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通过人工培育获得产品的产业

更新时间:2023-07-04 00:13

农业(Agriculture),是人类从采集植物、狩猎野生动物的活动中产生的。其定义范围各不相同,从最广义上讲,利用自然资源“生产维持生命的商品,包括食物、纤维、林产品、园艺作物及其相关服务”。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其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经济发达一些国家的农业还包括农业产前部门和农业产后部门。

农业起源主要分为三类基本观点,分别为文化进化论、文化生态学以及生物进化论。由考古发现证实,世界上有4个农业起源中心区,即西亚、中国、中南美洲和北部非洲。世界上的重要农作物和家养动物基本上都是在这4个起源中心区被驯化而成的。大约在10500-9500年前,一些经济类作物在西亚地区被驯化;此外,还有大量的工具、及动植物遗存的骨骼等也完整保存在西亚两河流域中。

工业革命开始,现代的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化的转变,采用了各种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技术,如拖拉机、化肥、农药等,并通过兴修水利、开辟道路、培养新品种等途径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形成规模化生产。后来,可持续发展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

在农业环境污染中,主要分为土壤、水以及大气等污染,其中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与森林砍伐。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中,超过一半为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截至2021年数据记载,每年塑料的产量约为4亿吨。然而,所生产的塑料中只有12%被焚烧,并且只有9%被回收。中国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污染严重。全国遭受工业污染和城市垃圾污染的耕地达1000万公顷。

农业学科方面大致有两种,分别是农业经济学及农业科学。其中作物遗传育种是研究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改良种性、创造作物新品种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改革共同农业政策,欧盟推出了农业绿色的补贴措施,不仅从财政补贴的角度上逐渐引导农民对环境保护和关注,同时又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制约。此外,2002年,中国对农业开始补贴;2006年,中国已全面开始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业政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定义

农业这个词是拉丁语agricultūra的中古英语晚期改编,来自ager“田野”和cultūra“栽培”或“种植”。

农业是从人类采集植物、狩猎野生动物等活动中逐渐产生的。后来,人们逐渐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通过不断地砍伐自然森林、采收野生植物、捕猎天然水产物及野生动物,将其逐渐转化成人工种植与人工饲养。因此,许多国家将种植业和畜牧业列入农业的范围中;而将农产品加工等农民附带从事的工作当作副业

农业的定义范围各不相同,从最广义上讲,是利用自然资源“生产维持生命的商品,包括食物、纤维、林产品、园艺作物及其相关服务”。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而在中国,狭义的农业仅仅指农作物栽培,也可将其称之为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渔业及林业等。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其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经济发达一些国家的农业还包括农业产前部门(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和农业产后部门(主要包括改造、储藏、输送农产品等部门)。

基础地位

纵观人类文明历史,在农业作为生产部门出现之前,食物来源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迁徙、狩猎的生活习惯,使人们更容易获得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推动了文明社会的诞生,并促进了其发展。人类的文明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但以农业为基础的地位还是一直没有改变,农业依旧为人类提供食物的最重要手段。作物粮食的出现及生产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农业剩余也激活了相应的社会分工,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独立提供了条件。

此外,农业也可为工业等部门提供基础原材料,是轻重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可以说,农业的发展是其他工业部门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且这种基本地位不分国家,世界上无论是经济落后国家还是经济发达国家,几乎都认为农业是国家的第一产业。可以说,农业是人类发展一切产业的基础。雄厚的农业基础是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科技进步的基础。

起源及演化

起源假说

世界学术界对于农业出现的时间、地点和背后的动机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农业起源的时间和地点主要依靠考古发现和分析,其动因则属于理论探讨,学术研究界提出了许多关于农业起源的模型与假设,主要分为三类基本观点,其中前两类基本观点主要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研讨,最后一类观点主要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进行研讨。

文化进化论

第一类基本观点主要是以文化进化论(Cultural Evolution)为中心,人类有意识的选择,并对一些植物和家养动物进行积极主动的创造(Invention),所以通常将农业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动植物的驯化是人类社会中男女分工的必然结果,如被父辈猎杀的动物的幼崽通常会被女孩收养。还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动植物的驯化则是由于社会因素所导致,如祭祀崇拜等,还譬如神灵、图腾等,甚至人们会特殊爱护一些作为特定祭品的动植物。也还有一些研究者着重强调动植物的驯化可通过自我价值的炫耀等一些心理因素来实现。

文化生态学

第二类基本观点主要是以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为中心,认为农业的起源主要是基于人类的生存方式的改变或应对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相关举措。例如澳裔英籍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Gordon Childe)的“绿洲说”主要强调环境因素、美国著名考古学家宾福德(Lewis Binford)的次优区(Suboptimal Zones)学说主要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口的压力的双重因素等。

