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 :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地区泛称

更新时间:2024-09-21 01:45

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州会稽郡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今江苏省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局部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省江西省及安徽等地。

"百越"之称谓源于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纷杂且中原人对其不甚了解,故谓之为“百越”;越地上的族群又称古越族或越族等。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句吴、于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吕氏春秋》统称这些越族诸部为"百越",其它文献上也有"百粤"、“诸越”等称谓。“越”或写作“粤”,因古代“越”与“粤”相通,到近代才较为区别。汉朝之后其地改为郡县,此后"百越"这名称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南方沿海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或称“闽越”、或称“扬越”、或称“南越”、或称“西瓯”、或称“骆越”,等等。这些部族在先秦时期曾存在过璀璨的高度文明。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实证表明,百越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历史渊源

旧石器时代,中国这块广阔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古人类活动遗迹。自远古至秦末时期,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即当今的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以及越南北部这一带(局部还包括湖南省江西省与安徽部分区域),世代繁衍生息着众多族群,这一带越人族群数量众多的地带,中原史籍称之为“百越”,百越的诸多族群统称为古越族。先秦古籍对南方的众多部族,常统称为“越”,实际上这些“越”并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南方众多部族的统称。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

注:骆越辖下15部为:交趾/朱鸢/武宁/福禄/越裳/宁海/阳泉/陆海/武定/怀/文郎/九真/平文/新兴/九德等部。

自古流存下来的文献对有关百越记载甚少(秦始皇焚书毁了大量先秦文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考古发掘的深入,考古出土大量的陶瓷、青铜、铁器、玉器等文物,见证了百越文明,填补了百越历史的空白。在远古时代,古越人便创造出璀璨的高度文明,其冶铸技术、农业、制陶、纺织及造船业等等相当发达。考古研究表明,长江以南的原生文明,比如草鞋山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奇和洞遗址和缚娄国遗址等文明遗存,不亚于同时期的北方文明,甚至比同时期的北方文明更璀璨。在对百越良渚文化考古中发现,百越地区良渚古城规模远远大于同时期的北方中原黄帝城。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百越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难怪考古学家严文明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在古籍的记载中,古越族人可上溯至远古时期。据宋代罗泌 《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皇氏,望获 强尊。”古越族的首领叫“天皇氏”,为五龙之首,传说天皇氏是旧石器时代第一代君主。《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据唐朝杜佑所撰写的《通典》以及清代方浚师的《蕉轩随录》所说:"天皇氏是出现在三皇(后世文献增补的“三皇”)之前的君主。"

近年有学者认为百越人是夏朝的建立者。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语言学者金钟就认为,中国历史上夏朝,正是人北上所建立的王朝,而濮人正是某支百越人于远古沿西南迁徙而成。比较早提出这种看法的学者是董楚平,他在《吴越文化志》这本中,列举了十多条证据,论证是百越族北上所建立的王朝。

据文献记载及考证,古越人与中原人早期的关系主要在贸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牛角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换中原的丝帛和手工产品。百越诸部族当中最早与中原交往的是地缘上较接近中原的"越国",其之间的交往在中原古籍里也留下了墨迹,于越(越国前身)部族在商周虽然没有参加武王伐纣,但曾经北上当过姬诵的宾客。商与西周时代,岭南南越部族与中原也开始有了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不少人认为百越文明的开始,是在被秦始皇五十万大军征服之后,从中原带来了文化、技术,当地土著“百越人”才从蒙昧的原始氏族部落阶段一跃跨入封建社会;但是,考古学界近年来研究发现,岭南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高度文明。

考古研究

遗存分布

据对古越人分布区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生活痕迹与文化遗存,时间上可远溯至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及南部沿海一带。较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主要有河姆渡文化遗址、草鞋山遗址马桥遗址良渚遗址奇和洞遗址磨刀山遗址、缚娄古国遗址以及甑皮岩遗址等等。

悠久文化

稻作

稻作发祥(1.4万年前):根据近代考古学的证据,水稻就是南方的古越人最先驯化。苏州草鞋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其出土的炭化稻,连同常州圩墩、高邮龙庄、昆山少卿山、阳神墩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栽培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距今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某一支“越”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是当时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后来在黄河流域的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长江中游流域的彭头山遗址等地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文化。直到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考古发现水稻硅质体,将水稻驯化年代前推至最早1.4万年前,并据此推断广东英德牛栏洞很可能是世界稻作发祥地。

