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美术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4-09-20 20:19

2014年12月28日,清渭楼美术博物馆落成开馆庆典在咸阳市举行。这座由私人投资所建的美术馆,以提升咸阳历史文化名城品位、弘扬优秀文化艺术、促进咸阳文化产业发展为核心,将恢复历史名楼清渭楼与建设美术馆融为一体,成为古都咸阳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史籍记载

清渭楼始建的朝代和始建者,咸阳各种志书中的记载略有不同:

其一,清顺治九年(1652)咸阳知县江山秀修的《咸阳县志》(简称《江志》)“古迹”卷记载:清渭楼为“建安黄公所建”。

其二,清乾隆十六年(1751)咸阳知县臧应桐纂修的《咸阳县志》(简称《臧志》)载为“唐建安黄公建”。在“建安”之前添了一个“唐”字。

其三,民国二十一年(1932)咸阳县长刘安国监修的《重修咸阳县志》(简称《刘志》)载为“唐建安黄孝先建”。“黄公”变成了“黄孝先”。

其四,1949年编写的《咸阳县志》(简称《民志》)载为“宋黄孝先建”。“唐”变成了“宋”。

经查:《中国人名大辞典》《全宋诗》和《宋诗纪事》都明确记载黄孝先是宋代人,并在咸阳市作过知县。在宋代以前所有涉及咸阳内容的图志中,都没有出现过“清渭楼”这个名称。清渭楼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宋代宋敏求所撰《长安志》中的《咸阳古迹图》上;嗣后,又先后出现在明万历十九年(1591)张应诏所撰《咸阳县新志》(简称《张志》)中绘制的《咸阳县城图》和《江志》中所绘的《咸阳城图》上。由此可见,《民志》的表述为可信,即清渭楼系宋代黄孝先所始建。

那么,志书中出现的“建安”一词又作何解释?据多种辞书记载,黄孝先确是福建浦城县人。而浦城县,从东汉末年正式立县称汉兴,到三国时改称吴兴,再到唐时正式定名浦城,一直为建安郡所辖。从宋到明、清,浦城县虽先后属泽州建宁府管辖,但建州、建宁府均为原先的建安郡所升。可见,“建安”一词是郡名;因而在“黄公”或“黄孝先”名前贯以“建安”,亦在情理之中:黄孝先既可以说是浦城人,也可以说是建安人。

至于《臧志》中为什么会在“建安黄孝先”前添加一个“唐”字,便纯系应桐之误了。因《江志》在“艺文”卷援引的大量作品中,黄孝先的诗作被夹排在了唐代诗人作品的中间;这样,应桐修志参考《江志》时,便将黄孝先当成了唐朝人。当然,“黄公”和“黄孝先”也本是同一人;“公”者,乃是对人一般的敬称。

创建者黄孝先

有关黄孝先的身世履历,在明弘治四年(1491)黄仲昭纂修的《八闽通志》第六十四卷、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金、郑开极纂修的《福建通志》第四十七卷、康熙三十二年(1693)版《建宁府志》第三十二卷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编纂的《续修浦城县志》第二十一卷中,都记载得甚为具体,唯独对其生卒之年和在各地为官的具体时间语焉不详。

黄孝先,字子思,宋代诗人,出身福建浦城县的名门望族。据宋代一些文人的笔记和有关史料推断,大约出生于咸平六年(1003)。天圣二年(1024)进士,授官蕲州镇广济尉;明道年间(1032~1033),改任宿州司理;景祐二年~四年(1035~1037),知京兆府咸阳县宝元元年(1038),后移知汉州绵竹县;改殿中丞,再知孟州济源市;改太常博士,通判离石区,卒于任上。赠大中大夫、职方郎中。

