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赋 :杨威创作的文学作品

更新时间:2024-09-21 03:14

《太行山赋》是当代著名古文作家杨威的代表作之一。此赋体势宏壮,气韵雄伟,作者以视通八方、博观古今的视界,融太行山的体势、景状、人文、史事于一炉,以精湛老道的笔法写尽了太行山的胜状与神韵,加之意蕴高远,艳藻独构,组织工整,非大家不能为,是山岳赋中的杰作。

作品原文

太行山赋

杨威

巨灵,廓开辟以启象「1」;太始权舆,剖两仪而流形「2」。乾坤造化,施陶钧之妙用「3」;阴阳鼓铸,化融结于洪炉「4」。由是川流绮错,经纬九有之域「5」;山岳纠纷,提挈四海之纲「6」。爰有真宰潜营,构巨阙于地户「7」;元化默运,耸太行山乎天门「8」。而其下镇寰区,寄角亢之高曜「9」;上出象外,接毕之精芒「10」。元精斡流,钟灵秀于神丘「11」;先古兴作,披草昧而发蒙「12」。五方仰止,同祀始祖之里「13」;九代朝享,共勒肇创之功「14」。

◆测径轮于南北,地中遐迩「15」;考舆图于东西,势判高卑「16」。而若莽原北开,草驰电迈之驹「17」;大河南,波斜云征之雁「18」。仰挟阴山山脉「19」,俯引秦岭「20」,括管涔而包五台「21」,牵中条而蹑王屋山「22」。指太岳以控野「23」,目吕梁市而带「24」。四岳环列,若众星之拱辰「25」;南衡遥峙,收晴翠于一望「26」。冀鲁于海隅「27」,平芜千里「28」;眺泽国乎江「29」,膏壤无垠「30」。九逵所凑,位居四省之会「31」;八荒可瞻,地称天下之脊「32」。

◆体势磅礴,压晋冀之坤轴「33」;气宇雄壮,制陆海于云中「34」。万峰嶙,重峦攒倚「35」,森矗隆崛「36」,八百余里。云海荡潏「37」,叠蔚蔽「38」,玄黄失其昏曙「39」,八区掩以窈冥「40」。复若箭岭削岩,插剑于天半「41」;碧丹崖,散缤纷乎银汉「42」。五台县岑,岿然特起「43」。佛子,争穹匹崇「44」。倚偎星之峭,暂邀白头鹤「45」;攀齐云之崚嶒,来游仙家「46」。天回云昏,莫可言形「47」。是以魏武苦其郁「48」,太白县嗟其高寒「49」。

◆地灵鞠育,高张天巧之成「50」;巨峡豁閜,并擅灵墟之胜「51」。则有王莽龙泉市,五指桃谷「52」。脉络交午,蟠蠖屈「53」。蓄丽秘精,韬妙藏幽「54」。览其岩洞天开,涧溪地涌「55」。播雾蒸云,飞泉吐溜「56」。千瀑乱坠,喷雪奔雷「57」。潭湖罗布,漾山沉璧「58」。奇峰怪石,竞骋诡态「59」。珍卉异木,牢笼尘寰「60」。栈攀千尺,虹跨万仞「61」。凝瑰玮于紫团「62」,郁清淑乎林虑「63」。殊胜卓,极豫游之壮观「64」;景物罕俦,迈九峡而独妍「65」。

◆陟彼九仞,前圣攒萃之宇「66」;邈矣荒芒,玄化发轫之墟「67」。错之湄,犹疏大禹之铭「68」;发鸠之阿,尚镂精卫之颂「69」。排足以立极,振穹苍之颓纲「70」;挽雕弓以陨日,复炎土之温凉「71」。尧降伊祁,率导禅让之风「72」;舜诞诸冯,始正朝班之职「73」。冀南洞达,愚公之轨躅可寻「74」;渔耕分疆,神农之英模永范「75」。匡时济世之德,感荡乾坤「76」;经邦纬俗之勋,光塞宇宙「77」。而其渥惠周沾,腾茂实以烛幽「78」;英华不泯,垂怀仰而靡歇「79」。

◆重关幽阻,据万邦之臂脊「80」;八陉关通,素千秋之战道「81」。览其拒大漠而屏幽燕「82」,枕三晋而割秦齐「83」,扼中原之喉衿「84」,当河朔之肘腋「85」。固社稷之干城「86」,王霸之根也「87」。是以黄帝西伯,耀其兵威「88」,魏武人屠,运其韬略「89」。至若香格里拉市失驭,马族角奔「90」,鼓颦连年,触目风烟「91」。九朝迭代,戎马长嘶「92」,莫不资之地利,恃其封疆「93」。暨河海晏清,玉帛交驰「94」,百族融冶,八方混同「95」,斯亦风采陶贯之薮也「96」。

◆天步中微公司,遭金瓯市之幅裂「97」;中共奋庸,肇荡寇之根据「98」。蒙犯霜露「99」,朝行平型之诛「100」;经纬风雷「101」,夕报雁门之捷「102」。锋镝所向,九路瓦解「103」;锐士甫临,囚笼云崩「104」。百团霆击「105」,解生民于倒悬「106」;群英幄筹「107」,拯宗社于将坠「108」。峪回组甲,率亿兆之宅心「109」;岭饶悲风,悼将军之英灵「110」。逮外侮方平,内忧寻扰「111」,援义旗以回指,传凯声于三「112」。八载兵,铸吾华之精魂「113」;关山不改,奠开国之基趾「114」。

