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

更新时间:2023-05-20 02:13

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Ⅰ、The First World War 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是1914一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间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

19世纪70年代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早期发展强势的英国,逐渐被崛起的德国超越,两国之间为了争夺在欧洲的领先地位,频频出现争端。另外,法国与德国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紧张,从1870年普法战争以来,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对抗从未停止。同时,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之间也冲突不断。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在寻找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方,于是在欧洲便逐步形成了对立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并展开大规模的军备竞赛,更大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一触即发。随着两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巴尔干地区的矛盾危机逐渐上升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冲突。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塞尔维亚青年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罗斯帝国、法国、德国英国也在之后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战争爆发后,可分为三个阶段。1914年-1915年为战略进攻阶段。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均按计划发起战略进攻,在西线、东线、南欧、土耳其等战场交战,但都未能取得较大战果,随后双方转入阵地战阶段。1916年-1917年为战略相持阶段,这一阶段双方在各处战场实施重点和局部进攻,陷入伤亡巨大的消耗战和进展甚微的僵持局面,这期间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的战役之一的凡尔登战役。在此之间,罗马尼亚美国希腊、中国等先后加入协约国,俄罗斯则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1918年为战略决战阶段,美国参战后,协约国实力更加强大,在各个战场对同盟国发起反攻,最终迫使力量耗尽的同盟国投降。1919年1月18日到6月28日,27个成员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苏俄未被邀请,会议被英、法、美、日、意等列强操纵。会上经过激烈讨价还价,通过了掠夺德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对德《凡尔赛和约》和组建国际联盟的《国联盟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前后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参战的有30个国家,约15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协约国方面达4835万,同盟国方面为2516万。士兵阵亡人数在850-970万人之间,受伤人数达两千余万。超350万人留下终生残疾。欧洲失去了大量年富力强的青年,从根本上损害了欧洲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参战各国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欧洲不仅失去了大量海外投资,其海外市场也受到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的财政金融地位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战争还破坏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极大削弱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力量,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战争背景

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19世纪70-80年代,各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除了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发展较早的帝国主义国家外,新兴的日本美国德国也加入了瓜分世界的行列中来。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在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的前提下,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发展、扩张的不平衡,特别是英国、法国、俄国占据了大量的殖民地、人口,而新崛起的国家尤其是德国要求更加广阔的殖民地,和英法等国产生了多种矛盾,使得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冲突愈发严重。

欧洲外交局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主要国家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冲突,包括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德矛盾、俄奥矛盾等。其中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英国的殖民霸权建立较早,拥有着大量殖民地、商品市场,德国则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强国,到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英国,但是在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方面英国占绝对优势。为了获得新的殖民地,德国在威廉二世统治时期大力推行“世界政策”,发展海军,试图挑战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从而激化了英国与德国间的矛盾。英德矛盾主要体现在德国在中近东、非洲的扩张与制海权的控制上。

法德矛盾则更为直接,1870年,在德意志帝国统一的王朝战争中,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主体普鲁士王国法国爆发了战争,是为普法战争。普法战争法国惨败,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并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公国两个省份,法德矛盾由此结下。

俄罗斯德国的关系则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18世纪初俄国彼得大帝扩大同西方交往开始,俄德两国间便战和不断。19世纪初,在拿破仑战争中,俄国与普鲁士同为反法同盟的一员,并在战后的1815年与奥地利结成神圣同盟。19世纪下半叶俄德两国的经济往来较频繁。1872年9月,俄国、德国和奥地利三国皇帝在柏林会晤,在1873年10月23日,三国皇帝在申布龙签订了被称为“三皇同盟”的协定。但随着俄国与奥地利在巴尔干问题上产生冲突,德国选择了奥地利一方,俄德关系不断恶化,1890年奥托·冯·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独揽大权,开始奉行反俄联英的外交策略,双方矛盾逐渐激化。

俄罗斯与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巴尔干问题上。19世纪7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下的巴尔干半岛爆发了反对土耳其专制统治的民族起义。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积极响应起义,希望建立斯拉夫人自己的民族国家。巴尔干半岛的形势引起了欧洲大国特别是邻近巴尔干的奥匈帝国与俄国的关注与干涉,俄奥两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是不同且存在冲突的。同为斯拉夫民族的俄国希望在巴尔干建立由俄国庇护的斯拉夫人联邦,从而把黑海海峡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奥匈帝国则担心边境上出现一个由俄国支持的大斯拉夫国家,从而向东扩张的道路。双方的矛盾逐渐严重,转而向“三皇同盟”的最后一方——德国求助,德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倾向奥匈帝国,最终也导致了俄德关系的恶化,三皇同盟最终破裂。

