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鼓山 :位于河北承德市满族乡的山脉

更新时间:2024-09-20 20:07

天鼓山,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旧屯满族乡,是乡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山。“天鼓山”,也称石鼓山、古子等,其主峰也叫小灵峰、南天门。

天鼓山是燕山太行山支脉七老图山余脉,在东经117,北纬41,海拔1423米。河水系绕山而过,形成了狭长的滦河谷地即是旧屯满族乡的主要区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生态肌理。

天鼓山的自然资源与宗教人文有着很大的契合点,其中以“天鼓雷音”为其特质,佛道融合于一山,佛教的天鼓雷音王佛有座骑为名“普化”的大鹏鸟,与道教的九天应元普化天尊都是雷神的显现。在天鼓山十八景有与之相关的石鼓、石、雷击石等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古籍记载之山

《开山图》谓之天鼓山。九州害起则鸣,有常应。又云:石鼓山有石鼓,于星为河鼓,星动则石鼓鸣,石鼓鸣则秦土有殃。鸣浅殃万物,鸣深则殃君王矣。

承德天鼓山

天鼓山,因山间有天生石鼓而得名。

在《承德府志》山川中记载其因山间有石似鼓而名石鼓山。清代顺治大量旗人入关圈地落户旧屯满族乡地区,因为此山高耸入云,当地满族也叫其为“古砬子”即满语“猎场至高点”,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渐渐将古砬子讹化为“高砬子”,晚清时期,因为山东流民闯关东来关外生活,有萧姓人善于塑造神像,在山巅建有一座龙王庙,后因此也叫作“龙庙高尖”。也有村民传说此龙王塑像是流民从山东老家背来,遂将之供奉于山巅之上。

天鼓山,与旧屯境内的老陡山、大对山等历史有记载的高山形成了沿滦河山地风景,山、泉、林、石各具特色。真山水、原生态、纯文化的天鼓山,更是河北省少有的满族鹰猎文化民俗之地,汇聚名人(镶白旗鹰手人宁安,清太祖努尔哈赤妹夫噶哈善·哈斯虎亲兄那木占巴彦之六世孙)、名山(天鼓山,乃是佛经中所载的北方天鼓雷音佛的显化道场,有仙人窟、欢喜佛崖、摔鹿石等遗迹)、名水(滦河)、名树(千年豹榆树、暴马丁香古树群)、名果(承德山楂、大扁杏)于一身;集人文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景观于一体,既承载着千年历史积淀,又独具文化旅游探幽之魅力。

佛古道场

天鼓即佛

天竺人认为的佛是天鼓。贼若来时,天鼓即鸣,贼若去时,天鼓也鸣,而天鼓鸣时,诸天心中勇猛修罗怖畏,诸佛也是同样的道理,众生烦恼来临,佛陀说法使之不来,烦恼将灭,佛陀说法使之根除。佛陀说法时,弟子心中勇猛精进,各种魔怨怖畏,因此之故,所以称佛为天鼓。

天鼓声尊者

五百罗汉第贰佰陆拾陆尊

因天鼓音声无主无作,无起无灭,能利益无量众生,故用此比喻佛之说法。据《法华义疏》卷一载,贼来贼去之际,天鼓皆鸣,而诸天心勇,修罗惧怖;众生烦恼之应来应去,佛皆说法,而弟子心勇,诸魔惧怖。天鼓无心能为四事,大日如来虽说,亦复无心,故以天鼓喻显佛之音声说法。尊者己具深厚德行法力,他说法时,众生如闻天鼓妙音,烦恼消退,如明镜之台,尘埃悉除。

天鼓雷音王佛

据《大日经疏》卷四云(大正39·622c)︰‘次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此是如来涅盘智,是故义云不动,非其本名也。本名当云鼓音如来,如天鼓都无形相亦无住处,而能演说法音警悟众生。’天鼓山以“仙人窟”以及“摔鹿崖”等天然景观,被称为是佛经所载北方天鼓雷音王佛的显化道场,特别是“仙人窟”是古代修行人的遗迹。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对“不空成就如来”解释:【不空成就如来】(梵Amogha-siddhi,藏Don-yod-grub-pa)五方佛之一。密教胎藏界称之为北方天鼓雷音佛。显教经典称之为天鼓音佛、雷音王佛等名。

有时,天鼓雷音王佛的宝座是由一种名叫"CHUCUOG"的动物抬着。这种动物像水牛,爱争先,抬宝座的有八只动物,象征嫉妒,老是想比别人强的那一种烦恼. 。有时为了象征天鼓雷音王佛的成就,他的宝座是由神话中一种名叫桑桑大鹏鸟抬着。此鸟具有人身、鸟翼和角。古时很多人都出海寻宝,据说寻宝的人,只要能闻桑桑声,即使未见其面,亦能当下成就所欲。虽未露面,桑桑的叫声就极具影响力。这当然是天鼓雷音王佛的特质,他有能力成就一切。天鼓雷音王佛面为绿色。由于绿是多种颜色混合而成,故其含意是此一本尊行多种行,能达成多种目的。他右手持双金刚(磨杵)。由于双金刚指向四方,所以天鼓雷音王佛,无论在何处,都没有他不能成就之事。他左手持铃,象征其法教的慈悲和令人喜悦。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也名至尊妙吉祥,智敏上师依据佛教经典在《贤劫千佛之善知识:至尊文殊菩萨的往昔发心因缘和修行历史》一文中详细记载了文殊菩萨在因地为转轮王时,曾于善生世界的天鼓雷音王佛道场天鼓山中修行,并发大菩提心,承事供养天鼓雷音王佛。天鼓雷音王佛道:“一切诸法如其因,要在发愿之根本,由彼所发何种愿,如其所愿得成果。大王我亦于往昔,曾发圆满菩提心,为利一切有情故,我发正愿愿成佛。如我所发如是愿,我已证得如是果,圆满菩提我证得,以此圆满我心愿。大王汝应心坚决,此心不变发菩提,若能行彼菩提行,汝亦当成正等觉。”经这样的劝请发心时,于是转轮王虚空祈请十方一切诸佛作证,于天鼓雷音王佛前,以极猛利的心力,作这样的发心和宏愿道:

“轮回无尽中,何时有终始,彼时为利众,当行无量行。

今于世尊前,我发菩提心,众生是亲客,当解其贫乏。

从今至以后,我若生贪心,则欺十方中,所住诸大日如来

从今至以后,直至证菩提,心及害意,嫉悭决不作。

梵行我当行,恶念尽舍弃,严持戒律仪,随学佛世尊。

菩提我勤行,一心愿成佛,至终一有情,未度我当度。

无量不思议,佛刹当净习,十方诸刹中,皆得闻我名。

自我作记别,成佛定无疑,我之增上心,所摄诸士夫。

身语诸业因,我皆为净治,并为净意业,不作不善行。”

薄伽梵作证!我所发愿:“我从千万亿俱那由他无数大劫以来,所有一切诸佛世尊以清净无碍眼观察,何时不见我于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中,正入菩提,庄严菩提心,以及正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波罗蜜,及由我劝导,由我宣化时,彼时我绝不现证无上正等正觉圆满菩提。我愿以清净无碍佛眼观察十方中,何时不见有一有情不是如你大日如来这样时(言众生都已成佛),我始现证无上正等正觉圆满菩提。”

