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 :山西省临汾市辖县

更新时间:2022-12-27 17:10

吉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黄河中游东岸,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全县东西最长跨度62公里,南北宽度48公里,总面积177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8万亩,划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9.11万亩,林业用地194.88万亩,辖3镇、4乡,66个行政村、7个社区,377个自然村,总人口11万人,农业人口9.5万人。

吉县三面环山,一面滨水,地势东高西低,海拔最高1820米(高天山),最低393米(鄂河汇入黄河处),壶口瀑布海拔450米,县城海拔850米。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宜人,秋季降雨集中,冬季寒冷干燥。吉县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395.5小时,大于10℃的有效积温3361.5℃,无霜期年平均196天,年均气温10.2℃,年均日较差11.5℃,年均降水496.2毫米。

吉县从2600多年前始有建制,几经演变,在商祖乙时属耿地,西周时称翟城。春秋时为晋之屈邑,又称北屈。战国时属魏之屈邑。秦汉时为河东郡北屈县。明朝为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吉州,辖乡宁1县。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直隶州,辖蒲县乡宁县2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称吉县。1947年10月吉县解放。1958年并入乡宁县,降县城为镇。1961年复置吉县。

吉县虽然是一个小县、山区县、农业县,但吉县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吉县是我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从纬度、海拔、土壤、温差、光照、空气等六个要素来看,吉县都最适宜苹果生长,成就了吉县苹果的“好看、好吃、好存”,吉县苹果被评为“中华名果”,吉县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被确定为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县,苹果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量超过22万吨,产值超过12亿元。吉县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境内有世界最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旧址克难坡、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柿子滩古人类遗址、传说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繁衍华夏民族的人祖山等自然人文景观40余处。吉县生态环境优美。全县的森林覆盖率43.76%,全市第一,全省第七,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吉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探明煤炭储量33.45亿吨,煤层气储量295.5亿立方米。吉县交通比较便利。自古就有“秦晋通”之称,两条国道、两条高速纵横贯通,公路通车里程1533.26公里,距临汾市高铁站和临汾、运城张孝机场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历史沿革

商祖乙时,属耿地。

西周,称翟成。

春秋时,称为北屈。

巍封屈侯。

秦于今县城北15千米麦城村置北屈县,属河东郡

西汉,仍称河东郡北屈县。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北屈改称朕北。东汉(25—220年),复置北屈县,隶属河东郡。

三国魏改属平阳郡。

北魏神元年(428)废北屈县,改置禽昌郡。拓跋焘时于今县城东北30千米县底村置京军县,属汾州太平真君二年(441)禽昌郡治徙今洪洞县境。正平二年(452)于京军县置五城郡,县属之。延兴四年(474)于今县城置定阳县、郡,隶东雍州,后属汾洲。

太和二十一年(497)改京军县为五城县,属五城郡。孝昌年间五城郡及定阳郡、县治均徙今尧都区境。永安初年于今县境置南汾州。东魏定阳县复归治今县城。

北齐改南汾州为西汾州,北周改汾州。保定元年(561)析五城县地置大宁县,属汾州。

隋开皇元年(581)改定阳郡为吉阳郡。三年废吉阳、五城2郡,置文城郡,2县属之。十六年改五城县为文城县,属文城郡,徙治今县城西北30千米文城镇;改汾州为耿州,文城郡属之。十八年(598)改定阳县为吉昌县,改耿州为汾州。二十年大宁县治徙今大宁县境。

大业三年(607)改汾州为文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复改为汾州。五年改南汾州,贞观八年(634)改慈州,天宝元年(742)改文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慈州。天佑二年(905)改文城县为屈邑县。

