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 :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平原

更新时间:2023-02-17 22:02

成都平原(Chengdu 平原),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四川话则称之为“川西坝子”。因成都市位于该平原中央而得名,有“天府之国”之称。它是中国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处四川盆地的西部,以西部的龙门山、东部的龙泉山脉,北部和南部的丘陵为边界,南北长约200千米,东西宽近90千米,总面积为1.881万平方千米,境域涵盖了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雅安市、乐山市、眉山市等地。

成都平原是一个扇形冲积平原,也是一个半封闭的复合冲积平原。其受西侧青藏高原的抬升和龙门山推覆构造的逆冲、挤压影响,形成于约200万年前。该平原四周群山环绕,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为542米,整体地形平坦开阔,可分为扇状平原和周边台地两大部分。其地貌单元主要分为冲洪积扇群、冰水堆积扇、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冰碛—冰水台地。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春旱夏热、秋冬暖、日照少、无霜期长。其境内共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其支流流经,呈扇状分流,分流密度为平均每千米2.5条。成都平原自然环境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其北部的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珙桐连香树、银杏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以及大熊猫、金丝猴属猕猴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成都平原矿产资源缺乏,能源资源不足,境内已发现的矿产有四十多种,列入四川省矿产储量表的只有17种。此外,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稀有金属矿产也相对丰富,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成都平原历史悠久,先秦时期的文明自成一体,如宝墩文明、三星堆遗址等。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等人灭蜀,古蜀文明就此终结。随后秦国在蜀地设蜀郡、封蜀侯,成都平原开始成为国家的主要粮食供给地之一。李亨至德二年(757年)时,成都成为了唐朝的另一统治中心,时称“南京市”。自元朝起,弃益州之名,实行行省制,巴蜀合一为四川省,治成都。清朝时,在省之下增设了道。民国时,撤道设行政区(专区),成都平原的范围涵盖多个行政督察区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都平原的行政区划建制先后经历了时期、行署时期、大省时期和川渝时期四个时期。1979年12月,经中央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成都平原隶属省人民政府。成都平原内的景观资源众多,不仅自然景观丰富,更具有深厚的人文景观。2023年3月,四川省公示第一批中原地区特品级旅游资源推荐名录,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西岭雪山等景点位列其中。此外,成都平原还是蜀绣、川菜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籽、小麦等产区。截至2011年,成都平原已成为中国西南部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四川盆地主要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2016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成立,范围包括了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雅安市等8个市。成都平原经济区以一体化发展为主,各地产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如乐山市的文旅产业和餐饮产业、雅安市的大数据产业、成都市的电子信息产业等,生产的产品类型较多,如切片向电池片动力电池、新型显示元器件、电路板等。截至2023年6月,成都平原经济区总人口接近全四川省一半,经济总量占全四川省比重超过六成,属于四川省产业基础最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

命名

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四川话则称之为“川西坝子”。因成都市位于该平原中央,故称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也被誉为“天府之国”。最早的“天府之国”并不是指成都平原,主要是指渭河平原。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筑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平原的富庶渐渐超过了关中平原。至晋代,《华阳国志》说:“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自此之后,“天府之国”便成为了成都平原的别名,并流传至今。

位置境域

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的西部,夹峙在青藏高原龙泉山脉之间。从空中看,它呈不规则的长条形,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西部的龙门山、东部的龙泉山,北部和南部的丘陵构成了它的边界。它是中国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平原,占据了四川盆地内自然条件最好的西部区域,包括成都市各区县及德阳市绵阳市雅安市、乐山市、眉山市等地的部分区域,南北长约200千米,东西宽近90千米,总面积为1.881万平方千米。

成因

成都平原是一个扇形冲积平原,也是一个半封闭的复合冲积平原。2亿年前,成都平原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从海底升起,才结束了海洋的历史。当时它和四川盆地一起,皆为古巴蜀湖的一部分。这一平原的形成要追溯到约200万年前,最初受到龙门山推覆构造影响。

自震旦纪以来,成都平原就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凹陷地带。成都平原从侏罗纪白垩纪的喜马拉雅期(约1.3亿年前)构造活动结束海侵、成为陆地后,就进入稳定的地台发展期。其基底以上为震旦系至第四系的沉积层,总厚度约达万米以上。在西部山区相继隆起后,龙门山的前陆凹陷充填了一套中生代陆相碎屑沉积,其中成都平原最高沉积厚达8000~10500米。同时,成都平原西面的龙门山、东面的龙泉山脉不断上升形成背斜地层,境内区域均受川青块体持续向东南偏南方向蠕散和四川盆地西缘加载的影响,内部沿沉积盖层中的软弱层亦发生了由西向东方向的滑脱,于一些特殊的构造部位上(如障碍体)形成逆断层—褶皱构造山体。

而伴随着青藏高原剧烈抬升,在成都平原西北部形成众多的峡谷和河流,它们纷纷切开龙门山,奔涌入平原。成都平原新生界第四系堆积物,经历了多次冰期、间冰期更迭的冰后期变迁才逐渐形成,以冰碛、冰水沉积为主,上覆冲积、洪积、湖积、残坡积、类黄土堆积、沼泽积及冰水堆积的砂、砾石、黏土,整个平原迄今仍处于沉降之中。在成都平原的形成过程中,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逆冲推挤作用,使成都平原及其边界断裂复活。此外,龙门山第四纪强烈抬升为成都平原的第四纪沉积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从山区带来的大量泥沙、卵石等冲洪积物质由于河流流速的减缓而不断沉积,形成一系列的山前冲洪积堆积扇,这些冲洪积扇不断扩大,并彼此连接成片,最终形成广交的复合冲积平原

大约在早更新世时,龙门山山前推覆构造带中南段首先活动,沿绵竹一彭县一大邑一线发生逆冲运动,导致南东侧相对沉降,形成向北西倾斜的单侧断陷。该种现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是竹瓦铺断陷最早;其二是同时断陷,但竹瓦铺断陷最深。中更新世时,山前推覆构造带继续活动,东侧的蒲江一新津一成都一德阳断裂复活,开始了向北西的逆冲运动,此时成都平原内部的深断陷开始形成。中更新世沉积厚度基本一致的事实表明此时深断陷东西两侧的沉降幅度大体相同。中更新世后期,龙门山前山推覆构造带中南段开始活动,向南东逆冲抬升,断陷扩大,成都平原的西边界移至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晚更新世时,龙泉山西坡断裂复活并向北西逆冲,使之成为成都平原的东南边界。虽然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沉积覆盖了成都平原,但自西向东厚度减小,晚更新世以后四川盆地沉降作用仍然是由北西向南东推进的。

