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市 :中国湖南省邵阳市代管的县级市

更新时间:2023-07-19 10:21

邵东市,通称“邵东”,古称“昭阳”,是邵阳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邵东市位于湘中腹地,邵阳市东郊,东临双峰县衡阳市,南邻祁东县,西接邵阳县和邵阳市双清区,北交新邵县涟源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2°05′,北纬26°50′-27°28′,陆域面积为1672.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96.64平方公里。该市辖3个街道、18个镇、4个乡、1个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市政府驻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兴禾大道228号。截至2022年,邵东市常住人口为134.5万人。

邵东市地势南北崛起,中部抬升,东西倾斜,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和冬季较长,春季和秋季较短。邵东市历史悠久,古属荆州,西汉初年,邵东隶属于长沙国的昭陵县。三国时期,张飞夺取了零陵郡,使邵东成为蜀汉的一部分。公元581年,隋朝废除了邵陵郡,将其改名为邵阳县。明朝时期,邵阳县归属于湖南道的宝庆府。197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南省设立娄底地区,邵东县从中划分,改属娄底地区管辖;1983年8月实行市带县体制,邵东县再次从娄底地区划分,改属邵阳市管辖。2019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邵东县,设立县级邵东市,以原邵东县行政区域为邵东市的行政区域。

截至2022年末,邵东市实现生产总值72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了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8亿元,增长了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3.9亿元,增长了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3.8亿元,增长了3.8%。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8:38:53.2。邵东市以传统轻工产业为主导,其中小五金打火机、中医药、箱包、鞋业、印刷、食品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和市场份额。注塑打火机、永吉红包、书包等行业在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邵东市素有“百工之乡”“商贸之城”和“民营之都”的美称。邵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涌现出众多的英才。近代以来,邵东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历史名人,包括民族义士贺金声辛亥革命将领蔡锷、革命先驱匡互生、音乐泰斗贺绿汀、新闻怪杰严怪愚、抗日将领袁国平、抗日爱国名绅申顺卿等。同时还传承有邵东木偶戏和邵东花鼓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文物有袁国平故居等。

名称由来

1952年,邵东县从邵阳县划分出来,由于邵东县的全部境内都属于老邵阳县的东乡,因此得名邵东县。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属楚地。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时废除了分封制度,建立了郡县制度。邵东属于长沙郡。

西汉初年,邵东隶属于长沙国的昭陵县。公元前123年,刘彻将昭陵县划归零陵郡管辖。公元5年,刘衎刘设立了昭阳侯国,依然属于零陵郡。当时的昭阳侯国大致对应现在的邵东地区。从那时起,邵东成为单独建制的侯国(相当于现在的县级政体)。

魏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张飞夺取了零陵郡,使邵东成为蜀汉的一部分。然而,后来关羽失去了荆州市,导致邵东并入了孙吴。公元266年,吴王孙皓永州市北部设立了昭陵郡,其郡治设在现在的邵阳市。昭陵郡下辖五个县,包括昭陵、邵阳(即现在的邵东)、夫夷(现在的新宁县)、高平(现在的隆回县)和武冈市

公元280年,司马炎为避讳父亲司马昭的名字,将昭陵郡改名为邵陵郡,同时将昭阳县改为邵阳县。从那时起,邵阳这个名称开始流传,但是具体指的是现在的邵东地区,县治设在余家桥。

隋唐时期

公元581年,隋朝废除了邵陵郡,将其改名为邵阳县,并将县治从余家桥迁移到现在的邵阳市。隋代邵阳县隶属于潭州的管辖,其范围非常广大,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邵东、邵阳市、邵阳县、新邵县、隆回、城步苗族自治县新宁县、武冈、绥宁县洞口县隋炀帝时期,邵阳县被肖铣所占领,并改称为泽州

李治将建州改为南梁州李世民又将南梁州复名为邵州李隆基将邵州再次改为邵阳郡,而李亨又将邵阳郡改为邵州,属于江南道的管辖范围。

五代时期

天福年间(公元942年),曾经一度将邵州改为敏州,而邵阳县则改为敏政县。然而,这段时间很短暂,很快又改回了邵州,而敏政县恢复为邵阳县,隶属湖南道的武安军进行管辖。

两宋时期

宋朝将全国分为十五路,邵州归属于荆湖南路。南宋赵昀赵在担任太子期间,被封为邵州防御使。当他登基成为皇帝时,改变年号为宝庆(公元1225年),并将邵州升格为宝庆府。这是皇帝使用自己的年号来命名封地,作为一种纪念。宝庆这个名称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使用的。

元明清三代

元朝,全国被分为十一个行省,邵阳市隶属于湖广省的宝庆路。

明朝时期,邵阳县归属于湖南道的宝庆府。

清代时期,邵阳县则隶属于湖南布政使司的宝庆府。

民国时期

护法战争前后,宝庆府被改为宝庆县。1928年,宝庆县又被改名为邵阳县。1938年,湖南省全境被划分为九个行政区,邵阳为第六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0日,邵阳获得解放并成立邵阳县人民政府。1951年11月17日,邵阳县驻邵东办事处成立,辖区包括邵阳县八至十三区以及第一区和十四区的一部分。1952年2月16日,邵东县正式成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邵东县辖17个区、499个乡和两市镇(范家山、佘田桥、廉桥镇、管市镇)。1955年,撤销区并乡,全县划为55个乡和两市镇。1958年,将板桥、石桥、鸡笼、蒋河桥及高崇山乡的大部分划入邵阳市,同时将界岭街双峰管辖的一边及腰铺等地划入邵东县。全县建立17个人民公社。1961年,全县调整为8个区、73个公社、3个城市公社、7个国营农林场。1962年11月,邵阳市高崇山公社的大部分和鸡笼、蒋河桥、板桥复划归邵东县。同时,全县调整为9个区、80个人民公社、1个镇。1963年,将邵阳县高塘、横板、马土皂3个大队划归邵东县。1965年,全县调整为9个区、43个人民公社、1个镇。1969年,邵阳县山东大队划入邵东县。1970年,新邵县合心、万富2个大队划入邵东县。1977年,高崇山、鸡笼2个公社划入邵阳市。1979年12月,邵东县划出邵阳地区,改属涟源(娄底)地区管辖。1983年8月,邵东县再次划出娄底地区,改属邵阳市管辖。牛马司、佘田桥、廉桥镇3个乡撤销,设置3个镇。1984年2月8日,人民公社改为41个乡和1个区级镇。1985年3月9日,板桥、蒋河桥两个乡划归邵阳市郊区管辖。

2019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邵东县,设立县级邵东市,以原邵东县行政区域为邵东市的行政区域。

地理

位置境域

邵东市位于湘中腹地。它位于湖南省邵阳市的东部,东部与双峰县衡阳市相连,南部与祁东县相邻,西部与邵阳县、邵阳市双清区接壤,北部与新邵县涟源市相交。邵东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到112°05′,北纬26°50′到27°28′之间。南北长约59公里,东西宽约56.7公里,总面积为1768.75平方公里。

气候

邵东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和冬季较长,春季和秋季较短。春季气温变化幅度大,时冷时暖,伴有低温阴雨,偶尔出现雷雨和大风。夏季炎热且持续时间较长,气温较高,阳光充足,经常有雷阵雨,有时面临干旱的情况。秋季天气晴朗温暖,降雨较少,昼夜温差大。冬季湿冷且严寒,但持续时间较短,有时会有霜雪和冰冻。年平均气温为16.6℃,最热月均温为32.91℃,最低月均温为1.7℃。全年除7月外,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2.3米/秒;3月最大,平均为2.5米/秒,6月、8月最小,平均为2.1米/秒,其他月均在2.4米/秒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27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1150至1350毫米之间。西北部降水较多,超过1300毫米;而东南部降水较少,低于1250毫米,佘田桥区仅约12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4月至6月,平均为556.9毫米,占年降雨量的44%,常常会发生暴雨导致灾害。7月至9月降雨较少,平均为288.1毫米,占年降雨量的22%,常常出现旱情。

