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称号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7

皇帝是君主制国家元首的头衔之一,意指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通常做为最高位阶的君主头衔,凌驾在王与封爵之上。“皇帝”本为汉语中专制王朝君主的称号,后来用来对译西方语言中“emperor”一类的词。汉语中没有性别区分,男女都称皇帝(如武则天自封“圣神皇帝”),但在西方语言中,男女有别,如皇帝职位由女性担任,则称Empress(“女皇”或“女帝”),区别于男性的Emperor。

皇帝为君主制国家元首使用的称号之一。帝国君主通常为世袭,但也有通过选举和指定产生的。皇帝的称谓,依地区与历史而有所不同,如大王、单于可汗、大汗、盖乌斯·屋大维、哈里发、苏丹、沙皇、天皇、凯撒(头衔)等,都曾被使用为皇帝的称号之一。在北非中东还有称王中之王(旧译作“万王之王”),这也是对于救世主的称呼,隐含了政教合一的意思。

在现代广泛定义中,任何一个帝国的统治者,都可以被称为皇帝;反过来说,任何一个被皇帝统治的领土,都可以被广泛称为帝国。皇帝与国王之间的差异,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在一般的说法中,皇帝是指拥有最大权势的国王,比一般的国王拥有更大的权势与领土,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力与权力则依各时代与地区而有所不同。有以皇帝统治下诸王国的制度,也有很多领土不大,统治民族也不多的王国或公国,其君王名号冠上皇帝,自称为帝国(如大日本帝国、瑞典帝国、丹麦帝国等),或有帝国的型态却仍以国王为最高尊号的国家,如英国国王。

皇帝通常会自我表述为人类世界中唯一合法的统治者,有权力统治全部已知的人类世界。但在随着世界知识的扩大,人民知道在自己国家领土之外,其他国家也有广大的土地和人民,也同样有类似皇帝的君主,也一样自称是世界上唯一的天子。逐渐地皇帝丧失了人类唯一的合法统治者的意义,仅表示大国君主和有权册立邻近小国的君主的地位。

在中国,皇帝这个称号最早起源于秦始皇。在近代时,欧洲的Emperor和中东北非的King of kings被汉译为皇帝。

称号由来

先秦

“皇帝”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吕刑》篇:“皇帝哀矝庶戮之不辜”“皇帝清问下民”两处,这里的“皇”并非指皇帝,而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尊敬和赞美。“帝”指的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也有人将“皇”解释为天神的总称,“帝”是人间的首领或民族始祖的称呼。根据《白虎通义·号篇》记载,“皇”是“上帝”的称谓,管辖着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空间。“帝”最开始是对于已经去世的“王”的尊称,人们认为人间的“王”死后是可以等同于“天神”的,所以用“帝”来称呼。“皇帝”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是在秦朝秦始皇时期。

秦国秦灭六国之战之后,秦王嬴政为彰显自己的功绩,与大臣商议确定尊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认为,上古时期“五方上帝”在位时,虽然国家疆域广阔,但仍有诸侯不向天子朝贡,而嬴政做到了天下一统,政令统一,其功勋已超越“五帝”,所以建议嬴政采用“三皇”中最尊贵的“泰皇”的称号。嬴政不满足于称”皇“,他将“泰”字去掉,采取“三皇”的“皇”字,结合上古的“帝”位号,组成“皇帝”这一称号,自己称为“秦始皇”,希望后世以此计数,为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

对于“皇帝”这一称呼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已出土的秦朝始皇帝的制诏上:“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立号为皇帝”。之后,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为“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王嬴政秦灭六国之战并进行改制等诸多历史事件(这里的“秦始皇”是对“秦始皇帝”的简称)这一称呼才被后人熟知。

称号变化

在秦朝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之前,中原地区处在宗法制下的分封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为“王”。“王”称为天子,意为是承接天命,是上天的元子,天子自称为“余一人”。

从秦朝秦始皇建立“皇帝”这一尊称之后,历代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几乎都沿用这一称呼,但是在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两千多年中,也有一些王朝的君主采用其他称号。

秦朝灭亡之后,汉朝承袭秦制,沿用了“皇帝”的称号,并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天子的正号为皇帝,皇帝自称为“朕”,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的言论称为“制诏”,史官对皇帝的事情进行记录称为“上”,皇帝使用的车、马、衣、服、器、械等百物称为“乘舆”。皇帝的住所称为“行在所”,寝室称为“禁中”“省中”,皇帝的印称为“玺”等。

晋朝之后,中原地区被少数民族占领,先后有十六个政权建立。公元337年,后赵君主石虎自称“大赵天王”。349年,在群臣的规劝之下,石虎改称“皇帝”。351年,东晋战将苻坚背叛东晋,建立秦(后人称前秦),登皇帝位,自称“大秦天王”。394年,后秦太子姚兴继位,399年,姚兴改年号为洪始,自称为“天王”。396年,后凉君主吕光改年号为龙飞,自称天王。

1912年1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皇太后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溥仪退位。1932年,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了伪满洲国,称号为“康德皇帝”。1945年,中日战争结束之后,溥仪再次宣布退位,“皇帝”这一称号随着伪满洲国的结束在中国消失。