他作了这样的发心和宏愿。于是至尊文殊菩萨复令无数生灵在天鼓雷音王佛前,发心愿修行布施等六度以成熟身心,直至成佛后,转正。除一佛住世外,其余诸佛皆入涅盘。所谓一佛,是说从此世界下方四万四千由旬经过所有恒河沙数世界,有一世界名“地界”,其中有如来现仍住世,名“地尊”。

妙音菩萨

《法华特论》中载:“云雷音王如来”,乃天鼓雷音佛之变迹,羯磨门法性也。由作种种羯磨,万德庄严,一切世间无不随机应现;其所依国土,因而名曰“现一切世间”。众生喜见时,辄现其身,故劫名“喜见”。伎乐乃羯磨事业之表示。集种种羯磨之德,聚成宝钵,即云雷音王之“三昧耶形”。其数八万四千,统一分位眷属言之。经过万二千岁者,于十地二觉之圣位,皆须千岁供养也。是妙音菩萨,夙生曾以天鼓雷音佛为本尊,修羯磨行;乃至无量诸尊法,皆曾习过,得种种佛慧,而汇归一切种智,广植《法华》之德,故其神力如是殊胜。

天鼓山绿度母

德吉卓玛所写的一本专著《圣殿中的莲花》所记述:相传,世间的彩光王国有一位慧月公主,她虔敬地信奉天鼓雷音佛。经过长达一千万亿年的供养与修习,她终于认识到了胜谛。于是众僧人便前来游说:“你当务之急,就是要诚心诚意地希望你那用于聆听佛之教诲的身体变为男儿之身,因为这一愿望肯定能够实现。”然而慧月公主却拒绝了他们,坚定不移地以女儿之身修习。又经过数千万亿年的艰苦修炼,终成正果,并以“度母”的名号著称于世。每日早晚,她都要分别救度一千万亿众生;同时,又保护着十方无数地区的一切众生免遭伤害,救度八难和十六难。

天鼓山主夜神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三十三参,讲到迦毗罗城的主夜神时候,婆珊婆婆到的是过去无量劫前,一切法雷音王佛成佛的时候,他是国王的夫人,名法慧月夜。一切雷音王佛就是天鼓雷音王佛,其古道场就在天鼓山。婆珊婆演在佛前发了菩提心,要为黑暗中的众生施与光明。又经无量劫,在寂静妙眼大日如来成佛的时候,他是一个长者的女儿,名妙慧光,又在佛前发菩提心,要为黑暗中的众生布施光明,又经若干劫修行,才成为这迦毗罗城的主夜神

天鼓山与孝子

旧屯满族乡地处滦河中上游地区,在其上游及滦河下游都有很古老的宗教信仰,有零星分布的佛寺古庙。据儿时的记忆,老人常讲在今天的旧屯石门沟有个段王坟,是一个很大的坟墓,后来因为年年开荒就把这个段王坟给平了,成了耕地。后来对照历史,发现确系在古代的两晋时期,有一支鲜卑族的部落叫做段部,其曾经就活跃在这滦河山水之间,或许老人所传说的段王坟就是这个部落的一个小首领,或者是个段氏鲜卑的贵族,也不其然,传说归于记忆,也许是以讹传讹而已。

除了段王坟,还有一个孝子四羊的故事。可能因为年代久远,人们忘记了他的姓氏,但可以了解到在这条沟大体居住过段氏、王氏、宁氏、董氏、李姓张姓等姓氏,也或许更久远的人的传说吧。相传,在石门沟有宝,为什么说有宝呢,老人们都说有“棒石”处必有宝贝,这棒石就是护宝的神物。果不其然,有个排行老四,人称四羊倌的前人,就在这个山上捡到过宝。

故事大致流传,四羊倌的父亲和三个哥哥,或参军战死,或因为讨生活远走异乡,杳无音讯。独留下小四子和母亲相依为命,不愿离开,为了照顾母亲,他养了几只羊以为营生。据说在今天的鸽子窝处有仙人修行遗迹,也不知多少年月过去了,仙人石室变成了鸠鸽科的家,仙人窟也就变成了鸽子窝。鸽子窝西北就是棒石砬洼。不巧,这天四羊倌上山放羊,正在棒石砬洼处,忽然天雷阵阵,暴雨倾盆,四羊倌忙从山脊要往仙人窟也就是鸽子窝去避雨,一不留神从棒石砬边上一个豁口,雨大柴深,地滑步急,一个跟头就滚了下来,山雨催发山洪,四羊倌惊魂未定,忘记了疼痛,正此时山洪冲开一块草皮,一个半肘高的金色小人露出了头,可把这个四羊倌吓坏了,金色小人蹦蹦哒哒的跑了起来,也朝着仙人窟方向消失了。

雨霁云收,等四羊倌一瘸一拐地回了家,跟他老母说了经历,以为自己是摔晕了,眼花所见不定为真。四羊倌母亲,却信以为真,并说在这山里有宝,传说这沟里的岩洞,以前是个仙人居住的,这棒石就是他为了护宝留下的,八成这个小金人就是宝贝。母亲,还嘱咐四羊倌,而第二天再去留心,并告诉他据老辈人讲要抓住这个种会走的金朝,得用麻绳见到就给他绑住,然后用红布一蒙,他就跑不了了。

四羊倌非常之孝顺,母亲之命不可违,带上母亲准备的麻线、红布,四羊倌又来到这棒石砬洼放羊,就蹲在山旮里瞅着,伺机抓金人。说也怪,一连等了七天也没见着。赶巧是雨季,这天又是电闪雷鸣,大雨时至,果不其然,这小金人又从棒石底下出来,往鸽子窝方向避雨。四羊倌,一看便猛冲上去,五花大绑给金人麻线捆住,红布蒙上后冒雨赶回家,拿回母亲看。这下好,到家母亲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尊半肘高的金佛爷。

后来的故事都是美满幸福的结局吧,有的说四羊倌得了金佛,带着母亲远走他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说这是老天对孝顺的奖赏,看他孝顺给他赐财。豁然孝乃至宝也。更神乎者,则说四羊倌自从得了金佛,就带着母亲到了鸽子窝修行去了,最后母子二人都羽化成仙,直接入大山里面去了,如今的赫沟里棺材石洼的子母棺材石就是证据。总之大家都说石门沟棒石砬洼、鸽子窝一带出过宝贝,有过会走路的金佛爷和仙人。

还有一个关于石门沟里出宝贝的故事,这个出金佛的山岭,就成了金佛岭。金佛岭就是窑沟和赫沟的分水岭,岭头是一片很长的石岩崖头,现在叫赫沟脑、赫沟高尖。在这有个宝石洞子,据说日本侵华时候,大概伪满时期,日本军在这里取出一块锥子形的水晶石。传说早期这赫沟脑崖头是出水的,自从水晶石被日本人取走后,留下了一个岩洞,再也不出水了,以至于这条赫沟都不爱出水,连雨天都不怎么出空山水。这个宝石洞子,现在出棒花石,也就是我们说的萤石,偶尔也能在岩层中发现豆粒大小,未发育成的水晶,人们都叫它宝石苗子。

90年代这里还搞过金矿,含金量太低,就停止了。2008年后一直吵吵闹闹的要开多金属选矿,也因为市场和手续等错综复杂的原因,搁置至今。但石门沟里有宝贝的故事,还充斥在儿时的记忆里。棺材石洼、大石鼓洼、棒石砬洼......,这些地名还在岁月中演绎,特殊的地貌和美好的愿景,或许会传说得更久更远!