生物进化论

第三类基本观点主要是以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arwinian Evolution)为中心,主张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驯化是人类对动植物自身进化的无意识选择。如学者大卫·林多斯(David Rindos)认为,在长期的共生关系中,驯化导致共同进化,这种共同进化在大自然中到处可见,并不是只有人类与栽培植物、家养动物所独有,如松树与松鼠的协同进化等。然而,为强调驯化生物的进化属性,林多斯将人类的主观能性过分地进行弱化,刻意回避一些区别,如人类无意识的选择与自然选择,在实际上又再一次违背了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原理,主要是因为“自然”选择主要是以维护生物的利益为目的,人类选择主要是以满足自身利益为目的,在本质上,二者有明显的差别。

起源中心

由考古发现证实,世界上有4个农业起源中心区,即西亚、中国、中南美洲和北部非洲。世界上的重要农作物和家养动物基本上都是在这4个起源中心区被驯化而成的。

农业发展促使人口增长的数量要比原始狩猎和采集活动所维系的人口数量大很多倍。农业在全球不同地区独立开始,并至少在11个不同的起源中心包括各种各样的分类群。约1万年前,农业在西亚、中美洲和东亚几乎同时独立出现。“肥沃新月形地区”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其被世界公认为是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和动植物的重要驯化区。西亚的农业起源与其该地形、地貌、特有的植被类型和不同植物的成熟期息息相关。

化石记录

约12000年前,约旦河谷的考古遗址被发现,该遗址具有用石砌作为地基的圆形房屋等。约12000-10000年前,在叙利亚和伊朗西部等山地上发现了一些原始人类割谷、烘焙谷物、储藏谷物的化石证据,其还保留了一些关于小麦和大麦的原始品种。距今4100-4000年期间,中国的河西走廊出土了小麦、大麦、燕麦、粟和黍五种农作物。此外,考古学者们通过浮选法发现稻谷遗存的考古遗址数量很多,其中年代最早的应属位于中国浦江县的上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

扩散与传播

小麦农业

小麦农业扩散与传播约有9000年的历史,其主要起源于西亚“新月沃地”中的多种麦类作物(包括一粒小麦、艾玛小麦、硬粒小麦、斯佩尔特和普通小麦、二棱、六棱的皮大麦与裸大麦等)。

后来,小麦农业由西亚的起源中心逐渐传播到欧洲北非等地区。首先是沿西北方向传播,一直传播到土耳其和希腊等国家,后分别通过地中海北岸、多瑙河等多条路线传播到欧洲等地区。小麦向欧亚大陆南部传播的时间则相对较晚,先沿着伊朗高原北部地区开始扩散,后出现在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遗址中;约7000-6000年前,到达巴基斯坦和高加索等地区;约5500-5000年前,则到达印度河流域等地区。

约5200年前,小麦开始朝东传播到中国新疆的阿尔泰地区。约4450-4220年前,在中国山东胶州赵家庄以及甘肃天水盆地西山坪出现小麦的记录,这是中国小麦遗存的早期记录。然后,小麦扩展到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河西走廊及青藏高原的北部等地区,最后才传播到西伯利亚地区草原。

稻作农业

根据大量考古资料证实,稻作农业最早出现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而长江中游、黄河下游、淮河上游等地区都被认为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稻作农业的扩散和传播主要分为三条路线,分别为朝北、朝西和朝南。约9000年前,稻作农业沿北传播到淮河流域;约8000年前,稻作农业出现在中国山东的月庄和西河地区;6000-5000年期间,逐渐朝中原地区华南地区扩展;5000-3500年前,到达中国福建地区,与粟、黍等逐渐形成混合农业;4200年左右,进入中国台湾地区;3500年前,传播到菲律宾吕宋岛地区;3500年后,稻作农业逐渐扩展到中国辽东半岛,最后朝东进入朝鲜半岛地区;约2000年后,稻作农业才传播到日本九州-本州岛地区。

旱作农业

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中国旱作农业起源中心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世界上对于黍和粟等旱作农业的传播研究较多,但具体的传播路线尚未明确。东北地区的粟黍农业最早出现,大约在距今8200-7400期间,中国辽宁的黍作农业出现;约8000年前,中国辽宁的查海遗址产生黍作农业。新石器早期,粟-黍农业逐渐朝南扩散;新石器晚期,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旱作农业逐渐突破地理界限,开始朝西部及西南等地区扩展。同时,粟-黍农业传播至中国东北部的淮河流域,同稻作农业形成混合农业;约6400年前,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开始栗-粟农业种植;约5500年前,中国成都平原开始栗-粟农业种植;约5000年前,粟-黍农业在中国甘肃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开始出现;约4500年前,粟-黍农业开始扩展到河西走廊地区;在4000年前左右,粟-黍农业与东传的小麦农业形成混合农业。

发展历史

动植物驯化

在23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加利利海附近的黎凡特观察到谷物种植。约10500-9500年前,小麦(小麦属 aestivum L.)、大麦(Hordeum vulgare L.)、燕麦(燕麦属 sativa L.)、葡萄(Vitis vinifera L.)、橄榄橄榄属 album (Lour.) DC)和豌豆(豌豆属 sativum L.)等粮食和一些经济类作物在西亚地区被驯化;此外,还有大量的工具及动植物遗存的骨骼等也完整保存在西亚两河流域中。

