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

更新时间:2022-06-30 13:29

吴起(?—公元前381年),字号不详,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人。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战国早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先秦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吴起早年曾拜于曾申门下学习儒学,后弃儒学兵,以事鲁国国君。齐国来犯,鲁国国君命吴起率军击败齐兵。吴起在鲁国得势,却遭到鲁国群臣和贵族的非议和中伤,转投魏国。魏国国君魏文侯重用吴起,屡次令他率军抗击秦军,攻占河西之地,吴起被封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创建魏武卒。魏文侯三十三年至四十二年间(前413年—前404年),吴起率军与各诸侯国交战七十六场,全胜六十四场,攻占临晋、元里、洛阴、郃阳、郑县、中山国等地,并筑城设郡,为魏国拓地千里。魏文侯五十年(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其子魏击继位。受魏相公叔痤构陷,魏武侯对吴起产生怀疑,不再信任他。魏武侯六年(前390年),吴起畏罪,离魏投楚。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南阳郡守,次年,吴起升任楚国令尹,主持变法,与楚国勋旧贵族产生冲突。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变法失败,被楚国贵族杀害。

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儒、兵、法三家思想,在政事治事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吴起所著《吴起兵法》(一说为后人伪作)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吴起封为武庙十哲之一;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吴起被追封为广宗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吴起在兵法上造诣深厚,但在楚国为政时刻薄、暴戾;汉末权臣曹操认为吴起在人格方面有缺陷,肯定了其军事作战上的才能;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评价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永不会磨灭的人物,作为兵学家与孙武并称,作为政治家与商鞅并称。

人物生平

弃儒学兵

吴起出生在战国初期卫国一个富有的家庭。年少时,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费了不少钱财,最终倾家荡产,也没有谋得一官半职,因此遭到同乡的讥笑和嘲讽。吴起杀了讥笑他的人,随后逃离卫国,去到鲁国大儒曾申门下修习儒学。临走时,吴起当着母亲的面,从自己胳膊上咬下一块肉并发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求学期间,其母病逝,吴起遵从自己的誓言,没有依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去奔丧守孝,这一行径被曾子所不齿,认为他不孝不配作儒家门徒,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被逐出儒家师门的吴起继续留在鲁国,放弃儒学,开始学习兵法。

鲁国挂帅

齐宣公四十四年(前412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作为将军候选人,吴起被推荐给鲁国国君,鲁公想重用吴起,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公疑他不敢轻易用之。渴望功名的吴起听闻后,杀掉了自己的妻子,向鲁公表明自己不亲附齐国,随即被任命为将军。吴起率鲁军军队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出走魏国

吴起的成功引起鲁国群臣和贵族的不安,他们向鲁公进谗诋毁吴起为人猜疑心重又残忍。原因是他因被同乡讥讽嘲笑,怒杀三十余人;母亲病死,不顾忠义孝道,不回家奔丧;为求将,痛向妻子下狠手。鲁国贵族还认为如果继续任吴起为将,会得罪鲁国的兄弟国卫国,过大的战果还会招致“诸侯图鲁”。这番言论引起鲁公对吴起的怀疑和忌惮,遂辞谢吴起,不授其官职。此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便离开鲁国去到魏国。

仕魏建功

吴起初入魏国,魏国国君魏文侯不敢轻信,向魏相李悝询问吴起此人如何。李悝认为吴起此人虽贪恋名气并且喜好美色,然而要论带兵打仗,就是田穰苴也不是他的对手。魏文侯三十五年(前411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主将,攻打秦国,先后夺取秦国五座城池。在与秦军作战期间,吴起从不自视比普通士卒高人一等,夜晚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用树叶遮盖身体来躲避霜露的侵袭。 在占据秦国河西之地后,经国相翟璜推荐,吴起被任命为西河郡守,抵抗秦国和韩国。

在魏国任职期间,吴起屡立战功。魏文侯三十三年(前413年),吴起率军攻占郑(今陕西华阴),直接威胁秦的关中

魏文侯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前411年—前409年),吴起率军攻打秦国,历时两年,夺取临晋(今大荔县东南部)、元里(今澄城县南),并在两地筑城。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年),吴起再次攻打秦国,往西进至郑邑,夺取了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合阳县(今陕西合阳东南),一直攻打秦的郑(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并在此处筑城。此时,魏国完全占有河西走廊,建立西河郡,吴起被任命西河郡郡守。