◆登高临远,目寥廓以骋怀「115」;思古追昔,畅凭吊而增感「116」。慨易水之流,荆轲之壮意未寂「117」;井陉县之荒台,淮安市之神略可宗「118」。武灵雄长,实赖鼎新之政「119」;燕昭雪复,亦假招贤之助「120」。三关鸿飞,思远杨门之事「121」;佘穆踵武,扬厉巾帼之烈「122」。上党巡幸,有始皇之嗟称「123」;娘子昂藏,存平阳之英概「124」。李豫宋祖,握金镜以运风云「125」;李白词圣,宣金石而流逸响「126」。稽壮犹于遐年,人杰腾骧「127」;诵骚人之高咏,风雅无边「128」。

◆恢姿卓硕,伟天工之构「129」;先化宣演,垂万世之衣冠「130」。碧影排霄,兼五岳之神骨「131」;壮采绝艳,总四湖之深韵「132」。访奥区之巨丽,叹奇趣之弗测「133」。美仁智以同往,悦隐沦而遐栖「134」。盈虚环袭,鉴存亡于终古「135」;雌雄偃竞,成败之枢辖「136」。昔彦奄逝,顾青岑以空存「137」;余润旁流,欣芳馨而匪远「138」。仰兹巍巍,式茂普载之义「139」;沐彼荡荡,用著洪覆之德「140」。天和广被,历千叶以永宁「141」;亿万斯年,扇仁风而浃洽「142」。

创作背景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它由多种岩石结构组成,呈现不同的地貌,这里储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太行山地区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这里是华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道。

注释译文

【注释】

【1】巨灵:泛指神灵。赑屃:用力貌。廓:谓廓然,指广大空阔貌。开辟:谓开天辟地。启象:启,指开启、萌生。象,指天地万物之象。

【2】太始:古代谓天地万物之始。《列子·天瑞》:“太始者,形之始也。”权舆:草木萌芽新生。《大戴礼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引申为起始。《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毛传:“权舆,始也。”剖:破开,开辟。两仪:指天地。《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流形:谓万物受自然之滋育而运动变化其形体。《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3】乾坤:谓天地。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造化:创造化育。《淮南子·精神训》:“伟哉造化者其以我为此拘拘邪?”施:谓施行。陶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创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司马贞索隐引张晏曰:“陶,冶;钧,范也。作器下所转者名钧。”杜甫《瞿塘怀古》:“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妙用:神妙的作用或功用。《五灯会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般柴。”

【4】阴阳:古代思想家以阴阳(世间一切现象的正反面)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气或物质势力。《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鼓铸:本义指鼓风扇火,冶炼金属,铸造钱币或器物。《汉书·终军传》:“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铸铜铁,扇炽火,谓之鼓。”引申为创造、化育。化:谓化生。融结:谓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洪炉:大炉子。比喻锻炼、造就人或物的场所或环境。黄溍《试院》:“至公留藻鉴,成物待洪炉。”

【5】绮错:谓如绮纹之交错。《后汉书·班固传上》:“周庐千列,徼道绮错。”李贤注:“绮错,交错也。”经纬:织物的直线叫“经”,横线称“纬”。这里用作动词,作为经纬。九有:九州。《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

【6】纠纷:交错杂乱貌。左思蜀都赋》:“山阜相属,含溪怀谷;岗峦纠纷,触石吐云。”提挈:提起,举起。朱熹《中庸章句序》:“提挈纲维,开示蕴奥。”

【7】真宰:犹造物。假想中的宇宙主宰者。白居易《和雨中花》:“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地户:地的门户。古代传说天有门、地有户。《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

【8】元化:谓自然的演变。陈子昂《感遇》:“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太行山:即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于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4省、市间。北起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天门:谓“天宫”之门。《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9】寰区:犹言宇内、天下。杜甫《解闷》:“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角亢:战国前多以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理说,称作分野。如:以“鹑首”对应秦,“鹑火”对应周,“寿星”对应郑等。战国以后,大多以二十八星宿划分分野,“角”、“亢”二星对应太行山南段地区。高曜:谓高悬于天空的光耀。

【10】象外:谓尘世之外。钱起《过瑞龙观道士》:“得兹象外趣,便割区中缘。”毕昴:就分野而言,“毕”、“昴”二星对应太行山北段地区。精芒:谓光芒。李白《出自北门行》:“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

【11】元精:天地的元气、精气。许承钦《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峪》:“奥区元精合,万古青濛。”斡流:流转,来回运转。贾谊《鸟赋》:“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钟:汇聚。灵秀:谓清秀、秀美。神丘:犹言神山。崇美山岳之词。班固《封燕然山铭》:“封灵丘兮建隆碣。”