黄孝先为官一生,刚直不阿,爱民如子,众口皆碑。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孝先既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仁者。他任宿州市司理时,当地有一个专门打窃世家大族的李姓盗贼,被人杀死在半路上。其子李婆儿怀疑是同党所为,想去告状。同党之人便引诱婆儿一起去打窃,得财倍与之,婆儿不复言。后来东窗事发,这帮盗贼却指称是婆儿所为。孝先曰:“婆儿孱甚,乌能劫?”禀报给知府后,太守不但不听,反而怒斥孝先;孝先不畏权势,对曰:“狱官可杀,狱事不可移也!”不久,新太守董储到任后,便按孝先的意见,对婆儿作出了公正判决。那时,孝先在宿州昭雪了很多冤案,死罪改判的有16人。因其有治狱才能,后被监司吴遵路与太守董储合荐,升为大理寺丞。孝先知咸阳市县时,回鹘使团去京都汴梁朝贡路过咸阳时,一名使者不幸殁于中途,被人草草地埋葬在路边。孝先知道后非常生气,他说:“异邦乡化,既不幸中道殁,又使暴露,岂朝廷怀远意哉?”于是为之封冢表识。待回鹘使还,过其侧,无不为孝先的宽仁厚爱而感动流涕。孝先知绵竹县时,遇上李元昊反叛,西边用兵在亟,朝廷遂下令增加蜀中税收。孝先实情实禀,曰:“岁饥,行此则民益病矣。”朝廷遂采纳了他的建议。正因为如此,苏轼后来才高度地评价孝先“为吏有异才”。

黄孝先一生刻苦勤奋,笔耕不辍,一边作官从政,一边写诗习文;到了庆历、皇 年间(1041~1053),已是号称能写诗文的人。人们都知道闽人黄子思的诗名,背诵他的诗时,每当得到佳句妙语,总要反复体会多次,从中理解深刻的含义。故而苏轼在评其诗时,才将他与韦应物柳宗元相比,指出他的诗具有司空图所说的“美在咸、酸之外”的特色,正“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以《孤雁》诗为例:孝先在咸阳市任官时,县署后面渭河的岛屿中,连年秋天都有一只孤雁栖息在芦苇丛中。可是这一年入冬都好长时间了,还不见它飞来。孝先心想:是在返回的路上被人用箭射死了,还是飞到了别的地方,都无法知道;于是,感慨万千,题诗亭壁:

天寒霜落雁来栖,岁晚川空雁不归。

江海一身多少事,清风明月我沾衣。

诗中对孤雁哀怜的描写,有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既表现了高人雅士的风致,又反映出诗人尊重生命的天道精神。后来,往来于咸阳的文人士大夫们,凡是看到亭壁上这首诗的,都为之倾倒;以至四十五年后的元丰五年(1082),咸阳市县令刘君倩还喜爱得叫人把它刻在石碑上,置于县署,供人诵读。

黄孝先交游亦广。他与后来官至宰相的宋庠(996~1066)、枢密副使胡宿(996~1067)以及苏轼伯父苏涣(1001~1062),都是同榜进士。孝先进京作官时,胡宿曾写诗相送:“高门真伟器,正始得遗风”;“银钩专墨妙,犀柄擅谈丛。”(《送黄孝先》)前两句是说孝先出身显贵,必成大器;后两句是称赞孝先书法精妙,谈吐清雅。宰相王安石(1021~1086)也有写给孝先的两首送别诗:“送君强成歌,陟翻感激”(《送子思兄参惠州军事》) ,“趋府折腰嗟踽,听泉分手惜匆匆”(《奉寄子思以代别》),表现了忘年好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王安石还在写给宰相王钦若(962~1025)之子的诗中讲:“喜君才俊能从我,力学何妨和子思”(《酬王太祝》)。由于孝先与其弟孝恭(字子温)皆雅善诗,故为宰相宋所嘉赏;甚或孝恭在失官后,尽作些极于哀丽的诗歌之时,宋庠还专门给他写诗予以劝慰。

作为文人的黄孝先,对社会地位卑微的弱者,特别是女性,也给予了许多的同情和关照。宿州市营妓张玉姐,字温卿,色技冠一时,见者皆属意。明道年间(1032~1033),孝先为宿州司理时,对她特别尊重。两年后,温卿亡,才十九岁,孝先为她写了祭诗:“人生第一莫多情,眼看仙花结不成。为报两京才子道,好将诗句哭温卿。”(《吊宿州妓张温卿》)在此之前,孝先还有一个他非常爱怜的女子宜歌,不幸客死舟中,遗言将她葬于堤下,希望孝先将来过此时,能得一见,以告慰她的孤魂。孝先不仅依从了她,而且还写诗放进棺中,言道:“恩同花上露,留得不多时。”后来,宜歌和温卿都葬在了宿州市的柳市之东。这两首悼亡诗,写得深情款款、催人泪下,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感人至深。