地质

邵东市位于祁阳山字型构造前弧的强烈褶皱和冲断地带,构造形态极为复杂,各种构造形迹相互干扰和截切穿插。东南部展布着北北东向的祁阳山字型构造脊柱,弧部略向西凸出。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大多数构造线的方向都是北北东向。根据构造形迹发育方向和形成时期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东西向构造、新华夏系构造和祁阳山字型构造三个组。

该地区的地层相对完整,除了缺失了志留系地层之外,从元古界的震旦系到第四系都有露头。在东南部地区,主要露出印支期的花岗石、石炭系、泥盆系、奥陶系、寒武系和震旦系的砂岩页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硅质岩、浅变质板岩和浅变质砂岩等。而在北部地区,主要露出侏罗系、二叠系、三叠系、石炭系和泥盆系的砂岩、页岩、灰岩、泥灰岩、煤、石膏矿等。中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露出第三系、白垩系、二叠系和石炭系的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砂岩、页岩、泥砂岩、白云岩、煤、石膏等。在邵水测水蒸水和部分支流的两岸,还发育有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

在该县境内,第四系的残坡积层广泛分布,覆盖较厚,约为2~8米。在花岗石分布区,风化层甚至可达到20米以上的厚度。岩浆岩的露头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邵东县东南角的灵官殿、石株桥、茶子山等地,面积约为88平方公里。这些岩浆岩包括细中粒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的斑状二云母花岗岩以及细粒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这些岩浆侵入过程中显示出明显的角岩化特征,蚀变带宽度约为500~1200米。

地形地貌

邵东县地处湘中丘陵地带,属于浸融蚀地貌类型。其地形特点如下:丘岗地占总面积的61.18%,山地占据21.69%,平原地形相对较少,仅占10.85%,主要呈现溪谷平原。地势整体上南北崛起,中部地区向东西两侧成阶梯式倾斜,形成了境内三大水系分水岭。邵东位于雪峰山和南岭山系之间,这个地带是丘岗、谷地、低丘小平原以及若干小型盆地的分布区域。地势随着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中部呈现东西倾斜的抬升趋势。大云山是邵东最高点,海拔998.4米

水文水利

水文

邵东市境内的主要河流有蒸水邵水测水,它们分别源自灵官殿、双凤、砂石地区,呈放射状向东、西流出邵东县境,并最终注入湘江资江。境内无湖泊。

邵水

邵水又称桐江,古称云泉,是资江的一级支流,它的上游称为桐江,位于曹家坝以上。邵水的源头位于邵东县双凤乡回龙峰西北岩幽里,从那里向东北流动28.5公里,直至棠下桥处。在该段河流中,河宽约为15米,河床主要由泥沙组成。之后,邵水向西转折15公里,到达铜钱湾,在铜钱湾,黄陂水从北方注入邵水。再向西流5公里,邵水抵达两市塘,此处是邵水汇合桂江水的地方,此时河宽约为20米。继续向西流13公里,邵水汇入落水河,在汇合处称为田家渡。再继续向西流2.5公里,邵水到达牛马司双江口,此处西洋江从北方注入邵水,此时河宽约为40米。最后,邵水继续向西流16公里,在驻马桥曹家院子附近离开邵东县境。邵水流域面积为916.2平方公里,流程长达80公里,平均坡降为0.77‰。在邵水流域中,有81条大小支流,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有34条。在两市塘以下的河段,曾经一度适合通航。

蒸水

蒸水,又称草河,古称承水。它发源于邵东县郑家冲地区。蒸水向北流经灵官殿,然后经过佘田桥,东折经过水东江,最后从南塘村石马湾流出邵东县境,进入衡阳市,最终汇入湘江,是湘江的一级支流。蒸水在邵东县内的流域面积为563.7平方公里,河流长度为66公里,平均坡降为1.69%。它有98条大小支流,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0条。整个流域基本呈羽毛状排列,河道蜿蜒曲折。从河源到石家园段,河谷宽度在200到500米之间,河道宽度为5米,水深约为0.2米。而在石家园到先江堂的3.5里段,山脉夹岸,形成峡谷,谷宽在50到150米之间。罗家湾以上被称为蒸水上源,流域面积为156.1平方公里,周围环绕着海拔400到650米的山峰。在这个区域,沟壑纵横,梁交错,主要由花岗石构成,容易受到风化的影响。山洪的冲刷导致河床严重淤塞。

测水

测水是湘江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邵东县烟德冲地区,然后向西北流动,途经乌龙岩和砂石,注入光岭水库。接着,测水折向东北,经过双江桥,最后从香花树流出邵东县境,进入湄水。邵东县境内的流域面积为359.7平方公里,流程为26.8公里,坡降为2.24‰。在整个流域中,测水有42条大小支流,其中有12条流域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

水利

邵东县拥有9座中型水库,如黄家坝水库、流光岭水库等。此外还有26座小型水库,如大湖塘水库、洞山岩水库等。这些水库的规模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水资源储备和灌溉供水等功能。除了水库,邵东县还有4个中型灌区,其中包括黄家坝、三都灌区等。这些灌区在农业灌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水源支持农田的灌溉需求。同时,邵东县还拥有23个中型水闸,例如马家坝水闸、封江坝水闸等。

土壤

邵东市境内土壤有7个土类,16个亚类,51个土属,137个土种。

水稻土类

包括淹育性水稻土亚类、育性水稻土亚类、渗育性水稻土亚类、潜育性水稻土亚类、沼泽性水稻土亚类和矿毒性水稻土亚类。水稻土类总面积为50.63万亩,有机质含量为3.72%,全氮含量为0.206%。其中,淹育性水稻土亚类面积占2.7%,包括浅黄泥、浅黄沙泥、浅灰板田、浅紫泥田等4个土属,9个土种。潴育性水稻土亚类面积占63.7%,包括河沙泥、红黄泥、黄泥田、黄沙泥等11个土属,45个土种。渗育性水稻土亚类面积占0.4%,包括白善泥和白散泥等2个土属,6个土种。潜育性水稻土亚类面积占29.7%,包括青泥田、冷浸田等2个土属,8个土种。沼泽性水稻土亚类面积占3.1%,包括烂泥田等1个土属,3个土种。矿毒性水稻土亚类面积占0.4%,包括金属矿毒田、非金属矿毒田和废水污染田等3个土属,5个土种。

红壤土类

面积为96.27万亩,占山地旱土面积的88.32%。包括红壤和红壤性土,以及黄红壤三个亚类,共18个土属,40个土种。红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在0.57%至3.28%之间,氮、磷、钾含量较低。

黄壤土类

面积为4917亩,占山地早土面积的0.45%。包括1个亚类,4个土属,4个土种。主要分布于海拔700~900米之间的地区。黄壤土氧化铁高度水化,呈黄色,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为1.4%至3.5%。

