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中国河南省鹤壁市下辖县

更新时间:2023-04-06 15:45

浚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鹤壁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截至2023年,全县县域面积966平方千米,耕地108万亩,辖7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县常住人口624728 人。

浚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沿,属暖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在夏朝时期,浚县位于冀、、豫三州的交界处,商朝称黎;西汉高祖年间设立黎阳县,历经多代政权更迭,多次设立并废除黎州,其后分属于司州魏郡、汲郡黎阳郡、司州、卫州等;明清期间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河南行省大名府等;民国初期属属河北道;1983年10月,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1月8日,浚县由安阳市划归鹤壁市管辖。

2022年浚县生产总值305.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2:52.0:35.8。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67.3元。浚县的主导产业为食品加工、家居制造、生物基材料;特色产业为特色农牧、特色加工、电子商务物流、农村太阳能光伏、乡村旅游。浚县交通优越,距离首都北京约550千米、省会郑州市约180千米、安阳红旗渠机场20千米,境内国道3条、省道5条,鹤高速、范辉高速、瓦日铁路和大海线横穿全境,济郑高速铁路过境设站。

浚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端木赐故里、王守仁圣贤的起航地、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地,境内名胜古迹300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18项。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9处;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碧霞宫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伾山景区、古城景区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浚县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

名称

浚县在商代称黎,西汉高祖年间设立黎阳县,明朝初期改称浚县至今。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母系氏族晚期(约前6000年),先民在淇河下游以东地带定居,繁衍生息。在今大店、刘寨、前公堂、北纸坊、卫李庄、前草店等地发现仰韶文化遗存。

父系氏族时期(约前4000年),先民开发火龙岗东、西两侧沃土,从事原始农牧业。在今姬屯、大八角、小艾庄、冢儿章、大碾、亮马台等地发现龙山文化遗存。

夏朝时期,浚县位于冀、兖、豫三州的交界处,商朝称黎。

西周(前1047—前771年),周初武王克殷,分殷为、、卫三国,浚地属邶、卫 。

春秋时,浚地分属于晋、卫,其有牵城、雍榆、清丰县三个城邑。

战国(前476—前222年),周元王元年晋在大伾山北设邑,称黎。

秦(前221—前207年),始皇三十三年始皇东巡经黎地,于今白寺山祭祀西岳,立无字巨碑。此山遂名白祀山,后改今名。

西汉高祖年间(前206—前195年),设立黎阳县和顿丘县,其中黎阳县治所在地位于今天大山东北;顿丘县治所在地位于今天屯子镇蒋村附近。

东汉(25—220年),建武元年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农民起义军后,返军经黎阳,在大伾山筑青坛祭告天地。是年光武帝于黎阳县设黎阳营,并以者监管。

晋朝泰始二年(266年),黎阳县改属司州魏郡。东晋时期,浚地先后属于晋、后赵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后燕。永和七年(351年),设立黎阳郡,辖黎阳县。太元十四年至二十一年(389—396年)间,废黎阳郡,黎阳县改隶属于汲郡

北魏孝昌年间(525—528年),划分出黎阳郡,辖黎阳、清丰县两个县,编户11980,人50457口,属司州。永安元年(528年),在黎阳县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东黎县,县治在今善堂乡临河村南,属黎阳郡。

东魏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间,设立黎州,辖黎阳郡。

北齐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间,废黎州,黎阳郡改隶司州,废东黎县。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重新设立黎州,辖黎阳郡。改汲郡卫州,州治在枋头城,后迁至卫辉市

隋唐至宋元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黎州和黎阳郡都被废除,黎阳县属卫州的一个县。隋朝十六年(596年),黎州被重新设立,下辖黎阳县和临河县。大业二年(606年)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宇文化及扬州市隋炀帝后,拥兵十余万至东郡,留重于滑台,引兵北攻黎阳。徐世(功)据黎阳,避其锋,弃黎阳城以固守仓城。唐朝武德二年(619年),黎州总管府被设立,治所位于今天的大伾山北麓,下辖殷州、卫州澶州和州四个州,辖黎阳、临河、内黄县汤阴县清丰县、观城、繁阳和澶水八个县。唐朝六年,黎州总管府被废除,黎州成为相州都督府的一个部分。贞观元年(627年),道被设立,黎州成为河北道的一个部分,下辖黎阳、临河、澶水和内黄四个县。贞观十七年(643年),黎州被取消,黎阳县改属卫州。是年在浮丘山巅始凿石窟造像。此后,开耀、永淳、如意等年间又有续雕,窟内雕佛像990余个,后人称之“莫高窟”。