【12】先古:先祖。《礼记·祭义》:“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兴作:谓兴起。苏轼《均户口策》:“昔者圣人之兴作也,必因人之情,故易为功;必因时之势,故易为力。”披:劈开,劈去。《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草昧:犹蒙昧。谓原始未开化的状态。《易·屯》:“天造草昧。”孔颖达疏:“草谓草创,昧谓冥昧,言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如在冥昧之时也。”发蒙:启发蒙昧。《易·蒙》:“初六,发蒙。”

【13】五方:东、南、西、北和中央。亦泛指各方。《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仰止: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姜夔《饶歌吹曲·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始祖:谓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里:特指故乡。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太行山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等史前神话传说均发端于此。特别是炎帝神农氏在太行山上党地区“尝百草”、“艺五谷”、“制耒”,开创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先河,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由渔猎到农耕,由游牧到定居的伟大转折。

【14】九代:九,泛指多数。代,指朝代。朝享:朝拜,朝贡。肇创:初创,始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15】径轮:谓南北之间的长度。张衡《西京赋》:“於是量径轮,考广袤。”中:谓适中。相对于全国地域而言,太行山处于南北适中的位置。

【16】舆图:地图,多指疆域图。判:分开。如:判袂。《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韦昭注:“判,分也。携,离也。”太行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黄淮海平原,并与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共同构成了我国地形第二、三阶级分界线。

【17】莽原: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这里指内蒙古草原。太行山以北是广袤的内蒙古草原。电迈:像闪电疾驰。形容非常迅疾。《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若敌泛舟顺流,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

【18】大河:特指黄河太行山南接黄河。坼:裂开。《淮南子·本经训》:“天旱地坼。”云征:谓行于云中。

【19】挟:襟带。王粲《登楼赋》:“挟清漳之通浦兮。”阴山山脉: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段进入河北省西北部。

【20】引:牵挽。《淮南子·修务训》:“引之不来,推之不往。”秦岭:横贯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南部,经陕西省南部到河南省西部。

【21】括:包容。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管涔:管涔山。属吕梁山脉,为汾河的发源地。五台县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与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22】牵:挽引。中条:中条山。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因居太行山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蹑:踩,踏。《史记·淮安市侯列传》:“张良陈平蹑汉王足。”王屋山: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我国九大古代名山。

【23】太岳太岳山。又名霍山,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东与沁潞高原相连,西以霍山大断层与汾河谷地相接,北起介休市绵山镇,南与中条山脉相接。山体走向近于南北,是汾河沁河的分水岭。控:指控镇。

【24】吕梁市吕梁山。位于山西省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延绵400多公里,纵贯三晋西部,是黄河中游干流与支流汾河的分水岭。带:围绕。《国策·魏策一》:“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坰:遥远的郊野。左思吴都赋》:“相与聊浪乎昧莫之坰。”

【25】四岳:这里指北岳恒山、嵩山、西岳华山泰山。环列:环围布列。元好问《李参军友山亭记》:“九山环列,水中贯。”拱辰:拱,拱卫。辰,北辰,北极星。古以为天之最尊星。《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朱熹集注:“北辰,北极,天之枢也。居其所,不动也。共(拱),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

【26】南衡:南岳衡山。晴翠: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27】睎:远望。班固《西都赋》:“于是睎秦岭,北阜。”冀:河北省。鲁:山东省。海隅:海角、海边。李渔《怜香伴·惊飓》:“敝国远在海隅,久疏贡献。”

【28】平芜:平旷的原野。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9】泽国:水乡,多水的地方。杜牧《题白云楼》:“江村夜涨浮天水市,泽国秋生动地风。”江:特指长江。隈:水流弯曲处。《淮南子》:“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侵隈。”

【30】膏壤:肥沃的土地。《史记·货殖列传》:“膏壤沃野千里。”

【31】九逵:《尔雅·释宫》:“九达谓之逵。”九谓其多。后因以“九逵”称四通八达的大路。何逊《拟轻薄篇》:“长安九逵上,青槐荫道植。”凑:聚合,会合。四省:太行山耸立于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4省、市间。会:引申称人或物会集之地。如:省会、都会。

【32】八荒:八方荒远之地。贾谊《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颜师古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天下之脊:苏轼在《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中写道:“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长治市居太行之巅,因此太行山也被誉为天下脊。

【33】体势:体态形状。班固《西都赋》:“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磅礴:广大雄壮貌。陆机《挽歌》:“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崇效苍天。”晋:山西省。坤轴:坤,指地。轴,指中心。太行山纵贯山西、河北省两省中间,故云。

【34】气宇:气度、气概。陆海:物产富饶的高原地区。《汉书·地理志下》:“(秦地)有、杜竹林,南山檀,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颜师古注:“言其地高陆而饶物产,如海之无所不出,故云陆海。”云中:云霄之中,指高空。

【35】峮嶙:山相连貌。周梅墟《步步娇·带雨鸣柯》:“鸠藏树鸣,远岫峮嶙。”攒倚:密集紧靠。宋之问《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细岑互攒倚,浮巘竞奔蹙。”

【36】森矗:林立。隆崛:高高特起。张衡《西京赋》:“于前则终南太一,隆崛崔崒,隐辚郁律。”