两大军事集团与军备竞赛

帝国主义国家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在寻找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方,于是在欧洲便逐步形成了对立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由于法德矛盾的严重与德俄关系的恶化,德国不得不寻找新的盟友。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问题上的矛盾,与奥匈帝国缔结了秘密的军事同盟。双方约定,只要有一方受到俄国的攻击,另一方当以全部军事力量施以援助,如果一方是受到俄国以外的大国进攻,另一方则保持中立。不久后,德国又利用意大利与法国在突尼斯问题上的矛盾,将意大利也拉入自己的军事同盟中。1882年,德、意、奥三国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规定三国中任意一方受到两个及以上大国侵略,另外两方将予以支援,其中德、意双方在面对法国侵略时也应相互援助。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意大利则较为动摇。

面对德、意、奥三国的联合,三国同盟的主要目标法国、俄国也采取了应对,1891年俄法双方约定,一旦发生战争,便会互相协助。1893年12月27日和1894年1月4日,俄法两国通过换文的形式使军事协定正式生效,俄法同盟最终建立。 而一直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的英国也在英德矛盾日益严重,特别是德国大力发展海军的情况下感到了威胁,也开始寻找盟友。1902年,英国首先与日本结成了英日同盟。在欧洲,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了关于协调殖民地的协定,法国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夺取摩洛哥。1907年,英国又与俄国签订了划分势力范围的协约。随着俄法同盟与英法、英俄协约的相继签订,与三国同盟相对的三国协约也正式成立,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相互对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在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中及形成后,进行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双方军备竞赛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军费开支,扩充军备,研制新式武器。自1874年至1896年,欧洲大国的军费平均约增长50%以上,其中德国和俄国尤甚,都超过了70%。到20世纪初,军费增加更快。1900-1913年,英、法、俄和德、奥、意6国海军军费从3.9亿美元增加到7.2亿美元;陆军军费从7.45亿美元增至11.9亿美元。在陆军规模方面,到战争爆发前,法国拥有54个师,76.7万人;德国拥有51个师,75万人;俄国拥有107个师,144万人;奥匈帝国也扩军到20万人。大战爆发后,各参战国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总兵力均达到了数百万。在海军方面,英国与德国展开了海军竞赛,作为传统的海上强国,英国提出了“海军两强标准”,即英国的海军力量应该保持相当于两个大国的水平。德国也从19世纪末威廉二世提出“世界政策”后便开始大力发展海军。到战争爆发前,英国有大小军舰688艘,海军人员20.1万人;德国有391艘,7.9万人。

地区危机与局部战争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愈发强烈,在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不断出现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1905年-1906年、1911年,为了侵占摩洛哥地区,德国法国发生了两次战争危机。1908年-1909年,俄罗斯和奥匈帝国趁土耳其发生革命,秘密达成协议,制造了波斯尼亚危机。最终,在英、法、德等国的干涉下,奥匈帝国吞并了波黑、黑塞哥维那两省。1911年,意大利为了夺取土耳其帝国在北非的领土,发动了意土战争,最终土耳其将北非的的黎波里、昔兰尼加割让给意大利。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的失败,激起了国内巴尔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巴尔干地区已经独立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国也成立了反土同盟,支持本民族同胞的解放运动,俄罗斯也以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为由介入了巴尔干的矛盾。1912年10月,反土同盟各国相继向土耳其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战争在数周内便结束,土耳其惨败。战败后的土耳其仅保留了伊斯坦布尔市在内的小部分亚洲领土,其余由塞尔维亚、希腊等国分割。巴尔干地区各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后,巴尔干局势并没有就此停息,由于巴尔干各国的掠夺政策,以及背后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在巴尔干各国之间,很快便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也都在巴尔干寻找支持者。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希腊站到了协约国一方。保加利亚则和德、奥接近起来。两次巴尔干战争也推动了此前被奥匈帝国吞并的波黑和黑塞哥维那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要求摆脱奥匈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俄罗斯为了侵略目的,支持塞尔维亚。就这样,巴尔干地区的矛盾危机,逐渐上升到协约国和反法西斯同盟两大集团的冲突。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以及巴尔干各国之间的纠纷,使这个地区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库”。

战争进程

战争爆发(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夏季,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地区举行军事演习,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夫妇前去检阅并指挥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夫妇于6月27日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进行公务访问。斐迪南一向主张侵犯塞尔维亚,奥匈的蓄意挑衅激起塞尔维亚爱国者的极大愤怒。塞尔维亚秘密爱国军人组织“黑手党”拟定了进行暗杀活动的计划,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主要街道上设下埋伏。6月28日,斐迪南夫妇乘坐敞篷汽车驶过萨拉热窝街道时,被一个“黑手党”成员17岁的爱国者普林西比开枪打死。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立即用这件事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罗斯帝国作为塞尔维亚的保护国,也随即发布了军事动员令,其盟友法国也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持沙皇俄国,德国作为奥匈帝国的盟友,也于8月1日和3日分别向俄、法两国宣战并入侵比利时,导致英国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各国的战略意图及计划

