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 :中国浙江省丽水市下辖县

更新时间:2023-09-24 23:02

云和县,古称林、洞宫福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丽水市下辖县,地处浙江省南部偏西,丽水市中部,东邻莲都区,东南、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西接龙泉市,西北、北与松阳县接壤,东北仍与莲都区毗邻,县域总面积989.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云和县常住人口有12.74万人;下辖4个街道、3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云和县城北路6号。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战国时期,现云和县境隶属越国。明景泰三年(1452年),析丽水浮云、元和2个乡置云和县,隶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2000年5月20日,撤销丽水地区改设丽水市,云和县属丽水市管辖。

云和县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和“中国木制玩具城”,经济发展以木制玩具、金属材料制品等为主导产业,其中木制玩具是优势产业。2022年,云和县实现生产总值95.14亿元,在丽水市位列第九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0:46.9:47.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4331元。

云和县是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为特色,拥有云和县梯田景区、云和湖仙宫景区等旅游景区。云和县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云和板龙、畲族民歌舞蹈、汀州吹打等;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和银矿遗址,省级文保单位王家祠堂等;土特产品主要有云和黑木耳、云和雪梨、仙宫雪毫茶等。

名称来历

云和县古称椤林、洞宫福地。景泰三年(1452年),兵部侍郎孙原贞以去县僻远难治为由,奏请朝廷析丽水之浮云、元和二乡置县,置县时,取二乡名字尾字,称云和县。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春秋战国时期,隶属越国。越国被灭亡后,现云和县境属楚国,为瓯越地。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在灭楚后,继续挥师南下,又灭了会稽郡以南的东瓯和闽越,置闽中郡,现云和县境属闽中郡东瓯国。

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属会稽郡东瓯国;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回浦县。汉光武帝建武年间(25~26年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属章安县。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现云和县境属会稽郡松阳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因人口有了较大增长,故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现云和县境属临海郡松阳县。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郡置永嘉郡,属临海郡松阳县。

南北朝时,现云和县境均属永嘉郡松阳县。

隋朝至元朝

隋初属处州,开皇十二年(592年),属缙云郡;大业三年(607年),属永嘉郡括苍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括州;天宝(742年),属江南东道缙云郡:乾元元年(758年),属浙江东道括州;大历十四年(779年),属浙江西道处州丽水县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浙江东道处州丽水县。

至道三年(997年),属两浙路;熙宁七年(1074年),属两浙东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江淮行省处州路;至正十九年(1359年),属江浙行省安南府;二十六年(1366年),属处州府。

明清时期

明景泰元年(1450年),平定闽、浙动乱后,兵部左侍郎参信明朝军事镇守浙江的孙原贞“以丽水地广民稠,厘是乡为县张大教化”为由,奏请朝廷设置云和等县。朝廷决定析丽水县浮云乡及元和乡之半置云和县。景泰三年(1452年),析丽水浮云、元和2个乡置云和县,隶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明朝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朝廷曾派钦差大臣内官阮料监管云和黄家坑银场、督办银课,并在云和县境内设立银官局。

清顺治元年(1644年),属浙江省处州府;康熙十二年(1674年)五月,耿精忠叛乱,干部将徐尚朝攻陷云和。次年四月,其部都尉连登云退守石塘,拥兵2万。十五年(1676年)八月十八日,清廷遣宁海县将军贝子傅喇哈领兵,连破9寨、7营、28栅,斩耿军7000余人,擒部将49名。宣统三年(1911年),属浙江军政府处州军政分府。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属浙江省都督府,为省辖县。1914年,划归浙江省长公署瓯海道。1927年,废道,属浙江省。1932年6月,属第十二县政督察区;10月,改为第三特区。

1935年5月开始,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辗转于县内云丰、库北、黄源等数十个乡村,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1935年6月,属丽水市行政督察区

1936年4月,划归第九行政督察区。

1938年1月15日,中共云和县特别支部成立,隶属中共浙南特别工作委员会,为云和县最早成立的中共组织;同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战时经济建设实验县。

1939年9月25日上午8时,日本侵略军2架飞机轰炸县城,投弹2枚,炸毁电话局房屋和民房18间,死3人,伤2人。

1942年5月,民国浙江省政府迁驻云和,共迁入70余家行政机构、39个军警机构和34家工商企业,英士大学之江大学等高校纷纷入迁。1945年9月上旬,抗战胜利后,浙江省政府及所属部门开始陆续迁回杭州市