紫色土类

包括酸性、中性和碱性三个亚类,共3个土属,3个土种。面积为11185亩,占旱土面积的4.36%。紫色土自然肥力属中等,磷、钾含量较高。

黑色石灰土类

面积为5.28万亩,占山地旱土面积的4.85%。主要发育于石灰岩风化壳上,含有碳酸钙,具有明显的石灰反应。包括1个亚类,2个土属,4个土种。

红色石灰土类

面积为5.78万亩,占山地旱土面积的5.31%。主要发育于石灰岩风化壳上,土层上酸下碱,土体呈黄色或黄红色。包括1个亚类,2个土属,2个土种。

潮土类

面积为414亩,占旱土面积的0.16%。主要分布在邵水沿岸的河滩地和沙洲地。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耕性好,有机质含量为2.28%,全氮含量为0.97%,全磷含量为0.99%。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邵东市的耕地总面积为794807.10亩(52987.14公顷)。其中,水田占比例为72.51%,占据576298.05亩(38419.87公顷),而旱地占比例为27.49%,占据218,509.05亩(14567.27公顷)。除此之外,城镇和村庄范围内还有尚未开发建设的土地面积为24838.95亩(1655.93公顷),目前用作耕地。其中,水田面积为13738.50亩(915.90公顷),旱地面积为11102.85亩(740.19公顷)。

截至2022年,邵东市的园地总面积为80742.60亩(5382.84公顷)。其中,果园占44.57%,面积为35990.55亩(2399.37公顷);茶园占4.06%,面积为3274.20亩(218.28公顷);其他园地占51.37%,面积为41477.85亩(2765.19公顷)。总体而言,园地主要分布在灵官殿镇魏家桥镇简家陇镇牛马司镇火厂坪镇仙槎桥镇九龙岭镇等乡镇,占据全市园地面积的51.94%。

水资源

该县的地下水主要存在于石灰岩中,占总地下水量的88%。北部的和南部的双凤乡地区,石灰岩露头面积为91.1平方公里,年天然地下水量为0.2亿立方米,埋藏深度在43到75米之间。中部的砂石和周官桥地区,石灰岩露头面积为367.9平方公里,年天然地下水量为0.8亿立方米,埋藏深度在0到10米之间。东部的团山一界岭和西部的驻马桥以及北部的廉桥镇一马皇冲地区,石灰岩面积为406.7平方公里,年天然地下水量为0.5亿立方米,埋藏深浅各不相同。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邵东市的林地总面积为1098698.10亩(73246.54公顷)。其中,乔木林地占比53.34%,面积为586027.35亩(39068.49公顷);竹林地占比7.38%,面积为81061.65亩(5404.11公顷);灌木林地占比6.85%,面积为75307.35亩(5020.49公顷);其他林地占比32.43%,面积为356301.75亩(23753.45公顷)。总体而言,林地主要分布在灵官殿镇简家陇镇水东江镇、堡面前镇、黑田铺镇等乡镇,占据全市林地面积的39.30%。目前,境内没有原始植被,除了用于耕作的土地,主要是经过多次逆向演替形成的马尾松纯林。南部山地主要分布着松树、竹子、杉木等的混交林,灌木和禾本科杂草的覆盖相对较好。其中,海拔990.4米的大云山的自然植被垂直分布带非常明显:500米以下地区是马尾松、杉树、孟宗竹以及其他阔叶树木的混交林;500~700米是以灌木为主的灌草群落;700米以上则是以草本植物为主的草灌群落。北部低山地区还保留了一些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而中部丘陵地区主要是马尾松纯林,还有一些稀疏林和残存林地。

生物资源

据调查,截至2022年邵东市中药材的品种约有170余种,其中家种品种超过40种。家种的主要品种包括玉竹芍药、丹皮、龙芽百合、白术射干玄参等地道品种。值得一提的是,“邵东玉竹”被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确认为“地理标志产品”。邵东的中药材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15.36万亩。目前,已经有10余家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了玉竹、白芍、丹皮、龙芽百合、白术、射干、玄参等道地中药材的生产基地。此外,还成功建设了廉桥国家级中药材市场。

矿产资源

邵东县的成矿条件良好,具有丰富的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全县已探明的矿种有31种(包括亚种),其中17种矿种已确定储量,11种纳入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已开采的矿区达到24个,此外还有48个未纳入表内的砂石岩类矿床。全县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布相对集中,煤炭、锰矿石石膏等矿产主要集中在北部的邵阳市凹陷煤油气非金属成矿区,而铁矿、铅锌等矿产主要分布在南部的苗儿山-关帝庙钨锑铜铅锌成矿带。据统计,邵东县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5923.1万吨,石膏资源储量为1.62亿吨,锰矿资源储量为978.6万吨。这些矿产资源的丰富度和分布特点对邵东县的经济发展和工业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邵东市境内共有245科、792属、2826种维管植物。其中,杉木王马尾松和阔叶用材林是主要的210种用材树种。经济林树种有432种,包括孟宗竹油茶油桐、漆树、板栗、乌桕小叶白蜡树和山苍子树等,它们成片地分布在该地区。受国家Ⅰ级保护的植物有银杉资源冷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红豆杉和银杏等,而国家Ⅱ级保护的植物有三尖杉篦子三尖杉华南五针松(原变种)、香、连香树多杆香樟闽楠鹅掌楸峨嵋含笑水青树、香果树、榉树半枫荷花榈木红椿木毛红椿喜树和香果树等

动物

邵东市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397种,分属5纲,33目,102科。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鳞甲目、黄莺;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白鹭中国大鲵黑冠鳽猫头鹰等。

自然保护区

邵东市全市共佘湖山自然保护地1个自然保护区。

佘湖山自然保护地

邵东市佘湖山自然保护地,面积5627.96公顷,地跨野鸡坪镇,余田桥镇和堡面前乡三地,占邵东市国土总面积的3.17%。佘湖山四季分明,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80%以上,繁衍了十分丰富的亚热带物种和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保护区以保护白鹭麻鹭为主。目前保护地内约有白鹭麻鹭4万只。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干旱

盛夏和秋末时,邵东县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天气炎热高温,降水量较少,同时蒸发量较大,常常出现夏秋干旱的情况。夏季旱情通常从6月底至7月初开始,而到立秋前后解除,大约持续30天左右。秋季旱情一般从8月中旬或下旬开始,直至9月下旬或10月初结束,大约持续30到40天。

洪涝

邵东县春末夏初经常出现暴雨天气,导致山洪暴发和河水泛滥。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邵水蒸水这两个主要的河流以及它们的支流两岸。一些地方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其中包括两市塘、湾泥渡、灵官殿、佘田桥、水东江等地。2014年5月25日,邵阳市邵东县遭受持续特大暴雨袭击,全县426个村被淹,县城严重积水,人员被困,受灾总人口达37万,因灾死亡5人,紧急转移安置2.5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2.8亿元,受灾地区部分房屋、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大风、冰雹

邵东县内,雷雨大风和冰雹往往以间隙性的形式出现,有时一年可能会发生数次。这些天气现象主要集中在4月、7月和8月。雷雨大风和冰雹的主要路径有三条。第一条是从新邵县入境,经过范家山至驻马桥。第二条是自邵阳县入境,经过仙搓桥至棠下桥。第三条是由祁东县入境,经过毛荷殿至佘田桥。冰雹的团粒大小各异,有些小如黄豆,有些大如鸡蛋。降雹的时间通常为几分钟到半小时,瞬时最大风力可达8级以上。在冰雹经过的路径上,房屋、树木和农作物都可能受到损害。

低温冰冻

春季低温阴雨通常发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一般会有2到3次低温天气,并伴随连绵阴雨。在4月初,常常会出现强冷空气和中等冷空气,持续时间一般为3到5天,有时短则1天,长则超过10天。五月份也会出现低温天气,尤其是在5月到6月上旬,冷暖气流活动频繁,气温波动较大,连绵阴雨较多。有时会出现连续5天以上的日平均气温≤20度的低温阴雨天气。

