扁嘴儿”(鸭子)等;有些地区的方言中存在有一些音同(或音近)字同但意义却完全与普通话不同的借词,如“(喝)茶”指“白开水”或“用少量的米或番薯熬成的汤”;此外,中原官话对于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地区叫法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对月亮的叫法,有月姥姥、月姥娘、月光、月婆婆等等。

从形成年代来说,中原官话是所有官话中最古老的方言,而其他几种官话次方言则都是在早期中原官话影响下形成的。中原官话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虽然屡受外部因素影响,但那些外来因素并没能改变中原官话的基本面貌,其独立而自主地通过继承与创新完成了新旧历史的叠置。中原官话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机地融入各种社会载体之中,在戏曲、民俗、地名等方方面面创造了丰富的方言文化,并且与移民史、词汇史等具有密切联系。此外,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原官话可以说是研究语音演变的理想样本,其研究有助于廓清汉语音史、丰富语言接触的事实和理论。但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人们交往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地方方言地位日益下降,对中原官话方言文化的保护也迫在眉睫。对此,2015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此工程对于中原官话的语保工程和采集展示平台建设的一期工程于2019年底已完成,并且第二期的建议也正在有序推进。

名称由来

“中原”一词出现较早,“官话”的概念也在明清时期就已经通行,但是“中原官话”作为一个单独而完整的地域方言的概念则直到1985年才首次提出。1985年,语言学家李荣在《官话方言的分区》一文中根据中古入声字今读的分合类型把“官话”按区域细分为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北方官话、兰银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与江淮官话七个类别,并指出“中原官话”的特性是古次浊入声今读阴平,与其他六类分开”。自此以后,“中原官话”才作为一个单独的地域方言概念在学界引起关注。从地域区分来看,中原官话的中心区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山西省汾河下游流域及山东省西南部地区,这一带地处黄河中下游,正是华夏文明发祥地。1987年,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李荣写了关于汉语方言分布的说明稿《汉语方言的分区》,其中他对中原官话的命名与地理分布及分区进一步作了详细说明,他认为从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分布来看,将这一带的方言称为中原官话“实在是天造地设”。

历史发展

以河南、陕西一带为中心的中原官话这一概念最早是语言学家李荣于1985年在给官话分区时才提出来的,在此之前只能说其属于中原地区的方言。

中原官话的源头

先秦时期

中原地区是汉族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所以中原官话的形成也就必然与原始汉语有密切关系。原始汉语最初分布于黄土高原(含渭河流域——洛阳地区——汾河流域南部)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在炎黄融合成为中原地区族之时所形成的华夏语,便是原始汉语的一支,其分布于渭河流域——洛阳地区——汾河流域南部和华北平原西部,也便是中原官话的源头。夏朝统治了今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其所使用的华夏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东夷的影响。而中原的东部(今鲁西南——冀南——豫北——皖北——徐州市)亦流行着华夏化很深的东夷语,其亦是商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接着商朝统治了中原地区几百年,于是商语与中原东部的半华夏语被中原地区的华夏语所融合,由此形成了今日中原官话的雏形——洛阳市华夏语(以洛阳为标准音的华夏语)。再到了东周时期,这种洛阳中原地区语成为了东周通用的全国语言——官话。因此,早在周代时黄河流域就已经形成了共同的语言,也就是雅言,其中《论语·述而》有指出“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也就是说《诗经》与《尚书》以及按照当时的礼制与孔子讲学时所使用的语言都是雅言。所以,中原地区的语言,往上追溯至先秦时期便是“雅言”,其以河南洛阳一带的语言为基础。

秦汉魏晋

秦朝定都咸阳,在文化上“书同文”,到西汉初,先是定都于洛阳,而后才迁都于长安。咸阳、西安、洛阳相距较近且同在黄河流域,方言也接近,也就是在汉代,雅言得以进一步演化为“通语、凡语”。而且,在西汉时期扬雄所著的中国第一部方言著作《方言》中,扬雄就是使用由雅言演化而成的“通语”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后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中原居民大量南迁,结果形成了金陵(今南京)、洛下南北两种语音标准。但金陵音本就是因中原贵族南迁所形成,其与洛阳音同源,所以金陵话与洛阳话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其本身就是洛阳话的沿用。与此同时,以洛阳语音为标准的“通语”也从中原传向北方与江左一带并被称为“正音”。其中,北魏孝文帝曾就下令“停用北方胡语、使用洛阳话(正音)”。

中原官话的确立

隋唐时期

隋一统中原地区后,隋炀帝建都洛阳市,并且把全国各地富商大贾都迁入洛阳,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和正语。当时的音韵学家陆法言就结合当时的方言材料及晋代以来的各家韵书编著而成《切韵》,在《切韵》中,正是以洛阳话语音作为标准音的。唐朝时,唐初虽然首都定在长安,但唐中期时的武则天迁都于洛阳,并且后面也一直视洛阳为东都。尽管学者黄笑山曾认为长安话应在中唐前后取代了以《切韵》为代表的旧标准语。但是在晚唐李涪的《刊误》中却又有“凡中华音切,莫过于东都,盖居天下之中,禀气特正”的记载,其说明唐代洛阳市音所拥有的不可比拟的地位。因此,当时以洛阳话为代表的语言仍然被看作是汉族共同语的基础,甚至唐代科举对赋诗作文在语音方面的要求也都是以符合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的《切韵》为规范,此外孔颖达韩愈柳宗元唐朝名士在创作活动上也都以之为书面语进行传播。而且无论当时的标准音是在长安还是洛阳,其都属于中原地区,很大可能二地语言原本就非常接近。

五代辽宋

近代汉语以晚唐五代为上限,这一界限也适合于中原官话。从晚唐五代开始,西北方言出现了一系列的语音变化,并逐渐向中原腹地渗透,推动汴洛一带语音快速发展,最终形成共同语标准音的新面貌,也是今天中原官话的前身——汴洛方音。北宋定都汴梁(今开封市),从汉代以来的通用语都以洛阳音为正,汴京本就离洛阳不远,所以在宋代时的汴京话与洛阳话也差不多,因此在当时的汴京与洛阳两地所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在北宋时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其“浊音清化”也便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特征,而“平送仄不送”的浊音清化规律又通过早期中原官话扩散到整个北方,成为官话方言的普遍特点。中原官话的语音、语法与词汇特征都形成于晚唐五代十国以后,而这一时期也正好是近代汉语的开端。