饲养家畜(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家猪尤其是幼猪的骨骼,表明中国饲养家猪的历史,也可以远溯到七千年以前,从而断定百越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猪的地区之一,古越族则是最早饲养家猪的一个古老族群

石制

石制工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生产工具之一。百越的瓯骆人很早就已制作石铲,作为一种起土或翻土的农具,这在骆越人的史前或商周遗址中有较多的发现。西瓯、骆越地区的大石铲颇具特色,它主要分布在左右江流域的丘陵或平原地带,主要形状为双肩,肩部有平斜二种,器身扁平而长,有直腰、束腰二种,短柄,刃部呈弧形,石质坚硬。

由于瓯骆先民对稻产生敬畏,所以每年都会举行祭祀,大石铲是先民用来在泥地里开沟种水稻的工具之一,所以很容易就成了祭品之一。广西隆安大石铲文化是早期文明的重要源头,它影响了河姆渡遗址良渚文化,而河姆渡、良渚又影响更为广泛的地区。从上个世纪至今,南宁市附近的几个县都有石铲出土。

建筑

居住形式与各族群生活的自然与经济条件有密切联系,百越一带的 "干栏式房屋"可追溯至7000年以前。中国古代塞北游牧民族多住便于迁徙的帐篷;中原诸夏部落多住窑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古越部落则住类似巢居式的“干栏式”房子,即木(竹)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饲养牛、猪等家畜,上层住人,这样可以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各种凶恶的野兽虫蛇。正如《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文献上的"巢居",大体是指底层架空、二层住人的"干栏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的建筑遗迹或模型,在南方古代“百越”部落分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或在汉代墓葬中均有所发现。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有7000年以上的"干栏式房屋"遗迹;在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许多遗址都有发现,如浙江省钱山漾遗址、桐乡罗家角、丹阳市香草河、吴兴梅堰等遗址都有此类房子出土。在广东高要茅岗距今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也发现有“干栏式房屋”遗迹。

青铜

古越人很早就懂得开采铜矿、炼铜。并善铸铜器,最具代表性的如青铜剑青铜鼎、青铜编钟、铜鼓、铜铎(大铃)等。铜铎即是一种摇奏体鸣乐器,即“铎”,青铜铸故称;常系于牲口颈部,也悬挂于庙、塔的檐角之上,风吹即发声,俗称风铃,也用于军队仪仗队中敲击。南粤惠州博罗县发掘出3000年前的土产青铜鼎与青铜编钟,反映出了古代该地“钟鸣鼎食”之贵族气象。古越人的铸剑技术闻名天下,吴越故地是春秋时代青铜宝剑的故乡。干将莫邪的故事流传甚广,浙江莫干山即由此得名,并有剑池遗址。因越人擅长铸造和使用青铜剑,所以在古越族的世居地与交往地每每发现有青铜剑遗存。

1965年在湖北出土一把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剑,1973年在江陵县又出土一把越王州句剑。在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等传世名剑的剑刃表面,均有着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纹,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测定与研究后,发现了越王勾践剑的配方成分。数据显示,该宝剑的青铜合金主要是由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硫组成的。虽然是同一把宝剑,可是剑的不同部位却有着不同金属配比,这要求金属器物在铸造的过程中,必须分两次浇铸才能使器物复合成一体,专业术语称之为“复合金属工艺”。

早在春秋时期前越人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实在令人惊叹。至于越王勾践剑为何历经两千多年还不生锈,法国人曾提出一个大胆假说—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存在着神秘的今人尚不知晓的人工外镀技术,比如经过硫化处理,正是这个技术,使得青铜器的器表产生了覆盖层,它异常坚硬而且绝不生锈。

舟船

古越人不但铸剑技术高超,越人也擅长航海。越人“水行而山处”,为习水县民族。古越族人民素以善制舟,巧于驭舟,尚铜鼓,精于剑,熟水性,善使舟及水战,首创北洋水师,富于航海经验而著称于世。先秦时期的百越人很尚武,越人除了善制剑之外还善水战,楼船这种大型战船就是越人发明并最先使用的。楼船的甲母质建筑特别巨大,船高首宽,外观似楼,所以被称作“楼船”。《淮南子·原道训》云:“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说的就是百越族人不善陆上之事,而善舟水(海洋文化)。

