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计划 :二战间德国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计划

更新时间:2023-07-09 22:11

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巴巴罗萨计划发生于1941年6月22日—1942年1月苏联及东欧地区,1940年8月底拟定完毕,原名是“奥托计划”,在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巴巴罗萨”来自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

1939年8月23日,约瑟夫·斯大林和希特勒签订了暂时的友好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以此为掩饰扩张地盘。苏联接连吞并了罗马尼亚的两个省和波罗的海三国,直接威胁到了希特勒军队的石油命脉。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正式签署了第21号作战令,即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将“海狮”计划作为进攻苏联的伪装手段,以达到掩人耳目的效果。巴巴罗萨”计划主要是集中大量兵力,从多个方向实施对苏联的突击,占领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基辅,把苏联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而后攻占莫斯科从而击败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军全面进攻苏联。通过“闪电战”迅速占领苏联大面积领土,俘虏大批苏联士兵。莫斯科、基辅、列宁格勒陷入战火之中。1942年1月初,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顺势反攻,从德军那里解救大量地区,其他战线也进入反攻阶段,德军被迫撤退,自此“巴巴罗萨”计划宣告失败。

“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宣告苏、德战争的正式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争是最为重要的战役之一。苏、德战争的全面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新阶段,苏、德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计划背景

1939年至1941年,当法西斯主义德国的军队在欧洲大陆势破如竹时,苏联的战争准备正在悄悄进行。约瑟夫·斯大林为了让自己拥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暂时和希特勒签订了友好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以此为掩饰,在背后悄无声息地扩张自己的地盘。1940年6月12日,莫斯科向波罗地海国家立陶宛宣布了吞占通知。四日后,又向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发出同样的通知,并派兵出发罗马尼亚边境。在强大势力震慑下,仅半月时间,罗马尼亚的两个省和波罗的海三国就被苏联兵无血刃地吞并了,希特勒军队的石油命脉遭到威胁,希特勒知道后怒不可遏。希特勒翻阅1939年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现条约中存在一个重大漏洞。条约中写着在考虑东南方时,苏联强调它对罗马尼亚地区的兴趣,德国则宣布它对这些地区完全没有政治兴趣。其中地区一词面积使用的居然是复数形式即areas。有s意味着苏联可以不受条约限制对罗马尼亚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吞并,也就是德军的石油命脉将被苏联掌握。德国大部分石油都来源于罗马尼亚周边国家,苏联一旦反悔,就相当于从根本上限制了德国。与此同时,德军对英国的军事行动屡屡受挫,使原本针对英国的“海狮”作战计划变得没什么用处,但放弃又很可惜。希特勒在力量和战争利益之间中反复衡量,决定放弃进攻英国改为攻打苏联,而将“海狮”计划作为攻打苏联的伪装方式,以达到掩人耳目的作用,而此时的苏联毫无戒备。一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骗局“巴巴罗萨”计划就此出现。

命名缘由

“巴巴罗萨”在德语中是“红胡子”的意思,指的是12世纪时6次跃马意大利的“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这位盛名在欧洲中世纪的皇帝出生于德意志两大强大家族之一的霍亨斯陶芬家族。他是一个尚武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期间,帝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并且所有的政策都以支持征战为主导。这位皇帝对于领土扩张和军事力量的增强非常重视,他以战争来巩固和扩展自己的帝国。希特勒以此为名,其目的昭然可见,就是顺利地称霸整个欧洲。“巴巴罗萨计划”是在十分隐秘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所以计划完成后只印制了9份文本。 第1号文本交给德国陆军总司令部,第2号文本交给德国海军总司令部,第3号文本交给德国空军总司令部,其余的6份文本则由德国最高参谋部档案室封存。

计划筹备

前期准备

为掩盖“巴巴罗萨计划”,德国采取了巧妙的伪装措施。他们制造了假象,集结大量渡海和登陆工具沿英吉利海峡和加来海峡沿岸,放置了虚假火箭,进行了模拟登陆演习,印刷了大量英国地图,派遣英语翻译前往部队,制造出德军即将大规模攻击英国的假象。与此同时,德国开始大规模向东部调动部队,但却向外宣传这是为了休整,以欺骗苏联。德国外交官与苏联高级官员交往,解释这些调动,声称向东部调动是为了准备进攻英国,而向波兰增派兵力是因为老兵退休,年轻士兵替代。随后,德国还增派部队至芬兰,解释这是为了支援向挪威北部派遣部队。1941年6月中旬,德国在苏联边境集结了190个师,超过500万人,拥有3800辆坦克、50000门大炮和5100架飞机。尽管苏联已经通过隐藏在英国的特工“菲尔比”获得了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当时假情报繁多,苏联为了减少与德国的正面冲突并未有过多举动。所以在德国发动进攻之前,苏联西部边境各军的指挥部都设在城市中,军队一直在野外进行训练,前线阵地上只有个别连队值班,空军飞机也都集中在极少数机场上。

陆军

南北两个战区划分,主力部队攻北部,配置两个集团军群。南部集团军群主要任务是用装甲和摩托部队向北及华沙周边展开攻击,剿灭俄敌,支援北方集团军群攻波罗的海沿岸。第21集群任务是保护挪威,山地军守住佩萨莫地区和北冰洋通道,与芬兰军队合作,切断摩尔曼斯克铁路补给线。芬兰主力军协同德军北翼进攻,攻占拉多加湖西侧,歼俄敌,占领汉科。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南边的集团军群,将主力军配置在卢布林地区,以基辅为主要突击方向,利用强大装甲兵力迅速突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纵队翼侧和后方,在第聂伯河沿线将敌军全部歼灭。在右翼德国罗马尼亚兵力集群的任务是保卫罗马尼亚领土,并以此来掩护整个作战军队的撤退。

