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 :安徽铜陵市4A级景区

更新时间:2024-09-21 00:02

浮山,又名浮渡山,位于皖中地区偏西南、长江北岸的白荡湖滨,铜陵市枞阳县浮山镇。最高峰海拔165米,面积15平方公里。

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的古火山。遗存下来的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浮石)及溶岩流向,龟裂纹路和断层裂隙,均为全国罕见。

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早在晋梁时期(266——557),浮山就建有寺庙。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

1987年,安徽省正式公布浮山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底,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 2016年浮山入选“全球网民心目中安徽省最美的地方”。

地理环境

地质

浮山位于庐(江)-枞(阳)火山石盆地西缘,紧临郯(城)-庐(江)深大断裂带东南侧。

庐(江)-枞(阳)火山岩盆地形成于燕山期造山运动早期。中生代以来,黄淮平原中国共产党喷发出1100-3600米厚的火山岩。依地质年代先后分为龙门院、砖桥、双庙、浮山四个喷发旋回(期),每个旋回(期)的火山岩以组命名。前三组为侏罗纪(距今1.4-1.95亿年)喷发出的火山岩,主要为粗面安山质岩,偶有玄武岩。后者即为浮山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早期。

浮山山体主要由浮山组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组成。岩层种类自上而下依次为:浅紫红色薄层粗面质凝灰岩,浅红色、肉红色块状粗面质凝灰角砾岩,肉红色块状粗面质熔结凝灰岩,浅肉红色块状粗面熔岩、角砾集块岩和粗面质凝灰岩。共厚约100米。在火山石中,有零星细小的岩浆岩(石英正长岩、正长斑岩)侵入。

浮山是个古火山口,属于破火山口。火山机构完整,形态典型。破火山口近似圆形,直径约4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火山机构为一盆形凹地,四周山丘的山脊线呈环形或弧形分布。火山岩岩体走向呈弧形弯曲,转轴倾角多向内倾斜。岩体有熔岩岩流的流面构造,边缘倾角50-74°,向内迅速变缓,至中心仅几度至十几度。

自浮山-孙家-周家潭,有一东西向断裂带,长25公里,宽5公里。浮山破火山口中有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南北向三组小断裂,纵横交错岩体。

地貌

浮山地貌单元属沿江平原区江北丘陵带。环浮山、纱帽山、土地山、茶花山构成一开阔黄淮平原。浮山最高海拔165米,大部分山峰海拔在100米左右,属火山石低丘。山体大致沿南北向展布,东侧略高,由最高峰妙高峰向南北依次下降,至边缘地带高度仅60米左右,两侧海拔40-50米,主峰长山仅93米,延伸部分在20米以下。

浮山山顶平坦,但多悬崖峭壁,沟谷纵横,均为沿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形成的断层崖和断层谷所致。尤以东西两侧陡壁,峥嵘突兀,险要壮观。

后期形成的火山锥较小,多围绕戗山火山口呈半环状分布。长白山天池莲花峰、烂柯石等处,均可见后生的火山口。最大的为天池,长35米,宽24米。面积840平方米。

浮山西之戗山,为一罕见的火山钟,岩壁可见垂直柱状节理。两侧低丘构成火山环。其西北有一由熔岩构成的垄岗,海拔25米,长500米,岗缓5°左右。

丰富多彩的火山地貌形成后,在元古的古湖泊的冲击溶蚀作用下,又形成了浮山36岩、72洞的火山石洞穴,镶嵌在浮山之腰,疏密有致,布置井然。作为岩洞的载体-奇峰,出名者三十有六。

此外,浮山的奇石、怪石,琳琅满目。有火山岩浮石,有由重力崩落形成的各种石景,如天然桥、玉兔拜月石、百佛朝大日如来。还有由球形风化、差异分十化作用形成的各种象石,或如鹦鹉目、天鹅,或如龙、凤、象、龟,非常形象。还有飞瀑、石井等,光怪陆离,蔚为壮观。

气候

浮山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季风气候明显。

浮山是枞阳县的暴雨中心之一,最大降雨量可达214.7毫米,且多发生在7月份。此时周围的河湖皆满,形成了“水漫浮山”的奇观。梅雨以后,气温升高,降雨减少,8月份时有暴雨发生,但较短暂。秋季雨量偏少,占全年降雨量16%,多出现天高气爽的晴朗天气,是游客登山观景的美好时光。冬季降水量更少,占全年降水量11%,12月份最少,平均仅37毫米,有时伴有降雪。每年降雪初日为12月12日前后,降雪终日为3月8日左右,初终间年均日数138天左右。三九寒冬,正是观赏浮山“冰柱擎天”的最佳时刻。

植被

浮山处于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由于原生植被遭受破坏,以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杉木黑松等为主的针叶林占优势。其次还分布有以栎类为主、混生少量常绿阔叶树种的天然次生落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在庙宇前后,保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如华严寺冬青、金谷岩前的罗汉松和木笔树(白玉兰)、会圣岩前的银杏、冬青等,生长古雅奇特,旧志中均有记载。到20世纪90年代,浮山有维管植物586种,主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43%。浮山中心景区包括金谷岩、会圣岩、高岩、张公岩及后山五个景区,约3.8平方公里,合5700亩,林业用地面积为3502亩。有林地2386亩,森林覆盖率为58%。

1992年12月,浮山国家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面积3834.13公顷。

主要景点

奇峰、怪石、岩、幽洞,为浮山之奇观,均系火山爆发后残留的遗迹。2001年,国土资源部确定浮山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名称为:“安徽浮山国家地质公园”。

奇峰

妙高峰,位于浮山之南,海拔165米,是景区第一峰。峰左有抱龙高耸,峰右与戗山相连。两旁若翼若拱,显示妙高博大伟丰。峰下昔有东大寺,为江东名刹,后废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1924年,改建成浮山公学,成为推行新式教育的基地。峰顶昔有“望江亭”,系明桐城市县令樊仿所筑,后毁。1986年重建。立此亭观景,四山飘缈,长江如带,九华、天柱俱在望中。元末,陈友谅扎寨浮山,在此起墩指挥兵马,人称“点将台”。明清之际,先后有胡其芬、詹匠沿峰筑堡,抗拒张献忠洪秀全起义军。此处设有瞭望点,遇军情则举火报警,故又叫“大烟墩”。因峰形如锅反扣,亦名“锅底峰”。

飞来峰,紧依妙高峰,绝壁悬崖,如斧劈刀削。石壁之上,一奇石如古之峨冠架在危石之上,有腾空之势,有下坠之危,故石名“飞来石”,峰名“飞来峰”。从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东侧上眺此石如“蓝天耸玉葱”,又似“海螺钉礁上”,奇幻异常。石下有缝隙透光,云气上升如炷香燃。石上刻有“何地飞来”四字,旁署“雍正四年刘珩群题刻”等字样。

缥缈峰,在妙高峰下,飞来峰上,有一巨石如蘑菇,突出山表3米左右。上平如砥,“置身天半”四字刻其上,云蒸雾绕,石峰隐现,故称缥缈峰。登临此峰,可见江涛滚滚,白帆点点,平沙绣错、烟树迷离,人有羽化升天之感。

如来峰,妙高峰东侧,一石耸立,如斧刻浮雕,常流瑶光玉气。自下上观,如大佛面东而坐,仪态万方,故名。

文殊峰,一名闻虚峰,中折一,有泉喷流,注入垂虹井,夕阳西照,色彩纷呈。人立此峰,滴珠岩内悬瀑之声不绝于耳,故名“闻虚”。后因浮山成为佛教胜地,故皆误为“文殊峰”。文殊菩萨之半有绿萝岩,岩畔古藤纠结,与峰争翠,峭壁倚天,如笋拔地。