始建背景

黄孝先之所以会建造清渭楼,从原因上大致可以作这样一些分析:

首先是黄孝先的诗人气质和对山水自然的情有独钟,奠定了他修建清渭楼的思想基础。黄孝先是宋代文学家、“西昆体”诗派倡导者、《册府元龟》总纂杨大年的亲外甥,嗜学能文,深得杨亿的喜爱。由于从小受到文学艺术方面的良好熏陶,造就了他后来成为宋代的著名诗人。孝先22岁进士及第之后,在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写了大量诗文,著有《黄通判诗文集》二十卷。熙宁四年(1071),苏轼亲自为该诗集作序,这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颇为深远的著名散文《书黄子思诗集后》。像黄孝先这样一位既有诚笃品行和高尚志趣又德才兼备的文人雅士,必定向往与宁静恬美的山川融为一体,与广袤无垠的天地合而为一,以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与永恒;而亭台楼阁,自然也就成了寄托他的这种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的载体。

其次,重文轻武的大气候,为清渭楼的创建提供了社会环境。史家陈寅恪先生有过论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北宋之世。”(《邓广铭\u003c宋史职官志考证\u003e序》)黄孝先所处的北宋初年,刚走出五代低谷,出现了一个向上崛起的反弹,从而形成中原地区封建社会后期总体跌落中的局部上升之势。这时的开国皇帝出于统治需要而制定的抑武扬文的基本国策,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对文人士大夫来讲,无论是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都堪称是如鱼得水的时代。据宋代史料记载:当时吏治疏缓,守令优闲,许多出任地方长官的大臣都不致力于民国计的料理。比如宰相张齐贤,退休回洛阳市后,得唐朝宰相裴度的午桥庄,凿渠通流,栽花植竹,每日与故旧乘小车携觞游钓,倜傥任情地享受着旷适的意趣。就连名重一时的集贤殿大学士寇,也是“所至终日游宴,则以所爱伶人或付富室,辄厚有得。”至于“建亭台,邀宾客,携属吏以登临玩赏,车骑络绎,歌吹喧”,更是随处可见。那时候,许多地方都在大兴土木,建造亭台楼阁已成为一种时尚。苏州市的沧浪亭,始建于庆历年间(1041~1048);江南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重修于庆历五年(1045);山东渤海岸边的蓬莱阁,始建于元 六年(1061),大体都在这个时期。当时形成的这种社会风气,自然从客观上为黄孝先修建清渭楼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次,咸阳市的地理条件和黄孝先的个人身份,为建清渭楼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在古代,观景、赏景的亭台楼阁也是文人雅士们汇聚之所,往往都建在自然风光绝佳之处,或建在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之上。因其造型美观,所以它们本身也就成了这些地方的重要景点。而当时的咸阳县城,虽然远离京都汴梁,但北依毕原,南临渭河,风景非常美丽;又因这里是丝绸之路的第一要津,人流如织,仍显出一派繁华景象。在这里择古渡一隅,自然是建楼的理想场所。况且,当时作为知县的黄孝先,有职有权,鸠工料也并不作难,实现自己建楼的愿望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黄孝先选取“清渭”二字作楼名,可谓匠心独具。“清渭”二字,不仅清新优雅,而且耐人寻味。这两个字,唐宋诗人在写咸阳市的诗词中运用的频率相当高。比如:

苏:侍浮清渭,扬 降紫泥。

卢照邻: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王 湾:竹绕清渭滨区,泉流白渠口。

贾 岛:远山秦木上,清渭汉陵前。

白居易: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

权德舆:日暮驻征策,爱兹清渭流。

冷朝阳:晚来清渭上,一似长江边。

沈 期: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堂春。

杜 甫: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赵 嘏:凭高满眼送清渭,去傍故山山下流。

刘:鸟鼠流清渭,岐导众山。

苏 辙:名园失绿暗,清渭泛红鲜。

寇: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陆 游:散关摩云俯贼垒,清渭如带陈军容。

据粗略统计,在写咸阳市的诗人中,唐朝有十一位、宋代有九位都提到“渭河是清的”;仅杜甫的诗中,就七次提到“清渭”。想必渭水在古代确实清澈宜人,也因之才造就了咸阳古渡的优美景色。以“清渭”名楼,既是对现实的歌颂,同时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向往。至于渭水的变浊,显然是后来的事了,是包括森林被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诸多大自然的因素使然。清末学者谭嗣同还多次对渭河做过仔细观察,认为渭水的清浊会随着季节时序而改变,即冬春清澄、夏秋浑浊。(《石菊影庐笔识·泾渭清浊》)

历史变迁

据《续修浦城县志》载:黄孝先当初知咸阳县期间,其长子好谦(字几道)随其侧,时年15岁。又知好谦殁于知颍州区未赴之时,享年66岁;从他的好友苏轼当时为他所作的祭文中知道,这一年是元 二年(1087)。由此便可推知:好谦生于乾兴年间(1022),而孝先知咸阳县时,是在景 二年(1035)。另据上书所记:孝先在咸阳市任职时,曾有去京都开封朝贡的回鹘使团路过咸阳;而此后不久,孝先三年任期届满,便被移知汉州绵竹县。查《宋史》得知:回鹘“自天圣至景 四年,入贡者五”;而这五次分别是在天圣二年、三年、七年、九年和景 四年。显然,只有景四年(1037)的这一次朝贡,是在孝先知咸阳县时。综上所述,清渭楼的建造时间,应在景 二年~四年(1035~1037)孝先任咸阳知县的三年中。

咸阳县城从唐武德六年(623)定位于今渭城区的任家嘴附近之后,一直比较稳定;宋、金、元三代的县治,均在此处。所以,宋代黄孝先始建的清渭楼自然是在这里。其具体位置,从宋代宋敏求长安志》所绘的《咸阳古迹图》上看得很清楚:渭河从“咸阳县门”南边流过,而清渭楼就在渭河南岸。《长安志》撰于熙宁九年(1076),是清渭楼建成以后的四十年;当朝人记当朝景,应该说是没有疑义的。

元朝末年,战火频仍,咸阳市县城被毁,清渭楼亦随之无存。

明初洪武二年(1369),新任的咸阳县丞孔文郁寄居于废城区内(今渭城区东耳村)的村民家中,同时在距废城以西四公里的渭河北岸 (今老城区)修筑新县城。县治于洪武四年(1371)始迁新址之后,清渭楼又被重建。从明代《张志》中所绘《咸阳县城图》上标示的位置看,这一次仍旧建在了渭河南岸,其具体位置在河南街的“渭阳古渡”渡口边上。后来的多部咸阳县志,都记载了这一史实:《江志》记为“清渭楼(原)在县河南街南门外”;《臧志》记为“清渭楼在渭河之南”。

到了清乾隆十四年(1749)县城再次重修时,清渭楼才最后迁建到东门外的咸阳古渡岸边;这在民国时期的《刘志》和《民志》中,都有同样的记载,即:“清渭楼,旧志在渭南市,今在治城东门外。”

宋代始建的清渭楼,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沧桑,迭有兴废,尽管楼址多次移位,后来的面目已非当初,但它却一直跟随着咸阳市县城走,跟随着咸阳古渡走,始终矗立在渭河岸边。在日本学者足立喜六1906~1910年来陕考察文物古迹时拍摄的和南郑区籍学者安汉1932年拍摄的“咸阳古渡”照片上,咸阳东门外的清渭楼一目了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因咸阳古渡运输繁盛,清渭楼为渡船管理部门使用;据河南街的老船工宋仁德回忆,当时一楼的门楣之上还挂有一块黑底金字的“清渭楼”门匾。新中国成立前后,清渭楼一直为船业公会驻地;1954年,曾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咸阳水文站办公之地。再后来,随着渭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咸阳古渡日见式微,清渭楼遂以公产作为住宅而得以保存下来。当时,楼前设有精雕的木栏杆、木格门;还有三间后殿,殿内绘有三国故事壁画。1992年2月,咸阳市人民政府将清渭楼列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单位立碑保护。1998年渭阳东路拓宽之前,人们能在东明街口渭河岸边看到的龙王庙西侧的那座三间两层楼,便是历史上清渭楼的最后身影。

