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鸡 :两胁及尾下具白纹的小型涉禽

更新时间:2024-09-21 01:59

小田鸡(拉丁学名:Porzana pusilla)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小型涉禽,共有7个亚种。体长17-18厘米,嘴短,背部具白色纵纹,两胁及尾下具白色细横纹。雄鸟头顶及上体红褐,具黑白色纵纹;胸及脸灰色。雌鸟色暗,耳羽褐色。幼鸟颏偏白,上体具圆圈状白色点斑。与姬田鸡区别在上体褐色较浓且多白色点斑,两胁多横斑,嘴基无红色,腿偏粉色。栖于沼泽型湖泊及多草的沼泽地带。快速而轻巧地穿行于芦苇中,极少飞行。常单独行动,性胆怯,受惊即迅速窜入植物中。杂食性,但食谱中大部分为水生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分布于北非和欧亚大陆,南迁至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

外形特征

小田鸡有7个亚种,亚种之间的区别主要依据体形大小、上下体羽毛的颜色及深浅、喉和胸的颜色以及腹部有无条纹。成鸟两性相似。头顶、枕、后颈橄榄褐色,具黑色中央纵纹,后颈的条纹不清晰,其余上体橄榄褐色或棕褐色,具黑色纵纹,肩羽、背、腰、尾上覆羽和内侧翅覆羽具白色斑点。尾羽黑褐色,羽缘棕褐色。翅覆羽橄榄褐色,内侧覆羽具宽黑色纵纹和白斑。飞羽黑褐色,第1枚初级飞羽外羽缘白色,次级飞羽羽端具白色小斑点。有蓝灰色眉纹和棕褐色穿眼纹。颏、喉棕灰色,颊、颈侧和胸蓝灰色,胸羽的羽端沾棕色。腹、两胁和尾下覆羽黑褐色,具白色横斑纹。腋羽和翅下覆羽灰褐色,腋羽具少量白斑,尾下覆羽有黑白两色横斑纹。雌鸟喉白色,下体羽色较淡。

幼鸟下体棕白色,颈侧、胸和两胁淡红褐色,从面部到胸常有斑点,两胁杂有白纹。早成雏全黑色,绒羽尖端染有绿色。

虹膜红色,幼鸟虹膜红褐色。嘴角绿色,嘴峰和端部色较深。腿和脚黄绿色至污绿色,爪角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3-50g,♀42-45g;体长♂150-190mm,♀175-182mm;嘴峰♂15-20mm,♀15-17mm;翅♂82-93mm,♀80-89mm;尾35♂-45mm,♀41-50mm;跗♂24-29mm,♀23-27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分布于海拔400-1100米的中、低山水域附近,栖息于沼泽、苇荡、蒲丛和稻田中、山地森林、平原草地、湖泊、水塘、河流、水库、沼泽等湿地生境,尤以富有芦苇等水边植物又有开阔明水面的湖沼及其邻近草地灌丛地区较喜欢。有时也出现于水稻田和盐田及其附近草丛与泄丛中。繁殖季节栖息地以低而密的草丛为特征,或成片的植物如芦苇、草、香附米灯草藨草虉草等;非繁殖季节栖息地较为广泛,包括低山丘陵地带、林缘溪流、沼泽化草甸和农田附近、水稻田及其杂草丛生处。

生活习性

迁徙

小田鸡在中国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夏候鸟,每年4月上、中旬迁来,9-10月南迁,居留期约5个月。在北戴河区秋季曾见有少数小田鸡南迁时途经此地,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主要路过期,在秦岭、北京、白洋淀和河南桐柏山均为夏候鸟,甚至在长江以南的安徽石臼湖3-4月及8月亦可见到,因此估计小田鸡在长江以北为夏候鸟,在长江以南为旅鸟,有些则飞到华南及其以南地区越冬,但冬季在河北和江苏等地也出现过大群或小群。