1948年4月,属第六行政督察区;7月,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属浙江省第七专区;5月11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三十二师九十五团解放云和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划归浙江省丽水专区。

1958年5月29日,云和县撤销,并入丽水县,原云和县境设云和区。

1962年4月,恢复云和县。

1963年5月,恢复丽水专区,云和县属之。

1968年11月,丽水专区改称丽水地区,云和仍属之。

2000年5月20日,撤销丽水地区改设丽水市,云和县属丽水市管辖。

2010年末,云和县辖云和、崇头、紧水滩、石塘4个镇云坛、朱村、赤石等10个乡。

2011年9月,撤云和镇、云坛乡建制,改设浮云、元和、白龙山、凤凰山4个街道;撤黄源、云丰、大湾、沙铺4个乡并入崇头镇;撤朱村乡并入石塘镇;撤大源乡并入紧水滩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云和县地处浙江省南部偏西,丽水市中部,介于东经119°20'47″~119°44'22″,北纬27°53'36″-28°19'04″之间,东邻莲都区,东南、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西接龙泉市,西北、北与松阳县接壤,东北仍与莲都区毗邻,距丽水市市区52千米,县域总面积989.6平方千米。

气候

云和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具有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7.9℃,一年之中温度最低月为1月份,1月平均气温6.6℃,极端最低气温-8.7℃(1999年12月23日);最高月为7月份,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42.1℃(1995年8月9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1.9℃,最大日较差24.3℃(1993年2月6日)。生长期年平均278天,无霜期年平均276天,最长达327天,最短为222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1611.7小时。0℃以上持续期364天,一般为1月11日~次年1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1638.2毫米。年内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6月,平均降水量310.7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12月,平均降水量是55.1毫米。3~6月降水最多,降水量846.9毫米,约占年降水量的51.7%。

地质

云和县位于华南褶皱系的遂昌县—龙泉断隆中部,北东向余姚市—丽水涂断裂带从县境东部穿过。境内出露零星基底构造层和大面积火山石盖层地层由老到新有:前寒武纪地层、下侏罗纪地层(枫坪组)、中侏罗纪地层(毛弄组)、上侏罗纪地层(磨石山群的大爽组和高坞组)、下白垩纪地层(朝川组)和第四纪全新世)地层。县内的构造主要以断裂为主,表现为脆性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和南北向几组断裂,其中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较为发达。

云和县在加里东运动后的上古时代地壳持续上升隆起,形成了余姚一遂昌火山基底断块隆起带、温州市泰顺县火山基底断块隆起带和丽水一云和火山基底断块拗陷带,形成云和县中部地区低山、丘陵和盆地。新华夏系构造运动是云和县主导构造体系,其中余姚一丽水断裂带是关键,经过云和等地后,最终专入福建省。该断裂带对白垩纪盆地的发育有明显制约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北东走向的盆地,其中包括云和盆地。

地形地貌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云和县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250米以上的丘陵(高丘)、山地占总面积的79.28%,而河谷平原、低丘面积占总面积的13.32%。云和盆地坐落其间,境北为仙霞岭山脉余支,南部属洞宫山脉北支。境内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184座,最高峰白鹤尖,海拔1593.1米;最低点为石塘镇规溪村,海拔78.2米。

水文水利

水文

云和县境内河道属瓯江流域,流域面积98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县级河浮云溪、麻坑、石塘坑、泉溪等19条,总长221.55千米;乡级河310条,总长608.45千米;乡级以下河119条,总长291.85千米。境内河流总长度1121.85千米,河网密度1.14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10.22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浮云溪,从崇头镇白鹤尖向东北至浮云街道溪口与龙泉溪会合,流经境内崇头镇、雾溪、安溪等乡镇、街道,境内长27千米,流域面积339.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0.77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栗溪、沙溪、雾溪等。

水利

截至2021年,云和县水库有18座,库容1~10万方的山塘共计76座,总库容约156万立方米,万方以下山塘共计232座,总库容约66万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有紧水滩水库,中型水库有石塘水库、雾溪水库。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3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57799万立方米。

紧水滩水库位于云和县、龙泉市之间瓯江上游龙泉溪干流河道上。最大坝高102米,集水面积2761平方千米,水库库容量13.9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万亩,为调节性水库。