馆藏文物

截至2019年,博物馆藏品数量1000件(套)。

吟咏诗歌

楼因诗而名,诗因楼而传;诗与楼相映成辉,相得益彰。清渭楼其所以能流传千古,与历朝历代的文人对它的吟咏是分不开的。

宋代黄孝先建成清渭楼后,登临一览,南眺终南翠嶂,北望毕原列冢,渭河流经脚下,古渡近在眼前,于是便心潮难平地写下了为后人反复吟诵的名诗《留题清渭楼》:

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

为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

这首登楼抒怀诗,充分表达出一个爱山的仁者旷达而无往不乐的人生态度。在写法上,体现了宋诗美不在容光而在意态、味不重肥脓而重隽永的特点,很有代表性。北宋崇宁五年(1106),吴修 任咸阳县主簿时,对此诗作了“格高趣深,飘若来从天外”的极高评价;他还请当时擅长行书的书法家束长孺大书入石。这就是《刘志》中有着准确记载的历史上有名的“宋黄孝先诗碑”。黄公诗著名的程度,到了大凡知道清渭楼的人,便一般都能随口吟出此诗的前四句。

宋黄孝先以降,历代在咸为官者及文人学士,附丽风雅,迎来送往,常于清渭楼上赏景酬唱,留下了许多咏诗。清渭楼修成八十三年后,已是北宋末年的宣和元年(1119),官陕州区仪曹掾的苏辙之孙苏籀(1091~1163),被陕西省转运副使任谅荐入漕幕,得以与好友咸阳市县令、诗人何子应(名麒)、陈叔易等游览清渭楼。苏的母亲黄氏,乃龙图公黄 (字师是)之女、黄孝先之曾孙女。一听说清渭楼为其母之先祖所建,苏籀很是喜出望外。咸阳县令请求他们为清渭楼写诗,苏籀便和何休应韵,写了一首七言长诗,描写登楼所见:

咸阳宫殿无尺瓦,直抵南山是禾稼。

山巅冠阙总成尘,清渭东流无昼夜。

昔时此水贯宫垣,今日沦涟县楼下。

无复秦娥洗妆水,时有村童饮牛马。

秋波泠泛红叶,春天波荡桃花节。

当时还不到30岁的苏籀,正值倜傥风流之年,来到富庶的渭河平原作官,公务比较轻闲,心情本该不错;可是,此时的赵宋王朝因党争频繁,元气大丧,政权土崩瓦解之势已显,所以苏籀也在诗中留下了“天下秀才”对故国的哀思和对兴亡的无限慨叹:

何侯精采如琳琅,携诗揖我谓我臧。

我今为子登楼赋,书版一讽悲兴亡。

清顺治十七年(1660),江苏太兴举人黄中(字筠圃)任咸阳市知县,见邑中古迹“至今犹存”,遂“俯仰凭吊,不胜低徊,簿书之暇,按籍阕韵,率成数首”,其中很有名的便是《登清渭楼二首》:

其一

极目烟霞里,相迎树色丛。

汉宫春草茂,秦垒暮云蒙。

群峙 山秀,长流渭河雄。

临风频怅怅,寄慨有馀衷。

其二

三秦多胜迹,一望眼难空。

月冷孤遗冢,云寒蔽旧。

村连远树碧,雁带落霞红。

俯首怜清渭,潺水自东。

中璜博学多才,任职期间,省刑慎罚,崇儒苏困,政声蜚然,还著有《吾馀草诗集》二卷。任职三年后,到了康熙二年(1663)中璜主持重修咸阳市县志时,他便将自己的这两首清渭楼诗收进了“艺文”卷中。至今读来,仍觉脍炙人口;正如他当年所说:后之览是志者,“邑中名胜恍于几席间得之矣。”

据咸阳县志所录,清代诗人白纶至迟作于康熙的“渭阳十胜”诗,其中有一首《雪洲栖雁》:

纷纷塞雁雪洲前,冷落高楼望远天。

夜静不知明月上,红颜锦字几千篇。

雪洲,指的是咸阳县东门外渭河中的沙屿。傍晚时分,登高能远远望见盘旋在雪洲上下的南飞雁群的,当是渡口旁的清渭楼了。

同治十二年(1873)的江苏仪征举人、官户部主事的严玉森(1838~1901,字鹿溪,号虚阁),在咸阳市也写过一首《登清渭楼》的诗:

天风海水一舷中,野服山蔬万象空。

泾渭双流涵镜阁,汉唐千树送花。

关西客泪霜堆鬓,笛里江南雪满篷。

更忆真州东去路,新城十里小桃红

诗中写他登上傍城而立、临渭而显的清渭楼,俯瞰渭河中的小船、古道上的行人,听到舟中传来悠扬的笛声,不禁想起江南故乡的美景来。玉森的家乡在宋时名真州,清雍正元年(1723)才改名仪征市的。作为诗人的玉森,有《虚阁遗稿》六卷传世。

清代还有一位葛裕文,生平不详,曾写过一首《咸阳古渡口占》:

飞渡秦川一叶舟,乡心感触白乌头。

西风猎猎咸原草,暮雨潇潇清渭楼。

九井横当三辅路,六冈遥接五陵秋。

几回立马空追想,烟树迎人暂小留。

诗中写他在一个雨天的傍晚,乘舟过渭来到渡口,是烟雾笼罩的树木迎接了他,使他暂时留在了咸阳市。其中描写暮雨中清渭楼的颔联,已成为流传的名句。

历史上歌咏清渭楼的诗篇有幸能流传至今,自然是古都咸阳的一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和利用的。

重建意义

恢复清渭楼,建设秦峰美术馆,并将美术馆与清渭楼融为一体,是中共咸阳市委、市政府为提升咸阳历史文化名城品位,弘扬优秀文化艺术,促进咸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美丽和谐新咸阳的重要举措和英明决策,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除了清渭楼外,咸阳市历史上还曾有过秦楼、城楼、齐云楼、井 楼、宝钗楼、贞女楼、公子楼、显茂楼、吕祖楼、北寺楼等等,正如唐崔颢诗中所描绘的“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原花柳满秦川”。遗憾的是,这些楼都没有留存下来。唯独清渭楼特殊,不但有文字记载和咏诗,而且有建筑遗迹,因之知名度最高。究其主要原因,无外乎以下几条:

第一,清渭楼始建时的起点高。督建者黄孝先是知县,建楼虽属官方行为,但顺应了时势,深得民心。而况黄孝先又是诗人,文化素养深厚,他将自己的思想、精神都寄寓到清渭楼上,使它成了历代文人雅士向往和聚集的地方。

第二,清渭楼的建造位置比较优越。不管它的楼址在历代怎样变迁,始终都是建在咸阳古渡附近,这样就丰富了咸阳古渡的人文景观,并与渭河南北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了咸阳古渡过往行旅心中抹不掉的记忆。

第三,清渭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楼台文化是咸阳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清渭楼又是传承楼台文化的有效载体。千百年来,巍然屹立于渭河岸边、渡口之旁的清渭楼,是世事兴衰、朝代更替的历史见证,其所以能留存下来,证明了它在人们心中影响的深远。而且,即便是毁了也要重建,哪怕是几毁几建,这不但体现了民族的一种凝聚力,也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汉代思想家王充说过:“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论衡·谢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清渭楼产生过其他建筑物难以替代的作用。历史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盛世年代,我们不能叫清渭楼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失;我们完全有责任将这一古迹复修起来,并使之延续下去。如果能将清渭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重现于咸阳市古渡渡口,不仅能继承和光大咸阳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而且能更加丰富咸阳古渡的景观,促进咸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咸阳有清渭楼,一市之徽也;犹如北京有天安门,一国之徽也。幸喜的是,2001年2 月,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在原址重建清渭楼的决定,并委托西北建筑设计院由该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担纲设计:楼高51米,主楼为8层,仿宋建筑,斗拱飞檐,菱花隔扇,风格柔和而绚丽。该工程投资5500多万元,2004年10月已开工建设。人们正翘首以待,相信要不了多久,可以与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媲美的清渭楼,一定会以它瑰伟绝特的雄姿重现于世。