中原官话的扩散

金元时期

北宋灭亡之后,中原地区被金人占领,之后金被元所灭,中原地区又沦为元辖区。这一段时期的混乱在语言上让汴洛音获得了更广扩散的机会。在此之前,中原官话以西安市洛阳市开封市三个古都为中心,同时基于其较高的“官话”地位,在全国多个省区广泛而自然地扩散与流传。而在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政权定都杭州市、偏安江南,“中原雅音”便随之往南扩大了影响,以致于今天的杭州话还同中原官话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金人在攻陷开封后掳掠大量人口填充到东北、幽燕、河北省,再加上中原地区的人口受动乱影响而大量南迁,因此中原之音也随之扩散四方。此外,战乱在使汴洛等中原城市衰落的同时却并未改变汴洛音的地位,到了元代,音韵家周德清所撰写的《中原音韵》与中原官话关系密切,因为其本身就是以中原方言为基础写成的。《中原音韵》代表的并不是当时元大都音,而是当时以洛阳市音为主体的“河南省音”,同时洛阳音也代表了当时的中原音。

中原官话的定型

明清之后

从语言特点来看,元代的《中原音韵》是中原官话形成的标志。尽管后来元朝末年战乱四起、社会动荡,之后又经历了明初大移民,但就今天中原官话而言,其与元代《中原音韵》一脉相承并未受到战乱与移民的影响。通过将明代吕坤所撰写的《交泰韵》与今天中原官话结合来看,大致能梳理出中原官话的语音在明代时所发生的变化。其中,一方面音介系统四呼产生;另一方面知庄章合流后开始按等或开合口重新分化组合,或合一,或二分;同时疑母ŋ发生演变,影母开口一二等字加入疑母,并在不同的地区呈现不同类型,大体西部读ŋ、n如西安市,东部读ɣ如洛阳市;此外微母v吸纳影、云、以母的合口字,中原官话读v声母的字数增加;并且,随着明初洪武时期大移民所带来的人口迁徒,关中周围地区知系合口字产生唇齿音pf、pfh、f,这一变化一直扩散到中原官话东部。中原官话基本定型,其韵母和声调在明代以后几乎就没有变化。

清代时期的中原官话在明代定型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与发展。其中最显著的发展就是中原官话南疆片区的形成。中原官话南疆片的形成时间较晚,其应该是以陕西回民为基础形成的。清同治年间陕西省回族头目白彦虎将大量陕西回族民众裹胁至南疆,后来就在1884年新疆建省的前夕,清政府将这些陕西回民安置在了南疆。这些回民在南疆生活下来之后,他们所使用的关中方言经过发展就演变成了当地的汉语,以至影响到后来移居的汉语使用者。此外大概在清代中叶以后,北京音逐渐上升为“正音”,但其对中原官话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影响。

现代发展

清代之后,尽管中原官话作为全国“正音”的地位已经不再,但外部因素从来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原官话的语音变化,哪怕是现今通行的汉语,其对中原官话语音的影响也非常少,仅限于歌韵产生了央元音ə读法,其他方面中原官话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此外,随着新疆屯垦戍边的发展,新疆地区的汉语在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多数团场中形成了中原官话新疆兵团土语。而在非语音方面,尽管中原官话凭借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戏曲、民俗等方面发展出了丰富的方言文化。但随着人们交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地方方言地位明显下降,以河南方言为例,地位已急转直下。此外,中原官话中最具代表的洛阳话本身与普通话差别不大,所以长时期的普通话交流可能会对洛阳话等方言造成一定冲击。

地理分布

1985年,李荣在《官话方言的分区》一文中表示,中原官话包括西安市运城市洛阳市郑州市、信阳、曲阜市徐州市阜阳市等地,同时深入甘肃省青海省两省。其中,甘肃省的庆阳市平凉市泾川县靖远县陇西县武山县甘谷县、临潭、岷县西和县两当县徽县成县康县、武都、文县等地都属于中原官话区;青海省的西宁市湟中区、平安、互助、门源回族自治县、贵德、化隆、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同仁也都属于中原官话区。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出版,李荣在为《中国语言地图集》所写的说明稿《汉语方言的分区》中,对中原官话的地理分布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他指出,中原官话包括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山东省西南部地区,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还深入甘肃省青海省两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两区南部。

后来随着对方言调查的深入,学界对中原官话的分区作了调整,并于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对《中国语言地图集》进行了重新修改编辑与出版,也就是《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在《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中,新的中原官话分区涉及十二个省区,共400个县市,覆盖总人口约1.86亿。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将中原官话的地理分布分置于B1-5、B1-6、B1-7三张地图之中(见下文),并将之分别命名为中原官话A、中原官话B与中原官话C。

中原官话A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图B1-5(官话之五)中原官话A,涉及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与陕西省六个省份,共180个县市,覆盖人口约1.24亿(按当时的统计)。

中原官话B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图B1-6(官话之六)中原官话B,涉及山西省、陕西、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河南与四川省七个省份,共164个市县,覆盖人口约5992万(按当时的统计)。

中原官话C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图B1-7(官话之七)中原官话C,涉及新疆55县市与甘肃1区共56个县市,覆盖人口约240万(按当时的统计)。

内部分区

在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李荣所写的说明稿《汉语方言的分区》将中原官话分为九个片区。

其中,汾河片区所分布的三十一个市县中又分成三个小片区,分别是平阳小片(9个市县)、州小片(5个市县)、解州小片(17个市县)。

2012年再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对于中原官话的分区在1987版的基础上作出了修改与调整,分为郑开片区、洛嵩片区、南鲁片区、漯项片区、商阜片区、信蚌片区、兖菏片区、徐淮片区、汾河片区、关中片区、秦陇片区、陇中片区、河州片区与南疆片区共十四个片区,同时汾河片区又分为平阳小片、绛州小片与解州小片三个小片区。

