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历史 :中国主体民族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9 16:21

汉族历史,指的是汉族从原始社会时期诞生后,经过不断发展、融合、壮大而逐渐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系统性记录。

汉族源于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黄帝炎帝部落的远古先民,该部落大体以西起关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活动地区,后通过不断吸纳融合周围蛮苗戎狄和百越等部落而壮大。公元前21世纪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公国几个王朝,不同王朝的后裔分别来自不同的远古部落集团,如夏王族为大禹之后,而后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交往、斗争和融合而形成为共同族体。至西周时,彼时汉族的族名为华、夏单称或华夏。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分属不同诸侯统治,而后统一于秦朝,因统一使得早前分治的汉族在地域、经济、文化上完全一致。汉王朝建立后,出现了大量以“汉”指代的华夏族的称谓,如“汉人”“汉民”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五胡”贵族建立的政权大量采用汉族文化,渐渐与汉民族有了共同的经济生活与文化,“汉人”便逐渐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隋唐时期,汉族以吸纳包含高丽、突厥等众多北方少数民族为主,同时出现北方汉族南迁的特点。宋至清时期,汉族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呈主导作用,故为主体民族,且不断吸纳少数民族,如元代时期汉化的女真人、契丹人。

1840年以后至1949年,汉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作为主要参加者,汉族联合其他各族人民共同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使得中华民族彻底解放,于1949年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史前文明

关于汉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遗址文明和裴李岗文明。

据史书记载及考古发现,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现代分子人类学也有证明),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建立了仰韶文化。再于距今约4600-4000年在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地区建立龙山文化。其文明传承脉络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龙山文明——二里头文明。

华夏族于商周时期迁往江汉平原,往后南迁至南部更深远的区域。

根据复旦大学的基因研究对照和历史迁移记录,汉族的扩张主因是历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动,而非大家所认为的其他民族汉化所致。相关研究结论在美国权威杂志《自然》上发表。当今南北汉族父系至少有80%的同一性,而母系也有50%的同一性。

远古时期

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了部落联盟。炎帝黄帝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胜利并称雄于中原。汉族世称“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其源盖出于此。汉族之称,起于刘邦有天下之后。近人或谓王朝之号,不宜为民族之名。吾族正名,当云中原地区。案《书》曰:“蛮夷猾夏”。《尧典》,今本分为《舜典》。《左氏》曰:“戎狄豺狼,诸夏亲昵。”闵元年。又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定十年。又载戎子驹支对晋人之言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襄十四年。《论语》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说文》亦曰:“夏,中国之人也。”则华夏确系吾族旧名。然二字音近义同,窃疑仍是一语。二字连用,则所谓复语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二语,意同辞异,古书往往有之,可看俞氏《古书疑义举例》。以《列子黄帝梦游华胥,附会为汉族故壤,未免失之虚诬。夏为禹有天下之号,夏水亦即汉水下流。禹兴西羌,《史记·六国表》。汉中或其旧国。则以此为吾族称号,亦与借资刘汉相同。且炎刘不祀,已越千年。汉字用为民族之名,久已不关朝号。

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的族源关系,所以毛泽东、朱德在《祭黄帝文》中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渭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在位于陕西省中部的黄陵县,有着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三代

夏朝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华夏氏族—夏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族源关系。《史记·夏本纪》:“禹之父曰,鲧之父曰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族在黄河中游、南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了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大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以铜为兵"的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志着夏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

商朝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黄河下游的商部落还过着原始社会“居无定处”和“不常厥邑”的流动生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诗经·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于是,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最后在鸣条会战中大胜灭夏,商汤建立了一个新的奴隶制王朝--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

商人自契受封于商地,其子孙开始于商地生息、繁衍。为保持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必须的地力和商业贸易的便利,其间要经常性的迁徙,到商汤灭夏建立新王朝,部族大规模迁徙共有八次,即契居番,昭明迁砥石又迁于商,相土东迁泰山下又迁商丘市上甲微迁于殷又迁至商丘,成汤灭夏定都。因此,商朝部族早期的生活区域和空间很大,《诗经》说其“海外有载”,势力范围达到了海滨。契为殷商部族的发展奠定了基业,所以《国语》说契(玄王)勤于商事,经十四代的努力,到了商汤才建立了商王朝。殷氏奉契为始祖,所以后世又称契为子契