石塘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中型水库,位于云和县石塘镇石塘村。水库集雨面积3234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102.5米,库容0.83亿立方米,水面面积6.7平方千米。拦河坝顶高程104.9米,总泄洪能力7880立方米/秒。

雾溪水库是云和县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也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汇集灌溉、发电、养殖等功能的水库,于1959年12月动工兴建,1964年5月正式蓄水,总库容为1185万方,水库供水面积27平方千米,受益人口达10余万。

土壤

云和县境内土壤类型分属5个土类,即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下属11个亚类、29个土属、61个土种;土壤以红壤为主,红壤占土壤总面积的62.11%,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和中山区下部,呈地带性。土质以重壤土和轻黏土为主。黄土是云和县高山地带的主要土类,占25.13%,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区。岩性土占0.13%,零星分布于河谷盆地内的低丘上。潮土占0.3%,分布于大小溪涧两岸。水稻土占12.33%,有渗育型水稻土、育型水稻士、潜育型水稻土3个亚类,分布于低山丘陵、山垄、山冈及河谷平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云和县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截至2019年12月,云和县共有林地79274.82公顷,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1.53%,其中崇头镇、石塘镇、紧水滩镇占云和县林地的56.33%;耕地6858.75公顷,占7.05%,64.3%的耕地分布于崇头镇、石塘镇、紧水滩镇;种植园用地3963.74公顷,占4.08%,71.03%的园地集中分布于石塘镇、紧水滩镇、元和街道;草地96.97公顷,占0.1;湿地0.31公顷,占比几乎为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564.69公顷,占2.64%;交通运输用地937.22公顷,占0.9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542.36公顷,占3.64%。

矿产资源

云和县属矿产资源小县,主要矿产资源为非金属矿产。截至2020年底,云和县已发现的矿产有叶腊石、萤石、铅、锌等15种,矿产地30处;其中甲类矿产资源有叶腊石、萤石、正长石等6种,矿产地9处;乙类矿产资源主要有凝灰岩矿、砖瓦用砂页岩,矿产地3处;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叶腊石矿、萤石矿、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砖瓦用泥质粉砂岩矿等4种。萤石矿分布于县城东部的下垟、柿树坳等地,其中坪地萤石矿为中型矿床,保有资源量矿石量1579.70千吨;柿树坳、下垟萤石矿为小型矿床,保有资源量矿石量289.01千吨。叶腊石矿床主要有寨下叶腊石矿和岗头庵叶腊石矿2处,保有资源量矿石量1649.61千吨;钾长石矿分布于县城西南部的东坑,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5.26千吨。

生物资源

云和县境内有水产品种80余种,隶属13目33科83属。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草鱼、鲤鱼、鲢鱼、鱼等,以及珍稀水产品香鱼鳖科中华绒螯蟹等。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原生动物界为优势种。底栖动物以螺、蚬为主要优势种。水生管束植物浮游植物主要以小型藻类为主,有大薸喜旱莲子草凤眼莲。藻类有蓝、绿、黄、硅、隐藻等100多种。药用类植物资源有厚朴杜仲、浙黄连等十几种。

森林资源

云和县境内森林植被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甜槠木荷为主要建群种。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林木蓄积量达601.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到81.55%;拥有森林面积8.07万公顷;有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5.3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2.97万公顷,省级2.39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59.53公顷,一般森林抚育面积0.21万公顷。

水资源

云和县是浙江省水资源充沛区域。截至2022年,云和县人均水资源量3.5万立方米,是中国人均水平的16倍。境内水资源分为县境内水资源和瓯江过境水资源两类,多年平均总量为42.46亿立方米。县境内水资源达10.29亿立方米。根据流域划分,龙泉溪云和干流段的水资源最丰沛,其次是梧桐坑流域和浮云溪。2022年,云和县地表水资源总量10.9亿立方米,3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5.78亿立方米。云和县地下水以天然降水为补给来源,形成径流排泄于山涧或溪坑;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35亿立方米,以基岩裂隙水为主要来源。

生物多样性

动物

云和县拥有野生动物209种,有鸟类24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及中国特有种等珍稀濒危鸟类共黄腹角雉黄胸鹀等44种,哺乳动物有猕猴豹猫等20种等;两栖爬行动物有虎纹蛙吻螅等59种等;鱼类有43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鹳鳞甲目、、黄胸,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鸳鸯、大鲵属、猕猴、豹猫、虎纹蛙。

植物

云和县拥有植物189科590属,共有维管植物113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46种,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3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等,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香果树等。