冰冻现象在清末以来共发生过10次严重冰冻。一般来说,冰冻期间通常集中在12月底至2月下旬,其中以一月份到二月中旬较为频繁。冰冻期一般持续3到4天,山地地区的冻结期可能更长。严重的冰冻天气会导致交通中断,柑橘属果树以及活立竹木等受到损害。

地质灾害

根据湖南省地环总站和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察院对邵东县的初步调查结果,该县内存在石膏采空区,涉及县城15个行政村(社区)范围,总面积约为2.69平方公里,体积约为2151.8万立方米。这些石膏采空区的上顶板最浅处距离地面仅有18米(福利矿),平均深度约为50米左右。这些采空区对常住人口约3万余人和1400余栋房屋构成威胁。此外,堡面前、灵官殿、简家陇、水东江、砂石、流光岭、界岭、流泽镇、牛马司、双凤、魏家桥、仙槎桥、团山等13个乡镇的部分山地和采矿区属于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高风险区。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邵东市下辖3个街道,18个镇,4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地大禾塘街道兴和大道288号。

政治

现任领导名录(2023年)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邵东常住人口为103841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口增加了141797人,增长比例为15.8%,年平均增长率为1.48%。

全市共有家庭户374425户和集体户9030户。家庭户的人口总数为970053人,集体户的人口总数为6836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9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了0.69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43351人,占总人口的52.32%;女性人口为495065人,占总人口的47.68%。总人口的性别比例为109.75,相较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升了1.12。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1123人,占总人口的21.29%;15-59岁人口为599688人,占总人口的57.7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17605人,占总人口的20.9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326人,占总人口的16.0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1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7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9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44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789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272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747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71465人。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文盲人口(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698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了5379人,文盲率下降了0.85个百分点,从2.49%下降至1.64%。

民族

邵东市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地区。汉族人口占比为99%。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94629人。邵东市有29个民族,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高山族拉祜族景颇族土族布朗族毛南族仡佬族乌孜别克族基诺族。其中,人口超过1万的只有汉族。人口不足100人的民族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族、佤族、高山族、拉族、景颇族、土族、布朗族、毛南族、仡佬族、乌孜别克族和基诺族,共计25个民族。

语言

邵东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相比,有以下特征:

声母比较

邵东方言中有10个声母与普通话的音值大致相同,但来自中古知、照三等韵的[t][t’][d]的发音部位靠后,具有舌面前音[ȶ][ȶ’][ȡ]的音色。邵东方言中的带有舌面音色彩的音,可能是向普通话[tʂ]和[tɕ]过渡的音,但仍记做舌尖前音[t][t’][d][l]。邵东方言中边音[l]和鼻音[n]的发音部位也比普通话稍后;[ts][ts’][s][z]的发音部位也稍后一些,舌尖和上齿龈稍后的部位形成阻碍而成声;而来自中古知、照三等韵的[s][z]更为靠后,略带有翘舌音的色彩,仍记做[s][z]。邵东方言保留了一套完整的浊音声母[b][v][d][ɡ][ŋ][γ][dz][dʑ][z][ʑ],而普通话没有这些浊音声母。邵东方言中的塞音[p][t][k]和[b][d][ɡ],塞擦音[ts][tɕ]和[dz][dʑ],擦音[f][s][ɕ][x]和[v][z][ʑ][γ]在同一个发音部位上有严格的清浊对立,而普通话中没有这种对立关系。邵东方言没有舌尖后音,普通话中舌尖后音的声母在邵东方言中有些对应的字读作舌尖前音[ts][ts’][s][dz]和舌面音[tɕ][tɕ’][ɕ][dʑ],另一部分读作[t][t’][d]。邵东方言中具有零声母的字较少,普通话中一些具有[Ø]声母的齐齿呼字,在邵东方言中读作[n]或[l]声母。邵东方言中有声母[ŋ],而普通话中没有,邵东方言中那些在普通话中以[ŋ]发音的字,大多在邵东方言中读作无声母。邵东方言中的[n]和[l]声母相混,没有明显的区别,不是对立的音位。普通话中的[n]和[l]声母在邵东方言中大部分读成边音[l],只有在鼻韵母前面的位置上读成接近[ȵ]的音。在精组、知组、照组、见组和山摄合口三四等韵的字中,在普通话中声母应该读作[tʂ]组或[tɕ]组,而邵东方言中这些声母读作[k]组,说明邵东方言较好地保持了中古音的原貌,没有出现普通话的“腭化”现象。对于非组宕摄合口三等韵的字,在普通话中声母应该读作[f],而邵东方言中这些字的声母读作[x],例如“放、换、房”等字。

韵母比较

邵东方言中的单韵母只有7个,而普通话中有10个,邵东方言缺少[ʅ][ə][γ][u]这四个韵母,但多出了[ɯ]这个韵母。普通话中的[ʅ]音在邵东方言中大多发音为[ɿ],只有极少数字如“石、尺、吃”读作[a][ia]韵。普通话中的[ə]韵在邵东方言中的发音差别较大,如“耳、儿、饵、尔、迩”等字读作[ɛ]韵;而“二、贰”读作[ł]韵;而“而”的发音为[a]韵。邵东方言中大部分普通话中的[Ɣ]韵的字读作普通话的[iɛ]韵母,少部分读作普通话的[ei]等。邵东方言中的[ɯ]大多对应普通话中的[u]。邵东方言中的[y]与普通话中的[y]相比,在发音时上齿和下唇形成窄缝,带有摩擦音的色彩。邵东方言中的复合元音韵母有13个,与普通话中的13个相对应。在比较中,邵东方言缺少[iau][ou][uo][iou]这四个韵母,但多出了[io][i⌊][y⌊][iəɯ]这三个韵母。两种方言相同的9个韵母是[ia][iɛ][yɛ][ua][ai][ei][au][uai][uei]。其中,[ia][iɛ][yɛ]三个韵母在发音上大致相同,而邵东方言中的[ai][ei]韵母的[i]有时会被省略或不明显,有单韵母化的趋势。邵东方言中的[au]韵的发音相当于普通话中的[aγ],而记作[au];[uai][uei]的尾音在方言中不明显。邵东方言中的[ua][uai][uei]的韵首[u]常常发音为半元音[ʊ]。邵东方言中的[iəɯ]大致对应普通话中的[iou]。邵东方言中的[io]韵的字大部分对应普通话中的[iau][ou][yɛ],少部分对应普通话中的[u][iou];普通话中的[uo]韵的字大部分对应邵东方言中的[o]韵,少部分对应方言中的[ɯ][u⌊]。邵东方言中有3个鼻化韵母[ł][iƐä][yƐä],而普通话中没有这些韵母。其中,[ł]大部分对应普通话的[an]韵,少部分相当于普通话的[ian][ə]韵;[iƐä]大部分对应普通话的[iɛn],少部分对应[ən][yɛn][an]等;[yƐä]大致对应普通话的[yɛn]。邵东方言中只有7个鼻韵母[ən][in][uən][yn][aŋ][iaŋ][uəŋ],而普通话中有16个[an][ən][in][yn][ian][uan][yɛn][uən][aŋ][iaŋ][uaŋ][əŋ][uəŋ][iŋ][yŋ][uŋ]。邵东方言中的[aŋ][iaŋ]的发音与普通话中的[łŋ][iłŋ]有点相似,即前元音鼻化较为明显。邵东方言中的[əŋ]的发音比较接近[∂äŋ],同时后面的鼻韵尾[ŋ]的音值比较模糊。普通话中大部分[ən]韵的字在邵东方言中读作[in],而邵东方言中[in]韵的字较多,包括普通话中的[in][iŋ][ən][əŋ][yŋ],少部分读作[uən]。在邵东方言中,有两个鼻音自成音节,即[m][n],这在口语中比较常见,而普通话中没有这个特征。