五代十国唐改屈邑县为文城县,改吉昌县为吉乡县(避李国昌讳),俱属慈州。

熙宁五年(1072)废慈州,文城县废入吉乡县,属隰州大宁郡。元祐元年(1086)复置慈州。

金天德三年(1151)改耿州,明昌元年(1190)改吉州区,吉乡县俱属之。

蒙古至元二年(1265)吉乡县废入吉州,隶晋宁路

明隶平阳府。

清雍正二年(1742)升直隶州乾隆三十七年(1772)仍为散州,属平阳府。

民国初年改吉县,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9年吉县属临汾市专区

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废入乡宁县

1961年复置。

1967年属晋西南地区。

1970年属临汾地区。

2000年属地级临汾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山西省西南部,东接临汾、蒲县,西频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南与乡宁县相连,北与大宁县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0千米,总面积1779.68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0′—110°43′,北纬36°10′—36°19′30″。

地形地貌

吉县三面环山,一面滨水,东高西低,海拔从1820米的高天山至450米的黄河畔,高差大。境内有海拔1576米~1820米,长8~18公里的五座大山横穿东部和中部,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可分为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残垣沟壑区等几种地貌。西部为黄河谷地,境内最高峰位于屯里镇的屯里林场,海拔1820.5米;最低点位于县境西南柏山寺乡黑秀村南部的黄河河滩,海拔400.7米。

气候

吉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十年九旱;夏季气温较高,降雨集中,多有伏旱;秋季多连阴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0.5℃,1月平均气温-4.8℃,极端最低气温-21.3℃;(2002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气温23.7℃,极端最高气温39.7℃(2002年7月15日、2005年6月22日)。最低月均气温-14.8℃(1998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0.6°C(2005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51.8℃。春玉米生长期年平均152天,无霜期年平均195天,最长达219天,最短为17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09.6小时。0℃以上持续期270天(一般为3月10日至1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496.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09天,最多达131天(1985年),最少为74天(1995年)。极端年最大雨量685.9毫米(200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277.6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8月最多。

水文

吉县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流域面积小于10000平方千米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昕水河1条,长38.5千米;流域面积小于1000平方千米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清水河、义亭河、鄂河3条,总长152.25千米。河流总长度190.75千米,径流总量0.16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清水河,从东北至西南流经境内车城乡东城乡吉昌镇柏山寺乡,长61千米,流域面积624.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27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州川河、马河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0年,吉县共有可利用土地面积222.67万亩,其中农用地47.48万亩,林地120万亩,天然牧坡和人工草地26.76万亩,荒坡27.23万亩。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至2010年,吉县境内的陆栖动物有50余种。其中鸟类25种,哺乳类11种,爬行纲5种,两栖动物2种,大型动物有狼、豹、野猪、野山羊等。

植物资源

吉县的植物资源比较丰富,至2010年,有木本植物194种,49科;有草本植物180种,44科;有中草药141种。吉县的树种以油松落叶松刺槐侧柏杨属为主。经济林以木本粮油为主,有苹果、核桃、大枣等。

水资源

2013年,吉县水资源量6130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2880万立方米。年降水量596.3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偏多100.1毫米。年总用水量389.9万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2%。其中:生活用水178.2万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2%;生产用水211.7万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3%,其中工业用水43.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150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吉县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煤层气、铜、铅、锌、锰铁紫砂陶土等。其中煤储量174.6亿吨,地质储量96.89亿吨,已经开发的矿区位于屯里镇王家河村,矿区面积10.46平方千米,地质储量0.48亿吨,可采量0.32亿吨,年产量90万吨;煤层气储量为300亿立方米左右,开采水平井3口,探井200余个。其他自然资源有林木等。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六年(1917年),设3区,辖48村。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全县设5区,辖40行政村。

