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 :陕西省商洛市下辖县

更新时间:2023-08-18 13:40

洛南县,古称洛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商洛市下辖县,位于陕西省东南,全县面积283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洛南县有常住人口449422人。

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洛河上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洛水从县境中部穿流而东,大小支流均以指状分布,北部由北向南,南部由南而北,次第皆注入洛河,构成山峰林立,河川交汇、丘陵起伏的山地地貌。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属于暖温带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1℃,夏季平均气温21.8℃,山清水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润,以“爽”为主要特征。县于唐虞(约公元前26世纪一前21世纪初)、夏商时期属梁州。西周后改梁州合于雍州,又合为豫州,属华阳地,称为“上洛”。历经多代政权更迭后,先后属豫州华阳地、晋、秦、内史地南境、上洛。隋(公元583年)废拒阳郡,更拒阳县为洛南县,因县治在洛水之南而名。唐属商州,其后不断改属华州、商州、西安府、关中道。民国时期1927年,分属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陕甘宁边区商洛分区。1964年9月,因“”字生僻,改“洛”,遂成洛南县。1969年,属商洛地区。2001年8月,属商洛市。截至2023年3月,洛南县下辖16个镇办、1个工业集中区管委会,247个村(居),县人民政府驻洛南县中甫街147号。

洛南县先后获评国家级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县。“洛味缘”品牌位列2022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63位,洛南核桃、橡子凉粉金银花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22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62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27亿元、60.37亿元、59.98亿元,分别增长4.0%、0.2%、3.0%;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6.8%、41.7%、41.5%,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4.6%、4.3%、61.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个、0.1个、1.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1.6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6.44%。 

洛南是人类之源、文化之源、汉字之源。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洛南猿人”位列榜首,“花石浪猿人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发端于南洛河流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洛南素有“陕西小关中”之称,核桃产量全国第一,是“中国核桃王”古树之家、“中国核桃之乡”、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洛南豆腐、洛南核桃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境内有洛南草编、仓颉造字、洛南静板书、洛南剪纸技艺、洛南刺绣技艺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誉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中国文化旅游名县、中国宜居生态示范县”。2022年,洛南县有老君山旅游景区、禹平川秦岭原乡旅游景区、玫瑰小镇、洛南锦绣大地景区、仓颉小镇景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止2023年4月23日,商洛市洛南县仓颉小镇文化旅游景区上榜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

名称由来

洛南县名称始于隋朝,因县城在洛河之南而得名。而其沿革却可以上溯到五方上帝时代。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拒阳为洛南县。县城地址未变,因县城在南洛河之南而得名,隶属商州区

泰昌元年(1620),为避光宗朱常洛之讳,改“洛”为“雒”。196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遂复名“洛南”。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洛南县历史悠久,据东坪洞穴猿人化石和各处出土文物考证,早在115万年前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

唐虞(约公元前26世纪一前21世纪初)、夏商(约公元前21世纪一前11世纪)时期,洛南均属汉中市

西周(约前11世纪一前771年)时,洛南原系梁州,后改梁州合于雍州,又合为豫州,属华阳地,称为“上洛”。当时周武王“纵马于华山之阳",“华山之阳”即指洛南。

东周(前770—前256年)时,洛南属豫州华阳地,春秋属晋,战国属秦。

秦时,洛南隶属内史地南境,称为“京之地”。

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上洛县,治所设在今商州境,辖今洛南县和商州市,以地处洛河上游而得名。隶属弘农郡。

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改设候国,辖地为今商州区市、洛南二地及柞水县东南部,隶属京兆尹

曹魏时(公元220年——265年)沿用西汉制,上洛县辖地未变,先属弘农郡,后属京兆郡。

晋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分京兆尹南部置上洛郡,领上洛县。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分上洛县北另设拒阳县,不久即废。时拒阳县隶属上洛郡所辖。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在武谷川(今古城)设拒阳县,隶属上洛郡。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增设拒阳郡,领拒阳一县,属洛州。

自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至北魏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的554年中,洛南境内均属上洛。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设立拒阳郡,领拒阳一县,仍属洛州。后周改洛州为商州,拒阳县又属商州。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郡制而设置州县,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在废止拒阳郡时改拒阳县为洛南县,属商州所辖。。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县城地址由武谷川移至清池川(今洛南县治所),隶属上洛郡。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地方行政机构始设道制,下设州、府、县,而基本建制仍为州、县二级制。洛南当时隶关内道,属商州。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一960年)时,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以州统县二级制。晋(公元943年)属华州,周(公元959年)隶商州管辖。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仿唐代道制,不久改道为路。初分境内为15路,后有分有合,分合不一,下仍沿州、县制。当时洛南县属永兴军路,属商州所辖。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秦桧割商之半给予金人。《陕西通志》载:“商之半即洛南县境。”

金(公元1115—1234年)时,仍沿用宋代的路制,分境内为19路。洛南县仍属商州,先隶属京兆府路,后又改属河南路。金宣宗贞祐年间(公元1213—1216年)曾改隶陕州,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复隶属商州。

元(公元1271—1368年)时,仍沿用路制,洛南县先属安西路,后改为奉元路,仍隶属商州。后改行省制,另设行中书省,洛南当时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

明清时期

明(公元1368—1644年)时,降商州为县。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洛南县改属西安府华州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后,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公元1426—1435年)以后,全国的州、府、县等分属两京及十三个布政使司,洛南县又属陕西布政使司。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升商州区为州,洛南又隶属于商州。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为避光宗(朱常洛)讳,将原“洛”字改为“雒”字,洛南遂改为“雒南”。

清(公元1644—1911年)时,仍沿明制,雒南先隶属西安府商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属商州直隶州,由陕西潼商道管辖。雍正三年(公元 1725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隶属商州.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公元1912—1949年)时期,初沿用省制,省下设道,雒南县属关中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撤销道制,隶属陕西省所辖。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在商县设立第四行政专员公署督察区(系十九绥靖区),雒南属其辖县之一。1949年5月,雒南县城解放,隶属陕南区商雒专员公署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隶属陕南区商雒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商雒区专员公署)领导。1955年4月为陕西商雒专员公署领导。1964年9月,因“雒”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遂复名“洛南”。1968年9月,隶属商洛专区(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8年6月,隶属商洛地区行政公署领导。

地理

位置境域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省东南,秦岭东段南麓,洛河上游。介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之间。全县面积2830平方千米。北依秦岭与华阴市潼关县相邻,南凭蟒岭商州区丹凤县毗连,东与河南省灵宝、卢氏县接壤,西同华县、蓝田县、商州市交界。东部有近百里长的省界线,延伸于秦豫边陲。县城与相邻县距离为:西经葡萄岭距商州市区72公里,西南经胡河妗子沟距商州市区45公里,南经杨洞距丹凤县城71公里,北经黑彰距潼关县城72公里,东南经箭杆岭距河南省卢氏县城135公里,西距西安市108公里,东北地区经河南道距首都北京1200公里、经山西道距北京1100公里。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