空军

空军的任务是竭尽全力减少和消除俄罗斯空军对德军的影响,支援重要战线上的陆军,尤其是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在苏联军队重点翼侧的作战行动。苏联的铁路对德军作战毫无意义的全部毁坏,使用降落伞和飞机降落部队占领其附近的重要渡口。为了能集中一切力量对付敌人空军和前来支援的陆军,在作战期间,对敌军工业可以不发起攻击。在机动作战结束之后,在考虑对敌军工业发起攻击,首先是针对乌拉尔地区。

海军

在对苏联的战争中,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德国海岸安全的前提下,阻止苏联海军逃出波罗的海。攻占圣彼得堡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便失去最后一个基地,随后便会陷入绝望的地步,所以在此之前应防止较大的海上战争。在消灭俄国舰队后,要保证波罗的海海上交通通行无阻。

计划实施

德军在对苏联的进攻中,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包括第十六、第十八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群,共29个师,得到第一航空队提供的1070架飞机支援,他们的任务是进攻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包括第四、第九集团军和坦克第二、第三集群,共50个师加上2个旅,得到第二航空队提供的1600架飞机支援,他们的任务是进攻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包括第六、第十七、第十一集团军,罗马尼亚的第三、第四集团军,匈牙利的快速军和坦克第一集群,共57个师加上13个旅,得到第四航空队和罗马尼亚空军提供的1300架飞机支援,他们的任务是进攻顿巴斯。

德军闪击

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起初势头较为凶猛。他们动员了总共190个师的兵力,其中包括153个德国师、19个装甲师和14个摩托化师,还有4300多辆坦克、4900多架飞机、4.7万门大炮和193艘舰艇。这些兵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闪电战”式进攻。希特勒高呼口号,声称要在6个星期到2个月时间内打垮苏联,以便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战争。德军在对苏作战中非常注重夺取制空权,将近半数的飞机用于消灭苏联空军。战争开始后的几个小时内,德军对苏联边境的各个机场进行了连续而密集的袭击。这些袭击使得西部特别军区的26个机场、基辅特别军区的23个机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的11个机场以及敖德萨军区的6个机场损失了大量的飞机。据统计,仅战争第一天,苏军就损失了约1200架飞机,其中西部特别军区的损失达到了738架。纳粹德国的军队以强大的攻势向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推进。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和顿巴斯等城市已经在德军的进攻视野之内。他们利用空中优势和坦克装甲部队的火力支援,对这些重要目标发起了毁灭性的攻击。

列宁格勒战役

德军北方集团军第四坦克集群在7月中旬对圣彼得堡发起进攻,这是阿道夫·希特勒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他的战略计划是夺取波罗的海沿岸港口,包括列宁格勒,并在南方占领黑海港口,直至罗斯托夫,然后南北两军合围莫斯科。一直到7月底,德军仍未能攻占列宁格勒。德军在8月8日从卢加河登陆场向加契纳方向进攻,8月10日在卢加、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楚多沃方向上进攻。8月15日德军占领了诺夫哥罗德,8月20日德军占领了楚多沃,切断了莫斯科至列宁格勒的公路和铁路,列宁格勒危在旦夕。9月8日,德军到达拉多加湖南岸,并占领了什利射利堡市,从陆地上封锁了圣彼得堡。接替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成为西北方面军司令的格奥尔基·朱可夫于9月13日抵达列宁格勒,接管苏联红军指挥权并指挥战斗。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成功击退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德军计划突破涅瓦河芬兰军队会师,并通过莫斯科至列宁格勒公路推进并进攻列宁格勒。然而,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的计划未能实现。德军对列宁格勒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空袭,其中9月份就进行了23次空袭,大部分发生在白天。到了9月底,纳粹德国的多次进攻都被苏联军民击退。10月上旬,德军调集了大批军队增援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并于10月16日发起进攻。借助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德军于10月20日突破了苏联红军第四集团军和第五十二集团军的防线,开始向东推进。苏军最高统帅部紧急调集了多个师进行反击。11月8日,德军占领提赫文并切断了向拉多加湖运送物资的最后一条铁路干线圣彼得堡被围困的军民仍每日遭受了德国空军的猛烈空袭。在9至10月间,德军对列宁格勒进行了数百次空袭,投下了大量燃烧弹爆破弹