古时北方人善于骑马,南方的越族则由于本地区山多,河流多,面向大海,而善于制作舟船,行船渡人,捕鱼食用。傍水而居,依水而生,在渔猎生产生活中“陆事寡,水事重”,舟楫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东海、南海航路的打通与中国东南及南方沿海的百越族的制舟行水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百越族长期生活在河流纵贯、湖泊密布的泽国水乡,他们“非有城郭邑里”,“水行而山处”,交通往来为舟楫,地理环境使他们与“舟”结伴。越人善于驾舟的本领从浙江河姆渡与良渚文化中出土的划舟与木桨可见其历史久远。

陶器

百越地区的陶器较有代表性的是印纹陶与黑陶。考古学家普遍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的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最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这种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在时间上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时期,在空间上则遍布于中国东南地区及岭南一带。先秦时期出现在中国南方的这个陶系,其特点是在陶器的表面装饰有各种几何图形的花纹图案;印纹陶最早的考古发现是在1914-1915年广东南海发现的实物,被视为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具特色的陶器。江浙良渚文化的陶器黑陶,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

考古学家普遍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的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系由古越族所创。

玉琮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5300-4300年,它与东北地区红山文化西北齐家文化并驾齐驱,把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发展到了最高峰。玉琮是祭祀用的大礼器之一,它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称为“六器”,为古代重要礼器之一。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既用来祭祀大地,也是权威的一种象征。《周官》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也是后世“苍天、黄土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思想的由来。

从良渚黄琮的色彩和造型来看,恰好说明周代以璧琮祭祀天地的用玉礼制,起源于良渚时期。神人纹玉琮王,纹饰是人面与兽面的复合形象,是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典型图案,反映了古越人高度发达的宗教信仰体系。

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目前仅发现于良渚文化反山十二号墓,为“琮王”、“钺王”、柱形器与“权杖”冠饰四件玉器。其中“琮王”四面直槽内的八个神人兽面图像与“钺王”正背面的两个神人兽面图像,均在平面上铺展;柱形器上的六个神人兽面图像,为圆弧面铺展;而“权杖”冠饰,是良渚玉器中难得一见的“满花”器,在浅浮雕的神人兽面图像周围,密布以勾连卷云纹为特征的阴线地纹,彼此浑然一体。

文言文

平湖市庄桥坟遗址出土的一件残石钺上,发现了几个类似现代汉字的符号,其中最为清晰的是石器一面右上角类似“郑”字的文字。一件余杭南湖出土的良渚时期陶罐上,有多达12个刻画符号,其中一只憨态可掬的类似老虎的形象。那些陶罐上的符号,也许就是古文字的起源。

2013年,经考古,发现了上古字符。在平果县马头镇“那林”地区进行考察,采集到数十块写满了古文字的石板和大量石铲、陶、瓷残片。有文字的石板,最大的一块长105厘米,宽55厘米,上面写满了数百个字符;最小的只有拇指大小,也写了七八个字。经过一系列的考古勘探,证明甘桑石刻字符遗址是上古人类活动或居住的地方。甘桑石刻字符为了解该地区当时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罕见的实物资料。

越南语

古越人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属于胶着语。古越语是一种多音节语言。从天皇所制干支名可见三皇时代古越语之一斑。十干曰:于逢、旅蒙、柔兆、疆困、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这些天皇时代创制的干支为多音节古越语。古越人所使用的古越语与古代北方所使用的语言相差极大,彼此不能通话。据载,汉刘向《说苑·善说》篇保存有一首“越人拥楫歌”,其歌辞同北方语言根本不同,不经翻译,连邻近的楚人也听不懂。

根据语言学者的研究,在汉语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官北话)可以粗略看成是古汉语数千年来在中国北方经历北方阿尔泰语系的游牧民族数度混居交融发展出来的结果,而其余六大方言吴语、湘语、赣语、闽语、客家话和粤语,却是由于历史上北方居民数度南迁、与南方族群的语言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均与古汉语有较大出入,但在声调方面,南方方言则保留北方方言已经失去了的入声。

古越语为黏著型,不同于古北方语的单音成义,故古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热为“煦虾”。表明古代百越语是一种带有自己特点的独立语言。

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认为越语的特点是:发音轻利急速,有的词与汉语不同,名词类的音缀有复辅音和连音成分;词序倒置,形容词或副词置于名词或动词之后。在《国语》、《越绝书》及《吴越春秋》中都有一些越语词的纪录,而汉刘向《说苑·善说篇》中所录著名的“越人歌”则是保存最为连贯完整的越语资料。据对古越地的现代汉语方言对比研究,发现其中有着众多的词语是相当一致的,因此从中可以看出,闽越、瓯越、南越国、骆越语在古代大概可以互通,因为古越语的成分至今还十分明显。