商族又名殷人,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商族最早生活在哪里,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普遍的观点认为是黄河下游。在甲骨文中,“华”与“夏”二字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说:殷氏,契(xie)姓,封于商,后世迁于亳。为周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所载:“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后之,因孕,生契。”

《史记·殷本纪》对殷氏族系记载甚详,且绝大部分符合后来考古发现和甲骨文研究的结果。依《史记》、《世本》、《元和姓纂》等记载,商朝宗族是黄帝的后裔。殷氏先祖自黄帝至契的传承次序为:黄帝与嫘祖生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帝喾与简狄生契。契生活的年代,正是华夏民族开始崛起的时期。在帝尧、帝舜、帝禹的领导下,华夏民族战胜了自然灾害,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奠定了基础。契被帝舜任命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的工作,又扶助大禹,成为禹治水的重要助手之一,立下了大功,因此被封于商,都于亳(今安徽省亳州市),赐姓子。

周朝

周族与留居渭河流域的黄帝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氏女,曰姜。”。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族的外祖世系就是姓姜的炎帝部落。而周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族的父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

与商灭夏一样,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的原是商朝部属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春秋战国

楚国

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最初根据地在河南新郑。他们的一支在上古民族冲突的旋涡中与敌对势力的压迫和打击下,逐渐南迁。《楚居》记载楚人大致迁徙路线是从河南新郑出发,向豫西南和陕东南方向迁徙,于西周初年到达丹江和淅水交汇处(丹淅流域)。之后继续南下到达荆山附近的丘陵平原结合部。即:河南新郑——桐柏山——丹阳——湖北荆山。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因子,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缓慢向前发展楚文化,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文化。楚人在丹淅流域频繁活动,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遗址和遗物。

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帝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即今河南新郑一带。

吴回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曰季连,芈姓,是楚之先祖。由于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团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季连后裔大约在夏朝或商代前期被迫南迁。季连举族南徙后又从蛮俗,故而后来的华夏族视之为“楚蛮”、“蛮荆”。季连之后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其曾孙熊绎,当姬诵时,封为楚子(意为楚地的子爵)。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辩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的子孙在商末有个叫鬻熊的,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其子事文王,早以卒。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成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时,封熊绎于楚蛮之地,建都于丹阳。建立了楚国。刚建立的楚国是个很小的国家,仅二十多平方公里。

《史记·楚世家》:“当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氏,居丹阳。”此一论述认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后裔从北方迁徙至“丹阳”。这是楚人首次得到周代的正式承认。楚人在丹淅流域频繁的活动,给这里留下了众多的遗址和遗物。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省全部,重庆市贵州省河南省、安徽、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的部分地方。

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徵》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密县(今属新郑)。华邑在新郑,有熊之墟,祝融之墟。重黎,郐国均在新郑”。楚王之所以是芈姓熊氏很可能就是因为被封在祝融之墟附近的华阳,祝融之墟也叫有熊之墟。在上古文字中,“华”与“芈”这两个字的写法十分相像。

熊渠时期,楚国西征庸国,东攻扬越。春秋前期,楚大举进攻蛮人,史称熊通“大启群蛮”。楚文王时期,楚国相继灭掉邓国、绞国、权国、罗国、申国等诸侯国。在迫使曾国臣服以后,又灭掉了息国。并挥师北上,攻打了蔡国郑国。之后占领了从川东、湖北、河南省南部到安徽的千里沃土。楚成王时借姬阆之命,镇压夷越,大力开拓江南。前655年以来,先后灭贰国、谷国、绞国、弦国黄国、英国、蒋国道国、柏国、房国、国、国等诸侯国。

公元前638年,楚成王在泓水之战中战败宋襄公,楚自此称雄中原。楚庄王时期灭庸国,讨伐“陆浑之戎”。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国。公元前224年,秦国名将王翦率领60万秦军南下攻楚,楚国溃败。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

齐国

齐国出现于西周时期,国君姜姓吕姓,故称吕氏齐国,史称吕齐。姬发为酬谢为周代的功臣和宗室而封姜子牙于齐(今湖南省),后来由于三监之乱的发生周公被逼东征,最后将齐国迁到现今山东半岛一带。