【37】荡潏:涌腾起伏。张融《海赋》:“沙屿相接,洲岛相连,东西荡潏,如满於天。”

【38】叠蔚:引申为丛生而茂盛的草木。蔽翳:障蔽,掩蔽。元稹《苦雨》:“已复云蔽翳,不使及泥涂。”

【39】玄黄:指天地。扬雄《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昏曙:昏晓、早晚。

【40】八区:八方、天下。《汉书·扬雄传下》:“天下之士,雷动云合,鱼鳞杂袭,咸营於八区。”颜师古注:“八区,八方也。”窈冥:幽暗貌。《项羽本纪》:“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窈冥昼晦。”

【41】箭岭:似箭般尖锐、峭拔的山岭。削岩:像刀削过一样笔直的山崖。剑锷:形容如剑刃般尖锐、峻拔的峰崖、岭峦。天半:高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俱秀出天半。”

【42】缤纷:谓颜色多而绚丽。田兰芳《蓬莱(袁可立别业)纪胜杂体小引》:“缤纷将弭节乎睢涣之间。”银汉:谓银河。

【43】五台县:这里指太行山北端最高峰小五台山。位于河北省省蔚县与涿鹿县交界的地方。岑崟:山高峻貌。司马相如《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亏。”岿然:高峻独立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坏,而灵光岿然独存。”特起:突起,崛起。《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44】佛子:这里指太行山南端主峰佛子山。俗称佛山市,在陵川县境内。崱屴:高峻挺拔貌。朱彝尊《望摘星陀》:“蜿蜒众山伏,崱屴一峰挺。”穹:谓高。崇:谓高。

【45】偎星:偎,指紧贴、挨着。谓向上紧挨星辰,形容极高。巉峭:高险。《新唐书·西域传下》:“有铁门山,左右巉峭,石色如铁。”这里指高险的山峰。白头鹤:即丹顶鹤。传说鹤千岁化为苍,又千岁变为黑,谓之玄鹤。见崔豹《古今注·鸟兽》。《史记·乐书》:“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

【46】齐云:谓高与云相等。崚嶒:高峻突兀貌。沈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这里指高峻突兀的山峰。

【47】天回云昏:语出左思蜀都赋》:“望之天回,即之云昏。”形容雄伟壮观。言形:用言语来形容。

【48】魏武:即魏武帝曹操。曹操《苦寒行》中曾用“北上太行山山,艰哉何巍巍”的诗句来形容太行山的高险。郁岪:形容山势高险貌。《西京杂记》:“制为屏风,郁岪穹隆。”

【49】太白县李白,字太白。李白在《北上行》和《行路难》中曾分别用“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诗句来形容太行山的高寒。高寒:谓地势高而寒冷。

【50】地灵:谓地之神灵。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园县极方望,邑社地灵。”鞠育:谓孕育,养育。高张:指大事铺陈、布列。天巧:大自然的工巧。成:指成就。

【51】巨峡:指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最能代表太行山风采的旅游胜地,和“中国十大最美的峡谷”之一。豁閜:空虚广大。《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呀豁閜。”灵墟:谓洞天福地。《古微书·河图纬》:“北上包山入灵墟,乃造洞庭湖窃禹书。”胜:谓佳妙。

【52】王莽:指太行山大峡谷王莽峡。龙泉:指太行山大峡谷龙泉峡。五指:指太行山大峡谷五指峡。桃谷:指太行山大峡谷桃花谷

【53】脉络:本义指山的主脉支脉或水的主流支流。王鏊《震泽长语·文章》:“《尚书·禹贡》叙山水脉络原委,如在目前。”这里指峡谷的主峡支峡。交午:纵横交错。洪迈《夷坚甲志·高俊入冥》:“二径交午,不知所适。”虬蟠:形容像虬龙一样的屈曲之形。蠖屈: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54】蓄丽:指蕴藏美景。秘精:谓怀藏美盛的景状。韬妙:谓包藏美好的景物。藏幽:谓怀抱幽胜。

【55】涧溪:山涧溪流。王安石《芝阁记》:“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绝,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

【56】吐溜:涌出水流。嵇康《琴赋》:“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溜。”

【57】奔雷:奔行如雷,形容速度之快。

【58】漾山:荡漾山影。沉璧:指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59】竞骋:谓竞相施展。诡态:各种各样的姿态。鲍照《飞蛾赋》:“诡态齐生。”

【60】卉:草的总称。牢笼:包罗。《淮南子·本经训》:“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尘寰:人间。权德舆《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

【61】栈:谓栈道。指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千尺:极言其高。王安石《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虬甲龙不易攀,亭亭千尺荫南山。”虹:比喻天桥。万仞:同“千尺”,极言其高。

【62】瑰玮:奇伟,卓异。曹植《酒赋序》:“余览扬雄《酒赋》,辞甚瑰玮。”这里用来指奇伟、卓异的景象。紫团:指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紫团山

【63】郁:郁积。清淑:清美、秀美。刘基《满庭芳·二月十一日寿石末公》:“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林虑:指太行山大峡谷林虑山。

【64】殊胜:指特别秀美的胜境。柳宗元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见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胜。”卓荦:超绝出众。《后汉书·班固传》:“卓荦乎方州,羡溢乎要荒。”豫游:逸游。《贞观政要·君道》:“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壮观:谓极其宏伟的风景。