中美洲的一些南北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等多种气候区,其气候具有垂直的特点,中部的高原与沿海的低地平均海拔差特别大,导致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农业的发展条件较好,因此美洲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中美洲地区。约9000-3500年前为古风时期(Archaic),这个时期是中美洲由狩猎采集向农业社会过渡的主要时期,该时期种植有玉米(玉蜀黍属 mays L.)、南瓜(南瓜属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et)、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番薯(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和落花生落花生属 hypogaea L.)等植物,还有一些动物被逐渐驯化,如羊驼(小羊驼属 pacos)和火鸡(Meleagris gallopavo)等,使得该地区的农业体系逐渐独立。

原始农业

在约7000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亚新月形地区(伊拉克、叙利亚)、中国黄河流域等文明发源地已初具原始农业模型。在那个时代,人们干预自然的能力非常小。他们只使用石刀、石铲、木棍等最简单的工具,主要依靠集体劳动。而刀耕火种,是把地上的植物砍伐、焚烧,把种子撒在地里,借助灰烬和土壤固有的肥力而生长发育。当当地的土地枯竭时,他们就放火烧荒另一块土地,并在其他地方种植。与此同时,更广泛的地区也出现了原始畜牧业,从狩猎动物到驯养动物,过着游牧生活,以水草为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牲畜等产品很少能用于商品交换。

传统农业

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人类进一步认识了季节变化、土壤肥力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大约在3000年前,由于按时按地种植,特别是铁质农具的使用,农产品的收成有所增加。由于畜力的出现和使用,人类放弃了'刀耕火种',开始采用新的耕作方式,促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了以休闲轮作为主要内容的两圃制和三圃制农业;中原地区形成了耕、锄、选种、施肥、浇水、轮作、复种等农业技术体系。 在中国的其他一些地区,同样也出现了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畜牧生产方式。由于剩余农产品的增加,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商品交换逐渐发展;反过来又要求农业提供更多的农产品进行交换,从而加速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与进步。

近代农业

古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主要在农业系统内部反复循环,这种局限性限制了农业的不断发展。17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以纺织为主等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工商业人口数量的巨幅增加,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给农业的生产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刺激。首先出现的是利用蓄力的农具和改良的化肥,它是机械与化学工业协同发展的结果。其次,育种、栽培、饲养、改良土壤等基础的农业技术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农业经营规模相应扩大,生产强度提高,生产力再次飞跃。这可以说是现代农业的主导阶段,也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现代阶段。

现代农业

20世纪初,通过开发利用石油等矿产能源及发明内燃机,促使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使机械、各种肥料及农药在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最重要的是,在农业的领域中引入了各种自然科学,从而形成了现代农业,其主要是以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和管理为基础。

与此同时,农村经济正在朝着发达的商品经济的方向转变,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逐渐提高,农业生产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以及同农业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出现了农工商业一体化的经济形态,这些都为扩大农业的再生产提供了条件,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由于各国自然、经济、技术、社会条件的差异,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也不同:美国地广人稀,工业发达,优先发展农业现代化。机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时工业不太发达的日本,从改良品种、施用化肥入手,优先发展生物化学技术提高产量,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人多地少、工业发达的德国,采取了生物、化学技术与机械技术共同提高的道路。这三个国家分别代表了历史上农业现代化的三种类型,但实际上,这三种类型本质上都一样,每一个都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现代农业介绍

基本情况

工业革命开始,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化的转变,采用了各种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技术,如拖拉机、化肥、农药等,并通过兴修水利、开辟道路、培养新品种等途径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形成规模化生产。然而,1950年后,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截至2022年,全球仍有735百万的人口面临着粮食短缺问题。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认为,增加小产权农户的比重或许是解决粮食价格问题,并缓解粮食安全忧虑的可行方案,这种方法已在越南实行且成果甚佳。

生产力现状

一些指标,例如世界主要谷物的产量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农业生产率增长放缓。在20世纪中,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使世界免受毁灭性的​​粮食短缺和大规模饥饿的威胁。雨养农业和灌溉农业中的水管理有助于实现这些成果。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农业中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技术装备差,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应用范围较小,依靠人力、畜力和传统经验进行生产的比重较大。从各地区和不同生产单位来看,生产力水平很不平衡,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有的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地区的生产水平,而在偏远地区,有的还处于原始农业生产状态。存在着由手工工具到现代化的大机器生产体系同时并存的局面,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科学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也相差悬殊。

劳动力现状

农业提供了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劳动岗位,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从事农业,而在部分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甚至超过60%。随着国家的发展,其他工作历来使工人远离农业,而节省劳动力的创新通过减少单位产出的劳动力需求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在16世纪的欧洲,有55%至75%的人口从事农业工作;到19世纪,下降到35%至65%之间。在21世纪,可以看到文莱保加利亚比利时等部分国家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口比例甚至不到10%。

