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区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下辖区

更新时间:2023-09-16 22:08

丰泽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泉州市区中心区域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地处晋江下游北岸和洛阳江下游南岸,与惠安县隔洛阳江相望,西邻鲤城区、南安市,南接晋江市,北与洛江区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丰泽区总面积为129.25平方千米,下辖8个街道。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2.6万人。

丰泽区地处晋江下游北岸和洛阳江下游南岸,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可分为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海涂等七种类型。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多雨,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太阳辐射总量多,但分布不均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气候显著,台风影响频繁。境域在秦朝时属闽中郡西汉初属闽越唐朝到中华民国隶属于泉州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属于泉州。1997年9月29日,丰泽区正式成立。截至2023年,丰泽区下辖8个街道。政府驻地是泉州市丰泽区津淮街31号。

丰泽区因辖区内有宋代建造的水利设施“丰泽斗门”而得名,境域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有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宋代老君岩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内有老君岩、弥陀岩、三世佛、灵山圣墓、泉州南少林寺、真武庙、西湖公园、森林公园、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埔民俗文化村、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及南戏、南音、南建筑、福清少林寺武术等文化遗产。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原地区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泉州森林公园

丰泽区经济以第二及三产业为主,主导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服务业。2021年,丰泽区区数字经济规模500.37亿元,占GDP比重超六成,高出福建省13个百分点,比重居全市第一,是全市首个突破60%的县(市、区),落户了全市超三成省级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0.0亿元。2021年,三次产业比重为0.2:18.9:80.9。三次产业结构稳定在“三二一”状态, 呈现出第一产业逐渐趋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势。丰泽区是环湾主中心。地处晋江、洛阳江入海口,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泉州市环湾经济圈、交通圈的核心节点。

名称由来

因丰泽区辖区内有宋代建造的著名水利设施“丰泽斗门”而得名。“丰泽”含有“丰饶之地,恩泽于民”之意。

历史沿革

先秦

今丰泽区夏、商两代地理区划属扬州。西周时属七闽地。春秋战国时属越国

秦汉至南北朝

秦时属闽中郡西汉初属闽越刘彻元封元年(前110年)闽越国灭,闽越国民众被强迫迁徙江、淮。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逃匿山谷未迁的闽越民众自立冶县(治今福州市),今域属冶县。东汉时属会稽郡南部都尉侯官县(治今福州市)。三国时属吴建安郡东安县(治今南安县丰州)。晋朝时属晋安郡晋安县(治今南安县丰州)。刘宋晋平郡晋安县;齐属晋安郡晋安县;梁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今域属南安郡(治今南安县丰州);陈仍属南安郡。隋初属泉州市(治今福州市)南安县,后泉州改称闽州,再后又改称建安郡。今域县属不变。

隋唐至宋元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建安郡改为泽州,今域属建州南安县。武德五年。析建州南安县置丰州镇(治今南安县丰州),今域为丰州南安县地。武德六年,在闽县复置泉州。贞观九年(635年),丰州划归泉州(治今福州市),县属不变。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南安、莆田市、龙溪置武荣州(治今南安县丰州),今域属武荣州安县。不久。武荣州又划归泉州市

唐朝久视元年(700),武荣州第三次建州,州治由前旧废址丰州迁往东南十五里的晋江下游平原地区,泉州市区所在地。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名泉州,并于开元年间开始修筑泉州城。

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市,为其辖地。949年,南唐升泉州为平海军(辖今泉州、莆田市厦门市漳州市)。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泉州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泉州和漳州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原属福建省泉州路。

明清时期

明洪武三年(1370年),撤录事司,今域仍属晋江、南安二县。明朝时期丰泽区隶属福建省泉州府。清代隶属依旧。据《圣祖实录·卷三十三》《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记载:“康熙九年四月,改置兴泉道,领莆田市、泉州二府。《世宗实录·卷五十三》: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徙兴泉道道治于泉州府属厦门市。《世宗实录·卷一四三》:(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升泉州市府属永春县永春州来道属,寻改道名为兴泉永道,至清末,兴泉永道领府二:兴化、泉州。直隶州一:永春州。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兴泉永道改名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管辖厦门、莆田、泉州和大田县。1933年11月“福建事变”时,“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兴泉省,兴泉省辖今泉州、莆田、厦门。翌年1月“闽变”失败后,兴泉省随之撤销,厦门市恢复思明县建制。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复隶福建省;1934年7月,全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今域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区)。1935年1月,调整行政督察区,改隶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1935年4月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市、莆田、厦门),1939年,仍隶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区政府驻地自同安移驻永春县。1943年,行政督察区第二次调整,今域仍属第四区(专署驻永春)。1946年,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区政府驻地自永春移驻晋江县。1946年1月,行政督察区第三次调整,隶属第四区不变;1946年9月,专署迁驻今域城区。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今域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治今域城区)晋江、南安二县。1943年国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下令撤区建乡设保,进行乡镇并编。1949年9月隶属于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泉州市、莆田、厦门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丰泽区仍隶属于泉州地区。1950年3月,第五行政督察区改称泉州行政督察区;1950年9月,改称晋江区。1950年11月1日,政务院批准设立泉州市(县级),隶属晋江区专员公署。1951年1月,析晋江县城关区和近郊8个乡成立泉州市(县级),属晋江区,今域属泉州市和晋江县、南安县。1953年6月30日,泉州市改为省辖市,不久还属晋江区。1955年4月,晋江区改称晋江专区,今域分属晋江专区泉州市、晋江县、南安县。1971年7月,晋江专区更称晋江地区,泉州市(县级)属晋江地区。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1986年1月1日,在原泉州市区域内建立鲤城区,属泉州市。1985年0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行政公署,设立泉州市(省辖地级市),实行市带县体制,原泉州市的建制改设为区的建制,因泉州古城状若鲤鱼,故取名为“鲤城区”。1985年12月31日,鲤城区人民政府成立,归属泉州市,并为泉州市政府驻地。

1997年6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泉州市鲤城区的行政区域,增设泉州市丰泽区和洛江区。原鲤城区行政区域调整为三个市辖区,1997年9月29日,丰泽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区划调整后的丰泽区地处泉州的中心市区,是泉州市改革开放的重要区域和窗口。截至2023年,丰泽区全区共辖有东湖街道、丰泽街道、泉秀街道、清源街道、华大街道、城东街道、东海街道、北峰街道8个街道,共计83个社区。

地理

位置境域

丰泽区地处福建省的东南部,泉州市市区中心区域,晋江下游北岸、洛阳江下游南岸。介于东经118゜32ˊ~118゜41ˊ,北纬24゜51ˊ~25゜00ˊ之间。东边与惠安县隔洛阳江相望,西边与鲤城区、南安市毗邻,南边与晋江市隔晋江相邻,北边与洛江区接壤,东南方濒临台湾海峡,是闽东南沿海刚崛起的一个新型城区。丰泽区区域总面积129.25平方公里。