魏文侯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前407年—前404年),魏国派出乐羊、太子击和吴起,合力灭掉了中山国,在河西向北夺取戎狄的大片土地(今陕西境内南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子长市以南),设为上郡。魏击七年(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之战(今陕西华阴市东南)。吴起率军五万人,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魏武侯九年(前387年),武侯以吴起为将,率军讨伐齐国,直至灵丘县(今山东滕县)而回。

战功之外,吴起还向孔子的弟子、当时居于西河的卜商学习儒家思想 ,并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修筑了吴城(今孝义市西南)抵御秦国的进攻。

魏文侯五十年(前396年),魏文侯去世,次年,其子魏武侯继位,仍命吴起任西河郡守。

败走楚国

魏武侯期间,魏相田文死后,新任公叔痤对吴起很是忌惮,一心想赶走吴起。公叔痤的仆人出主意,劝说公叔痤游说魏武侯,利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吴起。如吴起同意娶公主,则表示他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当日,公叔痤邀请公主及吴起到府,并当着吴起的面故意激怒公主,公主发怒当场奚落公孙痤。吴起见公主蔑视一国之相,在魏武侯提出赐婚时,婉言拒绝。魏武侯因此开始怀疑吴起,并不再重用他。吴起担心招来更大的灾祸,离开魏国,去到了楚国。

变法强楚

楚悼王十二年(前390年),吴起到了楚国。楚国国君楚悼公当即任命他为宛城区(今河南省南阳市知府。楚悼王十三年(前389年),任职一年的吴起升任为令尹,主持楚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规肃贵族权臣、整顿吏治、到组建强军之师,使楚国在短期内从积弱走向强盛。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大增,向南攻打百越(今江苏省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等地区),向北吞并了陈国(周朝诸侯国,建都于淮阳区,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城关一带)和蔡国(周朝诸侯国,建都蔡,今上蔡县),向西讨伐秦国,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今永州的苍梧山附近)一带;又和赵国联手,合力攻克魏军。

惨遭杀害

楚国的强大引起其余诸侯国的担忧,他们认为楚国的强大构成了新的威胁;同时,他的变法也致使国内贵族利益受损,招致他们的怨恨,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军获胜之际,楚悼王去世,宗室大臣发动叛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停尸之处,伏在悼王尸体上面,追击的人乘机用箭射杀吴起,吴起被射死,贵族还不解恨,又将他的尸体拖出去肢解。悼王下葬后,继任的楚肃王下令将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斩陪葬,因此而被灭族的王亲贵族达七十多家。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西河政绩

设计规划、深谋远虑:西河位于黄河以西的南洛河(今麟游县境的漆水河)、渭河泾河入黄河的交汇之处,是魏国西部的天然屏障,也是肥沃的农业区,在“九州岛之膏腴”之称。占有并巩固西河,可使魏国获得稳固的战略后方。基于这一点,吴起在西河的军事和行政举措上,都是以此为目的和原则。

修德立信、移风易俗:西河靠近秦岭,临近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地势险阻而盗贼众多,是天下最动荡的地方。不劳而获的人多,百姓丢掉根本,趋向末节,列侯和显贵的人车服越君上,众人仿效,毫不感到羞耻,嫁和娶崇尚奢侈,父母丧葬主事超过限度。因此,在西河的治理上,吴起通过修德、易俗、施信于民,以改变原来不纯的民风。吴起在西河郡任内,政绩卓著,万民亲附,百官洽治,府库充实,秦兵不敢向东,韩、赵宾从,拓地千里。

变法功绩

吴起认为楚国之所以贫国弱兵,根本原因在于“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这些大臣封君“上逼主、而下虐民”,对楚国的社会结构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吴起的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有效提升了楚国的行政效率,也进一步削弱了权豪的威势,有力地维护了楚国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威和社会控制能力,也使得楚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

吴起推行的基本政策主要有五方面:

一、改革爵制度,废除世卿世䘵

变法之前,楚国爵䘵是世袭的,而新兴的军功阶层是没有爵䘵的,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吴起变法措施之一是削减贵族大臣的封地数量,减少以封君方式赏赐功臣,削减所得全部归入国家,用于军队建设;对封君的世袭制加以限制,“三世而收其䘵”。