1949年10月,全县共设5区,第一区(驻东关),第二区(驻桑峨),第三区(驻东石泉),第四区(驻文城),第五区(驻曹井),40行政村。

1950年,撤销一区的沟南、真村、小府、西关4行政村;二区增设明珠、安乐2行政村。

1953年,全县辖5区38行政村。

1955年,全县辖5区,设28乡。第一区辖8乡,第二区辖5乡,第三区辖7乡,第四区辖4乡,第五区辖4乡。

1956年,全县划分为1镇(城关镇)20乡。

1961年7月,全县辖9公社、1林场,72生产大队、1居民委员会。

1971年5月,设川庄、王家河2公社;同年年末,辖11公社、99生产大队、1林场、1居民委员会。

1984年12月末,辖2镇、9乡,有104村民委员会、1林场、1居民委员会。

1997年7月,文城乡的南村坡、中市、南垣和东城乡的陈家岭、冯家岭合并设立壶口镇;同年年末,辖3镇、9乡,有109村民委员会、1居民委员会。

1984年8月,城关、屯里公社分别改城关镇、屯里镇,行政区域不变,其他公社行政区域不变,公社改乡。

2001年11月,王家垣乡并入文城乡,窑渠、明珠2乡并入屯里镇,曹井、兰家河2乡合并为车城乡,原文城乡的存心、留村划归壶口镇;同年年末,辖3镇、5乡,有1居民委员会、109村民委员会

2002年10月,撤并村民委员会30个。

2002年末,辖3镇、5乡,有1居民委员会、79村民委员会。

2004年4月,设东关、西关、桥南、祖师庙、小府、学背后6居民委员会;同年年末,辖3镇、5乡,有6居民委员会、79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辖吉昌、屯里、壶口3个镇,车城、文城、东城、柏山寺、中垛5个乡,共8个乡级政区,设有6个居民委员会,79个村民委员会。

2021年5月6日,撤销东城乡,并入壶口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吉县辖3个镇、5个乡,县政府驻吉昌镇

人口民族

至2013年,吉县常住总人口有108381人,其中,城镇人口33857人,乡村人口74527人,城镇化率31.24%;男性人口56111人,女性人口52270人,性别比为107.4。人口出生率为11.08‰,死亡率为5.95‰,自然增长率为5.13‰。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回族有350余人。

2017年,吉县总人口11万人,农业人口9.5万人。

截至2019年,吉县总人口110693人,比上年末增加了213人,其中:女性人口53638人,性别比为106.37;城镇常住人口44655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0.34%。全县户籍人口108416人,其中女性52862人。全年出生人口1032人,出生率为9.5‰;死亡553人,死亡率为5‰;人口自增率为2.7‰。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吉县常住人口为87374人。

经济

综述

2013年,吉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7亿元,比2012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亿元,比2012年增长6.6%,拉动GDP增速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1亿元,比2012年增长10.4%,拉动GDP增速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6亿元,比2012年增长6.4%,拉动GDP增速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7.7:51.6:20.7。财政总收入24606万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其中税收收入18100万元,减少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880万元,比年度计划增长3%,比2012年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98万元,比2012年增长3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6796万元,比2012年减少784%;第二产业投资110305万元,比2012年增长16.5%;第三产业投资97797万元,比2012年增长40.6%。

2019年,吉县生产总值达到229370万元,比上年上升4.7%。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0.7:30.8:3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721元,上升6%,按2019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003.7美元。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33115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825万元,增长10.1%。全年全县税收收入28055万元,增长7.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8元,增长11.7%。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26元,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72元,增长6.8%。年末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8097元。

2019年,吉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547万元,同比增长12.9%。其中:一产投资完成4900万元,占总投资的4.8%;二产投资完成53903万元,占总投资的52.6%;三产投资完成43744万元,占总投资的42.7%。全县共有开工项目31个,比上年减少3个。其中:结转项目7个,本年新开工项目24个;投资在500到5000万元以下项目24个,5000万元以上到1亿元以下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