地理特征

气候

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春旱夏热、秋霈冬暖、日照少、无霜期长。平原四季分明,春季少雨且时有春旱;夏季炎热期长,时有夏旱、伏旱或洪旱交替;秋季气温下降快,多绵阴雨;冬季降雨少,蒸发大。境内气温变化小,多年平均气温为16.1℃,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6℃,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不低于4℃,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于7、8月份。平原降水充沛而集中,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300毫米,降水量从西向东南递减,雨季多集中在5~9月,7、8月份为其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均在200毫米以上。其热量资源相对丰富,年日照时数高达1100小时左右。此外,成都平原还具有风速小的特征,境内一年四季很少有大风,静风率达33%。

地质

地质构造

成都平原属于第四系堆积平原。在构造位置上,其处于中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南缘,围陷于龙门山隆起褶皱带和龙泉山脉、雾中山褶断带之间,北部受绵阳市、合兴场旋卷构造制约,境内还有成都市断陷存在。从地质上来说,一方面,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的一部分。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界,该界线以东为扬子台地,以西是松潘—甘孜地槽区。成都平原虽然邻近龙门山断裂带,但却属于地质上十分稳定的扬子地台(即华南地块)。另一方面,成都平原是银川—成都断陷的一部分。银川—成都断陷北起银川,南抵成都的北稍偏东的巨型断裂带,主要由一系列的大型断裂和断陷盆地形成,成都平原就是断裂带内部的一个大型断陷盆地。

龙门山隆起褶皱带

龙门山隆起褶皱带属华夏系构造体系,是一个多期复合、规模巨大的构造带,褶皱、断裂活动强烈。其由一系列坳陷、北东向隆起、单式和复式褶皱、压性与压扭性断裂组成,包括龙门山断裂带。该构造带以安县一灌县断裂带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相邻,组成地层为元古界一三叠系,内有多期岩浆岩分布。

龙泉山褶皱带与雾中山褶断带

龙泉山褶皱带与雾中山褶断带同属新华夏系,为第三沉降带之川西褶皱带的组成。川西褶皱带位于龙泉山以西,向北东插入龙门山,南西过峨眉山,走向北北东,分为两支,东支是龙泉山褶断带,西支是雾中山褶断带,两支之间为成都断陷。其中,龙泉山褶皱带紧邻成都平原东侧,以龙泉山断裂与成都平原东缘接界,由一系列北东20°~30°展布的褶曲断裂组成,组成地层为侏罗一白垩系;雾中山褶断带紧邻成都断陷以西,亦由一系列北东向展布之褶曲、断裂、飞来峰组成,组成地层为三叠系一第三系地层。

此处所说的绵阳市、合兴场旋卷构造,即绵阳环状构造和合兴场旋卷构造。绵阳环状构造位于成都平原北部边缘,占绵阳、盐亭县射洪市中江县之间地域,组成地层为上侏罗系至白垩系地层。合兴场旋卷构造位于成都平原北东部,地处德阳市罗江区、中江、金堂县之间,由东、西帚状构造与被改造过的华夏系构造组成,组成地层为白至系前的老地层。

成都断陷

在侏罗一白垩纪沉降的基础上,成都平原受新华夏系、雾中山褶断带、龙泉山脉褶皱带夹持,陷落成为接纳巨厚第四纪松散堆积的断陷盆地。其为西陡东缓的不对称凹陷盆地,范围北起安州区秀水,南到名山、新津区,西起大邑县都江堰市、东止龙泉驿区、金堂,长轴呈北30°~40°东方向延伸。在这一断陷盆地内,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延伸的凹陷、隆起,且发育北东向、南北向延伸的隐伏断裂。断陷边缘由系列北东一北北东向褶曲、断裂构成,因此断陷又分为三部分:西部边缘构造、东部边缘构造和中央凹陷。

此构造由一系列北北东走向的不连续梳状褶皱以及北东向、南北向隐伏断裂组成。褶曲东翼陡、西翼缓,东翼20°~90°,一般西翼10°~25°,构造面大都倾向北西,自东向西为邓峡一大邑县一彭县断裂、悦来金马场背斜、聚源一关口断裂等。其中,邓峡一大邑一彭县断裂为西部边缘构造与中央凹陷的分界,由一组北东向断裂和南北向次级断裂组成,处于在侏罗系沙溪庙统以上的地层内,地表未见出露,总体走向北东,属压扭性,断距200~400米。

其由一系列箱状短轴背斜及其间宽缓向斜组成,轴向北东30°,呈雁形排列。这些褶曲西翼陡,倾角为15°~80°,甚至直立倒转,常伴生逆掩断层;东翼缓,倾角为10°~40°,有挠曲现象。东部边缘构造自西至东分别是:苏码头背斜、盐井沟背斜、牧马山一普兴向斜、总岗山熊坡背斜、蒲江县新津区断裂、双流区成都市隐伏断裂、磨盘山断裂、新都区广汉市隐伏断裂、绵远河隐伏断裂。其中,蒲江一新津断裂,总长超过80千米,总体走向北东,与双流、成都、磨盘山等五个断裂同属断陷东部边缘构造与中央凹陷的分界。

成都平原的中央凹陷形成于邓峡一大邑县彭州市断裂与蒲江县新津区断裂及其隐伏延伸断裂之间,为一向斜型的凹陷,延伸方向受两断裂控制。该凹陷内主要存在两组隐伏构造,一是北东向断裂,如灌县青龙一唐县一彭县、怀远一什郁高骄断裂等;二是南北向次级断裂,如邓峡西河断裂、灌县上元场一崇庆道明场断裂等。此外,受构造控制,成都平原的中央凹陷内发育出了更深的凹陷和相对隆起,凹陷主要有彭县竹瓦凹陷和崇州市一大邑凹陷,西翼陡而东翼缓,沉降中心均偏西侧;相对的隆起则有高山镇隆起、聚源崇义铺隆起等。

岩石地层

成都平原基底由白垩纪和下第三纪碎屑岩(红层)组成,平原主体物质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其地层岩性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白垩系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周边和掩埋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之下,为内陆河、湖相碎屑沉积—咸水湖相的砾岩砂岩泥岩、夹泥灰岩、膏盐层等间互沉积。