重建情况

恢复清渭楼,建设秦峰美术馆是在中共陕西省省委、省政府,中共咸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中华爱国企业家”、“中原地区十大社会公益人物”、“全球秦商十佳领军人物”、“陕西改革杰出人物”、著名收藏家郭峰先生投入巨资,将恢复历史名楼清渭楼与建设秦峰美术馆融为一体,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成了目前西部最大民办公益性美术馆。从而使清渭楼这座历史名楼重现千年风华,巍然屹立于渭河之畔。

已经建成的清渭楼·秦峰美术馆地处西咸新区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域、中华第一帝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市中心地带,屹立于渭水之畔,东临泾渭交汇,南望“太白县积雪”,西联丝路古道,北依空港新城秦汉新城。占地约31亩,建筑面积为24000平方米,建筑高度51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楼基东西长106米、南北长89米,成为千年帝都咸阳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名片。

清渭楼·秦峰美术馆是一座集艺术品收藏、展览、研究、交流、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美术馆,是目前陕西省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民办公益性美术馆。其主体建筑为明清风格,楼体彩绘全部采用矿物质原料绘制而成,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气势磅礴。

清渭楼·秦峰美术馆主馆共十层,负一层至三层为藏品展厅,四层至十层为接待、学术交流、办公区域。美术馆藏品丰富,收藏有历代书画精品万余件和青铜器、瓷器、玉器等各类艺术品。秦峰美术馆的展厅格局、光源设计、恒温恒湿、消防报警、安防监控系统等设施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馆内设有中国古代书画展览厅,收藏有沈周、“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八大山人、“清代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古代名家的国宝大作。中国近现代书画展览厅,收藏有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高剑父徐悲鸿吴冠中张善子石鲁赵望云何海霞黄胄李可染李叔同和“金陵四家”(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国画大师的佳作;中国当代书画展览厅,收藏有黄永玉白庚延张仃崔子范娄师白刘大为范曾杨晓阳、冯远、孙其峰霍春阳、王明明、王西京刘文西贾又福方增先王子武何家英、任重、吴山明杜滋龄冯大中、王申勇、赵振川方鄂秦李冰奇于志学范扬杨力舟陈永锵秘修斌许钦松、马海方、萧瀚、周尊圣等著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馆内还设有中原地区近现代国画大师、岭南巨匠“赵少昂艺术展厅”及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位著名艺术家的个人艺术展厅,特别是馆藏的1500余幅赵少昂大师作品更是弥足珍贵。清渭楼·秦峰美术馆是古、今书画艺术作品展览、拍卖和学术交流研讨的殿堂,是中外收藏家寻宝、展示珍藏的理想之地。

在古都咸阳市这片历史厚重、文化辉煌的土地上,清渭楼·秦峰美术馆这艘文化航母必将成为陕西省乃至中国西部文化艺术领域对外交流、宣传、合作的崭新名片;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为实现华族的文化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主要介绍

时任咸阳知县的诗人黄孝先重修咸阳楼,更名为“清渭楼”,并留下了“黄公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的感叹。唐代诗人许浑曾以“一上高楼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描述了这座千年名楼的壮丽景象。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收藏家郭峰投资建设,把恢复历史名楼清渭楼与建设清渭楼美术博物馆融为一体。主体建筑为明清风格,楼体彩绘全部采用矿物质原料绘制而成,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气势磅礴。展厅格局、光源设计、恒温恒湿、消防报警、安防监控系统等设施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馆建筑面积24000余平方米,是一座集艺术品收藏、展览、研究、交流、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美术馆。

馆内设有多个书画展厅。其中,中国古代书画展览厅,收藏有沈周、“江南四大才子”、八大山人、“清代四王”等古代名家的大作。而中国近现代书画展览厅收藏有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高剑父徐悲鸿吴冠中李叔同和“金陵四家”等国画大师的佳作。

社会影响

咸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俊民表示:“清渭楼美术博物馆的落成开馆,开启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今后要充分发挥‘名城名都’的人文优势,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着力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整合文化资源,继承文化传统,打造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包容力和影响力。”

参考资料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9-2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