郑开片

郑开片主要分布于河南省河北省两个省份,共24个县市区。郑开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字的今读声母大都演化为tȿ、tȿh、ȿ,此外有少数读ts、tsh、s;二是古曾摄开口呼一等韵、三等韵且声调为入声的庄组字和梗摄开口呼二等韵的字,今都读ɛ韵,而其他各片则大都读ai韵或ei韵;三是除了魏县大名县清丰县内黄县等少数语音点外,郑开片今读大都存在有u化韵。

洛嵩片

洛嵩片主要分布于河南省的洛阳市、嵩县等15个县市区。洛嵩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字中,知组的二等韵字,今开口呼读ts、tsh而合口呼则读tȿ、tȿh,庄组字则不论韵母等摄如何,今开口呼读ts、tsh、s,合口呼读tȿ、tȿh、ȿ,章组字除了止摄韵的字今开口呼读ts、tsh、s之外,其他都读tȿ、tȿh、ȿ;二是洛嵩片的儿化韵大都以ɯ收尾,而其他片大都以r收尾。

漯项片

漯项片主要分布于河南省的漯河市项城市等17个县市区。漯项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古精组声母的字和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字的今读声母大都为ts、tsh、s;二是古蟹摄合口呼一等韵的字与止摄合口呼的字中,端精组声母的字大都带有u介音。

商阜片

商阜片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两个省份,共23个县市区。商阜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带“子”尾的词一律不用u化韵;二是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字,商阜片读tȿ、tȿh、ȿ。

信蚌片

信蚌片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安徽两个省份,共25个县市区。信蚌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在古深臻两摄韵和曾梗通三摄韵的字中,只要是今读开口、齐齿两呼的字,那么今读韵母相同,都分别读ən、in韵;二是古泥来两声母在信蚌片的桐柏县、信阳、罗山县光山县新县潢川县固始县、商城、霍邱县凤台县,遇到洪音的情况时,则不论洪音或细音,不用分n、l,都读l声母,而其他各片通常前者读n声母,后者读l声母;三是古晓匣两母和非组字,在信蚌片的信阳、罗山、光山、固始、息县、潢川、凤阳县、凤台、寿县等地f、x相混。

兖菏片

兖菏片主要分布于山东省河南省两个省份,共33个县市区。兖菏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刚知专尊方丁边天”等阴平字的调值为低降升213曲折调,这是兖菏片山东口音区别于河南口音的主要特点;二是“抓猪庄吹初窗刷树双”等字,其他各片一般读tȿ、tȿh、ȿ声母或ts、tsh、s声母,而兖菏片的泗水县枣庄市滕州市等地则有读pf、pfh声母的。

徐淮片

徐淮片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安徽两个省份,共14个县市区。徐淮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阴平调值除了和兖菏片相同外,和其他各片都不同,而且除阴平外,其他声调的调值和其他片区也有明显差别;二是河南省其他片区的中原官话大都分尖团,而徐淮片的精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字碰到细音一律读团音。

南鲁片

南鲁片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省两个省份,共29个县市区。南鲁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字的今读声母与郑开片相同,大都今读tȿ、tȿh、ȿ;二是南鲁片没有u化韵,而郑开片有u化韵;三是古蟹摄合口呼一等韵的字和止摄合口呼的端精声母组的字,大都不带u介音;四是“黑坷给胳核后”等字在南鲁片大都读ɯ韵,而其他片除了洛嵩片外都没有ɯ韵。

关中片

关中片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个省区,共48个县市区。关中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对ən:əŋ|in:iŋ|uən:u(ə)ŋ|yn:yŋ四组韵母的读音,前者读鼻化韵或-n尾韵,后者读-ŋ尾韵;二是对于tȿ、tȿh、ȿ、ʐ声母与合口呼韵母相拼的情况,除了西安市、长安、蓝田县周至县汉滨区等少数读pf、pfh、f、v以外,大多数读t∫ʯ-、t∫hʯ-、∫ʯ-、ʒʯ-或tsʯ-、tshʯ-、sʯ-、zʯ-。

汾河片

汾河片又分为临汾市小片、降州小片与解州小片三个小片。其中平阳小片主要分布于山西省的临汾市、洪洞县等7个县市区;绛州小片主要分布于山西省的新绛县、绛县等10个县市区;解州小片则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省两个省份,共12个县市区。汾河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古假摄三等韵、宕摄舒声韵有文白异读,假摄三等韵白读时主要元音为a,宕摄韵白读主要元音为o、ə,这点与关中片、秦陇片、定西市片、河州片相区别;二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大多数读送气声母,这点与秦陇片、陇中片的不少方言相同;三是古梗摄舒声韵的字有文白异读,白读音开口呼二等韵的字为a/ɛ/ia韵,三四等韵的字为iɛ/ɤ韵;四是对于“牛”这个字的读音,汾河片多数方言白读音念ŋ母洪音。

除了汾河片的整体特点之外,就小片区而言,对于tȿ、tȿh、ȿ、z声母与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平阳小片的部分方言点不同于北京话读pf、pfh、f、v的情况,而是读tȿ、tȿh、f、v或tȿ、tȿh、ȿ、z;同时对于aŋ:əŋ|iaŋ:iŋ|uaŋ:u(ə)ŋ|yŋ韵母,其他方言读音基本分立,但绛州小片及解州小片的吉县方言在文读音中合流。

秦陇片

秦陇片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五个省区,共63个县市区。秦陇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一是对于ən:əŋ|in:iŋ|uən:u(ə)ŋ|yn:yŋ四组韵母,大多数与北京话没有区别,少数方言前两组相合,后两组相分;二是古泥来声母字,秦陇片大多数方言在洪音韵母前合流,细音韵前相分。

陇中片

陇中片主要分布于宁夏、甘肃两个省区,共14个县市区。陇中片主要的语音特点,声调的平声不分阴平与阳平,也就是只有三个单字调。

河州片

河州片主要分布于甘肃省青海省两个省份,共10个县市区。河州片主要语音特点,一是对于tȿ、tȿh、tȿ声母,河州片与北京话一样也读tȿ、tȿh、tȿ;二是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塞音擦音声母时不送气;三是从语法看,河州片表现出明显的SOV型语序特点。