气候

洛南地处亚热带温带分界线,属于暖温带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逐渐增多,如果伴有大风,土壤蒸发加剧,极易形成春旱,当寒潮入侵时,往往出现冻害;夏季是一年中最高气温季节,也是降水量最大的季节,雨量集中,多有雷阵雨、暴雨出现,有时伴有冰雹,有时还出现局部伏旱和夏旱;秋季气温速降,初期多有连阴雨,常常形成涝灾,末期偏少,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为一年中干燥季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1℃,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为-18℃。年平均降水量754.8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125天。年均无霜日195天。年日照总时数2045小时。

地质

洛南地处秦岭东西走向,复杂构造带东端南部,为南北隆起,中部断陷的阶梯状地堑构造。

地质构造

地貌骨架与地质构造紧密相连,我县地跨华北地区地台和秦祁地槽两大构造单元。以商州-铁炉子-我县卢村-灵口一线为界,以北属华北准地台南缘的商渭台缘褶皱带;以南属秦祁地槽东秦岭褶皱系。北部商渭台缘褶皱带出露有震旦亚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巡检路街向斜以北属太华下元隆起,以南为石门下古凹陷。南部东秦岭褶皱系主要以寒武-奥陶系地层为主,褶皱复杂,区域变质较深。莽岭地区有侏罗纪花岗石分布。兰桥至三要复活断裂带和鹿村至灵口的深断裂带自西向东横穿县境,两条断裂带之间形成了永丰县至三要的古中凹陷盆地。从岩石组成看,巡检路街向斜以北主要是片麻岩大理石混合岩化强烈。燕山运动后有多种金属矿产形成,木龙沟铁矿即赋于该断裂带附近。保安、永丰、城关、景村、灵口北部以石灰岩、浅海相泥页岩碎屑岩为主,并有红色沙岩。县城至八里桥一带二迭系沙岩中夹有可供开采的煤层

地层

根据沉积建造,地层发育地壳运动和含矿性等方面的差异,洛南是地处商洛地区五个小区中,金堆城——石门小区和洛南一一商县小区之内。

金堆城一石门小区区内太古界、震旦亚界和寒武系地层的分布非常广泛。其中太古界地层是一套副片麻为主的结晶杂岩,因受到不同程度混合岩化作用,上部以片麻岩为主,下部以石英砂岩、大理岩和片麻岩为主,震旦亚界下部以海底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系为主,震旦亚界上部和寒武系则以浅海相的碳酸盐营造为主。至新生代地层主要为陆相盆地地层和冲积物、洪积物,零星分布。此外,除在燕山期和喜山期有强烈的岩浆 活动之外,还有太古代岩浆分布。主要含矿地层有震旦亚界的磁铁矿赤铁矿;蓟县系 和太古界太华群地层中相、铅、、锌及下寒武系统地层中砂质灰岩的磷矿、碳质片岩 中的磷、钥、铀、铝、钮等有益元素。

洛南一商县小区区内震旦亚界和下古生界的地层特别发育,其沉积厚度竟达3000至7000余米。震旦亚界主要以碳酸盐营造为主,其中包括有硅化大理岩、各种片岩、副片麻岩、石英岩。二叠系以砂岩、页岩为主夹煤层,下层有底砾岩。中生界地层以砂、页 岩为主。第三系以黄、棕色的泥岩、砾岩、砾状砂岩为主。第四系以亚黏土黄土及河 成砂砾层为主。

地形地貌

洛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秦岭嶂其北,山坡北陡南缓,在构造上属断块掀升的山地。蟒岭绕其南,向东南延伸,形成与商州市、丹凤县的分界岭,南洛河丹江水系分水岭。境内最高点草链岭海拔2646米,最低点兰草河口海拔670米,相对高 差最大值1976米。洛水从县境中部穿流而东,大小支流均以指状分布,北部由北向南, 南部由南而北,次第皆注入洛河,构成了山峰林立'河川交汇、丘陵起伏的山地地貌。

水文水利

水文

洛南县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境内长度在1公里以上大小河沟1366条,构成扇形或叶脉形的水系网络。河网密度为0.754平方公里。洛河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源于洛源乡龙潭泉,流经张坪、保安、眉底、白洛、祖师、尖角、官桥河、柏峪寺、黄坪、灵口、庙湾等12个乡,于王岭乡兰草河口进入河南 卢氏县后在河南巩县北流入黄河。县境内流程129公里,流域面积2681.7平方公里,占全县河流流域总面积的96.1%,比降7.04%,多年平均径流量8.19亿方立米。境内汇入长江流域丹江水系的支流有永丰区胡河乡的东沟河和景村区油泉乡的车話 辘沟河,均系二级支流。流域面积合计109.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9%。

水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洛南县兴修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饮水工程、小水电站、防洪排涝工程。洛南县修坝、筑塘池蓄水灌田历史比较久远,而修建水库则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在贯彻“蓄小群”水利工作方针时开始动工兴建水库,七十年代达到高峰。1994年,全县共建成水库22座,其中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7座,总库容1348万立方米。

1994年,计存有灌溉面积50亩以上的渠道138条,其中分布于兑山区的12条、景村区4条、古城区4条、三要区11条、灵口区14条、石坡区33条、巡检区3条、寺耳区2条、石门区22条、保安区27条、永丰区2条、城关镇4条,灌溉面积4.82万亩。此外,尚有很多小型自流引水渠道遍及全县各地,李、石门、石坡、巡检等地最多。水源除引河水外,也有引泉水及岩隙水的。这种渠道工程水源有保证,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较大的引水工程为洛惠渠、谢湾和姬家河水库灌区,称为洛南三大灌区。灌区内渠道纵横,水源充裕,是洛南水利三大动脉。

土壤

全县土壤有8个土类,18个亚类,31个土属,100个土种。主要有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淋溶褐土、黄褐土和紫色土等。耕地的耕层厚度平均在15.0cm左右,容重在1.2—1.5g之间,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普遍偏低(钾除外),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37%,低于全国1.5%的水平。全氮平均含量为0.087%,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7.0ppm、20.6ppm和166.0ppm。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洛南县是“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2017年,全县土地总面积671136亩,其中:耕地480263亩,园地5215亩,林地171559亩,设施农业用地5793亩,其他农用地22573亩。

矿产资源

洛南地质成矿条件较好,矿藏资源丰富,探明矿藏有34种,矿点78处。其中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铅、、锌、钨、稀土等,已探明和发现矿点26处,金属储量22.11吨。非金属矿有煤、正长石白云石、水泥灰岩、水晶硅石大理石、叶腊石、透辉石透闪石麦饭石磷灰石黏土等,总计探明储量256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963万吨。

林草资源

洛南林业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古遗址表明,旧石器时代之前,洛南山川被森林覆盖。商周之际开始毁林造田, 唐宋时期已是林粮相间。此后因人口增长,加之战乱等人为因素影响,森林毁坏严重。1949 年,县境仅有林地面积64万亩,森林覆盖率只有15%。