战争爆发后,各国按照各自的战争目的制定了战争计划。德国为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修改了前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提出的计划,准备在6-8周内首先征服法国,然后挥师东进,在数月内打败俄罗斯,结束战争。德国对法作战的企图是:以次要兵力在左派牵制法军主力,以主要兵力在右派通过比利时和卢森堡法国腹地迂回,从侧后方打击法军主力。奥匈的战争计划服从于德国的计划,准备以主力进攻俄国,同时对塞尔维亚和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将主力集结于右翼法德边境地区,开战后挺进阿尔萨斯洛林公国或反击德军入侵。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将兵力区分为两个集团军。其一面朝东普鲁士王国,在西北前线集结;另一则在西南前线集结,面对加利西亚。如果德国集中兵力攻击俄罗斯,俄国将采取“G计划”,收缩兵力,以待战机。如果德军主力放在西线,俄军就执行“A计划”,分别进攻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英国计划派中国远征军协助左派法军行动,同时发挥海军优势同德国进行海上较量。

战略进攻阶段(1914-1915年)

大战爆发后,双方在主战场展开战略进攻,但均未实现速战速决计划,被迫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其间,日本于1914年8月、意大利于1915年5月加入协约国,土耳其于1914年11月、保加利亚于1915年10月加入同盟国。

西线战场

1914年8月2日,西线德军主力开始向卢森堡和比利时发动进攻,比利时早期的抵抗行动非常成功,不但迟滞了德军主力部队的攻势,也误导了同盟国的情报。但由于法军的错误计划,比利时军失去了支援,只能撤退至安特卫普筑垒地域。8月7日,法军右翼主力攻入上阿尔萨斯,14日,法军19个师的主力进入洛林,但很快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军就在德军的抵抗下被击退。8月下旬,德军开始进行反击,但由于兵力不占优势,并未取得较大的成果。

进攻法国的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在法国东北边境多次交战,在蒙斯战役中,法英联军战败,被迫向南撤退;德军则推进到巴黎以东马恩河地区。9月,德军与法英联军在马恩河地区展开大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双方参战人数达150多万。由于指挥不当,德军面临被法英联军包围的危险,因而德军参谋总长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命令德军撤退至埃纳河一线。法英联军随即进行了追击,但德军在埃纳河一线构筑了防御工事,法英联军被击退。埃纳河战役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的转折点。尔后,德军和法英联军为迂回对方暴露的翼侧而在瓦兹河和加来海峡之间连续实施机动作战,被称为“奔向海洋的赛跑”,但均未达到目的。10月,德军发起了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付出了重大伤亡,仍未能取得胜利,西线转入阵地战。1915年,为了缓解两线作战的压力,德军决定先打败实力较弱的俄国,于是将主力东移,在西线转取守势。法英联军先后实施香槟、阿图瓦等战役,对法国北部的德军阵地发动进攻,但未能突破德军防线。其中在4-5月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造成联军重大伤亡,此后交战双方都大规模使用毒气。

东线战场

为在战略上配合法英联军西线作战,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开始执行“A计划”,第一、第二集团军于1914年8月中旬开始进攻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俄军虽然在总兵力上占据优势,但由于将兵力分散到两个方向,导致每个方向的优势都不明显。同时两个集团军开始进攻的时间相差了5天,在情报方面俄军也处于劣势。8月底,德军坦能堡战役中将俄军第二集团军包围歼灭,俄军死伤5万余人,9.2万人被俘。俄军虽在东普鲁士惨遭失败,但在加利西亚却取得对奥匈军的胜利,并企图乘胜攻入德国的西里西亚,但被德军以先机发动的进攻所挫败。1915年,德国为支援奥匈而改变战略计划,企图尽快打垮协约国的薄弱环节俄罗斯,尔后再打英法海底隧道。1-2月,德奥联军集中兵力对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两翼发起冬季攻势,但未能突破俄军防线;5-6月再对俄军战线中部发起对戈尔利采的突破,终于达成突破,迫使俄军全线溃退。德奥联军乘胜深入俄境,占领波兰波罗的海沿岸大部地区,但未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10月,整个东线也转入阵地战。

南欧战场

巴尔干半岛方向,战争打响后,奥匈帝国立即集中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对塞尔维亚开展大规模攻势,但并不顺利。奥军先后三次进攻塞尔维亚,在塞军英勇抗击的情况下,奥军队进展缓慢,直到12月2日才占领贝尔格莱德,随即又被塞军收复。奥军官兵损失高达28万名,另有4.8万人被俘。奥军元气大伤,只得转而采取守势。塞军伤亡也近10万人,无力再扩大战果,双方遂转入对峙状态。1915年10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同盟国军队从东、北两个方向对塞尔维亚发起全面进攻。塞军虽英勇进行抵抗,但因寡不敌众,只得放弃贝尔格莱德。英法联军在希腊登陆,企图北上增援塞军,但遭保军阻击。11月,同盟国军队占领塞全境,英法联军撤回萨洛尼卡固守待援。1915年5月,大战开始时曾宣布中立的意大利协约国拉拢下退出同盟国而对奥匈宣战。至年底,意军在意奥边境先后发起四次伊松佐河战役,攻占卡波雷托等地,但未取得重大突破。