南疆片

南疆片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两个省区,共56个县市区。南疆片主要的语音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定义为三个声调的方言,其无论是调类上看还是调型上看都有较大的一致性,声调的分类很整齐,都是三个声调。此外,南疆片“波”和“车”韵母相同,都不圆唇;南疆片古庄组声母的字、知组声母二等韵母的字、章组声母止摄开口呼三等韵母的字,今读声母为ts、tsh、s;对于“深臻”两摄韵的字和“曾梗”两摄韵的字,在南疆片同音,都读作后鼻音;南疆片没有零声母合口呼的字,凡是北京音零声母合口呼的字,南疆片都读v声母;还有就是部分古见系声母开口呼二等韵母的字,北京音读tɕ、tɕh、ɕ,南疆片则读k、kh、x;南疆片对于蟹摄韵与止摄韵中泥来两声母的合口字都读合口呼韵母,而北京话则读开口呼韵母。

语言特点

语音

声母

以河南郑汴区域的方言为例,共有24个声母。

以河南洛嵩地区方言为例,共有25个声母。

全浊声母清化类型

中古全浊声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大都已经清化,其中官话方言浊音清化后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当然,这是针对于官话方言的总体而言,具体到不同的方言区,不同官话方言的浊音清化的情况又并非统一。就中原官话来说,其全浊声母清化后的今读塞音、塞擦音时的送气情况大体可以分三类。

这种类型与官话的主体一致,主要分布于中原官话的郑开片、洛嵩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兖菏片、徐淮片、临夏回族自治州片、南疆片。其覆盖了中原官话约60%的县市,人口占中原官话的68%,是中原官话古全浊声母清化的主要类型。

此类型有分文白异读,且文读层和白读层差异较大,主要分布于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和甘肃省东部,此外还包括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南省三省的部分地区。此类型在汾河片有丰富的文白异读,文读层的情况与类型一一样(平送仄不送),白读层则不论平声还是仄声,多数送气、少数不送气。由于关中片、秦陇片、定西市片文白异读相对较少,所以像在西安市周围如咸阳市鄠邑区等地,其送气情况基本与类型一一致(平送仄不送)。此外,关中片外围地区如秦安县蒲城县等地,其送气字逐渐增加;而边缘地区,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兰银官话接触地带又与官话总体特征一致。

此类型在中原官话中的分布较少,就汾河山西省境内的汾城(属襄汾县)和翼城两地相对明显。其中,就平声字而言,文读送气,白读不送气的情况在汾城方言中有9例、翼城方言中有5例;而对于仄声字,两地基本文读不送气,白读大部分送气。

精庄知章分合类型

中原官话精庄知章四组声母的今读表现中,精组声母的开口字读ts非常稳定,因此把精组声母的字作为参考,大致可以将古精庄知章声母字的今读分为赣榆区型方言、昌徐型方言、济南市型方言与上蔡型方言几个类型。其中,赣榆型方言可归为赣榆型次类型;昌徐型方言可分为洛阳市型、西安市型、咸阳市型、彬州市型与美原型几个次类型;济南型方言也可分为开封市型、翼城县型与滕州市型几个次类型;而上蔡县型方言则可归为上蔡型次类型。

知系读唇齿音类型

中原官话来自知系的唇齿音的今读类别可概括为完整型、过渡型与简化型。

影疑母的读音分类

在中原官话中,古影疑母字的读音,可根据其开口或合口韵的不同分为两类,其中开口呼一、二等韵的字为一类,开口呼三、四等韵的字及合口呼韵的字为另一类。此外,开口呼一、二等韵的字的今读又分为西安市型、洛阳市型、西宁市型、徐州市型等类型。

除个别字之外,在今天的中原官话中古影疑母开口呼三、四等韵的字与合口呼韵的字,声母大都读零声母Ø。其演变符合官话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即大部分字都是从牙喉音声母直接脱落成为零声母,这也是官话方言的共同特征。

韵母

以河南郑汴地区方言为例,共有40个韵母。

以河南洛嵩地区方言为例,共有39个韵母。

阴声韵

中原官话的方言中存在有高元音i、u等继续高化及低元音a逐渐高化等现象。此外,在洛嵩片、南鲁片、汾河片、渭河平原片与秦陇片的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三省方言中,有的舌尖后声母单元音e、ɛ、ɤ、E、a等相拼时还会产生一个过渡音ʅ,形成ʅə型复元音,其形式有ʅə、ʅɛ、ʅɤ、ʅE、ʅa等。

i,u的高顶出位

在中原官话的语音中,由于高元音i,y,u的继续高化,而产生了一些比较特殊的音变,其音变的类型与分布如下。

低元音a的高化

在中原官话的一些方言中,存在有假摄三等麻韵主元音a的高化现象,其中在中原官话的大部分地区,a高化后今读为ɛ;而在汾河片方言的白读层,则继续保留着中古时期的a读音;同时在汾河片的一些方言的文读层及青海乐都的一些方言中,a高化后今读为E;此外在中原官话区还零星分布着a高化后今读e的情况;还有就是在秦陇片的湟源县方言中,其有进一步高化为i的情况。

此外,在中原官话的不同方言中,还存在有蟹摄开口呼皆佳韵主元音a的高化现象,如济宁、徐州、赣榆等地的蟹摄开口皆佳韵字的今读主元音为ɛ;而原阳县、阜阳、新绛县等地的蟹摄开口皆佳韵字的今读主元音为e;此外在西宁等地的蟹摄开口皆佳韵字的今读主元音则达到最高点为i。

阳声韵

这里所说的“阳声韵”是指中古“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的舒声韵。其中,咸摄与深摄的舒声韵收-m 尾,山摄与臻摄的舒声韵收-n 尾,“宕、江、曾、梗、通”五摄的舒声韵收-ŋ尾。而现在大部分汉语方言(特别是官话方言)中,-m尾并入了-n 尾,所以阳声韵也就仅有-n、-ŋ两个韵尾。中原官话的阳声韵以收-n、-ŋ两个韵尾的鼻尾韵为主,同时还存在有鼻化韵和纯元音韵,共三种类型。由于“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的舒声韵在官话方言中演变为an、ian、uan、yan/ən、iən、uən、yən/aŋ、iaŋ、uaŋ/əŋ、iəŋ、uəŋ、yəŋ共4 组15 个小韵,所以可根据不同地区这15个小韵韵尾的不同,将阳声韵的读音分为鼻化型、纯元音型与鼻尾型三个类型。也就是说,在这15个小韵中,一种方言只要有一组鼻化韵,则将其归为“鼻化型”方言中;只要有一组纯元音韵,则将其归入“纯元音型”中;而完整保留4组鼻尾韵的,则归入“鼻尾型”。