习性

清晨和傍晚到夜间最活跃,常单独活动。性胆怯,善隐蔽,受惊即迅速窜入植物中,或突然起飞,但飞不高很快落下。能在地上草丛中穿行,也能在水面植物上敏捷而快速的奔跑,很少游泳和潜水,也不喜欢飞行。遇危险时多通过奔跑和匿藏来逃避,被迫时才突然飞起,飞行慢而迟缓,而且一般飞不多远又很快落入草丛或泄丛。鸣声柔和而低,像吹哨声。

食性

杂食性,但食谱中大部分为水生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包括鞘翅目半翅目、蜻蜒目、襀翅目、石蛾科和蚊科,也吃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小甲壳亚门、小鱼以及绿色植物和种子(包括苔草),在笼养条件下还吃小蜥蜴和铅山壁虎。常在植物茂密处及其附近活动,喜欢在水较浅而即将干涸的泥坑中觅食。在地面上落叶堆中或浅水中探食,偶而在较深的水中觅食,通常一边在漂浮植物和折断的芦苇上行走和游泳,一边觅食,还可一再潜水捕捉食物。有时也在水边泥地上或水中植物上奔跑觅食,很少通过游泳或潜水觅食。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澳大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中国、刚果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埃及、埃塞俄比亚、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朝鲜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黎巴嫩利比亚、马其顿、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新西兰、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葡萄牙、罗马尼亚、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新加坡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瑞士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文莱柬埔寨喀麦隆丹麦法罗群岛芬兰香港特别行政区爱尔兰卢森堡斯洛伐克瑞典、阿拉伯叙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

繁殖于欧洲南部,往东经中亚,贝加尔湖、西伯利亚地区南部、蒙古,一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越冬于非洲东部和南部、伊朗印度斯里兰卡、泰国、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中国分布

广泛分布,见于北京(通县专区)、天津市(团泊洼)、河北省白洋淀北戴河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辽宁省双台子区河口、东沟、大连市盖州市、辽中、义县)、吉林(白城、公主岭市、安图、敦化)、黑龙江省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尔滨市兴凯湖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绥化、伊春、松花江、黑河、大兴安岭)、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盐城市东台市)、浙江省舟山市温州市平阳县)、安徽(石臼湖)、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江西省(乐安敖溪水库)、山东省(青岛大沽口)、河南省桐柏山)、湖北(江汉区湖群)、湖南(东洞庭湖)、广西(北部湾北部)、云南(昆明、新平、耿马、蒙自)、陕西(秦岭)、甘肃(庆阳、平凉、兰州、河西走廊、天水市、武都)、青海省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贺兰县银川市永宁县吴忠市青铜峡市灵武市)、新疆(于田县、喀什、莎车县叶城县塔里木河天山、巴音布鲁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伊犁河、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台湾(台中、南投、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新竹、澎湖)和香港。

繁殖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河北省河南省、陕西南部、新疆西部;迁徙时经过广东省、青海、甘肃省、湖北、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部分越冬于云南和广东,偶尔漂泊到香港和台湾。

繁殖方式

繁殖期因各地纬度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中国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区繁殖期为5-6月。单配制,有领域性,仅在繁殖季节维持配偶关系。巢建于水边密集的植物丛中,或在沼泽地中较高的丘地上或芦苇堆上。雌雄均参与营巢,巢材以芦苇为主,杂以其他草的茎、叶等,巢浅而疏松,呈圆盘状,外径10-12cm,内径8-10cm,巢高约13cm,深约4cm。5月下旬开始产卵,一般隔日产汽车公司1枚,每窝卵4-10枚,常见为6-9枚。卵椭圆形,土黄色,上面布有栗色小斑块。卵的大小为19.1-21.8mm×26.0-30.7mm。窝卵足数后开始孵卵,孵卵以雌鸟为主。孵化期19-21天。早成雏为早成鸟,孵出后不久可离巢。由双亲喂养和照顾,几天后可自行觅食,约35-45日龄长出飞羽,长出飞羽前可独立生活,1岁可开始繁殖。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