生态功能区

截至2021年,云和县共有云和湖省级森林公园、白龙山省级森林公园、云和梯田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4140.7公顷,占云和县面积的4.21%。

云和湖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云和县城23千米处,前身为仙洞湖森林公园,于1993年经省林业厅批准设立。公园总面积856.9公顷,

以森林和湖泊为主体,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主要由针阔混交林组成。

白龙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为地方级自然保护地,属于森林自然公园类型,位于云和县白龙山脚和安溪畲族乡黄家地村之间。公园面积为929.13公顷,园内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植物种类有189科、590属、1000多种,已知脊椎动物有106种。

云和梯田国家级湿地公园是中国三大梯田之一,于2014年开始中国湿地公园建设,2019年通过验收。公园面积为2354.67公顷,由人工梯田湿地、高山草甸化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河流湿地组成,以海拔300~1100米的梯田景观群为主,呈现“森林-梯田-村庄-河流”的垂直特性。公园内有脊椎动物32目84科247种,其中鱼类4目6科13种、两栖类2目7科21种、爬行类3目8科34种、鸟类16目45科141种、兽类7目18科38种。

自然灾害

云和县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连阴雨、雨雪冰冻等。

台风灾害年均发生1.97次,主要发生在5~11月,8月最多。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0年8月20日,受12号台风影响,特大暴雨造成崇头镇铺村西侧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冲毁农田355亩、民房220间,导致8人死亡,36人受伤,云和县3.0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609万元。

暴雨主要集中在4~9月,大暴雨平均每年0.40次。暴雨最多的月份是6月,5~6月的暴雨占全年的46%。2010年5月21日20时至23日8时,云和县普降暴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平均降水量达137.8毫米,最大降水量赤石为194毫米,由于降水量集中,造成洪涝和地质灾害。境内受灾人口2.67万人,成灾人口0.4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309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云和县下辖4个街道、3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云和县城北路6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户籍人口有11.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7万人,占48.58%;乡村人口5.79万人,占51.42%;常住人口有12.74万人,城镇化率为74.02%;男性人口5.78万人,女性人口5.4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5.23;0~17岁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16.79%,18~34岁占16.97%,35~59岁占43.50%,60岁及以上占22.74%。2022年,云和县人口出生率为5.1‰,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9‰。

民族

云和县是浙江省省13个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以畲族、苗族为主。截至2020年,云和县汉族人口占90.32%;有畲族、苗族、侗族26个等少数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有1.08万人,占云和县总人口的9.68%;境内设安溪县畲族乡、雾溪畲族乡2个民族乡、22个民族行政村。

语言

云和方言属吴语区丽片处州小片;境内的方言主要有云和话、汀州话、畲话。云和话是云和县的通用方言,使用人数占境内总人数的85%以上。云和话与丽水市城区的丽水话、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汉语方言景宁话相似。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普通话的推广,云和话发生了较大变化。70岁以上的老人仍保留8个单字调,但50岁以下的云和人只有7个单字调。50岁和70岁之间的云和人发音不稳定,一部分人使用8个单字调,一部分人使用7个单字调。汀州话主要分布在龙泉溪以北的石塘、紧水滩、赤石等乡镇,使用人群多为从福建汀州迁徙而来的人,所操语言与云和话相差甚大,属闽语汀州话。畲话接近闽南话,但更接近客家话,大致保留了中古[m-n-ŋ]和[p-t-k]两套辅音韵尾。主要分布在雾溪、安溪两个畲族乡,以及崇头镇石塘镇、元和街道。

宗教信仰

云和县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3大宗教。

佛教传入云和县不晚于唐朝。妙严寺为云和县最早创建的佛寺,建于唐开成元年(836)。至1936年,尚存寺、庵、宫、庙20余座。1942年,浙江省会迁入云和,人口骤增,以寺庙作为省级机关办公与军队驻所,住寺僧尼他迁,由此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结合旅游业开发,县内佛教寺院得到恢复和发展。截至2023年,云和县主要佛教活动场所有长田资圣寺、官坑慧云寺、后山景德寺、狮山普仁寺4处。

天主教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传入,丽水教区加拿大籍神甫苏公来云和传经讲道。购买李姓房屋一幢,作为传道教堂。后因信徒散落无人管理而解体,天主教活动终止。