入声韵

入声韵是指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中与舒声韵相对的促声韵。具体包括:合盍洽叶业帖/乏/缉曷薛月屑末/质栉迄没术物/铎药/觉/德职/陌麦昔锡/屋沃浊,不计开合口共34个小韵,连同开合口计入在内共含48个小韵。现汉语官话入声韵演变为阴声韵,而其主元音的现状与分布,则是区分官话次方言的重要依据。

铎药觉韵的读音

中原官话中铎药觉三韵的读音的一致性很强,其概括而言就是:开口呼读o、ə、ɤ;齐齿呼读io、iə;撮口呼读yo、yə、yɤ、yɛ。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原官话的中心区域如郑开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等大都读o、uo、yo(io);边缘地区如兖菏片、淮海地区片、陇中片、临夏回族自治州片、南疆片则以ə、uə、yə(iə)或ɤ、uɤ、yɤ为主。由于ə、ɤ、ɛ、o舌位高低相近,ə、ɤ、uə、uɤ、yə、yɤ、yɛ、iə、io都可视为o、uo、yo相对应的音位变体。因此,可以说铎药觉读o、uo、yo代表了中原官话的特点。

德陌麦韵的读音

曾梗摄入声包括德、职、陌、麦、昔、锡等六个小韵。职(庄组以外)、昔、锡在中原官话中的演变和北京话一致,而德陌麦韵的读音在中原官话中可以按中原官话中的读音分合关系分成两个大类型与三个小类别。

屋烛韵知系读音

在整个官话区,通摄入声屋、沃、烛三个小韵的演变基本一致:大部分方言今主元音都读单元音u,个别方言有部分字读复元音 əu 的现象。中原官话也是如此,且读复元音的多是三等屋烛韵的知系字。在整个中原官话中读复元音的方言以汾河片较为集中,还有就是关中片也有部分方言读复元音。除此以外,中原官话的其他地区的方言屋烛韵知系声母的字一律读单元音。从比例上来看,读单元音的方言约占中原官话的90%,是中原官话的主体。

声调

中原官话声调演变的一致性很强,平上去入四声从中古到现今的基本演变规律是“平声按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次浊声母的上声字与清声母的上声字合并,全浊声母的上声字与全浊声母的去声字合并(去声如分阴阳,则和阳去合并),去声在大部分地区不分阴阳,入声消失,通常按清入、次浊入一派归阴平,全浊入归阳平”。当然,由于中原官话面积大,所以在一些与其他方言接触的地带,难免会产生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调类的合并与分化、去声是否分阴阳、入声分派的走向等三个方面。

调类特点

中原官话的声调由平、上、去、入四个古调演变而来,到现今大致可分为三调、四调与五调三个声调类型

调型特点

中原官话五调类方言的分布极少,三调类方言的占比也仅为五分之一,其余都是四调类方言。由于四调类方言分布极广,所以其内部各地方言的调值也千差万别,但同时通过仔细观察又能发现其规律性。由此,可以从中原官话四个声调方言的调值升降走势入手,以调型——调值的升降曲直走势为主加以分析,从而确定其调型的类别特点及分布情况。

入声演变

李荣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以古入声字今读调类的不同分化为条件,将官话方言进行了区分。其中中原官话是以“入派二声”与其他官话相区别的,并且将古清音入声字与古次浊音入声字今读都归为阴平作为中原官话的身份标志。

以上对中原官话入声字今读的这种标志性总结,仅是以中原官话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就其内部看来,也还存在有一些例外的方言点。如在中原官话的汾河片的闻喜县垣曲县稷山县、新降和襄汾县五地,就属于清音入声字、次浊音入声字归为去声的方言;此外在中原官话信蚌片中,与安徽、湖北相邻的河南省几个县市,如固始县、商城等又存在有入声大部分归阳平的现象。

语法

词法

后缀词

中原官话的一种很普遍的构词法是在词根或复合词上加后缀“子”和“儿”,相比而言,加“子”的后缀词更多。此外还有后缀“乎”“乎的”“不唧儿(的)”等特色后缀词。

表可能不加“得”

与普通话相比,很多普通话需要在中间加“得”以表示可能的复合动词或动补结构,像“拿得动”“说得好”等,在中原官话的不少地方可以不用加这个“得”。如,普通话中“我拿得动,你拿不动吧?”,在中原官话的一些地区可以“我拿动,你拿不动吧?”。

名词叠词

中原官话重叠式名词比较丰富,其类型有AA、AAB、ABB、AABB、ABCC等结构,有些还可带“儿”或“子”。如“桌桌儿”表示小桌子;“筐筐子”表示小筐子;“蜗蜗牛”表示蜗牛;“压压板儿”表示跷跷板;“刀刀子”、“道道子”或“瞎瞎子”表示坏的东西;“歪歪子”表示歪斜的状态。中原官话的重叠词在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临夏回族自治州片、南疆片最突出。

句法

疑问句

中原官话各地方言里表疑问的句子里常用“可”字。如,“你可拿动吗?”普通话意思是“你拿得动吗?”;“可下雨了吗?”普通话意思是“下雨了吗?”;“俺爹可在屋里?”普通话意思是“我父亲在屋子里吗?”。

状态句

在句子的句末加上助词“在”(读轻声)字,以表示动作、行为、状态持续,这种句式在淮北市和沿淮的一些市县的方言里比较常用。如,他在吃着在;屋里灯亮着在;那老头子正在钓着鱼在;商店用这种办法刺激着消费在。在多数情况下,“在”的前面还有助词“着”,因而“着在”通常连用。当句子的谓语动词是离合词或述宾结构时,“着在”不能连用,要说成“A着B在”,或者省略“着”。如,“他们游(着)泳在”,不能说成“他们游泳着在”;“他身上蒙着被子在”,不能说成“他身上蒙被子着在”。