声调比较

与普通话相比,邵东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这五个单字声调,比普通话多了阳去这一声调。邵东方言和普通话都没有入声调。

在阴平、阳平、上声这三个声调上,邵东方言基本上与普通话一一对应,只是阳平调的音高比普通话要低,具体调值为,一般记作。邵东方言的上声调值可以是或,与普通话上声相比,调值只降不升,即只读了普通话上声调的前半部分。邵东方言的阴去调值为,阳去调值为,它们与普通话中的去声对应,但是它们的调值均为上升调型,与普通话中的全降调型相反。

另外,邵东方言中轻声的发音通常不明显,一般保留原有的调色彩,只是发音相对较短,或者改读为阴平调。例如,“叶子”"燕子"后的轻声分别读作和声调。

宗教信仰

邵东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四大宗教齐全,并且分别成立了协会或活动小组。截至2022年末,全县有129个宗教场所,信教群众2万多人。

道教

唐朝初期,道教徒修建了宜塘观于佘田桥。随后,道观逐渐增多,到了清代中叶,境内共有25处较大的道观。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有204名道教徒,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拥有114名教徒,奉王重阳为祖师,食素,不结婚,男性教徒被称为道士,女性教徒被称为道姑,都被称作出家人。正一派有90名教徒,奉张道陵为祖师,结婚,不忌荤腥,住家修炼,被称为火居道士,没有女性教徒。他们信奉"神仙"创造一切,主张"清静无为",注重炼丹术,以期修炼成仙。他们宣扬现实世界并不理想,认为最理想的世界是"仙境"。教徒在道观或家中进行念经和坐道修行。

佛教

唐朝天宝末年(公元755年),在佘田桥附近的佘湖山上建造了云霖祠,供奉着佛像,由僧人负责供奉。元和年间(806年至819年),徐家铺北月湖山下建立了云岩寺。到了清代中叶,该地区共有150多个庵堂和寺院。大寺院中包括云霖、云岩、龙华等寺庙,其中设有"三宝殿",分别是"佛殿"(教徒办事的场所)、“法殿”(收藏经书的地方)和"僧殿"(僧侣休息的禅房),外人不得随意进出。民国后期,这一地区的教徒达到了1095人(男性称为和尚,女性称为尼姑),居住在寺院中,不结婚。他们主张"众生平等",认为"有生皆苦",以涅(超脱生死)为理想境界。此外,还有4000名男女信徒分散居住在农村,每月初一和十五会前往寺庙朝拜佛像,念经礼佛。

伊斯兰教

清乾隆甲申年(1764年),在九龙岭建立了梅塘清真寺。该寺的主要活动包括念经、礼拜、斋戒、天课和朝圣五项,简称为“五功”。教徒都是回族,各寺庙由阿訇负责主持礼拜,并禁止食用猪肉。

基督教

民国元年(1912年)6月,德国牧师康满在两市塘街上租用一间民房建立了内地会的分会,并于民国5年(1916年)4月建成了小礼拜堂。随后,在黑田铺等地建立了8个分堂,循道公会在范家山等地建立了2个分会,真耶稣教在报公铺等地建立了3个区会,三派共有274名教徒。

经济

综述

邵东市以传统轻工产业为主导,其中小五金打火机、中医药、箱包、鞋业、印刷、食品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和市场份额。注塑打火机、永吉红包、书包等行业在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截至2022年末,邵东市实现生产总值72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了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8亿元,增长了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3.9亿元,增长了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3.8亿元,增长了3.8%。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8:38:53.2。全社会用电量达21.7亿度,增长了6.2%;工业用电量为8.6亿度,增长了2.9%。服务业持续恢复,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16.72亿元,增长了16%;利润总额达1.09亿元,税金及附加0.098亿元,应交增值税0.13亿元,从业人员平均人数7009人。

第一产业

截至2022年末,邵东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00.4亿元,同比增长了3.9%。具体数据如下:农业产值达704亿元,增长了2.7%;林业产值达9.5亿元,增长了58.6%;牧业产值达292亿元,增长了5.4%;渔业产值达58亿元,增长了1.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37亿元,增长了9.4%。粮食产量为449.8万吨,下降了0.44%;蔬菜产量为545万吨,增长了2.5%;油料产量为5.1万吨,增长了4.4%;烟叶产量为36吨,下降了3%。生猪生产总体平稳,生猪出栏数量为84.4万头,存栏数量为53.97万头,能繁母猪数量为5.25万头。牛出栏数量为0.96万头,下降了2%。羊出栏数量为3.34万头,增长了3.6%。家禽出栏数量为460.76万羽,增长了2.2%。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林牧渔业用电量为202.5万千瓦时。大力整治农田抛荒,推进粮食扩面增产,粮食播种面积达6.89万公顷,增长了0.27%;粮食总产量为449.8万吨,下降了0.4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91.9万千瓦时。实施了2个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8.26万亩。

第二产业

截至2022年末,邵东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11.8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了8.2%,新增了98家规模工业企业。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下降了0.81%,股份制企业增长了7.86%。工业产品销售产值增长了11.9%,销售率达到了99.28%。建筑业发展较快,具备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了2.78亿元的利润总额,增长了57.4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313.12万平方米,增长了5.7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366.67万平方米,增长了8.79%

第三产业

截至2022年末,邵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15.08亿元,同比增长了2.3%。区域划分上,城镇零售额达到了279.1亿元,增长了2.1%;乡村零售额达到了35.99亿元,增长了3.1%。按行业划分,批发业的零售额为30.8亿元,增长了2.1%;零售业的零售额为241.97亿元,增长了2.5%;住宿业的零售额为7.18亿元,增长了2.3%;餐饮业的零售额为35.1亿元,增长了0.5%。限额以上单位的零售额为129.2亿元,增长了7.8%;限额以下单位的零售额为185.8亿元,增长了-1.3%。

全年实现客运量为194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2%;旅客周转量为8.34亿人公里,增长了8%;货运量为3375万吨,增长了45.1%;货物周转量为22360万吨公里,增长了45.6%。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45.79亿元,比年初增加了85.15亿元,增长了15.19%。贷款余额为415.93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3.7亿元,增长了11.74%。

经济功能区

邵东市全市共有一个经济开发区。湖南邵东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4月,经过多次升级和合并,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开发区占地超过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它是邵阳市“三高四新”战略的主要实施区域,也是项目建设、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该开发区被认定为全球湘商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园区、湖南省产业转移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以及“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邵东经济开发区在经济和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曾两次荣获全省推动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表彰。该开发区还获得了“全省商务工作先进园区”和“五好”园区创建工作先进园区等荣誉。2017年成功进入了全省园区的前十强。开发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北邻洛湛铁路怀衡铁路,南连衡邵高速公路,西接上瑞高速公路和320国道,315省道穿越开发区。近年来,邵东经济开发区积极融入湖南省委的发展战略,加强与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协同合作。开发区的经济总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形成了以轻工制造、智能制造和中医药加工为主导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为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布局。该开发区拥有782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505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21家,超过20亿元的企业有7家。预计2022年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将达到1392.7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将达到258.03亿元,高新技术主营收入将达到909.28亿元,上缴税金将达到20.8亿元。该开发区还引进了39个项目,合同引资总额达37.91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邵东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303所,其中义务教育学校294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普通高中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截至2021年9月,共有在编在岗中小学教师8712人,在校中小学生182105人。全市发展幼儿园(含附设班)338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90所,覆盖率85.80%。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在校人数为24984人,初中在校人数为4823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为2340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93.28%,义务教育保障资金落实达到11132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额为223.9万元。