新中国成立后,洛南县先后实行了封山育林、全民义务植树、兴办林场、开展国社合作造林、户包荒山造林、集体山林折股联营等措施,采取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渠旁)植树与荒山绿化相结合,发展用材林与经济林相结合,营造与管护相结合的方法,加快了绿化步伐。到2017年,国土面积2830平方公里,耕地67.6万亩。有林地面积28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3%,活栎木总蓄积量597.4万立方。到2023年4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9%,

水资源

地表水

洛南县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全县径流量8. 45亿立方米,人均2263立方米,高于全省人均1450立方米的水平。 枯水年(为75%保证率)径流总量4. 73亿立方米,人均1269立方米。

地下水

洛南主要通过井、泉利用地下水。据陕西省水资源调查成果估算,洛南地下水补给量为3.14亿立方米。实测单井出水量为400—800方立米/日。地下水因受地质、地貌、气候的控制和影响,使得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差异较大。地下水可分为三个区域:南洛河阶地区、沙河阶地区以及秦岭山地区。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截止到2022年,洛南县有植物类349种,境内林特产品种类繁多,木本油料有核桃、漆籽;干果有板栗;水果有苹果、杏、梨、桃、柿子;食用品有木耳、花椒松子;工业原料有生漆、栓皮、蚕茧、木炭。境内共有中药材资源427种。家种药材有党参地黄白术芍药、丹皮、赤小豆、白扁豆等40余种,家种兼野生药材有丹参黄芩天麻、山楂等25种,野生药材有苍术菖蒲五味子等326种,大宗药材有连翘、蒲、桔梗、丹参、山楂、淫羊霍、秦皮、夏枯草、苍术等23种。

动物

洛南县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截止到2022年,有动物类50种,分别有兽类、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纲昆虫纲等。其中鬟羚被国家列为禁猎珍贵动物;大鲵属被列为二类保护动物;青羊、林麝、金钱豹被列为三类保护动物。境内鸟纲约有150种。其中在当地繁殖的留鸟较多,越冬、迁徙及停留的候鸟较少。 这些鸟类主要有狩猎鸟、农林食虫鸟等。据调查洛南的昆虫共有14目,107科,413种,其中有天敌的昆虫计7目、35科、77 种。

生态功能区

2013年,包括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禁止开发的区域面积区域面积10.6万亩,北部秦岭中山水源涵养用材林区面积220.3万亩,中部川塬水源涵养经济用材林区面积132.7万亩,南部蟒岭中山水土保持用材林区面积71.5万亩 ,Ⅰ级保护林地面积30.3万亩,Ⅱ级保护林地面积111.8万亩,Ⅲ级保护林地面积123.6万亩,Ⅳ级保护林地面积44.1万亩。大鲵、苍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在境内繁衍生息,是中华秋沙鸭迁徙的旅居地,境内有树龄超过 5000 年的“秦岭古柏王”,堪为古树界的“大熊猫”。洛南是秦岭腹地“天然药库”,连翘丹参桔梗、秦皮、香蒲等中药材收购量居全国之首。

截至2022年,洛南县境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有洛南音乐小镇景区、省级地质公园洛南县金龙峡森林公园等多个国家级旅游景区。洛南县有老君山旅游景区、禹平川秦岭原乡旅游景区、玫瑰小镇、洛南锦绣大地景区、仓颉小镇景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止2023年4月23日,商洛市洛南县仓颉小镇文化旅游景区上榜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

自然保护区

洛南大鲵自然保护区

陕西洛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洛南县城东部,东边和北边与河南省相邻,南边以南洛河为界,西边以西峪河西界为限,辖灵口镇、寺耳镇(原陈耳镇)和石坡镇的一部分。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24'~110°37',北纬3403'~34°17'之间。保护区总面积约为5715公顷,保护区是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属为主要对象的保护区,属典型的山地河流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自设立14年以来,洛南县大力加强大鲵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对大鲵等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及珍稀物种生态系统保护、涵养水源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2016年3月16日洛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016年洛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二五”期间统筹推进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各类造林1.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9%。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生态建设先进县等称号,保护区及周边森林覆盖率均在60%以上,覆盖率较高,为大鲵繁衍生存提供了栖息环境。

自然灾害

洛南县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雨涝、冰雹、暴雨、霜冻、地表虫害等,其中以干 旱、雨涝最为严重。明清至民国期间,因资料奇缺,有记载者仅有37次。新中国成立后,自1949年至1995年的46年中,有记载的达294次,平均每年发生6次,高峰年份超过10次, 足见灾害之频繁。 由于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大,因此各区、乡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程度不尽相同。低热区以干旱为多,高寒区和中温二类区便显得雨量适中。而低热区雨量适中时,高寒区和中温二类区则会形成局部涝灾。因而洛南有“天旱收山,雨涝收川”的说法。

“十三五”期间,共核销隐患点34处,解除受地质灾害威胁对象86户317人414间房屋。

行政区划

全县辖16个镇办,1个工业集中区管委会,247个村(居),县人民政府驻洛南县中甫街147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止2022年末,全县总户数152005户,户籍人口449422人。按性别分,男性236032人、占52.5%,女性213390人、占47.5%;按年龄分,0-17岁49225人、占11.0%,18-34岁155959、占34.7%,35-59岁171643人、占38.2%,60岁及以上72595人、占16.2%。全年出生人口2944人,死亡人口4020人;迁入人口2607人,迁出人口3774人。据省市评估反馈,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6.2万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洛南县城市人口为365736人,镇人口为16437人,乡村人口为17983人。

民族

洛南县居民以汉族为主,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洛南县少数民族人口总计212人,其中回族45人、蒙古族41人、苗族25人、其他民族101人。

语言

洛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西北次方言的陕西方言的一种。洛南方言以洛南县城为代表,全县基本统一。它和普通话的字音、语法结构、声调大体一致,但发音重,语音短促,声调低沉。 洛南境内语音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除本地人完全使用洛南方言外,南北二山自外籍迁入的不少居民,多使用原籍语言。而与本地人交往则使用洛南方言。故境内虽夹杂有外地语言,但却以洛南方言为主。

洛南方言,大体可分为五个方言小区:(1)北部方言区(包括石门、保安、巡检、寺 耳4区部分乡);(2)西部方言区(包括永丰部分乡和卫东镇);(3)东部方言区(包括石坡、灵口、三要区部分乡);(4)中南方言区(包括兑山、景村、古城、灵口、石坡、石门各区部分乡及城关镇);(5)东南方言区(包括三要区各乡)。详细区分,仍具明显地域性。北部方言区因接近渭南市地区,口语偏重,西部方言区靠近商洛市,口音短而轻快; 东部方言区靠近灵宝市,口音重而沉;东南方言区,因接近卢氏县,口音偏重。各方言区均以其邻县语言至洛南方言的部分乡(镇)为其中间过渡语音带,而中南方言区以县城为 中心,基本上代表了洛南方言。这些差异,仅在个别字音上突出,在词语及歇后语中均 表现的不很明显。

宗教信仰

道教、佛教汉唐时传入洛南。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民国时期传入洛南。历代统治者多利用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手段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1994年6月下旬,洛南县开展了取缔“门徒会”, 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的专项治理工作。既打击了 非法宗教活动,又使宗教活动健康开展。