2021年,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501万元。

第一产业

截至2013年,吉县各类耕地面积18197.8公顷,其中新增耕地面积146.9公顷。2013年,吉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4352.6公顷,比2012年减少9.6%。其中,粮食种植11864公顷,减少13.9%;油料面积1291公顷,减少1.3%;蔬菜面积358公顷,增加3.4%;苹果面积10618.5公顷,增加4.9%;烟叶面积192.7公顷。粮食产量43047吨,比上年减少11.6%。其中,夏粮产量7294吨,减产28.8%;秋粮产量35753吨,减少7%。水果产量153084吨,比2012年增长20.6%,其中苹果产量151970吨,比2012年增长21%。烟叶产量689吨,比2012年增长15.8%。蔬菜产量10944吨,比2012年增长7%。油料产量2285吨,比2012年增长8%。肉类总产量2918吨,比2012年增长22%。其中,猪肉产量2052吨,比2012年增长28.2%;牛肉产量415吨,比2012年增长1%;羊肉产量108.8吨,比2012年增长31%。禽蛋产量1322.9吨,比2012年减少23%。生猪年末存栏21258头,比2012年增长37%。

2019年,吉县第一产业完成70524万元,同比增长20.9%。

2019年,吉县拥有各类耕地面积18188公顷,与上年持平。

2019年,吉县农作物播种面积8198.5公顷,比上年增加0.3%。其中,粮食作物面积6567.6公顷,增加0.9%;油料面积589.8公顷,增加1.3%;蔬菜面积825.2公顷,比去年增加3.3%;苹果面积13332.8公顷,增加20.2%;烟叶面积23.2公顷,减少15%。

2019年,吉县有粮食产量26191.4吨,比上年减少21%。其中,夏粮产量11.4吨,减少73%;秋粮产量26180.1吨,减少21%。

2019年,吉县有水果产量236619吨,增加26.5%,其中苹果产量235643吨,增加26.6%。烟叶产量41.8吨,减少49%。蔬菜产量20864吨,增长3.3%。油料产量914.3吨,减少3.1%。

2019年,吉县肉类总产量3880.9吨,增长4%。其中,猪肉产量3084.4吨,增长4.3%;牛肉产量401.4吨,增长1.1%;羊肉产量198.6吨,增长8.7%。禽蛋产量2156吨,增长8.3%。生猪年末存栏276406头,增加7.7%;羊存栏19903只,增长43.8%。

吉县第一产业(2张)

2019年,吉县拥有各类养殖场106家,其中年内新建、扩建6家。

2019年,吉县共免疫畜禽58.3万头(只);屠宰检疫生猪4711头,产地检疫21044头;年检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30家,新办合格证3家;无害化处理病死猪86头,补贴资金3700元;全年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参保2212头,理赔165头,赔付16.5万元;育肥猪投保4500头,理赔340头。

2019年,吉县重点荒山绿化工程2.4万亩,总投资1570万元。森林覆盖率47.2%。全县森林蓄积量305.79万立方米。

第二产业

2013年,吉县工业增加值81378万元,比2012年增长12.5%。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5792万元,比2012年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23520万元,比2012年下降41%;实现利润12469万元,比2012年下降52%。建筑业增加值9794万元,比2012年增长2.4%。

2019年,吉县第二产业完成70570万元,同比下降10.8%。

2019年,吉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126万元,比上年减少29.5%。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7379万元,减少2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22593万元,减少49.2%;实现利润10710万元,减少60.2%。

2019年,吉县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29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4.8%。

第三产业

2013年,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3774万元,比2012年增长13.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687万元,比2012年增长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087万元,比2012年增长11.2%;批发零售业42000万元,比2012年增长9.4%,住宿餐饮业11774万元,比2012年增长29.8%。外贸出口29万美元。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6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8%。门票收入2215万元,比2012年增长4%。实现社会综合效益1.3亿元。

2019年,吉县第三产业88276万元,同比增长5.6%。

2019年,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43.4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61223.2万元,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820.2万元,增长11.4%。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69810.5万元,增长5.1%;餐饮收入21232.9万元,增长11.5%。

2019年,吉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756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69户,比上年增加12.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9812户,增加9.1%,其中4G用户85719户,增长74.2%。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93081户,增长9%。电话普及率达到84.1部/百人。年末宽带用户22158户,比上年增长35.6%。