科技

截至2022年末,科技创新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17.94亿元,占GDP比重为30.2%。授权专利数量为803件,其中包括77件发明专利。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7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79亿元,同比增长12.56%。荣获2022年度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邵东市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着力打造湖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人才集聚平台,并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其中,通过柔性引进方式成功引进了代表者国家高层次人才李涵雄教授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团队,共引进了40位国内外高端人才,包括院士、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还有两位外国专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市内设有1个文化馆和1个公共图书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有24个项目。此外,还设有1个档案馆,已开放各类档案6.6万卷。全市共有艺术团体1个,为邵东县花鼓戏剧团。2021年文化馆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9种,合计共267场。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有体育馆6座,游泳池9个,运动场76个。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2.5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5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0个。

医疗

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有801个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包括16个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498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为2103人,注册护士为2184人。此外,还设有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该中心共有79名卫生技术人员。市内还设有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该机构共有28名卫生技术人员。全市医疗机构与卫生院的床位总数为6264张,其中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为1358张。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2%,活立木蓄积达到468万立方米,全年完成了3000亩的造林面积。PM2.5(μg/m3)同比下降了11.8,而PM10(μg/m3)同比下降了4.1。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优良天数达到352天,优良天数比例96.4%。邵东市以"全覆盖、全治理"的原则为指导,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根据各乡镇的人口数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进行规划、设计、选址和建设,计划建设2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总投资金额为8.2亿元,该设计的日处理污水容量为5.17万吨。水质综合指数为3.5880,水质改善程度为0.12,水质状况均优于Ⅱ类水质。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为51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23%以内,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5105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0.9万人。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为8.42万人,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为3.7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101.42万人,较上年下降了4.7%。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为3305人,发放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为0.1735亿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人数为2.4787万人,发放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为0.8796亿元。民政机构提供的住宿床位数为2022张,其中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为2016张。民政机构提供的收养服务人数为1202人,其中养老机构的服务人数为1200人。

为了提升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方便他们日常居家生活,邵东市残疾人联合会扎实推进2023年困难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工作。邵东市残联联合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人社局等单位前往大禾塘办事处、周官桥乡野鸡坪镇等乡镇进行现场验收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确保改造工作的精准实施。验收过程中,验收组仔细核对每户改造方案中确定的内容,重点检查室外地坪、水沟盖板、门槛斜坡、厨房灶台、卫生间和水电等无障碍设施。他们还认真听取残疾人及其家人对改造设施的使用评价和对改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将需要整改和完善的内容记录下来,进行及时跟进和限期整改。对于验收合格的家庭,他们贴上了湖南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标识牌。截至2023年,市残联共投入资金80多万元,完成了140户的无障碍改造工程。

交通

综述

邵东市作为长株潭经济圈的桥头堡,利用邵东机场、呼南高速铁路、长邵城际铁路、沪昆高速铁路等交通设施,加快建设邵阳市东部地区城镇群。重点发展综合性客货运交通体系,包括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和航空交通。目标是打造连接内外、功能完备、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两纵一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南北向方面,与京港澳通道和呼南通道对接,通过洛湛铁路怀衡铁路、沪昆高铁等连接长株潭、衡阳市和京港澳通道。东西向方面,与沪昆通道对接,通过沪昆高速扩容,实现连接长三角、滇中、黔中等城市群的通道。此外,还计划中长期改建邵东军用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提高机场的利用效率。

公路

在"十三五"期间,邵东市进行了重要的道路改造和建设工作。其中,G320邵东区域内的廉桥-宋家塘、宋家塘-范家山、廉桥-界岭等路段共进行了39公里的沥青砼路面大修和升级改造;八老公路建设达到了69公里,两廉线建设达到了11公里;此外,还启动了东城快线、生活垃圾发电站配套公路以及高铁杨桥站至S336省道连结线建设。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邵东市的道路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畅通,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同时,邵东市注重农村道路的建设,共新建和改建了1409.383公里的农村公路,总投资额达8.96亿元,使551个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这一成就使得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都实现了100%的水泥路通达。

据数据显示,邵东市共有499座农村公路桥梁。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改造了65座农村公路桥梁,修建并改进了50余座便民桥,总长达1300延米,总投资额为8256万元。此外,还进行了399个农村公路标志和防护设施等安防工程项目,总长度达1038.826公里,投资达1.12亿元。同时,还新建了13个农村客运站和300多个招呼站,建立了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包括客货运输、大件运输和危险品运输等,确保了农村公路的安全通行。

铁路

娄邵快速铁路洛湛铁路怀衡铁路穿境而过。火车站两座,为邵东站杨桥站。按照规划,邵东市将谋划建设城际铁路,并规划长邵城际铁路,该线与洛湛铁路共享走廊。同时,加快推进长沙市至邵东至邵阳市的城际轻轨工程建设,与长株潭城际铁路对接。此外,还计划对邵东站进行提质改造,对站房进行改扩建,并对廉桥站进行提质改造。

航空

目前邵东市有军用机场一座,计划改扩建为军民合用机场。针对邵东机场,规划将其定位为A1级机场,并纳入大湘西板块通用机场中期布局规划方案(2020-2030年)。在中期规划中,邵东机场将发展为综合客运枢纽,其中包括新建机场和新建公路客运站。以邵东机场为核心,实现机场与公路城市交通的衔接。为提升机场的利用效率,将增设专门机构负责邵东军民合用机场的管理。计划开通通用航线,连接省会长沙、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城市、京津冀中心城市以及其他国内重要城市。

人文

综述

邵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涌现出众多英才。近代以来,邵东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历史名人,包括民族义士贺金声辛亥革命将领蔡锷、革命先驱匡互生、音乐泰斗贺绿汀、新闻怪杰严怪愚、抗日将领袁国平、抗日爱国名绅申顺卿等。上述历史名人文化产生了大量的人文古迹,如贺绿汀故居、贺金声墓、袁国平故居、团山烈士陵园等,2000多年历史的“昭陵侯城”遗址、李隆基御笔钦题的佘湖山云霖寺、宋濂溪周敦颐洗笔的九龙岭翰墨池、气势恢宏的明清建筑荫家堂和山塘古屋等。

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有昭阳候城遗址、佘湖山云霖寺、九龙岭翰墨池、明清建筑荫家堂和山塘古屋、洪桥等。

汉昭阳侯城遗址

邵阳侯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邵东县黄陂桥乡同意村,时代为西汉。这是湖南省保存较好的汉代城址之一。根据《宝庆府志·沿革表》的记载,汉孝刘衎元始五年(公元5年),在此地分昭陵县东境设立昭阳侯国,封刘赏为昭阳侯。之后的几个朝代经历了改名改制,昭阳侯城一直是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阳侯城现存的城垣是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呈长方形,东西宽250米,南北长250米,残长约100米,残高6-7米,宽5-10米,夯层厚约8公分。整个城址保存相对完整。在城址内曾出土了汉代的青铜剑、矛、铁刀、铜币、陶罐、残砖等遗物。