佛教

佛教在汉代即传入洛南。 隋唐时代,佛教内部产生了天台、华严、唯识、禅宗思想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特点的许多教派,洛南为佛教天台派和华严派的活动地点之一。当时传入洛南的天台派,在石门峪口东边山顶建立了天台寺,佛教随即在洛南盛行。早年在巡检即建立了华严寺,寺院几经修建,终成为秦岭深山的佛教盛地。明时,县城东建起了圣寿寺,城西建起了万寿寺,皆系佛教寺刹。至民国, 成立了洛南县佛教会,民国26年(1937),和尚觉善在巡检重修华严寺。当时寺内有地323亩,庙宇60间,耕牛7头,柴山2600亩,年收租约40余石。寺产殷实,活动兴盛。 华严寺下辖有丁兰、万寿、圣寿、相豪、柏峪、灯山、香山、竹林等八大寺院。每届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等例会,寺僧诵经,举办水陆道场,此为鼎盛之时。

道教

道教约在唐朝传入洛南。至元代正式分为“全真”“正一”两派,两派在洛地并存。“正一派”,道士不出家,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为道教灵宝法师流派,既无内功修炼,又无外功施舍,沿袭固有旧仪式,专门设坛做醮,超度亡灵, 兼办阴阳风水,择吉事宜,常索报酬很高。“全真派”为出家道士,城南裴晋公祠(亦称蝗虫庙)为洛南道教开源地。洛南道会司,清时即设于东街城隍庙,内设道长,由西安市道教会所辖,徒子发孙,衣钵相承。

天主教

天主教于民国初年传 入洛南。初由西班牙神甫彭某自商州区传入,后落脚于“顺兴恒”商号。民国9年 (1920年)又由西安派进意大利白某等4名神甫,继续发展教徒。至民国19年(1930年),县城西街建立了“天主堂”,属于西安总教会管辖,由意大利人马骑骥担任神甫。洛南县古城、张河、马河、石门、槐树坪均设有会口。新中国成立后,天主教仍继续在洛南县开展活动。“文化大革命”中活动停止。1982年落实宗教政策又恢复活动,1994年9月恢复了洛南县城关镇天主堂,到年底全县共有教徒240人。

基督教

基督教亦称福音教。民国5年(1916年)由丹凤龙驹寨人李占林传入洛南。民国7年 (1918年),由挪威牧师贝德伟负责传教。后因教徒增加,当年成立了洛南县基督教协会,公推李占林为长老。同时在县城开办福音教初级小学一所。民国29年(1940)后,相继由 罗铭臣、蔡维新。李道合担任长老。洛南县基督教协会当时有房屋30间,经堂1处,新旧约全书66卷,传道书4本。

经济

综述

2022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62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27亿元、60.37亿元、59.98亿元,分别增长4.0%、0.2%、3.0%;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6.8%、41.7%、41.5%,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4.6%、4.3%、61.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个、0.1个、1.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1.6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6.44%。 

洛南县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1亿元,增长5.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831元和12244元,分别增长4.3%和6.5%。

全年农业总产值45.28亿元、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2亿元、增长8.2%;建筑业总产值22.05亿元,增长15.5%。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050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6108元/人,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3.57%,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27.35%,实有市场主体总量占全县比重0.12%,净增“五上”企业数量占全县比重0.21%。

第一产业

2022年,洛南县持续壮大“果烟菌药畜菜”六大产业,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2.28万吨,先后获评国家级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县。全省烤烟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洛南召开。44家企业获得品牌授权。“洛味缘”品牌位列2022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63位,洛南核桃、橡子凉粉、金银花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28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44亿元,增长4.1%。全年粮食总产量12.28万吨,下降3.9%。其中,夏粮产量3.27万吨、增长0.4%,秋粮产量9.01万吨、下降5.4%。

到2023年3月,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复垦撂荒地8000亩,发展烤烟7万亩、中药材4.2万亩、食用菌4050万袋、红仁核桃7120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2.8万亩。洛南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洛南核桃”品牌价值达到30.68亿元。

第二产业

2022年,新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户。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1.51亿元,下降1.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1%。全年,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86亿元,增长13.8%。年底,全县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4户。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2.05亿元,增长15.5%。

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0.3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8.51%,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0.27%,每千家法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24.49%,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家。

铜、硅、钼、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四大产业链加快形成,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建成标准化厂房7.1万平方米,陶岭、卫东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新增入园企业8家。

第三产业

洛南旅游资源丰富,成立全市首家文旅集团,目前拥有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5家,境内有世纪冰川、古部落、云蒙山、洛南老君山等旅游资源。全域旅游示范县和仓颉小镇4A级景区已经省级验收,获评“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和“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荣誉称号,音乐小镇创建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溪乐谷入选2022年中国森林康养人家,保安镇获评省级旅游特色名镇。成功举办“首届苏陕美食节暨农特产品展销会”“洛南康养地产西安推介会”等活动,全市稳外贸稳外资难解困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全年共接待游客301.1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8.16亿元。

旅游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游客服务中心主体竣工,旧石器博物馆项目完成规划。全年接待游客480万人次,综合收入33.85亿元。夜塬遗址发掘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制品1.2万余件。申报市级非遗项目8个,洛南静板书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戏曲类三等奖。文化演出178场次,成功举办2022年谷雨祭祀仓颉、第一届苏陕美食节暨特色农产品展销、第二届伶伦艺术节等系列主题活动。景村镇被命名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县图书馆被评为全省2022年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工作先进集体。

经济功能区

洛南县县域工业集中区,是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下辖“一区三园”(一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三园:陶岭新材料产业园、宁洛产业示范园、卫东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规划控制面积54平方公里,其中,陶岭及拓展区35平方公里,卫东工业集中区19平方公里。

近年来,集中区始终坚持“绿色引领、特色培育、集群发展、园区承载”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一区三园”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绿色食品、新型建材三大产业链和健康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截至2022年6月底,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49%;完成工业增加值24.3亿元,同比增长4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7.3%。集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1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2家。

社会

教育事业

2020年洛南县创建为“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2022年高考一本上线558人,二本上线1738人。洛南二中、第三初中、柳林小学、第六小学秋季正式开学,新增学位8600个。全县有各类学校224所(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19所、九年制学校5所、特教学校1所、小学105所、幼儿园91所),在校学生64826人(中小学49969人、职中1611人、幼儿园13246人),专任教师4845人(中小学3864人、职中161人、幼儿园820人)。其中幼儿园91所(公办60所),秋季入园幼儿3648人,在园幼儿13246人;小学学校110所(含九年制5所),秋季新生4859人,小学在校学生31312人;初中24所(含九年制5所),秋季新生4505人,初中在校学生11889人;普通高中2所,招生2098人,在校学生6767人;职教中心1所,新生751人,在校学生1611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32人,送教上门学生72人。发放教育资助金1383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零辍学”。