2019年,吉县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2106.3万元,比年初增加30000.6万元,增长6.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84200.3万元,增长10.4%;全部金融各项贷款余额219800.5万元,比年初增49660.7万元,增长29.2%,其中住户贷款94036.8万元,增长16.7%。

2019年,吉县保险公司保险费收入7588.3万元,为去年2.5倍;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13.1万元,减少48.9%。

文化

地名由来

因县境吉山“古不被兵”得名。据嘉庆《一统志》,吉安市以“城有青山”得名。

风俗民情

吉县的民间鼓乐黄河风情唢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自成体系,有480多年历史,兼具宫廷韵味和黄土风情,婚庆丧葬或有开业庆典等重大活动,必有唢呐鼓乐助兴。

民间艺术

吉县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黄河壶口唢呐、人祖山祭祖鼓乐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县唢呐、人祖山祭祖鼓乐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交通

吉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素有“秦晋通衡”之称,境内国道209线和309线交叉相汇,临吉高速和即将建设的吉河高速相连贯通二东西可以沟通秦晋、连接南北,南北可以纵深吕梁市、穿越河津市。县城距西安市250公里,距郑州市290公里,距太原市253公里。

2011年,吉县客运总量32.86万人次,货运总量64.86万吨。青岛—兰州高速公路青岛市兰州市)过境,境内长35千米,双向4车道,有吉县、壶口瀑布2个出口,通往乡宁县陕西省宜川县苏尼特左旗—北海公路呼和浩特市渤海)、荣成—兰州公路荣成市_甘肃兰州)过境,其中209国道境内长49.65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乡宁县、大宁县;309国道境内长65.88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乡宁县。有县乡(镇)级公路40条,总长526,45千米。吉县汽车站为二级客运站,日均发送24辆客车,日客运量512人次。

2011年,吉县的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431辆2702吨位;客运汽车27辆765座位;货运量25.7万吨,货运周转量1729万吨千米,客运量43.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206万人千米。

2011年末,吉县道路总长度11千米;道路铺装面积62.9万平方米;城市桥梁6座,总长度0.36千米。

2011年末,吉县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30.8千米,公交运营汽车16辆,年客运量300万人次;出租车55辆,年客运量260万人次。

截至2013年末,吉县公路通车里程1462.7公里。其中:国道153.6公里,县道204.2公里,乡道321.7公里,村道783.2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38.05公里,二级公路115.5公里,三级公路117.8公里,四级公路1129公里。民用机动车保有量6400辆,其中汽车3000辆,摩托车2530辆,农用车601辆。

2019年,吉县公路通车里程1533.23千米。其中:国道159.6千米,县道204.2千米,乡道369.3千米,村道800.13千米。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43.81千米,二级公路115.79千米,三级公路173.46千米,四级公路1165.77千米,等外公路34.5千米。

2019年,吉县民用机动车保有量18552辆,比上年增加24%,其中新增528辆。年末共有机动车驾驶员16452人,新增485人。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3年末,吉县共有中小学44所,其中小学34所,初中4所,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共有教职工1556人,其中专任教师1275人;新招录特岗教师76人;拥有高中(职中)教师247人,幼儿教师101人;在校学生11646人,其中:普通高中1184人,职业高中835人,初中3478人,普通小学614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755人;高考参考人数653人,二本以上达线145人,其中普通高考132人、对口升学13人。2013年共发放贫困住宿生生活补助79万元,为145名新招大学生发放奖学金35.2万元。

截至2019年末,吉县拥有中小学44所,其中小学34所(包括5个教学点),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高中2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

截至2019年末,吉县共有在校生9551人,其中小学5326人,初中2319人,高中1906人。拥有寄宿制学校22所,占全县中小学总数的50%,寄宿学2561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26.8%。拥有公办幼儿园(班)18所,民办园7所,在园幼儿2963人,吉县3—6岁适龄幼儿3093人,入园率为95.8%。