土耳其战场

1914年10月底,土耳其在德国的拉拢下,在黑海袭击俄国舰艇,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于11月1日进行还击,两国开战。随后英、法相继向土宣战。11月12日,土耳其正式向英、法、俄宣战。英、法、俄军先后在高加索、伊拉克、加利波利半岛和埃及巴勒斯坦四个方向对土耳其展开作战行动。在高加索战线,俄军于1915年1月经萨勒卡默什战役击退土军进攻,并乘势攻入土境。在伊拉克地区,英军于1914年底在波斯湾登陆,占领巴士拉,并于1915年11月北上巴格达,但在库特伊马拉被土军包围。在加利波利半岛,英法联军于1915年2月发动加里波利之战,企图夺取该海峡,占领土首都伊斯坦布尔市,迫使土退出战争,但遭顽强抗击,被迫于1916年1月撤退。在埃及—巴勒斯坦方向,土军于1914年11月占领西奈半岛,并向苏伊士运河推进,但1915年2月被英军击退。

其他战场

战争爆发后,英国法国立刻对德国殖民地采取行动,在非洲大陆,英法军队夺取了德国所属的多哥、喀麦隆纳米比亚和东非诸殖民地。在远东日本也对德国的殖民地采取行动。中国虽于1914年8月6日宣布中立,但日本为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省势力范围,无视国际法关于中立国不受侵犯的规定,在对德宣战后出兵占领山东大部,并在英军配合下攻占青岛市,又于10月占领了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则分别占领德属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和德属萨摩亚群岛。

战略相持阶段(1916-1917年)

在主战场转入阵地战后,双方调整战略计划,实施重点和局部进攻,但均无建树,陷入伤亡巨大的消耗战和进展甚微的僵持局面。在此之间,罗马尼亚美国希腊、中国等先后于1916年8月和1917年4-8月加入协约国

西线战场

1916年初,德国将战略重点重新放回西线,决定在凡尔登地区发动重点进攻,迫使法国人投入所有的有生力量,在该地区全歼法军,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1916年2月21日,德军第5集团军对凡尔登地区的法国防线发动进攻,并调集1200多门火炮对法军防线进行轰炸。战役初期德军进展顺利,三天内就攻下了法军在凡尔登四道防线中的第一道,但随着亨利·菲利浦·贝当被任命为法军凡尔登地区总司令,法军的劣势得到缓解,双方进入相持。直到9月底到12月中旬,法军通过组织多次反击,将德军驱逐出了凡尔登地区的阵地。法军获得凡尔登战役的最终胜利。 凡尔登战役历时共10个月,德法两国合计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双方军队伤亡达到约100万人,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的战役之一,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期间,为缓解法军压力,击败法国北部德军,1916年7-11月,英法联军按预定计划发动索姆河战役。英军在战役中首次使用坦克,协同法军夺取德军部分阵地,虽未达成战役突破,但迫使德军再次转入战略防御。索姆河战役双方死亡人数超过134万人,虽未达到原定的战赂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1917年,英法联军为彻底扭转西线局势,于4月发起春季攻势,但因指挥不当而受挫,并在法军中引起骚乱。为使法军恢复士气并改善战场态势,英军从6月起在战线北部实施局部进攻。在年底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首次集中使用坦克支援步兵冲击,虽未突破德军防线,但开创了现代条件下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先例。

东线战场

1916年由于德军在西线发动对凡尔登地区的重点进攻,德奥联军在东线实施战略防御。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为策应英、法、意军在西线和南线作战,于6月采取一点为主、多点突破战术发起夏季进攻战役,被称为“布鲁西洛夫突破”。俄军首先突破了奥匈帝国军的防御,抓获了近20万奥军俘虏。但随着德军的介入支援,俄军的攻势遭到遏制。7月,俄军再次发动进攻,但因战机已失,军队损失严重,士兵厌战情绪加剧,不得不停止进攻。俄军在1916年的攻势虽未成功,但占据了布科维纳与大部分加利西亚地区,俘获了共35万德奥俘虏,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德军在西线的攻势,俄军也付出了近百万人伤亡的代价。1917年3月(俄历2月),俄罗斯爆发革命,沙皇统治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推行战争政策,但在6月进攻战役和9月里加战役中接连失利。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战争,并于12月15日同德国签署停战协定。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奥集团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俄国正式退出战争。