立马峰在文殊峰之北。出金谷寺,左行二百步,迎面一峰垒石而立,中部洞穿,峰体如飞马凌空。上有“仙人床”,可卧可游。明月初上,峰幻变成兔,扑朔迷离,生机无限。此乃金谷、会圣两岩的往来要道,古称“盘谷关”,关上即为“立马峰”。

翠微峰,在立马峰之北,下可通九曲涧,上可攀抱龙峰。南距望江亭数百米,北连会圣古刹和长白山天池。峰顶古有“三友亭”,不知毁于何代,但满峰青翠,秀色娟然,云海日出,风光旖旎,故以“翠微”名之。西侧有一高地,为舞雩峰,峰上筑有“求雨坛”,久废,今仅存遗址。

曲尺峰,靠翠微东北,抱龙之阴,一峰独立,高插霄汉,怪石槎牙,粗犷古拙。登其上则见湖水潋滟,云生碧。洞名藏丁,洞口藏于灌木丛中,鲜为人知。旁有两巨石,中裂一缝,是为浮山小一线天。峰下是曲直岭,岭下为枱华岗。岗附近有方氏三墓,即命夫人吴令仪,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及文学家方中德祖孙三代的墓冢,游人常到此瞻仰。

回龙峰,峰峦起伏,如巨龙回绕。头伸向如来峰下,尾摆至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内的东岗(俗称大和尚头),西翼如侧身不现,而东翼伸展到明镜池边的西岗(俗称小和尚头)。峰顶有“盘龙石”,人立大日如来峰上俯视,却似初放莲花,故又称之为“莲花池”。昔有亭,名“泛槎”,人立其中,满目江花云浪、风帆片片,如坐飞舟。

抱龙峰,又名狮子峰,在翠微之东,与回龙峰隔九曲涧相望。转浮山中学东墙,正北一山如雄狮啸天,跃上翠微。“狮头”就是抱龙峰,“狮尾”摆成为佛子岭。在狮子的后爪上有一组风格别致的建筑物“双瞻阁”,昔为房秩五先生的别墅。“前脚”有明太史姓吴应宾之墓,有奇峰环拱,庄严肃穆。峰之巅峻石摩霄,上平若几,古名“望星台”,又名“露台”。登其上,则四望无所蔽,田相错,烟墟远树,历历如画。

黄鹄峰,在妙高峰西侧,有大石压顶,状如天鹅,其色青黄,故名黄鹄。其下双石耸峙,如舟中桅夹,故名“夹桅石”。附近有“摘星”、“倚天”等岩洞和“灵芝石”等景观。峰拔云上,下临深壑,令人目眩心悸病

超然峰,由翠微峰北行数百米即达。峰下有一石窦,内刻“浮家”二字,此即北岩。峰之巅,上平如砥,烟岚常。游者憩于石上,翠华迷目,花雨空,疑为仙都。

元宝峰,由超然峰西行50米,见一巨石状如元宝,突出山表,故名。翘首西望,可见当年陈友谅的中军寨址,折戟沉戈,浮现脑际。

石莲峰,又名菡萏峰。出会圣西关,上行数步,见一石突起,如莲苞欲放,此即“莲花峰”。峰上岩石千叶,簇口如瓣,纹理脉络清晰可见,仿佛叶托莲花。峰下是石坪和草场,约4万平方米,古时为演兵场。坪场周围,翠屏千仞,悬瀑生烟。石坪上多圆孔,为古人扎寨时立旗竿处,名为“旗迹”。

梯云峰,在大长白山天池下,张公岩顶。是张公岩通会圣岩的唯一通道。峰下绕云梯,本为天然石磴,后人工加凿而成,共有一百零八级,经五折而上。石级甚窄,仅容一人。梯尽即峰,峰不峻而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玉龙峰,由会圣出龙虎关,一峰突现,此峰纯系石骨,高18米,长140米,蜿蜒如龙,亦名“玉龙峰”。额题“石龙峰”三字,字难辨析,相传为“仙书”。峰半旧有石龙亭,为明桐城市县令樊仿所建,不知毁于何代。亭旁有“仙人”足迹,长约40公分,相传为九华金地藏王的圣迹。石龙两边均是峡谷,东为胡麻溪,西为潜龙峡。阴雨时节,山雾迷漫,流水铿锵,人若漫步峰脊,如乘龙遨游太空。

抱犊峰,俗名乌鹳嘴,在玉龙峰之西,翠羽之木,龙麟之石,均荫其上。游人至此,可倚怪石,俯盼潜龙、连云两峡,其水交流如织,音胜操琴,壑鸣谷应,野趣横生。峰下产浮石,石多孔,质轻色赤,入水不沉。

名独峰。在浮山之西,突兀“盆”底,直上千仞。戗山与浮山之间有一矮山相连,如索如缆,故称缆山。浮山如渡,有戗(即船桩),有缆,好似漂泊之舟系于湖畔。戗山之顶,古有双塔,久毁。峰西腰部,有无底洞,古人曾用绳索吊秤砣探测,深不见底;后人为了安全,以石板盖其洞口,在上面供奉土地菩萨。登上峰巅,可瞰南北风帆往来于河水苍碧之间:可见“五指”(玉龙峰〈拇指〉、抱犊峰〈食指〉、太虚峰〈将指〉、梯云峰〈无名指〉、翠屏峰〈季指〉)插云罗列,而会圣、石莲、长白山天池皆在掌中。此峰为火山钟。两边矮山构成火山环,系一亿多年前地壳运动的产物。

以上共17峰,另有19峰:云霄峰、倒影峰、玉女峰、翠盖峰、太虚峰、北京香山公园香炉峰丹霞峰、承露峰、捧极峰、罗汉峰、舞雩峰、翠屏峰、紫盖峰、恒镇峰、屯兵峰、紫云峰、玄元峰、独秀峰、飞龙峰

怪石

灵猴迎客石,在飞来峰之右,黄鹄峰之左。石形如猴,额头凸起,两眼凹陷,尾巴上翘,挠首弄姿。

百佛朝大日如来石,在金谷岩右侧上,如来峰顶有一巨石高耸,石上又负一石,如大佛之高冠。佛额处有一小圆孔,透光放亮,其下二石并立,怡如连屏,似开似合。由下往上观,像如来大佛,披着僧衣,盘膝而坐,前有小石罗列,如同百佛拱手朝拜。

天珠石金谷岩右,一线天前。石高4米,上丰下敛,支矶兀立,如珠从天而落下,人称“天珠”,俗名“撑腰石”。游人至此,多以木棍或石块撑其下,祈求登山腰不酸痛。石下有小穴,珍奇的青鸟常栖息其间,上有石刻多方,最著名的为方以智的手迹。

猪八戒朝圣石,文殊菩萨峰侧,有石如猪,头嘴酷肖,面朝金谷岩中丈六金身,故名“八戒朝圣”。此石最佳观赏位置,在“进一步”石刻之旁的石阶上。

龙口市衔珠石,滴水洞天,高数十米,中有一圆石,夹在石缝内,如龙口衔珠。

鹦鹉石,出金谷后门,往紫霞关方向行30米,回首仰望,一石如鹦鹉,俯首欲啄,上翅张开,下翅合拢,似飞似落,如跃如鸣,引人遐思。

玉兔拜月石,由鹦鹉石上行十余步,一石弓起,中可行人走马,此即“盘谷关”,又名“紫霞关”。关上之石如兔,头东尾西,前腿下伸如跪拜之状。每逢月半,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银光撒在石上,“玉兔拜月”景观即现眼前。“玉兔”之背,平整如床,可卧二人,称作“仙人床”。相传游人仰卧床上,夜间即可梦见身驾五色祥云,飘飘荡荡,遨游于太空。床旁石壁,清人陈度刻“梦与云游”四字于其上。“玉兔拜月”石又名“象鼻石”,人立石下,似有被卷之危。

灵猴戏熊石,在醉翁岩之巅,有一巨石,左右分开,中夹一石如铃,铃口朝天,似摇非摇,俗称“摇铃石”。从山下观之,如二猴相对而语,在雷公洞上观之,上为猴,下为熊,猴熊相戏,活灵活现。