【65】景物:风景。鲍照《舞鹤赋》:“氛昏夜歇,景物澄廓。”罕俦:少可相比。《南齐书·王思远传》:“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迈:超过。九峡:指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九大峡谷,与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并称为“中国十大最美的峡谷”。妍:美。

【66】陟:升,登。《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九仞:极言其高。前圣:前代的圣哲。这里指女娲、后羿精卫炎帝神农氏、大禹、愚公诸前代圣贤。攒萃:聚集。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游泳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

【67】荒芒:谓混沌蒙昧的状态。指远古时代。《淮南子·诠言训》:“自身以上,至於荒芒尔远矣。”高诱注:“荒芒,上古时也,故远矣。”玄化:圣德教化。左思魏都赋》:“玄化所甄,国风所禀。”发轫:比喻事物的开端。元好问《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轫伊始。”墟:故址。

【68】错錾: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奥治村西有错錾沟,相传为大禹治水的一处遗址。《潞安府志·卷四》:“土人传治水欲浚漳河南流,凿山势逆水不能下,被;禹乃改渠东流,始通,凿痕今存。”湄: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疏:刻镂。铭:文体的一种。古代常刻铭于碑版或器物,或以称功德,或以申鉴戒,后成为一种文体。《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69】发鸠:发鸠山。位于上党区境内。《山海经·北山经》中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小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这里的西山便指发鸠山。镂:刻。颂:文体名。《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如:扬雄《赵充国颂》、史岑出师颂》。

【70】此句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颓:毁废、崩坏。纲:这里指天的纲维。如李白《大鹏赋》:“跨蹑地络,周旋天纲。”王琦注:“天纲者,天之纲维。”

【71】雕弓:指雕刻有花纹的神弓。这里指“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淮南子》载:“尧使羿射九乌于三嵕之山。”三嵕山位于屯留区境内,俗称老爷山。炎:谓极热。温凉:谓温润清凉。

【72】降:诞生,降生。《楚辞·离骚》:“摄提贞于孟兮,惟庚寅吾以降。”伊祁:指平顺县伊祁山,史载尧降生于此。率:率先、首先。导:开启。禅让:我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谓把帝位让给他人。苏辙龙川别志》:“自古帝王有禅让之礼,今可行也。”

【73】诞:出生,诞生。诸冯:垣曲县诸冯山,史载舜降生于此。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职:职务。史载舜即位后,将尧时的部落联盟议事会改革为贵族议事机构。尧议事会成员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龙、、益等,彼此之间无具体分工。舜根据各人所长,分别委以不同职务:禹担任司空,主平水土;后稷主持农业,播种百谷;契为司徙,掌管教化;皋陶为司法官,掌刑;倕为共工,主管手工业;益为虞官,掌山林原隰的草木鸟兽;伯夷为秩宗,主管祭祀典礼;夔为曲乐,负责教育贵族子弟;龙为纳言,专门传达舜的命令和转达下情。

【74】洞达:畅通无阻。班固《东都赋》:“平夷洞达,万方辐凑。”这里指“愚公移山”的传说。《列子·汤问篇》:“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轨躅:指旧轨故迹。《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虽往古之轨躅,亦当今之龟镜。”

【75】渔耕:谓渔猎文明和农耕文明。分疆:区分界限。神农: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明者。英模:美好的楷则、典范。范:效法、取法。

【76】匡时济世:挽救艰困的局势,使转危为安。感荡:感动,激荡。《子华子·阳城胥渠问》:“黄帝之治天下也,其精神之感荡,上浮而下沉,故为百福之宗。”

【77】经邦:犹经国。治理国家。纬俗:犹纬世。治理天下。塞:充满。

【78】渥惠:优厚的恩惠。班婕妤自悼赋》:“蒙圣皇之渥惠兮。”周沾:周,指周到、普遍。沾,指浸润。茂实:美盛集团的德业。司马相如封禅书》:“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烛幽:照亮黑暗。赵蕃《隙尘赋》:“夫托彼耀灵,起兹虚室,恒纷空而色碎,每烛幽而景密。”

【79】英华:声誉之美。《汉书·叙传上》:“浮英华,湛道德。”泯:灭,消亡。怀仰:敬仰,思慕。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徒恨身奉甘旨,不得旦夕於几杖之侧,禀教诲,俟讲画,不胜驰恋怀仰之至。”歇:尽,竭。《左传·宣公十二年》:“忧未歇也。”

【80】重关:谓重深的关塞。虞世南《从军行》:“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幽阻:深幽险阻。谢灵运《答范光禄书》:“山涧幽阻,音尘阔绝。”万邦:引申为天下、全国。白居易《贺雨》:“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81】八陉: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县、口陉、白陉、太行陉、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关通:贯通,连通。刘大櫆《游黄山记》:“逾庵以西,有大石当溪中,嵌空如室,激水横行,声若雷轰,而室下石窍关通,积水澄碧,题之曰龙渊。”千秋:千年。形容岁月长久。王安石《望夫石》:“还似九嶷山上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82】拒:抵御。大漠:泛指塞北地区。屏:屏卫。幽燕:古称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带。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名。颜延之《白马赋》:“旦刷幽燕,昼荆越。”