除了随朝代变化之外,“皇帝”在不同的场合有特定的称谓,除了“天子”之外,皇帝在跟臣下对话时自称为“朕”或者“寡人”,臣下称皇帝为“上”“今上”“皇上”“圣上”“主上”“明上”等。人臣对皇帝也可称呼为“陛下”,这一称呼也适用于临朝的皇太后。另外,“皇帝”还有一些别称,如“车架”“县官”“乘舆”“国家”“朝廷""大家”“至尊”“元首”“元后”“天王”“宫里”“万岁”“龙”等。

中国的皇帝制度

皇帝在中国封建王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行政、军事、司法、财政、立法等一切权利的拥有者,也总览了一切任免、赏罚、生杀予夺大权。到了刘彻时期,宰相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说,将皇帝视为天子,天子是顺应天命统治人民的。臣民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应该对皇帝的名字和称号避讳。

避讳制度

避讳是中国帝制强权时期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比如: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正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政”(同“正”),所以秦朝把“正月”改称“端月”。

秦始皇的父亲名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雉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刘恒名恒,于是把嫦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刘彻名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通,史书上就改称彻为“蒯通”。

刘秀名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刘庄名庄,当时竟把《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

李世民名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武则天自封武,为避名讳把“诏书”改为“制书”。

赵祯名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赵构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购、等,避讳的字达五十多个。

继承制度

皇帝位置实行继承制度,一般遵循“父死子继”和“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皇位的继承是以血缘而不是能力作为决定继承顺序的标准,以在血缘上最亲近的嫡长子为第一继承人。

被确定为继承人的皇子称为“皇太子”,皇太子被视为未来的皇帝,也就是“储君”。确立皇太子被称为立储,立储要举行隆重的册立仪式,表示对未来国君的重视。皇太子的人选确定之后,皇帝会选定皇太子的师、傅,对皇太子进行培养和教育,同时会设立东宫官属供皇太子实践处理政事。有的皇帝还会在外出时让太子留守监国,处理国家政务。

但是由于皇帝的唯一性和至高无上性,在皇帝和皇太子之间有时会出现权力的争夺。比如隋炀帝弑父继位,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逼宫。在未确立皇太子人选时,也会出现兄弟相争的局面,比如胡亥弑兄;朱棣与侄儿朱允炆之争;清代雍正帝的夺嫡之变等。

陵墓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大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由此可见,这是君王墓称“陵”之始。因为当时君主权力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

衍生称号

秦始皇嬴政确定“皇帝”的称呼之后,为了彰显皇帝的尊贵和至高无上,还将一些名词设置为皇帝独用的专称。比如皇帝自称为“朕”,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的言论称为“制诏”,命令称为“策书”“制书”“诏书”或“戒书”;皇帝去世称为“崩”。另外,跟皇帝有关的亲属也有相应的尊号,这些称号为皇帝和皇家专用,其他人必须避讳。

尊号

天子出于宣扬皇权神圣,独一无二的需要,在“皇帝”前加上修饰词,被称为“尊号”。比如李显李显尊号为“应天皇帝”。

年号

年号是皇帝登基时为了纪年设立的,最初是由西刘彻设置的,他将自己即位那年建元元年,之后依次纪年。皇帝有权改变年号,用新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所以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可以有多个年号。

谥号

谥号是皇帝死后,后人根据他的生平贡献给予的一种称号,用来对逝者做出评价,褒贬善恶。含褒义的谥号有“文”“武”“景”“诚”“宣”等,贬义的有“哀”“丑”“炀”“幽”“厉”等。谥号不仅限于皇帝使用,诸侯、大臣、皇后死后也会有相应的谥号。秦始皇嬴政确定好“皇帝”的封号之后,考虑到谥号是后人对前人的褒贬,便废除了谥号的制度。

庙号

庙号是天子去世之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起的名号,这一制度起源于殷商时期。庙号一般以“祖”“宗”称呼,比如西汉皇帝刘邦的庙号为“高祖”,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庙号为“太宗”。后人在庙号前加上皇帝所处的年代,来特指某个皇帝,如“汉高祖”指的就是刘邦,“唐太宗”指的就是李世民。

其他国家的皇帝

欧洲皇帝(emperor)的称呼起源于西罗马帝国,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西罗马帝国覆灭之后,神圣罗马建立,由于是帝国的延续,所以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称为皇帝。其他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国王(King)。到了18世纪,一些国家的君主开始称“皇帝”。1721年,俄罗斯改国号为帝国,沙皇彼得大帝加“皇帝”的称号;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自称为“皇帝”;1804年,奥地利采用“皇帝”称号;1871年,普鲁士国王加“皇帝”称号。之后,一些诸如巴西、墨西哥埃塞俄比亚等其他国家的君主也自称为“皇帝”。