否定句

把否定副词“不”插在“知道”的中间以表示否定的说法。如,“俺知不道,你去问小张”,意思是“我不知道,你去问小张”。这种句式一般在沿淮的一些市县方言里有见。

差比句

兖菏片常用“N1+不跟+N2 (+V/A)”形式,如平邑县:多一事不跟少一事;汾河片、关中片、定西市片、秦陇片、南疆片常用“赶”字句,如:他赶我高。

词汇

基本词汇

与普通话一致

很多词不仅在中原官话中普遍通行,同时也在普通话里被作为规范的词语巩固下来。如,打雷、打闪、下雨、刮风、窗户、头、脸、舌头、腿、桌子、包子、酱、醋、公鸡、母鸡、蚊子、蚂蚁、茄子、地方、时候、你们、他们、晚饭、吃饭、稀、稠、胖(指人)、肥(指动物)、一把刀等等。

方言区内一致

中原官话中的有些词虽与北京话(普通话)有所不同,但它们在中原官话区的各地却是比较一致的,如灰(灰尘)、面(面粉)、指甲盖子(指甲)、脖梗子(脖子)、衣裳(衣服)、年纪(年龄)、晌午(中午)、今(儿)个(今天)、后(儿)个(后天)、舒坦(舒服)等。

一般词汇

中原官话区各地有一些普遍通行的独特语,如保留下来的古语词等。

古语词

在中原官话中保存了不少古语。如:把舅母称作“妗子”;把理发员称作“待诏”;把土坯称作“胡塈”;把口水称作“颔水”;把孵称作“”;把缝称作“”;把丢弃称作“拌”;把舀称作“搲”;把压紧粉末状物体这个动作称作“”;把用来播种的动作称作“”;把过周岁生日称作“过儿”;把未成年而死称作“殇”;把相处称作“”;把远远称作“”;把全称作“”。

方言词

中原官话各地都有一些特色词语。如:河南省山东省等地的应答词“中”表示可以、行,“俺”表示第一人称的我;河南地区用“妞”或“小妮儿”来称呼女孩;关中用“女娃(子)”来称呼女孩;汾河片用“得脑”或“等脑”来称呼头;洛阳市徐州市将用锄松土称为“”;西北的中原官话中“一搭里”表示一起或一块儿,“炕”表示焙干或口渴。此外,中原官话区各地在表示家畜性别时一般很少用普通话的“公”和“母”或“雌”和“雄”,而是采用较为特殊的名称,如,“臊马”表示“公马”;“骤马”表示“母马”;“忙牛”表示“公牛,未阉”;“老键”表示“公牛,已阉”;“草驴”表示“母驴”;“水羊”表示“母羊”“臊猪”表示“种公猪”;“牙狗”表示“公狗”;“中华田园犬”表示“母狗”;“郎猫”表示“公猫”等。

借词

中原官话的河州片和南疆片方言中有少数民族借词或其他语言借词,通常为一些音同(或音近)字同的词,但意义却与北京话不同或超出了北京话基本义、引申义的范围。如,“媳妇”指“妻子”;“(喝)茶”指“白开水”或“用少量的米或白薯熬成的汤”;“甜”指“甜味”或“味淡(盐分少)”;“静”指“没有声响”或“凝结,如‘鱼汤静了’”;“厚”与“薄”相对,或指“请客”;“乱”指“没有秩序或条理”或“胡闹”;“石”指“石头”或“用头撞”;“面”指“面粉”或形容“酥松柔软”等。

词汇使用的内部差异

中原官话中有些常用的基本词或一般词,各地有不同叫法,有些词叫法甚至是多种多样的。

月亮:月亮、月姥姥、月姥娘、月光、月婆婆、月亮爹儿、月姑娘;

厨房:厨房、厨屋、锅屋、灶屋、锅下;

厨子:厨子、做饭的、大师父、掌锅的、厨师、掌灶的;

外祖父:老爷、外老爷、外爹、外爷爷、外爷、俺(或“你、他”)老爷;

妻子:老婆、妻子、女人、家里、媳妇、家里的、家里人;

额头:额头子、额脑头子、额头、额脑盖子、额口头子、脑头子、额脑壳、前额头子、脑瓜儿;

羹匙:调羹、勺子、汤勺子、汤匙、茶匙子汤勺、汤匙子、勺儿、调勺子、调勺;

玉米:甜玉米、玉林、玉米、玉六、玉米棒、大芦林、六谷、玉黍、油秫秫;

向日葵:向日葵属、朝阳花、转转莲、向日葵、葵瓜、向日莲、转莲、转日莲、玉葵、葵葵、葵果;

马铃薯:马铃薯、地蛋、彭州洋芋、地豆子、地瓜子、土豆子、地豆、阳芋

谈天儿:谈心、拉瓜、闲谈、叙家常、拉拉瓜、闲拉话、拉瓜儿、叙闲话;

语言研究

古代研究

对于中原地区语言进行系统研究的最早资料是汉代扬雄所编撰的《方言》,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对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的研究集,其中对今天所划分的中原官话区域(除南疆外)的方言都有涉及,所收的材料中以现今中原官话的中心区域——秦、晋的方言最多,且解释最为详尽。魏晋南北朝隋唐,有很多以方言写成的韵书,但大多已经失传。不过隋朝陆法言结合当时的方言材料及晋代以来的各家韵书编著而成《切韵》得以流传。《切韵》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隋代基础方言的语音系统,且通过陆法言在《切韵·序》中所交待的信息,可以断定《切韵》的基础是当时以中原地区的方言为基础的雅言,也就是以洛阳市音为标准音。在唐朝,一些方言的语音系统在无意中被保留在汉译本的佛教经典之中,成为后世研究方言的宝贵资料,其中玄应的《一切经音义》与慧琳的《一切经音义》都是用当时的长安音来注音的,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当时长安方言的语言系统。后来现代语言学家黄淬伯就是以《一切经音义》为材料写成了《唐代关中方言音系》。