天鼓长清寺

长清古寺,坐落于旧屯满族乡西旧屯村东,据传始建于乾隆年间,乾隆十八年到乾隆五十四年,京旗驻防拨驻热河,看护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旧屯东西营子为重要的镶蓝旗驻地,自清代早期便有旗人随爱新觉罗·多尔衮收复蒙古察哈尔省部,逐渐落户旧屯,及待乾隆朝时,尚有内务府旗人、王公包衣等,也来旧屯办差并落户,方门王宁崔尹何郑等满洲姓氏,旗人剧增,形成了以东西营子为核心的满族聚居村屯。为了满足落户旗人的信仰及精神等需求,八旗驻防、及内务府的满洲旗人集合当地汉蒙民族同胞筹建了佛教寺庙。

初查《承德府志》及《隆化县志》未见记载旧屯地区之佛寺,仅在县志中记载郭家屯地区有“长清寺”,盖即此,有待进一步查证。惜古碑损坏严重,不能辨识,仅依民俗称之为“长清寺”,其历史缘起,时代流变等都无从了解。

据现存寺庙功德碑残段,可以初步了解该寺爱新觉罗·旻宁四年扩建,可见此寺历史悠久,香火旺盛。惜毁于四旧,功德碑等文物遭到惨烈法难。2004年,基于当地民众民俗活动需求,西屯村花会会首王福祥受乡亲委托,筹款复建。新建之寺占地四亩余,基本在古寺与村庄的原方位(不是旧址),兴建有殿堂六间,正殿通房三间,供有本师释迦摩尼佛及四大菩萨,彩绘庄严。西配殿两间为护法殿,供奉当地民俗信仰对境。北配殿一小间。

清代以来,当地满蒙汉多民族长期融合,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满族民俗花会及庙会,东屯村的三官圣会与西屯村的菩萨圣会,相得益彰,为满乡旧屯春节期间靓丽的风景。

天籁妙音

《胜利道歌—天鼓妙音》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造颂

索达吉堪布译释

主诸佛智慧身,文殊菩萨室利童子尊,

恒住八瓣莲蕊心,所言愿利诸有情。

甚深光明大圆满,仅闻词句断有根,

六月修要得解脱,唯此铭刻于心中。

遇此胜法善缘众,前世累劫积资果,

与普贤王同缘分,诸道友当生欢喜。

为沉恐怖轮回众,获得永乐之佛果,

当负利他之重任,舍弃爱自如毒食。

以此可阻恶趣门,亦可获得善趣乐,

趋至究竟解脱地,切莫散乱修此要。

于诸轮回之盛事,不起羡慕之心念,

当持人天供养处,殊胜严饰之净戒。

一切增上定胜乐,悉皆依此而生故,

倘若破戒堕恶趣,切莫迷惑当取舍。

言行恒时随顺友,秉性正直心善良,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此乃清净人规法,三世诸佛方便道,

亦为四摄之精华,诸位弟子切莫忘!

以此善根愿诸众,超越轮回之深渊,

令诸心子皆欢喜,往生西方极乐刹。

参考资料:

九天应元雷神

《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在天鼓山有与“九天应元雷神”相对应的天然石鼓、石楔以及雷击石,当地有很浓厚的雷公信仰。

天鼓山与雷震子

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第十回中描述雷震子诞生在“燕山”,虽然周文王宝鸡市陕西省)去朝哥(河南省),应该不会经过今天的河北省,但小说中明文记载了雷震子是在“燕山”的茂密丛林中被发现的,也完全可以想象到作者对燕山产雷震子的设定尤其寓意。天鼓山即燕山支脉,此地山林茂密,在商周时代属于鬼方之地,且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与雷神-雷震子相关联的石鼓、石楔、雷击石等,可以说天鼓山也是雷震子应化显圣的一方土地。

《封神榜》中载:话说姬昌行至燕山,躲在茂林避雨,只见滂沱大雨一似瓢泼盆倾,下有半个时辰。晋昭侯分付众人:“仔细些,雷来了!”跟随众人大家说:“老爷吩咐,雷来了,仔细些!”话犹未了,一声响亮,霹雳交加,震动山河大地,崩倒华岳高山。众人大惊失色,都挤紧在一处。须臾云散雨收日色当空,众人方出得林子来。周文王在马上浑身雨湿,叹曰:“雷过生光,将星出现。左右的,与我把将星寻来!”众人冷笑不止:“将星是谁?那里去找寻?”然而不敢违命,只得四下里寻觅。众人正寻之间,只听得古墓旁边,像一孩子哭泣声响。众人向前一看,果是个孩子。众人曰:“想此古墓,焉得有这孩儿?必然古怪,想是将星。就将这婴孩抱来献与千岁看,何如?”众人果将这孩儿抱来,递与晋昭侯。姬伯看见好个孩子,面如桃蕊,眼有光华。姬昌大喜,想:“我该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命左右:“将此孩儿送往前村权养,待孤七载回来,带往岐山县。久后,此子福分不浅。”

山水风景画廊

滦河古称濡水,是华北地区著名黄河之一,河北省第二入海大河,污染最轻、最纯净的一条河。在旧屯满族乡当地因为口音故,也叫作“蓝河”、“狼河”。

滦河全长885公里,流经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滦平县双滦区承德县、平泉、宽城满族自治县等八个县区,流域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流经隆化县境内108公里,过郭家屯镇韩家店乡湾沟门乡、旧屯满族乡、太平庄满族乡等5个乡镇,其中旧屯满族乡段为30多公里,占据过县全境的三分之一,是滦河过境较大的乡镇,几乎涉及全境,且为民族乡之一。

滦河从湾沟门乡规划中的大坝沟门水库往下始入旧屯满族乡车道沟门村,从车道沟门村到北甸子后山为止共有7个行政村30多公里长的滦河过境,在整个闪电河中,这是最为婉转多湾的河段,仅仅从东屯村到北甸子后山段就有六处较大盘龙湾,与岸山相得益彰,这在山区中的滦河流境也是少见的。

滦河过境处有大对山(西境)、天鼓山(北境)、黄花山(东境)、老陡山(南境)等有历史记载、有浓郁民俗积淀的山峦交相辉映,形成了天然的山水风景画廊。

滦河流经旧屯满族乡,以大对山为代表,《承德县府志》有记载,滦河调查有描述,其山如刀劈,两山相对而闻名。流域内谷深坡陡,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形成过“老陡山水电站”,临近即将开发的“大坝沟门电站”。

境内山谷有较多的原始次生林,动植物种类丰富,以北部山区的“天鼓山”为代表,是隆西高峰之一。《承德市府志》记载山间有石似鼓而闻名,经考原名为古砬子,是清代承德鹰手三旗主要驻地之一,有丰厚的皇家围场鹰猎民俗。同时该区域是我国北方野生暴马丁香古树、豹榆古树、野生杜鹃花属、桃杏花古树群聚集地之一。