在许多发达国家,移民帮助填补了难以机械化的高价值农业活动的劳动力短缺。希腊的研究表明,移民劳工在过去十年中通过填补劳动力赤字和降低劳动力成本,为避免农业和乡村生活中“即将到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做出了积极贡献。移民还为农民家庭提供了重新分配家庭劳动力的机会。

事实上,欧盟地区一半的农业就业人口和三分之二的农场都集中在南欧。此外,意大利三分之二的移民农业工人来自波兰捷克罗马尼亚西班牙大多数的移民农业工人都来自北非,逐渐被罗马尼亚人和保加利亚人所取代。而葡萄牙大多数移民农业工人来自乌克兰、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俄罗斯

产量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型产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现代农业的发展都以强大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从1950年到2000年,全球农业在新技术的带动下,获得了长足增长。其中,在1986年到2000年的15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4%,耕地面积减少了100万公顷,但是粮食总产量却增长了9%,灌溉面积增加了0.47亿公顷,化肥用量增长8%。2007年至2008年,发达国家的谷物产量增加了11%。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同期增长了0.9%。当巴西、印度和中国大陆被排除在外时,发展中国家的产量实际上下降了1.6%。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2年统计年鉴,自2000年以来,甘蔗、玉米、小麦和水稻等主要作物的产量从2000年到2020年增长了52%,达到93亿吨。在此期间,植物油的产量增长了125%,而棕榈油产量增长了236%。同时,以鸡肉为首的肉类产量增长了45%,而水果和蔬菜的增长率为 20%或更低。

根据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中国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68695千公顷,其中粮食的播种面积为117631千公顷。大牲畜生产年底头数为10486.8万头,水产品总产量为6690.3万吨。

安全风险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农业是所有经济部门中最危险的部门之一。农业工人在全球约有10亿工人,占全球劳动力的三分之一以上,并约占全球童工的 70%。农业中使用的杀虫剂和其他化学物质可能对工人的健康有害,接触杀虫剂的工人可能会生病或生出有先天缺陷的孩子。截至2020年,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的全球估计,每年至少有21万名农业工人死于事故。农业工人在工作中死亡的风险是其他部门工人的三倍以上。数以百万计的农业工人在涉及农业机械的工作场所事故中受重伤或因使用农药和其他农用化学品而中毒。此外,农业部门普遍存在死伤和职业病漏报现象,因此农场工人职业健康和安全的真实情况可能比统计的数据更糟糕。

在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已将农业确定为国家职业研究议程中的优先工业部门,以确定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的干预战略并提供干预战略。在欧盟,欧洲工作安全与健康局发布了关于在农业,畜牧业,园艺业和林业中实施健康和安全指令的指南。

农业模式

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主要是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小面积农田里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状况等信息可用遥感技术来获取,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获取到的农作物的相关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再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建立相关的农田管理、自然气候条件、农作物的产量等数据库,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和模拟农作物的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土壤情等一系列发展趋势,然后通过智能专家系统对农田进行准确的灌溉与施肥。最后根据各个农田区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喷洒农药和收获农作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准农业在欧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美国加拿大的农场主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每年都会制作关于农田的地形图、土壤图等,并在联合收割机上装置接收器和产量测定仪,作成施肥操作指挥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再转入施肥机械(器)进行变量、平衡施肥,从而减少浪费肥料及过量肥料对环境的污染。此外,也可根据田间禾本科杂草和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在生产中采用计算机辅助系统精准喷洒农药,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精准农业已成为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领域。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主要是指一种不使用或基本不使用合成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等的农业生产模式。它于1924年首先由德国学者提出,并建立了最早的有机农业组织。1948年,由日本学者提出无肥栽培问题,并于1971年建立了有机农业的相关研讨会。1972年,瑞士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20世纪80年代,已有30个国家中的团体加入该联合会;1980年,美国发表《有机农业报告和建议》,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和发展了有机农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不断出现了牛海绵状脑病、二恶英等食品安全问题,让欧盟更加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基于生态学原理所建立的一种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转化与平衡的农业生产体系,从而使得农业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等得到兼顾。在这个体系内合理的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争取用最少的资源,换取得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保护农业环境。其各组分之间具有相互补偿、自动调控的能力,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注重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生物物种的共生性以及物质的循环、转化和再生,高效合理地利用太阳能水资源、土壤矿质资源和气象资源等,使农业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将人工智能(AI)、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等技术集合为一体,通过农田中的各种传感器节点和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从而对农业生产的实际环境实现智能感知、分析等,提供精准化农业种植与管理。简单来讲,智慧农业就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种植这两者相互结合,从而实现对农业的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

可持续农业

介绍

1950年后,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科技手段合理利用水土、生物等资源,充分发掘物质的生产潜力和改善失调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可持续发展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农业是支持和发展系统相互协调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农业是人类发展农业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的状态。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粮食作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类对粮食和食品的需求,世界各国已经作出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效果。但是,为发展农业,人类采取不合理的开发自然的方式,如采用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的耕作方法等,导致植被缺失,造成水土流失;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类开始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等,导致农田的土壤被污染,土壤盐碱化等情况,阻滞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相关政策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明确提出要实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是“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出现的国际文件;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在巴西召开并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2002年8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召开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大会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这一阶段也是可持续发展开始战略实施的阶段。