指月石,在云霄峰之半,“指月路”上,有明高僧清隐法师刻“指月石”三字于其上。登其石,可见层峦叠嶂,老藤垂花,为会圣最爽豁处。每当新月初升,人坐石上得月最早。石平阔,古有亭,不知于何年。清大学士张英数度来游,均坐其上,送夕阳,迎素月,留连忘返,饱览佳景。

美女现花石,指月石前数米,如人形,头腹腿足俱全,酷似女人形体。

琵琶石有二:一在大长白山天池之畔,以足叩击,扑通作响,如弹琵琶;一在佛母岩前,有石阶42级,足行其上,响声铮铮,如弹琵琶。

灵芝石,在黄鹄峰下,倚天洞前,一巨石直立,上扁圆而张,下收敛渐细,顶生草木,活象灵芝。缆山一带,观之最佳。

夹桅石在倚天洞之下,两石屹立,高数十米,二石相距一米左右,如斧剖,俗称夹桅石。因浮山如船,有戗、有缆,故“夹桅”之名亦附于浮渡之上。

莲花石,出会圣之西关,上行五十步,大石平旷,可罗百席,可立千人。石上生纹红色,如莲花之瓣,以水浇之,其色更艳。明万历年间始见,抗战时,学者汪子云刻“莲花石”三大字于其上。

双蛙戏岸石,站在黄鹄峰之巅,北望有二巨石酷肖青蛙,一前一后爬在悬崖绝壁之上,如在河岸相戏,故名“双蛙戏岸”。若在山下观之,前者如龟,伸头向前爬行,后者似兔,抱足而眠,故又称“龟兔赛跑”石。

婆猪孕子石,在罗汉峰应真台上,有一巨石如婆猪,人从夹桅石前观去,只见婆猪石翘首南望,腹部垂地,如临产母猪,神态自如。

烂柯石,在太虚峰下,有一巨大石台,石台之中,有古棋盘一副,这就是棋盘石。棋盘石之西,石骨突起,即为烂柯石。相传童子遇仙的故事发生于此。实为次生火山口的所在地。

天鹅孵蛋石,由缥缈峰侧向望江亭方向望去,中有一石,象一只大天鹅在草丛之中,昂首伸脖,两翼拱拢,似在孵蛋。

异石见于古志记载的还有:锁云石、罗汉石、三台石、望仙石、棋盘石、灵异石、控猴石、双龙石、道人石、赤壁石、丹瑞石、将军石、凤凰石、撒珠石、探猿石、白象石、青龙石、关刀石、大鹏展翅石、桨桩石、盘龙石、飞来石、凤仪石。

岩洞

浮山著名岩洞共一百零八,其中大者为岩,小者为洞,习惯上称为“三十六岩”、“七十二洞”。这些岩洞星罗棋布,蔚为奇观。有的玲珑娇巧,常为文人墨客所居;有的博大恢宏,有的如拱桥连蜷,垂宇如悬,如室如堂,遂为天然的庙宇。这些岩洞,系两度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胜景,极尽鬼斧神工之妙。或一岩集数岩,或一洞兼数洞。洞尽即岩,岩穷即洞,万户千门,绕云架壑,空谷回廊,奇丽多姿。

金谷岩,古名大寂岩,岩内为古刹,因金碧辉煌之殿藏于山谷而得名。宋宣和年间,陆元钧(陆游父)偕黄安时、曹无忌等相聚斯岩,故题名为“胜集岩”,其石刻今保存完好。明万历年间,金谷岩中置有丈六铜佛像,为太史姓吴应宾集资铸造。巨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佛,故斯岩又名极乐岩。大殿之西,有石塔一座,高3米,为明代古庭禅师藏衣钵之所。

岩在山之半,左有抱龙,右有回龙,险峰对峙,野藤倒悬、高大轩昂、气势雄伟。岩前有木莲一株,初春花放如白荷,香气异常。岩洞内高敞,横约40米,纵深25米,平均高达10米。昔有东西二楼,建国后被拆除。金谷岩之额,一方石突起,高约4米,宽约3米,谓无字之碑。从岩前观之,碑似鹏头,整个岩洞为腹,两旁石壁如巨大的双翼,此景似“大鹏展翅”。

选佛岩,又名浮空岩,在金谷之左,筑为僧房,面积约110平方米,平均高度2.6米。老僧望山现住其内。洞壁有二刻,为明桐城市县令章守诚之作,岩名即其所题。岩前有树一株,高大挺拔,叶似松针,干皮作龙鳞状,这就是有三百余年的珍贵古树-罗汉松

九曲洞,又名金谷洞,乡人误称“精怪洞”。洞在金谷、选佛岩之间,深莫测。明代文学家钟惺,曾举火入洞。据他所记,每侧身过一小门,即豁然开朗,走过四弯四门后,因地中寒气逼人而退出。传说该洞穿过滴珠岩,直通金鸡洞,全长有数里之遥,九曲厨烟,可从金鸡洞而出。又传占代金谷岩寺有一小猫,误入洞中,行七天七夜,始达金鸡洞口。据地理学者考察,浮山在火山活动期,因溶岩流穿过地下,突破石壁,形成九曲长洞。

绿萝岩,在文殊菩萨峰之腰,垂虹井之上。由天珠石旁跨小溪,攀葛援藤,方可达内。岩深3米,宽约4米,高约2米。坐在其中,可览松竹苍翠之中的双瞻阁,可观碧澄照影的明镜池。闻啼鸟,数飞花,别有一番情趣。

滴珠岩,为明代安庆市知府赵寿祖所题,人称太守岩,俗称滴水洞。宋陆元钧知理学家董仲舒之后-神秀曾结庵于绿萝岩下,题此岩为“大通岩”。又因岩内“常泻四时雨”,故又名“飞雨岩”。该岩在金谷、绿萝之间,有锁云巨石如屏遮口。入口处,两旁石壁森严,若斧削成。壁顶张开约一米,可望浮云如白缕,故称此地为“一线天”。行数步,跨小桥,沿石壁而入,即是滴水洞天。洞高约26.5米,纵横约200平方米,全形状如海螺直立,当顶一窍见天,中衔巧石如珠,因名“龙口衔珠”。半岩上悬有石阁,面积约35平方米,可以栖身,号曰“隐洞”,又称复岩。洞上有石刻“洗心处”,为明县令黎道炤所题,意指飞泉可以洗心,净化人的灵魂。洞中四时之景各异:春雨到来,悬流飞挂,溅玉喷珠;盛夏清凉,绿荫如盖,幽静肃穆;秋高气爽,溪流澄碧,声如丝竹;严冬雪压,冰柱林立,巍峨壮观。整个岩体,层叠如楼,造型奇巧,神工天成。

首楞岩,在狮子石下,其岩如狮张嘴仰天长啸,岩名为明浙江邵武太守阮自华所题。岩内有棋盘一方,本为华人所刻,后清人加凿,但留有一“唐”字。棋盘左右,有石凳可坐,传说是南、北斗星仙翁下棋处,故又名棋盘洞。坐其中,可望“长江如带,九华若笋”。洞壁有佳咏,为清乾隆桐城市县令周符和所题。

簪云洞,在抱龙峰露台之下,有一关,名“流霞”。洞体大石中空,左右相通,东入则望西边林壑幽径,松属参天;西入则见东方平野,云蒸霞蔚,烟雾缭绕,故名簪云洞。洞高1.1米,长5.6米,宽2.5米,是狮子山唯一的洞穴。流霞关隔九曲涧与盘谷关相望。两关之间,沿着翠微峰麓有三洞,由东至西为三一洞、蓄静洞、盘谷洞。