下第三系在成都平原西南端名山、南宝山一带最为发育,为一套内陆河、湖相细—粗碎屑沉积,上部主要由厚层块状砾岩或砾砂岩夹泥岩组成,下部为砂岩和泥岩、并夹膏盐层。

下更新统分布于浦江—新津—成都市新都区断裂以西,下段大邑县组为一套含泥粉细砂砾石与胶结、半胶结钙质砾岩不等厚互层的河湖相堆积,间夹层或钙质砂岩的透镜体,上段花果山组为粘类土和强风化砾岩层。

中更新统分布于成都平原周边台地,掩埋于平原地腹,下段包江桥组为含砂泥质卵砾石层,夹混粒砂层透镜体,上段红岩子组为粉砂质黏土和强风化含泥砂砾卵石层。

上更新统在成都平原中广泛分布,是平原上部地层的主体,分为广汉市层和成都粘土层,广汉层以含泥砂砾卵石层为主、中间夹杂粉砂质粘土、粘质粉砂土,成都粘土层为粉砂质粘土。

全新统为近代河流堆积,大体以西河为界,西河以东多为粘砂土及砂砾石层,西河以西为粘土和砂砾卵石层。

矿产资源

成都平原地质发展历史较为年轻,矿产资源缺乏,能源资源不足。其境内已发现的矿产有四十多种,列入四川省矿产储量表的只有17种。煤炭探明储量仅1.32亿吨,折合标准煤占全四川的0.72%。成都市的矿产能源总体并不丰富,其优势矿产能源主要有天然气、建材非金属矿产、芒硝矿等,这类矿产占整个矿业产值80%以上。成都地区的天然非金属建筑原材料、饮用天然矿泉水等矿产主要分布于平原区和浅丘地区;金属矿产相对集中于彭州市都江堰市和崇州山区,因种类少、规模小、品位不高,大多不具规模开采价值,故成都市的金属矿产资源严重不足。但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稀有金属矿产相对丰富,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地形地貌

成都平原被四周群山环绕,龙门山山脉(邛崃山)斜列于西,龙门山横拦于东,南连名邛冰汛形成之高台地,北接安县秀水一带山地丘陵,地形上形成了南北对峙、东西夹持,从平原中心向周边阶梯状抬升的、封闭的菱形盆地景观。整个平原区域的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程为460米~730米,平均海拔为542米,自然坡降为3‰~5‰。其地形可分为扇状平原和周边台地两大部分,前者为平原主体,称“平坝区”;后者则绕平原周边断续分布。在地貌上,成都平原主要呈现山前冲、洪积扇,河流阶地、漫滩,冰水—流水堆积扇状平原,周边一、二、三级堆积侵蚀台地的形态。其地貌单元主要分为冲洪积扇群、冰水堆积扇、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冰碛—冰水台地。

●冲洪积扇群

冲洪积扇群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西侧山前地带,自北向南依次为干河子一绵远河扇、石亭江扇、渝江扇、山民江扇、西河扇和南江县扇,其中以崛江扇规模最大。各扇地势均自北西向南东倾斜,扇前缘犬牙交错的叠置于晚更新统之上,与河流漫滩、阶地呈渐变关系,扇间为低洼地带。

●冰水堆积扇

成都平原内的冰水堆积扇由晚更新统冰水一河流堆积组成,广泛分布在平原东、南、南东部,以2~3‰的比降向东及南东微倾。冰水堆积扇表面形态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沿河分布时为河流的二级阶地,比高在4~17米之间;也有与位于一级阶地之间呈条梗状或覆舟状、不具明显的陡坎构成河间地块。其近平原边缘的部位,表现为基座。阶地分布高程为440~700米。

河漫滩及一级阶地

成都平原内的河漫滩和心滩呈舌形、条形、新月形,分布于河心与岸畔,最多高出水面2米,往往不具明显陡坎。其滩面倾向河心,组成物为灰白砂砾石层。成都平原内的一级阶地则分布在平原南东侧河流中、下游地段,以及名邛高地河道处。一级阶地呈条带状顺河断续展布,嵌叠于冰水扇状平原上,比高为2~4米。其阶面平整,微向河床或下游倾斜,以崛江阶地最发育。

冰碛—冰水台地

成都平原内的冰—冰水台地由中、下更新统冰债和冰水堆积组成,断裂环绕于平原周边形成台地,台面由西向东呈缓坡倾斜。其中,名邛台地平均比降为7‰,平原内显示三个台坎,比高因地而异。

水文

地表水

成都平原内河流众多,共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其支流流经,各水系从西北部各大小山口进入平原后呈扇状分流,分流密度为平均每千米2.5条。渠系密集是成都平原水系分布的重要特点,区内主要干渠多为自然河道略加改善而成。在干渠的基础上,支、斗、农、毛渠密集,与江河配套的各级渠系达每千米2~4条,河网密度高达1.22千米/平方千米。成都平原内的湖泊也较多,如长滩湖、三岔湖等。其地表来水量丰富,平原周边江河进入平原内的地表径流量达170亿立方米/年。

河流

岷江于都江堰山口进入成都平原,且由水利工程分为内外二江。其中,内江分为蒲阳河、走马河、柏条河江安河;外江分为金马河、羊马河、沙黑总河。此外,尚有龙门山山前地带发育的文锦河、斜江、南江、蒲江河等均纳入金马河正流。岷江水系在流经成都平原西南部后,汇于新津区流出。岷江的流域面积为136022平方千米,长度为793千米,平均坡度为1.31‰,集水面积为135378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878.6亿/立方米,年径流深为649毫米。

沱江水系主要由绵远河石亭江、渝江组成,三大河流入成都平原后接纳了山前发育的马尾河、射水河等。其在流经成都平原东北部后,汇于金堂赵镇流出。沱江的流域面积为27493平方千米,长度为623千米,平均坡度为0.43‰,集水面积为23283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127.5亿/立方米,年径流深为547.6毫米。

湖泊

长滩湖位于成都市蒲江县县城西南13.5千米处,地处龙门山脉山麓,湖长10千米,有1条主水道、4条支水道。湖区内有3岛、27湾,湖周百余座山峰。长滩湖森林植被茂盛,不仅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也是成都市众多中低海拔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栖息或经停长滩湖的鸟类有白鹭池鹭夜鹭牛背鹭等。长滩湖水库的坝上集雨面积123平方千米,常水位为568.2米,库容量为2490万立方米,是以灌溉、防洪为主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