诗歌

《越人歌》-- 年代:先秦

今夕何夕兮,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并非出自《诗经》,而是一首先秦古歌,见于刘向说苑》卷善说篇。歌中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40年前后。当时楚越虽是邻国,但方言不通,交往需要借助翻译的帮助。这首《越人歌》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这首诗接近《楚辞》作品的缠绵悱恻,艺术水平很高,它和楚国的其它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

语言学者郑张尚芳根据对上古音的构拟,将《越人歌》中表音,与有关的泰语对照,破译越人歌。并发现“山有木兮木有枝”是楚国译人为满足楚辞韵例凑足六句而添加的衬韵句。根据音韵学对汉字上古音的构拟,把《越人歌》中每一汉字的上古音和中古音,与有关的壮语词一一对照,发现它与壮语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音乐:越族的音乐好野音。据说,越王勾践听中原夏人乐师吹籁(古代的一种三孔管乐器),却听不懂,也不爱听。《吕氏春秋·遇合》:“客有以吹籁见越王者,羽、角、宫、徵、商不谬,越王不善;为野音而反善之。”

越人由来

形成

关于古越族的来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认为越族源出于中原诸夏族,是诸夏族的后裔,即“越为禹后说”;二是认为越族是由当地原始先住民发展形成的,即“土著说”。

• 史籍依据

持“越为禹后说”者,主要以司马迁史记》中的《史记·夏本纪》、《越王勾践世家》以及《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历史文献为依据,认为越王勾践的祖先,是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无余的后代,之后形成分支散布南方各地而成"百越"。

有学者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等史籍有这样的描述:“公元前333年(战国时期),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认为,自此越国人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不过,据科学技术的测定与考古的深入,该"百越源于越囯分化"的观点难以信服。

研究百越族的中国学者宋蜀华认为:“勾践的祖父夫镡以上至夏少康庶子无余,世系不清楚;夏少康经商至周敬王共60余代,两者世系相差近1000年,把越王勾践说成是夏少康的后裔,实难信服”。此外,宋蜀华也认为夏文化和越文化截然不同,因为:“夏人活动地区从未发现过‘印纹陶文化’,而‘印纹陶’流行地区也从未发现过‘二里头文化’”。

• 考古研究

持“土著说”者,主要以考古资料和史籍的考证为依据,认为越的世系找不出勾践是夏少康后裔的直接证据,中原夏族和南方越族姓氏不同,彼此世系不清;诸夏族和古越族的分布地区也明显不同;古越族的文化特点也明显不同于中原族群。

对于古越人从何而来的问题,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蒋炳钊表示比较认同“土著说”,即百越族群是由当地原始先民发展形成的。其理由是,大量考古资料证明,在百越各族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早在几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以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那里已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萌芽于新石器时期的南方印纹陶已经被考古学界认定为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古越文化遗存。

考古学家将印纹陶分布区分为 宁镇区、太湖区、赣鄱区、湖南区、岭南区、闽台区、粤东闽南七个次文化区,这与秦汉以后百越族几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基本吻合。这几个文化区都曾是古代越族的世居地,这同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文化的分布是一致的。

据国际科学杂志《科学》发表的“亚洲人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成果,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研究表明,在距今3万至4万年前,亚洲人开始从东南亚往北迁徙,逐渐遍布整个东亚直至中亚地区,形成了如今的东亚人群。对中国历史而言,这意味着,古代黄河流域的北方人祖先是先到达了南方百越,在南方那里繁衍,此后再往北迁徙进入黄河流域,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有报告称通过对分子人类学材料Y染色体DNA的测定,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广东省可能是百越族最早的发源地。另有报告称高山族源自上海市地区百越族。

称谓

百者,泛言其多;"百"是指多数、约数,不是确数。据黄现璠著《壮族通史》说: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

另有观点认为,对于“越”的得名,较常见的说法是“越”源于“钺”(或写作“”),是一种扁平穿孔石斧,开始是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逐渐演变成很薄的象征权力的礼器。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李锦芳认为这个说法比较可信,因为至今越族后裔壮侗语民族的语言中将斧子、板锄(源于钺)读为“kwan”、“kwak”,与“越”字汉语古音接近。但对于“百越”是对“越”多个支系的泛称这一说法,李锦芳认为是望文生义;他认为,其实“百”是中心词“越”的词头,越音“bak”,是“把”的意思,“百越”即“把斧”。韦昭认为百越之“百”是因越人有“百邑”而得名。