斯摩棱斯克战役

斯摩棱斯克莫斯科的门户。德军势在必得,苏军势在必守。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取得明斯克合围胜利后,立即扑向斯摩棱斯克。从7 月 10 日至 15 日,德军先后投入 29 个师,其中包括 9 个坦克师和 7 个摩托化师。7 月 16 日,第二坦克集群攻进了斯摩棱斯克,将苏联红军50万人困在其中。德军的目标是分割苏联军队的防线,进一步攻击莫斯科。战斗开始后,苏军陷入困境。除左派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库兹涅佐夫指挥下取得胜利外,整个西方方面军步步后退。伊万·科涅夫指挥的第十九集团军抵挡不住德军在维帖布斯克附近的突击,只得向斯摩棱斯克退却。叶尔沙科夫指挥的右翼第二十二集团军被德军分割成两部分,被围各师各自为战。德军坦克第三集群向前推进150 公里,占领了波洛次克、涅维利、维利日、捷米多夫、杜霍夫施纳等城市,并从北面深远地包围西方方面军的第十六、第十九和第二十集团军。德军坦克第二集群则同时向前推进约 200 公里,并以一部分兵力攻占奥尔沙、斯摩棱斯克、叶尔尼亚,以一部兵力合围莫吉廖夫,并夺得克里切夫。7月20日,约瑟夫·斯大林致电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要求他进攻以消灭斯摩棱斯克南北的德军突击集团。在铁木辛哥的进攻下,被围的第六十、第二十集团军突出重围。7月26日,德军从东面封闭了斯摩凌斯克合围圈。8 月 22 日开始,斯摩棱斯克会战进入最后阶段。8 月底至 9 月初,从安德烈阿波耳至北诺夫哥罗德一带的宽大正面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8 月 29日,德军占领托罗彼次市。苏联西方方面军第十六、第十九、第二十、第三十集团军于 9 月 1 日向德军发起进攻,奋战 9 天,才仅仅推进了几公里。9月 10 日,鲍里斯·沙波什尼科夫向西方方面军司令部传达了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停止进攻,在所在地区转入防御。自7月10日以来,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域俘虏苏联红军约31万人,缴获或摧毁坦克约3200辆、火炮约3100门。

基辅战役

德军第6军的先头部队于7月11日进入基辅地区。7月下旬和8月上旬,德军和苏军在基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尽管苏军采取了防御策略,坚守阵地,尽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德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德军在7月30日派出5个师对基辅发动攻击,然而被苏军成功击退。8月6日,德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过12天的战斗,仅勉强前进了8至10千米,并没有能够攻陷基辅。由于无法攻下基辅,德军一方面试图对基辅的苏联红军进行大规模包围,另一方面请求增援,以消灭基辅周围的苏军。经过希特勒的批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克集团军和第2野战集团军南下克,同时还向苏联西南方面军的后方发起进攻。8月12日,在基辅的南面,德军第1克集团军从别拉雅—策尔科维南下,并抵达别尔沃马伊斯克,切断了苏军第6和第12集团军的退路。与此同时,德国第17集团军从文尼察南侧向乌曼发起进攻,将苏军这两个集团军包围在乌曼的南侧。被围困的苏军奋力反击,到8月13日,许多指战员壮烈牺牲,很多人被俘虏。8月底,德军第6集团军与苏联第5集团军在基辅北部展开激战,苏联红军不断后撤。德军紧追不舍,跨过第聂伯河,进入杰斯纳河地区,在卡马河畔切尔尼哥大地区与南下的德军第2集团军会师,将苏军第5、第21和第37集团军围困起来。9月12日,德军第1克集团军抵达克列明格,与南下的德军第2克集团军汇合。9月15日,这两支法西斯坦克部队在基辅东部的洛赫维察交会,将苏联西南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包围起来。9月19日,基辅沦陷,苏军遭受重大损失。

台风计划

台风行动

截至1941年9月底,德军已推进至多个关键城市和地点,包括摩尔曼斯克、安德烈阿波尔、布良斯克、波尔塔瓦和扎茨罗热,北线合围了列宁格勒,中线距离莫斯科还有大约400千米,南线逼近哈尔科夫、顿巴斯和克里木。苏联红军损失超过200万人,而德军也有53.4万人的伤亡。德军在兵力、武器和战略态势上仍然占据优势。重要的是,德军高层决定全力进攻莫斯科,并集结了庞大的兵力,包括第2、第4、第9集团军和第2、第3、第4装甲集群。德军总兵力达到了180万人,拥有1700辆坦克、1.4万门火炮和1400架飞机,占其在苏德战场总兵力的40%。计划于10月2日开始对莫斯科进行全面进攻,代号为“台风”。

1941年10月2日,德军在安德烈阿波尔至谢夫斯克展开总攻。他们迅速占领了澳廖尔(10月3日)和布良斯克(10月6日)。由于莫斯科方向的危急形势,约瑟夫·斯大林于10月6日任命格奥尔基·朱可夫西方方面军司令,负责指挥莫斯科保卫战。尽管朱可夫迅速进行指挥调整和兵力组建,战局仍然急剧恶化。 10月7日,德军在布良斯克和维亚兹马合围了两个苏联红军重要集团,战斗一直持续到10月13日,导致苏军大部分被歼。随后,德军占领了卡卢加,距离莫斯科约180千米,沿着铁路南下,夺取了伏尔加河大桥。然而,到了10月底,德军在图拉和米哈伊尔·加里宁方向的进攻遭到了坚决的苏军阻击。苏军之所以能够击退德军的“十月攻势”是因为他们组织并调集了大量预备队。尽管德军在莫斯科方向推进了200-250千米,但苏军的防御越来越坚固,而德军也显露出疲态。 此外,得益于情报,苏联得知日本不会北进,因此将原驻扎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部队紧急调遣到莫斯科,为莫斯科战役提供了约20万人的增援。