文化事业

全域旅游示范县和仓颉小镇4A 级景区已经省级验收,获评“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和“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荣誉称号,音乐小镇创建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溪乐谷入选2022 年中国森林康养人家,保安镇获评省级旅游特色名镇。成功举办“首届苏陕美食节暨农特产品展销会”“洛南康养地产西安市推介会”等活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商洛市排名第一。

全年共接待游客301.1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8.16亿元。

洛南旅游资源丰富,成立全市首家文旅集团,目前拥有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5家,境内有世纪冰川、古部落、云蒙山、洛南老君山等旅游资源。

2020年,馆藏文物数量增加9组13件。《仓颉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民间剪纸》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新增市级第四批非遗名录8项。《草编》《挂面》入选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豆腐干》被授予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全县非遗助推脱贫攻坚从业人员达到2.5万余人,累计带动1352户5774人贫困群众脱贫。洛南静板书于2022年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三等奖景村镇获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

科技事业

2022年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5236万元,研发费用投入强度达到0.38%。引进省市“三区”科技人才17人,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47人,建设省级科技示范村、星创天地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2个,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技术合同交易额4082万元;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个,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33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6家。

医疗事业

中医院迁建加快推进,县医院迁建完成选址,四皓、古城、景村卫生院创建为省级示范中医馆。公共卫生项目覆盖率达100%。2023年统计,共有16个卫生所,2所医院,1所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

截止2022年底,洛南县卫生健康局人员编制31名,其中行政编制18名,参公事业编制5名,事业编制8名;实有人员48人,其中行政40人,行政工勤人员 1人,参公事业7人,事业工勤0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 26人。当年预算收入为3103.8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3103.86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0万元,事业收入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2年0万元,2023年150.93万元,全部为专项业务费支出,较2022年增加150.93万元,原因是2022年未纳入年初预算,2023年县级配套纳入专项业务费预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2022年0万元,2023年500万元,全部为专项业务费支出,较2022年增加500万元,原因是2022年未纳入年初预算,2023年疫情防控经费纳入专项业务费预算。

体育事业

近年来,洛南县组织300余人赴延安市参加“我要上全运”省三运会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广场舞5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五项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组织500余名中小学生赴山阳、镇安、商南县参加“我要上全运”商洛市青少年锦标赛田径、足球、跆拳道3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田径比赛团体第一,足球冠军,跆拳道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艺术教育成绩斐然,荣获“陕西省第七届中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科教体局主要负责人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个人”;配合市、县部署,成立中国康养之都工作专班,全力发展体育产业,省体彩中心下达我县全年体彩销售任务768万,截至目前,已销售1022万元,完成率133%,销量位居全市第一。

人居环境

2022年,县河综合治理、河滨景观步道完工投用,宁洛桥、西寺桥、南门口桥完成改造,建设桥、英华路建成通车,河滨南路和河滨北路“白改黑”、柳英路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即将启动建设。56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7个口袋公园对外开放,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1%,获评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规范临街商户经营行为1200家,划定停车位2086个。洛路二期、三保路改建工程即将建成通车,硬化自然村组道路142条117.79公里,巡检、三要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4天,矿山生态恢复16.34公顷,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2处,营造林9.7万亩,南洛河等16条重点河流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

社会保障

2022年共保障困难群众6.2万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9838.93万元。其中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9367户25250人,发放低保保障金11879万元;保障城镇低保对象1911户4147人,发放低保保障金2676.5万元;保障特困供养人员2412户2494人,发放特困资金2443亿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008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722.6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3894人2118.62万元。

县开展就业技能培训98期3564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及重点监测户535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9万人,拨付就业交通补助6273人38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笔7620万元,为1096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881.39万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乡困难群众兜底保障6.1万余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9855.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90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8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44,住房成套率100%,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100%。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个,提升改造永丰、石门等敬老院5所。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22年,预期寿命77.8岁。

交通

综述

2021年,洛南县精心完成了“十四五”交通规划编制:构建卢洛高速公路、澄商高速“人”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两横(省道S101、国道G344)两纵(国道G242、省道S204)“井”字型国省干线次骨架,“五横十纵”的农村公路主通道网络结构,形成“联通东西、贯通南北”的县域公路路网发展新格局。2022年,洛卢高速如期开工、有序推进,澄商高速完成工可研报告修编,并对全县其他公路作提升规划,争取各类交通项目资金17303.74万元。

《洛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通过公示,该方案提出构筑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30分钟通达“商丹洛”核心城镇圈主要城镇,1小时通达西安市渭南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形成“航空+铁路+公路”外联内通的现代化市域综合交通网络。即1个机场“商洛市支线机场”、1条城际铁路“商洛-洛南-华阴市旅游轻轨铁路”、3条高速公路“澄商高速/卢洛高速公路/洛丹高速”。

公路

2022年洛灞公路二期完成全段19.8公里路面基层铺设,11.8公里沥青面层铺设。11.2公里三保公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2022年顺利启动田后公路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洛灞路二期、三保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

2022年,国道G344古城至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修复水毁公路75.6公里,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139条117.79公里、村道安防工程17条53.6公里。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2个(巡检镇和三要镇)。

2023年,英华路建成通车,华阳大道、柳林大道加快建设,河滨南路和河滨北路“白改黑”、柳英路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治理城区背街小巷泥泞路112条。洛灞路二期、三保路改建工程即将通车,硬化通组路142条117.79公里,永丰、石门等镇完成道路“白改黑”3.2万平方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到2023年,洛南县有已通车十余年高速一条(上海—西安高速公路二线、洛西高速、洛商高速公路)、正在建设高速一条(洛卢高速)、待续建高速(洛华高速),这三条高速的建设将是洛南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铁路

榆商高速(商州-洛南段):即洛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全长12.6公里,2010年正式开工建设,已于2012年8月14日上午与西商二线高速公路同时通车。该线路设计时速在每小时80至120公里之间。

宜康铁路(规划):是安康市“十三五规划”项目,规划线路:宜川县大荔县华阴市—洛南—商洛市山阳县旬阳市—安康。铁路起于宜川,过大荔、华阴、洛南、商洛、山阳、旬阳到安康。

航空

四皓支线机场(规划):商洛机场项目规划选址在洛南四皓境内,最早正式出现在县交通运输局印制的2011版洛南县交通规划图中。也是在同一时期,西安商洛机场筹备处在市发改委大门口挂牌,时任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蔡少林副主任赴商洛检查商洛支线机场建设工作。而当年过审的《商洛市城市总体规划》也显示,“商洛机场的场址,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备降机场,距商洛市区约30公里。”商洛民用支线机场,是商洛市第一机场,商洛市级第二个机场,规划位于洛南县四皓街道,是商洛市“一体两翼”规划、关天经济规划、洛南县规划中重大项目之一,曾备选丹凤县棣花镇,商州区腰市镇,洛南县永丰镇、四皓镇、古城镇。

