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 :现代国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新时间:2023-08-15 17:27

国际组织是现代国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或其政府、人民、民间团体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协议形式而建立的各种机构。

国际组织分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也可分为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全球性国际组织。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欧盟,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世界贸易组织等,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有国际足球联合会乐施会,创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红十字会等,各种国际组织在当今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国际组织年鉴》统计,20世纪初,世界有200余个国际组织,到50年代发展到1000余个,70年代末增至8200余个,1990年约为2.7万个,1998年为4.8万余个,21世纪初超过5.8万个。截至2016年,世界上有6.2万余个国际组织,包括有主权国家参加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民间团体成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它们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区性、国家集团性的。

概念介绍

国际组织一般指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际法主体之一。而广义上说,国际组织还包括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以下对国际组织的介绍采用狭义层面含义。

国际组织是指三个或以上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经济学目的,依据其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常设性机构。

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来源于组成国际组织的基本法律文件。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私法主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基本法律文件的严格限制,常常是不完整的;国际组织在其财产限度内直接承担责任。

国际组织(.int Organization)是有众多国家组成的国家间的组织,是近代出现的跨国性组织。国家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任何单独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有关国家共同研究。为此,它们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国际会议,由于需要处理日常事务而成立秘书处,逐步转化成为相应的国际组织。

形成与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推进,国际组织快速扩张,它们不仅数量上数以万计,而且覆盖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环境、安全、贫穷、人口、妇女儿童等等众多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的领域,已成为左右世界局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国际组织的发展与现状,就是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与现状。

国际组织是为了适应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交往的领域和地区不断扩大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最早在欧洲出现了如莱茵河易北河国际河流委员会。

19世纪后半期,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进步使国际交往逐步扩大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在通讯、公共卫生和经济贸易等方面,出现了“国际行政联盟”的组织形式,如国际电信联盟(1865)、万国邮政联盟(1875)等。这种以专门业务和行政性的国际合作为目的的组织,成为现代国际组织的雏型。

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以政治和国际安全为中心的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其中有全球性的如国际联盟联合国,也有地区性的如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国家统一组织等;还成立了各种专门业务性的国际合作机构,如联合国专门机构。

思想渊源

关于国际组织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早在14世纪,思想家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就倡导成立“人类统一体”、“联合统一的世界各国”。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思想植根于18世纪与19世纪一些智者的著作,如亨利·德·圣西门(Henride Saint Simon)倡导建立“欧洲议会”,本森(Jeremy Bentham)倡导建立“海牙国际法庭”,伊曼努尔·康德(Immanual Kant)倡导“和平联盟”等(J.Martin,p.780)。中原地区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也发挥了中国古代“大同世界”的思想。1907年,国际协会联盟(UIA)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成立,至今仍为汇集国际组织各类信息的中心。国际组织在20世纪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两次大战期间,以人类第一个具有广泛职能的世界性组织——国际联盟的成立为标志,除国际联盟外,出现了如国际劳工组织一类的专门机构,国际常设法院这样的国际司法机构,以及一批非政府组织,而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暂时中断了这一进程,按照UIA统计,1909年,全部政府间国际组织有37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有176个,所有类型的国际组织共有213个,而到1951年,全部政府间国际组织有123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有832个,所有类型的国际组织共有955个,分别增幅在2~4倍之间。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自二战结束前至20世纪80年代末,是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国际联盟的失败和二战的爆发等事实激发人们去追求和创造更高形式、更有成效的组织形态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并促进发展。以联合国的诞生为标志,一大批全球性、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UIA统计,1989年,各类国际组织共有24131个,比1951年增加了24倍多,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数目为4068,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20063,比1951年分别增加了24倍和32倍之多,其中20世纪80年代十年间各类国际组织共增加了12383个,几乎相当于此前一个世纪国际组织数目的总和。