基督教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传入云和,1918年兴建了云和第一座教堂。1986年12月,云和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县城设教堂。截至2010年,云和县有10处基督教堂点,有教职人员7人,信徒和信教群众1350多人。

经济

综述

云和县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和“中国木制玩具城”,经济发展以木制玩具、金属材料制品、精密轴承、高端阀门为主导产业,其中木制玩具是其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有半导体全链条、大健康、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等。2022年,云和县实现生产总值(GDP)95.14亿元,在丽水市位列第九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8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0:46.9:47.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4331元。

第一产业

云和县第一产业以农业、林业为主。2022年,云和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71亿元。

农业在云和县第一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云和县是食用菌、早熟梨重要生产基地;已形成了以食用菌、水干果、高山蔬菜等为主的主导产业;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番薯、马铃薯等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蔬菜、油菜等。2022年,云和县农业产值为8.7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6.86%;全年粮食总产量19330吨,油料产量237吨,蔬菜产量28161吨,食用菌总产量5085吨。

云和县建设了省首批林业共富试点——云和县安溪畲族乡后塘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项目、凤凰山街道贵溪村生态高效油茶示范基地;中药材主要品种有贝母、前胡白术野生灵芝等。2022年,云和县林业产值0.7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39%;发展林下经济基地447亩,其中多花黄精433亩,铁皮石斛14亩,茶园面积达2648公顷;食用菌总产量5085吨,其中香菇3138吨,黑木耳1588吨;茶叶产量1221吨。

第二产业

云和县是浙江省木制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形成了以木制玩具、阀门、轴承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2022年,云和县工业实现增加值39.59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3.63亿元。

木制玩具是云和县支柱产业;云和县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木制玩具创制、出口基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木制玩具之乡”和“中国木制玩具城”。截至2023年,木制玩具产品达十大类、上千个系列、数万个品种,产品总量占中国的66%、世界的40%,7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等82个国家和地区;共有木制玩具生产企业1000多家;拥有“云和木玩”和“云和教玩”两个集体商标,中国驰名商标3个、浙江名牌产品3个。

轴承制造是云和县传统产业之一。2021年,云和县龙头企业云和县浙江兴昌轴承有限公司实现产值2亿元,钢球产品市场占有率细分排名国际前五、中国国内第一,连续7年被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优秀供应商荣誉。

第三产业

云和县是浙江省服务业强县,第三产业以旅游、商贸、餐饮、运输等为主。

云和县是浙江省木制玩具专业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浙西南最大的商贸物流城——云和商贸物流城已落户境内。2022年,云和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4亿元,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4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187万美元;实现网络零售额36.89亿元。

旅游业是云和县主导产业之一,拥有70%的宜游面积。2022年,云和县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名单;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亿元;举办了山水旅游节暨梯田开犁节等文旅活动;云和梯田景区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山区26县“造月工程”名单;云和木玩童话小镇入选浙江省首批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

经济功能区

云和县境内经济功能区有浙江云和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2022年10月晋升为省级开发区。经开区规划面积6.77平方千米,分杨柳河区块、沙溪区块和赤龙区块三个区块。形成了以木制玩具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阀门、轴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等四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截至2023年共入驻企业886家,工业总产值占云和县工业总产值90%以上。2021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身丽水市工业经济第一梯队,获得浙江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称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拥有普通中学5所,在校生5277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1723人;小学10所,在校生7851人;有幼儿园14所,入园幼儿949人;共有教职工1825人,其中专任教师1411人;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师生比分别为1:15、1:12、1:12、1:13。年末省三级以上幼儿园覆盖率为96.67%,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为10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9.09%,小学、初中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比例为98.82%,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8.3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4.44%;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98.51%。

浙江开放大学云和学院是云和县高等教育机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云和工作站,曾在2008年更名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云和分校,于2022年11月为现名。截至2023年,设置了大数据与会计、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等三十多个专业,共培养了十多个专业的3000多名毕业生。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有云和县人民医院、云和县中医医院、城南综合医院、云和山医院等6个,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医院实有床位561张,全社会卫生技术人员91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375人。

云和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位于元和街道城东路,占地面积39907平方米,医疗用房占地面积32984.85平方米。2013年10月,医院与丽水市人民医院开展合作办医,成为丽水市人民医院云和分院。