藏丁洞,在曲尺峰之巅,隔涧与北岩相对,群石环抱,绿荫遮蔽,鲜为人知。洞内最高处为1.7米,长8.4米,宽2.6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浮山村民汤长法躲避抓壮丁藏身于此洞,赖以脱险,故称其洞为“藏丁洞”。

上方岩,又名廊岩洞,位于无字碑上方,有泉水滴沥不断,悬流过处,狭壁进玉。昔有和尚凿石为,引其水入选佛岩厨房内,以供食用,其味清甜。

龙湫洞,即滴珠岩顶。有一圆石当其洞口,倚石下观,深壑万仞。水由圆石之旁下注,飞流溅雾,悬瀑生烟。此处古为深井,乃火山溶岩裂隙,后经泉水长期渗透,岩石风化,始现一线天,游人可由下面进入洞内观赏奇景。

长虹洞,位于妙高峰壁之半,有洞如虹。明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遂题名为长虹洞,惜石刻已被苔掩难辨。此洞狭而长,宽仅2米,长9米,高8米。洞前古木交横,浓荫遮口,人迹罕至。洞旁还有一洞,名剑谷,亦方以智所题。

双眼洞,为二洞合称,左为定心洞,长5.2米,宽5.2米,高3.5米,内有水池;右为宝藏洞,长7米,宽3.4米,高2.2米,内有泉流,并列于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后石壁之上,形如眼睛。

凌霄岩,在定心、宝藏二洞之上,讲经台座落其间。岩前松杉横空,鸟道盘回,岩前有土台,现已塞住洞口,似人为堆集而成。后有一洞深邃,投以小石,可闻骨碌之声,其深莫测。

会圣岩,在云霄峰下,为浮渡中部胜景。昔远禄和尚会欧阳修诸圣贤于此,故名会圣。北宋祠部郎中田裴题“会圣岩”,三大字于其石台之上,今清晰可见。会圣岩两旁岩洞比连,石刻荟萃;岩前古老的银杏遮天盖日,峡中无数的绿竹凤尾写天;石壁风藤垂花,幽谷云铺,青鸟啁啾;聚胜景于一地,故又名“会胜”。清代宰相张英游浮山有“十座处”,此为第八坐处,故后人题此为“八座岩”;又曰主岩,意此岩为诸岩之首。岩高5米,面积约380平方米,后有台,高一米许,上供圆鉴大师玉雕像台前县供三尊大佛,香火旺盛。

相传会圣岩是当年远禄和尚为欧阳修说法处。大师以下围棋作比方,阐明佛学哲理,致使欧阳修折服而改变了原有的观点。会圣岩又是远禄著书之地,著名的《九带集》就产生在这里。远禄坐化于此,骨于左侧的栖真岩内。会圣岩前现有砖木结构的佛殿,是和尚释子修心养性的洞天福地,亦是游人流连忘返的最佳处所。

栖真岩,又名远公塔院,在会圣岩左侧。岩高2.5米,总面积为37平方米。正中为远禄祖师塔,下藏远禄骨灰,塔后石壁上有一尊远公刻像。塔本宋代修建,范仲淹为塔夏鼐。明万历年间,高僧朗目重修,并于岩旁留诗一首,以记其事。1986年春,浮山管理处再次重修该塔。主体保持原貌,地坪用方块石铺就,洞口设有木栅,洞前砌有平宽的石级。塔院和谐,古朴典雅。同年9月4日,日本国驹泽大学第八次佛教史迹参观团(专门研究佛教曹洞宗的),以石井修道教授为首一行19人,在此参拜了远公塔院,并敬上了供糖。

栖隐岩,一名君子岩,又名庆云岩,与远公塔院相邻。岩高5米,纵13米,横8米。昔为僧厨,今未利用。

翠华岩,与栖隐岩相邻,高4米,纵10米,横12米。岩内壁刻有“杏庄枕易窝”五大字,下有飞龙洞。

隐贤岩,出翠华岩,南行十数步即达。岩在翠盖峰之下,比旁岩稍浅,下有石臼,为往昔僧人米之处。上有一洞,洞口圆而不大,游者常投以石。相传投中者即有生儿之吉兆,故俗称“打子洞”。岩中有石刻23幅,其中以宋杨杰所撰之《记》最为珍贵。《记》中所指“隐贤”,为远禄和晓云二禅师。

陆子岩,古名皇甫姓岩。又称明月岩。宋陆元钧询问当地老者岩名的来历,但都不知得名之出处,故易名为“陆子岩”。岩高4米,纵18米,横12米。岩石有泉(现老僧修顺加凿为井),泉水溢出地面时,远观一片金黄,而近观则忽然消失。游人见之,无不觉得奇特。现经化验得知,泉水含矿物质多种,经光的折射而成奇观。清康熙十二年《桐城县志》记载,此岩“有晋陶侃遗迹”,但已湮没无考。抗战期间,枞阳县学者汪子云应浮山名医汤士衡之请,在此成立“浮山学社”讲学。与汪子云同来的汪翰西题刻“讲学洞”三字,以志其事。

枕流岩,南抵石龙峰之尾,北与陆子岩相连。长27米,平均高度约3米,形如长廊,故又名浩笑廊,又称穿云径。岩近潜龙峡之东南岸,峡水自岩下流过,时而湍急,时而平缓,野趣横溢,故明太守赵寿祖题书为“枕流岩”。长廊下半部为“非人间”,又称“蜿蜒窦”,宽约6米,悬岩如削,蟠曲深邃,古松掩映,怪石竞奇。其中一石柱,形如象腿、马蹄,故俗称“马蹄洞”。此岩一窟三门,造型奇巧,景观绝佳。

朝阳洞,在潜龙峡西北,与枕流岩隔峡相望。因洞口向阳,得日最早,故名“朝阳洞”,或曰“别一洞”,亦名栖凤岩。因岩壁上刻有王守仁咏浮山诗二首,因此后人又称“阳明洞”。洞高4米,纵横17米,岩分两室,翠竹掩门。洞之右有大石如屏,即所谓“凤仪石”。岩前临深壑,倒影历历,山色水光,浮映成趣。

五云岩,在翠华岩之上。秀嶂迭峙,曲折连绵,晨光熹微,云生五色,故名。因明末兵部尚书、剧作家阮大铖(集之)少年时曾在此吟咏,亦称“阮集之读书处”。此岩高3米,纵3.5米,横约8米。岩内立有“陈侯生祠碑记”一块,高约2米。陈侯,名于阶,为明桐城市县令,重教育,兴书院,故桐城官绅立碑建祠于此,以宣扬其德政。

炮眼洞,在五云岩之右,复道廊内。复道廊壁有一圆洞,直径0.47米,恰似炮眼。传说昔日朱元璋夺取陈寨后,于此处架土炮封锁潜龙峡,故人称此处为“朱洪武炮台”。

伽蓝洞,在会圣岩右,昔名“指月岩”,又名“和风岩”。岩顶有松林,遇风则闻松涛之声,故又名“松涛岩”。岩高7米,纵横6米见方,昔构有层楼,供圆鉴大师玉像,谓之“浮远阁”。惜在咸丰同治年间被毁。岩外紫藤蔓挂,石径盘回,环境清幽。

三曲洞,又名岩廊,在指月石下,与伽蓝洞相邻。名为三曲,实则六曲。中生一石柱撑持洞顶。洞长20余米,人行其间,曲折宛转,逸趣频增。廊旁有一小洞,狭小不可居人,因远禄曾住会圣,故名其洞为“浮远洞”。洞前峡谷中尚有二洞:流水潺潺者为响水洞;深黑莫测者,因青鸟出没其间,则名青鸟洞。

半窗岩,因雷鲤而得名。雷鲤,号半窗,福建人,明代书画家,曾修道、读书于此。洞高3.5米,横8.5米,内有丹池、丹井。每当夕阳西下,光照洞内,霞彩万缕,璀璨夺目。如遇阴雨,则悬珠如帘,飘洒天际。岩上有三洞:左上一洞如眉,曰“蛾眉岩”;右上一洞石柱如象蹄,曰“石柱岩”。二岩深处,清幽神秘,为“深窑洞”。有一水自洞前经石柱岩下坠于雷公洞畔的石池内,泛起涟漪,遂成了雷公的“洗墨池”。