气候

丰泽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多雨,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太阳辐射总量多,但分布不均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气候显著,台风影响频繁。唐末诗人韩偓《登南台岩》诗云:“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道出丰泽气候温暖宜人的特点。丰泽区年平均气温20.7°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32.5°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C,极端最高气温为38.7°C,极端最低气温0.1°C。全年无霜期长,属于基本无霜。气温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小,年平均日较差在5.3°C。年日照4422小时,季风气候降水特征明显:3~4月多雨—前汛期(5~6月)多雨—伏旱—台风降水集中—秋冬少雨。年平均降水量1236.1毫米,极端年份最大降水量2201毫米(1939年),极端年份最少降水量744.6毫米(1976年)。

地质

地质构造

丰泽区处于福建长乐至广东汕头地震断裂带上,地质组成是火成岩,以酸性火成岩为多。地质结构受东北新华系结构控制。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自中元古代以来,地壳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特别是中生代的燕山运动表现更加明显,其特点是形成了广泛分布的中生代陆相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及同时、同源的燕山期侵入岩,平原区、河口地带及山间盆地覆盖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火山岩以凝灰岩为主,侵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第四纪为砾卵石、砂及粘土。

地层

丰泽区的地层除侏罗系上统及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部分出露外,其余系缺失,境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中生界侏罗系和第四系。休罗系上统南园组(J3n)广泛出露于双阳一河市一线以北,为一套陆相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系,是晚侏罗纪大规模强烈火山喷发活动的产物。厚度达2000米。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性段,境内仅有第二、三、四段。本区位于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坳陷变质带中部,第四纪地层极为发育。岩性上要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金黑云母花岗岩

地形地貌

丰泽区地貌可分为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海涂等七种类型。为台地和浅丘,植被生长较差,导致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偏低。西部为宁德市中—低山地,属戴云山山脉及其延伸的支脉;中、东部为闽东南丘陵,山峦叠嶂,河谷错落其间。低山、丘陵形成晋江与其他水系的分水岭;南部多台地、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北部往南面逐渐降低,呈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递变,以低山、丘陵为主要地貌类型。

水文水利

水文

丰泽区境内主要地表河流为晋江、洛阳江,两江出海口在境内东南部的泉州湾。最大的河流为晋江,从西北至东南流经境内北峰、清源、泉秀、东海4个街道办事处,在东海街道浔埔社区出城入海,全长182千米。

湖泊

清源天湖

位于清源山中部,海拔368米,最大库容量11.5万立方米,水平面1.2万平方米,最深处水深达到28米。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观工程。

海湾

泉州湾是晋江和洛阳江汇合入海的半封闭性海湾,海域面积100平方千米,泉州湾的潮汐以正规半日潮为主,其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流;泉州湾的潮流运动形式为比较稳定的往复型潮流,涨潮时流向湾内,落潮时流向湾外。潮波进入港湾后,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水道的制约,主流流向在深槽水道进退。涨、落潮流的流向基本与岸线走向一致。流速为表层大于底层(底层平均流速约为表层的80%)。流速垂直分布总的特点:流速上层大,下层小,表层平均流速大于底层,最大流速出现时间分别在高潮前、后2~3h,即半潮面前后流速最强。

河流

晋江

晋江是丰泽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戴云山之麓,流域面积5629平方千米。晋江上游分为东、西两溪,东溪发源于永春县锦斗镇,全长120km,流域面积1917平方千米,晋江在丰泽区的流域面积是80km2,河长12.1km。流经北峰、清源、泉秀和东海4个街道、11个社区。沿途有11个水闸,1个浦西排涝泵站和1个浦西(宝洲)污水厂排污口。其中,晋江河道西溪丰泽北峰段2.9公里,晋江河道西溪丰泽清源段1公里,晋江河道西溪丰泽泉秀段3.4公里,晋江河道西溪丰泽东海段4.8公里。

洛阳江

发源于罗溪镇朴鼎山南麓,流经鼎底及马甲镇后坂、后曾、过溪、道坝、马甲,在山边村注入乌潭水库,再流经河市镇的下庵、杏墩、下河市,在下庄与后深溪汇合,向东南流经坑下、西、大宅,经城东镇后埭,在桥南村流入洛阳内湾,最后在后渚与晋江汇入泉州湾,全长45公里,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600--700毫米。

地下水

丰泽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以及局部岩溶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带,以平原区山前地带、二级阶地、内陆山间盆地为主,防污能力差,易污染;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分布于丘陵台地地带,基岩裂隙水分布于丘陵基岩区,为承压水,上覆隔水层,相对不易受到污染。2020年泉州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0.143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19.703亿m3,平原区0.44亿m3。泉州市市辖区(含丰泽区)的地下水资源量是6.301亿立方米。

水利

丰泽区内包括7座水库、2条海堤、2座水闸。水库7座,分别是群生水库、草帮水库等2座小〈一〉型水库,群力水库、吴坝水库、赤山水库、东坑水库、柯石水库等5座小〈二〉型水库。海堤2条,分别是城东海堤南堤、城东海堤北堤。水闸2座,分别是城东海堤新南闸、城东海堤南堤北闸。

井山排涝南闸

位于北渠南岸,井山排洪渠见龙亭小区箱涵上游。该闸为1967年动工兴建,1974年12月建成,2003年对闸墩上部增设了排架及启闭房,主要功能包括防洪、供水、排涝,设计过闸流量为30m3/s,保护对象为北峰街道招联社区,目前运行超过45年。

土壤

根据土壤普查,丰泽区山地土壤分为六大类、十三个亚类,三十九个土属;耕地土壤分为二个土类,七个亚类,十八个土属,三十三个土种。山地土壤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和平均海拔的影响,呈地带性和垂直性分布。地带性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分别为砖红壤—红壤—黄壤;重直性分布:海拔300m以下、250m~880、880m以上分别为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耕地土壤受地形、母质、水文、农业生产条件及人为开垦、熟化过程的综合影响,呈区域分布,主要分为河谷平原、山坡田、山垄田三类地片,其中黄泥田占50.58%,灰泥田占16.2%,冷烂田占15.77%。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公报显示,丰泽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以下是土地类型分类和具体的数据耕地268.38公顷(4025.70亩),均位于年降水量800mm以上(含800mm)和一年三熟制地区;种植园用地935.11公顷(14026.65亩);林地2527.70公顷(37915.50亩);草地62.48公顷(937.20亩);湿地1630.37公顷(24455.5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165.44公顷(92481.60亩);交通运输用地696.59公顷(10448.8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81.12公顷(8716.80亩)。

