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

更新时间:2023-06-13 14:58

春秋五霸是东周春秋时期五个诸侯国之长的总称,也被称为“五伯”。其说法最先见于《左传》,用来描述春秋时实力最强盛的诸侯,常与战国七雄并列。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国势力兴起。天子虽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由诸侯王代为共主。“霸”原作伯,即为诸侯之长,能把持天子政令,召集会盟,地位显赫。春秋五霸具体包含的人物历来莫衷一是,目前存在两种主流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为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认为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闾、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除此之外,春秋五霸还有包含夫差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郑庄公等诸侯的其他说法。

春秋五霸是东周时期诸侯争霸下的特定时代产物,其继承先辈的成就而励精图治,不仅把本国的实力推向巔峰,成为代周室而享“共主”之权的至尊,而且叱晓中原成为主宰时代命运主角。春秋五霸的出现,为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做出前期准备。

概念由来

“霸”,也作“伯”,指的是行使方伯的职责,会盟诸侯,朝见天子的诸侯。春秋时期,周天子统治力度减弱,诸侯没有共同统领,强大的诸侯通过尊王攘夷,兼并他国,改革发展等举措发展社会。此时强大的国家被称为“霸”,霸主替代部分天子的权力和责任。春秋时期霸主涌现,至战国初年,人们借用三皇五帝的说法,将春秋时期实力较强的五个诸侯,统称为“春秋五霸”。但具体包含哪五位诸侯,历来存在争议。

霸主的作用是替代周王室成为新的封建中心,所以霸主通常有四个作用:尊王、攘夷、禁抑篡弑、制裁兼并。周王室虽然衰落,但是宗法制度尚存,周王室的“共主”地位依然具有正统性,诸侯国君寻求霸主地位时要借用“尊王攘夷”的旗帜。“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中原诸侯面对逐渐强大的少数民族的不断侵扰而采取的自我保卫措施,同时也是求取霸主地位的策略。

尊王攘夷需要以雄厚的国力作为后盾,国家经济强大,国民上下团结,后方得到稳定后,进一步发展军事实力,才能在讨伐中获得胜利。在征战中获得胜利的同时,要有会盟诸侯的能力,借助周王室的名义发号施令,以周王室的名义平定诸侯国之间的混乱,稳定局势。拥有这些条件的诸侯可称霸。

产生背景

夏商时代是方国联盟的时代,夏商之王为各方国首领(后世称之为“诸侯”)的大酋长。姬发灭商后,周代为了巩固统治,将王室子弟、有功之臣、古代帝王后裔等分发到不同地方,赐予他们土地、臣民和权力,这些人成为诸侯。所以周代时,王不仅是诸侯之长,而且是诸侯之君,号称“周天子”,享有特殊尊贵的身份,统领诸侯。

随着诸侯的世代传承,这种靠血统和信任构成的关系逐渐变淡,加之诸侯国实力增强,周天子地位开始下降。周幽王时期,犬戎族袭击周王室地盘,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姬宜臼即王位,首都东迁,史称东周。因其有联合犬戎杀害幽王的嫌疑,被东方诸侯认为是非正义集团。周代天下共主的威信丧失,对于诸侯国的命令不再有效,诸侯国出现内乱,弑王篡位等现象频出。

西周时,有一套专门的礼制来区分天子和其他贵族,它规定了不同阶级必须使用不同等级的称号、器物、军队、祭祀仪式等。当一些贵族出现不遵守礼制的情况时,周王有权派出军队或命令其他诸侯前去征讨。而东周时,诸侯中强大的国家开始兼并小国,过去礼乐征伐由天子发起的现象,变为礼乐征伐由诸侯发起,天子成为在诸侯之上的空名,号令不行。

列国内乱,诸侯兼并进一步导致戎狄横行,四处少数民族实力逐渐发展,侵占中原的土地。此时是诸侯争霸的酝酿和准备时期。周代与诸侯在实力上不相上下,但周王朝拥有政治优势,一些诸侯便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趁机扩张实力。老子孔子等谋求改造政治的思想家出现,提出不同改革主张。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各个诸侯国都任用不同谋士进行变法图强,提升国力。随着诸侯国国力日益增强,较强的诸侯国便开始称霸诸侯。

五霸异说

春秋五霸具体包含哪几位诸侯,历来众说纷纭。汉代以来,最为流行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为春秋五霸。古人中,东汉学者赵岐唐朝学者陆德明颜师古司马贞均认同这种说法。今人如吕思勉《先秦史》、林汉达《春秋五霸》、张景贤《春秋五霸》中,也都采用这一说。

而《墨子》《吕氏春秋·当染》《荀子》中记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闾、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这是目前战国时人对春秋五霸较早的明确说法,现代学者孟莉莉也持这个观点。

白虎通义》中记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为春秋五霸。《四子讲德论》中记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在诸多说法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是比较公认的霸主,而主要争议在于其他两个。

现代学者经过对称霸条件的研究,也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比如历史学者全祖望认为应以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为春秋五霸。历史学者朱起凤认为应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郑庄公为春秋五霸。