当时非殖民化运动的成功促进了新兴独立国家的数目剧增,国际社会的规模骤然间扩大了数倍,出现多元化的国际格局。苏美雅尔塔体系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有效制止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同时,国际贸易市场、资本市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革命的传播,促成了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寻求国际治理机制化、组织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全球化的浪潮在涌动了。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自美苏冷战结束后至今,是国际组织处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阶段,也是国际社会组织化程度大幅度增强的阶段,主要表现于贸易、金融领域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货物、服务、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地跨界移动、合理配置、各国经济更加互相依存的一体化进程,这一进程大大强化了国际组织的地位,要求他们在形成和实施普遍性原则、规则和制度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大大凸显起来,国际社会日益要求加强对国家行为的规范机制,政府间组织更多地被用作制定和实施国际法的手段,从而推动国际法从一个软法、弱法到强制实施的转变。国际社会参与者的成分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在传统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继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涌现了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市民社会的形态呼之欲出,根据UIA统计,2004~2005年,包括其所有类型的各类国际组织共有58859个,比1991年多1倍以上,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数目为7350,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51509,分别比1991年多61%和109%。国际社会的日益组织化不仅表现在国际组织数目的增长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国际组织范围的扩大上,它早已冲破初创时期的地域、领域局限,活跃在当今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

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这为国际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体现出当代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组织机构趋于完善

19世纪的国际行政联盟,是由常设机构国际事务局负责日常工作,成员国代表会议只是在若干年内讨论一次有关条约规定的国际合作,并不负责实际工作;当代国际组织一般在常设秘书处之上设置大会、理事会这种实质性的权力机构,享有决策权。

组织规模庞大

19世纪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基本上是欧美少数发达国家。当代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几乎包括了世界所有国家,各种专门组织绝大多数都拥有 100多个成员国。

形成国际组织网络

联合国与18个专门性的政府间机构建立了密切的、非隶属的关系,其中16个被称为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还给予 1/6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以协商地位,并有12%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与欧洲共同体有密切关系。这样,许多国际组织在业务与信息方面已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

数量猛增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9年,政府间国际组织只有80个,到80年代末已达4000多个;非政府国际组织为数更多,其中绝大多数是50年代以后建立的。因此有人称19世纪是国际会议的世纪,20世纪是国际组织的世纪。

数量

20世纪以来若干年份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数量

年份 数量 年份 数量

1909年 37 1989年 4068

1951年 123 1992年 4878

1962年 163 1996年 5885

1970年 242 2000年 6556

1981年 1039 2005年 7350

数据来源: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 Organisation of Supreme 审计 Institutions(INTOSAI)),是由世界各国最高一级国家审计机关所组成的国际性组织。创立于1953年,1968年在东京召开的第六次会议上,通过了该组织的章程,正式宣布成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领导。该组织总部设在维也纳,由奥地利审计法院负责日常工作,该组织的会费由各成员国联合国缴纳会费的比例分摊。目前该组织有成员186个。我国于1982年加入该组织。

该组织的宗旨:互相交流情况,交流经验,推动和促进各国审计机关更好的完成本国的审计工作。

该组织每三年召开一次全体成员国会议,就审计的原则、方向、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以有助于各成员国研究、改进和加强政府审计工作。这是

分类

按成员分类

政府间国际组织(.int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IGOs),指一般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通过宣言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而成立的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专门机构(Special Agenc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等。

非政府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指未经政府间协议而建立,由独立机构、民间组织、志愿协会等团体组成的国际组织,占国际组织总数80%以上。例如,国际红十字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ICR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等。

按地域分类

全球性国际组织:这类国际组织的名称一般以联合国(United Nations)、世界(World)、全球(Global)、国际(.int)的英文字母缩写开头,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UNICEF)。

区域性国际组织:这类国际组织的名称一般指明其所在地域,例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欧盟(European Union,EU)等。

按性质分类

政治性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是世界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后有原多个加盟共和国组织的一个地区性组织。

专业性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nt 联邦制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等。