水资源

泉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8.22亿m3,但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约1118立方米。丰泽区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丰泽区境内主要地表河流为晋江、洛阳江,拥有泉州湾、丰泽湖。2020年泉州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0.143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19.703亿m3,平原区0.44亿m3。泉州市市辖区(含丰泽区)的地下水资源量是6.301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丰泽区地处泉州市级行政中心,东至洛阳江,南至晋江,北至清源山,西至南安市丰州镇。丰泽区总土地面164497亩,林地面积49207亩,其中松林面积9294亩(此面积未含前期松树皆伐迹地新长的幼松树及散生松木面积),占林地面积的18.89%。丰泽区林业的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泉州市处于举足轻重之地位。丰泽区主要森林病虫害种类为松墨天牛松材线虫马尾松毛虫松突圆蚧等。截至2022年,丰泽区全区行政区域内森林面积3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24.5%,树木以杉木马尾松阔叶树木为主。

矿产资源

丰泽区的矿产资源贫乏,除花岗石矿产和粘土矿产等资源较丰富外,已发现的泥煤、磁铁矿、金、铜、钴等矿产,多数属矿化点。丰泽区境内已探明的矿产以非金属矿产资源(花岗岩、辉绿岩)为主,小矿种有地热、矿泉水等。境内已批准的采矿权仅有1家公司,核定开采量24立方米/天,矿泉水水质类型为硅酸饮用天然矿泉水。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丰泽区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主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山区有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及其混交林;沿海有马尾松、台湾相思为主的混交林等;沿海常见的树木有榕树、秋枫、鹅掌柴木荷滇青冈香樟木油杉,与上千种灌木、草木及蕨类植物门组成本地森林植被。有乐东拟单性木兰、南方红豆杉、香樟等国家级保护植物。

动物

动物有白鹭苍鹭等鸟类栖息,潮起潮落,有少量鱼虾、螃蟹及贝类等海洋生物栖息,陆地上主要为鼠类、昆虫纲和蛙类,暂未发现涉及有重要野生动物或鸟类集中栖息繁殖等敏感植被生境。具有红嘴相思鸟领角鸮白琵鹭白鹇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自然保护区

丰泽区具有丰泽乌屿国际生态旅游岛、泉州森林公园两个自然保护区。

丰泽乌屿国际生态旅游岛

该区域的范围为城东片区及洛阳江对岸,总面积为26.8平方公里。范围为北迎宾大道—城华南路,南至桃花山,东至海江大道,北至万荣街,包含洛阳江生态候鸟保护区、桃花山、南滨江片区等。核心设计范围主要为城东南滨江片区和乌屿岛两大节点,总面积为3.4平方公里。 

泉州森林公园

2002年7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开始筹建;2003年5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宝山、后亭两社区,规划区域面积8200亩,区域范围:西至大坪山、东达后渚港泉州湾、南邻通港路、北含洛阳江入海口,分为桃岭春晓、金山揽胜、空谷梵音、景观协调四个景区,主要景点有大小桃花山、东海观音禅寺、金山古寨遗址、丝绸古道、仙脚踪迹、洛江啼鸟等三十多处。现在公园已具规模,一是营建“桃、竹、桂”三个专类园,面积156亩,绿美化环境310亩;进行景观林改造445亩;封山育林6601亩。目前,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6%,园内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3920个/立方厘米,拥有各类花草树木532种,其中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等珍贵树种;有乐东拟单性木兰、南方红豆杉、香樟等国家级保护植物。二是修建具有闽南地区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11处,面积3983.48平方米;广场铺地20处,面积13226.56平方米;游步道长17.56公里;水面13处,面积21.5亩;可供游客旅游的景区面积5300亩。

自然灾害

丰泽区内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丰泽区在梅雨季节4-6月份易遭洪涝灾害影响;季风明显,滨海风大,7-9月份为台风季,海上和陆上都容易遭受台风及其所带来的暴雨袭击;10月份以后通常是枯水期,易遭受干旱影响。丰泽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2023年07月27日08时19分泉州市丰泽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发布山洪灾害风险蓝色预警。2023年9月7日上午9时许,由于受第11号台风“海葵”外围影响,泉州市丰泽区环鼎路39号前北渠岸边1处路面存在开裂塌陷迹象,开裂塌陷长度约30米,宽度约2米,面积约60平方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丰泽区下辖8个街道。政府驻地是泉州市丰泽区津淮街3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0年1月1日,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丰泽区全区常住人口为698557人。全区共有家庭户231919户,集体户31669户;家庭户人口为589979人,集体户人口为10857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4人。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58704人,占51.35%;女性人口为339853人,占48.65%。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55。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0804人,占17.29%;15-59岁人口为509121人,占72.88%;60岁及以上人口为68632人,占9.8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4267人,占6.34%。截止到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2.6万人,出生率7.05%,死亡率6.11%,自然增长率0.94%0。户籍人口324169人,其中男性154445人,女性169724人,城镇化率100%。

民族

丰泽区系“民营特区”泉州市的中心城市核心区,少数民族人口1.37万人,有46个民族成份,以回族土家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居多,聚居社区及聚居片区各1个,即东海街道大坪回族社区和清源街道西门社区义成畲族聚居区。丰泽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回族,主要分布在丰泽区大坪回族社区。

语言

丰泽区使用闽南语泉州话。通行于鲤城区老城区内的“泉州腔”(亦称“泉州音”)为泉州话的标准音。闽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保留了不少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特点,有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称。声母具有14个(包含零声母)。声母具有保存“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特点、“正齿、齿头不分”的上古音特点。丰泽方言共有韵母87个。其中单元音韵母8个,复合元音韵母10个,鼻音韵母17个,鼻化韵母11个,塞音韵母30个,鼻化塞音韵母11个。韵母特点则是中古的“鱼、虞”两韵在鲤城区方言中仍判然有别:鱼韵读开口呼[w],虞韵读合口呼[u],保留上古鱼、虞两韵的语音特征。完整保存着古代的三套鼻音韵尾[一m]、[一n]、[一u],以及和它们相配套的三套塞音韵尾[一p]、[一t]、[一k]。中古合口细音(普通话读撮口呼韵母)。鼻化韵十分丰富。在丰泽区方言中,鼻化与非鼻化具有别义作用。丰泽方言单字调有7个声调特点是完整保存古代的四声:平、上、去、人。其中,除去声外,其余三声又根据古代声母的清浊各分为阴、阳,故共有7个调类。去声的单字调虽没有阴、阳之分,但在连续变调时仍有区别。