区域内有民俗信仰及佛教信仰,散布着“九神庙”大大小小近20座,尤其以西屯村复建的古庙及天鼓山南天门高尖龙王庙较为知名。庙宇星罗棋布,虽然小到不见经传,但也可管窥当地民俗风情,并且长期传承的满族花会-“黄花山”三官花会、“鹿迹泉”龙王祈雨法会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生命力。

黄花山,是旧屯满族乡东侧搬凳子村前的一座小山,山崖峭立,古松苍翠,这些古树入选《隆化古树》一书,其南侧的“烂石窖”晨雾,滦河拖蓝,故也是“蓝河”的由来。每年春节期间都有“三官圣会”在黄花山“挂彩”祭祀。旧屯满乡花会,起源于清代旗人的驻防,渐次融合了汉族文化的“三官信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并保留了大量的影像资料。

鹿迹泉,是旧屯满族乡东北部石虎沟村沟里“鹿迹沟”的一处山泉,也是境内重要的矿泉。旧屯北部山区祈雨,祭祀龙王所用的水都是取自此泉,因此人们对此泉有着很深的感情和民俗信仰。相传以前天鼓山区域鹿狍成群,常来此泉饮水,故鹿蹄踩踏泉边而得名。

旧屯满乡的祈雨方式延续了满族特色也融入了汉族的风俗,早期满族祈雨都是“围柳”并无一定的祭祀对象,满族人采柳枝扎成帽、裙,在水泉边舞蹈祭祀祈雨。旧屯满族渐渐融入汉族文化信仰,将祈雨的对象转向了龙王,但“围柳”、“祭泉”等俗仍保留了下来。

旧屯满族乡,拥有30多公里长的滦河过境,形成了6个大的盘龙湾,天鼓山、大对山、黄花山、老陡山等诸山与滦河交相辉映,形成了满乡旧屯的山水底色,“满族鹰猎”、“三官圣会”、“鹿迹祈雨”等民俗独具特色,为满乡旧屯增添了文化蕴彩,抓住历史机遇,挖掘滦河满乡文化,开发滦河满乡旅游,改变满乡经济结构,或许是我们这一代旧屯满族人的课题。

科学放生基地

随着大坝沟门水库和天鼓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为在承德市隆化县旧屯满族乡建立“北方最大的科学放生基地”奠定理论基础,天然水库和自然保护区,可以接纳水陆多种动物的放生,并与之相适应,可以有效缓解京津冀放生对河流、森林的干扰。建立北方放生基地,既可以有效融入京津冀的生态环境保护,又能为当地的旅游事业打造特色。

天鼓奇观

天鼓石介绍

承德府志》山川中载有山中有石似鼓,故名之。该天生石鼓在石门沟窑沟门大石鼓洼处,接近山脊,远观如一圆形大鼓。

天椎石介绍

也被当地人称为“棒石砬子”,在天鼓石东北地区的棒石砬洼中,矗立山间如鼓音王佛的金刚橛,也似雷公所持的楔子。

雷击石介绍

雷击石,是坐落于石门沟一片柳树旁边的山麓,石头巨大,曾于清代时,某年雨季被天雷所击,呈现很大的砾石裂痕。据传曾有大蟒蛇被雷击死于此。石下不远有数眼清泉,汩汩而流。

仙人洞介绍

是一个高十数米的石窟,传为古代仙人修炼之处,是天鼓雷音王佛前身为持明仙人修行时的修炼圣地,因常年住着鸠鸽科,也被叫做鸽子窝。

摔鹿石崖

摔鹿石,是一个巨型石头形成的天然观景台,平时山羊喜欢卧于此。据传说以前有一群鹿(东方狍)被白腰鵟追赶,一头公鹿引其来此处,豹子扑将上来,咬住公鹿,公鹿奋身一跃,携带豹子跌落悬崖,双双摔死,鹿群被解救了,故事虽然久远,但也彰显了“鹿王菩萨”舍己为人之精神。

压铧石介绍

压石是一块传奇的石头,据传以前本在山脊上,一年春天人们在田里种地,将铧犁放在地边回家用午饭,等回来却发现巨石从山脊滚落田间将这幅铁铧压于石下,故而得名。因为此石会自动行走,所以当地百姓都将其视若神石,有很多小孩都认其为干老子,传说能保平安。

小灵鹫峰

即天鼓山的主峰,也叫古砬子尖、高砬子尖,也被叫做南天门,因为山形似鹫首,山势似猛禽,又与佛教释伽牟尼佛讲法的灵鹫山相似,故名小灵鹫峰,山顶有清代古庙、上个世纪复建的龙王庙一座,也被当地百姓称为龙庙高尖。

金光明顶

此峰为天鼓山的第二峰,是一座独立的黄石砬子,也称为小金顶,名称源自《金光明最胜王经》,每当夕阳晚照,该山崖呈现一片金光,有白变黄,有黄变紫,如紫磨金色。

天鼓山文化

道教中的天鼓

据考“天鼓”一词,有多种意义,如星官名,《晋书·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牵牛北,天鼓也”。

鸣天鼓

还有道家的一种法术叫“鸣天鼓”,乃中央牙齿上下相叩。《云笈七签》卷三一:“叩齿之法……中央上下相对相叩,名曰鸣天鼓。”又唐朝段成式《酉阳杂·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钟,卒遇凶恶不祥叩之。右相叩为天,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

雷曰天鼓

最浅显的字面意义则为“天神所击之鼓”,即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云仙杂记》卷九引晋代葛洪抱朴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唐代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明代田艺蘅 《留青日札·天鼓鸣》:“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雷声隆隆,好象谁在猛击天鼓助威风!”

鼓为椎击之器,天鼓则以雷音而显现则最为常态之联想。反而观之这“棒石砬子”则更有一种雷公所用之遐想。雷公似石匠,一手锤一手凿,锤击而发雷。山巅之上,庙宇之中,供奉着“雷公”则更有一种秘密隐喻在其中了。

佛教中的天鼓

佛教也有“天鼓”之说。据佛教经典载天鼓即置于利天善法堂之大鼓。此鼓并非人间意义上的大鼓,是由天之业报业得,不击而能自出妙音,警醒放逸之天众,闻者皆生慎恶好善之心。天鼓又喻佛之音声说法,天鼓无形相而能演说大日如来法音。

天鼓雷音佛

以天鼓为名的佛则为天鼓音如来,又称天鼓雷音佛、鼓音如来、鼓音佛等,是密教胎藏界四佛之一。此佛位于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的北方。又作鼓音佛、鼓音王、鼓音如来。

此佛之形像,依现图曼荼罗所示,其身呈金色而着袈裟,偏袒右肩,顶有肉髻,右掌覆而结触地印,左手作拳仰置于脐下,坐于宝莲华。密号为不动金刚。涅盘不生不灭之德谓不动,化佛主大涅盘之德。

天鼓最胜王

在佛教中,还有一部经,就因为“天鼓”缘起而开显出来的,这部经典就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这部经与《妙法莲华经》、《护国仁王经》同为镇护国家之三部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三品由信相菩萨夜梦婆罗门枹击金鼓,而演说金鼓光明的教法,这是整部经典的核心。该经在开阐大日如来秘密心髓、忏悔业障、积聚福德资粮以及弘扬佛法、护国利民等方面具有无比殊胜的功德!念诵此经,国家及持诵人可得四大天王保护,使一切世间有情安稳康乐。