古时候中原(河南省一带)人泛称中原四方的南方部落为“蛮”、东方部落为“夷”、西方部落为“戎”、北方部落为“狄”,"四夷"是夏、商、周三代对东南西北各方部落的称谓。秦汉史籍泛称南方的部落为“越”,而戈壁大漠以北的游牧部落为“胡”(匈奴),故而北“胡”与南“越”并称。

越地诸部

史载

由于古代中原部族对南方古越部族的了解甚少,在文字上关于对“古越族”的最早记载是“越国”,"于越"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前身,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印证,"于越"最迟在商朝前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古越族和中原诸夏族早期的往来关系主要贸易。

《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郭庆藩集释引李曰:“诸越,犹云於越。”

《公羊传》:“於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何休注:‘越人自名於越(于越)。《周礼·冬官考工记》又出现“吴、粤”名称。

《逸周书·王会解》又有“东越”、“欧人”、“于越”、“姑妹”、“且瓯”、“共人”、“海阳”、“苍梧”、“越区”、“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称。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汉书》记载:“蛮夷中,西有西瓯,众半公式(个子矮小瘦弱),南面称王。”《百越先贤志》也载:“译吁宋旧壤,湘漓而南,故西瓯也。”

宋朝罗泌的《路史》又具体解释了百越的族称有:“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稽余、北带、仆句、句吴(吴囯前身),是渭百越也。”

古籍又有记载:“越北有城廓邑里也,处溪谷之间,丛竹之中”,“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想传不过等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险阻林丛,弗能尽著。”“夹以森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腹蛇猛兽。”从这些古籍的表述可见,百越支下的小村落多数都聚居、敬居、绕寨、游走于山川要塞,森林丛竹之中。

部族

• 于越、句吴部族

越国、句吴部族是春秋时期越国、吴国的前身(地理位置即今苏南浙北一带)。于公元前2032年建立越国。公元前473年传至越王勾践灭吴国后北上与当时中原诸国会盟并雄视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为楚所征服;至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从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于越部族在春秋时期前较为强大,战国后衰落。

• 扬越部族

扬越,亦通扬粤。今长江下游的上海市江苏省、安徽局部、浙江省等皆古扬州市之属;古扬州之地为越人所居,故曰扬越。关于其地理位置及范围史料上有不同的记载:如,《史记》记载:"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市南海象郡、以徙民,之后为赵佗南越国领地",此通南越;也有用扬越来指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此通地区、越国,《吕氏春秋》:"东南为扬州,越也 ";《尔雅》:"江南为扬州,越也"。主流说法是扬越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淮之间的一带。邗越与吴国同属扬越,句吴即是春秋吴囯的前身,邗越分布江淮各地。

• 闽越部族

闽越部落即是闽越的前身(今福建省一带)。因分七族,故有七闽之称。闽越之"闽"源于图腾崇拜,闽越部落把蛇当作是部落的图腾;蛇在古语中又被称为长虫,就以虫为义,把该地称为闽越。闽越人在距今3000年以前(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已经创造出灿烂的独具特色的——闽文化;到了周代,形成七个大部落,史称“七闽”。与闽越关系较密切的是附近的东南面越国,据传在越王允常时代,于越部族有人进入闽越定居,如铸剑能手欧冶子,曾受越王派遣,带领助手在南平市(今松溪县)湛卢山建炉,铸造质量优良的宝剑;福州市冶山和欧冶池,相传也是欧冶子铸剑地。

• 南越部族

南越,粤通越,南越亦称南越国,地理位置即今广东省一带(广东的简称"粤"源于此)。南越是存在于远古至秦末时期的古越族部族。古国时期,广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大致是岭南苍梧古国地域。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岭南地区出现不少古方国实体。广东境内,在珠三角地区有“驩兜国”,在粤中地区今博罗县一带有“缚娄国”,在粤北阳山、英德市一带有“阳禺国”,在雷州半岛海南省有“儋耳国”、“雕题国”等等。从《淮南子》对秦越之战岭南人击毙几十万秦军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南越与西瓯部族是百越诸部中属强大的支系,两广自古有狼兵之称源于此战。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发动"秦攻百越之战"后于公元前214年征服岭南随即在此地设置南海桂林市与象3郡;公元前204年,南海郡的郡尉赵佗乘秦末大乱之际兼并桂林与象两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