2019年,吉县高考达二本B类线112人,比2018年减少13人;大文、大理达线62人,比2018年减少13人,其中,应届大文、大理达线49人,比上年增加29人;中考600分以上达99人,达重点高中92人;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质量监测合格率达100%。

2019年,吉县共免除高中阶段学生学费、教材费、住宿费共260万元。

文化事业

1958年3月,开通吉县有线广播站,到乡镇150杆千米,乡镇到村150杆千米。

1975年4月,建吉县电视台,发射(转播)塔高40米,覆盖半径15千米。

1985年3月,开通吉县人民广播电台。

1993年6月,开通吉县有线电视。

1994年,吉县开通调频广播转播台。

2011年末,吉县人民广播电台有2套广播节目,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6570小时。

2011年末,吉县电视台开通1个频道,另有中央、省、市、县等40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62%,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60小时。

2011年末,吉县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从业人员120人;电影公司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电影院1座,座位500个,年放映948场次,观众达6万人次;文化馆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藏书3.5万册;档案馆1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16人,占全县社会从业人员的0.26%,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09人。举办的文化节有中国·山西黄河壶口文化旅游节。

截至2013年末,吉县拥有电视台一个,无线转播站一座。建成数字化前端机房,前端传输信号达到电视节目122套、广播节目10套;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9800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4.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5%。共接收文书档案324卷,收集和接收书籍资料38本,馆藏档案达到全宗65个、五大种类、计40986卷(册)。影印了民国初铅印本《吉州全志》600册。拥有图书馆1个,藏书5.3万余册,报刊、期刊5000余册。电子阅览设备正式启用。

2019年,吉县拥有电视台1个,无线转播站1座。全县共有城乡有线电视用户8600户。其中,广电升级1300户。

体育事业

2019年5月19日,吉县开展2019年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推广展示大联动活动,进行了陈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太极刀、太极剑展演。

2019年8月8日,吉县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我县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2019年9月27日,吉县成立了吉县老年体协棋牌中心站,举办了首届“老年人棋牌活动”,参加人员达到150余人,极大地丰富了老年群体活动。

2019年9月29日,吉县开展“与健康同行·与文明同在”徒步走活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2019年10月1日,吉县开展喜迎华诞快乐骑行活动,共庆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

医疗卫生

截至2013年末,吉县共有卫生机构及诊所120个,其中,县医院1个,中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8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控中心1个,村级卫生室79个,诊所30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8人,注册护士195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420张。

2019年,吉县共有卫生机构及诊所108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8个,村级卫生室79个,诊所15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89人,其中医师、助理医师209人,护理(护士)146人,医技34人。设置床位480张,其中县医疗集团420张(县人民医院260张,8个乡镇卫生院160张),中医院40张,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张。

2019年,吉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62820人,签约率57.3%,重点人群签约服务18977人,签约率78.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28207人,签约率99%,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人口17人。

2019年,吉县共招聘医疗卫生人员6人,安置订单定向医学生2人,培养全科医师1名。

科技发展

2011年末,吉县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各类科技人才1208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26人,经营管理人才36人,技能人才6200人,农村实用人才5621人。

2013年,吉县共申请专利6件;拥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012台(件),其中特种设备89台;监管获证食品生产企业7家、小作坊12家;累计登记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871家,其中新增28家。

社会保障

2013年,吉县新建保障性住房320套,其中公租房144套、限价商品房176套。辖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673人,其中,企业3187人,机关事业5486人;足额发放养老金731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52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52.3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00人,发放工伤补助163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297人,发放医疗费1451万元。参加生育保险5310人,发放生育津贴2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84728人,参合率99.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补偿支出2060万元,累计受益113008人次。