公元前391年,田常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姬骄册命为齐侯。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故又称田氏齐国,史称田齐

齐国原本是战国七雄之一。孟子说齐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齐宣王进一步扩大稷下学宫,经常躬听有识之士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广泛招贤纳士,选贤任能,他以卓越的智慧和惊人的胆略伐魏,破燕,合纵抗秦,联合韩、魏以攻楚,齐国的王业得到快速发展。齐国与秦分庭抗礼,政治经济文化在列国中均占优势,是有条件统一全国的。

齐国则上承姜尚,临近儒学在鲁国王道之气,又曾经有田忌孙膑田文之类的人才,不论农工商,都有统一之基础,但偏偏成为在秦统一道路上最为软弱无力的对手,最终齐国不战而降,直至前221年被秦国所灭,齐王建却最终被活活饿死。

秦国

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为黄帝五世孙伯益(伯益)之后。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为嬴姓,其部族为嬴姓部族。夏朝末年,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孙费昌弃夏投商,为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嬴姓部族成为商朝贵族,世代辅佐商朝。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嬴姓部族的恶来与父亲蜚廉一起为帝辛效力,恶来后被周武王所杀。姬发去世后年幼的姬诵即位,商纣王之子武庚趁机发动三监之乱,嬴姓部族卷入。周公亲自率军两次东征,彻底打垮了叛军,并严厉地惩罚了参与叛乱的人。除了大量杀戮之外,还将剩下的部族予以分割,驱赶他们离开故土。嬴姓部族因此被分割并被迫迁出故地,其中一部分人被迁往黄、淮一带。另一部分人则被集体从东方迁到西方,去西周的西部边陲”戌边“,也就是秦人的祖先。此时整个嬴氏部族都论为了奴隶。

清华简”研究显示,秦并非出自西戎。考古发现早期秦文化具有东方色彩,与“清华简”的研究成果相印证。学术界主流思想认为秦人是商末战乱时西迁的华夏族。秦公一号大墓出土了3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最重大的刻有290多个篆文的石磬有“天子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的字样。帝颛顼号高阳,是黄帝的孙子,这有力地证明了秦人的族属为华夏族,与《史记》的记载是一致的。

周孝王时,造父的侄孙秦非子伯益十六世孙)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作为周代的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姬燮以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姬静封为西陲大夫,赐以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公元前771年,姬宫湦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姬宜臼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代的诸侯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秦国多位君王死于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战。

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

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422年,秦灵公在吴阳(今宝鸡市吴山)建上,祭祀黄帝;建下畤,祭祀炎帝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国超过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公元前279年的郢之战和公元前278年的鄢郢之战白起统帅的秦军攻占了当时政治核心在南阳郡和丹阳一带的楚国的南阳郡、南郡、临江郡(江夏郡)、黔中郡。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赵军损失四十万左右兵力,秦国威震天下。

公元前246年秦王秦始皇登基,于公元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

秦人势力扩张表

秦穆公时灭西戎12国;

前316年灭巴国、蜀国;

前272年灭义渠;

前230年秦灭韩之战

前228年秦攻占赵都邯郸市

前225年秦灭魏之战

前223年秦灭楚之战

前222年秦灭燕之战、赵;

前221年秦灭齐,秦王赢政(赵政)称皇帝,为始皇帝。

备注: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郡县制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大一统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深度融合

华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晋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中原地区”,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之前发现的都是华与夏的单称,且两字多次相互通用,皆为华夏之意。

周代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

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扩张到了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晋文公,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不仅如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种路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

战国时期的部族融合以比春秋时期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后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楚人的祖先本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南迁后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后与南方土著部族产生融合,并以中原商周文明为基础吸收当地其他部族的文化,缓慢发展着楚文化。

在东北方的燕国,到战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回国后率军打败东胡,置上谷郡渔阳、右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地区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的各民族与华夏族产生了一定的融合。

公元前395年商鞅变法后,秦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打败了韩、越、魏三国,而且先后兼并了周围的非华夏部族,增设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阳郡三川郡、太原郡等。