金鸡洞,在玉女峰下。玉女峰隔胡麻溪与承露峰、玉龙峰相望。峰下石壁如墙,高约30米。在石壁高处,有洞如日,直径约1.5米,崭绝难以攀。传说此洞为金鸡所栖,故名“金鸡洞”。旧《志》载:有高僧入其洞数百步,耳闻鸡鸣,忽见巨蛇当道,转身而返,此后无人敢入洞内。

晚翠岩,在金鸡洞下,洞高10米,纵13米,横27米,有五曲。此岩得日最迟,午后阳光方入其内。夕阳返照时,满壁紫赤,故名“晚翠”。以脚扑正中地面,响声如鼓,余音回旋激荡,经久不息,故又称“打鼓洞”。元书法家赵孟頫曾题名于壁,今为苔掩难辨。

谈玄岩,一名山岩,在玉女峰右侧,舞雩峰西壁之半。岩高2.8米,纵5.2米,横8.2米。岩内有石刻:“圆鉴大师谈玄岩,圣四帝庆历六年中秋月志。”此岩地处偏僻,幽深清雅,游人罕至,实是修心坐禅之妙境。若徘徊其上,则心境开朗,俗念俱消。

碧桃洞,亦作碧桃岩。在谈玄岩之上,洞形如桃,石作红色,下有清泉,水寒透骨。岩高4米,纵5米,横7.4米。左有一洞,高3米许,泉水自岩巅而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甘甜,故又名“甘泉洞”。

连理洞,从晚翠岩出发,沿胡麻溪上行,右侧山半两洞相连。此处系明清之际理学家方中履,偕弟中法披荆所得,因其旧居庭园中有杞枫二树结成连理,故移趣题名“连理洞”。南洞高6米,纵8米,横11米,石顶正中有悬泉如线,左角有水,自石缝中流出,其声如琴。北洞高2米,纵10米有余,横5米。洞之右又有一洞,名曰“仙隐洞”。

穿心岩,又称虎穴。方以智(密之)16岁时游此岩,题名“密岩”,现石刻为苔藓植物所掩。岩最高处4米,东西50米,南北30米,穿心而过。岩顶有三处通天,如屋之天井。岩之上为“仙人桥”,系二石梁跨涧而成。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相交,上曰“天然桥”,下曰“游龙桥”。此处为胡麻溪发源地,在翠微峰西南之壑中。未雨时,游桥下,穿心岩可坐可卧;遇雨登桥俯视,能见溪流触石,洄漩激荡,响震山谷。

张公岩,古名“壁立岩”,又称祖师岩。因宋张同之辞官学道于此,相传辟谷仙去,故名“张公岩”。岩在梯云峰下,高8.5米,纵19米,横11.8米。岩内有石池,传系张公炼丹处,故称“炼丹池”。岩后有龙井,深1米许,可容6担水,汲之旋满。天将雨,即溢出;数月不雨,六担如故。泉水清彻见底,甘洌异常,人称龙井神泉。每当夕阳西下,泉光浮动,弥漫升腾,现出奇观,为古“桐城市八景”之一。岩左上方有天然石阁,名炼丹洞,纵5.5米,横7米,高4米;岩前旧有“夕阳楼”,已毁;旁有张公“洗澡池”、“濯足盆”,均就岩前巨石凿成;石级下为八卦图形的“杵药台”和“鼎炉洞”,皆冠以张公名。

戛玉洞,在绕云梯的半腰,高3.8米,纵深11.6米,横有5.4米。雨后,有泉自上方解石缝中下注,如玉落盘,铮铮有声,故曰“戛玉洞”。

碧云岩,在戛玉洞下,又名披云岩,亦称青岩,洞名三字,为张同之手迹。岩高4米,纵11米,横7米。岩旁怪石嶙峋,如林如戟;老树新藤,卷曲盘错。岩壑秀美,石胜洞奇。

宝盖岩,在碧云岩左上方,高2.5米,纵8米,横6米。古时有一老僧葬其岩内,为自定墓地。

观音岩古名“啸月岩”。岩前石壁洞开而成圆门,门旁有联。联曰:“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为清人黄文炳撰刻。洞口北上为“云锦廊”,廊尽处为“听溪岩”。岩后有一石台,昔为供奉观音处,今岩壁尚存大士像影。

半月洞,与观音岩圆门隔峡相望,高2.5米,纵4米,横7米。洞北还有“西风岩”、“飞珠泉”、“一览洞”等胜景。一路箬竹披复,野卉丛生,景色朴素自然。

桃花洞,由张公岩右行,跨渡仙桥,达渡仙亭,由亭右峡谷下行,则达“桃花洞”。洞前有响雪桥,桥拱洞与桃花洞连接相通。此处雨后白练如带,花雨空濛。“花洞响雪”遂成为浮山奇观。

总岩,又名多景洞,在观音岩西壁,长不满2米,但聚小洞百余,形如蜂房,缩全山岩洞之形于一洞之中,故曰“总岩”。竟陵郡钟惺称之谓“石史”,钱元鼎则题为“浮山会景”。若以单个爆竹燃于各小洞内,声音殊响,一洞一音。

丹丘岩,在总岩之北,翠屏峰之西。昔日有虎卧藏,故称“老虎洞”。洞高5米,纵4米,横13米,壁多青苔井栏边草,如绿色地毯悬挂其中。岩脚之下,有村名陆庄(古名“在陆山庄”),村中有方以智故居。以智少时,读书于此,“丹丘”乃方氏题名,故今人常称此岩为“方以智读书洞”。

墨历岩,在丹丘之右10余米处,高2米,纵3米,横4米。方以智别号墨历,此岩亦是方氏自题。

一掌岩,在“墨历岩”之右,岩高2.5米,纵4.5米,横9米。据考,亦为方以智题名。

佛母岩,居太虚峰下,连云峡口之右与抱犊峰相峙。岩高3米,纵13米,横6.5米。岩口圆如筛,俗名筲箕岩”。阮自华曾读书于此,故自题刻“阮君洞”三字于壁。又因在此岩内可见前面的飞龙峰(即缆山),又称“见龙岩市”。昔日岩内常供准提观音,所以通称“佛母岩”。此岩向南,得日最多,故冬天岩内温暖如春。

雪浪岩,在佛母岩之左。岩高20米,岩壁起伏不平,其色赤黑相间,如雪浪翻滚。高僧三槐法师题名为“雪浪岩”,并自称雪浪和尚。

野同岩,又名止泓岩,在雪浪岩之左,高3.5米,纵横各7米。岩内有石钟,击之有声;又有清泉,沐之精神爽适。“止泓”二字刻其内,“行窝”二字刻其外。“野同”者,为明方大镇所题。大镇任大理寺左少卿时,因避东林党祸,辞官隐于浮渡,常与田夫野老相处,故将此洞题名为“野同岩”。

洞宾岩,又称铁笛洞,在野同岩之上,洞口呈圆形。洞门似半掩半开,悬于峭壁之半,其深莫测。四时出风,传为吕洞宾修道之所,吕有诗赞美。

海岛岩,又名“中丞岩”,在野同岩之左。岩高13米,纵与高同,横7米。岩壁石理凹凸,小孔无数,纤密如浮沤。岩右悬瀑落地砉然,如惊涛骇浪,人在岩内,如置身海岛之上。此岩结构,异于他洞,内如台阁,中有石级可达洞顶。游人高卧其中,可看全峡风景。岩内左上又有一洞,名“蓬壶”,非凿石级不可登。