二、整顿吏治,卑减大臣之威重

“大臣太重”是楚国政治的另一大弊端。吴起变法措施之一是“塞私门之请”,杜绝权门请托之风,杜绝私风干扰政事,廓清吏治,禁止官吏结党营私,同时强调官吏“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固毁誉”,奖励尽忠守职的官员,树立“行义之风”。

三、选贤任能,裁撤冗官

吴起变法的第三项举措是罢除官员中无能无用之辈。

四、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

吴起变法的第四项举措是将贵族的封地迁徙于边境荒凉偏僻的地域。

五、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战国时期,纵横捭阖蔚然成风,在纵横之士的游说之下,私家勾结,势力威逼皇权。吴起提出禁止纵横之士,严格限制游手好闲的官员,强调耕战并重。除此之外,吴起还提出“明法审令”的主张,即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改“两版垣”(用夹板填土筑墙)的建筑方法,改为四版筑城法,重建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

军事成就

创建魏武卒

魏武卒,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第一支具有职业化和专业性质的部队”,开创了后代募兵制的先河。魏武卒成员选拔标准严格:身穿全副步兵盔甲,携带长戈、剑、12石的重弩、50支弩箭等武器装备和三日口粮补给,半个白天的时间能行军100里。录取后,按照各人的身体素质、技战水平进行编组。如武艺精良的士兵作为全军的刀刃,身材矮小、四肢不长的士兵持长兵器,组成步兵方阵的主体;身量颀长、四肢长而有力的士兵则注重操练弓弩射击技巧。《战国策》评价魏国兵力时的描述:武卒二十余万,苍头(待选新兵)二十万,奋击(轻步兵)二十万,厮徒(后勤杂兵)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余匹。

郑地之战,是魏武卒成军后第一场大胜,逆转了秦魏两国在河西之地的攻守地位;魏文侯三十七年(前409年),吴起带领的魏武卒再次从秦国手里夺下临晋、元里两地;次年,魏武卒再次出击,夺下洛阴、合阳县,将战线向秦国腹地大大推进。在吴起的统领下,魏武卒与周边诸侯交战七十六次,六十四次获胜,其余平局。

军事思想

吴起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吴起兵法》一书中,由战争观、治军思想和战术思想组成。

吴起的军事思想尽管有着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但它是当时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对政治与军事关系的探索、对战略战术原则的研究,反映了吴起深厚的军事素养和谋略,极大丰富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史,对中国和世界的近现代军事科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总结的战争规律和战略战术原则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主要著作

《吴子兵法》:吴起所著兵书为《吴子》,也称《吴子兵法》或《吴起兵法》,其书问世之后,流传甚广,“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唐朝时期,《吴起兵法》外传至日本北宋时期《吴子兵法》列入《武经七书》中,其后又远传至法国英国美国等,对日本及西方军事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吴子兵法》是反映先秦时期中国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并对后来的孙膑尉缭兵家学者及其军事著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孙子兵法》齐名,合称“孙吴兵法”。

《吴子兵法》在流传的过程中,部分内容已经佚失。《汉书·艺文志》兵家类著录《吴子》共48篇,现存《吴子兵法》仅有六篇。今本《吴子》系唐人陆希声据残本整理。

《吴子兵法》章节目录:

《图国》:“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争论和治国理论。

《料敌》:刺探敌情的方法和手段,主张“审敌虚实而趋其威”。

《治兵》:治军的政策、措施和标准,主张兵不在众寡,以治为胜。

《论将》:提出“总文武者,军之将”的标准,将军要懂得“因形用权”。

《应变》:临阵对敌时,战术的运用。

《励士》:对待兵士的政策,主张严刑明赏。

历史评价

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评价吴起:国内的百姓都在谈论打仗,家家户户都藏有孙吴的兵书。楚国没有任用吴起继续改革,所以被削弱而国内混乱不堪;秦国重用商鞅变法,所以变得富强。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李悝评价:吴起虽然贪图功名和美色,但要论打仗,田穰苴也不是他的对手。

战国时期秦相邦蔡泽评价:商鞅、吴起、大夫文种,他们为人臣能够尽忠立功,算得如愿了。

战国时期秦国尉尉缭评价:谁能够率十万兵士而天下莫挡,是齐桓公。谁能够率七万兵士而天下莫挡,是吴起。谁能够率三万兵士而天下莫挡,是孙武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评价:世上谈论行军打仗的人,无不称道孙子和吴起兵法精妙。这样说的人太多了,所以不对兵法做评论,只谈论他们生平所涉及的事情。吴起向魏击讲凭借地理形势的险峻,不如给人民施以恩德,然而在楚国执政,他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可惜啊。