作为金光明鼓的“天鼓”是如来涅之德,法鼓之喻。“金光明鼓出妙声,遍至三千大千界,能灭三涂极重罪,及以人中诸苦厄。由此金鼓声威力,永灭一切烦恼障,断除怖畏令安隐,譬如自在牟尼尊。”在石门沟“天鼓”不远处有一个地方名之摔鹿石,这个公鹿与豹子的故事,与上文说的《金光明经》卷四说的佛于因地时的“舍身饲虎”有一曲同工之妙。

总之,无论从自然景观本具的“天鼓”,还是文化层面的“天鼓”,对于旧屯满族乡的文化挖掘都有很好的帮助。或山巅龙王庙的雷神,或《金光明经》中法鼓,或北方不动大日如来的德名,都能使山与名相得益彰,演绎成文化之山。

天鼓山古豹榆

河北省承德市市隆化县旧屯乡石虎沟村天鼓山区域分散野生榔榆,因为该种榆树暴皮故而也叫暴皮榆,因为其树身如同豹皮花纹,因此也被称为豹榆树。在天鼓山脚下有两个豹榆而命名的地方,一个是“大北岔豹榆沟”,一个是石门沟“正沟脑豹榆沟”,因为这两地均生长了野生豹榆古树群而得名。

据老人讲,以前天鼓山也叫高砬尖附近古树参天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不仅豹榆长势高达挺拔,就连椴树这种难以生长的树木都有特大成材的,如今回忆起来,我家的圆桌面就是一个一搂粗的大叶树木材制成,是我爷爷年轻时候砍伐盖房子留下来的遗物。在以前这里的大山有三四个人合抱不过来的古豹榆树很多。在90年代中期,次改山林,买卖木材,一度砍伐,仅有少数当时上不成材的小树被幸存了下来,再见古木难矣。

然而,就在今天的石门沟正沟豹榆沟脑房岔子下水泉处,几颗豹榆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且万分幸运的是,在泉边崖头上有一棵古豹榆因为瘤根盘踞在山崖上,主干未长成材的部分被留下来了,据瘤根部分推断,这正是当年未被次改时候原始野生古豹榆树的一棵,看其体貌树龄应有千年以上,而幸存下来的其他豹榆也有300年树龄左右,实为乡域内的国家级古树,应该树牌保护,以免被误砍,保留这一珍惜物种和地名标志性植物。

据了解,在中国各地遗留下来的古豹榆树,1700年的永寿县古豹榆两人合抱而已,房县柳树垭省级森林公园内的3600年古豹榆则三个人合抱,流出的树浆如“鲜血”也被称为奇观。遥想二三十年前,旧屯满族乡北部山区也是古豹榆成群分布,如今据初步统计不超过十数棵了,濒临绝迹。

天鼓山豹榆沟的这个崖头古豹榆,因为其不成材而被幸免于难,真与《庄子·山木》中所云一样,“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或许也像庄子说的那样,有一天这棵树还会得到人们的保护乃至崇拜,成为这大山里千年的生命信仰。

滦河皇粮稻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钱树信老教授讲述,清代满族入关,为图取中原,随着关外军民的到来,朝廷三次颁布圈地令,于是辅之地遍设庄田。康熙八年六月特谕令:“至于旗人无地,亦难资生,应否以古北口等口外边塞地,拨给耕种。”康熙九年(1670年)二月,谕令将古北口、喜峰口等口外地拨与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镶红七旗,承德庄田随之发展起来。他们圈地占产立庄多在肥沃的滦河、伊逊河武烈河以及潮白河老哈河河川,庄田遍布今滦平县、丰宁、隆化、宽城满族自治县、平泉、承德市兴隆县双滦区等县区。清廷在承德境内共建皇庄138个,到清末尚存134个。

清代旧屯一带沿滦河区域也是承德地区重要的皇粮庄地,与今天的太平庄满族乡区域连成一片,形成了较为重要的且范围极广的滦河庄地,像太平庄就是由皇粮庄地而来的名字。旧屯毗邻太平庄,是长城以北较早开发滦河流域,种植水稻的区域,可以说旧屯满族乡是皇粮庄地的佼佼者,也是种植御稻谷的皇家示范田。

承德府志》物产中第一个记载的就是“御稻”,米色微红较长,味甘香,六月早熟,本丰泽园种,移植山庄(钦定热河志)。且详细记载了御稻选种、培育的过程(略,详见府志)。同时还记载了“旱稻”,稻名类甚多,不离糯二种。《二如亭群芳谱》曰:北方地平惟泽土宜旱稻。今则热河境内山田多种之(《钦定热河志》)。

《康熙皇帝与御稻米》一文中讲,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清代的康熙是一位比较好学和留心周围事物的皇帝。他不但注重科学、提倡科学,而且在农业科学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在《几暇格物编》一书中,曾记述了他参与选育“御稻米”的故事:有一天,他在中南海丰泽园内苑田间巡行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株水稻。其茎高出众稻之上。时方六月下旬。其他稻株正处孕育阶段,而这株稻却已经成熟了。康熙于是把它收藏起来准备来年试种。第二年试种结果,与其他稻种相比,此种果然先熟,且喜米气香味佳,品质上乘,于是便在苑田中逐步扩种,成为专供“内膳”的稻米,因为出自苑田,故称“御稻米”。想必这种“京西稻”便在“皇粮庄地”种植开来,滦河川的旧屯也随即开始种植了这种早熟的“御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儿,这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清代,能在塞北种植水稻可谓是一次飞跃,农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后来康熙帝还将稻种赐给江南官员,令其推广,使得这种早熟的御稻得到了很大力度的推广,也促成了南方两季稻的发展模式,更大程度的改变了中国粮食供给和农耕结构。

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还将御稻视为世界良种编入名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在第二十章《人工选择》里,他写道:“皇帝的上谕劝告人们选择显著大型的种子,甚至皇帝还自己亲手进行选择,因为据说‘御米’,即皇家的米,是往昔康熙皇帝在一块田地里注意到的,于是被保存下来了,并且在御花园中进行栽培,此后由于这是能够在长城以北生长的唯一种类,所以变成为有价值的了。”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8.3万亩,其中水稻23万亩,占总面积的33.7%,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誉为“大米之乡。旧屯满族乡沿河地带是隆化水稻种植重要的组成部分,旧屯栽种水稻历史悠久,由于有效积温不足,过去一直栽种这种早熟的“御稻”。随着“隆泉米业”、“绿源米业”等一批本土品牌的崛起,旧屯也成为隆化有机水稻的生产基地之一,希望未来能够更好的挖掘“皇粮庄地御稻米”等文化底蕴,为民族乡域发展提供更深厚的文化元素支撑。

三旗古村群落

《隆化县满族由何而来》一文中记述:在滦河流域的旧屯、太平庄等地,为京城王公大臣们驾鹰抓环颈雉的鹰手三旗......这些服务于皇庄、王庄、官庄的庄头、管事庄丁及差人等落入隆化籍。在学者布尼·阿林先生的《河北满族姓氏述略》中也记载了“旧屯满族乡满族有方、门、王、宁、崔、尹、何、郑等。寧姓祖居沈阳杨树底,属厢白旗鹰手三旗。”