【83】枕:临。《汉书·严助传》:“会稽郡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颜师古注:“枕,临也。”三晋: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后“三晋”用为山西省的别称。于谦《暑月将自太行巡汴》:“三晋冲寒到,中州冒暑回。”割:切断,截断。

【84】扼:扼据,把守。《宋史·冯拯传》:“备边之要,不扼险以制敌之冲,未易胜也。”中原:地区名。即中土、中州,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喉衿:比喻要害之地。《晋书·石勒载记上》:“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

【85】河朔:即今河北地区。肘腋:比喻切近之处。《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

【86】社稷:旧时用作国家的代称。《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干城:比喻捍卫者。《诗·周南·兔》:“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87】王霸:王业与霸业。《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根柢: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后汉书·王充王符传论》:“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归乎宁固根柢,革易时敝也。”

【88】轩辕:即黄帝。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爆发了“涿鹿之战”。西伯:即周文王。《书·西伯黎》:“西伯既戡黎。”“西伯戡黎”,指公元前11世纪,西伯侯姬昌(周文王)率领大军渡黄河到达长治市,完成了对黎国(今山西长治一带)的戡灭,控制了太行陉,拉开了兴周灭殷的序幕。兵威:军队的威势。《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

【89】魏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袁绍外甥高干,先降曹操,后又叛变。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春正月,曹操从邺城西征据守壶关县的高干,围城三月后攻克。人屠:白起。号称“人屠”。运筹指挥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长平之战”。韬略:古代兵书《六韬》、《三略》。后因称用兵的谋略。《三国演义》:“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

【90】中甸:指中原。《宋书·乐志一》:“方扫神州,经略中甸。”马族:这里指古代我国北方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角奔:相互奔逐,多指为名利而争逐。苏轼《策略四》:“夫天下之未平,英雄豪杰之士,务以其所长,角奔而争利,惟恐天下一日无事也。”

【91】鼓颦: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因借以指军事。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万里辞家事鼓,金陵驿路楚云西。”触目:目光所及。《晋书·习凿齿传》:“来达襄阳市,触目悲感,略无欢情。”风烟:指战乱、战火。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四郊增气象,万里绝风烟。”

【92】九朝:犹累代。迭代:更替。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戎马:军马。崔骃《安封侯诗》:“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嘶:马鸣。温庭筠《菩萨蛮》:“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93】资:取资,凭借。地利:战略上的有利地势。《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朱熹注:“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恃:依靠,凭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封疆:疆界。

【94】暨:及,至。河海晏清:同“海晏河清”。指天下太平。玉帛:指瑞玉和束帛,古代诸侯参与会盟朝聘时所持的礼物。《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引申义为和好。如:化干戈为玉帛。

【95】融冶:融合。八方:泛指各方。混同:合一,统一。郭子仪《广运舞》:“河海静谧,车书混同。”

【96】风采:犹风俗。左思魏都赋》:“极风采之异观。”李善注引高诱淮南子》注:“风,俗;采,事也。”陶贯:谓融会贯通。慧皎《高僧传·义解四·释昙斌》:“陶贯诸部。”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蔡邕《胡广黄琼颂》:“惟德之薮。”

【97】天步:国运。李邕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天步未亨,人事将。”中微公司:中道衰微。顾炎武《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夏后昔中微,国绝四十载。”金瓯:国土。张维屏《雨前》:“早筹全策固金瓯。”幅裂:分裂。《后汉书·南匈奴传》:“续以更始之乱,方夏幅裂。”

【98】中共:中国共产党。奋庸:奋起建功。《晋书·束皙传》:“稷、契奋庸以宣道,巢、由洗耳以避禅。”肇:创建。寇:指日寇。根据:指军事指挥的中心地。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创建了太行革命根据地,又称太行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晋冀鲁豫边区的腹心地带。

【99】蒙犯:冲冒,冒犯。指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苏轼《与佛印禅老书》:“今仆蒙犯尘埃,垂三十年,困而后知返。”霜露: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100】平型:指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对日寇发动了伏击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斗成果,史称“平型关大捷”。诛:剪伐。

【101】经纬:运筹,筹划。风雷:比喻威猛的力量。苏轼《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欬生风雷。”

【102】雁门:指雁门关。1937年10月,八路军在代县雁门关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两次伏击战,大获全胜,史称“雁门关大捷”。

【103】锋镝:锋,刀口。镝,箭头。犹言刀箭,泛指兵器。九路:即日军发动的“九路围攻”。1938年4月,日军分九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围攻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八路军主力在晋东南军民的大力配合下,一举粉碎了敌人的“九路围攻”。反“九路围攻”历时23天,共歼日军4000余人,收复榆社县武乡县沁源县等18座县城,并将敌驱逐出上党郡地区。这是晋东南根据地创建初期关键性一仗,这一仗巩固和扩大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并为向冀南、豫北平原发展创造了条件。瓦解:引申为崩溃。庾信《哀江南赋序》:“大盗移国,南京市瓦解。”