洪桥

洪桥邵阳市的东大门,拥有悠久的历史,已有建制超过一千年。洪桥拥有丰富的文物和旅游资源。桥长56米,宽7米,高8米,由6个拱形构成。桥上建有风雨长亭,并在亭中设置了七圣殿。洪桥铺位于大东路,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遗迹,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洪桥周边约1.5公里处是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的故居,不到2.5公里的地方是红二十九军军长谢嵩将军的故居。此外,在洪桥附近的邵水流域,还出生过江南提督杨金龙、教育家李宝圭等许多历史名人,使得该地区的人文资源非常丰富。

饮食

邵东市的饮食文化以喜好辛辣食物而闻名,辣椒被视为咸菜必备的调料。当地农户通常会腌制茄子、豆角、刀把豆、青萝卜等蔬菜,用坛子储存,以备四季食用。豆类常用来制作豆腐和豆豉等食品。同时也习惯将豆腐、猪肉以及猪血制成丸子后进行烘干,称为猪血丸子。新鲜的猪肉和鱼肉也会进行腌制,制成腊肉和腊鱼以备食用。

当地喜欢举办筵席,俗称办酒,婚礼称为亲酒,满十岁称为生酒,六十岁以上称为寿酒,生小孩则称为“三朝”酒。在老年人去世时,也会举办宴席以感谢亲朋好友,被称为“白喜事俗称吃豆腐”。筵席的规模因家庭的贫富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只有几桌,有的则有十几桌甚至几十桌。在席位安排上,通常会遵循娘亲舅大、父亲叔大的礼俗,根据酒席的类型安排长者坐上席,同时邀请人坐陪席。筵席的菜肴以肉类、鱼类和蛋类为主,配以蔬菜。一般约有8到10道菜,富裕家庭可能会更多,但东坡肉是必备的美食。新中国成立后,办酒和安席的规模逐渐增大,菜肴的品类也增多,逐渐引入海参、目鱼、鳖科鱼翅等珍稀食材,烟酒的品质也趋向高档,菜肴追求花样和精美。

邵东地区有几种独特的美食,包括黄花菜、柴火熏肉、猪血丸子和玉竹。

黄花菜

黄花菜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野菜,也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在邵东,黄花菜炖鸡香气馥郁、味鲜稚嫩、营养丰富,是邵东的传统美食。

柴火熏肉

柴火熏肉是一种传统的腌制食品,以柴火的烟熏味为特色。在邵东,民间采用烟熏火焙方法自制熏肉已有许多年的历史。选用优质的土猪肉,经过腌制后,在柴火上熏烤数天。熏肉的外表黑糊糊的,但切开后肉质红亮,香味浓郁。邵东的熏肉可以一年四季腌制,但在隆冬腊月腌制的最佳。

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是邵东地方的特色小吃,制作源于清康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猪血丸子主要以豆腐为主料,配以新鲜猪血和猪肉制成。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选用新鲜血猪血和上等豆腐,加入适量的调料,制成园形的丸子,然后晾晒并经柴火熏干。猪血丸子色泽艳丽,香辣可口,且容易保存,至少半年不会变质。

玉竹

玉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改善心肌缺血等功效。同时,玉竹也是食材,常用来煲汤或泡茶。邵东是中国的"玉竹之乡",在那里玉竹的种植和加工业非常发达。玉竹的种植历史悠久,据记载自明朝开始种植至今。邵东种植玉竹的规模较大,个体户和龙头企业都参与其中,产品出口到国内外市场。

习俗

婚俗

婚嫁的旧俗流程如下:在媒人撮合后,男方和女方互换出生的时辰,这个仪式被称为"合庚"。如果合庚顺利进行,两家就会联姻,之后立即进行"拨庚"仪式,男方送去聘礼以定下亲事。在结婚前,男方会选择吉日,并通过媒人告知女方,同时携带彩礼送到女方家中。女方家人准备酒肉等礼物来迎接新郎。结婚当天,男方会雇用花轿,并携带彩礼前往女方家接新娘。在新娘离开之前,女方会进行开脸、着装,辞别家中,然后上花轿。当花轿到达男方家门口时,男方会撒米、杀公鸡(又称斩草),同时放鞭炮来迎接新娘。接下来,由事先在亲朋中选择的年长有声望的女性,将新娘从花轿中接出来,扶着进入正堂,进行拜堂、拜祖宗、拜父母等仪式。新郎和新娘互相拜完后,引领进入洞房,饮交杯酒。当晚,亲友们会聚集在洞房中,新郎和新娘会以茶、酒和烟招待亲友,而亲友们则用美言回应,借机逗弄新娘,讲笑话或者讲故事,让整个房间充满欢声笑语。寓意着洞房越是热闹,夫妻关系越和睦。直到深夜才会散场。三天之后,新婚夫妇会回女方的娘家拜访,而当天晚上则返回新郎的家。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结婚礼仪也逐渐简化,合庚和拨庚的程序多被废除。

丧葬习俗

清末和民国时期,各地的丧葬习俗大体相同。当老人临终时,子孙们跪在床前等待最后的离世。

死后,他们会在床前烧纸钱,以备死者在阴间使用,这被称为“起身盘缠”。接着,会给死者擦洗尸体,这俗称为“抹七布”,即装殓。所用的衣服数量因人而异,贫富不同。贫穷的人可能装3至5层衣物,而富裕的人则更多。有些人甚至会在死者口中塞入金银财物。

装殓完成后,将遗体放入棺材中,男性放在左侧,女性放在右侧,摆在堂侧,摆设祭坛并点燃香灯一盏。同时,将死者床上的床垫、被褥等旧物烧在路边,这被称为“烧稿荐”。

丧家会口头或书面向亲友宣告死者的去世时间以及祭奠的日子等。他们会设立灵堂,后代家人穿孝请和尚或道士来忏悔,为亡灵超度。贫穷的家庭可能只进行简单的“绕棺”或者临时设置灵堂,持续几个小时或者一晚上,而富裕的家庭则会念经诵经、拜忏,持续3至7天不等。亲属会备“三牲”(鸡、鱼、肉)举行家庭的祭祀,家人先行祭拜,然后客人祭拜。同时,还会准备纸糊的包笼、灵屋和“金银山”等道具,于出殡当天傍晚焚烧。

以前,采用土葬的方式。在出殡前,会请阴阳先生选定坟地和确定葬礼的方式。如果死者没有儿子,就必须由同族的侄辈过继为嗣,否则禁止安葬在宗族主墓地。在出殡时,棺材上盖上布毯,系上公鸡,由八人抬行。孝子手持幡帜,捧着灵主牌,赤脚行走,步行拜路,鞭炮和乐队随行。沿途撒米和扔纸钱,象征“买路”。抵达坟地后进行入葬仪式,筑起坟墓。新中国建立后,迷信活动如作斋醮科仪、烧纸钱、看地定坟向等渐渐减少,其他风俗基本保留下来。从60年代开始,以开追悼会的形式对死者进行哀悼的风俗逐渐推广,人民政府开始提倡火化

节庆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全家人会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夜清扫灶头灰尘,备酒菜供灶神,祈求祥和和除去不祥。二十四日晚上举行“团小年”聚宴,家人团聚在一起。三十日(农历小年)吃“年根饭”,象征幸福生活扎根。吃饭时要避免外人进入,以保持年根的完整。除夕(农历大年三十)吃“团年饭”,被称为大团年,家人欢聚一堂享用丰盛的菜肴。小孩为长辈守岁,而长辈则给孩子压岁钱作为礼物。家庭要燃放鞭炮,象征辞旧迎新。