中国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把可持续发展原则贯穿到各个方案领域。1996年由党中央提出并经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根据《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推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19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出台《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具体布置了未来几年乡村振兴的硬任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重大举措

21世纪60年代以来,当农业可持续发展浪潮到来之时,日本很快接受这一理念,推出了以合理利用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环境保全型”农业持续发展模式。70年代以来,美国陆续推出了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运行模式,企图从减少污染、 控制病虫害等方面来突破来解决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但都因收效不大和难以实施而不能扩展。以致推出了作为上述模式的替代: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而德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等实行综合型持续农业。而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于80年代后期提出实施“环境保护型农业”。

1996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在“九五”期间,中国重点解决的是“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两区”(酸雨污染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的污染控制问题,简称为332工程”;实施的两项重大举措就是“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

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的技术发展涉及从手动工具到动物牵引,到机动机械化,到数字设备,最后到具有人工智能(AI)的机器人技术的逐步转变。

在许多国家,农村劳动力供应的下降反映在农业工资的上涨上——是农业自动化的主要驱动力。农业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建立复原力,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人力苦差事和劳动力短缺,增强环境可持续性,促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在水产养殖方面,农业自动化正在提高,以应对劳动力稀缺和较高工资。在森林中,大部分木材采伐工作已经高度机械化,移动机器人与新的虚拟现实和遥感技术相结合,为先进的自动机器铺平了道路。此外,还利用遥感监测毁林情况。受控环境农业(CEA)也存在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潜力,其中包括室内农业和垂直农业。

在中国的研究实践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在作物选择方面种植抗逆性和高产稳定性强的作物和品种;在土壤肥料管理方面,确定达到一定产量指标所需的最低施肥量,研究替代有机肥源,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在害虫管理策略方面,只有在其他防治方法失效时才用化学控制或施用最低量的杀虫剂;在耕作方法选择方面,对前作残茬采用免耕法等耕作方法;在轮作设计方面,采用谷物与显科作物轮作或多种作物轮作以增加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方法。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2023—2032)》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3%,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供种保障率提升至75%,种业振兴持续深化。

受阻因素

人口因素

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急剧增长、耕地的日益减少、资金的极其短缺、技术的相对落后及工业化对农业的严重依赖等因素影响,使其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压力、更多的困难。

农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密切相关。农村振兴需要依托于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可持续发展农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支撑。从人口数量来看,贫困地区往往因为人口增长过快,大量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劳动生产率下降,导致贫困加剧,人口增长与贫困形成恶性循环。从人口质量来看,一方面,在中国的农村经济中,封闭型、自给自足的单一结构限制了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也阻碍了农村的全面振兴。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农村科技进步,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人口结构来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中国农村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随之形成。这个问题既反映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而要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要拥有承受老龄化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能力,才能保障农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顺利进行。

农业资源

农业水资源来看,中原地区北方和沿海发达地区区域性缺水严重。整个北方地区水资源都很紧张,局部地区不仅生产用水无保障,人畜饮水都很困难,但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比重很高。从农业土地资源来看,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绝对量虽然很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量的1/4,且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从农业气候资源来看,气候资源的变化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气候灾害发生频繁;二是不利气候因素制约着其他资源优势的发挥;三是人类活动对气候资源的不利影响加剧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从农业生物资源来看,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损失、流失现象比较严重,除自然因素和缺乏保护意识外,还表现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过程中忽视了传统的土著品种的保护和开发,使许多具有潜在优良基因的生物被淘汰和替换。

农业生产

性质

农业生产,如同一切社会生产一样,也是一个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由具有一定生产关系的社会成员所组成,并借助相应的劳动对象和一定的生产手段生产出来,然后通过交换和分配,部分投入消费领域,部分又重新成为劳动对象而回到下一个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具有社会生产的一切共性,而从本质上来说,农业具有生命物质的再生产,其经济和自然再生产的过程总是相互联系。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人类干预自然再生产过程。所以人类从事农业生产不仅需遵循作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

特点

农业生产与其他生产部门相比较,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作物栽培系统

作物栽培系统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种植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作物布局、轮作(连作)、间作、套作、复种等。

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或农户) 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配置。换言之,作物布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定的区域或农田上种什么和种在什么地方。主要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绿肥作物等。

轮作及连作

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如一年一熟条件下的大豆一小麦一玉米3年轮作;在一年多熟条件下,轮作由不同复种方式组成,称为复种轮作,如(油菜一水稻)一(绿肥一水稻)一小麦/棉花3年轮作。连作(重茬)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用同一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前者称为连作,后者称为复种连作。

间、套混作

间、套混作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复合种植在耕地上的方式。与这种种植方式有关的种植方式还有单作、立体种植和立体种养:

单作也称为清种,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混作也称为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的种植方式。间作是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也称套种、率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立体种植是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上、时间上多层次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实际上立体种植是间、混、套作的总称。