南欧战场

在巴尔干方向,罗马尼亚于1916年8月28日向奥匈帝国宣战,罗马尼亚共投入2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约80余万人,一度攻入特兰西瓦尼亚,但德奥联军随即实施反攻,至年底击溃罗军主力,占领罗马尼亚大部领土。1917年,罗马尼亚战线仍无任何起色,于是罗马尼亚政府只得于12月11日和德奥签订停战协定,随后又于1918年5月7日与同盟国单独和。德国保加利亚联军向希腊方向发动进攻,占领弗洛里纳卡瓦拉等地。1916年8月起,协约国军队在塞萨洛尼基发动了多次攻势,前后伤亡4.7万人,再上疾病导致军队大量减员,只得停止进攻。1917年4月和5月,协约国又发动了两次进攻中,付出了2万人伤亡的代价,但进展却很少。1917年6月,希腊对同盟国宣战。

意大利战线,1916年3月-1917年9月,意军又进行了七次伊松佐河战役,占领奥军部分阵地,迫使奥军向德军求援。10-12月,德奥联军发动第12次伊松佐河战役(亦称卡波雷托战役),迫使意军全线后撤。

土耳其战场

在高加索战线,1916年初,俄军发动埃尔祖鲁姆战役,突破了土耳其军队的防御,占领西亚美尼亚和波斯北部部分地区。英军也于1917年2月在伊拉克地区恢复进攻,并在俄军配合下攻占巴格达。在埃及—巴勒斯坦方向,1916年8月,土耳其军再次对苏伊士运河发动进攻,被英军击退,英军趁机向巴勒斯坦地区反攻,至1917年底,英军先后占领贝尔谢巴、加沙、雅法和耶路撒冷。

海上战场

大战爆发后,确保协约国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同时限制德国英国皇家海军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德国海军则力图打破封锁,并采用破袭战和潜艇战破坏协约国的海上交通线。双方海军在北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发生多次交战。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德两国舰队在丹麦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海面上遭遇并发生战斗,即日德兰海战。经过一天的战斗,德军在战损方面占据一定优势,但是没能对英国皇家海军的力量造成重大的打击,也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日德兰海战双方总计投入超过250艘军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德海军的决定性的战役。战后德国认识到自己与英国舰队的巨大差距,不再尝试舰队战,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无限制潜艇战对英国海上航线的袭扰上。1917年2月,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至年底共击沉协约国和中立国货船600余万吨,使协约国海运一度陷入瘫痪状态。美国参战后,同英国加强反潜战,并实行护航制度,基本保证了海上交通线的畅通。

战略决战阶段(1918年)

美国参战后,协约国实力更加强大,并通过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和最高统帅部,实现了各战场的协同作战和统一指挥,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最终迫使力量耗尽的同盟国投降。

西线战场

俄罗斯退出战争后,东线战事结束,德军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赶在美国军队主力投入战斗前与英法联军决战,夺取战争胜利。1918年3月起,德军集结190多个师的兵力在西线发动进攻,连续发起索姆河攻势、利斯河攻势、埃纳河攻势、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势、香槟-马恩河攻势,在部分地区突破了英法联军的防御,甚至一度逼近巴黎,但最终未达成战略突破。德军也在一系列的攻势中损失惨重,协约国军队则得到了美军的支援,实力大增。7-9月,英法联军在局部发动反攻,德军防线上的马恩河突出部和亚眠突出部都被攻占;美国军队也在战线南部发动圣米耶勒战役,攻占了德军占据的圣米耶勒突出部。9月26日起,英、法、美军发动总攻,德军全线溃退。到11月,德军已被赶出比利时西部,被德军占领的法国领土除极少数外都被协约国军队收复,协约国军队准备向洛林发起进攻。军事失利加速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危机和崩溃,10月3日,德国政府内部组成了以马克斯·巴登亲王为首的新内阁,并多次提出停战谈判。11月4日,协约国方面向德国提出共35条的休战条款。11日晨5时,德国的两名代表终于在巴黎东北方贡比涅森林的火车厢里签订停战协定。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西线停火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南欧战场和土耳其战场

在西线德军节节败退下,其他战场的协约国军队也发起了最后的决战。巴尔干半岛方向,协约国军队于9月15日发起瓦尔达尔河战役,攻入塞尔维亚南部。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30日,保加利亚签署停战协定。在意大利战线,意军于10月发起总攻,奥军全线崩溃,奥匈帝国内部也土崩瓦解,各非德意志民族纷纷独立。11月3日,奥地利宣布投降,签署停战协定。在巴勒斯坦叙利亚方向,英军于9月发起总攻,在阿拉伯游击队配合下快速突进,攻占大马士革贝鲁特。10月30日,土耳其宣布投降,并签署停战协定。