莫斯科战役

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意识到约瑟夫·斯大林正在重振将士保卫莫斯科的雄心。10~11月,北路德军抵达莫斯科河和伏尔加河运河沿岸地区,一部兵力抵达莫斯科以北的红波利亚纳,南路强渡纳拉河,中路抵达莫斯科西南的戈利齐诺地区,逐渐逼近卡希拉,莫斯科危如累卵。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和苏联国防委员会立即调整战略计划,以坚强的意志制止敌人进攻。在北面,距离莫斯科先锋部队距离不到60千米,在南面,海因茨·古德里安的部队也逐渐向莫斯科靠近。德军的物资供应开始出现麻烦,食物装备不足,减半的食物分配让德军的意志逐渐崩塌。突然出现的酷寒让德军的坦克没办法发动,经过几日严寒,德军的坦克、火炮、车辆成了战场上的冰雕,衣衫单薄的德军精英战士在莫斯科城外饥寒交迫, 寸步难行的德军只能待在原地等候元首的命令,博克元帅已经没无法再进攻莫斯科,虽然莫斯科近在咫尺。德军只能在冰天雪地中转入防御战。

苏联擅长冬季作战的精英部队从远东回到莫斯科,12月5日苏联军队开始反攻,在莫斯科北面的卡里尼纳,第 6集团军率先发动反击,格奥尔基·朱可夫是莫斯科反击战的总指挥。在雪地中的苏联军对斗志昂扬,对德军发起猛烈进攻,德军饥寒交迫苏联军队很快取得战场优势,苏联空军重新占领空中优势,在空中为装甲部队扫除障碍,反攻顺利进行。苏联军队气势磅礴,接连夺回了罗加切沃等地。 阿道夫·希特勒看着越发崩溃的战局,对军队领导大失所望,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的职务被撤掉,希特勒担任陆军总司令,并明令禁止博克元帅撤退,死守阵地。 但败局已定,希特勒也无法阻止。

战争转折

在莫斯科战役中,德军进攻受阻,损失惨重。希特勒不允许失败,并在 1942 年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以期彻底打败苏联

克里米亚之战

在进行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希特勒认识到德军必须先清除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苏联红军,以免形成后顾之忧。于是,他派遣了冯·曼施坦因指挥的第11集团军向克里米亚进发。德军的进攻进展非常顺利。在10月25日,第11集团军歼灭了苏联的第51集团军,继续向前准备穿过彼列科普地峡。然而,在夺取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之前,他们需要先拿下刻赤塞瓦斯托波尔城。不幸的是,第11集团军未能及时夺取塞瓦斯托波尔。在1941年的最后几天,苏军发起了反攻,试图夺回克里米亚半岛并解围塞瓦斯托波尔。由于第51集团军和第44集团军的4万名士兵在克里米亚以东的刻赤和费奥多西亚周围登陆成功,红军希望能收复彼列科普,并堵住这一地区的入口,从而包围德国的第11集团军。尽管他们成功打退了德军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势,但这次反攻消耗极大,难以估量。

在5月初,苏联增派了相当数量的部队到刻赤半岛。然而,尽管如此,德国第11集团军于5月8日还是成功夺取了费奥多西亚,并于一周后攻占了刻赤。德军在战场上的胜利势头使得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苏联红军一直抵抗到5月21日,才停止了抵抗。随后,第11集团军立即对塞瓦斯托波尔进行轰炸,最初的轰炸始于6月2日。四天后,德军发起进攻,直到6月13日才最终进入塞瓦斯托波尔。城中的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整个6月期间战斗一直在持续。最终,在经过25天的围攻后,德军于7月3日完全占领了塞瓦斯托波尔。至此,德军成功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

德军在占领克里米亚后,于1942年7月20日向弗里德里希·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正式下达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命令。德军最高统帅部对南线兵力进行了重组,组建了A、B两个集团军群。其中,B集团军群由博克元帅指挥,下辖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魏克斯上将的第2集团军和保卢斯上将的第6集团军。空军顿河地区航空队提供了空中支援。B集团军群的任务是攻占斯大林格勒,并掩护A集团军群的北翼。1942年6月28日,德军B集团军群发起进攻。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从哈尔科夫东北地区发起进攻,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目标向东南挺进,并突破了苏军第21和28集团军的防线。与此同时,德军在其他方向也取得了进展,苏联军队在广袤的大草原上难以抵挡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被迫进行后撤,退却距离达100到300公里。然而,阿道夫·希特勒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并不需要那么多兵力,于是命令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隶属于A集团军群

1942年7月17日,苏德战争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标志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正式开始。德军第6集团军分为南北两路向苏联红军发起进攻。战役进行到7月23日,德军成功突破了苏军第62集团军的右翼防线,前进至斯大林格勒战役西部的顿河河岸。苏军被迫撤退至顿河的对岸。为了加强指挥战事,苏联派遣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指挥战斗。同时,苏军迅速调集增援部队,向斯大林格勒地区集结。

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遇了苏军顽强的抵抗和反击,伤亡增加,于7月30日被归还给B集团军群。德军在8月19日发起了进攻,突破了苏联红军多处防线,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面对形势的严峻,约瑟夫·斯大林任命格奥尔基·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并派增援部队赶赴战场,但苏军的几次反攻都以失败告终。9月12日,苏军失去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外围的防御阵地,被迫撤退至市区。德军突破了城防,进入伏尔加河南岸,将守卫城市的苏军第62集团军与其他主力部队分隔开来。德军开始攻城,并于9月15日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被苏军夺回。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残酷的街头战,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