复种

复种是一种时间集约、空间集约、投入集约、技术集约的高度集约经营型农业。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主要复种方式有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三种。同一块田地,一年内接收两季作物,称为一年两熟,如冬小麦一夏玉米;秋收三季作物,称为一年三熟,如小麦一早稻一晚稻;两年内种收三季作物,称为两年三熟,如春玉米一冬小麦一夏番薯

畜牧业生产系统

作为“农业生产系统”子系统——“畜牧业生产系统”,就是将畜牧业生产各要素转变成畜产品的过程。

草地型

草地畜牧业生产,是利用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繁殖能力获得社会需要的畜产品。草地畜牧业这一以植物、 动物为主要生产对象的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在自然再生产、经济再生产上都有一定的规律。草地畜牧业的生产过程是以植物牧草为第一性生产,以动物牲畜为第二性生产的能量转化过程。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是整个草地生态循环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只有草畜之间形成均衡、协调的能量循环——转换关系,才能保证草地畜牧业生产与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草地畜牧业生产是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在口粮短缺的年代里,这种方式对食品的安全稳定供应提供了很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混合型

热带亚热带的潮湿和半湿润地区,牲畜生产以混合耕作为基础。这种混合型生产系统使用草地,饲料作物和谷物饲料作物作为反刍亚目和单胃(一个胃;主要是鸡和猪)牲畜的饲料。其粪便通常在混合系统中作为作物的肥料回收利用。这种“围封转移、圈养舍饲”的方式是混合型畜牧业生产方式。典型案例是东南亚的小农稻水牛系统。

一方面,它依旧保留了草地畜牧业性畜采食草原自然生长的牧草实现繁殖并生产畜产品的基本特征,在草场尚未完全沙化和荒漠化的区域实行定牧,甚至具有游牧的划区轮牧。另一方面,一些全新的具有农村畜牧业性质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如奶牛合作社、禁牧期间的圈养舍饲等生产方式,也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逐渐形成。随着中国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在退耕还林之后,退牧还草已是必然的选项。

无地型

无地型畜牧生产一般使用农场外的食物饲养动物,这种饲养方法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主要为发达国家)中较为常见,其标志着作物与畜牧生产的分离。全球大部分猪肉和家禽都由无土地畜牧方式生产。据估计,2003-2030年约75%的家畜在室内封闭环境饲养,这种饲养方式也称为工业养殖。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自然因素

一方面,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农业生产需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气候变化通过平均温度、降雨量和极端天气(如风暴和热浪)的变化影响农业。甲烷排放通过增加温度和地表臭氧浓度对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气候变暖会对作物和草原质量及其收获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海洋变暖也会降低一些野生鱼类种群的可持续产量。此外,大气二氧化碳和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另一方面,地形对农作物影响大,平原适合耕作业,山地适合畜牧业。地形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农业生产需充分考虑当地地形,掌握地形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不同农作物。如中国东南地区丘陵的红壤适宜茶树生长,土壤肥沃程度对农业影响较大,如黑土和钙质土适宜大豆生长等。

社会经济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城市化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而收入增加则提高了人们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机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贸易壁垒汇率制度农业补贴的综合作用对全球农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业补贴导致的人为降低农产品价格,为无补贴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带来了不利影响。从19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一些国际协议对农业关税、补贴和其他贸易限制作出了约束。

中国的土壤耕作技术相对落后,缺少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的深松的机具,且多年连续使用弯钩犁和小四轮拖拉机,其车轮碾压会导致土壤耕层变薄,生产能力降低。大量施用化肥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而施用农家肥则不会产生这些现象,因此大量施用化肥,减少施用农家肥的减少会影响农业生产。

科技的发展带来作假技术,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影响。许多种子公司卖假种子或劣质种子,农民播种方法落后,种植周期长,适耕期不能充分利用水热资源。播种技术落后和品种选择不当影响农业生产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施肥养分比例不合理,农民偏向于买便宜化肥,的缺乏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大部分农民对中、微量元素认识不够,施肥方式不合理,若在许多农作物中采用这种施肥方式,则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灌溉技术的不完善也影响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生产结构

种植业

种植业是通过人工栽培农作物来取得农产品的产业。一般指狭义的农业,农林牧副渔中的“农”即专指种植业。它主要包括粮食、经济等作物的生产。在中国,种植业则通常是指粮食、油料及其他杂类作物的生产,其中粮食作物占主要地位,其产量约占农产品总产量的70%左右。

农业的重要基础为种植业。种植业可为人类提供必要的食物和生活资料,也可为纺织、食品、制药等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还为畜牧业及渔业等提供基本饲料。种植业的基本特点主要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农作物的生理生化机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产出各种农产品和副产品。