• 东瓯西瓯

瓯,古文与“区”、“沤”均相通。有专家研究,“瓯”不是诸夏词汇。古籍记载:“东南曰扬州市……其译薮,曰具区。”“区”即“沤”,指浙江省境内众多湖泊,湖泊或濒海地方被水包围的岛屿。在这些被水“沤”(包围)的地方生活的人就是“沤人”,即“瓯人”。《山海经》中也有“瓯居海中”的说法。

据专家考证,“区”则“曲”,二者同义。故山林险阻崎岖曲折之地谓之“区”,即“瓯”,居此地者,即为“瓯人”。在东面江浙地区居住的越人——“沤人”是“瓯”,在岭南西部地区居住的越人——“瓯人”也是“瓯”,他们都是“瓯越”。为以示区别,所以,习惯上称江浙一带的越族“瓯人”为“东瓯”,岭南西部一带的越族“瓯人”为“西瓯”。西瓯越人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之柳江红水河流域以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

• 骆越部族

骆,同雒,是山区的水田;骆人,或雒人,即耕这些田的人,骆(雒)越,则为耕这些田的越人。骆越是百越众部落中一支以农业为主的部落,但其制作工艺技术高超,在出土的饰物、铜鼓就十分精良。骆越人主要居住在今海南省、广西南部至红河三角洲及周围地区。骆越有部分逐步南迁,到了战国末年,迁徙到了今越南河内一带,成立了瓯雒国,是京族(越南的越族)、黎族水族老挝龙族的祖先。其创造出了璀璨的“瓯雒文化”,即越南东山文化

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广东省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瓯、骆会称:西瓯与骆越,本为越之二支。瓯骆,则西瓯、骆越的会称,因西瓯与骆越地缘相邻,又在两境建立过“瓯骆国”,所以人们多数都会称为"瓯骆"。

建国

风俗习惯

•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古代南方古越族的传统习俗之一。黄章等学者指出,因为南越族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画上龙、等动物形象作为本族的图腾或保护神。这和越人文身以象征“龙子”的含义类似,都是为了求得水神的保护。至于竞渡的时间,在过去并不一定拘泥在端午节举行。

《旧唐书·杜亚传》记载:“江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至于“端午节”的起源,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曾指出其应是越族人为祈求生命得到安全保障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龙舟竞渡便是这种祭祀活动中的娱乐节目。

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越人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中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

据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事实上,中国南方吴越一带直到东汉时才开发。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长江下游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 断发文身

《庄子·逍遥游》中有云:“越人断发文身。”《史记·赵世家·正义》记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断发文身即是剪短头发、身上纹图案之意。是古代南方百越地区海边、大河边古越族居民共同的生活风尚,同时身上纹龙图案也是古越人图腾崇拜的反应。修剪发型与纹身是现代年轻人的潮流时尚,但如果将目光投向古代百越地区,就会发现这些在现代人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习俗和时尚,其实在远古时代已有之,并且在那里还可以找到全新的解读。

由于生活文化差异,古代北方中原人对这些习俗感到很奇怪,很多中原史籍均将之记载下来。古代越人“断发”等习俗,对当时从北方来的中原人也产生了影响,文献《全本史记》、《汉书》都曾记载,《史记·吴世家》说姬泰仲雍居于吴国,“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史记·越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会稽郡,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汉书地理志》也有相同记载,但却对断发文身之俗增加了功能解释。可见断发文身是吴越族群的鲜明标志

据《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又有《淮南子》记载:“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这两则文献,都记载了古越人有“文身象龙”的习惯,其实即是古越人对龙图腾的崇拜。除了纹龙图腾外,也有个别部族纹蛇图腾。

• 墟日趁墟

宋朝周去非岭外代答》描述了越人“趁墟”(赶集)的热闹景象:“西南蛮笠,以竹为身,而冒以鱼毡。其顶尖圆,高起一尺余,而四围颇下垂。视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马。盖顶高则定而不倾,四垂则风不能,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而顶偏,似田螺之臀,谓之螺笠。”这一习俗沿袭数千年不变,南方个别地方至今依然流传墟日趁墟习惯。

• 契臂为盟

"契臂",谓刻臂沥血。是百越部落之间表示结盟所举行的结盟仪式。《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血也;所由各异,其於信一也。”高诱 注:“刻臂出血,杀牲歃血,相与为信。”