宗教信仰

丰泽区境内有道教、佛教、基督教3种主要宗教。丰泽区是“泉南佛国”的缩影。 丰泽区现有区域内有各种宫庙寺宇210座,平均每平方公里2座,各种名号神祇170余种,约占72%。丰泽区210座宫庙中,佛教寺院庵堂20座,道教宫观5座,释道儒三教合祀一处,佛、道教与民间信仰神祇同祀14座,纯属民间信仰宫庙170座。

道教

秦汉之际,泉州丰泽区已有隐者和方士巫术的活动。秦时,大道修真清源山左峰芭蕉洞,后人在洞中供奉大道,遗迹即今大道岩。丰泽区境内真武庙,俗称上帝宫,位于泉州丰泽区东海镇法石村石头街。祀真武大帝(北极玄天上帝),始建于南宋,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佛教

晋朝太康年间(280--289年),佛教已在泉州市传播。唐朝,由于政府推崇,佛教势力逐渐发展,泉州建造许多寺院,佛事活动、佛学研究十分活跃。因之被誉为“泉南佛国”。泉州南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俗称南少林,位于泉州清源山东麓,是泉州最早的佛教寺庙、全国历史上有名的“七大少林丛林”之一。相传为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方圆500亩,依山而起,规模庞大,殿宇宏伟,香火旺盛,武风淳朴,寺因武显。

基督教

唐初,景教(基督教前身)传入中国,不久传播到泉州市,宋代继续传播。元代,也里可温教(与景教同派)在泉州迅速传播,势力很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再次传入泉州。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长老公会传教士杜嘉德安海镇传教,翌年到泉州传教未果。民国19年,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在承天巷建福音堂。1984年12月,泉州基督教召开第二届代表会议,成立泉州基督教协会,选举产生泉州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新的领导成员。

经济

综述

丰泽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先行区、都市产业集聚区、时尚休闲引领区、区域交往中心区、宜居宜业样板区”建设目标,规避劣势,加快特色产业布局。丰泽区具有十大特色产业社区,是丰泽‘五城五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可以提升城市能级、服务大泉州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丰泽区主要特色产业为科创信息业、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贸易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金融和类金融业等。丰泽区近些年来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稳定在“三二一”状态, 呈现出第一产业逐渐趋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势。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3650元。财政收入保持平稳。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1年,三次产业比重为0.2:18.9:80.9。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0.2%,比2012年提高46.9个百分点。2021年,丰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5亿元。2022年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22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0.0亿元。

第一产业

丰泽区的第一产业占经济产业的比重并不大,主要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2022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270万元,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14178万元,增长4.4%。林业产值15万元,增长3005.4%。畜牧业产值1067万元,增长16.2%。渔业产值35991万元,增长2.A%。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万元,增长6.3%。

第二产业

丰泽区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占产业结构的比重小于第三产业。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22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7.1亿元,增长0.3%。其中9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重工业增加值下降1.3%,轻重工业比重为55.3:44.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01亿元,下降26.4%。其中: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9.09亿元,下降28.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总额0.92亿元,增长5.9%。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9.8亿元,增长1.6%。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0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1.0亿元,增长15.8%。全区资质等级以上房屋建筑企业施工面积339.3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56.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0.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产值27.9亿元。建筑业产值超亿元企业25家。

第三产业

丰泽区的支柱产业是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对外贸易。第三产业总量占经济总量大头,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2022年242个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省反馈铁路).182.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157个城镇项目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5.9%,增长45.4%;8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4.1%,下降25.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9.1%,下降0.6%。其中:金融业增长391.0%;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9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209.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6.1%。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6亿元,增长0.5%。其中:221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77.4亿元,占全社会零售额的31.5%,增长0.4%;限额以下完成零售额385.3亿元,占全社会零售额的68.5%,增长0.5%。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57.8%;粮油、食品类增长75.2%;烟酒类增长19.9%;中西药品类增长12.2%;金银珠宝类增长8.0%。年零售额超亿元的企业23家,实现零售额137.2亿元,增长5.3%,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9个百分点。251家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实现销售额935.2亿元,增长19.3%。全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5家,涉及新材料技术研发、能源科技、数字科技、声学科技、文化传媒、医疗服务、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餐饮管理、进出口贸易及互联网销售等领域,合同外资8656万美元,增长607.7%。全年海关进出口商品总值132.8亿元,增长4.4%。其中海关出口额128.4亿元,增长4.0%;进口额4.4亿元,增长14.9%。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3年,丰泽区已经具有了泉州中央商务区、海丝中央法务区泉州片区、知创产业园、装饰设计产业园、泉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园、时尚休闲产业园、人力资源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影视文化产业园、泉州市建筑服务产业园等10大特色产业社区。2020年泉州市建筑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吸引近200家优质建筑业企业入驻。2020年在全市新基建新经济基地建设比拼中,丰泽区十大产业社区之一的知创产业园(基地)脱颖而出,夺得了全市前2名的佳绩。泉州软件园2021年新增招商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4540万元,已全部落地开工。

泉州中央商务区

泉州中央商务区范围:丰泽区东海片区范围内,东至后渚港区、西至滨海街和府本路合围区域、南至滨海公园、北至通港路。2023年泉州中央商务区第一季度在谈项目70多个,总投资450多亿元,新增50多家工商注册企业,税收同比增长67.7%。同时,推进万科集团FUN享空间、万科里和写字楼裙楼等商业入驻招商,当前入驻品牌16家,已开业品牌14家,开业率为88%。 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中央商务区幼儿园项目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开工建设,完成博博宝贝托育中心开园,在万科城市之光三期引进国大药房,对接市东投、区城管局,推动完成魁屿公园夜景亮灯项目。现有荣誉酒店、悦华酒店、金鹿酒店、香缤酒店在建,东海假日酒店拟于今年年中开业,万科签约亚朵酒店运营预计明年开始装修,拟于2025年开业。泰山石化、金控、水务、城建集团等17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重点推进科创用地高端城市综合体和重大项目招商落地。加快推进海星“美好生活街区”项目建设。 

社会

教育事业

丰泽区的教育概况截止到2022年,辖区内有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黎明职业大学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6所大专以上院校;中职学校6所,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各1所。普通中学有12所,其中:区属公办中学5所,均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泉州市城东中学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小学34所,其中有27所小学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幼儿园12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9所,省示范幼儿园7所,市示范幼儿园12所,区示范幼儿园29所。全区幼儿园在园生数25038人,小学在校生数49759人,初中在校生数19870人。全区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共6670人。

医疗事业

截止到2022年,丰泽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96家。其中:辖区内省、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军队医疗机构共11家,区管公立医疗机构31家、民营医疗机构354家(包括医院16家、门诊部80家,服务站14家,诊所182家,过渡执业员村卫生所61家,医务室1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2年新增医疗机构52家,其中医院1家,门诊部9家。年末全区实有床位数2369张。东海、北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址翻建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新址并于9月底投入运行。