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元年(937年),黎阳县改属滑州柴荣令天下废除佛寺,寺僧还俗。安阳市掌书记马去非与大伾山寺僧众具表请求保留大伾山寺。柴荣下诏敕准保留。次年,镌石记其事。今存《准敕不停废记》碑,为国家级文物。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阳县成为河北道澶州的一个县。在端拱元年(988年),通利军在黎阳设立,治所位于今天县城东大伾与居山之间,下辖黎阳县。在政和五年(1115年),通利军被升级为浚州,号称浚川军节度,随后又改为平川军节度,州治在浮丘山颠,下辖黎阳县和卫县。在宣和二年(1120年),汤阴县成为浚州的一个县。

金天会七年(1129年),河北路分为东路和西路,浚州属河北西路。在皇统八年(1148年),浚州改为通州。天德三年(1151年),再改回浚州。

元初,设省辖路,浚州属中书省(腹里)真定路。至元二年(1265年),改属中书省大名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攻破浚州城,杀知州王士元及其子致微,捣毁府衙,火烧清白堂,焚大伾山大佛阁。

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十月,改属河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属直隶(京师)大名府。四月,州降为县,始称浚县,县治徙浮丘山东北平坡。洪武三年(1370年)浚州人口不满五千,改浚州为浚县,编户50里,属北直隶省大名府。洪武八年(1375年)首次迁太原市临汾市洪洞县、蒲、等地民众来浚。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北直隶(简称北直)大名府。

清顺治元年(1644年),浚县属直隶省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河南省卫辉府

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浚县隶属于直隶省的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浚县改隶属于河南省的卫辉府。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十六年(1927年)废道设行署(行政公署),浚县属河南省第三行署(驻安阳市)。

抗日战争时期,浚境三权鼎立。1938年7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重划政区,浚县属第十三行署(驻辉县平罗镇)。1939年2月,浚县日伪政府建立,属日伪河南省豫北道(道尹公署驻新乡市)。1940年秋,中共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1941年6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撤销第十三行署,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三行署(驻安阳)。1945年8月,日伪浚县政府投降告终。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浚县民主政府隶属仍旧。1947年7月,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浚县处于“拉锯”战争局面,两个政府驻地及辖区变动频繁。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国民党浚县政府不复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中旬,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隶属平原省安阳行署。1952年10月撤销平原省,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行署。

1955年撤销一、三、八、九区,88个乡(镇)合并为55个乡(镇)。延津县两个乡(14个自然村)划归浚县。全县辖5个区,57个乡(镇),617个自然村。

1957年调整行政区划:保留新镇区,其余4个区撤销。将57个乡(镇)合并为19个乡(镇)。11月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合并,浚县划归新乡行署。安阳行署并入新乡行署,浚县随之改属。

1962年12月,复置安阳行署,浚县复属安阳行署。1983年10月,撤销安阳行署,浚县改属安阳市。1986年1月8日,浚县由安阳市划归鹤壁市管辖。

1996年原属浚县管辖的大赉店镇划归淇滨区。2008年9月1日,原属浚县的钜桥镇整建制划归鹤壁市淇滨区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4′52″至114°45′12″,北纬35°26′00″至35°54′42″ ,面积966平方千米,处于鹤壁、安阳和濮阳市四个省辖市辐射带的中心地带。

气候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华北平原西部边沿,属暖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浚县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585.9毫米,年均相对湿度66.7%,平均无霜期214天。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地质

浚县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跨越了内黄隆起和汤阴地堑两个地质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包括东西向和北东向的断裂构造。地下水文特征可根据不同的岩性分为第三系砂岩裂隙孔隙含水岩和第四系沙砾石层孔隙含水岩。该区域中岩浆岩不太普遍,但有一些燕山期的侵入岩。以火龙岗为界,以东属内黄隆起区,以西属汤阴地堑区。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有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两大构造,为第四系地层覆盖。浚县地层有太古界(Ar)、寒武系(t)、奥陶系(O)、第三系(R)、第四系(Q)。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第四系。

地形地貌

浚县地形地貌特点是拥有6座山、3条河流、32座大小不一的山坡,其中西边有火龙岗和东边有大沙窝。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82%,而丘陵面积则占18%。地势中部略高,而西、东两部分地区则地势平缓。该县最高海拔为231.8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浚县境内河流总长435.5千米,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境内有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永通河