醉翁岩,在摇铃石下方,古名“普陀岩”。岩高4米,纵10.7米,横12.3米。岩内石仰如突,石覆欲压,钟乳石成柱,神奇幻险。古人曾置门窗以居,内有泉,可以闭门不汲外水。欧阳修滁州市时,自号醉翁,曾来浮山问法,常携友人于此岩饮酒奕棋,故岩因此得名。“醉翁”左侧有“龙女洞”,洞狭而小,芳草覆道,石骨浮青。

朝天洞,在“龙女洞”的左上方,洞口朝天,四面石壁,岩门如关隘,故又名关岩。悬身至其下,可坐十余人。有石门、石窗,乃神工天成。

石瓮洞,在灵芝石右半山处,有一洞如瓮,小口广腹,口径不足1米,而中宽4米,恰如石瓮。

摘星岩,在黄鹄峰之额,高可“摘星”,俗名“高岩”。由岩址石缝间攀藤缘葛而上,约10余米始得石级,危窄不容足。避凿有孔,可扣手再上。及至岩门首,有一绝非桥不能渡,渡磵后则可登岩。岩前有石屏县,如门半掩。岩高约7米,纵约15米,横约28米。昔张献忠义军到浮山,数千人避其中。岩内存石臼,传为汉左慈炼丹之具。康熙帝12年《桐城县志》记载:“雅帝字元放,庐江县人也,学道于天柱,行游于司空,隐于浮渡,后入霍山,合九转丹仙去。”

倚天岩,在灵芝石后,高出于“摘星岩”。洞狭长,深50米,石缝中可见天成一线。上岩无路可通,只能从黄鹄峰垂索而下,方至其内。站立岩前,但见千峰竞秀,万壑争辉。崖壁悬削险绝,望而生畏。

横云洞,唐凌岩题名,洞在黄鹄峰之左。高5米,深广3米许。洞右上方可见“一线洞”,左转可达“涵苍洞”。岩前翠柏入天,古松盘地,烟岚云雾,融为一体。

伏虎洞,在“醉翁岩”与高岩之间,一石如伏虎。虎口即洞,洞口最高处为2.1米,洞深8.4米,横7.6米。从咽喉处可侧身入其内,右爬行约7米,可出其耳孔,上达虎头,可观锦绣河山。

一带岩,又名北岩,在超然峰下,内刻“浮家”二大字。岩口高3米,长9.4米,岩深5.6米。坐北岩内,可见远处的柳峰山、龙城山起伏绵延;近处麻溪河碧水迂回,绕麓东去。岩前,松林如海,“涛”声不绝于耳。17世纪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墓地距此咫尺,举目可见白色梁启超墓立于万绿丛中。

河湖泉溪

浮山之麓河湖环绕,山中溪涧流水潺潺,岩头悬瀑,洞内生泉,正是:山青水秀,悠游胜地。

河湖

庐江县境发源的罗河镇岱鳌山发脉的麻溪河在浮山之北汇合,浮山锁其关口,如“海门区第一关”。水半绕浮山形成芙蓉凌波之态,后经石溪与乌金渡流向白荡湖,过白荡湖闸而汇入长江。环山之水,总长14公里。水面大小随季节而变化,发水季节一片汪洋,最宽处可达2公里;枯水季节,宽处仅十余米。

溪涧

浮山溪,水随季节更换而变化:旱季,溪涧很少泉流。雨季,则悬河倒挂,流水潺潺。

九曲涧,在浮山之东,发源于翠微峰下,沿立马峰、文殊峰、抱龙峰之麓,弯弯曲曲流入明镜池,全长近1公里。

断虹峡,在浮山之南,其水发源于妙高峰,沿黄鹄峰之麓,流入曲湖,全长约1公里。

胡麻溪,又名游龙峡,在浮山中部。溪头源于翠微西麓,流水穿过仙人桥,沿着玉女峰和玉龙峰,流入戗山脚下的麻溪河,全长2公里。

潜龙峡,发源于莲花峰麓,过连理池,穿响水洞,绕过石龙峰而汇合于胡麻溪,全长约1.5公里。

连云峡,发源于太虚峰,其水上接撒手岩顶上的悬瀑,下与胡麻溪、潜龙峡之水汇合,长约半公里。

桃花涧又名虎溪,在浮山之西。发源于莲花峰西麓,沿翠屏峰梯云峰,经桃花洞、响雪桥而流入麻溪河,全长约2公里。

池塘

明镜池,俗名清水塘,面积9804平方米,在狮子山正南。左为虎形山、右为回龙峰,隔池相望,九曲涧、狮虎涧二水流入池中。池水清澈,游鱼戏逐。风起处,碧波荡漾。岸边青山翠岭倒影池中,历历在目,如海市蜃楼、水底仙境。

龙湫池,又名东长白山天池,在滴水洞之顶,面积约800平方米。雨季,池水溢出,由龙湫洞入滴珠岩,形成悬河;旱季,水渗入滴珠岩,串成细珠,瑶光玉气,出自天然。岩内“常泄四时雨”、“秋晴观雨”、“雨花天”等石刻,为其真实写照。

舞雩池,在舞雩峰南,面积约210平方米,四时不涸,为次生火山口之一。现为浮山林场职工饮水池。

上天池,即大天池,为小火山口,在莲花峰侧,面积约840平方米。池周皆石岸,池内有莼菜,有蝾螈,既可食用,又可观赏。池水常满,四时不竭。雨后生雾,一水皆香。池畔昔有“洗心亭”,与“望江亭”相望,旧亭不知毁于何代,今在拟建中。

西长白山天池,在翠屏峰顶,池在乱石之中,面积不大,呈圆形,直径约7米,深不可测。

连理池,莲花石东有二池相连,各有77平方米。上池水可饮用,下池水用于洗澡。

洗墨池,有二:一在雷公洞前,为明代雷鲤洗墨之处;一在碧云洞前,清人唐礼心读书时常在此洗墨。前者小,后者大。

放生池,在东大寺右侧(今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校园内),面积约一亩,昔时多乌龟,龟壳上有环记,系佛家弟子所为。现池已加水泥盖。

浴仙池,实为一井,在会圣岩寺小院中,古人凿石而成,深约6米。

印纹池,在滴水洞中,旁有题刻。池底呈深黑色,如印纹。

杵药池,在张公岩前的杵药台上,池呈八卦形,系张同之杵药之处。

香泉池,实为一井,在浮山中学前,井深6米。上有莲花图案的井圈,泉水清冽可口,从不枯涸,曾为古华严寺千僧饮用。

四、山泉

浮山之泉皆因火山爆发而形成,泉水多含矿物质,有药用价值。

洗心泉,由龙湫池渗入滴水洞,淅淅沥沥,如玉坠盘。

垂虹泉,由绿萝岩下方解石缝渗出,流入垂虹井,大旱之年,泉不枯涸。

翰墨泉,由会圣岩上方岩壁中渗出,流入会圣僧厨石池内,供庙内食用。

龙泉市,由张公岩后壁下渗出而入龙井,井容六担,旋转旋满。此泉可消炎,对眼疾有明显疗效。

一线泉,连理洞之左洞顶,有一寸见方的石孔,清泉由孔中渗出,如一线悬空。

戛玉泉,戛玉洞顶有一石缝,泉水滴沥而下,嘎嘎有声,如玉豆落盆。

悬帘泉,海岛岩巅有青苔连片,离开石壁悬挂半空。有一泉由壁内渗出,浸透连片的青苔而下洒,飘飘扬扬构成水帘。帘随风动,姿态万千。

活生泉,从陆子岩后壁渗出,入井,雨季则溢出。因泉中含硫,故水流处金黄铺地,令人眩目。常沐此泉,不生疮。

抱龙泉,在双瞻阁东院内。1992年4月,在管理处主持下,石工汤双全等,在岩石上凿井。当凿至地下11米深处,一股清泉涌出,一昼夜可产泉水百担,食之味美。因该泉在抱龙峰下,故名抱龙泉。