至2020年底,丰泽区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41家,开放床位2416张,千人均床位数4.01张。丰泽区全区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2.99人、3.13 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1.72人。

文化事业

2013-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合计3.3亿元,年均增长16.1%。2021年末,共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4个、街道文化站8个、百姓书房10处,全区公共文体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81.5万平方米。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6处,其中:清源山、灵山伊斯兰圣墓、施琅墓道碑、真武庙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4处遗产点列入“泉州市: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民俗7个门类23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蟳埔女生活习俗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拥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6家。

2022年丰泽区辖区内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4个、街道文化站8个。深化总分馆联动,新建宝山艺术公社、镜山文创园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区文化馆精耕“文化有约”品牌,精准配送基层文艺演出活动25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28场、美术摄影展7场、线上文化活动6场、公益讲堂10期,公益培训班3期(春季、暑假、秋季),服务人次达到了2.8万人次;区图书馆进一步加强活动建设和品牌推广,全年共举办讲座沙龙、展览、观影、手工体验、朗诵等各类线下活动共126场、线上活动49场,全年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参与人数达526人次,总服务时长6101小时,全年共接待读者18.9万人次;全年共借阅图书15万册次;全年公众号访问量16.8万人次;全年全馆电子资源(网站、移动图书馆APP、电子借阅机等平台)访问量共84.2万次。

科技事业

丰泽区全区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为2家、4家、6家;省级互联网孵化器2家;国家级、省级、市级众创空间分别为5家、12家、1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7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分别为2家、8家。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丰泽区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驱动作为发展主引擎。高技术企业明显增多,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24家增加到2021年的217家;2013-2021年,全区累计专利授权16508件,其中2021年专利授权数3434件,比2012年增加4.09倍,发明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12.9%,比2012年提高7.0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6.6件。

2022全年新增市级众创空间5家。124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0家。新增省级、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各1家,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学科类)1家。实施省级、市级、区级科技计划项目分别为5个、7个、30个。技术合同交易登记·228项,合同成交总金额2.45亿元。2022年末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众创空间分别为6家、15家、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7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4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学科类)1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2家,省级、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分别为4家、12家。全年专利授权3227件,其中,本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638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85件,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55件。2022年末累计拥有全国驰名商标8件。截至2021年,丰泽区的科研人才总量达17.61万。

体育事业

截至2018年,丰泽区已经完成建设东海宝山社区、北峰拒洪社区省级笼式足球场2个,市级多功能运动场4个,泉秀灯星社区、清源西宝社区等市级健身路径12条,以及东海宝山社区、华大地质社区等45个社区的区级健身路径的安装维护及提升。目前,丰泽区80个社区皆有各类体育活动中心(室)、社区室外活动场所、社区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

截至2019年底,新建6个市级多功能运动场建设点、15条市级健身路径及31个区级健身路径。开展“2019年丰泽区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包含丰泽区第十四次太极拳比赛、“海丝杯”第九届泉明星足球俱乐部春季联赛、2019年丰泽区全民健身日活动、残疾人趣味运动会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十余场。组织辖区体育企业参加2019年上海市体博会。推荐泉明星、那尔多等2家足球俱乐部参加福建省2019年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基地)评选。组队参加泉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14个竞技项目,6个群众项目,位列全市奖牌榜第三名、团体总分第五名,创造建区以来最佳战绩,同时荣获赛会体育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组队参加第十六届全国沧州市武术套路比赛,取得了团体总分全省第一、全国第8的佳绩,展示了丰泽武术健儿的风采。

2022年丰泽区的组织街道、社区、各单项体育协会、民办非机构开展2022年第一届泉州中央商务区体育嘉年华暨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022年第三届“启梦杯”青少年足球冠军邀请赛、2022年海丝青少年足球精英赛等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比赛)40余场,参与人数达4000余人次。新建海景国际花园智慧健身路径、千亿社区室外羽毛球场等口袋健身公园20处,满足群众健身锻炼需求。指导成立了丰泽区足球发展协会,选送14人参加国家级、一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组织参加第十七届省运会,获得金牌6块,银牌5块,铜牌4块。

环境保护

丰泽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生态区建设规划和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抓好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和北渠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2.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7.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位居全市第一。

丰泽区组织实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设立节能改造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市级以上节能改造、循环经济项目5个;强力推进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和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特别是加强北渠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完成东海电镀集控区整体关闭等4个治理项目,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1%。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2022年丰泽区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6.1%;水环境质量总体符合功能区水质类别要求,国控蝎埔断面水质平均达到类标准,北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共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3家,企业网上备案环评登记表40家,同意夜间施工78次,办理排污许可证核发7家、变更34家、延续8家、补办1家。2022年全年共执法检查重点污染源企业126家次,双随机任务办结90件,移动执法系统办结239件,查处群众投诉件226件,处理率100%,办结226件,办结率100%,共对12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立案处罚,罚款160.8万元。加强网格化队伍业务,录入巡查信息10757条,环境事件信息5277件,从中筛选办理行政违法案件5件。积极开展“静夜守护”专项行动,共组织8次联合检查、16次巡查,出动执法人员1700余人次,检查各类涉噪点441处,巡查167个点位,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噪声问题。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28.79万人、14.6万人、17.79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11万人、参保率99.75%,缴费29382人、缴费率90.09%;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70人(其中在职4766人,退休1904人)。

社会福利:确定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900元,80周岁及以上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高龄补贴100元,全区544户.87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722.60万元。确定特困人员分散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为1170元;集中供养基本生活标准1755元;分散供养照料护理标准全自理的每人每月196元、半自理的每人每月490元、全护理的每人每月980元;集中供养照料护理标准全自理的每人每月294元、半自理的每人每月735元、全护理的每人每月1470元,全区特困人员64人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100.39万元。做好32个集中和散居孤儿救助工作;及时将29个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每个月按照散居孤儿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资金。全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212.95万元,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74.52万元。

丰泽区境内养老机构有泉州温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丰泽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用地面积16666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项目总设计床位409张,其中老年养老床位285张,儿童床位124张。北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用地面积4.4亩,建筑面积约10300平方米(含地下室),总投资约1.03亿元。

交通

综述

丰泽区是环湾主中心。地处晋江、洛阳江入海口,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泉州市环湾经济圈、交通圈的核心节点。丰泽区境内具有福州—昆明公路、省道307线、沈阳—海口高速公路。丰泽区具有长途汽车站、客运中心站、汽车东站、汽车西站。丰泽区拥有泉州站,漳厦泉铁路穿境而过贯通海峡西岸直至省外。丰泽区的福厦铁路经过丰泽区4公里,位于北峰街道境内。泉州的飞机场位于晋江市东环路东侧,晋江市距丰泽区很近,只有12公里左右。