三岔湖又名三岔水库,位于沱江一级支流绛溪河上游的简阳市三岔镇,被成都人亲切地称作“马尔代夫”“离家最近的千岛湖“。三岔湖是个大型人工湖,是都江堰龙泉山灌区水利工程的大型屯蓄水湖泊,于1975年3月动工修建,1977年2月完工,其影响力辐射整个资阳市眉山市内江市水系。该湖水域面积27平方千米,蓄水达2.27亿立米,湖区一共包含了113个岛和160多个半岛。

地下水

受成都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境内地下水具有较好的蕴藏和补给条件。平原地下水大部分来源于西部冲洪积扇顶、各河流两侧的阶地和漫滩。成都平原降水丰富,渠系与河道密集,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这些为成都平原地下水提供了补给、排泄条件,同时也影响了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此外,地表水补给地下水量也较大。成都平原地下水位多为1.0~2.0米,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极易发生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总体上看,成都平原地下水径流的流向为自北西向南东,且具有速度逐渐减弱的特征。在平原范围内,地下水水力坡度介于2~3‰之间或小于2‰。

水资源

由于成都平原第四纪砂卵砾层巨厚,含水层分布广泛,因此水源十分丰富。但其水资源分布并不均匀,东部丘陵地区为少。成都平原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地表径流、地表降水及地下水。

成都平原多年(1980~2000年)平均年降水量929.4毫米,可换算为61.9亿立方米/年。在平原区域内,其地表径流量达170亿立方米/年。成都平原(扣除房屋、道路、河渠面积)的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2.98亿立方米。而根据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2020年成都平原5764平方千米评价面积里的地下水资源量为26.93亿立方米。同年,成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蓄变量为55347万立方米。

土壤

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母质多样。其成土母质在一级阶地以第四系全新统崛江灰色冲积物和沱江灰棕色冲积物为主,二、三级阶地以老冲积物第四系更新统冰碳物和冰水沉积物为主,平原局部区域还有部分成都勃土和洪积物分布。平原的土壤类型主要以水稻土、紫色土为主,包括地带性黄壤、黄棕壤、非地带性潮土等,具备土层深厚、质地适中的特点。

生物多样性

成都平原自然环境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

动物

成都平原境内共有脊椎动物578种,兽类112种,两栖动物24种,爬行纲29种,昆虫总数约在1万种以上,如豹猫阳彩臂金龟桃花水母等。截至2023年3月31日,成都平原范围内分布有鸟类22目79科566种,包括了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濒危鸟类,其中越冬水鸟9目18科130种。成都平原水鸟种数占四川省水鸟种数的83.43%,占全中国水鸟种数的52.03%。此外,成都平原境内密集的水网是多个重点水生保护物种的栖息地,生存着多种本地原生鱼类。其中,该地特有鱼类大概有4、5种,多为超小型鱼,多分布于小溪、沟渠、泉眼等地,比如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稀有鮈(jū)鲫,四川省重点保护物种成都市马口鱼等,这些鱼类是成都水生环境的指示性物种。

植物

成都平原境内有各种植物3000多种,其中裸子植物53种,占全中国裸子植物总数的27.5%,占四川省裸子植物总数的60.2%;被子植物门2699种,占四川省的三分之一。林盘是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一种复合生态系统,植物以乔木、灌丛、竹林为主,植被类型多样,组成种类丰富,垂直结构较简单,包含了喜树、银杏、桂花、蜡梅山茶属接骨草、何首乌等常见植物以及落葵薯喜旱莲子草紫茉莉葎草等入侵种。

自然保护区

成都平原内建设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等。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成都平原北部、龙门山褶皱带中南段,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大宝镇和小鱼洞乡境内,距成都市中心城区70千米,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3°41′到103°57′、北纬31°10′到31°29′。其属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距离四川省成都市最近的一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01.5平方千米。该保护区于1996年经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区已知有维管植物164科695属1770种,其中种子植物139科638属1619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连香树、银杏等近20种;有野生动物25目75科222属331种,其中兽类97种、鸟类166种,爬行纲23种、两栖动物21种、鱼类24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豹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小熊猫属猕猴等25种,四川省保护野生动物有赤狐豹猫毛冠鹿等11种。此外该区还有特有动物成都𫚭、彭县似。

四川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鸡冠山乡境内,为成都平原以西向青藏高原东缘的过渡地带,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3°07′~103°17′、北纬30°43′~30°51′,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占地101.414平方千米。该保护区于1993年经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批准建立,区内有脊椎动物208种、维管植物1526种以及菌类103种,其中包括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大熊猫、雪豹金丝猴属红豆杉珙桐连香树等。

自然灾害

洪涝

成都平原水网遍布,常有水灾。由于平原境内暴雨汇流的滞后时间短,暴雨过程尚未结束,各处洪流即已纷纷向平原内地势最低的两处汇口集中、等待排出,而两处出口均有泄洪能力不足的缺点,所以往往先期到达的洪流尚未排完,新的洪流已至,以致在汇口冲刷扇范围内形成涝灾。2022年8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龙门山镇后山下雨,引起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导致群众被困。截至次日,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

地震

成都平原具有完整和稳定的基底,不具备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却仍会受到其它地方地震波的影响,如来自龙门山、秦岭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的地震,但构成平原的松散冲积物能衰减地震冲击波。历史上,成都平原没有发生过大于7级的灾难性大地震。近代成都平原内发生的地震活动均与龙门山、龙泉山脉以及附近断裂活动有关。自公元前116年起,成都市、邛崃市、大邑县等地均先后发生过5级以上中强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县发生8级大地震,距离震中映秀73千米的成都市主城区几乎毫发未伤

干旱

成都平原地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属于湿润地区,但由于气温不断上升,降水量趋于减少,干旱愈发频繁,严重破坏该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在1960年~2019年间,成都平原境内的都江堰、乐山、温江、雅安4地整体呈干旱化趋势,4地干旱强度均有增强,四季干旱频率相差不大,总体为秋季最大。这表明,成都平原在该时期的干旱强度不断加重。在长期防旱抗旱上,四川人把调整产业结构同改变生产条件结合起来,兴修水利、改田改土、科技制旱,不断增强抗旱能力。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成都平原文明自成一体,被后代称为“古蜀文明”,并与中原文明齐驾并驱,一同形成了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的结构。古蜀文明源自于崛江上游的河谷地区,在蚕丛王、柏灌王的带领下逐步迁移到成都平原,并且形成了宝墩文明。后鱼王初步统一了成都平原,建立了以三星堆古城为中心的古蜀王国。这标志着三星堆文明的来临,也代表了成都平原地区由酋邦到国家的转变过程。直至杜宇王取代鱼凫王、建立杜宇王朝,成都平原开始进入十二桥文化时期。杜宇王时期的古蜀王国,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并且逐步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强国。