相关诸侯

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使齐国大治,国富民强。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出兵攻打鲁国,迫使鲁国国君签订合约。在与鲁国签订盟约时,鲁国大臣曹沫突然拿出匕首胁迫齐桓公归还鲁国土地,齐桓公被迫答应。事后,齐桓公试图派人杀害曹沫,并不归还鲁国土地。管仲劝谏齐桓公要遵守承诺,即使是被迫答应,身为一国之君也不能失去信义。于是齐桓公将土地归还鲁国,其他诸侯国认为齐国可以信赖,次年齐桓公与诸侯在甄地(今山东甄城显西北)会盟,齐桓公开始称霸诸侯。

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国、宋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等在葵丘(今河南民权县境内)举行会盟。参与会盟的诸侯国约定,不得阻碍诸侯国之间的粮食流通,不得壅塞水源,不得改换嫡子,同时尊重贤才,任用士人等。此次会盟,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并赐予齐桓公祭祀所用的肉、弓矢以及天子车马,周王室正式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葵丘会盟,标志着齐国的霸业达到鼎盛,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齐桓公称霸诸侯期间,做了几件事巩固其霸主地位:第一,山戎侵略燕国时,齐桓公带兵驰援,击退山戎。燕庄公为了表达感谢,送齐桓公回国,一直送到齐国境内才返回。当时礼仪规定,诸侯相送不能出国,送周天子才能出国。齐桓公为了表达对礼制的尊崇,将燕庄公到达的地方都割让给燕国,其他诸侯国听闻后对齐国更加信任。第二,齐桓公的妹妹哀姜鲁国与鲁国公子庆父私通,导致庆父弑君。哀姜想立庆父为鲁国国君,鲁国大臣不同意。齐桓公将哀姜召回齐国,并把她杀了。第三,齐桓公帮助卫国击退狄人后,还帮助卫国重建首都,建立政权。第四,齐国指责楚国没有向周天子进贡,意图讨伐楚国,经过楚国周旋,齐楚签订盟约,齐国撤军。

在周王室衰微时,齐国因国力强大,地处中原,成为中原诸侯盟主。同时由于齐桓公宣扬尊王攘夷,保护小国免受游牧民族入侵,由此霸主地位得到公认。

晋文公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辅助,伐原示信,平定周王室内乱,迎周襄王回王位,在城之战中大败楚国,成为春秋霸主。

晋文公早年曾被迫在外流亡十九年,最终在秦穆公支持下回到晋国,杀掉晋怀公即位。晋文公即位后,整顿朝政,奖赏随他流亡的功臣,明确封赏的标准,晋国民心增强,各执其业,官吏各司其职。不久后,周襄王的弟弟叔带叛乱,周襄王逃往郑国。晋文公听从大臣建议,意图抢在秦国之前,帮助周襄王恢复尊位,借机号令天下。晋文公发兵将周襄王送回周都,又杀掉叔带,晋文公拥有霸主的地位。

楚国攻打宋国时,晋文公联合秦国和齐国攻打楚国的盟友曹国和卫国,牵制楚国,解救宋国。楚国大将子玉强求楚成王交给他一只军队,前往攻打晋国,在城濮被晋军打败。子玉逃回楚国后,受到楚成王责备,被迫自杀,晋国成功消除来自楚国的威胁。随后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周襄王任命晋文公为诸侯盟主,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得到公认。

楚庄王

楚庄王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选贤举能,以法治国;并且尊崇礼仪,重视平民,崇尚道义。在与晋国争霸过程中,通过不断兼并周围小国,成为春秋霸主。

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楚地发生饥荒,群蛮背叛楚国,准备伐楚。楚庄王积极出兵,击溃群蛮,群蛮被迫与楚庄王结盟,楚过解除西部威胁。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师北上,到达周朝的王都洛阳市,问鼎中原。周王派人慰劳楚军后,楚庄王回师。楚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01年),楚庄王起兵灭掉东部的舒国、蓼国,并与吴国越国结盟,扫清了东部的干扰。与此同时,楚庄王多次派兵征讨北部的郑国陈国萧国等,将其纳入版图。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郑国降楚后,前来援助郑国的晋军才赶到黄河边,晋军渡过黄河向南进发。楚军此时驻扎在黄河边,正准备回师,听说晋军渡河后,楚国大臣孙叔敖主张避战,班师回朝。楚庄王没有听从,而是在大臣伍参的建议下,率领大军向北进发,在地与晋国军队遭遇,两军交战,楚军大败晋军。自此之后,楚、晋之间的小国都归附楚国,楚庄王的霸业由此得到确立。

秦穆公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在位期间招揽人才,任用百里奚蹇叔公孙枝、内史廖、百乙丙、西乞术孟明视等人,国力逐渐强盛。秦穆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晋惠公出兵攻打秦国,被秦军击败。同年秋天,秦穆公出兵攻打晋国,在韩原(今陕西韩城市西南)大败晋绥军,战后秦国成功控制黄河以西地区。秦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派孟明视攻打郑国,中途孟明视得知郑国已做好应战准备,于是转而消灭滑国晋襄公得知滑国被灭,在山设下重兵埋伏,大败秦军。三年后,秦穆公再次派孟明视攻打晋国,孟明视率军渡过黄河,大败晋军,一雪崤山之耻。秦晋两国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吞并对方,秦穆公于是开始向西发展。