战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前后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31个国家,约15亿人参加了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协约国方面达4835万,同盟国方面为2516万。在整个战争中,同盟国与协约国双方进行了了数十次大规模会战,造成了大量伤亡。交战各国不仅动用了全部新型武器,而且动员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宣传舆论力量。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英国作家菲利普·史蒂文斯统计,在一战中共有970余万名军人阵亡,受伤人数达2120万,其中协约国阵亡570万人,受伤1280万,同盟国阵亡401万人,受伤840万人。在主要交战国家中,德国阵亡205万人,受伤405万;俄国阵亡180万人,受伤460万;法国阵亡140万人,受伤425万;英国及其自治领共阵亡111.5万人,受伤207万;奥匈帝国阵亡110万人,受伤360万。据美国学者比利·梅尔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军人大约有950万人,其中同盟国死了400余万,协约国540余万。在主要参战国中,德国阵亡200万人,奥匈帝国阵亡100万人。俄国阵亡180万人,法国阵亡140万人,土耳其阵亡80万人,英国阵亡72.3万人,意大利57.8万人。此外还有1500万人负伤,多达900万的战俘,以及数百万因各种原因死于非命的平民。据英国历史学家马丁·吉尔伯特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860万名士兵阵亡,其中同盟国阵亡350万,协约国阵亡510万,在主要参战国家中,德国阵亡180万人,俄国阵亡170万人,法国阵亡138.4万人,奥匈帝国阵亡129万人,英国阵亡74.3万人,意大利阵亡61.5万。据美国历史学家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共造成约850万名战斗人员及1000余万名非战斗人员阵亡。

战争后续

1919年1月18日,为了解决战争造成的问题以及安排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是为巴黎和会。这次会议是在欧洲处于革命高潮的形势下召开的,作为战胜国的与会列强在和会上主要是商讨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及其同盟国,同时也要策划扑灭欧洲革命浪潮和绞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会议的主导国家是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五国,整个会议过程由英国、法国和美国三个国家操纵。与会国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于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合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合约》;稍后还与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签订了条约,这些条约合称为“巴黎和平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此外,巴黎和会还通过了成立国际联盟的决定,《国际联盟盟约》一并纳入《凡尔赛和约》的组成部分。

巴黎和会后,1921年美、英、日等国又召开了旨在协调亚太地区矛盾和秩序的华盛顿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建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全面协调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重新架构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全球新的国际关系学。但德国和意大利国内人民普遍对和会及《凡尔赛和约》不满,国内法西斯主义乘势兴起,逐步壮大并夺取国家政权,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并由此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影响

对欧洲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巨大的物质破坏:参战各国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战争期间,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经济一片混乱,民用工业和农业生产急剧缩减,生活必需品奇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饥荒四起,病疫流行,广大群众痛苦不堪。欧洲失去了战前大量的海外投资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欧洲原有的财政金融地位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巨大的战争开支,到1919年,协约国美国的债务已经高达100亿美元。美国与欧洲的经济与国际地位完全改变,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战后的债权国,并掌握了超过40%的世界黄金储备,接替欧洲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失去了世界工厂和世界银行家的地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的大量人员损失,也使欧洲失去了大量年轻劳动力,从根本上损害了欧洲经济的长远发展。