专业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现代国际组织最早出现在欧洲,是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多边关系发展的产物,是为了在一定业务领域进行国家间的合作而成立的机构,例如:

国际电报联盟(International 电信 Union),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成立于1865年,是为了各国能够在电报和邮政方面进行合作而成立的。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前身为国际气象组织,有100年历史。各国天气、气候、水文变化不受国家疆界限制,世界气象领域的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 邮政 Union),其前身为邮政总联盟,于1874年成立。1840年英国建立了邮信体系,出版发行世界首枚邮票,由此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邮政。

专业性非政府国际组织

民间性质的非政府国际组织比政府间国际组织数量更多,有的成立更早。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创建于1863年,它是从个人自发救助受伤士兵的行动逐渐形成的致力于人道主义、帮助战争受害者的国际组织。

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创建于1933年,是全球最大的非政府抗癌组织机构,最有影响力的肿瘤防治学术组织,目前拥有全球346个会员单位,覆盖109个国家及地区。

组织列表

经济文化类

(非政府组织)

创行

狮子会

乐施会

政治类组织

欧盟(欧盟)

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

上海合作组织

阿拉伯议会联盟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

拉丁美洲议会

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非洲联盟(非盟)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

美洲国家组织

法语国家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南美洲国家联盟

里约集团

国际移民组织

伊比利亚半岛美洲国家首脑会议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桑戈委员会

亚洲议会和平协会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欧洲委员会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

各国议会联盟

维谢格拉德集团

巴统

亚洲议会论坛

海湾合作委员会

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

大赦国际

国际刑警组织

伊斯兰教会议组织

政府首脑国际行动理事会

英联邦

国际刑事法院

加勒比国家联盟

南美国家共同体

社会党国际

核供应国集团

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

中欧倡议国组织

不结盟运动

澳新银行美理事会

自由进步党国际

古阿姆民主与发展组织

巴黎俱乐部

七十七国集团

国际劳工组织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

经济类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世贸)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

亚洲开发银行

国际银行

阿拉伯帝国石油输出国组织

15国集团

非洲开发银行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

20国集团

美洲开发银行

加勒比开发银行

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

24国集团

欧洲中央银行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国际展览局

南方共同市场

比荷卢经济联盟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关贸总协定

安第斯山脉共同体

太平洋岛国论坛

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

博鳌亚洲论坛

太平洋共同体

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世界旅游组织

东非共同体

西非经济货币联盟

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国际能源机构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中美洲一体化体系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世界能源理事会

拉美一体化协会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科托努协定

黑海经合组织

发展中八国集团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南方银行

专业类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第三世界科学院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

国际足球联合会

英国心灵研究协会

国际科学理事会

世界基督教联合会

亚奥理事会

国际档案理事会

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

世界遗产委员会

国际交流发展计划

万国邮政联盟

国际军体理事会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世界盲人联盟

国际音乐理事会

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

国际世界语协会

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

国际新闻学会

国际战略研究所

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

国际大学协会

国际奥比斯组织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

世界穆斯林大会

无国界医生组织

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

世界土著人理事会

国际新闻电影协会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世界科技城市联盟

国际志愿者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世界休闲组织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

世界医护人员联盟

国际反贪局联合会

国际反捕鲸委员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国际竹藤组织

构成

国际组织的分类很多,这里根据UIA的国际组织分类和数据解析当今国际组织的结构。根据UIA2004~2005年《国际组织年鉴》的数据,表3包括的各种类型下的全部国际组织有57964个,其中,IGOs有7306个,INGOs有50658个,分别占全部国际组织的12.6%和87.3%,INGOs的数目是IGOs的7倍,从INGOs的数目一直多于IGOs,而且INGOs的增加速度一直高于IGOs,二者数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我们通过各类IGOs和NGOs的数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它们的相关程度高达0.81,这也说明IGOs和NGOs的各类组织形式结构基本类似。