明朝宣宗时期,越南黎利建国,自称为安南太祖皇帝,之后越南政局变化,黎利倒台,继任者不再称帝。1897年朝鲜分裂之后,大韩帝国建立,最高统治者李熙称为“皇帝”。

朝鲜

朝鲜曾经是中原地区明清两朝的藩属国,其君主只能称国王(谥号大王),级别低于中国的皇帝。1897年朝鲜王朝宣布脱离清朝独立,由王国改为帝国(大韩帝国),其国王李熙(朝鲜高宗)也正式称帝,传子纯宗皇帝(李坧)。至1910年日韩并合后取消帝号。

越南

阮朝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在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后黎朝、莫朝和阮朝,其君主对内和对其他东南亚国家时自称“大越皇帝”,对中国则称“安南国王”。

日本

日本于公元7世纪中叶开始以日本天皇称呼最高君主。之前日本统治者的称号都是治天下大王,第一位用天皇称号的是天武天皇。在古代日本,实际掌握政权的治天君、关白、将军为了不影响本国皇族的情绪,而通常使用国王和大君作为与中国和朝鲜进行外交时的自称,以表示没有对天皇形成越。19世纪中叶,天皇成功从武士手中收回权利,因而与外国进行建交时,以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古罗马

汉字中对西方“皇帝”一词的翻译来自拉丁语的Imperator或Caesar,意思为罗马军团的最高统治者、元首、皇帝。古代欧洲国家君主通常称为国王,只有东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因为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延续,所以其君主称为皇帝。神圣罗马帝国成立之后,自首位皇帝奥托一世教皇加冕,之后的每一任皇帝称号都由教皇赋予,只有这样,皇帝才具有合法性。

法兰西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波拿巴恢复君主制,因为国王(Roi)这个头衔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已经极不得人心,象征腐朽、专制、蛮横,所以拿破仑不称国王而称“法国人的皇帝”(Empereur des franç;Ais)。从这个时候起,“皇帝”这个称号比国王高一级。

奥地利

1804年,奥地利大公兼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国国王弗朗茨二世宣布采用“奥地利皇帝”的称号,并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67年,奥地利帝国实行二元君主制,改为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俄罗斯

1721年,俄罗斯帝国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大帝以皇帝(Imperator)的头衔,以与其更加强大的君权和更加庞大的国家相对称。俄国元老院直接把古罗马帝国皇帝的拉丁文头衔拿来献给彼得。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罗斯最高统治者称“沙皇”(Tsar),也就是“恺撒”的意思,不过在汉语中却习惯将后来的俄罗斯皇帝都称为沙皇。

德意志

德语“皇帝”是Kaiser,凯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圣罗马皇帝”这个头衔,德文写成Römischer Kaiser,拉丁文写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罗马人的皇帝”。到了18世纪以后,欧洲许多国家变为君主专制国,皇帝这个头衔大多作为专制君主的头衔使用。当时欧洲的皇帝只有法国拿破仑·波拿巴)、奥地利俄罗斯三个。1850年,德意志邦联议会曾经给普鲁士国王加皇帝的尊号,但是被拒绝。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才接受“德意志皇帝”这个头衔。

大不列颠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继承莫卧儿帝国皇帝的王位。她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爱尔兰及海外领地女王,国教保卫者,印度女皇”。这是所谓“大英帝国”的来源。不过确切地说,应该说是有一个共同君主的两个国家,大不列颠王国(及其海外领地)和印度帝国。英国在印度的直接统治者为Viceroy,直译为“副王”,意译为“总督”。而在英语,皇帝称Emperor,女皇称Empress。在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男性的英国君主头衔是“印度皇帝”。只有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乔治六世三个国王用了这个头衔。爱德华八世未加冕即逊位,乔治六世时期印度独立,印度皇帝的头衔被取消。

其他

自从彼得大帝拿破仑·波拿巴使用“皇帝”的尊号成为伟大帝王的头衔和象征之后,一些小国的君主也称自己为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储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称墨西哥皇帝的奥地利马克西米连大公等等。海地独立之后,还曾经有一个奴隶出身的黑人皇帝——亨利一世。埃塞俄比亚也有皇帝,不过更确切的翻译是“万王之王(国王们的国王),犹太人的雄狮”。因为在埃塞俄比亚,国王也是一种和公爵伯爵一样的贵族头衔。中非总统让-贝德尔·博卡萨也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加冕为皇帝。

匈奴采用单于,突厥和蒙古采用可汗越南后黎朝阮朝君主对内自称皇帝,对中原地区则称国王。朝鲜在1896年后改为帝国,其国王李熙也改称皇帝。

部分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1987).豆瓣电影.2023-07-22

荆轲刺秦王 .豆瓣电影.2023-07-22

秦始皇 (2007).豆瓣电影.2023-07-22

汉武大帝 (2005).豆瓣电影.2023-07-22

唐太宗李世民 (1994).豆瓣电影.2023-07-22

大宋王朝赵匡胤 (1995).豆瓣电影.2023-07-22

忽必烈传奇 (2013).豆瓣电影.2023-07-22

乞丐皇帝传奇 乞丐皇帝传奇 (1998).豆瓣电影.2023-07-22

康熙大帝 (1994).豆瓣电影.2023-07-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