在宋元以及明清时期,有关中原地区方言研究的材料大多散见于一些笔记、杂志之中,其中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四方之音有讹者,则一韵尽讹,如闽人讹高字,则谓高为歌,谓劳为罗,秦人讹青字,则谓青为萋,谓经为稽......”;明代陆容菽园杂记》“今天下音韵之谬者,除、粤不足较已。如吴语黄王不辨,北人每笑之,殊不知北人音的不正者尤多。如京师人以步为布,以谢为卸,以郑为正,以道为到,皆谬也.....”。这些零星的资料虽缺乏系统性,但在现代方言研究中仍有着重要价值。明清之后,关于方言的记载资料很多都出现在了地方志里,其虽也是片段性的,但在方言研究中也具有很高价值。

近现代研究

“官话”的概念在明清时期已经通行,但是“中原官话”真正作为一个地区方言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85年。不过在此之前的二十世纪初,对汉语方言的研究也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1900年章太炎将汉语方言分为十种,现今在中原官话在当时被分属于不同的种系,之后其又在《中国音韵学研究》中收录今中原官话西安、平阳(今临汾市)、开封等地的方言语音材料,成为中原官话研究历史上最早的用国际音标记录语音的系统资料。20世纪20年代之后,北京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方言研究机构,对方言展开调查工作。1934年,由上海申报馆所发行的《中华民国新地图》中,《语言区域图》将中国各地语言分类为汉藏语族、乌拉阿尔泰语族、南亚语族与南岛语族四个语族,其中汉藏语族又划分为中国语系、藏缅语系、汉台语系与苗瑶语系四个语系,而中国语系又分为华北地区官话区、华南官话区、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语与海南方言七个语区,今中原官话地区基本处在华北官话区内。1939年,上海申报馆发行了《中国分省新图》第四版,在其中的《语言区域图》的图例中,对语言分类进行了调整。其中,将《中华民国新地图》中的“汉藏语族”改成了“汉藏语类”,“汉藏语族”下面的“中国语系”改成了“汉语系”,同时原“中国语系”下的“华北官话区”也改名为“北方官话区”。也就是说今中原官话地区,在当时主要位于北方官话区。1948年,上海申报馆又发行了《中国分省新图》第五版,其十四页的《语言区域图》在第四版的基础上再次做出调整,不过“中原官话”地区所在的“北方官话区”基本没怎么变化。

从1960年开始,中原官话分布区域的陕西省河南省山西省甘肃省山东省、安徽、江苏省等省都先后完成了方言普查工作,并分别撰写了各省的调查报告,为中原官话的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到1985年,语言学家李荣在《官话方言的分区》一文中根据中古入声字今读的分合类型把“官话”按区域细分为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北方官话、兰银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与江淮官话七个类别,并指出“中原官话”的特性是古次浊入声今读阴平,与其他六类分开”。自此以后,“中原官话”才作为一个单独的地域方言概念在学界引起关注。后来于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出版了《中国语言地图集》,在B2《官话之二》、B3《官话之三》、B4《官话之四》、B5《官话之五》等语言图中有对中原官话的区域做了划分。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对《中国语言地图集》进行了重新修改编辑与出版,也就是《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在相比于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对中原官话分及其分布重新做了调整。

现状与保护

中原官话覆盖地域广,并且以华夏文明发祥地为中心,其在汉语各地方言中的地位显赫,影响非常巨大。现今的中原官话直接继承了古代汉族共同语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发展演变而成,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当然,由于地域广人口多,在演变与传播的过程中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而且,自明清以来中原官话就已经完整定型并一直保持稳定,其在明代以后几乎没有变化,哪怕是现今通行的官话,其对中原官话的影响也非常少,仅限于歌韵产生了央元音ə读法,其他方面中原官话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据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对《中国语言地图集》进行了重新修改编辑而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所统计,中原官话涉及江苏省、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省、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十二个省份的400个县市,覆盖总人口1亿8648万,是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的一类官话方言。

然而发展至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各地区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融合,人们交往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地方方言地位日益下降。以河南方言为例,虽然因为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已经有机地体现在戏曲、民俗、地名等各种载体之中,并且与移民史、词汇史等具有密切联系。但当下其方言地位已急转直下,甚至在某些特殊的视角下成为某种含有贬义色彩的劣势方言。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讲师鲁冰分析认为,其原因一方面源于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过于接近,从而缺少存在价值;另一方面源于部分影视作品的误导和丑化;此外,作为人口输出大省,人口流动导致河南人在交流时舍弃方言而广泛使用普通话。不过,随着重视和保护方言文化的呼声逐渐高涨,社会各界已然行动起来,其中有专家学者的大力呼吁;有各地方言视频、笑话、歌曲、电影、小品等的大量创作与传播;而且《汴梁晚报》还专门开设了用方言描写当地历史文化故事的脱口秀版块。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指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文言文文化”。此外,早在2015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就正式启动了一项大型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此工程对于中原官话的语保工程和采集展示平台建设的一期工程于2019年底完成,并且有序推进二期建设。

语言文化

禁忌语

中原官话的一些地区的经商者绝不能信口开河,以避免不吉利的言词。以河南省为例,旧时的河南商人绝不称掌柜为“老板”,因为有“老鸨子”之嫌;“上确上”要称“上顺山”以避“缺”的谐音字“确”。此外河南方言将早晨起雾称“挂帐子”;天上起云彩称“起皮子”;刮风称“摆子”;下雨称“漏子”;星星称“撅子”;碗叫“莲花”;筷子称“梁子”;食油叫“漫水”;灯称“亮子”;做梦称“查檐子”等等。尤其是早上说话,更是要注意。在河南方言中,说了忌讳的话被称为“犯快”,需要赶紧用吐唾沫、跺脚等方式来“破除”。如果在公共场所犯忌,则会受到同行业的责骂,甚至按行规俗约进行请饭、请茶、请演戏或赔偿同行业“损失”等方式来进行处罚。不过这处类似的风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已逐渐被弃,即使有讲究的也已不像旧社会那样“认真”。

此外,在豫东地区也就是中原官话商阜片一带的方言中,其语言禁忌还表现在数字上。如结婚送礼等都忌讳奇数,因为要“好事成双”,但也不能选“四”,因为与“死”皆音;在豫东俗语中还常讲到“七不出八不归”,就是初七不宜出门,初八不宜归家;另外有俗语“正月剃头死他舅”,就是正月不能剃头,对舅舅不好;豫东方言中人们还禁忌年龄三十六、四十五、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等数字等等。