在政治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陆格局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取而代之的的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大英帝国的疆域虽然扩大了,但各自治领的独立倾向日益加强,英帝国改组为英联邦,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一战对法国的影响也非常大,法国曾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在战争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战后法国试图压制德国,重新取回自己在欧陆的优势地位,却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与破坏,最终丧失了处理德国问题的主动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破坏也给法国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法国民众因而反对战争。当30年代纳粹德国崛起后,法国统治阶级奉行绥靖主义,普通民众也厌恶战争,以致在1940年5月德军进攻时,法国在短短40多天内就战败投降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魏玛共和国法国为了彻底压制德国,解除德国对法国的威胁,在《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战后的军事实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德国联邦国防军禁止征募年轻人或组织预备军,现有军队需要裁撤到10万人,同时德国不允许拥有总参谋部、空军,或装甲部队。海军力量也被限定为只能拥有6艘舰只、不准拥有潜艇。除此之外德国需要向协约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德国的莱茵地区被协约国占领,并被设为永久非军事区,但泽地区也被划入波兰。《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处罚引发了德国人的强烈不满,德国社会出现了狂热的民族仇恨。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纳粹党,在阿道夫·希特勒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也就是“纳粹党”。希特勒迎合了德国民众渴望复仇的心理,在几年时间里,就将纳粹党发展成为德国第一大党,希特勒本人也于1933年登上德国总理的宝座,并在6年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美日的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的欧洲逐渐走向没落,而战火未直接波及的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之机迅速发展。美国除未遭受战争破坏外,其战争费用也比其他国家低。同时在战争中美国接受了大量的战争订货,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出口贸易的扩大进一步带动了美国工业的发展,从1915年起,美国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新的“战争繁荣”周期。其中军事工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如造船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铁路业等等在战争的刺激下,迅速扩大了它们的生产规模。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大降低了失业率。至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3。另外,协约国在战争中向美国大量借贷,这使得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也大为增加,战后美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的国际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日本也在一战中获得了迅速发展。战争期间,欧洲列强几乎将全部关注点放在战争上,放松了对东方殖民地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掠夺,日本则趁机扩张在中国的势力,几乎独占了东北地区的市场,1915年日本又向中国提出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同时日本趁对德宣战的机会,对德国的殖民地采取行动,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省势力范围,占领了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等德属岛屿。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海运业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日本迅速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尽管在战争期间和战后初期列强暂时容忍了日本的扩张行为,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的发展。日本觉得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首先在远东打破了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体系,又于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与德国、意大利一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解散。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建立了共产党,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条件也逐渐成熟。1919年1月,苏俄以及波、奥、匈等八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代表在莫斯科集会,发表《告世界共产主义组织和左派社会党人书》。3月2日,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召开,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大会宣告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成立。共产国际成立后,帮助了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建立共产党,到1920年7月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已经有27个国家的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这些共产党的成立,扩大了共产国际的影响,积极推动了各国革命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期间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土耳其、波斯、中国、印度相继爆发了民族解放运动,如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对武器装备及科技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现代军事技术的大发展,对于现代武装力量、军种兵种的发展、以及战后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各种枪炮朝自动化方向发展,坦克的出现;海军的主力舰吨位及潜艇数大增;空战武器出现,飞机迅速发展;化学武器的应用。此外,汽车和无线电技术也被广泛用于军事目的。在科技方面,战争中军事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无线电技术三大发明,在战后各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钢铁、石油、橡胶、玻璃等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战争评价

印度外交官、历史学家K·M·潘尼卡认为:从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

美国历史学家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帝国等王朝。代之而起的是贵族政治论者所朦朦胧胧意识到的新的领袖、新的制度和新的意识形态。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结束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挑战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都被设法成功地阻止了,但这种缓解只持续了20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一削弱过程,使欧洲各地的帝国处于大混乱之中。

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一小撮垄断资本家的利益,给世界人民制造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与帝国主义的愿望相反,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巩固而是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战争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俄罗斯工人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占地球1/6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垮了台。即使获胜的英、法、意大利等也削弱了。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战争纪念

纪念场所

兰赫马尔克德国战争公墓

兰赫马尔克德国战争公墓是德国在比利时的四个大型公墓之一,位于突出部北部。这些大型公墓中的坟墓大小不一,共埋葬着12.6万名德军士兵的遗体,其中兰赫马尔克公墓约有44286人。其中19000人的身份得到了确认,而其他25000人的遗体一直不能确定。在兰赫马尔克公墓中,位于中心位置的超大墓穴里安放着16000名德军士兵的尸骨,这些人的姓名都被刻在墓穴周围的一个个花岗石石板上。在一战中,兰赫马尔克曾是1914年、1915年和1917年相继爆发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伊普尔战役的战场中心。

德军墓地的管理由德内政部以及德国战争阵亡者墓地援助民族协会负责。德方招募很多志愿者负责墓地维护。比利时政府认为,士兵是执行任务牺牲的,从人道主义出发,敌我双方的阵亡士兵都应得到体面的安葬。

法国一战纪念博物馆(Great War Museum in Meaux)

第一次世界大战博物馆位于法国大巴黎地区东北部的莫城(Meaux),莫城及周边地区是一战中两次马恩河战役的发生地,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一战历史遗存。在莫城的制高点,也是1914年9月马恩河会战中英法联军成功击退德军进攻的地点,树立着一座美国政府于1932年赠送给法国的一战纪念碑。博物馆呈悬浮状,依地势而建,设计新颖,宛若落在斜坡上的一本大书。博物馆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用于一战常设展览,300平方米用于临时展览,内部设视听教室、多功能厅、文献资料室等。博物馆拥有藏品5万余件,包括200余套大部分参战国的军服,枪炮弹药等武器装备,战车、炊事车、医疗车、轮椅等战争设备,前后方日常生活物品,当时的报纸、照片、宣传画、明信片等资料,反映一战的雕塑、绘画作品以及6000余册关于一战的文献资料等。2007年,尚在筹建中的博物馆即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博物馆”称号,表示博物馆藏品的价值位于国家级行列。