在UIA三大类国际组织中,协定性国际组织是最重要的,而其他两类组织,即特殊形式的国际组织和其他形式的国际组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2004~2005年,协定性国际组织,包括IGOs和NGOs,共占到全部IO的13%,其他类型国际组织占26%,特殊形式国际组织占61%,第三种类型的国际组织数量最多。

在协定性组织中,区域性国际组织份额最大,占其全部的77.98%,比三类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总和还多,显然,覆盖的地域越大,国际组织数量越少;其他类型的国际组织中,以国际事务为导向的国家组织(G类)占45.19%,其次是包括基金等形式的特殊形式的组织(F类,31.85%);在数目最多的特殊类型的国际组织中,目前不活跃的非协定性的(H类)或尚未被确认的国际组织(U类)占到70%以上,其次,包括双边条约的国家组织(N类)占10.67%,多国条约(T类)占6.61%,在特定复杂的国际组织内独立存在的内部组织或附属机构(K类)占5.66%,而排在最后三类是:宗教(R类,2.57%)、国际会议系列(S类,2.04%)和新出现的尚未得到确认的国际组织(J类,1.31%)。

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对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协定性IGOs,是国家间多边合作的法律形式,是一种机械化、组织化的国家间合作。国际组织首先是国际社会的论坛和谈判场所,如联合国大会在伊朗核问题等危机出现时的讨论,在解决争端或规则制订等方面为成员国提供了时间或空间;国际组织是国际立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涉及各个领域的国际公约或多边条约,几乎都由国际组织完成;国际组织是国际事务的管理者和组织协调者以及国际资源的分配者,比较典型的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石油的生产、销售、价格等方面制定的管理机制。对于国际社会最大的安全问题,国际组织是和平解决争端的机构,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维护者。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得以维持,和平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国际组织功不可没,如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等都曾有效地缓和、平息了多起地区冲突、内部动乱,为防止战争的蔓延和升级、恢复和平、解决争端奠定了基础。

目前INGOs对国际社会事务的参与和协调能力也越来越强大,其活动范围越来越广,除了在救济、后勤、运输、医药服务、安全、人权、健康和环境等方面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外,在支持落后国家全面发展、危机国家重建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在政治和司法领域也发挥越来越重要而复杂的作用,如欧洲国家的NGOs甚至有抗衡政府或制衡政府的作用,对决定福利、国家法令、政府资源分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997年的草根运动(GRASS ROOT CAMPAIGN)被当做NGOs参与政治影响力的分水岭。它们不仅与政府对话,与IGOs也互相影响,如在WTO坎昆会议等对发展中国家诸多不利的谈判中,NGOs一直给予干扰,对世界贡献良多。有时在危机情况下,NGOs的行动比政府组织更有效。NGOs目前在全球经济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将近40个国家里,NGOs的经济活动占GDP的5%以上,占就业人口的4%以上(Lester Salamon,S.Wojciech Sokolowski,2004)。在可以预料的将来,各类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非政府组织。

地位与作用

国际组织在条约和宗旨规定范围内,享有参与国际事务活动的独立地位,具有直接承受国际法权利和义务的能力,而不受国家权力的管辖。这是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基本特性。《联合国宪章》第 104条规定:“本组织于每一会员国之领土内,应享受于执行其职务及达成其宗旨所必需之行为能力。”这种地位与能力具体表现在:有权同会员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缔结条约或签订协定;负责召开各种立法会议,并间接参加造实相条约的形成过程;联合国机构和人员在会员国境内享有为执行其任务所必要的特权与豁免;保有及处理本组织资产的权利。多数学者认为,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组织,具有国际法的主体地位与资格。但国际组织与国家有所不同,前者的权利来源于各国签订的条约和该组织的组织法,它在国际法上的主体地位是派生的,即使联合国组织本身,也并不是国家那样的政权机构。因此,有的学者把联合国作为世界政府的见解,是缺乏法理和事实根据的。