经过3个月血腥的战斗,到11月初,德军终于缓慢地推进到了伏尔加河河岸,并且占领了整座城市的80% 地区,将留守的苏联军队分割成两个狭长的口袋状,但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且部队已伤亡惨重,疲惫不堪,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到11月中旬,德军第6集团军被迫停止了进攻,休整部队。

11月中旬,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地域城外的南北两侧共集结了143个师、110.6万人的军队,并且拥有庞大的火炮、坦克和飞机装备。11月19日,苏联的西南方面军率先发起了反攻,并成功突破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防线。同时,顿河方面军也实施了两个辅助突击,割裂了德军与斯大林格勒德军的联系。11月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南部开始反攻,并突破了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防线。11月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成功完成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截至11月30日,苏联红军已将德国第6集团军等部队共约27万人合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而只有约5万人的德军被分割在包围圈之外。德军将领建议阿道夫·希特勒撤出第六集团军以配合外围德军的行动,但遭到了拒绝。

在1943年1月,苏联红军向被围的德国第6集团军发起了新的进攻。重围中的德军开始从斯大林格勒郊区收缩防守,而苏军也占领了古门拉克机场,切断了被围德军的空运补给以及运送伤员撤退的通道。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向希特勒报告请求投降,但遭到了拒绝。尽管如此,希特勒仍晋升保卢斯为陆军元帅以鼓励其继续抵抗下去。但最终,在2月2日,保卢斯率领德军第6集团军残部向苏联红军投降,9.3万名德军官兵被俘,结束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军反攻

高加索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苏德战场的战略形势逆转。1942年底,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向阿道夫·希特勒建议从高加索地区撤退,但直到12月28日才得到部分批准。1943年1月初,苏联红军南方方面军改称为南高加索方面军,并与西南方面军外高加索方面军协同行动,开始向高加索地区发动进攻。

苏军南高加索方面军北方集群于1月3日开始追击德军的坦克第一集团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苏联红军先后击退了德军在齐姆拉河地区的进攻,并逐渐推进到塔秦斯卡亚和卡加耳尼克河一线。与此同时,苏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在伏罗希洛夫格勒方向也取得顺利进展,成功包围了德军的一支战斗集群。随着苏军不断推进,德军开始从米列罗沃到顿河整个战线上仓惶向北顿涅茨河撤退。到了1月24日,苏军已经前进到艾达尔河北顿涅茨河一带,与德军的顿河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这个月的时间里,苏军成功推进了约600公里,对德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击退了德军基本兵力,使其与其他德军完全隔绝。

2 月 9 日,苏联红军发起克拉斯诺达尔战役,战斗持续到 4 月 4 日。西南方面军粉碎了德军第一装甲集团军的第三和第三十装甲军,向纵深前进了 120~250 公里,肃清了顿巴斯北部的德军。5 月初,苏军进攻塔曼半岛受阻,北高加索方面军发动新罗西斯克战役,打破了德军的“蔚兰色防线”。16 日 10 时许,苏军第十八集团军完全肃清了新罗西斯克市和港口的德军,解放了新罗西斯克市和港口。10 月 1 日,苏军开始了解放塔曼半岛西部的战斗。10 月 9 日前到达刻赤海峡沿岸,全部肃清了塔曼半岛的残敌。高加索会战遂告结束。

列宁格勒突围

1942年12 月初,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命令沃耳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准备和实施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战役。1943 年 1 月 12 日,沃耳霍夫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发动攻势。苏军在突破地段集结了大量火炮和坦克,在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之后转入进攻,而且行动神速。在进攻的第一天,苏军罗曼诺夫斯基中将指挥的第二突击集团军和杜哈诺夫少将指挥的第六十七集团军成功突破了德军拉多加湖以南地区和什利塞耳堡以南长达12公里的防御线。两军会师后,共同向锡尼亚维诺方向发展突击。同时,空军少将茹拉列夫、雷马利钦科指挥的航空第十四和第十三集团军提供空中支援。

德军统帅部试图恢复原有态势,在第二天调动驻姆加地域的预备队1个师投入战斗,以抵抗苏军第六十七集团军各兵团的进攻。随后几天,德军又向锡尼亚维诺地段投入3个师的兵力,企图反击苏联红军在拉多加湖以南突破防线的行动。然而,在苏军的坚决抵抗下,德军的企图被粉碎,苏军继续成功地突破了德军的防御纵深。到13日结束时,两个方面军突击集团之间的距离已经缩短到5至6公里,14日进一步缩短到2公里。

为了配合突击集团右翼的进攻,沃耳霍夫方面军派遣滑雪第十二旅穿越拉多加湖前进至德军后方。德军第十八集团军为了保持从拉多加湖沿岸向南退却的通道,将其他地段的兵力紧急调往被突破的地区,力图以最大代价守住第一和第五工人新村。然而,德军未能成功通过工人新村以北的狭长口子突破苏联红军主力防线。自1月15日至18日,苏军两个集团军突击集团不断向前推进,并扩大突破口的同时,德军损失惨重,阵地相继丧失。苏军对防守锡尼亚维诺突出部北部的德军进行压缩。

经过7天的激烈战斗,1月18日,沃耳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在锡尼亚维诺以北会师,同时苏军解放了施吕瑟尔堡,清除了拉多加湖南岸的德军。这样,苏军在拉多加湖以南形成了一个宽8至11公里的走廊。通过这条走廊,圣彼得堡及其守军可以与内地建立陆路联系。自此,被困900多天的列宁格勒突围。