2019年,吉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593人,其中,企业3420人,机关事业4173人;收缴养老保险6827.76万元;足额发放养老金17055.4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达62098人,发放养老金1838.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792人,发放失业保险金82.56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892人,发放工伤待遇349.57万元。参加生育保险6269人,支付生育保险金115.96万元。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560人,支付医疗保险金1327.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2540人(不含建档立卡人员),累计补偿支出4167.25万元(不含建档立卡人员)。

2019年,吉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70元,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55元;农村低保标准线为每人每年4600元。

2019年,吉县有城市低保对象465户1021人,全年累计发放资金763.86万元,其中:城市低保金711.65万元。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529户3022人,全年累计支出1676万元,其中:农村低保金1451.71万元。

2019年,吉县实施全县医疗救助4010人次,共支出资金466.2万元,其中,住院救助3937人次,支出资金429.3万元,门诊救助73人次,支出36.9万元。

2019年,吉县共有1078名重度残疾人,累计发放护理补贴66.9万元;共有694名困难残疾人,累计发放生活补贴42万元。为全县1507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敬老金177.5万元。为15名散居孤儿,全年累计发放生活费19.3万元。

2019年,吉县共有城乡特困供养对象400人,其中,分散供养375人,集中供养25人,累计支出491.1万元,其中:救助供养金353万元,特困人员照料人护理补贴85.4万元,临时价格补贴9.7万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冬季取暖补助18.8万元,丧葬费补助金24.3万元。

2019年,吉县农作物受旱灾、风雹灾害面积163108.5亩,受灾人口约7.9万人,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8亿元。下拨8个乡镇救灾资金230万元,下拨救灾物资毛毯2200件、棉被褥1400套、棉大衣1400套、棉衣裤1900套,下发面粉1万袋,共救助7.2万人。

2019年,吉县拥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35个。

2019年,吉县发行福利彩票788.1万元,减少40.5%;发行体育彩票129.7万元。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1062对,离婚登记227对,查阅婚姻档案70份。

旅游

壶口瀑布

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吉县壶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数十米,流水直泻,形成壶口瀑布——中原地区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壶口瀑布的宽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宽度在30米左右时,汛期可扩展到50米上下,瀑布落差在20-30米之间。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水流到壶口,因受孟门山堵阻,尧都区一带常遭严重水灾。尧派治水未成,禹去治水。禹仔细了解了壶口瀑布至龙门的地形,决定采取疏通河道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孟门山在龙门之北,治水便从孟门山开始。

人祖山

人祖山位于吉县城北30公里处,主峰平均海拔1742米。景区总面积203平方公里;以人祖庙为核心的主景区45平方公里。人祖山植被丰茂,珍禽异兽众多,人文底蕴深厚,历代遗存各种庙宇、神达200余座,代表是人祖庙(娲皇宫、伏羲殿)及第二战区抗击日寇的工事、堡、烈士纪念碑。

柿子滩

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是距今2万至1万年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柿子滩遗址群田野资料的石制品组合特征呈现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西部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黄河中游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2000年,在清水河下游两岸进行大规模调查,15公里范围内发现了25处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包括高楼河沟口附近的中心遗址区;2000—2001年选择了20个地点进行了定量阶梯式探沟发掘,水平清理、出土物的三维空间记录以及文化层沉积物的过筛和淘洗,理清了遗址群内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分布高程、分布密度、地质成因和遗址的埋藏性质。第14地点发现一处比较完整的篝火遗迹;2001年,发掘了高楼河附近的第9地点、第12A地点和第12B地点,发现了距今2万—1万年间3个层面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清理出4个用火遗迹、修整石器的工作区、2000余件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制作精美的蚌质穿孔装饰品。