成员国展开各种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提供场所

每个国际组织都是特定区域范围或特定问题的国际论坛,是一种常设的固定的国际会议形式,是联接、沟通各成员国的纽带和渠道。经由这一所有成员国平等参与的国际议事机构,各国可自由表达本国的立场观点,可充分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有利于国际社会形成和宣示某种世界舆论,有利于协调成员国的政策与行动。这种论坛也是多边外交的一种组织形态,为成员国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交往、会谈提供了方便的时间与场所,有利于双边关系的发展和紧张局势的缓解。

管理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社会公共问题

如同一国政府是本国内外事务的管理者,国际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国际社会共同事务的管理者的角色。特别是在那些专门性或技术性领域,从邮政、电讯、海事、卫生,到气象、民航、核能知识产权,诸如此类,全球性或区域性管理规则的制订,管理机构的建立与运作,都是由相关国际组织来完成的。尽管有人对这类管理性国际组织的成效一再提出质疑,但也不否认这些方面国家间合作的必要性。在人们惊呼世界已进入一个地球村的时代,国际组织的管理者职能只会越来越加强。

成员国之间分配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收益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是自然资源的生产、开发和销售,还是资金的融集和借贷,除了各国主权范围内的职能,还存在着一个在各有关国家之间公平、合理分配的问题。这种国际分配者的职能非国际组织莫属。从世界范围内石油、矿产物与农牧产品的生产数额、销售价格、进出口比例到国际资金向发展中国家的投放,其分配原则、分配方案的确定和实施乃至制裁措施的执行,现在都有赖于相关的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和商品协定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能否建立,取决于现有国际组织分配职能的改进、完善和强化。

组织国际社会各领域的活动

促进国际社会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大大小小的组织协调中心。日益加强的全球组织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际组织者职能。联合国就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的组织协调中心。不论是对第三世界发展援助项目的制定、实施,还是促成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不论是全球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还是促进普遍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实现,都必须借助国际组织的组织职能,建立起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的正常秩序。尽管极少数国际组织的组织职能表现出一体化的倾向,但是就大多数组织而言,其组织职能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合作的形式,是一种非主权的行政职能。

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和经济争端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项原则的实施,已经不仅仅依赖争端当事国本身,国际组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成为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的有效工具。许多国际组织的基本文件都将之列为自己的重要职能,并且规定了相应的解决机制。成员国之间的争端,不论是政治性的还是经济性的,不论是寻求外交解决还是法律解决,国际组织都可以随时进入解决程序,促使或主持争端的和平解决。从联合国东南亚国家联盟,从海牙国际法庭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国际组织以其大量实践证明了自己在和平解决争端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继续维持国际和平

借助国际组织建立成员的集体安全体系,维持和平、防止战争,曾经是几代人的梦想与追求;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联合国的创立为标志,这一理念才得以逐步成为现实。全球性与区域性政治组织,都将维持世界及地区和平视为己任,并以整个组织的机制来服务 于这一宗旨。尽管迄今为止,联合国、非 洲统一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等的维持和平行动尚不能提供令人完全满意的记录,但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这类行动曾经有效地缓和、平息了多起地区武装冲突和内部动乱,防止了战火的蔓延与升级,为恢复和平,解决争端奠定了基础。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得以维持,和平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国际组织功不可没。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组织更应继续发挥好维和的作用,防止战争的发生。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渠道和推进器

以领土、主权和实力为基础的多国家体系是国际关系的基本事实。自形成民族国家体系以来,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没有一个国家不曾直接或间接地卷入各种战争。强权政治一直在这一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各国已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对这一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更是对这种体系缓慢地产生着侵蚀作用。国际组织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谋略摆脱国际无政府状态,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探索过程。

当代国际组织的大量涌现和联合国40多年的活动表明,它们在推动国际合作,缓和地区冲突,增进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福利,促进国际法的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在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事业,以及维护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权益方面,日益显示出重大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