公路

丰泽区境内具有国道324线、省道307线、沈海高速公路。沈海高速经过丰泽区10.6公里,涉及东海、城东、泉秀、华大四个街道。丰泽区所在的泉州市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82.9公里;福厦高速公路经过泉州,由泉州—厦门高速公路福泉高速公路两段构成,该公路质量等级优良。泉厦高速公路全长81.4公里,已竣工通车;福泉高速公路泉州段全长41.9公里。丰泽区具有长途汽车站、客运中心站、汽车东站、汽车西站。2022年新增交通运输企业13家,新增营运车辆632辆,4183.35吨,2643座位。全区共拥有营运车辆2220辆,其中:货运车辆2029辆,40480.56吨,客运车辆191辆,8224座位。

铁路

丰泽区的福厦铁路经过丰泽区4公里,位于北峰街道境内。丰泽区拥有泉州站,泉州火车站位于丰泽与南安丰州交界处的北峰丰州组团北面,背靠清源山,普贤路南北走向直接通到火车站门口。泉州站总用地面积约300亩,将成为省内三大客运枢纽之一。线路北侧为清源山自然山体。车站将采用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模式,方便旅客快捷进出站。漳厦泉铁路穿境而过贯通海峡西岸直至省外。

航空

泉州市的飞机场位于晋江市东环路东侧,晋江市距丰泽区很近,只有12公里左右。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开通包括至香港特别行政区菲律宾马尼拉包机航线在内的十几条航线,跨入全国50个吞吐量最大的空港之列。

航运

后渚港的港区距湾口约15公里,湾口有大坠岛和小坠岛,湾口内有七星礁、南乌礁、北乌礁和马头礁。后渚港于马头礁附近,水深达10米以上。后渚港区北距福州港有157海里,距上海港有598海里;东距台湾基隆港有152海里;南距厦门港有84海里,距香港有157海里。后渚港以及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现属国家一类口岸的后渚港。2022年,丰泽区完成水上运输货运量5214.16万吨,水上运输货运周转量919.76亿吨千米,占比29.06%,同比增长2.9%。

公共交通

截止到2023年,丰泽区内的公交站点一共有320个,公交线路繁多。

人文

综述

丰泽区地处泉州市城市核心区,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辖区有4个世界文化遗产点、56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共计8个门类19项的非遗保护名录,5个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市级保护名录6个、区级保护名录7个。

文物古迹

丰泽区辖区有世界文化遗产点4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6处,南少林武术、南音、梨园戏、木偶戏等文化品牌闻名海内外。

真武庙

真武庙,俗称上帝宫,位于泉州丰泽区东海镇法石村石头街。祀真武大帝(北极玄天上帝),始建于南宋,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该庙供奉水神玄武,是泉州市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被称为玄天上帝八闽第一行宫,有“小武当”之称,在福建省道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1991年1月联合国海丝之路考察团来泉州,特别赶到真武庙考察。法石真武庙也是海上丝路"祈风"保航的另一遗迹。

江口码头

江口码头位于泉州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是连接古城的水陆转运节点,与真武庙同为泉州城郊的重要港口“法石港”的遗存,反映了码头的功能构成和使用方式。江口码头现保存有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两处码头及一处宋代古船遗址。两处码头始建于宋元时期并沿用至20世纪,两者相距约1.1公里,均以条石砌筑。文兴码头位于上游,整体造型为一平缓的斜坡状台阶。此处水深较浅,码头直伸入晋江中以便低潮位时小船停靠。码头现存南北长约30余米,宽约3.5米。美山码头位于下游,较文兴码头处水深,码头造型为边坡较陡的墩台,便于高潮位时大船停靠。最下层墩台南北长约20米,宽约15米。

伊斯兰圣墓

坐落泉州东外灵山南麓。据《闽书》载:唐武德年间(618-626),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门徒四人来华传教,其三贤、四贤到泉州市,卒葬此山,屡显灵异,俗名灵山圣墓。该墓为伊斯兰世界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圣迹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近风靡全网的蟳埔女是丰泽独有的名片,蟳埔女生活习俗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外,还有梨园戏、南少林武术、南音、木偶戏等文化品牌也闻名海内外。丰泽区自2005年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先后公布了五批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并积极组织推荐申报市、省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目前丰泽区有包括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民俗等共计8个门类19项的非遗保护名录,其中蟳埔女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武夷清源茶饼制作技艺等5个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市级保护名录6个、区级保护名录7个。

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

蟳埔女的服饰俗称“大裾衫、阔脚裤”,头饰俗称“簪花围”,这些闽南地区渔女特有的装束体现着海边生产劳作的特点。头饰中常用的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据说是宋元时期阿拉伯人蒲寿晟带来移植于当地的,流露出异域文化的气息。蟳埔女所着衣服多由棉麻粗布制成,宽松舒适,上衣为斜襟、七分宽袖、右,俗称大裾衫,裤子为七分宽腿裤,这样的设计便于在海滩上劳作,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以往的衣服以蓝色、灰色、黑色为主,朴素又耐脏,而头发也是刻意盘成一圈,再穿一根骨簪固定,防止低头时长发垂下影响劳作。早期蟳埔女头戴之花并非自己采摘,而是亲戚朋友在喜庆的日子里互相赠送的。

蟳埔“蚵壳厝”

蚵壳厝享有“千年砖,万年蚝”的美誉,其营造技艺被列入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闽南建筑大观园之一,如今泉州沿海的“蚵壳厝”,历经沧桑,已呈现出斑驳的岁月痕迹。“壳厝的蚵壳(当地人又称牡蛎科蚵)最早是压船舱所用,是舶来品”,黄丽泳延续蟳埔人代代相传的有关蚵壳厝的蚵壳来源说法。相传,蟳埔蚵壳厝始建于宋末元初。蟳埔蚵壳厝的蚵壳并非泉州原产。元末明初,富裕之地泉州,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曾数度遭遇劫难,先民因无力重建新房子,就因地制宜捡些碎砖石砌成“出砖入石”的墙,再把海边的蚵壳捡来嵌饰在墙的外侧,这就是早期的蚵壳厝。

习俗

节庆习俗

丰泽区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时令节日主要有立春清明节立夏霜降立冬冬至等。

婚庆习俗

泉州市婚俗古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历久相承,屡有变异。清至民国时期,富豪人家礼俗更加奢华。婚庆习俗主要是议婚、订盟、纳彩、迎嫁妆、婚娶、成亲后礼俗等。