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率军西征,攻灭西戎十二国,开辟千里疆土,实现了西部地区的局部统一。周天子听说秦穆公打败西戎,赐给秦穆公十二只铜鼓,承认他西戎霸主的地位,秦穆公的霸主地位由此得以确认。

宋襄公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他继齐桓公之后成为中原诸侯盟主,不顾国力弱小,与楚国展开争霸。宋襄公八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宋襄公助齐孝公登上王位。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在宋国与齐国、楚国举行会盟,在齐孝公支持下,楚国勉强答应。宋襄公庶兄相目夷认为小国争霸是灾祸,宋襄公不听,于同年秋天再度举行会盟。楚国将宋襄公抓走,后来又释放。次年,宋襄公起兵攻打投靠楚国的郑国,被楚国大败,宋襄公也负伤,后来伤势过重去世。楚国当时被视为夷狄,宋襄公虽自不量力,但他敢于倡议遏制楚国,拥护尊王攘夷的口号,因此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是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吴王僚时期,阖闾多次率兵攻打楚国,并获得胜利。后来阖闾在宴请吴王僚时,将刀藏在鱼腹之中,安排勇士专诸刺杀吴王僚。吴王僚身亡后,阖闾自立为王,称吴王阖闾。阖闾即位后,接连攻灭钟吾国、徐国,并进攻楚国。阖闾三年(公元前511年)至阖闾八年(公元前507年),阖闾数次率兵攻打楚国,夺取大批土地。直至吴军攻入郢都,楚昭王逃到随国。这是春秋时期军队第一次攻占大国都城,差点将楚国灭国。吴国在阖闾的治理下达到巅峰,代替楚国成为南蛮之首,因此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国君。勾践初即位时,吴王阖庐趁机攻打越国,但被勾践用计谋打败。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勾践主动发兵攻伐吴国,但为吴国所败,不得已向吴国求和并入吴王国为人质,直到越王勾践六年(公元前491年)才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励精图治,使得越国国力日强。

越王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北上前往黄池(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与各诸侯会盟。勾践趁机发动对吴王国的征伐,吴国因精锐部队被夫差带走而难以抵挡。黄池之会结束后,夫差派人到越国讲和,勾践同意讲和。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再次举兵伐吴,越军大败吴军,夫差被围困在姑苏山(位于今苏州市)上,夫差自杀。勾践灭吴后继续北上,与齐、晋等国诸侯在徐州市会盟,周天子赐予其伯爵称号。此时的越国实力强大,勾践号称“霸王”,因此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评价

早期儒家中,孔子认为春秋争霸时代是“大道既隐”的时代,王者不尊,名分不定,天下大乱。不认可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在称霸过程中采取的方式。孟子提倡仁政王道,贬斥霸道,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不义之战,支持除暴安良的革命战争。荀子在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义立而王、信立而霸",称王与争霸虽然有原则区别,但是二者并非对立关系,两种方式可以相互沟通。

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评价认为:周室衰微,五霸也已不在了,周王的政令不能推行于天下。于是各诸侯国致力于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攻打人少的,战乱不止,天下民众困苦贫乏。

东汉史家班固评论认为:周代强盛之时,周公姬奭共同治理朝政,使民不犯法,不用刑罚;衰弱之时,有五霸扶助,共同维护国家;天下人认为周王是天下人的君主,即使强大的诸侯也不敢颠覆周王朝。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引孟子的话“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认为春秋时期,有功绩的人没有大于五霸的,但有过错的人也没有大于五霸的。因此春秋五霸,可谓“功首罪魁”。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评价认为:霸者的力量,能够撼动天下,却不能统一天下。春秋五霸之中,齐桓公秦穆公楚庄王在攻伐其他诸侯国之时,都遇到了助力,无法继续开拓疆土,统一天下。而五霸之中,实力最为强盛的莫过于晋文公,虽然其势力如同燎原之火,但是也不能让其他诸侯国心悦诚服。但是春秋时期,不可一日而没有霸主,如果没有霸主维护诸侯国之间的秩序,延续周代的统治,周王朝早已灭亡。

近代历史学者钱穆认为:春秋五霸的轮番登场是中原农耕民族为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而组成的城市联盟,因此得以保持城市文化,没有被北方游牧民族占领。同时抵抗了南方楚国、西方秦国的武力兼并,得以保持封建文化,没有变为郡县制国家。随时历史的发展,文化发达的诸侯国逐渐吞并落伍的诸侯国,文化后起的诸侯国,逐渐取代文化先起的诸侯国。

相关作品

明末余邵鱼冯梦龙撰写,清代蔡元放编评的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东周列国志》中,描写了春秋战国前后500余年的历史,其中春秋五霸,吴越之争等历史事件均有登场。

根据小说《东周列国志》改编,1996年出品的电视剧《东周列国志·春秋篇》中,也描绘了这一段历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