科学技术

截至2021年末,云和县共有科研单位89个,其中企业办研发机构7个;全年科研经费投入1.21亿元。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全年引进省、市个人特派员14名,工业特派员10名,团队特派员2个,实施特派员项目16个;申报“绿谷精英”人才项目2个,组织申报海外优青项目1个;全年专利授权量851件,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401项,外观设计专利423项。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各类档案有182个全宗,共计12.44万卷,26.24万件,其中已开放全宗140个,开放档案6.8万卷;有广播转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云和县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创建于1978年,前身是云和县公立图书馆。新馆于2000年12月建成,位于云和县北麓凤凰山的园林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80平方米。图书馆采用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内设有多个功能区,包括外借室、期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数字阅览室等。

云和县文化馆位于云和县新建南路元和广场旁。云和县文化馆前身是云和县立民众教育馆,成立于1930年。1952年改为现名。文化馆占地4035平方米,馆内设有办公室、社会活动部、表演艺术部等多个部门,还有多功能厅、排练厅、合唱厅等专业厅室。

云和县匠心博物馆位于云和县城西路60号,于2018年8月完成装修布展,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该博物馆主要以展示陶器类、瓷器类、雕塑等为主,馆藏文物300件。

体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云和县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33人,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3.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平方米;有体育场地面积25.57万平方米,其中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游泳馆2个,体育馆1个,村笼式足球场1个,游泳池5个,多功能运动场3个,沙滩气排球基地1个。主要运动场馆有云和县体育馆

云和县体育馆是一座位于元和街道元和社区城南路1号的多功能体育馆。该体育馆东邻南山路,南与古竹村居民区相连,西接县运动场,北靠城南路;于2006年2月开始兴建,历时约1年半,于2007年10月竣工。主馆占地面积14548平方米,建筑面积12498平方米,拥有2021个固定座位和560个活动座椅。

社会保障

2022年,云和县开发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61个,城乡低保标准年人均1.2万元;发放就业创业补贴14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254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0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67%,“浙丽保”参保率达93.49%;年末共有敬老院1家,城乡低保对象共有1745户3110人,全年共支出低保救助金3103.5万元;特困供养对象共有300户303人,集中供养率35.6%,全年共支出特困供养救助金535.5万元。

环保

云和县是中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环境质量位居中国前列,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全域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2020年,云和县共有11个县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其中国控断面2个、省控断面3个,市控断面2个,县控断面4个,11个断面均达到水功能区目标要求,达标率为10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连续两年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浙江省第一;一般工业固废利用率、医疗废物规范收集处置覆盖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率均达到100%。

交通

综述

云和县是丽水市首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1年,云和县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和路面优良中等路率在浙江省86个地区中分别获得第7名和第11名;云和县是丽水市到福建省的必经之地,有丽龙高速和丽龙省道直达;形成“一环、二高、三主干、四连、五通道”的公路网主体结构。云和县境内无铁路。规划建设的铁路有温武吉铁路,温武吉铁路完成云和站初步选址工作,于2019年12月公示了“温武吉铁路云和站站区规划研究方案”,2020年6月,云和县铁路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

公路

到2020年底,云和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35千米,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50.13千米,普通国省道通车总里程86.27千米,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798.6千米;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比为12.5%。主要交通干线有长深高速公路、云寿线、328省道等。其中长深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44千米,双向4车道,有城东、石塘、赤石3个出口,通往丽水市市、金华市龙泉市市、浦城县。云寿线、丽浦线省道过境,其中云寿线境内长13.4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景宁金族自治县、寿宁县;丽浦线境内长53.3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丽水市,龙泉市、浦城县。

航运

截至2020年底,云和县航道总里程达73千米,其中干线航道53千米,支线航道20千米;交通码头14处、渡埠27处;主要航道有紧水滩、石塘、玉溪三大库区;主要码头有坊码头、小顺码头、建升码头、紧水滩交通中心码头。

公共交通

至2020年底,云和县中心城区有公交站点180个,始发站点10个,现有二级客运站场1个,发车位16个、农村客货运一体站13个,港湾式停靠站135个;开通城区公交线路8条,线网里程总计80千米,运营公交车辆26辆;开通县内班线21条,累计通达农村客运班线行政村71个,行政村通车率达100%;开通直达杭州市温州市、丽水、龙泉等多个县市的客运班线9条,拥有客运车辆15辆。