库尔斯克会战

由于德军在东线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军备的生产也无法满足作战的需求,而苏联红军则利用胜利解放了许多城市,获得了大量武器装备和充足兵源,从而逐渐占据了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面临着被动局面。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向希特勒提出两种选择:放弃土地以引诱苏军深入或乘苏军尚未完成攻势准备前先行发动攻击。希特勒最终选择了主动攻势,并发布了第6号作战命令,决定德军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摧毁在库尔斯克州突出部的苏联军队,作战代号为“堡垒”。

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和装备。中央集团军群派出的第9集团军由6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和11个步兵师组成,南方集团军群则出动了两个军团。此外,约有20个师准备在突击集团翼侧行动,同时第4航空队和第6航空队提供了空中支援。总计德军的兵力达到了90万人,拥有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德军还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如六号重型坦克坦克、"豹"式坦克和"象式重型驱逐战车"式强击火炮。

与此相对比,苏联红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集结了庞大的兵力,约有130万人,拥有2万多门火炮、3400辆坦克和2100余架飞机。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分别位于北边和南边,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则位于突出部的北端和南端。此外,草原方面军作为后方预备队。总体而言,苏军的兵力超过200万,坦克数量多达5000辆。

初战阶段,苏联红军根据俘虏提供的情报,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策略,进行了炮火反准备,并以大规模的炮击拉开了库尔斯克会战的序幕。德军则改变原定计划,将突袭转为强攻,并以坦克为先锋,展开了激烈战斗。在前3天的战斗中,德军成功摧毁了苏联红军大量坦克。

随后的战斗中,苏军采取了进攻策略,通过运用T-34坦克的灵活性进行近战,消灭了德军的六号重型坦克坦克,给德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扰。此外,苏联红军还在战场上展开了大规模反攻,最终收复了一系列重要地点,包括奥略尔和卡尔可夫等城市。

在这场战斗中,德军损失惨重,步兵伤亡达到1万人,而苏军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战斗结束时,苏联红军胜利收复了哈尔科夫,并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

第涅伯河战役

1943年8月,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遭受了重大失败后,不得不实施战略性退却并转入防御姿态。为了保持对东线一些重要的经济区的控制,他们选择利用中间地区的江河屏障进行顽强阻击。与此同时,在纳尔瓦河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和莫洛奇纳亚河等地,德军加紧构筑工事,建立一条被称为“东方壁垒”的战略防线。其中,特别将第聂伯河段作为防御的重点。苏联红军为达到解放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和夺取第涅伯河右岸各登陆场之目的,于 8 月~12 月在第涅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进行了第涅伯河会战。

整个会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月到九月份。1943年8月13日,苏联的近卫集团军在兹米叶夫南地区向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发起了进攻。接下来,苏联的第八近卫集团军、第四十六集团军以及第三近卫集团军也参加了战斗。8月18日,苏军南方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军转入进攻,仅用一天就穿透了德军防线约10公里,并于19日渡过克伦卡河,成功夺取了一个登陆场。德军的米乌斯河防线被突破,苏联航空兵和亚速海区舰队的突击打破了德军经海路撤退的企图。最终,德军被迫缩减力量进行撤退。9 月初,苏军西南方面军左翼军队在伊久姆东南的北顿涅茨河地区重新发起进攻,胜利地突破了德坦克第一集团军的防御。并于 9 月 22 日前将德军驱至第涅伯河彼得罗夫斯克以南第涅伯河对岸,并向扎波罗热市进攻。9 月 15 日,阿道夫·希特勒下令放弃顿巴斯。在顿巴斯战役中,苏联红军推进约 300 公里,击溃德军 13 个师,其中包括 2个装甲师。顿巴斯的德军被全部肃清。

第二阶段是10月到12月份。1943 年 10 月 20 日,苏联整编各方面军的番号之后便对德军发起进攻。1943年11月3日,苏联第一乌克兰方面军从柳捷日登陆场开始实施突击。在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第二集团军的轰炸之后,苏联开始进攻。第一天,苏联的第三十八集团军和第六十集团军向前推进了5至12公里,并与第五近卫坦克军协同进攻。接下来的4至5天,苏联的第三近卫坦克集团军也加入了战斗。11月5日,该集团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并切断了基辅日托米尔公路。为了扩大战果,苏联的第一近卫骑兵军以及第三十八、第六十集团军的第二梯队进入了突破口,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第一旅也参加了战斗。德军统帅部担心自己的部队会被合围,便立即将其撤回。11月6日凌晨,基辅被苏联解放。11月22日,苏联方面军右派在普罗波伊斯克(今斯拉夫戈罗德)地区发起了进攻。到25日,苏联军队已经前进到了新贝霍夫地区的涅伯河一线。德军在列奇察以北和以南、帕里奇地区以及奥扎里奇地区进行了反击,试图阻止苏联红军的进攻,但没有成功。由于面临被合围的威胁,德军于25日夜间开始从索日河与德涅伯河之间的地带撤退。到了26日,戈梅利被苏联解放。

通过第涅伯河战役,苏联成功重创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部队,收复了重要的经济区,并夺取了25个登陆场,这为苏联解放整个白俄罗斯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以及逐出德军于苏联国土上的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苏联在这次战役中共消灭了多达15个德军师,缴获大量物资和装备。