蟳埔女习俗

蟳埔女生活在泉州丰泽区东海街道的一个蟳埔小渔村,代代相传保留下簪花围的古老习俗。其主要特色在于她们的头饰,所有女性均以头上插花、簪花围为荣、为美;对镜贴花黄这一浪漫已经被延续了千百年,相传是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风俗。蟳埔女簪花围制作简便,花样别致,把含苞或初放的时令小朵鲜花,如淡雅、暗香浮动的含笑、白玉兰柚子花等,用麻丝线缀成,扎成整齐的花环,环绕成簪花围,围在发髻周边,多至三小环,色彩相间,还插玉簪、银梳等定型发器。戴在头上,就像是顶着一个“小花园”,好一片姹紫嫣红,令人赞叹不已。

艺术

歌舞

丰泽区的歌舞都是具有闽南地区特色的民俗艺术。主要包括舞龙、凉伞、拍胸舞、腰鼓、火鼎公婆、南少林武术、《江南风韵》、梨园曲艺《梨园新蕾》、南音《直入花园》、古琴演奏《平沙落雁》。

戏剧

具有八百年历史渊源的梨园戏,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传统剧目大部分是宣扬“忠孝节义”这一中华优秀美德,雅俗共赏,剧目中许多唱段和台词都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但具有文学性和欣赏性,更具有教育性和普及性。南少林武术表演《少林雄风》

《红孩儿》是《西游记》唐僧取经遭遇九九八十一难的一段小插曲。剧目《红孩儿》(火云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独生子红孩儿,本是个刻苦修炼有孝心的好孩子,不意受玉面狐狸蛊惑,抓了唐三藏,作为送给爹妈的生日礼物。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加持下,救出师父。红孩儿接受教训,被观音菩萨收为座前童子。唐僧师徒继续往西走,到了火焰山,于是又发生了一场神仙打架。

木偶戏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艺术中一枝独秀的奇葩,不仅仅因为它历史悠久、技艺精巧,更在于它的戏剧特征,以人为媒介,以歌舞的形式演绎一个个故事。木偶戏是中华文化的宝藏,也是一种艺术的结晶,传承木偶戏可以让中华民族精神历久弥新。

饮食

丰泽区居民一日三餐,主食以大米为主,辅以甘薯、麦类。清末民初,普通家庭日食三餐稀饭,午餐常搭食甘薯、薯干;干饭多为捞饭,逢年过节、做祭祀神才吃上。泉州市市区依山临江傍海,物产富饶。居民副食佐餐有蔬菜瓜果、鱼肉禽蛋、山味海鲜、豆类制品等,种类繁多。居民菜蔬风味,一般喜酸不喜辣,喜清淡不喜油腻,重咸食而少甜食。做菜以煮、炒为主,兼有炖、蒸、焖、卤、烤、煎、炸。礼仪食品泉州民俗婚丧喜庆、敬神祀祖、馈赠亲友的食品繁多,较典型的有百寿龟、白米龟、花包、蓼花、麻蓼、咸粽等。丰泽民俗有“早茶晚酒”的说法。市民喜饮乌龙茶,工匠、农家常在工场、田头置茶消暑解渴;学者文人谈论学术、吟诗作赋,厂家商户洽谈业务,机关团体工作会议,饮茶也必不可少。自古至今,市区有“客至敬茶”礼俗。20世纪80年代,区内餐馆、酒家遍布大街大巷,夜间食市灯火辉煌。肴馔烹调可口,注意营养质料,原料由肉类为主转向海鲜为主,生猛活鲜进入餐桌,一些高级名菜,如通心乌鳗、油娟红好、红烧花鱼、珊瑚大虾、清蒸鲈鱼、一品白鲳、油香石鳞、清炖髻鱼等,也加入家庭便宴行列,市民饮食文化起了质的飞跃。

乌龙茶

乌龙茶有缓解油腻、舒缓压力、抗氧化、生津解渴的功效,可促进身体代谢,加快身体排泄,有促进消化、改善气色、醒脑提神、利尿解乏的作用,其食用方法为:将6g干茶投入盖碗,悬壶高冲注满开水,第一泡为洗茶(倒掉不饮用),再次注水后,闷泡10s左右即可出汤饮用。

地方特产

丰泽区的传统点心是泉州市市区传统点心,以糯米、米、面粉、薯粉为主要原料,以蒸、炸为主。兼有烙、煎、煮。主要有碗糕松糕、菜、米糕、炸枣、蚝t追、珍糅、满煎糕猪油f追、绿豆饼、桔红糕、麻团和麻糍,各具不同风味。

地方小吃泉州市区小吃店、批炸担到处可见。各种小吃风味独特,较为典型的有:珍珠蚝煎、菇栗肉粽五香捆蹄、香笋芋来景、清汤鱼丸槟榔芋饼、炕牛肉块等。食用佐以蒜泥、辣酱醋的运用、魄汁、香油、蒜白、芫荽青萝卜酸等调料,更是脍炙人口。其他如花生仁汤元宵汤圆和线面糊也是富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小吃。

民间肴馔泉州市民间传统肴馔多种多样,普遍家庭都能烹。其中较古老而广泛流传的大众化菜肴有什锦卵、杂烩嫩饼、五香鸡卷、炒桂花、夹肉花包、馅心鱼丸、油炸糟鳗、香焖芋鸭、鲜蒜蛾羹、荔浦芋茸等。

五香捆蹄

食材准备去骨肘子1个,王守义十三香2茶匙,花椒约30粒,生抽3汤匙,糖2茶匙,~腌料:盐2汤匙,姜末2汤匙,~卤汤:卤肉包1个,老抽2汤匙,盐2茶匙。制作方法:1.买的拆骨肘子大的就一分为二,用刀每隔四五公分切一下,不要切透要连着皮,这样便于入味也比较好卷起来。撒上盐、十三香、姜末和花椒,揉搓按摩一下,确保各处都均匀腌到。盖起来腌两天;2.先仔细地捡去花椒,然后和刀切的方向平行地将蹄髈卷起,并用棉线扎紧,横竖都要捆紧,尽量用皮把里面的肉都包裹起来;3.放进电压力锅里,加入能够沒过肉的水量。放盐、生抽、老抽、卤肉料包和糖,选牛肉蹄筋程序即可。煮熟后不要立即捞出,浸泡至少半天时间入味;4.捞出后放保鲜袋里冷藏过夜;5.取出捆蹄拆去棉线,均匀切片;6.直接吃就是五香味的了,配个蘸汁更好了:蒜头加盐捣成泥,加入蚝油、香醋、香油红油搅拌均匀。