正月初一,家人早起吃早餐,称为“发财饭”。随后,家长和孩子向祖宗和长辈拜年,然后亲朋好友相互串门拜年,互赠烟酒和礼物。下午,长者带领孩子去祭祖。初二,女婿向岳父和岳母拜年。之后,亲友互相拜访,有俗称“初一惠,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的习俗。乡村会出现龙灯队、车马灯和狮子队等表演,去拜访的人会放鞭炮和赠送礼金。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家人吃用糯米制成的元宵。这一天晚上灯火通明,有些家庭会通宵达旦,最后收起灯。新中国成立后,习俗有些改变,并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在“小团年”后,地方政府会慰问军人家属,探望五保老人,初一上门祝贺军人和英雄模范。

地方特产

邵东黄花菜

湖南省邵东县有“黄花菜之乡”的美名,被例为全国八大名贵蔬菜之一。邵东黄花菜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邵东种植黄花菜,历史悠久。黄花蒸鲫鱼、黄花炖鸡这两道菜更是在当地非常出名。

邵东玉竹

邵东流泽玉竹是湖南邵阳邵东的特产。玉竹,俗名叫尾参,原产地为流泽乾坤头,现为流泽镇泉溪村和新泉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有省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2个:邵东木偶戏、邵东花鼓戏,市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6个:邵东戏、邵东扁担戏、邵东洪桥祭祀、邵东中湘刘氏武术、邵东祁剧、邵东手狮舞,县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13个:邵东坝上长龙、邵东毛狮舞、邵东木根雕、邵东车马灯、邵东黄花菜制作技艺、邵东佘田桥豆腐制作技艺、仙槎桥菜刀、剪刀、剃刀制作技艺、邵东大羊草龙、简家陇扎菜制作技艺、邵东太一武术、曾氏铁铺传统技艺。

邵东木偶戏

邵东木偶戏是民间传统的短把举竿内签杖头木偶表演,由邵东县杨桥镇杨新村杖头木偶戏清武班承传,班主龚日升年达81岁,是第五代传人。该班创立于清代爱新觉罗·旻宁三年(公元1823年),至今已传承了185年。整个班级有9名成员,每年演出大约50至60场。龚日升保存的23尊杖头木偶精雕细刻,造型生动,制作工艺可追溯至清代中叶。此外,龚日升还保存有完整的木偶戏行头以及近百本线装古版木偶戏唱本,具有保护和研究价值。清武班是邵阳市目前唯一一个剧目齐全、艺人众多、演出活动持续时间最长的民间业余剧团。邵东杖头木偶戏清武班的主要剧目包括《关公戏》《观音戏》《岳飞戏》《杨家将》等,现存保留着60余个剧目。其唱腔音乐采用湘中湘南地区流行的祁剧高腔、昆曲和弹腔音乐。

邵东花鼓戏

邵东花鼓戏是在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三百多年来,它广泛流行于湘中、湘西南、滇、黔等地区。邵东花鼓戏最初是由一对一旦和一丑的对子花鼓发展而来,后来发展成为"三小戏"。清末民初逐渐转变为"多行旦"的阶段,进入了剧种形成的成熟期。邵东花鼓戏的表演和音乐风格属于东路流派,其唱腔丰富多样,曲牌繁多。它形成了川调类、牌子类和小调类三种声腔相互融合的音乐体系,其中一些曲调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演唱形式。邵东县花鼓戏剧团的前身是邵东县楚剧团。1955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邵东县花鼓戏剧团在原有的楚剧团基础上成立。

传统村落

清水村位于杨桥镇,交通便利,有省道S315和怀衡铁路、衡邵高速贯穿全境。村庄面积70亩,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位于山水之间,景色迷人。村内的荫家堂是邵商文化的发祥地,建于清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年),至今已有195年的历史。荫家堂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大型古民居,整体结构保存完好,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邵东县对荫家堂进行整修并在8月对外开放。2018年,清水村入选第五批拟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邵东市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区优越的环境质量对于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非常有利,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邵东旅游。截至2022年末,邵东市共有A级景区一家,为邵东市翰林景区,为AAA级。截至2022年末邵东市共接待旅客806.31万人次。

重点景区

翰林农庄

邵阳市翰林农庄创建于1996年,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大头山,位于邵东县魏家桥镇,距离邵阳市中心16公里,仅需25分钟车程,离邵东县18公里。农庄总面积约1500亩,其中杨梅园占地800亩,金秋梨占地200亩,还有150亩的水果园种植着琵琶、葡萄、猕猴桃等水果,250亩用于绿化苗木种植,还有50亩有机蔬菜地和50亩鱼塘。这里是城郊山林中最大的天然氧吧。

2005年,翰林农庄被评为“省五星级农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色农庄”、“省休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省五星级农庄”、“四星级乡村旅游点”。2015年被指定为“邵阳市老干部休养基地”和“邵阳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农庄内设有中式古典风格的三合院,拥有35间客房、一个面积为2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一个面积为300平方米的大餐厅、7个包厢、小会议室、桌球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设施。园区内还有综合娱乐区域,包括CS野战基地、游泳基地、蘑菇采摘基地,以及水果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在这里,您可以体验乡村的气息,欣赏田园风光,还可以参与垂钓、烧烤等乐趣活动,品尝农家饭菜、美味的食用野菜,采摘和购买绿色农产品,如有机蔬菜、走地鸡、野生红腹锦鸡和新鲜水果等。此外,您还可以玩棋牌、麻将,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其他娱乐活动。这里远离繁嚣的都市,享受宁静的自然环境,呼吸新鲜的乡村空气,静心观察大自然的草木、昆虫和鱼类,感受鸟语花香。是与朋友聚会、学生春游、单位小会议以及家人度过周末的理想之地。

大云山

大云山坐落于堡面前乡,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为邵东最高峰。大云山全长100余公里,宽跨40余公里,海拔996.4米。大云山是一处地形曲折多变的地方,群山叠嶂,奇峰峻岭突兀,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4%,总面积为5万公顷。动植物种群繁多,使得这里成为人们回归自然、进行旅游观光、避暑纳凉、休闲娱乐、度假疗养和探险寻奇的理想之地,同时也是未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宝地。

主要的旅游项目包括森林生态旅游、大云山休闲度假、探险狩猎场和云山乐园。同时还有一些地貌景观如地中缝、南天柱、一线天、鸭婆石、坚根石、青蛙石、叫化岩、鸡冠峰、姊妹石、狮子石、道士石、仙人斧、仙人床、仙人桥、天河和乌龟洞等等。此外,还有一些人文景观,如申太芝炼丹寺院、六仙殿、辖皇殿、古代炮楼以及王夫之等名人的诗词碑林和力侠刘大鹏练功场等。

烟竹岩旅游区

烟竹岩旅游区位于邵东县东南方向的野鸡坪镇扶民村,距离邵东县城23公里,邵阳市51公里,衡阳市80公里,祁东县30公里,衡宝路8公里,1814新线10公里。这个旅游区地处衡阳边陲,与佘田桥、火厂坪形成了一个相互距离约七公里的小三角地带,交通极为便利。目前,该地区新修建了两条公路,从佘田桥和火厂坪直接通往烟竹岩。

烟竹岩是一个典型的溶洞洞穴景观,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曲折延绵几十公里,据传还与祁东相通。洞内的石景异常奇特,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帘、石狮、石龟等形态各异,难以言表。洞内还有河流,四季流水,清澈见底,水流经过岩石,最终注入水库,使得岩洞与水库相连。最近开发的地段长达1500米,拥有二十多个大小溶洞和六十多个景点烟竹岩的洞内冬暖夏凉,洞体结实牢固,安全可靠,并且通风良好。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