奇异景观

浮山玲珑剔透,景物奇秀雅洁,四时幻变,早晚殊同,移步换景,令人赏心悦目。

浮山夕照

张公岩中有龙井神泉,泉水四季不涸,清澈见底。每当夕阳西下,光照神泉时,只见一轮红日从井底跃出,射彩飞虹,照得张公岩石壁一片紫赤。有古体诗赞曰:“西山日照晚霞飞,烟绕香林鸟倦归。暮入灵岩泉井暗,夕阳返照复生辉。”这就是著名的“浮山夕照”,为老“桐城市八景”之一。

冰柱擎天

滴珠岩为浮山一绝,高广而圆,上可见蓝天一线,下可闻“天河坠玉”之音。春天雨花飞舞,夏天悬瀑轰鸣,秋晴仍可观雨,冬雪则见奇观。每当严冬到来,雨雪结成雨凇,上下逐渐衔接,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冰柱,巍然屹立于岩中,高达26米。冰柱两端还有长短、粗细不一的冰凌环绕,犹如宫灯的灯须。这时的滴珠岩,简直成了水晶宫

花洞响雪

由渡仙亭至观音岩,必须通过响雪桥。桥下有洞名“桃花”,上有一溪,叫桃花涧。雨季,山洪在桃花涧中咆哮,直奔桃花洞口,再穿桥西下,逶迤曲折流入黄河。这时,人立桥下朝上看,可见流水溅在桃花洞壁上,如雪花纷飞,且响声震耳。这一景就叫“花洞响雪”。

天柱影日

金秋时节,登上妙高峰,朝西望去,可见天柱山如柱,耸立天际。夕阳西下之时,在太阳的下方,渐渐地出现一个三角形的黑影,这黑影又慢慢地上升,竟然像一座宝塔映在圆盘之中,这就是“天柱影日”,为浮山独有奇景。

人文景观

亭台建筑

浮山古有十亭,仅存渡仙亭,后恢复御碑和望江两亭,其余规划在遗址上逐步重建。

望江亭,在妙高峰顶,明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553-1555年)之间桐城市县令樊仿建。站立亭中,可见四山缥缈,长江如练,三公、九子、天柱山、龙眠诸峰,俱在望中。此亭早毁,1986年重建。现亭为仿古木结构。两层六角,周有石栏和木凳,南北有石级,整个亭址占地一亩。承建单位为江苏高邮古典园林建筑工程处。

御碑亭,为康熙山足和尚建。亭在华严寺山门内(现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校园),亭中立有圣旨碑,早毁。现亭重建于中学西南侧的葫芦山(古名待佛岭)上,为仿古木结构,上盖小青瓦,下有坐凳,六角飞檐,外型美观。该亭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造价为二万元,由江苏高邮古典园林建筑工程处承建,1986年底竣工。

渡仙亭,在张公岩与观音岩之间,过渡仙桥即达。亭为条石结构,方形,四根石柱上刻着楹联,占地面积7.29平方米。该亭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拾陆年(1811年),高僧慧莲募化所造。

佛塔建筑

浮山在建国前有塔二十座,多以方解石垒成。塔内分藏舍利、爪发、衣钵、骨灰等,留存的有:

远禄祖师塔,在会圣岩右,栖真岩内。岩端刻有“开山和尚卯塔”字样。宋嘉祐五年(1060年),徐家市民陈文政建,范仲淹为塔铭,后被侵占者用乱石垒塞。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六月,阮自华同朗目、淡居二高僧重建。塔高7尺,圆形,直径3尺,为高级白石雕刻而成。塔上联云:“千里瓢囊归叶省,一屏棋局付欧公。”朗目有记事七绝—首在岩壁。明太史姓黄辉题“远公塔院”四字于岩端,解放后,塔被严重损坏。1986年,管理处重修此塔和塔院。

古庭禅师衣钵塔,在金谷岩内,塔高3米,直径1.9米,石结构。明代所建,万历间重修;今又修复一次。

三宝塔,在“阮集之读书处”东侧,明万历三十年(1602)朗目本智禅师建造,为众僧藏骨之所。塔后有二小塔,左刻“卧云禅师之塔”,右刻“方山宝”(已不存)。塔7层,高7米,中空,塔底直径3.3米。塔体呈正六边形,为方石结构。正面中间有一块碑刻,上书“三宝塔”三字,字体刚劲有力,为朗目和尚所书。1989年冬,浮山管理处予以重修。

淡公塔,明天启三年(1623年),吴应宾阮自华建,为高僧澹居藏骨之所。50年代毁。遗址在翠微峰自然保护区西,面对屯兵峰。

清公塔,清康熙三年(1665年),在瑜、在旨诸和尚建。为清隐法师藏骨之所。50年代毁,遗址在淡公塔右。

名人故居

浮山有山有水,环境幽雅,历有高人择居,现存名人故居三处。

方以智故居

方以智故居,在浮山西省麓,丹丘、墨历两岩之下,现名陆庄,旧名在陆居,全称在陆山庄,建于明万历辛亥(1611年),为方大镇所建。

吴芝瑛故居

吴芝瑛,清末女诗人,秋瑾的好友。秋瑾出国留学及回国办《女报》,均得到她的支持和援助。秋瑾牺牲时,她不顾安危,为其奔丧收葬,时人为之敬佩。

芝瑛故居,在浮山西3公里处,名“鞠隐山庄”,系其父吴康之所建。康之,为吴汝纶从兄,少时因丧父母,在汝纶家长大,成年后历任宁阳县禹城市蒲台县武城县、章邱、郓城县等县知县,为官清廉。时值清末,外侮内忧,朝政日非。康之目不忍睹,则慕学陶渊明慨然退居田园,并以渊明爱菊之意,自号“鞠隐”(菊、鞠,古通用)以示志,故名其居为“鞠隐山庄”。

鞠隐山庄,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原有三进厅房和其它瓦屋40余间;外有围墙,南北门楼及石级台阶;正厅悬挂吴芝瑛亲笔书写的“鞠隐山庄”匾额,毁于“文革”之初。

房秩五故居

房秩五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的创办人。1929年,他为了便于管理学校,在学校之东北,建造了一座别具一格的小楼房。在阁楼上,可眺望石溪河对岸房秩五父母的坟墓。因援《诗经》内“陟彼兮,瞻望父兮;陟彼圮兮,瞻望母兮”之意,将阁楼取名为“双瞻阁”。1984年,枞阳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收回双瞻阁,交浮山管理处使用。当年,管理处重修此阁,并建造了职工宿舍。1989年,县政府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年,由管理处主持,再度扩建了围墙,并新建了“紫霞居”、“邀月堂”,给房姓故居增添了光彩。

古寨遗址

浮山水路较为方便,上行可至庐江县,下行出白荡,可达安庆市、九江、芜湖市南京市;加上山势险恶,多悬崖绝壁,内有洞穴可居,外有水可作壕障,因此历史上常成为兵家扎寨之所。

元末陈寨

元朝末年,义军四起,自称汉王的陈友谅扎寨浮山,从此战事不息。人称浮山为“陈寨”,即由此而来。妙高峰,就是当年陈友谅的点将台;屯兵峰,就是陈友谅的屯兵处;西南三里的长山,就是徐魏公的屯兵山;山下会圣岩景区,四关俱全,古寨石墙依然可见,这就是当年的陈、赵大本营-中军帐;天池周围的石骨上,到处可见圆孔,这就是当年的插旗处。浮山还有许多有关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传说,如陈友谅嫂嫂战死浮山,葬于白虎山上的悲壮故事;朱元璋在会圣岩顶架火炮,轰击潜龙峡的传闻。“朱洪武炮台”保存完好,成为人们观赏的遗迹。

明末胡寨

明朝末年,张献忠桐城市一带活动达十年之久。据旧志载:“祟祯之季,寇乱四方,居人思所以卫难者,结堡于浮城,其四围东西留两门。”此次浮山扎寨,因堡长为胡其芬,故名“胡寨”。