人文

综述

云和县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云和板龙、畲族民歌舞蹈、汀州吹打等。举办的文化节有中国木制玩具文化节、云和梯田开犁节、畲族三月三等;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和银矿遗址,省级文保单位王家祠堂等;土特产品主要有云和黑木耳、云和雪梨、仙宫雪毫茶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20年,云和县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6处,县级文保单位37处,革命文物51处。

云和银矿遗址位于云和县崇头、赤石等乡镇山区。云和银矿遗址多为明代废址,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将银冶文物史迹作为专题调查,并遴选黄家畲银矿遗址、沙溪杨广三墓等构成“云和银矿遗址”申报文保单位。黄家畲村内出土有天顺二年(1458年)银官局所立“百无禁忌碑”,冶炼区遗址出土有红烧土、炉渣、石磨、石臼等工具。上弯山银坑洞群,距离冶炼区约750米,存有矿洞16处。2013年3月5日,云和银矿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祠堂是王氏族人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原建于元延佑元年(1314年),由族人王海澄捐资扩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经历了明清两代多次修,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所建。祠堂旁边有戏台和宽阔的晒谷场,常举办大型庙会和集市等庆祝活动。1999年6月,被云和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云和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共有7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省级13人,市级40人,县级17人。

梅源芒种开犁节是云和县梅源山区农民每年芒种期间举行的一项民俗活动。梅源芒种开犁节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地方信仰相结合,是当地民众集体认同和传承的文化活动。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云和县西南崇头镇的18个村庄,以梅竹村下垟村为中心。该活动起源于当地梯田垦殖历史和农耕生活方式,是畲汉两族共同传承的民俗活动。明朝时期,云和成为朝廷银矿重要产区,矿工群体也参与了梯田开垦。明末清初,畲民大量迁入,梯田耕作逐渐规模化。梅源芒种开犁节的具体起源已无法考证,但至少在明朝宏治年间(1492年)就已有传承。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设纽迎神、巡游祈福、芒种开犁等。2008年,梅源芒种开犁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汀州吹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流行于云和县大南山村及周边地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闽西汀州移民迁至浙南山区并再造了“汀州府”,从而将汀州吹打传播到这一区域。尽管闽“汀州府”已不复存在,但在千里之外的浙江云和,仍有“汀州人”传承着这一失传的传统。云和汀州吹打由大小喷呐、二胡、越胡等乐器组合而成。2009年6月22日,汀州吹打被列入了“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

讨火种信俗是云和县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活动,始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1796~1820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三年举办一次,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此活动由沙溪村、高胥村及周边40多个村庄的近万名群众自发参与。活动以玄女仙娘信仰为基础,以讨新火为核心内容。信仰活动包括祭神、祷祝火局、讨火种、接新火、吃仙娘饭、看酬神戏、阅城送火、散神熄火等环节。期间,鼓乐齐鸣,彩旗飘摇,仪仗规范,并伴有民间戏剧和舞龙表演。活动的看点是讨火种和接新火的仪式,通过传递新火来表达对火的崇拜,对仙娘善良和博爱精神的尊崇。

瓯江水上蛟龙节是云和龙信仰、船帮民风习俗、民间艺术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瓯江蛟龙”龙头高达2.6米,重两三百斤,需要4个年轻力壮的青年才抬得动。龙身以条状实木板制成“龙骨(桥)”。演出前的一个月,村里家家户户自发加入到制作“蛟龙”的准备工作中。每逢七夕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云和县瓯江岸边的村民都会不定期举行“水上蛟龙”表演活动,祈求来年水上平安。2016年,“瓯江水上蛟龙节”入选“丽水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云和县立春称为交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这一天,人们会在家门口或大门上贴上写有“迎春接福”四个字的纸条,并焚香迎接春天的到来。节前三天,人们会挑一些冬天的水备用,因为他们相信用冬水浸泡的东西不容易腐烂。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做清明食品,俗称为“蓬”,有咸和甜两种馅料。节前三天之后的四天是扫墓的日子。夏至过后的第一个辰日被称为分龙日。在这一天,人们忌讳挑粪桶、洗衣服和露天晾晒裤子,因为他们相信这样会冒犯神龙,导致旱灾;也不会在田间撒灰,因为他们相信“雨龙”会在空中盘旋,会撒瞎龙眼。冬至又称为冬节,民间有“冬至过小年”的说法,这一天人们会祭祖先。