航运

南洛河黄河流域一级支流,汇注1366条1公里以上大小河流,东流而入黄河。洛河下游的官桥河、灵口,素为渡口,自古设有木渡船,多为来往商旅服务。1955年,陕西省交通厅航运处普查队对洛河进行了航运普查,制订出洛河航运规划,为发展洛河航运提供了依据。随着公路的发展,后在官桥、灵口均建起大桥,方便了行人过河和物资运输,水运为公路运输所取代。

公共交通

2023年,县河综合治理、河滨景观步道完工投用,宁洛桥、西寺桥、南门桥完成改造,建设桥建成通车,县城“一河两岸三区四大门户”治理提升成效显著,获评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购置环卫车辆176辆,规范临街商户经营行为1200家,划定停车位2086个,县城交通秩序及环境卫生不断改善。

2022年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9辆、新能源出租车8辆,调整客运班线5条、公交线路1条。10月15日,洛南县对城区1路公交运行线路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运行线路在原来的基础上向西延线至洛南二中、晨光英华府,由洛南县城区福利公交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共投入8台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

人文

综述

洛南是一座历经岁月沧桑、见证历史变迁的文化之城,是“华夏人根之地”“华夏文根之地”,奠基成型“华夏摇篮”,被世界推崇为“宇宙魔方”、“中华先民最高思想智慧结晶”的“河图洛书”,其中“洛书”,俗称“神龟负书”出南洛河于洛南灵口。《河图》、《洛书》为《周易》之源,被誉推“河图洛书源,灵龟负书地”。洛南县拥有久负盛名的“三源五宝”,即:洛南是人类之源、文化之源、汉字之源。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洛南猿人”位列榜首,“花石浪猿人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发端于洛河流域的“河洛文化”,是华族的核心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人文初祖黄帝史官仓颉5000多年前在洛南指掌而创文字,首开华夏文明文字先河。“五宝”分别为核桃、豆腐、古柏、大鲵属苍鹭洛南豆腐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近闻名;洛南核桃久负盛名,核桃产量全国第一,是中国金牌核桃县;洛南页山古柏是全国5000年以上5棵古柏之一。洛南是大鲵适生区,也是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大鲵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是一种大型水边鸟类,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洛南县文物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文化馆内配有专职干部,负责收集管理文物。至1965年,馆藏文物达1800余件。“文化大革命”中,文物损失700余件。 全县庙宇、戏楼、古遗址、古墓葬、碑碣毁损严重。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后,洛南县于1983年先后成立了县博物馆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管理工作步入正轨。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洛南县有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8项。洛南县馆藏文物约3000余件,其中上等级文物150余件。这些文物多属新中国成立后在各古遗址中发掘清理的,也有民间收集和捐赠的,还有系统调拨的。洛南县境内已发现古遗址24处。其中新石器时期6处,商周时期5处,明清时期两处,待考10处,均分布在南洛河流域,内涵十分丰富。已发现境内古墓葬5处,且洛南碑碣较多,比如仓颉授书碑,但因战乱大部分已被破坏,完整保存的甚少。旧志载有18通,文物普查新登记22通,总计石碑40通,雕像21尊。现仅辑录仓颉授书碑和文物普查新登记的22通碑碣及21尊雕像。

洛南华严寺

佛教古刹“华严寺”为重要名刹,位于巡检镇大河村,兴于隋毁于元,重建于明,距今千余年,在华严宗辈份仅次于北京大华严寺,原封地辐射陕西省、河南、湖北、山西等众多省份。据《洛南县志》记载,华严寺当时建有正殿、中殿、前殿三楹,和谐得体,肃穆壮观,画栋雕梁,曾是兴盛之所。寺庙留存稀世罕见彩绘壁画,历经五六百年,栩栩如生,色彩鲜艳。与华严寺同期兴盛的还有万寿寺、大佛寺等众多佛门名寺。

花石浪遗址

花石浪遗址位于陕西省洛南县城关镇东河村后花石浪山上,是两个相距约30米的旧石器时代洞穴,时代距今约50万年。这里发现早期人类牙齿化石,被命名为“洛南人牙齿化石”。南洞的发现尤为丰富,在20余平方米的洞室内及洞口附近,有多达3万件以上的石制品发现。石制品以石英和石英岩砾石为原料,主要是石核、石片与废片。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与雕刻器及少量大型砍砸器。还有灰烬等早期人类生活遗迹的发现。北洞也发现少量石制品及加工石器的遗迹。哺乳动物化石包括大熊猫、犀牛、等20多个种类。在遗址周围30公里范围内,还有70余处旧石器地点发现。花石浪遗址集中反映了早期人类在该地区的频繁活动,也为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特别是南北方的文化交流带来重要信息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洛南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项目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个。2022年,申报市级非遗项目8个,洛南草编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洛南静板书

洛南静板书早在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民间盛行,属陕西省洛南地区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曲种。过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多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说唱以求神、谢土地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其书目以传统内容为主,主要是以说唱七字句韵文的传统书目为主,一人可操六种乐器,融弹、敲、打、说、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其唱腔清晰,文文雅雅,故称“静板”。有人评价它,既饱含西北秦人的粗犷豪放,也不失中原风情的婉转优雅。

洛南静板书还根据地域、口语之故,自然形成东路、西路、北路三种不同的说唱风格。东路静板书古朴、粗狂。说唱时弦乐运用上中下三个韵律,反复演奏三遍,并根据书目情节发展,时带拖腔,时不带拖腔。西路静板书,唱腔注重音韵宏亮,刚柔相济,普遍带有拖腔,尾音较长。北路静板书,唱腔力求语言轻巧,吐字清晰,注重抒情,不带拖腔。

洛南草编

洛南草编一般选择当地玉米皮的中间部分及小麦秸秆为编织材料。草编艺人以小麦秸秆作芯子,再用裁好的玉米皮将芯子缠绕固定,然后开始编织。做好草编器具后,艺人再根据需要另行编织提手、盖子等配件,最后,用针线将配件缝好。

洛南草编产品制成后可用天然染料煮色点缀,勾画图案,最后喷水固定,整形,用熏制。根据形状和用途的不同,草编产品编织方法也不同。常见的草编产品有摇篮、茶几、花瓶、中式屏风、筐子等200余种,集实用性、观赏性、收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以出口为主,市场前景广阔。

谷雨公祭仓颉仪式

仓颉,又被尊称为仓圣。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鸟兽蹄之迹,指掌而创文字,革除结绳记事之陋。传说仓颉创造文字,功盖天地,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谷雨祭祀仓颉在白水县已延续千年。白水仓颉庙是集庙、墓、碑、书、柏五位一体的仓颉纪念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东汉时刻立的《仓颉庙碑》记载,当时仓颉庙已初具规模。

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谷雨祭仓颉”九规制举行,表达华族文脉永续,源远流长;炎黄子孙根脉传承、高山仰止的共同心声。典礼包括金声振,钟鼓齐鸣;迎仓圣,心香一瓣;献贡品,五谷丰登;上贡酒,沐浴灵光;万民仰,敬献花篮;天地,恭诵祭文;感恩德,乐舞告祭;静心神,集体参拜;拜圣庙,墓祭祖。