以可考的旧屯宁姓为例,宁氏是镶白旗满洲嘉木湖伊尔根觉罗氏。远祖“纳木占巴颜“之弟“噶哈善哈思瑚”是嘉木湖城的领主,为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的主要联盟部落首领之一,为清代第一额驸。后其家族几经起落,由镶黄旗改隶镶白旗乃至散布各旗皆有,而乾隆宁安为笔帖式,其携子弟一支则移居承德市,到宁安曾孙辈始随名冠汉姓,形成了承德满族宁氏的主体。

旧屯满族鹰猎习俗则始于清代初期,随着大量旗人入关,以及“西围”、“木兰围场”相继的设立,旧屯则成了驻防围场的重镇之一。时有方门王宁等满族旗人,或为内务府鹰户,或为京都王公鹰手三旗人,在滦河川形成了鹰猎习俗,特别是以鹰猎命名的“古砬子”、“石门”等地名更记忆着历史的遗风。

旧屯满族鹰猎的猎隼多于“二八月,过苍鹰”的时节俗令,即秋天农历八月下旬在山巅立木为杆,设套捕鹰,到了次年的二月末,再行将猎鹰放归自然以便其繁殖后代,形成了人、鹰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捕鹰、熬鹰、放鹰(赶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鹰猎民俗。旧屯的特色是其捕鹰方法与其他地方不同,不是采取网捕,而是采取杆捕。所谓杆捕,即是满族先民通过长期实践发现,鹰有“压食”的习惯,也即每当鹰捕获猎物后,进食饱了便会习惯性的选择山巅孤树之顶而落足,休息,消化食物。正是利用此习,猎手们便在各个山巅设立鹰杆,杆上设有机关,进行套捕。

“熬鹰”,就是把鹰的野性熬掉,办法是猎户要陪着它,不让鹰睡觉。接着训练它接近主人,让它能习惯地站在主人的手臂上,这一过程叫“过拳”。接下来是“跑绳”,即让它在远处听到呼叫,能习惯地飞到主人的手臂上。放鹰前,为了增强猎鹰的进攻欲望和听主人的使唤,首先采取“喂轴”,就是让它吞下用肉片裹着的麻团儿,当它吞下两三个之后,便呕吐不止,使它充饥不成,倒搭胃食,这个过程中“勒膘”或叫“甩轴”。这样,鹰的体重就能保持在1斤九两左右,使它能够达到放飞的标准了。

放鹰之法则沿袭着古代皇家围场的方式,以鹰手和苏拉组成一组人进行“赶杖”。鹰手要站在山头最高处鸟瞰。还有四、五个“苏拉”也即是助手,拉成“一”字形排开,嘴里不停地发出“嘟、嘟、嘟”的吼声,插嘴的棍棒不停地敲打树丛,名之为赶杖或者赶围。此时,居高临下的猎鹰,铁嘴如钩,双目了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沟沟坡坡。一旦发现猎物,猎隼尾巴上长长的白公鸡尾羽上下摆动,尾铃叮叮铛铛作响,以异常迅猛的速度直扑过去,无论是山兔花母鸡,都不如它的飞翔速度,无一幸免,瞬间便倒在猎鹰的利爪之下。

从上文献记载以及旧屯满族姓氏群体和满族鹰猎遗存,可以充分肯定的说,旧屯满族乡是承德地区较少的鹰手三旗古村落群之一。

满洲宁家庙记

清代乾隆,镶白旗人玶常在宁安,为满洲包衣佐领(管领),时任驻防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鹰手三旗笔帖式,因受王公差派往驻热河。盖携妻带子,于时初落成的济尔哈朗图行宫附近山林中行围狩猎,管理鹰手,年呈鸡鹿。遂在今所谓旧屯满族乡北部山区天鼓山脚下之大林沟落户而居,时从滦河北岸到济尔哈朗图行宫山场皆为鹰户圈地,为木兰围场御道、行宫重要的皇家围猎之区。

历乾隆,经爱新觉罗·颙琰,及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始迁祖宁安家族多以“宁”为名,又因满洲不称姓氏,仅称名讳,故使当地杂居民众以为“宁家”,便始冠汉姓“宁”也。道光年间,京都皇室王公对鹰手削减,加之木兰围场渐渐荒芜,遂折俸银,置田产地亩,合并封地,成一大户氏族,从滦河沿岸乃至北部山区天鼓山等地多有“宁氏田产”。

遥想,康乾盛世之时,清帝跋扈,木兰秋狝,万众随从,御道皇庄,征用马车以为运送车乘,秋围过后,车马复归庄头,分给庄丁以为耕种所使。鹰户亦然,每逢秋围,随扈所需之猎鹰、猎犬,除少量自京鹰犬处拨给,多数皆是天鼓山驻防鹰手三旗所供。时沿滦河之地为驻防重镇,鹰手三旗依制,类似庄头大院,设有鹰手三旗千总府于此,盖伊尔根觉罗宁氏千总亦复如是。

盛世已远,鹰户削减,鹰手三旗虽于旧屯形成方门王宁崔尹何郑等满洲氏族,但多就地为民,耕猎为生,满汉蒙杂居一处,形成了天鼓山区域最早的庄屯村寨雏形。满洲信仰萨满崇信祖先,又融合北方汉族民间信仰,故于旧屯等地有“佛托妈妈”之讹变“送子观音”庙、氏族家庙(多与九神庙合一)广为分布,几乎一村一庙。

谨记,清代旧屯满族乡天鼓山山麓石门沟有一座俗称“九神庙”的满洲“家庙”,初始为王氏所建。王氏乃宁氏之佃户,佃租石门沟有年,该庙建于乾嘉间与石门沟老井(老井毁于2011年开矿修路)应为同一时期所造之物。

光绪年间,宁氏二门宁魁一支没落,无地可居,依千总之意,迁居石门沟时,此地便有“九神庙”及古井。及待王氏迁走,宁氏族人由“祥爷”主持,将该九神庙复建修缮,并塑造了十三尊神像,替代了木牌。据老人记忆,十三尊神像皆是内含铜钱累叠塑铸而成,每尊体量半肘高,非常之重,神像部分毁于四青时代,部分被族人藏于深山古洞之中,有云在梨树沟獾子洞,有云在窑沟里鸽子窝,至今不知下落。

重修塑像之九神庙,被宁氏一族视为“家庙”,每有族人去世皆于此庙前“报庙”、“祭祀”、“祈愿”等,庙虽荡然无存,此俗却延续至今。据口传,庙宇体量不大,为三开间青砖琉璃瓦小房,庙中所供神像有东墙“关帝(俗称老爷)”,西墙“观世音(俗称娘娘)”、正北墙所供为“龙王”、“马王”、“牛王”、“苗王”、“虫王”、“山神”、“土地”、“五道”、“火神”、“阎君”、“鬼判”等十三尊神像,其中以老爷、娘娘、龙王三尊体量略大,其余诸尊体量略小不足半肘。佛道萨满神祇混杂一起,也充分反映了满洲族人的多元文化信仰