公元前600年左右,开明因治水有功,取代杜宇王成为新的统治者,古蜀王国至此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开明王朝的繁荣一直持续了好几个世纪,直到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等人灭蜀,古蜀王国覆灭,其文明就此终结。后按照秦国郡县制,在蜀地设蜀郡、封蜀侯,成都平原从此时起就成为国家的主要粮食供给地之一。

秦汉至隋唐时期

秦朝沿用蜀郡之称。汉代承秦制,仍设蜀郡,并于蜀地置益州刺史部、治成都市,但从成都平原东北部分出了广汉郡。三国时期,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分益州和梁州,其下置24郡。其中有16郡在四川省境内,大部分坐落在成都平原。

隋朝时,由于为适应政治形势的需要,对四川的政区建置不断进行了调整,旧有的郡、县大量省并,于四川境域(包括重庆市地区)内共设24郡、174县,成都市仍为蜀郡治。唐朝建立以后,也对地方行政机构展开调整,弃蜀郡之名,形成了道、州(府)、县三级制,将四川地区分属剑南道、山南、江南三道,并设成都府。后“安史之乱”发生,李隆基逃难于成都。李亨至德二年(757年)时,成都成为了唐朝的另一统治中心,被称为“南京”。

五代至元朝时期

至五代时期,成都先后成为割据政权前蜀后蜀首都,并在军事基地设“军”,在灌州(今都江堰市)置“永康军”。两宋基本沿用唐朝的地方建制,只是代改唐朝的“道”为“路”,并设置成一级行政权力机构,形成地方路—(州、军、监)—县三级行政区划,于四川地区设四路,其中益州路治成都。自元朝起,弃益州之名,实行行省制,巴蜀合一为四川省,治成都市。元朝末年,明玉珍在四川境内建立明夏政权,复置了元朝废黔的州、县,并且对地方政区进行了调整,即“分蜀地为八道,更置府、州、县官名”。

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明朝,仍一直沿用元朝的中书行省制。清代时,在省之下增设了道。民国时,撤道设行政区(专区),成都平原的范围涵盖多个行政督察区的范围。辛亥革命时期,四川保路运动瓦解了清朝在四川省的省级政权。1935年6月,国民政府在四川省正式实施行政督察区制。1949年12月,南北两线人民解放军会师成都市,成都解放,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国民党四川省政府对成都市的统治宣告结束。1950年,成都平原作为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都平原的行政区划建制先后经历了时期、行署时期、大省时期和川渝时期四个时期。1979年12月,经中央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成都平原隶属省人民政府。

人口和语言

人口

大约在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部分先民已来到成都平原西北部定居。大约经过了几百年,先民们逐渐从高山迁徙至成都平原。两晋时期,因为战乱,成都平原迎来了第一次移民高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明末清初,成都平原地区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乱,人口骤降。根据2008年统计资料,成都平原全区人口共1237.74万人。截至2011年,成都平原已成为中国人口分布高度密集的区域之一。截至2022年末,成都平原内的成都市常住人口为212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699.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427.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9.89%。截至2023年6月,成都平原经济区总人口接近全四川省省一半。

方言

四川方言分布较为整齐,在四川境内形成了多个分支和语言片区,大致以岷江为界、分为两个片区,即岷江以东北地区的成渝片和以西南的灌赤片:岷江以东以北的成渝片,即四川方言的“湖广话”;岷江以西以南的灌赤片,即“南路话”。其中,“南路话”又可以分为三个小块,以大邑县邛崃市温江区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以乐山市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以宜宾、泸州市地区为代表的南部地区,语音小有区别。但通常而言,“四川话”指的是以成都话为代表的“湖广话”。因湖广话音系简单,声母比普通话还要少些,使成都话成了全中国汉语方言中语音最简单、沟通度最大的方言。

经贸往来

东汉初,班固在《两汉赋》中则说“郊野之富,号曰近蜀。”由此可知,当时成都平原的富庶已超过了关中。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称,“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至此,成都平原始获“四川省”的誉名。在唐朝,成都平原的经济已经超过了扬州市地区,卢求在《成都记》中将扬州市益州(即成都市市)进行比较,明确阐释成都市在各方面已经超过了扬州。两宋时期,成都平原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平原地区内产生了交换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初,成都平原因受战乱的影响,经济一度受到波及。但在元代中后期,成都平原的经济逐渐恢复,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明末清初,成都平原地区经济受到巨大打击,与商品经济高速发达、资本主义萌芽的江浙地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差距。后清政府通过劝耕免税等措施促进生产,成都平原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地区经济逐渐走向了复苏。同时期的个别手工业部门中,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已经非常明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对灌溉系统的修复以及荒地的改造,成都平原的耕地面积大幅度逐步增加,经济得到了长远稳步的发展。至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进程迅速,经济快速发展,成都市居于平原的中心首要地位,甚至联同重庆市成为了中国首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6年1月,《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公开,提出五大经济区的概念,即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成都平原境内市县分散其中。根据2008年统计资料,成都平原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232.96亿元,人均30855元。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成都市平原的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312.35亿元、2007.46亿元、1913.13亿元。

截至2011年,成都平原已成为中国西南部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四川盆地主要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2016年,成都经济区更名为成都平原经济区,范围从此前的5个市扩大为成都市德阳市市、绵阳市遂宁市市、资阳市市、眉山市、乐山市市和雅安市市8个市,其中,乐山、遂宁、雅安分别从先前的川南、川东北和攀西三个经济区划出。成都平原经济区以一体化发展为主,各地产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如乐山市的文旅产业和餐饮产业、雅安市的大数据产业、成都市的电子信息产业等。截至2023年6月,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四川省比重超过六成,属于四川省产业基础最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