林业

林业主要是指培育、经营森林资源以获取木材等各种林产品的部门,通过利用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事业。森林向人类社会除了提供主要的木材外,还可作为生产各种食品、医药和化工产品等一系列的原料,还可为作为一个庇护场所,让野生动植物能够在森林中繁殖和生存。森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水固土、净化空气、改善景观,还可来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在生物界中稳定存在。林业部门的任务是从宏观上制定政策,进行森林综合经营,同时组织研究和推广当地的森林经营措施和相关生产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各种效益。林业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畜牧业

畜牧业又称为动物农业,是一种从事经济动物的饲养、繁殖和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部门。它同种植业称为农业中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两大支柱。在畜牧业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经过人类的生产劳动,不断地向动物输入植物产品,经消化和利用后,才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动物直接、间接产生的代谢物又折返到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不断分解,从而成为植物的营养来源。因此构成了土壤→植物→动物(包括人类)→土壤的循环生态系统。

水产业

水产养殖主要是指打捞、养殖水生动植物,并对其进行加工,以获得一系列水产品的生产部门,又称之为渔业。广义的水产养殖还包括一些辅助部门,如关于水产品的储藏、输送和售出、渔具和渔船的制造、渔港建设等。将捕捞、养殖、加工部门合并在一起,就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水产业的生产体系。根据不同水域,可将水产养殖分为海洋和内陆两个渔业。为了与休闲渔业相区别,从事商品生产的渔业一般称为商业渔业。

环境影响

农业即是环境退化的原因,也深受其影响。诸如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土壤退化、全球变暖等都会降低农业产出。

环境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土壤污染

在农业环境污染中,主要分为土壤、水以及大气等污染,其中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人类对土地的转化,也即把自然土地转变为农业生产服务用地,可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并引发生物多样性丧失。据估算,被人类转化为农业用地的土地约占地球总土地面积的39-50%。而土地退化,即土地长期生态功能和生产力的降低,因作物过度种植而发生在全球24%的土地。据2021年的数据显示,20%中国耕地的土壤都存在着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与工业产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土壤水灌溉面积达150万公顷,其中半数以上的土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为灌溉水和工业用水。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每年需要对农田灌溉,而若灌溉水存在有毒物质及重金属,则将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最终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此外,农业用水也可造成许多环境问题,例如湿地破坏、水媒传染病流行,以及因错误灌溉导致的土地盐碱化或内涝。

农业生态环境每年受到工业排放的废水为368亿吨、排放的烟尘和固体废弃物为1500万吨,中国全国遭受工业污染和城市垃圾污染的耕地达1000万公顷。中国长江沿岸有18个城市,沿海有17个城市出现了酸雨现象。以重庆市、贵阳、广州市等地最为严重,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还对农业环境有严重危害。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有害气体的过度排放所导致的。联合国环境署在2011年的绿色报告中表示,农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占人类总排放的13%,这些温室气体来源于无机化合物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以及活动中消耗的化石燃料。站在农业环境的角度,已有超过6%的中国耕地面积遭到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中国全国工业向大气排放的氟化物污染农田和草原牧场130多万公顷。

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塑料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的农膜、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也都加重了农业环境的污染。塑料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其用途包括增加作物产量,优化水资源化学产品利用率。常见的农业塑料产品包括:覆盖温室的塑料薄膜、覆盖土壤的地膜、遮光材料、杀虫剂包装等。这些塑料产品的主要成分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PD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稀(PVC)等。

截至2021年数据记载,每年塑料的产量约为4亿吨。然而,所生产的塑料中只有12%被焚烧,并且只有9%被回收。其余的或被扔进梭鱼湾公园,或被释放到包括海洋在内的环境中。若不采取行动,流入水生生态系统的塑料废物预计将增加近两倍,从2016年的约1100 万吨增加到2040年的约2900 万吨。

气候变化

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与森林砍伐。农业、林业和其它土地利用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占人类总排放的13-21%。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中,超过一半为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2年统计年鉴,2000年至2020年间,农业用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其中70%是在农场中产生的。

畜牧业是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畜牧业生产还产生了大量一氧化二氮气体,占总排放的65%,且这类气体的暖化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96倍,也产生了约37%的甲、64%的氨。。同时,全球食品生产温室气体排放中约有57%来自动物性食品的生产,而植物性食品占29%,其余14%用于其他用途。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2年统计年鉴,牛羊肉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部分,牛肉的平均排放量是鸡肉的50倍。谷物的排放强度要低得多,尽管大米的排放量是小麦和杂粮食品的五倍多。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声明,如果依照当前的增长趋势,至2030年全球甲烷排放将增长60%。

土地退化

据估计全世界有近20亿公顷的土地发生了人为引起的土地退化,影响了世界上34%的农业用地和40%的世界人口。农业上对化学(非有机)投入品用量的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加大单作和放牧强度等都在不断的减少农业用地,不断导致土地退化、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被污染。

土地退化的表现形式多样,从地域分有沙漠化、石漠化、森林退化、湿地退化等,其中沙漠化主要由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引起,其波及全球70%的干地面积,可导致数十亿公顷牧场和耕地退化;城市土地退化主要由资源的开采,废物的产生及不合理处置以及土地分配等冲突引起的城市土地废弃;森林退化主要是认为砍伐森林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所导致的。此外,土地荒漠化将通过改变植被覆盖、气溶胶温室气体通量等多种方式来加剧气候变化,也将减少土壤有机质、增加地表裸露程度、减少地表植被覆盖、增加地表干燥程度,从而加剧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农药过量使用