四青之后,庙宇被毁,遗留下来部分琉璃残物,有族人于庙宇西北部一巨石上搭了一个俗称“缸圈”的仙庙(胡黄常蟒),为旧时萨满(察玛)所祭祀之地,据说此石上有一簇名麻密枝子(小叶鼠李)的树丛,逢夏便有黄色大蛇盘踞其上,名黄乌梢。现今庙宇遗址前面的一小块地还被叫做“庙前”,谈起“缸圈”都为老人禁忌,更多叹息那些重金塑造的“叠钱”神像,不知所踪,永为传奇记之。

石门沟核桃楸

从石门沟门到石门沟脑分布着核桃树,以前作为非常重要的土产干果,是人们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偶有收购者也产生一些经济价值。胡核桃,皮厚肉少,但独具干香,是孩子们增加营养、补脑健身的好东西。小时候,每年冬天母亲都给我和弟弟弄野核桃吃,用水沾核桃头嘴,放入灰火中经热自裂,用刀劈开,然后用大针挑食。核桃仁,可以榨油,核桃油可以润眼。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榛子黄了皮”,说的是在旧屯七月份就开始采集山核桃了,采集之法,有杆打和砍杈等,采集的核桃带着青皮,需要挖一个净土之坑,填埋月余,自然发酵皮烂,放入山间溪流中过洗,洗净晒干存储即可。核桃皮,也叫青龙皮,具有毒性,但可以治疗皮肤病,取皮绞烂取汁,配以高度酒,调成一定比例之汁液,用棉签蘸取涂抹患处,切忌过浓,浓则伤皮肤,可能会造成整片皮肤脱落。此法虽然可治病,但其涂抹之处皆有黑褐色沉积,须新皮复生后改善。

核桃楸的树皮,也是很好的制绳材料,植物打响皮时取皮,成束存贮,是当地早期建房必须,取皮和砍杈取果对核桃楸植物的减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之大量大树被砍伐,造成核桃楸自我繁殖更新能力减弱,昔日参天的核桃树已经少见。

在石门沟宁家,河套东土坎上有一株并生核桃树,据传为清末民国时,吾之曾祖父祥爷留植之树(疑为埋核桃去皮时落下的核桃发芽所成),盖有百余年之光景,树干比直,枝丫繁茂,盛产期可产一编织袋果核,供村民分食。因为其生于村边且古,便一直得到很好的保护,每年取果皆是等诸果自落而收集之,并无砍伐或者杆打。

古树核桃楸对面不远,有一棵棉核桃树,为二十几年前村人所栽植,以期能产大果核桃,盖气候等原因故,一直长势虽好但始终不结果,如今初步成材,但与古树比逊色甚远,以挂牌保护为盼,以记之。

天鼓山生态猪

旧屯是满族聚居之地,其养猪传统盖是满族的民风。据史料可考,满族先民从古肃慎、邑娄、勿吉、渤海国、女真、满洲都是非常善于养猪,并以猪多为富,以猪肉为食,纺猪毛为线,衣猪之皮,涂猪之油,乃至以猪为聘礼,是先民结婚时的重要礼仪。先人故去之后,要在墓上放置猪肉供;孩子出生要用“猪精(听骨)”做成手链护身,少年、妇女多喜欢玩耍“嘎拉哈(猪骨棒儿)”;春节祭祀索伦要放猪内脏;祭祀天地要以头蹄规整后盖以猪肚油;祭祀山神要烤烧野猪皮;炖骨之汤,开锅后第一碗汤要洒出院门以鬼神等等的习俗都与猪息息相关,满族之猪豚,似蒙古族人的牛羊一样,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

在如今承德地区仍然习惯将香皂之类的物品叫做“胰子”,就是源自满族喜欢养猪,并发现了猪的胰脏、肠油具有洗涤去污作用而来的。盖取猪之鲜净胰脏及肠油,调以氢氧化钠捣熟烂后,揉捻成团,自然晒干即可备用,有的人家也喜欢将诸多野花,如野玫瑰-刺玫太平花花节花、山杏花等采集与之调和制作具有花香的“香胰子”。盖因猪胰含有大量酶,加之火碱产生相应的反应,可去其油性,同时具有了去污、护肤等功效,并没有当下化学肥皂的刺激性,这种满族人发明创造的“香皂”,虽然如今少见,但其“胰子”一词至今仍为很普遍的用语。

满族先民喜欢养猪,但与汉族的习惯圈养不同,他们习惯自由放牧,任猪群漫山遍野乱跑,随意繁殖。一到寒冷季节,他们要杀掉一大批,用冰雪冻上猪肉。只留一小部分,饲养在人们过冬的地穴里。旧屯人亦喜养猪,盖承满洲遗风使然,主要饲养本地的民猪,奇特者则为野猪与民猪、长白猪杂交之种,故谓之“山野民猪、山野长白猪”等生态猪种。

所谓民猪有东北民猪、华北民猪等,其是北方猪种的主体。民猪头长额窄,嘴长直,额部有纵行皱纹、耳大下垂至口角以下。体窄长,腰背痛平直,胸深,臂部倾斜,大腿欠丰满。腹大,乳房发达,乳头7对左右。皮肤松弛症有皱褶。全身被毛黑而粗密,鬃毛粗硬而富弹性。尾粗长下垂,四肢粗壮,体质结实。冬春舍饲,夏秋放牧,觅食能力强,繁殖能力强,育成率高。

所谓长白猪,则是原产于丹麦的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主要优点是产仔数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体瘦肉率高等。长白猪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前倾或下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腿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

如今时代在旧屯也现存多个以“生态猪”散养的猪场,其猪多如古肃慎人养殖之法,这些民猪、长白猪散养于山野,以野橡果、草根、树叶为食,饮天然山泉之水,喜运动,肉紧致,并常年与野猪为伍,杂交出新的品种,优异于一般民猪、长白猪及纯野猪,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旧屯山野民猪、山野长白猪”。

其初产之猪仔形象与野猪仔相似,有明显的条纹,花色黄黑,较之土产民猪、长白猪更为活泼好动,适应山野散养,抗病性能及其应用价值都非常高。以石虎沟沟村的生态猪养殖场为例,其起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其所养之猪全部放牧于天鼓山南部,本地民猪、长白猪长期与山中野猪自然杂交形成了全新的品种,并为当地民众所趣谈,其场是旧屯地区主要的种猪、鲜猪供应基地,年出栏数百头,并成为承德地区较为知名的生态猪养殖基地。

二龙戏珠

石门沟南北两山脉的尽头到了沟口,正好两山夹一砂石圆丘,如二龙相对戏珠之态,故名。两山夹一丘的地形,也使其从远处看不到沟谷,故石门沟也曾名“没门沟”,实为“石门之丘”也。也因此石门沟比一般川谷要温暖一些,数九寒冬大川风寒难耐,一旦过此“二龙戏珠”之地,便风停气暖,豁然也似一枚“火珠”尔。

老人都说二龙戏珠之地“泛水”,即是大水汇聚之地,从现实角度观察,该地是石门沟最低之处,整条沟夏季山洪必汇聚于此,并绕“石门之丘”右侧而出沟汇入北沟头道河。二龙戏珠之丘下,现住人家一户,早年为粮食加工厂,与敬老院、村小学等隔旱河而成聚落,今唯此一户民居孤落于此,甚为寂寥,幸有此石丘为壁,能使山洪改道而去。