从分裂到统一

周代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华夏族内部群雄割据、纷争四起,最终四分五裂。而秦始皇统一七国建立秦朝又使华夏族从分裂走向了统一。秦始皇采取推行了郡县制,制订了“书同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

虽然秦王朝只有15年国,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刘彻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商业网,使得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华夏民族因秦朝而又得名“秦人”,西域各国及周边国家也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后来被人们遗忘了,但是“秦”(Chin)作为中国的名称却流传下来,成为印度及欧洲多种语言中中国的语源,如英语“China"。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卫满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从而使汉人这个词汇又成为华夏族区分自己与其他民族的称呼。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但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汉”这个称谓一起使用至今。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汉人”自居也以“华夏人”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古代汉族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由当初单指华夏族,扩展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周边少数民族身上。并成为了全体中华民族之人的代称,其下包括了“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侨”。

发展

汉族一出现于世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

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即俗话所说:国泰民安,人丁兴旺。封建社会时期汉族人口的发展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时期。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华夏集团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朝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

元代以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人口达1.5亿。及至清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1851年)则达4亿以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其人口约6亿,到20世纪末已达10亿以上。在地域上则从黄河、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台湾岛海南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省流域,向西北发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发展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口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巨大的发展?其中显然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的机制作用。但了解和认识汉族人口的大发展,必须了解和认识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民族同化问题。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因为汉族自古以来就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被汉族同化的少数民族在汉族总人口中比例较底。民族同化并不是汉族人口众多的主要原因,现代兴起的分子人类学研究发现南北汉族父系具有高度同一性,母系也有60%左右的同一性。

近代时期

汉族历来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对于封建地主阶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压迫剥削,自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中国古代举行过大大小小千百次农民起义,其中有些是以汉族或某一少数民族为主,有许多其他民族参加的起义斗争。斗争的目标也不断深化。明末李自成起义,曾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清代太平天国运动中制订了《天朝田亩制度》,说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农民已试图用平均主义去改变封建土地不均与等级森严的封建压迫。虽然这些起义都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而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民族压迫,汉族人民有着英勇反抗的历史记录,尤其是对于外国侵略者,汉族人民往往与国内其他各民族联合起来,共同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斗争。明朝中叶以后,西方殖民者东来,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郑成功领导的抗清队伍一举驱逐荷兰殖民者,这一斗争得到了台湾各族人民的支持。清初,沙俄殖民者侵入黑龙江省流域,黑龙江各族人民共同奋起坚决反抗,后来在康熙帝决策进行驱逐沙俄殖民者的雅克萨战斗中,汉族军民和各族军民紧密团结、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说明在古代中国各族人民当外国殖民者侵入时,已表现了同仇敌忾、团结战斗的英勇斗争精神。

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历了一个世纪之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分解,在东南沿海形成了以上海市广州市天津市等大城市为代表的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并且主要在这些大城市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肆意掠夺,破坏了中国主权,以至策划瓜分中国。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法国侵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地区,等等,给中国强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块领土。所有这些都表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中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支柱。1840年以后发生的历次反侵略战争与其他形式的反侵略斗争,都是汉族和中国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参加的。尽管历史上民族压迫所造成的隔阂仍然存在,但在外国入侵、大敌当前的民族危急关头,则充分表现了中国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以及平英团斗争、义和团运动等,都是以汉族人民为主要参加者,同时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参加的反侵略斗争。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所发动的广州起义镇南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及辛亥革命,均为以汉族为主体有少数民族成员参加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在“同盟会”时提出的“民族主义”,以推翻二千年封建专制君主制度紧密结合,与那些单纯鼓吹排满的政治派别划清了界限。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中华民国,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为政体,虽被帝国主义操纵的军阀所篡夺,但对汉族和中国其他各民族的觉醒,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以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导致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与胜利,一般都是在汉族地区首先兴起,逐渐发展到边疆民族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汉族与各兄弟民族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联合起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求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反对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求得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建立独立富强的新中国,成为汉族人民与各兄弟民族共同的行动纲领。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现代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发展,不仅汉族本身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和各兄弟民族建立了以平等、团结、互助为特点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汉族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正在与各兄弟民族一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祖国大步前进。汉族与各兄弟民族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在迅速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