交通运输

古代交通

古时进出四川省的道路称为“蜀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蜀道是指与四川省毗邻的各省通往四川省的主要道路,包括经水路走长江三峡的交通线路也可称为“蜀道”。狭义的蜀道则是指秦汉至明清时期连接关中与成都平原,穿越秦岭大巴山的一系列川陕道路的统称,其中西为金牛道,中为米仓道,东为荔枝道,构成“北四南三”的蜀道在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的交通网络,并且连结着难以数计的分支道路。“蜀道”之名,始见于东周战国时期。《战国策·秦策》即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说法。《史记·货殖列传》亦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惟褒斜毂其口”的记载。战国晚期至姚家明时期,蜀道已经是西北陇右、北方关中、中原与西南夷和蜀汉地区文化、经济、民族相互联系的交通要道。

现代交通

截至2009年,成都平原境内已构成以成都市为枢纽,以高速公路为主体,国道、省道、县道为辅助,铁路呈放射性分布的密集运输网络,公路主要包括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成绵高速、成南高速公路成灌高速公路等;铁路主干线为宝成铁路成渝铁路成昆铁路达成铁路;民航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依托,连接中国乃至世界多个城市。2020年全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降3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4074万人次;被誉为“西南第一路”的成渝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双向车流量日均14.55万辆,比1994年增长了13.03倍。2021年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2022年,成都市基本形成协同运行、差异发展的“国际枢纽+区域枢纽”两场运行格局,国际(地区)航线达140条以上,实现国际航空客货运航线稳定运行。“1环15射”成都市铁路枢纽网络基本建成,成都境内铁路里程达到1100千米;铁路集装箱吞吐量120万标准箱,国际班列开行数量5000列。

水利建设

都江堰市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境内的重要水利建设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科学家李冰为了治理岷江水患并用于灌溉,在此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创建渠首三大工程:在江中投分水堤“鱼嘴”,将岷江分成内外二江;开玉垒山的虎头岩,形成“宝瓶口”,引内江市水入成都平原作自流灌溉;建低坝“飞沙堰”,使内江在洪水期间将过多水量漫坝流入外江以防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先后实施了渠首整治、渠系调整、闸群配套、平原及丘陵灌区扩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发展成为引、蓄、提相结合的特大型水利工程系统。21世纪后,随着上游的紫坪埔水库成都市应急水源工程等的先后建成,都江堰市渠首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度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灌区水利工程标准进一步提高。2017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入选水利部国家水情教育基地。2021年,都江堰市水利工程的灌溉面积扩大到约7173.33平方千米,供水区范围涵盖成都市在内的7市38县(市、区),供水功能发展到生活、生产及生态供水的全方位服务。

科考研究

大型大气光化学污染综合观测联合实验

自2019年8月上旬起,成都市大气复合污染研究和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张远航院士团队在成都(新津)、德阳市广汉市)和眉山市青神县)组织开展了大型大气光化学污染综合观测联合实验,首次对成都平原臭氧前体物污染特征、光化学污染机制、区域传输规律等进行长时段、大区域、多组分、高时间分辨率联合观测。这一针对成都平原空气污染的联防联控综合观测项目预计于9月10日结束,共计40余天,以成都市为主,对平原地区主要城市开展了在线和离线观测,重点从臭氧污染特征、臭氧污染形成机制、臭氧及前体物传输规律、臭氧生成敏感性和主控因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截至2019年8月底,联合观测实验已经取得了重要观测数据,包括与臭氧及大气光化学过程密切相关的指标。该联合观测实验研究成果将科学指导成都平原及成都市臭氧污染防控工作,并为成都市制定夏季臭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鸭子河(鸭子河)的南岸,最早发现于1929年燕家院子。遗址为东、南、西三面有城墙的城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千米,城内发现有房址、祭祀坑、作坊遗址、墓葬等遗迹,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它是在四川盆地内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都邑性遗址,也是古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属于中华文明早期多元、最终走向一体的典型样本,这样的遗址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多见。三星堆遗址曾历经多次发掘,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类型的大批遗存。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1988年1月,三星堆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9月,三星堆作为全中国唯一大型遗址,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2024年1月,三星堆遗址正式获得“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称号。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考古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宝墩古城遗址、郫县古城遗址、温江鱼凫城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崇州双河古城遗址、崇州紫竹古城遗址、大邑盐店古城遗址、大邑高山古城遗址这八座史前古城遗址在成都平原相继被发现。八座古城文化面貌相似,年代前后延续,其选址和城墙修筑的具体位置颇为考究,充分利用了地貌的特征,城址均选择在远离岷江干流的区域。城址平面形状均比较规整,对称性是其最大的特色。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发现,将成都平原历史向前推进了约800年,将成都平原纳入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的格局之中,同时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线索。2001年,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宝墩古城遗址最新田野考古发掘成果,宝墩遗址首次发现4500年前的水稻田遗址,这也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

民族文化

古蜀文明

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是考古学者对成都平原一系列史前城址群的命名,其年代距今约为4500年至3700年,是成都平原目前能追溯的最早古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中,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具有关键作用。宝墩文化不仅出现了川西北史前文化中没有的筑城技术,而且有了初步的城市规划。宝墩文化还发现了稻—粟混作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从宝墩文化开始,长江上游文明开始进入种植水稻并以水稻为主食的历史阶段,这代表着长江上游文明生产力的一次大发展。此外,据考古发现证明,宝墩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与其他区域文化不断交流。例如,石家河文化的覆钟形豆、良渚文化的玉凿等器物,早在宝墩文化时期就已进入成都平原。

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是继承了本土宝墩文化陶器、石器制作风格,沿袭了城墙修筑、建筑形态、丧葬习俗、生活方式等因素,并融合外来文化因素而逐渐形成的另一种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其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三星堆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即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包含着两种文化面貌不尽相同、且又有前后承继关系的遗存。在三星堆一期文化时期,蜀人正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大小城邦组织出现,为后来出现高度发达的夏商时代三星堆古蜀文明奠定了基础。以三星堆二至四期为代表的晚期遗存,在川北的嘉陵江、川西南的青衣江大渡河流域也有分布。另外,在三峡地区的商周遗存中也有较为强烈的三星堆文化因素,陕南汉中地区、鄂西地区同样受到三星堆文化的影响。

十二桥文化

十二桥文化,又名“金沙遗址”,其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600年左右,是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其因十二桥遗址而得名,属于古蜀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三星堆文化的延续,以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在十二桥文化时期,发源于西亚的大麦和小麦已传播到了成都平原,当时期的古蜀先民也已开始进行有意识的养殖,家畜的哺乳动物主要有家猪、狗、黄牛和马4种,猪肉是居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肉食资源,野生动物仅作补充,鹿是主要的狩猎对象。此外,十二桥文化时期的古蜀先民还会使用镞、网坠等工具展开渔猎活动。