德军撤退

1943年,第三帝国逐渐走向衰落。德国海军在大西洋潜艇战中开始受到挫败。由于美国使用了远程战斗机,德国空军失去了本国领土上空的制空权德国各大城市经历了昼夜不停的轰炸。傲慢的德国陆军不仅丧失了原有的攻击力,而且没有足够的部队来保卫庞大的新版图。在苏德战争战场上,情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了1943年年底,苏联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不再为生存而战。经过几次大规模战役之后,苏联红军开始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第三次打击

苏军最高统帅部选择了圣彼得堡乌克兰两个地区实施进攻,想将远至苏联与波罗的海国家和罗马尼亚老边界线以内领土上的敌人扫除干净。在东线中部地区继续保持对德军的压力,使德军不能对其翼侧进行增援。1 月 14 日,奥拉尼恩巴乌姆桥头堡炮声隆隆,杀声震天。伊万·费久宁斯基率第二突击集团军向守敌发动猛攻。德军在拼死抵抗之后,伤亡惨重,被迫退却。格奥尔格·冯·屈希勒为保主力,私自将第十八集团军撤到卢加河一线。希特勒大为恼火便让莫德尔取代屈希勒指挥第十八集团军。但莫德尔也无法抵御苏联红军的攻势,只能硬着头皮请求撤退。德军伤亡 9 万人,俘虏 7200 人,彻底解放了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州。对乌克兰打击则是从1944 年 1 月末开始,到 4 月初才宣告结束。分3个地区同时展开。分别是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德罗夫诺-卢茨克地区、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

苏军取得初步胜利后,稍事休整,便对乌克兰德军进行彻底打击。4月8日,苏联克里米亚半岛地区发动猛攻,北部的托尔布欣第四乌克兰方面军承担了这次进攻任务,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负责组织协同行动。苏联红军出动了近50万人的兵力,相当于32个师,配备了560辆坦克和1200架飞机。德军的防御迅速崩溃。前线的德军作战部队既没有炮兵支援,又缺乏弹药和反坦克炮,一遇到苏军的坦克就四散逃命。在5月初,马特维·扎哈罗夫从北面进攻,牵制敌方守军兵力,而克列泽尔和梅尔尼克则从南面的萨蓬山方向实施主攻。苏军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遭遇到强有力的抵抗。德军士兵陷入惊惶失措,纷纷向赫尔松涅斯角撤退,希望通过海上逃离。然而,当希特勒于5月9日下达撤退命令时,一切已经为时已晚。德军在克里米亚半岛地区遭受了惨重损失,估计有8万人被歼灭,武器装备的损失更是无法计数。

苏军进军欧洲

“巴格拉季昂”之后,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首先在罗马尼亚雅西和基什尼奥夫地域实施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其目的是击溃德国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解放摩尔达维亚,迫使罗马尼亚从法西斯主义德国一方退出战争。8 月 20 日上午,苏军突然向德军阵地发动的急风暴雨式的突击。经过短暂而猛烈的炮火袭击之后,费奥多尔·托尔布欣的第三乌克兰方面军和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的第二乌克兰方面军成功地向纵深推进了10到18公里。在这一天内,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中有9个师被歼灭,让德国指挥官弗里斯纳感到震惊和无助。8 月 21 日,雅西和特尔古一弗鲁莫斯被攻克。8月 24 日,第二、第三乌克兰方面军在胡希一利奥沃地区会师,并包围了德军 6 个军司令部以及 20 个师的主要部队,罗马尼亚王国退出法西斯主义同盟并要求德军两周内撤出。9月份,苏联红军联合罗马尼亚肃清国内残余德军 。鉴于保加利亚的虚以委蛇,9月5日,苏联正式向保加利亚宣战。9月9日,保加利亚反动政府被推翻。9月22日,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被解放。10月,爱沙尼亚德军大面积溃逃,26 个师被击溃,3 个师被全歼。10月21日,贝尔格莱德被攻占。至 1944 年底,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以及整个亚得里亚海岸都已获得解放。至此,德国在欧洲的盟友只剩下匈牙利,苏军在1944年10月6日开始对匈牙利的进攻,并在接下来的两周内攻占了奥拉迪亚和德布勒森,这是匈牙利第三大城市。德军蒂萨河一带进行了反扑,给苏联红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然而,尽管面临强大的抵抗,苏军仍然在23天内解放了匈牙利领土的三分之一。到了12月,苏军包围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苏军进行连续大规模的进攻,收复了苏联的全部领土,解放了东欧各国,消灭了200万名德军,为进一步进攻德国本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苏德决战

柏林大战

1945 年,战争终于打到了德国本土。希特勒不服输,组织了20个师在卢森堡比利时和德国交界的阿登地区大举反扑,反攻行动始于1944年11月16日,圣诞节时达到顶峰。然而,面对美国军队的抵抗和回击,希特勒的孤注一掷最终以失败告终,仅仅一个月就使德军伤亡和被俘达到10万人之多。这次阿登战役加速了纳粹德国的最后崩溃,为盟军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苏联红军已经推进到东普鲁士、布达佩斯城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山区,并沿着维斯瓦河面临着华沙苏联统帅约瑟夫·斯大林宣布:“苏联红军在欧洲只剩下最后一个使命,就是同我们盟国的军队一起完成粉碎德国法西斯主义军队的事业,把法西斯野兽打死在他自己的洞里,在柏林城上升起胜利的旗帜!”