饮食

云和县主食以大米为主粮,辅以小麦。每日三餐。番薯丝饭曾长期食用,20世纪80年代后,都吃大米饭。菜肴常用蔬菜有白菜、青萝卜、猪肉等。腌咸菜腌菜、腌菜干、萝卜干等,四时腌制,储之可备雨雪天及蔬菜淡季时食用。地方特色菜有云和仙宫鱼头、豆腐泥等。

云和仙宫鱼头是一道讲究现杀现吃的美食。该道菜选用优质花鲢鱼炖制而成。制作时,先将鱼头稍微煸炒,然后以仙宫湖湖水作为汤基,用大火慢炖。炖制出来的汤汁保持原汁原味的美味。

豆腐泥是云和山区的一道美食。由于古时山区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当有客人来访时,人们除了准备山蔬食用野菜外,还会磨豆腐泥招待客人。豆腐泥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原料是自家种植的黄豆。首先将黄豆浸泡、清洗后,用杵磨磨成豆浆,不需要过滤,然后将豆浆放入大锅中煮熟,再加入大蒜、生姜,最后倒入豆腐泥,根据口味加入辣椒、香菜、葱花、食盐、浆油等调味品。贫困家庭会添加南瓜丝、萝卜丝等,增加份量。而富裕家庭会加入明甫丝、虾皮、香菇等。农村人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是谁家磨豆腐泥,左邻右舍都要送上一碗。

特产

云和县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云和黑木耳、云和雪梨、仙宫雪毫茶、云猪、云和木制玩具等。

云和黑木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云和县是中国南方黑木耳的主要产区,1981年云和选育了具有单片、色深、耐泡等独特优质性状的“新科”黑木耳品种,198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定为人工栽培黑木耳基地县。云和黑木耳具有肉质厚,色深耐泡,质地松脆,营养丰富的特点。

云和雪梨是浙江省12种传统名果之一,有近600年的栽培历史,明初已有种植,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大量种植。云和雪梨具有果大、皮薄、汁多,皮色绿或黄,单果重250克以上,被誉为中华名果。曾获国家级金奖3个、省级金奖16个。1915年,云和雪梨酒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

仙宫雪毫茶产于仙宫湖森林公园,因生长环境独特,故茶芽肥壮鲜嫩。是浙江省一类名茶,茶叶外形浑圆紧结,锋苗显秀,色泽翠绿多毫。仙宫雪毫茶曾获得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2年获得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

风景名胜

综述

云和县是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为特色,拥有“最美梯田”“十里云河”“梨花乡里”等风景点。截至2021年,云和县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7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个。

主要景点

云和梯田景区

云和梯田景区位于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梯田最早开发于唐初,拥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总面积为51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从200米至1400多米不等,垂直高度超过1200米。景区地处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有700多层梯田,规模宏大,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景区内景点众多,包括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和雾凇等自然景观。主要景点有“天籁云和““日出云海“和“七星墩观景台“。2011年,云和梯田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和湖仙宫景区

云和湖仙宫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是一个以水电科普游览、休闲垂钓、户外运动和度假养生为主题的特色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景区内保留了自宋代沿袭下来的制瓷文化、船帮文化和客家文化。景区已建成了以水电科普为主题的工业游览线;以休闲垂钓、运动休闲为主题的仙宫渔乐线;以瓯江帆影、船帮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十里云河”游线。主要景点有有“夏洞天”“龙眼洞”“九潭十八湾”等名山洞府;有“插花殿”“魁星楼”“官坑殿”“蝉岩寺”等古刹名楼;有元、宋代古窑遗址和国家一级出土文物战国时期的宝剑等古文化遗址;有浙南第一坝——三心双曲大坝。2012年,云和湖仙宫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小顺村

云和县小顺村位于丽水市云和县石塘镇,距云和县城20千米。在抗战期间,小顺曾是浙铁兵工总厂的所在地,2005年10月景区建成开放。2016年,小顺村依托自然风光和抗战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景点有瓯江帆船摄影基地、农家乐、渔家风情、万亩板栗基地等。2016年,小顺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云和黄家畲清凉景区

云和黄家畲清凉景区位于云和县崇头镇,距离崇头镇政府约10千米。黄家畲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就有相关记载。村庄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群、银矿遗址和古桥文物,现存有3座祠堂庙宇、7幢古民居和4座古桥。景区内建筑和文物经历了千百年,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景区环境幽静,有茂密的古树。夏季平均气温为22.8摄氏度,被省气象局评为浙江省100个避暑气候胜地之一。2022年,云和黄家畲清凉景区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重要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