使用农药一方面可有效抑制农作物病虫害,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但另一方面其只有一小部分直接作用于目标生物体,大部分却进入土壤、空气和水域中,因此在农作物生产中就出现了农药施用过量的情形,其农药过量施用以及较低的农药施用效率都会对鱼、虾等非靶标生物有较高的致死率,同时农药残留对耕地、水资源和食品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给人体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杀虫剂的使用量已增加到每年2万吨 ,但害虫造成作物的损失仍然相对稳定。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2年统计年鉴,全球农药使用量在2012年达到顶峰,并在2017年开始下降。每公顷农药使用量最高的国家是圣卢西亚、马尔代夫阿曼

学科体系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主要是指农业上研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对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农业生产关系主要研究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农产品销售与分配、相关组织、农业利用及其农作物的经济效益等的运动规律。研究与应用农业经济学,可详细解释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正确建设十分重要,能过将农业资源及农业科技成果合理应用,逐渐加快社会主义农业。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它是综合性的,因为它包括农业环境、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农业工程及农业经济学等多种学科。在广泛的农业科学类别中,其还包括林业和水产科学。在农业科学中,其生产对象具有多样性,生产条件具有复杂性,这两者共同决定了农业科学具有广泛的范围及繁多的种类,前者注重于基础理论,后者则注重于应用技术。经过不同学科的不断渗透,不断出现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学科范围。截至1978年,除了一些具有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如林业科学、渔业科学等外,可将农业科学分为五个大类,在每个大类中又有若干的学科及其相应的分支。

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遗传育种是研究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改良种性、创造作物新品种的一门重要学科。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方法不断拓展,推进转基因、分子标记细胞工程、分子设计、全基因组选择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迅速发展;优良品种的选育正逐步向基因型选择转变,高产、优质、抗逆、养分高效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优良品种培育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品种改良取得一大批具有显著应用效益的成果,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

转基因育种

转基因育种属于第一代分子育种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为核心,将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功能基因转入受体生物中,获得稳定遗传的新性状并培育新品种。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已产业化应用20余年,被誉为人类科技史上应用速度最快的高新技术,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争论最大的育种技术。其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跨物种的已知功能基因的定向高效转移,能够解决传统杂交方法不能解决的重大育种问题,是传统育种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创新发展。

分子标记育种

分子育种”一词首先出现在蛋白质设计研究文献中,主要针对自然界中存在的许多物种来源不同、基因序列有所差异但功能相似的基因家族,采用DNA洗牌等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合成具有新结构和新功能的人工融合蛋白。其后,随着高精度遗传作图等方法不断完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诞生。2008年,学者VASIL I K的一篇综述文章在总结植物生物技术发展25年历史特别强调,分子育种正在成为植物改良和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育种的重要而有效的工具。

细胞工程育种

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作为基本单位,在体外培养、繁殖或者人为的使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依照人们的要求而变化,进而改良和创造新品种,加快植物或者动物个体的繁殖速度,从而得到可以利用的物质的一种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作物育种中得到应用后,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政策

欧盟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欧盟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分别为农业绿色补贴和资源节约。农业绿色补贴主要为共同农业政策,截至2022年,农业绿色补贴总共经历了7次改革,主要为2003年改革、2013年改革和2021年改革等。

在农业绿色转型的方面,欧盟的起步较早,其核心政策是由1957年的《罗马条约》所规定的共同农业政策(CAP),这一战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保护性。确实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但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一是农产品严重过剩,二是农业补贴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三是环境污染对农业发展造成影响。在较多压力下,1992年,麦克萨利提出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计划被欧盟通过,随后就开启并发展绿色农业。

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改革共同农业政策,欧盟推出了农业绿色的补贴措施,不仅从财政补贴的角度上逐渐引导农民对环境保护和关注,同时又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制约。

中国农业政策

1949-1952年,中国实行粮食自由购销制度,即自由买卖农产品,市场供求决定商品价格;1953年,中国决定对粮食实施统一调拨、分配和管理的统购统销制度,从而解决粮食短缺问题;1978年,中国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1953-1984年,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一直在中国延续,但直到1982年,都没有解决粮食供不应求的问题,因此,总共在1983年又一次改革粮食的流通体制。

1985年,中原地区取消粮食统购制度,将农业政策更改为合同定购和“三挂钩”的相互结合。在改革后农业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中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粮食缺少的问题,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各种商品经济的发展。1990年,中国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1993年,中国建立粮食风险基金;1994-1997年,中国实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1998年,中国逐渐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此外,中国对农业征收农业税,农业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规定为每年农产品产量的15.5%,根据不同发展地区的实际经济情况,对各地区的税率分别进行规定。2002年,中国对农业开始补贴;2006年,中国已全面开始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业政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