1945年4月16日清晨,朱可夫元帅下令对柏林进行攻击。战斗开始时,苏联红军以大炮喀秋莎BM-13火箭炮德军阵地展开猛烈的炮击,这场炮击持续了数天之久。在日出前,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越过奥得河,展开了攻击。与此同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也越过尼斯河,开始了进攻行动。4月18日,泽劳弗高地被格奥尔基·朱可夫的部队攻克。连续4天日夜不停的战斗,朱可夫和伊万·科涅夫都突破了德军三道防线,逼近了柏林防御圈,消灭的德军9个师。在1945年4月20日下午3点,朱可夫指挥的步兵第七十九军的远程炮兵率先对柏林市区展开了炮击。随后,第二近卫坦克集团军、第三突击集团军和第四十七集团军的部队也突破了柏林城外的防线,进入了柏林城的周边地区。朱可夫意识到柏林市内的街道狭窄,容易设置障碍物,不适合采用大面积装甲推进的战术。因此,他决定将坦克集团军与其他兵种组成混编集团军,协同作战,进行清剿守敌的战斗。与此同时,伊万·科涅夫也在全力以赴地向自己的目标推进。4月20日,雷巴尔科将军指挥的第三近卫坦克集团军攻占了措森,并继续向柏林进发。其他部队在科特布斯德军展开了激战。4月21日,科涅夫的部队已经接近了柏林的防御圈。傍晚时分,他们在几个地点成功越过了柏林的环形公路防线。4月24日,德军的阵地被分割成南北两块,在1945年4月30日凌晨,格奥尔基·朱可夫麾下的步兵第七十九军发起了夺取德国国会大厦的进攻。这座建筑物是苏联军队认为最值得占领的地方之一。经过层层激战,在逐层逐房地争夺下,下午9时50分,亚历山大·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在国会大厦的主楼圆顶上升起了胜利的旗帜。至此,德国第三帝国灭亡,巴巴罗萨计划也宣告失败。

失败原因

战略失误

“巴巴罗萨”计划失败的原因是德军战略重心指挥方面的失误,最大问题就是纳粹德国的民族政策,具体表现为阿道夫·希特勒宣布斯拉夫人为“贱民”,并决定把“巴巴罗萨”计划作为灭种的战争。这种举措致使第三帝国走向战争的失败。

领导层决策失误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巴巴罗萨行动中一开始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希特勒的犹豫不决和错误的指挥决策,导致德军在向莫斯科进发的路上遭遇重重困难和挫败。尽管德军在冬季前推进了一段距离,但由于苏联红军的抵抗和自然环境的恶劣影响,德军最终被迫放弃了对莫斯科的进攻,并在整个东线战争中遭受了惨重的失败。

气候原因

德军在东线遇到了严重的冬季供给问题,缺乏足够的冬装和必备的维护用品,导致武器装备的故障,坦克光学瞄准仪失灵、发动机需要预热、武器润滑油冻结、轮胎橡胶变硬等等。这种情况削弱了德军先进武器装备的优势。在整个冬季战役期间(1941年11月27日至1942年3月31日),德军损失了85.4万人,其中作战伤亡37.6万人,非作战减员47.8万人(冻伤22.8万人)。此外,严寒还导致约25万匹战马死亡,加剧了德军的后勤问题。

综合国力差距

两国的综合国力存在巨大差距。德军最初凭借战术取得了很大的优势,但随着战线拉长,资源和兵力无法得到补充。“纳粹德国要进攻无论在面积、资源、人口等各方面都远居其上的苏联, 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影响

世界格局

战争结束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意大利等遭到了失败,而英国和法国也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使得美国和苏联成为了对欧洲产生支配性影响力的大国。为了争夺对欧洲以及全球的控制权,美国和苏联从战争期间的同盟走向了对立,甚至发展成了美苏冷战。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国家提供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以争取这些国家的支持。苏联则通过支持东欧和巴尔干诸国的共产党政权来实现对东欧的控制。

德国

德国在与苏联的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的实力,导致大量德军无法撤出苏德战争,甚至被大量歼灭。这为美英在北非意大利等地的作战及盟军第二战场的开辟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战后,德国被分割成为联邦德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国家,并且被苏联和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的经济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毁灭性打击,在二战结束后得到马歇尔计划的大量经济援助后才得以恢复。

苏联

消极:苏联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苏联有大约2700万人死亡,其中包括超过1800万平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摧毁或受损。经济受到了极大地打击。

积极:改变了国际形势。西方世界逐渐改变了之前对于苏联社会主义的敌视,并开始向苏联提供一定的物资援助与舆论的支持。

 苏德战争的胜利使得苏联在之后的瓜分计划中处于绝对优势。在占领德国后,苏联收复了东欧国家,并在其中建立了共产主义制度,因此大部分的东欧国家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在瓜分德国时,苏联也获得了较大的份额。

计划评价

陈渠兰在决策与信息(上旬刊)中评价说: “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其实是战争中大国互相较量的必然结果。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大家总会选择看上去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行动。

何炜俊在军事摘要第九期中提到如果德国能够制定正确的政策方针,击败苏联从而赢得战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战争的错误是难以避免的,而战略上的错误更是极为关键的。一旦战略性的错误被敌人抓住且利用,则结果更是致命性的。

相关作品

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