【104】锐士:精锐的士兵。《六韬·兵道》:“伏其锐士,寂若无声。”囚笼:指日军实施的“囚笼政策”。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了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云崩:犹瓦解。谓崩溃。

【105】霆击:如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袭击。《汉书·匈奴传下》:“令臣尤等深入霆击,且以创艾胡虏。”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八路军第129、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石太铁路(石家庄市太原市)为重点的战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106】生民:谓人民。苏轼《教战守》:“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倒悬:比喻处境的痛苦和危机,像人被倒挂着一样。《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107】群英:八路军的最高指挥机关曾在武乡县安营扎寨,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这些中华民族的精英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开创了抗日根据地,酝造了一个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振奋了民族精神,挺起了中华的脊梁。

【108】宗社:宗庙与社稷。古代用以称国家。孔融《与曹公书论盛孝章》:“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109】峪:山谷。回:来回运动。组甲:借指士兵、军队。恽日初《燕京杂感》:“月明组甲三千里,风动雕弓十六州。”宅心:归心。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万邦宅心,骏民效足。”

【110】岭:指十字岭。将军:指左权将军。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总部及后勤机关2000余人被日军3万余人合围在十字岭上。危急关头,彭德怀、左权、罗瑞卿决定分路突围。左权将军在指挥最后一批人员即将突出重围时,被一块弹片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37岁。左权将军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英灵:烈士的灵魂,受崇敬的人去世后的灵魂。

【111】外侮:外国的侵略。内忧:指国家内部的忧患。与“外患”相对。《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寻:旋即,不久。《后汉书·李传》:“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

【112】义旗:义师的旗帜。《周书·贺拔岳传》:“若首举义旗,伐叛匡主,何往而不克,何向而不摧!”凯声:谓胜利的乐歌声。梅鼎祚《玉合记·奏凯》:“行见凯声欢畅。”三嵕:长治市屯留县老爷山,又称“三嵕山”,是上党战役的主战场。

【113】八载鏖兵:鏖兵,指激烈的或大规模的战斗。《三国演义》:“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相同。”这里指八年中国抗日战争。精魂:精神。这里指“太行精神”。太行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

【114】关山:泛指关隘山川。古乐府《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奠:定。如:奠基。《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开国:创建国家。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开国何茫然。”基趾:喻事业的根基、根本。《后汉书·仲长统传》:“今欲张太平之纪纲,立至化之基趾。”

【115】寥廓:空阔。《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骋怀:开畅胸怀。王羲之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16】思古:怀古。班固《咏史》:“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追昔:追忆往事。周亮工《题菊帖后》:“抚今追昔,泪且涔涔透纸背矣。”凭吊:对遗迹而悼念古人或感慨往事。王士祯《带经堂诗话·裁正》:“古来功臣之冤,未有如颖公之甚者。公宿州市人,予尝过宿,凭吊而悲之。”

【117】易水:在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入南拒马河荆轲入秦行刺秦王,燕太子丹饯别于此。《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流澌:流水。吴兆骞《宁古塔记》:“下有流澌潺。”荆卿:荆轲。壮意:豪壮的意气。《后汉书·马援传》:“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

【118】井陉县:太行山第五陉,是连通晋冀的要冲,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楚汉战争时期韩信背水之战的主战场。淮阴:指淮阴侯韩信。神略:形容高超的谋略。干宝《晋纪总论》:“西擒孟达,东举公孙渊,内夷曹爽,外袭王陵,神略独断。”宗:取法。

【119】武灵:赵武灵王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死后谥号武灵。赵武灵王在位时,推行了“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是战国时期比较有作为的一位君主。雄长:谓称雄于一时一地。《三国志·吴志·士传》:“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鼎新:改革,革新。

【120】燕昭:指燕昭王。燕昭王登位之初,高筑“黄金台”,延纳四方良才。史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一时燕国成为“人才高地”。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攻齐,上将军乐毅攻破齐国,占领齐国七十多城,成为燕国最辉煌的时期。雪复:洗雪耻辱,收复失地。《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此是大家国,今为恶子所夺,而见驱,意颇忿惋,规欲雪复。”招贤:指黄金台,亦称招贤台。位于今河北省定兴县,是战国燕昭王为延纳天下士而筑。陈子昂有诗:“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121】三关:指宁武关、雁门关、偏关县。杨门:谓杨家将。

【122】佘穆:佘,指佘太君。穆,指穆桂英。踵武:循着前人的脚迹走。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刘知几《史通·鉴识》:“逮《史》、《汉》继作,踵武相承。”扬厉:发扬光大。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扬厉无前之伟迹。”巾帼:妇女的代称。烈:功绩、功业。

【123】上党:《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上党地区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主要为长治、晋城市两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史载秦始皇曾巡行此地,见地势峻拔,直插云霄,便称赞道:“此地可与天为党”。巡幸:古谓皇帝巡行各地。《旧唐书·玄宗纪上》:“命巡幸所至,有贤才未闻达者,举之。”嗟称:赞叹称赏。李白《赠新平少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124】娘子:娘子关。为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昂藏:高峻,挺拔。《水经注·淇水》:“石壁崇高,昂藏隐天。”平阳:指唐平阳公主。英概:英雄气概。《旧唐书·程务挺传论》:“务挺勇力骁果,固有父风,英概辅时,克继洪烈。”