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吴国有孙武,齐国孙膑,魏国有吴起,秦国有商鞅,都会擒敌取胜,他们都足以名垂青史。

汉末权臣曹操评价:吴起为了当上将领,杀了自己的妻子以取得信任,散发金银以求得官职,母亲死了也不回家归葬,但是他驻守魏国时,秦国不敢向东用兵;驻守楚国时,三晋,韩、赵、魏,不敢向南进取。

三国时期曹丕曹丕评价:吴起一生都和灾祸相随,这是因为他能力不足但谋划很大,做河西守将时多么意气风发,被人杀害时又令人可怜。

晋元帝司马睿评价:昔日吴起为楚悼王审订法令,减裁不急需的官吏,废除疏远的公族,以增加将士的待遇,因而楚国国富兵强。

唐初军事家李靖评价: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用正兵,无处不用奇兵,使敌人无法判断,所以正也能胜,奇也能胜。全军官兵,只知道胜利了,而不知道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如果不是把奇正变化灵活运用到了极点,怎能做到这种地步呢。由分合而产生奇正的变化只有孙武才能做到,吴起以下都比不上他。

唐朝诗人骆宾王有诗歌:“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意为将吴起与廉颇相提并论,他们都被尽忠的国家所辜负。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歌:“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意为指责吴起不孝顺,母亲去世竟然不回家奔丧。

近代历史学家郭沫若评价: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是永不会磨灭的人物,秦以前作为兵学家是与孙武并称,作为政治家与商鞅并称的。据我看来,吴起才算得是一位真正的儒家的代表,他是把孔子的“足食足兵”,“世而后仁”,“教民即戎”,反对世卿的主张,切实地做到了的。

轶事典故

吸吮脓液

吴起在魏国做主将时,跟最下等的士兵同吃同住。有个士兵得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士兵的母亲听闻后,放声大哭。有人问她:“你儿子是一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脓液,你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道:“不是这样啊。吴将军曾替这孩子的父亲吸吮脓液,父亲康复后,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最后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我儿吸吮脓液,我不知道我的儿子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所以才哭啊!”

论功争相

吴起在西河任郡守时,听说贵族田文做了国相,吴相看不起他,很不高兴地对田文说:“请让我与你比一比功劳。”田文应允。吴起道:“我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战死,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的功劳大?”田文摇摇头:“我不如你。”吴起又道:“我管理文武官员,让百姓安居乐业,信任国家,充实国库存,您和我比,谁的功劳大?”田文依旧摇摇头:“我不如您。”吴起又道:“我拒守西河,使得秦国军队不敢来犯,韩国和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的功劳大?”田文仍道:“我不如你。”吴起问道:“你既然都认为不如我,可为何您的职位在我之上?”田文道:“新君即位,主少国疑,国家并不安定,百官互不信任,百姓的心浮云不定,这样的时候,你觉得国君应该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附给我?”吴起沉默良久,然后道:“应该托付你。”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自己不如田文的地方。

问道元年

魏击向吴起询问“元年”是什么意思,吴起答:“‘元年’讲的是国君必须小心谨慎地开始。”魏武侯又问:“怎样才能小心谨慎地开始呢?”吴起答:“要端正自身。”魏武侯又问:“怎样才能端正自身?”吴起答:“要明智。”魏武侯又问:“心智不明以什么来正己?”吴起答:“要广采博闻并从中选择,以此来使自己心智聪明。以前的国君一开始听政,大夫如有一言,士人如有一见,百姓如有请求,都必须满足他们;公族有人来请示问讯,一定与他们交谈;四方来投奔的人都不要拒绝他们。这可以说是不会壅塞蒙蔽了。分赏爵䘵必须及时,施用刑罚一定要适当,君主的心地一定要仁慈,要想着百姓的利益,解除百姓的祸害,这可是说是不会失去民心了。君主自身必须正直,亲近的大臣必须精心挑选,大夫不能兼任官职,掌握百姓权利的人不能集中在一家一姓,这可以说是不失权势了。这些都是《春秋》的旨意,也是国君即位‘元年’的根本大事。”