晚期蜀文化

晚期古蜀文明以商业街悬棺之谜为代表,其年代范围为春秋至西汉前期。大约在春秋中期(公元前600年左右),金沙王国已渐趋衰微,其中心位置或已转移。随着成都商业街大型船棺葬、新都马家大墓、青白江双元村等一批战国时期墓葬的问世,人们见证了蜀文化于晚期的辉煌。这一时期,发现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具有巴蜀地区共同特征的青铜兵器,这些青铜兵器以戈、剑、矛等器型为主,数量众多、类型繁复,多数兵器还铸有精美的纹饰以及难解的图案,为晚期的古蜀文明注入新的特点。公元前316年,秦吞并巴蜀。至西汉中期刘彻时期,巴蜀文化最终融入汉文化中。

农耕文明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籽、小麦等产区。早在4500年前,新津宝墩先民就已开启了成都平原以稻作农业为主、家畜养殖和渔猎为辅的生产方式,奠定了古蜀文明以及天府农耕文明的基础。《华阳国志·蜀志》载:“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即古蜀国五祖之一的杜宇,亲自教蜀民务农耕作。从宝墩文化时期到金沙文化时期,古蜀先民就已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据《成都市志·农业志》记载:东汉时期,成都人已经开始在水田中沤绿肥。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利用野生绿肥外,还发展到人工栽培绿肥。农耕文明对成都平原有着深远影响,今宝墩镇安西镇兴义镇早已成为天府农耕文明传播的重要承载区,四川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水文化

在远古时代,四川大体分为巴国蜀汉。古代巴族人民的生活中心是嘉陵江流域,而古蜀族人民的活动中心则集中于岷江流域,岷江边上的成都平原便逐渐成为了古蜀文明发展的中心。古蜀人在与水共生共存的过程中发展衍生出蜀水文化,这一文化也随着蜀人的繁衍生息而不断发展,逐渐融入到蜀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古蜀水文化在观念、科技、民俗等方面均对四川的历史进程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唐宋时期,每到农历二月和四月,成都市地区就有“小游江”和“大游江”活动。至今,蜀地一些地方仍然保持着四月初八“放生节”、端午节赛龙舟、中元节放河灯的习俗。此外,都江堰清明节官祭和放水仪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文化,也都是水文化的重要内容。

环境问题和保护

大气污染与防治

随经济高速发展,成都平原工业产区密集,城市人口、机动车保有量、工业废气排放激增。而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底部,四面均有多条高大山脉包围,地区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环境容量相对较小,水平输送能力弱,不利污染物扩散,导致空气污染事件多发。2014年~2016年,成都平原空气质量良好率平均为69.79%,污染状况以轻度污染为主,占全年的21.48%。而受秸秆集中焚烧、北方沙尘天气等和秋冬季不利污染气象条件影响,成都平原秋、冬季多出现颗粒物污染(如PM2.5),冬季尤为明显。在夏季,臭氧已成为了成都平原地区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因子。

为防治空气污染,成都平原区域内的成都市实施了工业污染减排、移动源污染减排及面源污染减排三类举措。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深入开展“散乱污”整治攻坚行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和砖瓦企业,完成老旧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燃煤锅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改造;投放使用新能源汽车,实行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标志管理制度,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严格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强化在用柴油车监督抽检工作;在工地全覆盖安装扬尘在线监测、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门禁等设备,加强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加大对餐饮油烟、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污染管控。2021年全年,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同比增加13天,优良率81.9%,PM2.5平均浓度降至39.8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2022年,四川省以4月至9月为重点时段,在成都平原境内严格执行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标准,推动汽车整车制造底漆中涂、色漆全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并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持续开展移动源综合整治,以此来防控臭氧污染。

河流污染与防治

成都平原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由于不同地区的工业结构、规模,人口密度及自然条件不尽相同,排入河水的污染类型、数量和河流的自净能力也有差别,因而河流的水质污染各有其特点,主要分为成都市区、青白江区温江区等3大污染区。其中,成都市区的河水以COD、BOD5等有机污染为主,石油含量及细菌数量也较大,整体上重金属污染影响不大;青白江区是工厂集中分布的地方,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水质以氨氮、COD污染为主;温江区河水中污染物含量较小,水质较好。

自2018年以来,成都市在锦江流域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利用枯水期累计清除305.7千米河道淤泥97.89万立方米,集中打捞河湖漂浮物3.88万吨、清理河岸垃圾2.79万吨,河湖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基本实现河道无集中漂浮物、岸存垃圾、淤泥堆积,有效减轻了河道内源污染。而借助持续开展的市政排水管网、排水单元内部排水管网普查和病害治理。截至2023年12月,成都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并取得3个100%的成绩,即:市区内的114个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14个,占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而成都平原境内的柏条河、徐堰河等均持续保持II类水质,还荣登中国净水百佳县市第一名。

土壤污染与防治

成都平原是四川省经济中心和粮食主产区,因工业中的点源污染和农业上的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直接造成了其境内大量粮田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污染。其中,成都平原内土壤重金属中镉(Cd)和铅(Pb)的污染相对较大,镉(Cd)的生物有效性最高,以广汉市、新都区、邛崃市上升最为明显;铅(Pb)以新津区(今新津区)、德阳市、广汉市、新都区上升幅度较大,污染主要与道路交通密切相关;铬(Cr)、汞(Hg)含量变化不大,但区域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德阳市土壤中的铬(Cr)、广汉市土壤中的汞(Hg)等都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

围绕土壤污染治理,2017年,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及《2017年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清理并确定全市省控土壤污染重点监控企业86个、市控土壤污染重点监控企业255个;按照《四川省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清理出再生利用行业的企业共计164家,集散地9个;核定和设置成都市117个国控土壤监测点位。2021年全年,成都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药、化肥使用量总体保持零增长。