【125】唐宗:指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金镜:明道。《太平御览》引《尚书考灵耀》:“秦失金镜,鱼目入珠。”郑玄注:“金镜,喻明道也。”风云:比喻雄韬大略。元好问《解剑行》:“壮怀风云郁沉沉,惭愧漂母无千金。”

【126】李白:指李白。李白在太行山上留下了《行路难》、《北上行》等诸多名篇。词圣:指苏轼。苏轼曾写下了如《送张天觉得山字》、《谢仲适坐上送王敏仲北使》、《雪浪石》等许多有关太行山的篇章。金石:比喻文词的优美。逸响:指雄浑奔放的诗文。《宋书·谢灵运传论》:“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

【127】壮犹:犹壮。指宏大的功绩。人杰:才智出众的人。《史记·高祖本纪》:“(张良萧何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腾骧:腾举,奋起。

【128】骚人:诗人、文人。萧统《\u003c文选\u003e序》:“骚人之文,自兹而作。”高咏:好诗篇、佳作。梅尧臣《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神还气主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风雅:指诗文之事。齐己《送僧游龙门香山寺》:“且寻风雅主,细看乐天真。”

【129】天工:指自然所造成的。赵孟頫《赠放烟火者》:“人间巧艺夺天工。”

【130】先化:先代的教化。宣演:宣扬传布。何承天《答颜光禄》:“区别三才,步验精粹,宣演道心,褒赏施士,贯综幽明,推诚及物,行之於己则美,敷之於教则弘。”衣冠:借指文明礼教。俞正燮《癸巳类稿·诵佛经说下》:“知大地之广,则能敬佛;知圣王之道,行於衣冠文物之邦,则不为怪谬之谬,谓三教同源。”

【131】排霄:犹排空。谓凌空,耸向高空。神骨:神韵风骨。袁宏道《经太华》:“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132】壮采:壮美的风采。绝艳:艳丽无比。四湖: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

【133】奥区:腹地、深处。《文心雕龙·宗经》:“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巨丽:极其美好的事物。司马相如《上林赋》:“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奇趣:奇妙的情趣。谢朓《游敬亭山》:“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134】仁智:指仁者与智者。《论语·雍也》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隐沦:指隐士。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遐栖:谓隐居。《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赞》:“与其遐栖,岂若蒙秽?”

【135】盈虚:盛衰、成败。葛洪《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缠绵乎盈虚之会。”环袭:循环相继。终古:往昔。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终古虽远,旷焉如面。”

【136】雌雄:比喻胜败、高下。偃竞:偃,指停止、停息。竞,指争逐。枢辖:枢要、关键。《文心雕龙·诠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

【137】昔彦:往昔的贤德之人,前贤。王融《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端溪惭昔彦,测水谢前修。”这里指炎帝神农氏、女娲、精卫、后羿等先代贤圣。奄逝:谓去世,逝去。《明史·卢象升传》:“但自臣父奄逝,长途惨伤,溃乱五官,非复昔时。”青岑:青翠的高峰。指青山。张衡思玄赋》:“吸青岑之玉兮,餐沆以为粮。”

【138】余润:先人遗留下来的惠泽。旁流:广泛流布。白居易《王泽流人心感策》:“夫欲使王泽旁流,人心大感,则在陛下恕己及物而已。”芳馨:喻美好的名声。张大受《慕庐先生还朝》:“出处古来云变化,芳馨谁播史书中。”

【139】式:发语词。《诗·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普载:普,指广大周遍。载,指承载、载育。

【140】荡荡:广远貌。《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常用以形容教化、德泽。洪覆:无不覆被。

【141】天和:谓自然的祥和之气。《淮南子·俶真训》:“交被天和,食于地德。”高诱注:“和,气也。”广被:遍及。张衡《东京赋》:“惠风广被,泽洎幽荒。”千叶:千代。

【142】亿万斯年:形容时间的无限久长。仁风: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於四海,仁风行於千载。”浃洽:普遍沾润。《汉书·礼乐志》:“於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颜师古注:“浃,彻也;洽,沾也。”

作者简介

杨威,字逸驎,号山泽故人,1985年生,安徽山人,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当代著名古文作家。作品涉及序、赋、论、记、传、墓志铭等多种古代文体,出版有个人古文作品集《绍熙古泽》。2011年,作品《松江赋》在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东方网联合举办的《松江赋》全国征文比赛中,从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159篇作品中胜出,荣获最高奖;同年,作品《长治赋》在长治市委宣传部、长治市文联联合举办的《长治赋》全国征文比赛中,从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60篇作品中胜出,荣获最高奖。杨威以“绍前修之遗轨”为创作宗旨,以“振百代之坠绪”为毕生追求,为文“崇骈俪之灵裁,重词句之雕析,章法谨严,辞藻赡丽,袭屈马之余风,播八代之流韵”,被誉为“一时之健笔,复古之表倡”。

参考资料

转:太行山赋_三余草堂_新浪博客.新浪博客.2021-07-2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