• 鸡骨占卜

商周时期,北方中原人用龟壳、牛骨来占卜,而南方的百越人则用鸡骨,即用鸡的头盖骨在火上烤,以鸡头骨受热开裂的图文形象来卜吉凶。

• 凿齿漆牙

古代越族人的另一习俗,是"凿齿"(拔牙)。在旧时文献中,这种风俗习惯被称作“凿齿”、“打牙”。这是一种有意识地采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齿的行为,在《山海经》、《淮南子》中都有记载,《战国策·赵策》中记有:“黑齿雕题,鳗冠林缝,大吴之国也”。古越族的后代——近现代的台湾高山族还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拔牙的习俗。如今余干县农村还存有不少古越遗风的说法,如有些成年男性和女性镶门齿,就与数千年前古越人摘齿习俗息息相关。

• 喜食蛤贝

史料记载,京族中有许多支系都有喜食"蚌、蛇、鱼、鳖、蛤"腥味之物等习俗。这些都是生活在沿海越人的餐中天然美食,把虫蛇蚌蛤视为上肴。在《淮南子》与《史记》中,都提到南蛮吃蛇与贝壳类动物。《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南方越人的饮食方式进行了精辟概括:“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晋代的《博物志》也记载了南方钟爱水产的食俗:“东南之人食水产,鱼、鳖、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

据考古发现,南宁贝丘遗址距今6000-10000年,在遗址现场还留存有大量的螺壳,专家介绍,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以螺肉为食物,大部分螺壳的尾部都已被敲碎,以方便他们进食,也可以此证明古越先民喜爱的“撩螺”古已有之。在广东省发掘的多处文化遗址的堆积层里,均发现有大量的"蚬蚌蛤蛳螺"遗骸。这些在汉字名称中属“虫”字部首的贝壳类动物和蛇一样,在中原人心目中均为“不洁”的象征。其实这是古代南北居住环境、食物供应链以及饮食文化的差异。一个族群的饮食习俗,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与食物链供应分不开的,这些贝壳之类动物,现代的名词叫“海鲜”。

秦越之战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秦攻越战争后,百越逐渐衰亡。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跟着开始了征岭南及东南部浙闽一带的大规模行动。秦攻百越之战秦始皇统一战争中最艰难激烈的一场战争。秦国攻灭六国甚至把匈奴赶出河套平原没费多大功夫,唯独岭南地区的南越国、西瓯部落让几十万秦军三年不敢卸甲,甚至连秦军的统帅屠睢也被越人击毙,可见当时岭南诸越部落实力之强大。据西汉史籍《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临禄 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百越军盟主)。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 秦军共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省福建省),两路攻南越国广东省),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壮族自治区)。秦发动对百越的战争共有三次,主要是秦军和两广土著军的战争,这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战争从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0年结束,共历时九年。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屠睢率领五十多万大军分五路南下攻击闽浙与岭南,出兵当年就攻下闽浙随即在此地设置了闽中郡,攻岭南遭到两广军袭击而大败;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任嚣赵佗的率领下攻击岭南,该战使百越之地纳入了秦的版图;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赵佗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是第二战争的延续而已。

由于岭南地形复杂,山岭崎岖,运输十分困难,监军史禄不能将粮草及时运到岭南,影响了战事(史料记载:"秦始皇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于是派几万兵士凿通了今兴安县东面向北流入湘江海洋河和西南面流入漓江的大溶江,使两条河相连,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北方的粮草源源不断地顺利供应给进军岭南的秦兵,使秦朝士兵及时得到补给。经数年战争后,终于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开凿建成了“灵渠”以后保障了供给,才取得了征服岭南的基本胜利。经过了无比惨烈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战争之后,秦始皇可以说是征服了岭南,并在岭南设置了三个郡。秦末汉初,百越之地相继以几个大部族为前身(温州市闽越南越国)各自建立了三个王国,即“东瓯国”(今浙江省南部)、“闽越国”(今福建省一带)、“南越国”(今粤港澳琼桂及越南北部)。但最终分别于公元前112-111年被刘彻征灭,其地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就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

秦后归属

建制

自秦对越战争将百越并入秦朝版图后,秦始皇将百越划分成数郡,并予划置入九州。到了汉朝,整个百越地区,即吴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雒越在分野中都划归于九州中的扬州。东汉未年将岭南的越地改置交州,到了晋朝重新将岭南的越地划属九州中的扬州,南汉后又将岭南的越地划属交州。此后百越地区长期置于扬州与交州州域。

更迭

汉朝后期之后关于"百越"之称谓便不见于文献史载,百越境内之地名亦随历史发展而更迭。至东汉时,关于越族的相关记载已经逐渐消失,越族的名称在文献记载中虽已消失,但隋唐文献中出现的“俚”、“僚”等族称,均和古代百越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