饮食

洛南特色美食丰富,洛南豆腐干、橡子凉粉、景村烧鸡等特色食品久负盛名,经洛南县各特色小吃店铺自愿申报,县市监局、文旅局、城管局初评初选,经审核,拟确定洛南县殷勤一蒸等15家餐饮店为“洛南县特色小吃美食名店”、音乐酒店豆腐宴席为“洛南特色宴席”、西门口夜市、花溪弄夜市、金江广场步行街烧烤夜市、西门口小吃城和洛州美食城为“洛南夜市和美食街区”。

洛南豆腐宴

洛南县水质特别好,含钙高,当地居民有做豆腐的传统。洛南豆腐干早在明清时代就负有盛名,曾被誉为御膳贡品。豆腐干略呈茶褐色,一律一寸见方,双筷薄厚,以青肯藤穿连。食用时只需用刀切成薄片,点几滴酱醋即可,其特点:香爽油咸,柔劲适口。豆腐宴是洛南县仓圣酒店以豆腐为原料,结合当地饮食习惯,采用传统烹技法,研制创新的一道宴席。其代表菜有:黄金手撕豆腐,洛南豆腐干,鲍鱼烧豆腐,福袋豆腐,极品蟹黄蒸豆腐等。

洛南橡子凉粉

 在洛南县,寺坡的橡子凉粉历史悠久。寺坡南山盛产橡树,把成熟的橡子打来去壳,晾晒干,然后打成淀粉,再用淀粉做凉粉,每公斤橡子可以做2公斤凉粉。橡子凉粉制作工艺较复杂,尤其是对水的要求十分严格,寺坡群众多用本地南山里流出的无污染的泉水,凉粉吃起来爽滑、筋道,十分可口。

洛南十三花

十三花,是洛南本地的特色传统饮食,是逢年过节,农村红白喜事宴待宾朋的最高礼遇,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和推崇。十三花是十三道菜肴和小吃的总称,家宴的做法因为洛南地域原因,长江流域的地区鱼虾海鲜辅佐,黄河流域的地区则以本地自产蔬菜面食为主。十三花具体有:金凤展翅、固若金汤、海胆藏金、花开富贵、八卦豆腐、烙花酥饼、满园春色、千丝万缕、一品油糕、鱼龙呈祥等等美食。

景村烧鸡

美味冠名“景村烧鸡”,其实名叫“赵家烧鸡”。经由赵家祖传的“百年卤锅”卤出的赵家特色烧鸡,色泽鲜艳金黄、润湿油亮,食之不油不腻、清爽酥脆,味道鲜嫩绵厚、回味悠长。

习俗

节庆习俗

商城县境内民众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红豆节、腊八节等。

传统礼节

洛南礼节有诞生礼、婚礼、丧礼、朝祖礼等。每个礼都含有不同的规程和内容。明清到民国,男的都行叩头、作揖,女的行“拜月礼”(即双手于左腰前,身略蹲,低头),学生对老师行脱帽鞠躬或举手礼。现在通行鞠躬礼、握手礼。

特色民俗

洛南“十三花”宴

“十三花”宴,由十三种菜肴组成,俗称“四凉、四热、四蒸碗,外加一道富贵汤”。它既是洛南饮食文化的浓缩,也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表现。“十三”,即“九”与“四”之和,“十三花”的摆台须为方桌,摆法须是圆形,暗合天圆地方之说;进餐讲究“尚左尊东”,体现华族尊老敬长的礼仪和洛南人民好客重友的风俗。

 “洛南十三花”可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至唐朝已臻完善,且已久负盛名。宋元以后,随着大批“下户人”和“主户人”入住洛南,使得洛南饮食呈现南北兼蓄、东西互存的多味特色,也使得十三花宴席更加丰富多彩、色香味美。进入现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洛南的饮食水准也日渐提升,“十三花”中的“四凉、四热、四蒸碗”已不能满足一桌十余人就餐的需求,便发展为“八凉、八热、加小吃”的现代“十三花”。还有一些酒店,根据待客的具体内容、不同对象和时令变化,创设了一些诸如“祝寿宴”、“谢师宴”之类的“主题十三花”。

裹肚风俗

南洛河上游的洛南人民,出生后的第一件衣物便是裹肚。小时穿红裹肚,绿裹肚,以后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花样。裹肚上绣的花纹图案,很有讲究。孩童时,穿上绣有蛇、蟾蜍蝎子唇足纲铅山壁虎的 “五毒裹肚”, 用于驱毒避邪。年轻未过门的媳妇,要给未婚夫送去精致的花裹肚,这既是定情之物,更是显示新媳妇心灵手巧之机。老年时,儿媳妇、女儿要给老人绣一个长寿裹肚穿上,以祝贺老人“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上面一般绣有“松柏竹鹤”等图案。

现在,虽然保暖内衣流行,但洛南仍有许多人喜欢穿裹肚,特别是驾鹿、寺耳、巡检、麻坪、洛源、三要等深山老林中人更为普遍,他们认为那是长命百岁守护生命的吉祥衣服,是河洛地区先民们世代相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将千秋万载传承下去。

艺术

传统民艺

芯子

分抬芯子、背芯子、担芯子三种。其中以担芯子较为普遍。

抬芯子即把特制的铁杆插于桌上,再把五六岁的男女儿童装扮成各种故事人物,固定在铁杆上,每桌表示一个完整的人物故事,如“嫦娥奔月”“断桥”“柜中缘”“吴 刚伐桂”等。.妆彩玄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深受群众欢迎。洛南县以古城等地的抬芯子最为有名。

背芯子的制作方法和抬芯子相同,只是把人抬变成人背罢了。这种艺术形式出自保安、洛源和石门、麻坪等地。

担芯子是把两个扮装成故事人物形象的小孩固定在扁担两头,由一个人担上。此种艺术形式出自景村、张河等地。

由此产生出来的还有马驮子。每次选一二十头骡马,背上各骑有一个化妆后的历史人物,身穿戏装,手持兵器,穿街走乡,威风凛凛。这种艺术形式来自柏峪寺等地。

狮子舞

狮子舞在洛南有文、武两种,其技法都是由一人顶头,一人顶皮,一人前 引,只是文狮子是用纸糊头,青麻做皮;而武狮子头、皮均用红色缨毛制成,比文狮子 轻便、灵活。1955年,洛南的狮子舞被商洛市推荐,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会 演。

龙灯

洛南县以石门的王桥、黄龙铺和县城东街的舞龙灯最好。龙一般为7节、9节。 舞时一节一人,彩灯引路,锣鼓伴奏,时而抬头,时而摆尾,时而戏珠,灯光辉映,动 作变化多端。

戏曲

剧种

洛南流传剧种有秦腔、二簧、曲子、花鼓等。外地流入者有蒲剧、越调

演出

洛南县戏剧演出历史悠久。依据《范志》记载,清乾隆(1736—1795),全县较 大的庵、观、寺t庙、殿共有63处,多是寺庙和戏楼并存。每逢迎神赛会,必有戏班演 出。据考,新中国成立前全县有大小戏楼172座,每年上半年,从古历正月初八,下半年从六 月初六开始,大小庙会接连不断,全县较有名气的戏剧班社,相继巡回上演。