法兰德斯战场博物馆

法兰德斯战场博物馆位于比利时西佛兰德省伊普尔市,坐落于一座织物会馆之内。此织物会馆在中世纪时曾是一个织物及羊毛贸易中心,后在一战的战火中被毁。一战结束后,会馆得以完全仿照原样重建。重建后的会馆中陈列了大量的遗存,同时采用声、光、电手段并用的方法对当时伊普尔突出部的场景进行大规模的展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馆中的陈列在经历各种变化,但仍有一些能让人在参观后非常难忘的物品。比如著名的一战诗歌——威尔弗雷德·欧文的《虽死犹荣》。法兰德斯战场博物馆是欧洲西线战场,乃至所有一战遗存中最精致的博物馆。

纪念活动

一战爆发100周年纪念活动

当地时间2014年6月28日,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以及奥地利等地,举行了一系列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活动。维也纳爱乐乐团在萨拉热窝国家图书馆演出,多国政要出席。 数千民众聚集在附近的广场上,通过大屏幕观看音乐会直播。 在新闻发布会上,奥地利总统费舍尔说,过去的惨痛教训表明,战争无法解决问题,欧盟将致力于实现持久和平。 当晚,位于萨拉热窝老城区的拉丁桥附近还举行了室外演出。

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7月8日晚,联合国举行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的活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纪念活动上发表致辞。他说,即便已经过去了100年的时间,但当人们听到凡尔登索姆河战役等一战重大战役的地点时,战争的伤疤仿佛再次被揭起。德法两国代表都没有在活动中发言,两人表情严肃。他们在活动前共同发表了一份书面声明。德国代表布劳恩将一战的爆发归咎于一连串“外交失败”,强调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而法国代表阿劳德则表明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在调解国际冲突中的关键作用。

当地时间2014年8月4日,英国王室成员和政界领袖参加一系列活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和时任首相戴维·卡梅伦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参加了纪念仪式,剑桥公爵(即威廉王子)和夫人在比利时与各国领袖共同参加了列日战役纪念活动。剑桥公爵在仪式上说,“我们向那些为赋予我们自由而死的人致敬。”周一晚上,英国各地还将在晚10点到11点钟熄灯,因为晚上11点恰恰是英国百年前的那一天对德宣战的时间点。英国各地许多住户、商家和公共建筑将自愿熄灯一小时,只留一盏烛光或一个灯泡。

一战结束100周年纪念活动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1日,法国巴黎举行了纪念一战停战100周年的纪念仪式,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及数十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仪式。此次活动回顾了一战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影响,展现了坚持奉行多边主义,将和平作为人类共同愿景的重要性。当地时间11日,法国政府在巴黎凯旋门前举行仪式,法国中学生用法语、英语、中文等语言,朗读了参加一战的士兵和劳工写下的战争记述,从平凡人的视角展现百年前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其中一段文字出自一名中国劳工之手,这也是中国劳工这个特殊群体首次在法国国家层面的一战纪念活动之中获得承认。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现场发表讲话,呼吁各国铭记战争的惨痛教训,始终将和平放在首要位置,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战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于1914年8月4日发表中立宣言。此时,主政中国的袁世凯正忙于自己的复辟野心,于两天后也宣布局外中立。1915年10月,英、法、俄三国公使曾以支持袁世凯复辟为条件,敦促他断绝与德国的商务联系,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日本担心中国参战后国际地位发生变化,影响日本在中国的利益,更怕战后中国在协约国支持下收回已被日本侵占的德国在山东省的权利,因而坚决反对。迫于日本压力,袁世凯政府最终没有贸然参战。1917年2月,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2月3日,美国宣布与德国断绝邦交。在美国的影响和推动下,中国政府2月9日向德国提出强烈抗议,又于3月14日宣布对德绝交。但在中国是否参战问题上,日、美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日本过去反对中国参战,但英、法、俄、意四国承认日本在战后可以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同时中国参战后日本可以借机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供给军火,派遣教官,将中国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下。因而日本政府积极主张中国参战,并支持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作为其在中国的代理人。美国原本希望中国与美国一致行动,但见中国参战会使日本进一步控制中国,便转而劝阻中国不要参战,并支持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日、美的分歧,导致了中国的“府院之争”,并使北京政局动荡。最终,美国支持的黎元洪失败下台,日本扶持的段祺瑞获胜,新上任的代理大总统冯国璋于8月14日正式对德宣战。

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为了处理善后问题,协约国决定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一方,也参加了战后的巴黎和会。中国组成了一个总数达52人,由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为首席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宸组及南方军政府外交次长王正廷为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中国的主要诉求有三:第一,收回战前德国山东省的一切权益;第二,废除二十一条的全部或一部;第三,取消外国在华的一切侵略特权。在山东问题上,中国代表与日本代表针锋相对,在辩论中战胜了日本代表。但随后日本通过驻华公使向中国政府施压,英、法、美等国也默认了日本的行为,帝国主义国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交由日本继承,并写入了《凡尔赛和约》中。消息传回国内,中国各界群情激奋,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中国代表拒签对德和约的行动,,使和会、乃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