风景名胜

成都平原内的景观资源众多,不仅自然景观丰富,更具有深厚的人文景观。2023年3月,四川省公示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推荐名录,都江堰水利工程、乐山大佛青城山西岭雪山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等景点位列其中。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地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南距成都市40千米,北距德阳市26千米,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为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约66.67万平方米。2023年7月26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该新馆是目前西南地区建成的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馆内布展共分“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部分,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三星堆遗址的前世今生及考古发掘、研究最新成果,包括青铜神树等1986年出土的珍贵文物以及其他近600件文物。截至2023年12月,三星堆博物馆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展览展陈等领域获得多项荣誉,如“第二届全国文博百强文创产品单位”“首批天府文旅IP”“2023年度创新宣传大奖”等。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原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为古建类博物馆、纪念历史名人的专题博物馆,同时加挂了杜甫草堂诗书画院美术馆和成都中国书法馆牌子,已被评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等。760年,杜甫在浣花溪边营建“草堂”而居。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并重建茅屋。1952年,杜甫草堂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杜甫纪念馆成立,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面积近53万平方米,包括文物区20万平方米、浣花园林区33万平方米。该博物馆古建筑以木质穿斗式结构为特色,代表性建筑有大、诗史堂、工部祠等;其特色诗意园林景观有盆景园、兰园、梅园等。馆内藏品种类较多,至今共收藏了2万多件藏品,其中珍贵文物共1277件,书画类藏品定级的珍贵文物存藏最多。

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其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于1672年清代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

成都武侯祠由刘备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组成的三国历史遗迹区,川军抗战将领刘湘墓园为主体的西区和体现川西民风民俗的锦里民俗区三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立。2008年,成都武侯祠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其被国家文物局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乐山大佛景区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成都平原南部,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面积达17.88平方千米,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AAAAA级旅景区。该景区依山傍水,以“天下第一大佛”为核心,以“壮、雅、清、逸”为特色,是具有观光、朝圣、文化、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由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以及自然人文景点50多处,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其中,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开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90年。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于1982年由中国国务院公布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6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001年,乐山大佛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并获得证书和标牌。2011年,乐山大佛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22年11月,乐山大佛景区位列中国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第42名。

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

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镇\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该景区总面积为151.9平方千米,以水利文化、宗教文化为底蕴,以古代水利工程、道教宫观、峡谷溪涧、生态山林为突出景观特征,具有游赏休闲、科教文化、生态涵养及大熊猫保护等功能,共划分为7个景区,包含了14处景群、178个景点。

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被称为“灌溉工程界的诺贝尔奖”,是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采用"无坝引水"的形式,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2260多年来,都江堰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灌溉面积已超666.67千万平方米。青城山以其"幽"享誉天下,历来有"青城天下幽"之称。其地质地貌独特,植被茂密,气候适宜,内有36峰、72洞、108景,属于道教的发源地,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秦朝就将青城山册封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圣地之一。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并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8月,都江堰水利工程再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授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荣誉称号。

西岭雪山景区

西岭雪山景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大邑县60千米,距成都市95千米。景区总面积483平方千米,是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最高峰大雪塘海拔5364米,为成都第一峰。大雪塘终年积雪不化,唐朝大诗人杜甫盛赞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千古《绝句》,西岭雪山也因此而得名。

西岭雪山景区属立体气温带,为山丘型自然风景名胜区,分为前山茶地坪景区和后山滑雪场景区两大部分。景区内风景旅游资源丰富,有云海、日出、森林佛光、日照金山、阴阳界等高山气象景观,原始古桂花林、原始高山杜鹃林、珙桐等植物花卉景观以及大熊猫、小熊猫属金丝猴属、牛羚等珍稀动物。1989年9月,其被四川省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1月,西岭雪山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龙泉花果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龙泉花果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境内,是以低山丘陵自然景观为基调,以农文旅融合体验为特色,以洛带镇明蜀王陵石经寺等人文景观为点缀,具有景观保护、文化体验、城市休闲、旅游度假、运动健身等功能的省级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该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100.4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为8.99平方千米。其主景区为龙泉花果山,共种植有9科36种500多个品种的果树。景区内每年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桃花会和仙桃会、楷杷节等活动,平时也会展开龙泉湖百工堰公园的水上活动。1987年,第一届桃花节举行,标志着花果山全面建成。1997年6月23日,龙泉花果山风景名胜区被编入《中国风景名胜博览》。其核心组成部分桃花故里旅游景区是中国乡村诗歌之乡、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核心景区,已于2011年底正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成都国际桃花节赏花大幕开启,桃花故里获称“世界五大赏花胜地”。

相关文化

蜀绣

蜀绣又称“川绣”,起源于川西民间,与苏绣、湘绣和粤绣合称为“四大名绣”,和蜀锦一起被称为“蜀中之宝”。其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因地缘关系而得名,其产地主要集中于成都市、重庆市、郸县等地。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技艺以针法见长,共有12大类、122种。独特的绣工使绣作有张有弛、浓淡适度、密疏得体,因而蜀绣多有水墨写意画的艺术效果。

蜀绣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价值,其品种有衣锦纹满绣、蜀笺蜀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以及当今的巨幅条屏等,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皆属于蜀绣代表作。但由于受到社会变迁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大量熟练的蜀绣艺人改行,许多古老的刺绣工艺均已失传。

川菜

川菜,四川菜的简称,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其历史悠久,以“清鲜醇浓并重,麻辣突出”为风味特色,发源于古代的巴国古蜀国,汉晋时期就已形成“尚滋味”“好辛香”的基本饮食特征,在隋唐五代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两宋时期开始向外传播,到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菜系。此后,川菜不断融合和创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菜品的种类,足迹也早已遍及全球。

川菜主要由成都菜、重庆菜、自贡菜和佛斋菜组成,原料多选自山珍、江鲜、野蔬和家禽。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在“味”字上格外下工夫,以味的多、广、厚著称。其味型较多且富于变化,尤以鱼香红油、怪味、麻辣较为突出、共计30余种。“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人们对川菜的赞誉。川菜的招牌菜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回锅肉夫妻肺片毛血旺鱼香肉丝等。

茶文化

茶文化始于中国,中国饮茶则源于四川省。四川茶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巴蜀地区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茶作为贡品。在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后,巴蜀的茶和饮茶的文化开始向中原传播。西汉,饮茶活动在巴蜀一带非常盛行,有关史料记载,当时在家仆的劳役工作中,就包括“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汉魏以后,巴蜀的茶业进一步发展,种茶和饮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清代以来,成都市的茶馆文化别具一格,相沿至今。

盖碗茶是成都茶文化主流。成都市特有的矮桌竹椅和茶碗、茶盖、茶船子的茶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泡”字是成都茶文化的精髓,茶博士则是成都茶文化的最大特色。成都茶掺茶技艺高超,茶博士们摆茶船、放茶碗的动作一气呵成,表演的花样有“苏秦背剑”“蛟龙探海”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