清汤鱼丸

原料准备白鲢鱼丸300克、鸡汤750克、豆苗25克、熟笋片、鸡油各20克、水发香菇2个、熟火腿10克。做法如下1、将鱼丸在沸水中汆一下;2、另用砂锅将鸡汤煮沸,将鱼丸放入,加精盐,味精和豆苗;3、熟笋片,香菇沸水略汆后在鱼丸上间隔摆放香菇结顶,四周以豆苗衬托,淋上鸡油即可。

炕牛肉块

一般选用整块牛腱肉、牛腩、牛筋、牛肚配老姜,当归,桂皮等名贵药材,加牛龙骨、酱油置于陶制的大肚瓦钵,经过煨、炖,时刻注意火候与时间,才能让牛肉炕块如此入味。炖煮过程中,要佐以深山老姜,老姜让牛肉炕块更具保健功效,可促进食欲。它与当归、桂皮是这道小吃不可或缺的食材。牛肉炕块食用时加入姜丝、葱花,尽显本地风味特色,汤清甘淳,鲜香可口。

五香鸡卷

配料:主料为鸡胸肉(或鸡腿肉)1/2斤、鱼浆1/2斤、猪肉(带肥肉)1/2斤、荸荠(切碎)7颗、豆皮3张、葱末1/2碗、酱油2大匙、糖1又1/2大匙、味精少许、盐1/2小匙、肉桂粉(或五香粉)1小匙、太白粉2大匙。做法:(1)将鸡肉洗净擦干水份,和肥猪肉用搅拌机或菜刀剁成纹肉备用。(2)将鸡绞肉、猪绞肉、鱼浆混合在一起,拌入腌料腌30分钟。(3)包之前,再加入葱末、荸荠(若是在腌肉时加入,会生出太多的水分)和太白粉拌匀。(4)摊开豆腐皮,将内馅摊在豆腐皮上,卷起包成长条状。(5)将6杯炸油烧至七分热转小火,把包好的肉卷缝口朝下,等入锅中炸至金黄色起锅即可沥去油渍,切段排盘。

传统村落

泉州市丰泽区的省级传统村落只有一处——浔埔村

蟳埔村

蟳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地处晋江入海口、古刺桐港之畔,距离泉州市区仅10公里。这座隐藏在城市中的古老小渔村,自明清时期建村并发展至今,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头戴“簪花围”的蟳埔女是这里最为出圈的文化名片。头上簪花是陪伴蟳埔女一生的民俗符号。从孩提时起,蟳埔女就要把头发留长,到十一、二岁就能将长发一圈一圈盘在脑后,梳成海螺状的圆形发髻,再穿一支“骨髻”,有“骨针安发”之意。发髻固定后会用茉莉花、素馨、玉兰、含笑等鲜花串成的花环,套在圆髻外围,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最后在髻心处左右对称插上不同色彩的簪花、绢花或鲜花,花朵的选择也讲究搭配,往往会选择与花衫相衬的配色。此时蟳埔女的头上就仿佛一座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小花坛,因此其日常所戴的“簪花围”头饰也被称作“头顶花园”,是非遗文化之一。2022年,浔埔村被选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丰泽区辖区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泉州森林公园、另外还有泉州南少林寺、泉州滨海公园、西湖公园东湖公园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圣墓青莲寺广化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大坪山郑成功公园刺桐公园、桃花山公园和候鸟、白鹭等鸟类栖身之地—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等著名景点。

重要景点

清源山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它位于海峡西岸闽南地区大地,海拔615米,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主要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三大片区组成。清源山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融石刻石雕、海交、宗教、建筑等历史文化与奇石、泉瀑、山林自然景观于一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清源山素有“道教圣地”之誉,早在秦朝就有“大道修真”之说,山中留有大量文物古迹,尤以36岩洞、18胜景闻名于世。现存有唐、宋、元时期道教、佛教、藏传佛教大型石雕造像7处9尊,元、明、清三代花岗石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摩崖石刻600多方。多处景观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赏鉴意义,享有“中国之最”美誉。 

泉州森林公园

2002年7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开始筹建;2003年5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宝山、后亭两社区,规划区域面积8200亩,区域范围:西至大坪山、东达后渚港泉州湾、南邻通港路、北含洛阳江入海口,分为桃岭春晓、金山揽胜、空谷梵音、景观协调四个景区,主要景点有大小桃花山、东海观音禅寺、金山古寨遗址、丝绸古道、仙脚踪迹、洛江啼鸟等三十多处。现在公园已具规模,一是营建“桃、竹、桂”三个专类园,面积156亩,绿美化环境310亩;进行景观林改造445亩;封山育林6601亩。目前,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6%,园内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3920个/立方厘米,拥有各类花草树木532种,其中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等珍贵树种;有乐东拟单性木兰、南方红豆杉、香樟等国家级保护植物。二是修建具有闽南地区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11处,面积3983.48平方米;广场铺地20处,面积13226.56平方米;游步道长17.56公里;水面13处,面积21.5亩;可供游客旅游的景区面积5300亩。园内空气洁净清新,气候环境宜人,文化底蕴深厚,水陆交通便捷,是一个集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森林公园。随着公园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来园休闲、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福建省与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市区西北侧,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西湖。博物馆主体建筑设计,展示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建筑特色,采用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红白相间的特色工艺,整座宏伟的建筑浑然天成。通向观景天台的四道半弧形的屋面斜阶,意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将成为海峡两岸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观景天台上的和平莲则将常年播撒吉祥和平的福音。

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专门性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东侧。1959年7月15日创建。该馆藏品1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102件,如:1974年出土的后渚港宋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分为13个水密隔仓,为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毗湿奴石雕像为中国仅见的印度教文物,是14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该馆设有3个专题陈列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展出两艘宋代海船的部分实物和宋元明清石、木、铁三种材质的锚具以及各时代的海船模型等文物;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展出宋元时期外来宗教中的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墓碑、墓盖、雕像、寺庙建筑构件等300多件;泉州外销瓷陈列馆,展出历代从泉州港输入国际市场的陶瓷器500多件。该馆还组织了泉州市华侨史陈列。该馆每年观众约30万人次。后渚港的古船,已按1/10比例,复原制出模型,并提供给有关单位陈列及出国巡展。该馆出版有《海交史研究》期刊,编写出版了《泉州宋船发掘和研究》《泉州伊斯兰教石刻》《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等10多种专著和资料。

对外交流

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与临川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获得荣誉

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2011年)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2014年)

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13年)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14年)

省级双拥模范区五连冠

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区(2014年)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五连冠)

省级教育强区(2011年)

省级教育科研基地(2013年)

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2018年)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2020年8月,获得“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称号。

2020年11月,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20年)

全省政府系统信息报送优秀单位(2021年)

省级文明城区(六连冠)(2021年)

第三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22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