清末占寨

太平军攻下安庆市,浮山群众在当地封建势力的煽动下,结寨浮山,对抗太平军。其为首者占砻匠扎寨浮山,以戗山为小寨,成犄角之势。

石刻遗迹

浮山石刻,约400余幅,其中唐刻1幅,宋刻24幅,元刻2幅。石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书法万千。字体有大、有小,大有1米见方,小者不满1寸;风格上,有的铁画银勾,有的清瘦严谨,有的丰润饱满,有的托忒克·端方秀丽。这些古代艺术遗产,是安徽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公布),是研究历史、人物、宗教、书法的珍贵资料。

佛教文化

浮山佛教,始于晋梁。梁天监三年(504年),刘彻推崇佛教,沿江一带寺庙大兴。浮山地处江畔,山青水秀,四大石窟成林,自然成了建茶的宝地。当时“浮图始昌,为室为堂”,一派生机。南陈太建七年(575年)之前,有高僧智顗在此结茅禅修,后建“浮山寺”,为有史料记载的创庙之祖。智顗南渡后,在天台县山创立天台教派,影响甚广。进入隋朝隋炀帝赐予智顗为智者大师,故浮山寺被称为“智者大师道场”,或曰“祖庭”。此时,中国佛教处于鼎盛时期,法华宗在浮山占主导地位。

宋代,有高僧远禄,云游四方,参过汾阳市的昭和尚和叶县的省和尚。两位禅师的说法对远禄的思想归宗起了重要作用。后远禄参拜了佛教曹洞宗祖师太阳玄禅师,玄师以直皮履授之曰:“洞宗无人,以此传之”。远禄奉命往住浮山,成为浮山曹洞宗的开山祖师。

康熙,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无可大师方以智,接受安徽巡抚和桐城官绅之邀,为浮山十六代住持。其徒山足和尚主持重修了《浮山志》,建造了“藏经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佛事活动逐渐恢复。除华严寺外,其它庙宇俱在修复之中。会圣寺规模如旧,由僧人修顺、开权等3人管理;金谷寺正在施工修复,丈六金身已登莲花宝座,住持先为安修,今为望山。张公、观音、佛母诸寺,已列入修复计划。

寺庙建筑

敕赐东大寺,古为浮山寺南陈智顗创建。右代重修,最后毁于清末。房秩五先生在古寺的遗址处创建浮山公学,即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之前身。

金谷禅寺,建于宋代前。因寺前有株木芙蓉树,故俗称“木莲阁”。入山门,步石级,可达大殿。殿两厢是倚岩而建的东、西楼,左侧是选佛岩,岩下建有僧厨。全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

会圣禅寺,位于浮山中部,为江左名刹。该寺建于晋梁,衰于五代十国,兴于北宋。至明万历年间,香火日盛。此寺为圆鉴大师远禄给欧阳修说法处,也是远公著书处、坐化处,一直为人景仰。会圣禅寺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浮山之战。清宣统二年(1910),重建瓦房三大间。1986年浮山管理处主持重修,现已初成,全寺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寺匾“会圣古刹”为赵朴初手书。住持修顺新塑观音、地藏二佛像,重整仪轨,管理井然。

壁立岩寺,初为道观,因宋代张同之在此面壁修道,故名。明万历年间,改为佛寺。有老僧德空及其徒碧云住此,曾兴建“高阁寺”,供奉大士像,香火渐盛。寺前原有“夕阳楼”一座,古朴典雅;寺旁建有僧房,共占地224平方米。清嘉庆时,有高僧慧莲在此驻锡,并于寺西建起“渡仙亭”,与“夕阳楼”相峙。寺庙毁于清末,但香客依然不绝。

观音岩寺,古称“啸月岩”,位于浮山西部,占地580平方米,寺名为明安庆市知府赵寿祖题。前有僧房数楹,倚岩添瓦,就石为门。岩内设有“武汉石观音寺”,供奉白衣观音,门外有“云锦廊”,系明代连云禅师所建。是寺于50年代拆毁,今拟复建。

佛母岩寺,因岩形如筛,俗称筲箕岩”。岩内建有准提殿,供三眼六臂准提观音,故称“佛母岩寺”。殿前有堂,系垒石而筑。全寺占地约240平方米,为明代深修和尚所建,现已毁。

普陀岩寺,昔为僧人结茅禅修之所,距会圣岩约一里。宋欧阳修拜访圆鉴大师后,常偕友人在此奕棋、饮酒,故又名“醉翁岩”。欧公去后,寺庙荒废。明万历年间,如法和尚募资重建,恢复旧观。现岩存庙毁。

报亲庵,在墨历、掌岩之西麓。旧名“在陆居”,或曰“在陆山庄”,今称“陆庄”。1611年,方以智祖父方大镇辞官归里建此山庄。庄中有堂,名“此藏轩”,为方大镇亲题。墨迹书丹,嵌于壁中。明末张献忠部过境,全庄被焚,独存此轩。清兵入关,方以智出家为僧,云游在外。其子中德、中通、中履,为迎养其父,重修此轩。时宣城市学者施愚山与方家友善,题名曰“报亲庵”。以智逝世后,中德又于庵东“庚月亭”旧址上,新建“四代祠”。其住持为法澄。庵与祠毁于清末,遗址尚存。

旅游开发

浮山开发,古已有之,解放后的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春,安徽省建设厅下拨了规划经费。同年,安庆行署建设局,组成了以工程师蒋品珍,助理工程师王本立和技术员何基松等十余人的考察规划小组,对浮山和白云岩景区进行了为期一月的考察,8月底制定了《总体规划大纲》。

1984年11月14日至16日,“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议会,在枞阳莲湖饭店召开。会议由省建设厅副总工程师罗清澄和行署建设局副局长蒋品珍主持,行署顾问朱佐臣参加了会议,并邀请了北京大学、省文化厅、文物局、安庆市蚌埠市九华山潜山市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68人。通过规划介绍和实地踏勘,到会代表进行了认真的评议。

1985年元月25日,枞阳县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了《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修改稿,30日上报待批。1985年9月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建设厅审查批准了规划大纲,决定实施。1987年8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浮山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1985年4月21日,浮山正式接待国内游客。同年11月3日,首次接待了外国来宾(日本学者)。

管理机构

1983年11月,枞阳县委、县政府决定,正式成立浮山园林管理处,1989年5月以后,管理处定为副局级,归属枞阳县城建局。1992年2月,浮山镇人民政府成立,管理处并入镇政府,对内为一个机构,对外为“两块牌子”。

旅游线路

根据浮山峰低水绕,景点集中,岩洞、石刻隐藏于半山腰的特点,游览线路采取双回环形式。其路线选择依地形而变化,因景而异,分一日游、二日游。

一日游

浮山镇-山门-“灵猴迎客石”-御碑亭-双瞻阁-金谷岩-紫霞关-龙湫池-望江亭-打鼓洞-仙人桥-会圣岩(午餐)-大天池-张公岩-海岛岩-中共桐庐县委机关旧址-山-浮山镇。

二日游

第一天,浮山镇-山门-灵猴迎客石-御碑亭-金谷岩-紫霞关-首楞岩-望江亭-仙人桥(午餐)-谈禅岩-打鼓洞-雷公洞-浩笑廊-会圣寺-三宝塔-方以智墓-双瞻阁-浮山镇。

第二天:浮山镇-樯山-摘星岩-醉翁岩-中共桐庐县委机关遗址-海岛岩-张公岩(午餐)-大天池-元宝峰-抱龙峰-烈士墓水上公园(拟建中)-浮山镇。

位置境域

浮山,又名浮渡山,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的白荡湖滨,行政隶属于铜陵市(21015年前属安庆市枞阳县浮山镇

最高峰海拔165米,山体大致沿南北向展布,面积15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

铜陵浮山,山浮水面水浮山.今日头条.2024-02-0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