挂甲山摩崖造像

挂甲山摩崖造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南的挂甲山麓。挂甲山原名锦屏山,据县志记载于唐尉迟敬德出征于此,曾在锦屏山挂甲,更名挂甲山,也有传说李世民秦琼奔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摩崖造像始凿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唐、宋、金时期多有补刻。现存摩崖石刻多为隋、唐风格,个别龛为金朝风格,宋代摩崖石刻仅存题记。造像凿刻于坐南朝北的山崖下端,由西至东共有造像5区,每区2~3龛,龛多为火焰形或尖拱形,龛内佛像多为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萨,1、2、3区造像的龛与龛间均刻有题记,雕刻精美,4、5区无题记,雕饰手法略显粗糙,民间手法更为浓郁。最大特色是雕饰手法基本采用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他石窟中圆雕相比,别具一格。

坤柔圣母庙

坤柔圣母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南挂甲山顶。据碑文记载,创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元延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坐北朝南,庙内现仅存圣母殿,为元代遗构。圣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减柱造,四根金柱移于次间;柱头施大雀替、额枋两层,分置上下,形成井字形梁架。下层设抹角梁,上层施阑额和普拍坊,前后檐及两山由爬梁承托荷载,中心由斗拱挑承着垂莲柱,结成疏朗的藻井,结构奇巧。

克难坡

克难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壶口镇南村坡村。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和民国山西省政府驻地。主要景点有实干堂、烘炉台、忠烈祠、杨经略祠、阎公馆、密道、望河亭等。

清代长城

清代长城位于黄河壶口瀑布东岸。沿山筑建,东依崇山峻岭,西临黄河天险,南起乡宁县麻子滩,途经吉县、大宁县永和县灵石县交界处,绵延数百千米,是清同治年间政府为防御西捻东进而修建的集栈道、长墙于一体的军事设施,建有兵营、炮台、演练场、烽火台等。

蔡家川森林公园

蔡家川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吉县城西南约10公里,总面积40平方千米。

管头山

管头山位于文城乡人祖山脉中段。海拔1501米,建有望日亭、红叶亭、避暑山庄等建筑。

锦屏迭翠

锦屏山又称挂甲山。唐初秦王征战,路经吉昌,将甲胄挂于该山树枝,故名。旧志又云尉迟敬德挂甲。尉迟乃秦王征战从将。因该山系案山,林木葱郁,晨夕烟气氤锦屏叠翠。春夏花开馥香,宛若列锦影屏,故雅号又称“锦屏山”。1995年为配合壶口瀑布景点,将谢悉村坤柔圣母庙迂建于山之西侧。并增建钟鼓楼,风景遂为靓丽。丛林绿依依,花开香馥馥,晓阳夕照时,鸟雀喧啁,成为一处旅游佳地。

孟门夜月

因阴历月半夜晚在孟门山观景而得名。孟门山位于壶口下方3000米处黄河中,传说为大禹治水始发地,“孟”在古语中是第一、开头的意思,“孟门”即第一门。山分大小两块,大者长586米,宽125米,小者长120米,宽25米,近看似山,远眺如舟,俯瞰若门,每到农历十五前后夜晚,站在山上,向北可见山中明月分为两排。

代表人物

综述

吉县辖区内的著名人物有冯延登兰第锡,现代著名人物有张铁民、王耿人、陈笳咏等。

兰第锡

兰第锡,生卒年为清乾隆元年至清嘉庆二年(1736—1797年),字宠章,号素亭,吉昌镇人,著名水利专家。7岁随父读私塾,13岁中秀才。17岁赴省应试,文词皆优,由学台拔送于晋阳书院深造。19岁中举。22岁任山西凤台县(今晋城)教谕。28岁调任直隶阜城(河北)知县。31岁调任河北永清县知县。34岁调任河北大兴县知县;38岁升署永定河北岸同知;次年永定府知府;42岁任湖南岳州府知府;45岁升署江西吉南赣宁兵备道;继任河北永定河道、河南河道、山东河道、河东河道、江南河道总督等职,授衔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清嘉庆元年(1796年),诏人"千叟宴”,授衔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荫一子人国子监读书。

所获荣誉

吉县被评为全国苹果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2018年12月13日,吉县苹果成为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19年5月18日,吉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20日,吉县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属于晋绥片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