特色产品

截至2023年7月,洛南县有“洛南豆腐”“洛南核桃”“洛南豆腐”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5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获得省级认证。洛南羊肚菌、洛南牛肉、洛南羊肉、洛南猪肉等4个产品符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登录要求,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核发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获得“国字号”品牌认证。全县共有27个农产品获得“国字号”品牌认证。洛南蜂蜜、洛南鸡蛋等11种农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个、绿色农产品认证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

商洛核桃

商洛核桃,外果皮肉质,表面灰绿色,内果皮骨质坚硬。以商洛地区的洛南、商县、山阳、柞水等7县产量最多。全区共有核桃2000多万株,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3倍。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是我国产核桃最多的地方,品种也最多,素为久负盛名的“核桃之乡”。

洛南核桃

洛南核桃,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洛核桃果大、仁饱、皮薄、大小均匀,果实营养非常丰富。核桃仁含脂肪63%,最高达80%,为大豆的3.4倍,花生的16倍,油菜籽的1.6~3.4倍。油质纯净浓香,含胆固醇。含蛋白质17%~27%,糖类10.7%,粗纤维5.8%,灰分1.5%,及钙、磷、镁、锰、铁、铬、碘等矿物质和胡萝卜素、维生素B、E、尼克酸等。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洛南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传统村落

截至2022年,洛南县有2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洛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仓颉在此造字、伶伦在此制乐,被誉为“汉字故里”“乐圣之乡”“诗词之乡”,拥有花石浪遗址、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秦岭千年古柏、中国核桃王等众多文旅资源。2022年,洛南县有老君山旅游景区、禹平川秦岭原乡旅游景区、玫瑰小镇、洛南锦绣大地景区、仓颉小镇景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止2023年4月23日,商洛市洛南县仓颉小镇文化旅游景区上榜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

主要景点

老君山

老君山风光秀丽,是道教名山,为国家AAA级景区。老君山旅游景区位于洛南县巡检镇,景区内群山连绵起伏,古树参天,凉爽宜人,由三星殿、伊喜洞、老君洞、观日峰、玉皇殿、自主滑道、道廉文化基地等景观组成,集道教养生、度假避暑、文化采风、休闲娱乐为一体。

香山溶洞景区

香山溶洞景区位于洛南县石坡镇香山村,属秦岭喀斯特地貌原始生态区,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洞内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内石庭连环,交错衔接,钟乳遍布,巧夺天工,形成了“飞天瀑布、坠石惊天、天女散花”等独特景观。

佛山红叶

佛山,位于豫陕交界处的陈耳镇,主峰金顶海1988.8米,共有大小80多座山峰,群山相拥、回环交错。因山势从北向南远眺好像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因此得名。佛山红叶风景区主峰,东与河南省灵宝市接壤,北与陕西省潼关县相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是洛南北部旅游开发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层峦叠嶂,原始林木参天,千年禅林寺、玄帝庙香火旺盛,豫陕两省香客络绎不绝。佛山秋景迷人,枫叶火红,团团簇簇、绚丽多姿、层林尽染、分外妖娆、美不胜收。

洛南文庙

洛南文庙是陕南保护最完整的纵轴线式古建筑群,位于洛南县中甫街西段。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历经 600年风雨,比西安钟楼早14年。整个建筑占地总面积3115平方米 ,建筑布局大体为文庙整个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院,文庙的最大特色是雄伟的星门和大成殿。

蟒岭绿道生态景区

蟒岭绿道洛南绿道线路从307省道与城关镇唐村交界处经窄口村、薛村、腰庄村至洛南分水岭界,与商州北宽坪镇相接,全长10.3公里。沿河溪而上,河道景观独特别致,村落民居特色鲜明,花海景观美丽迷人,是一处绿色、观光、宜人、宜游的慢生活休闲度假区。

洛河源景区

该景区位于洛南县洛源镇,距西商高速洛源出口处约10公里,是洛河和灞河的发源地,主峰草链岭,海拔2646米,为秦岭东段最高峰,景区内十里奇峡幽谷,九重龙潭飞瀑,万亩原始森林,千亩高山草甸,百倾石海奇观,十里杜鹃花海,植物垂直分布十分明显,是一处集度假避暑、户外运动、观光采风、休闲揽胜的天赐境地。

文显山景区

位于洛南县城东南60公里的高耀镇西南,主峰海拔高达1709米,千峰万壑,林木葱郁,云雾缭绕。每日拂晓,岚气上腾,形如城垛楼阁,旌旗飞扬,万马驰骋,日升方晴,故亦称云架山。文显山有藤萝下垂,宛若金色的屏风,环拥整个大山,因其为县东屏障,故有“文显翠屏”之名,距今已有600余载,是洛南县古八景之一。

罗汉洞景区

罗汉洞位于县城东25公里的柏峪寺洛河北岸崖上,始建于西汉。罗汉洞山洞石窟星罗棋布,塑像佛位千姿百态,洞洞相连,回环往复,钟乳奇石,姿态万千,整个景观集古、奇、险、幽为一体。是南洛河流域以古、奇、险、山、水、洞、佛浑为一体的宗教文化和观光旅游胜地,素有“汉唐古迹”和“洛阳小龙门”之美称。

洛南音乐小镇

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评定,2018年12月17日,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洛南音乐小镇及其他地市的共8家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洛南音乐小镇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洛南音乐小镇项目位于洛南县西南,紧邻307省道,距县城中心2公里,距华阳高速出口3公里,项目占地一平方公里,项目分三期建设,主要包括音乐工厂、露天音乐广场、音乐风情商贸街、花海咖啡、音乐小镇花海、四皓草堂、87.8音乐酒店及民宿客舍、无动力儿童主题乐园、滑雪场等。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11年1月6日,洛南县荣获“辉煌十一五·中国最负盛名特色品牌县”称号;3月27日,洛南县喜获“中国绿色名县”称号

2012年4月25日洛南县荣获第六批“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省政府奖励20万元;荣获“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十县”;9月,洛南县荣获豫陕两省森林防火先进县称号;10月,洛南县荣获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称号;12月21日,洛南县荣获我省唯一“中国绿色生态核桃十强县”称号

2013年,1月洛南县荣获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称号;洛南荣获“中国梦·2013‘避暑之都’城市品牌荣誉”称号。

2014年4月初,洛南县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殊荣;12日,洛南县荣“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县”称号。8月23日,洛南县荣获“2014中国宜居生态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5年3月,洛南荣获“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县”称号。

2016年,3月洛南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先进县、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全省年度扶贫绩效考核先进县。5月,荣获“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12月,洛南县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洛南荣获全省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示范县。09月27日 ,洛南县被陕西省诗词学会、陕西省散曲学会授予“陕西省诗词之乡”“陕西省散曲之乡”荣誉称号,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2020年3月初,洛南获“2019年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7日,洛南县荣获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2022年3月27日至29日,4月18日,洛南县被授予2022年度“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称号。

2023年7月26日,洛南县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