关于"越人"的记述在东汉三囯期间刘备三顾茅芦请诸葛亮出山时的《隆中对》,其中有一句提到"越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市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注:文中“南抚夷越”句,译为“向南安抚夷人越人”。益州四川省大部;荆州,湖北湖南。荆益之南,即是今粤、桂以及苏浙闽一带,可见此时这些地方还分布着很多越人。

越族后裔

内越

古代的百越部落分布于从长江珠江、红河到湄公河流域的广阔地域。国际学术界认为“百越”与现代的汉族(古越人融合南迁中原人)、黎族京族高山族水族壮族侗族畲族等诸民族有诸多亲属关系。

当代百越后裔总计有约4亿1550万人,其中2亿5500万人是汉族,占了百越后裔总人口的61.3%。其中,分布在中国属于汉语族的约1亿1500万人口闽民系、约7700万人口的吴越民系、约6000万人口的广府人及约300万人口平话人与古代百越部落有着深厚的历史亲缘关系:分布在中国和越南,属于孟高棉语族约8000万人口的京族也与古代百越部落有着深厚的历史亲缘关系:分布在台湾岛属于台湾南岛语言约50万人口的高山族与古代百越部落有着深厚的历史亲缘关系。

有学者认为,百越长期以来作为南方的主体民族,曾经与许多外系统民族接触交流,也发生了一定的基因交流。浙闽地区曾是百越的主要政治中心,所以这一地区现代的汉族群体中保留了相当比例的越族特征遗传标记。以M119突变比例为例,上海市浙江省都是26%左右,是全国汉族中最高的,其次是广东省20%、安徽18%、辽宁省和湖北17%、江苏省16%、江西省14%、湖南省13%、河南省11%、山东省9%、四川省7%、云南4%。

海外

据发表在英国《生物医学中心进化生物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遍及两大洋的南岛居民,直接源于中国大陆的古越族。整个澳泰族群发源于大约三万年前的百越沿海一带。

大约两万年前,台湾族群的祖先开始从南粤沿海通过当时还露出海面的台湾地峡向台湾迁徙。而在大约一万年前,南岛诸族群的祖先离开北部湾的南粤沿岸,沿着越南的海岸向南迁徙。大约3000年前,印度尼西亚的马来族群开始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深处探索。

历史贡献

古越人在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均对华族文化有重要的贡献。在衣着方面,古越人及其后裔今海南岛黎族等南方少数民族,是用木棉芭蕉、竹子等植物纤维织布的发明者;在饮食方面,古越人“饭稻羹鱼”,是栽种稻谷(早稻、水稻)的先行者;在交通方面,古越人是舟船的初创者;在居住方面,古越部落是“干栏式”住房的创造者,中国南方除了汉族吴越民系、广府民系、闽民系外,其余与古越部落稍有渊源的族群仍然有部分居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可见其生命力所在,“干栏式”房屋是后世楼房建筑的先驱,在建筑史上有重大影响。

百越具有独特的文化习俗与发明创造,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其周围古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影响,从而日益汇入于光辉灿烂的中古文化之中,为缔造中国的历史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参考资料

广东考古新发现:广东新石器文明,青铜文明一度灿烂.网易.2018-01-06

历 史.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7-12-20

广东出土1.4万年前稻作遗存 或成稻作文明源头.中国新闻网.2017-12-01

广西隆安县蕉农挖沟挖出巨型古石铲.中国新闻网.2017-12-18

越王勾践剑为何千年不锈?并非经过特别处理.中华网.2017-12-19

揭秘“琮王”神人兽面图像:良渚玉器的灵魂.中国新闻网.2017-12-17

良渚文化又露脸了 比甲骨文更早的古文字出现.浙江新闻网.2017-12-20

“甘桑石刻字符”学术研究会在平果举行.广西新闻网.2019-06-28

天皇氏.中华英烈祠[.2019-08-08

基因研究显示:中国北方人“老家”在南方.新浪网.2017-11-30

复旦大学一项研究得出结论 台湾高山族祖先在上海.新浪网.2001-05-14

从古国到方国--壮族文明起源的新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2019-06-28

海南民族的历史.海南省人民政府网.2017-12-21

你知道龙舟的来源吗?.新华网.2017-12-20

探寻江西干国古越人.大江网.2017-12-22

百越文明与百越衰亡.南方网.2019-06-28

越族的基本特征.越南之声广播电台.2013-04-06

南岛民族源于大陆百越.新浪网.2017-12-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