今旧屯满族乡之东屯村之取水深井三眼,皆于石门沟此“二龙戏珠”之笔直对面的河岸开凿,或然也是取北沟之水及此天鼓山之脉也。所谓龙及珠,皆是古代图腾,自汉唐来,二龙戏珠之纹饰,皆是吉祥寓意,常绘于建筑或器物之上,以期幸福美好,盖先民取此地名为“二龙戏珠”亦复如是,以期居地祥和也。

本地柴鸡

旧屯走地鸡,也即是本地土鸡,查诸史料无载,史料多载本土多毛腿沙鸡红腹角雉(松花尾榛鸡)、花母鸡(野鸡)等野生品种。至于柴鸡则因皮肉坚韧紧致、腿爪纤细如柴,与之其他品种较之清瘦好动,食量小,较喜栖于柴上,故名之柴鸡。

目前,仅有少量山民及养殖户仍采取母鸡孵化的传统养殖方式,保留其种群的纯粹性,与后起的大量产业化肉鸡相比,其产量小,更为名贵,二年鸡龄约仅四斤左右,虽名笨鸡,但一般白天基本抓不到,与笼养肉鸡可谓天壤之别。一般农户养殖,采取春夏母鸡自然孵化,一个鸡群40-50只为宜,每只成年鸡可产10斤左右蛋,一农户可有三百斤左右的产量,相比规模养殖的肉鸡、蛋鸡更较为稀缺。

散养之柴鸡,主要以野生昆虫、草籽等为食,少量辅以农家饲料。所以本地柴鸡的这种鸡蛋和九斤黄鸡鸡蛋吃着不一样,同样散养本地的土家鸡蛋是红黄的,三黄鸡则显发白,一般较为讲究的货主皆愿意高价购置本地土鸡蛋,自食或送礼,也是农村人进城访亲友最好的礼物之一,最适合孕妇、老人食用。

据说这种鸡蛋的价格贵的时候,可卖至25元钱一斤,便宜时候15元,每年的四、五、六月份儿是鸡产蛋高峰期,八九月份儿的时候开始减产,冬季将进行休冬,到次年的二,三月份儿开始产蛋,争为商家预定之期货。

旧屯鹊化鸡

旧屯当地人,早年为了获得鸡苗,因为母鸡不孵,便会选择喜鹊啄木鸟科等,放以6-8枚自家产的受精卵土鸡蛋,令鹊鸟孵化之。鸡需要21天余方孵化,较之鹊鸟要晚三五天,但鹊鸟亦不舍,每当天数一到,听到鸡苗鸣叫,便将鸡苗取走,鹊鸟仍哺育其后代,互不相干戈,实为一获得鸡苗之智法。啄木鸟所孵化之鸡,喜栖于树杆之上,不习上架,常卧于栅栏上,甚为奇特。更为奇特者,则鹊鸟所孵化之公鸡,攻击性异于常,善斗如将军虫,每每有伤人之嫌,故多不留作种鸡,或如护院之犬,亦为之一趣闻也。

御土荷叶鸡

原名"叫化鸡",传到承德后,选用承德离宫的黄土,热河泉水和湖内的荷叶作原料,故名“御土荷叶鸡”。制作时,将宰后的生鸡,由腋下取出五脏,洗净,不褪毛,用荷叶包好,再用黄土泥糊好,放在火上烧熟。熟后摔开泥土,鸡毛随之脱落。吃时用刀、叉割成小块,蘸着调味品吃,味道鲜嫩爽口,渗着荷叶幽香,别具风味。

柴鸡炖蘑菇

承德出产多种蘑菇。称为上品的有:香杏丽蘑榛蘑血红铆钉菇、草蘑、蘑、松蘑、平蘑等。蘑菇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及有利于消化的粗纤维蘑菇用来清炖、红烧、做汤均可,其味清香、鲜美,历来为席上珍品。用它炖本地柴鸡,其风味和口感极佳。

北来龙王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山东地区闹灾荒,百姓极度缺乏食物,迫使部分百姓移居北上,形成了一股闯关东的流民潮。其中居住在山东兰陵的萧氏一家也在筹划着北上热河,谋求生计。话说山东萧氏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望族,古称“兰陵萧氏”,但如今已经没落。而老萧是当地的“祭司”,常年掌管祭祀龙王活动,也是有名的风水先生。但连年来灾害不断,造成了族人对老萧一家的信任危机,特别是老萧自己的妻儿也纷纷饿病去世后,当地族人更是对“龙王”的灵验产生疑惑,并示意要砸毁,弃之不供。

这日望着祖传下来的“龙王像”发着呆,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这时龙王现身说:“此地众生再无福供奉我了,你也要北上谋生,一定要背上我,我会给你安排一个好地方令你居住。你背上我往北走,如果走累了,休息站不起来了,我就在那里定居了。”萧老汉,忽然惊醒过来,明白了这是龙王显灵。于是他打点包裹,背上“龙王像”一路北上,连续走了近月余,边走边讨饭,也不觉的累。这一天夕阳西下,他跨过一条蓝汪汪的河,忽然觉得有些累了,但他依旧背着“龙王像”北上,暮晚时可能是连累再饿就在一个山沟里晕倒了,等他醒来已经是旭日高升,在农户家中。他忽然想起了“龙王像”,就问户主自己随身的包裹。户主说放心都在,我看你在村口晕倒了,背着这么沉的包裹,怕是走不动了,饿坏了,就把你带了回来,幸好你醒过来了。

此刻,他想这可能是龙王帮他选择的落脚之地吧,萧老汉出门一看远山高峻,便问这是什么地方。户主告诉他这是“鼓砬子”,本地叫“石鼓沟(石虎沟)”。萧老汉感言这是个好地方,户主也说是好地方,山高水阔,你可能也看见了大川,那河就是“蓝河(滦河)”。萧老汉心想有山有水,一定是龙王选的地方了,加之为了报救命之恩,就将这宝贵的龙王像请出来,并讲了这些经历。这位好心的户主听了非常高兴,就留他在此地定居。

后来萧老汉在此地开荒种田,和当地人很融洽,就在“鼓砬子”上建了一座龙王庙,并在村东建了一座“龙王行宫”。说也怪,龙王到了此地,灵验无比,每祈必雨,萧老汉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敬,后来还组建了新家庭,生有子嗣。每当他想起自己因为缺粮闹灾饿病而死的妻儿,新家就是龙王对他最好的加护吧。从此这尊龙王就被叫作“北(背)来龙王”,并形成了每请龙王下山祈雨,都要背对背背龙王的习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后来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鼓砬子”就被人们叫做“龙庙高尖”了。后来在动荡年代,龙庙也被毁弃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地村民又重塑龙王、重建龙庙,这便是后来的山顶小庙。据说最早救护萧老汉的那位户主就是石虎沟的李姓先人,而萧老汉就是石虎沟的萧氏先人。

参考资料

五百罗汉(第二百八十一尊至第二百九十尊).苏州西园戒幢律寺.2024-08-23

胜利道歌(合唱版)(合唱版).酷我音乐.2024-08-23

惊蛰:雷动风行,天开地辟转鸿钧.光明网.2024-08-23

书证分析.中国知网.2024-08-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