徙木立信

吴起治理西河时,要向百姓表明诚信,便派人在南门外树起一根木柱,对全城的百姓说:“明天如果有人能把南门外的木柱扳倒,我就让他做长大夫。”第二天直到天黑,也没有人去扳木柱。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人群中有一个人说道:“我去试试,大不了就是得不到赏赐,能有什么妨害?”次日这人果真去扳倒了木柱,下人回来禀告吴起。吴起亲自接见这位扳倒木柱的人,任命他为长大夫,还把他送出门外。而后,吴起又立起木柱,像前一次一样对全城百姓下了告示。结果全城人围在南门外,争先恐后去扳木柱。第二根木柱埋得很深,谁也没能扳倒它,也没人得到赏赐。经此一事,百姓相信了吴起所说的话。

巧计攻亭

吴起在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的时候.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不除掉小哨亭吧,会对魏国的种田人构成很大危害;要除掉小哨亭吧,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守信待友

吴起有一次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去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会一直等你呢。”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吴起要想使军队信服,就必须要守信用才行呢。

因故出妻

吴起是卫国左氏邑中乡的人,让他妻子织丝带,结果幅宽比要求的尺度窄些。吴起让她改一下,他妻子说:“行。”等到织成,结果还是不符合要求的尺度,吴起非常生气。他妻子回答说:“我开头就把经线确定好了。不可以更改了。”吴起于是休掉了她。吴起妻子请求哥哥去要求回去。她哥哥说:“吴起是制定法令的人,他制定法令,是想用来为大国建立功业。他必须首先在自己妻子身上兑现,然后才能推行,你就不要想着再回去了。”

舟中敌国

吴起随武侯在河中泛舟,船行途中,武侯对吴起说道:“山川如此的险要、壮美,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地形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今鄱阳湖的前身),因为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被大禹灭了。夏桀的领地,左临黄河济河河南省境内的一条古河流,现已消失),右靠泰山华山龙门山(今龙门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古坂道名)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领地,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姬发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的稳固在于对百姓施以恩德,而不在于地形地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罪行,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武侯听后:“你说得对。”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了“舟中敌国”的成语典故,指同船的人有可能会成为仇敌,比喻众叛亲离。

相关人物

妻子:姓名不详,齐国人,后被吴起杀死,一说为吴起所休。

老师:曾申曾子第二子,春秋时期学者、思想家。

老师:卜商,孔门七十二贤、孔门十哲之一。

后世纪念

武庙十哲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李亨追封姜子牙为武成王,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置于武成王庙内,吴起为武庙十哲之一。

追封入书

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吴起被追封为广宗伯 。

北宋张预编著的《十七史百将传》、明代辑录的名将传略兵书《广名将传》等书中,都将吴起收录其中。

吴起县

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西北邻定边县,东南接志丹县,东北邻靖边县,西南邻华池县。1819年,清代在靖边县首次设立吴起街道。相传战国名将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为纪念吴起而命名。1942年,设立吴起县,后改名吴期县。2005年10月19日,正式更名为吴起县,属延安市管辖。

吴起县境内还建有吴起广场,广场中心树立有吴起雕像

起台镇

起台镇位于商丘市县拓城县境内。相传吴起率兵东征讨伐齐国,曾在此地安营扎寨,筑起高台点将练兵。两军交战在即时吴起忽闻老母病故,悲痛万分。但吴起以国家为重,率兵出战大获全胜。后人为纪念吴起在此筑寺祭祀,名为“吴起台寺”,简称“起台寺”,起台镇由此得名。因历史原因,起台寺未能完整保留。1773年,起台寺被重建,并在此立碑,现该碑仍树立在起台镇。

研究书目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戏剧形象

杂剧剧本《吴起敌秦挂帅印》,简称《吴起敌秦》,元明间无名氏作。吴起听闻鲁国国君招贤,辞母往投,被辞;又去往秦国,同样不被任用。此时秦昭公派姬成攻魏,李悝向魏文侯举荐吴起,魏文侯设坛拜吴起为将军,挂帅迎敌。吴起爱护兵卒,与士兵同衣食,士卒奋力抵抗,连战告捷,拔秦五城。魏文侯封吴起为元帅,其母为贤德太君。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京剧《吴起》,北京京剧院作品,京剧演员张建峰饰演吴起。吴起出现在京剧《湘江会》《战春秋》中。

影视形象

1999年出品电视剧《东周列国战国篇》中,演员张山饰演吴起。

2019年首播的电视剧《风云战国之列国》中,演员秦隽哲饰演吴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