歇后语

歇后语流传十分广泛,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比喻,后一部分是本意。歇后语通常以喻意或谐音的方式,让前后两部分联系紧凑,通常只需要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便被引出,讲者或说或不说,听者自然明白其本意。在中原官话中以河南省地区为例,歇后语在河南民间又称“坎子”“吊杆话”“俏皮话”“零话”等,河南各地民间,男女老幼,对其喜爱应用者颇多,甚至还自行创造了不少。

对镜作揖——自己恭敬自己。

木匠戴枷一一自做(作)自受。

大风里吃炒面一一咋张开嘴。

房檐上的冰柱一一根子在上。

杀鸡取蛋一一只得一回。

一跟头栽到门外头一一门里出身。

小杆杖吹火——一窍不通。

三眼枪打兔子一一没准。

六个指头挠痒——多那一道。

鸡蛋壳篓发面——没多大开头。

布袋里装牛梭头——里外不直。

谚语

以中原官话河南省地区为例,谚语在民间被称为“俗语”或“俗话”,其内容涉及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语言简炼、含义深刻,且通俗易懂男女老幼均喜欢用。谚语产生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其中既有历史的遗训和人们社会文化生活思想的结晶,也有不同社会习俗的反映。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芝麻种籽小,芽怕坷垃苗怕草。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七月立秋,收晚丢。

三年不吸烟,省个大老犍。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报娘恩。

山高遮不住太阳,儿大压不住爹娘。

老子偷花移果,儿子杀人放火。

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好。

文学

曲艺

河南坠子,是流传于中原地区华北地区部分省市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曲艺形式,因使用坠子弦(又名坠琴)伴奏而得名。河南坠子使用河南方言说唱表演,常演的代表节目有《偷石榴》《小姑贤》《三打四劝》《王麻休妻》《回龙传》《响马传》《五虎平西》《狸猫换太子》等。

大调曲子,大调曲子是中国的一种曲艺曲种,流行于河南省全境,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早期称“鼓子曲”,因在20世纪20年代,洛阳市南阳市的部分鼓子曲艺人以踩高跷分角扮唱的形式,将之演变成名为“小调曲子”的小戏。为与之区别,豫西南始有人将原来的“鼓子曲”改称为“大调曲子”并延续下来。代表曲目有《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庆顶珠》《孤胆英雄》《抗美援朝》等。大调曲子由河南省南阳市申报非遗,并于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评书,三国两晋时,河南省已有了“诵小说”讲志怪灵异故事的活动。北宋时,在东京汴梁便有很多说话演员演出。元代时,汴梁人陆显之的《好儿赵正话本流传很广。到明清时期,有影响力的评书演员开始于全国各地涌现。清宣统二年(1910年)时,商埠城镇、集市码头都有评书活动,其中仅开封相国寺便有30余位评书演员。河南的评书文化不拘泥于坐讲,而是增加了武打招数甚至用木、扇子、手帕等道具进行辅助表演。后来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评书日益衰微。

戏曲

豫剧中原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主要流传于河南省的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

调、河南讴,豫西山区称之为靠山吼。代表作品有《斩子》《牧羊卷》《刘全进瓜》《抱琶琶》《郭槐》《红下山》《对花枪》《唐知县审诰命》《大祭桩》《借妻》《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曲剧,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是在河南曲子和踩高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方戏,又称河南曲剧。代表节目有《下乡》《赶脚》《游乡》《寇准背靴》《胡二姐开店》《安安送米》《小观灯》《打灶君》《李豁子离婚》《陈三两爬堂》《卷席筒》《风雪配》等。

越调,越调是流传于陕南、鄂北、皖西、山东省河南省各地的戏曲剧种,又称四股弦,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主要流行于河南西南部及襄阳市和安徽的部分地区,是由当地流行的民歌俗曲受梆子等剧种的影响而发展形成的。越调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代乾隆开始在南阳市等地流行,具有中原地区民间音乐的特色和乡土气息。代表节目有《收姜维》《下南唐》《无佞府》《李天保吊孝》《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火焚绣楼》《诸葛亮吊孝》等。

坠子戏,又分河南坠子戏、安徽坠子戏、河北坠子戏与山东坠子戏。最早是20世纪30年代在河南省开始尝试将传统坠子“单口”“双口”的模式改为“群口”,甚至一人扮演一个角色,从而初具戏曲雏形。之后再往其他地区推行与演变,以河南坠子戏为例,其代表节目有《小包公》《小八义》《回龙传》《九美图》《严海斗》《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不能走那条路》等。

民歌

从关中民歌的历史及风格来看,先秦时的歌谣采集是从《诗经》开始的,到汉代以后,朝廷设立乐府专门采集民俗音乐,也因此有了代赵之讴、秦楚之风。到宋元时期,关中地区逐步走向地缘化,关中民歌逐渐带上秦声的地域特点。明代时“前七子”强调对秦汉诗文的模仿,然而“后七子”逐渐重视乐府,强调民风钩沉。清代,慷慨悲怆,铜琵铁琶,成为秦声的共同特点。从关中民歌的内容来看,其大抵上可分为八种类型,即历史歌、职业歌、生活歌、风俗歌、情歌、儿歌、仪式歌、滑稽歌。

影视

音乐

2023年初,河南省rap创作人孔曦从电影《满江红》的“摇滚豫剧”式配乐中得到启发,于是创作了“豫语”rap《豫家门》。在此之前的2020年,所创作的原创歌曲《挂帅》,亦是模仿豫剧腔调演唱歌曲中的桥段和副歌部分。

陕西省本土乐队“黑撒”,于2009年发行了陕西方言专辑唱片《我的黄金时代》,其中包含有《西安女娃》《这个古城》《黄粱一梦》《我的黄金时代》《孩子们的理想》《命犯相思》《气管炎男人》《和美人告别》《醉长安》等方言曲目。另外,在此之前,“黑撒”已经发行过一张陕西方言专辑《起的比鸡还早》,而《我的黄金时代》依然沿袭了其调侃的方言等风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