地下水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小,主要受岩性控制,按其岩性可分为第三系砾岩裂隙孔隙含水岩组和第四系砂砾石层孔隙含水岩组。第三系砾岩裂隙孔隙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沿太行山东麓深大断层东一带,埋深20.8米,透水系数(K) 0.163米至7.337米/昼夜,单位涌水量(q)0.021升至3.271升/秒米,pH值为7.3~7.6。第四系砂砾石层孔隙含水岩组分布较广泛,水位埋深10米,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次为渠道渗水和灌溉回归水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单井出水量40吨/小时至60吨/小时。水质较好,属重碳酸型钙镁水,pH值为7.1~7.5,矿化度淡水一般小于1克/升。

卫河:系海河水系五大河流之一,源于博爱县皂南和辉县市百泉(一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南岭),至天津市入海河,全长900余千米。卫河自新镇镇西双鹅头村西北入境,流经新镇、小河、城关、城关镇、屯子、王庄6个乡镇,至王庄乡苏村北出境,人内黄县,浚县段长约71.5千米,主槽宽50米至70米,新镇镇淇门至屯子段河床比降1/11000 ~1/12000。

淇河:古称淇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自钜桥镇小辛庄西人浚县境,经钜桥、卫贤、新镇3个乡镇,至新镇镇淇门村西入卫河,长34.5千米。

共产主义渠︰自新镇镇北刘庄入县境,经新镇、卫贤镇、小河、白寺、屯子镇5个乡镇,至屯子镇老关嘴入卫河,长44千米,口宽100米,渠底比降1/5000。

水利

截至2022年,浚县全县有农村供水站145处,新建供水管网30.22万米,将南水北调供水管网延伸到王庄镇46个行政村、善堂镇62个行政村、伾山街道9个村、黎阳街道5个村;在2021年洪灾过后修复水利工程项目23个(29个工程),涉及河道13个、蓄滞洪区3个、水闸7个、水库2个、灌排工程3个、供水工程1个,总投资4.9亿余元。

群英水库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盖寨村前,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永通河支流文革沟上游修建的水库,建成于1978年12月,总库容13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9.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0.5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小(Ⅱ)型水库。

土壤

浚县土壤按类型可分4种:潮湿土类、褐土类、风沙土类、沼泽土类。在10个土壤亚类中,黄潮土面积最多,次为褐土化潮土,三是褐土,四是潮褐土,其余6个亚类占的比重很小。18个土属中,有两合土、褐土化两合土、立黄土、淤土、潮褐土5个大土属。68个土种中,有两合土、褐土化小两合土、淤土、立黄土、褐土化两合土、小两合土、潮黑土7大土种。

浚县土壤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大体分冈(指火龙岗)西平原区、冈丘区、卫河平原区和黄河故道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报告显示,浚县耕地共计70503.27公顷;园地共计1136.02公顷;林地共计2869.27公顷;草地共计62.76公顷;湿地共计31.0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共计14957.8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共计2378.7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共计2251.99公顷。

矿产资源

浚县矿产资源较贫乏,多为非金属矿产,以建筑材料为主。截至2000年底,仅发现十余种,主要是非金属矿产,包括:水泥岩矿、砖瓦黏土、页岩、理石岩、白云岩、型砂建材砂、膨润土矿、陶土、铝矾土、煤。其中,石灰岩,大理石,页岩,型砂,钙基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开发前景广阔。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3月,浚县林地共计2869.27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780.28公顷,占62.05%;竹林地1.28公顷,占0.04%;灌木林地1.97公顷,占0.07%;其他林地1085.74公顷,占37.84%。

水资源

浚县的主要水源利用集中在地下水,地下水超采较为严重。截至2023年,全县水资源总量1.5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0.54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4743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为0.4909亿立方米。淇河、卫河、共产主义渠贯穿全境,河道总长137千米,是浚县农田灌溉的重要地表水水源。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浚县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银杏,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等。

野生植物:灌木、乔木类常见的有酸枣、胡枝子、黄荆、枸杞、杜梨(棠梨)、野葡萄、构树(桃树)、洋槐(刺槐)、柳、黄楠、榆、椿、泡桐等,分布于山冈、沙丘、村边、路旁等处;野草类约有数百种,主要有草、茅草、抓地秧、节节草(格节草)、灰灰菜、野苋菜、野菊花、蒺藜等;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地钱等,习惯生于阴湿环境中;藻菌类藻类植物有绿藻、蓝藻等,一般浮游于水面,或成群聚集于岩石和树皮表面;菌类植物中的根瘤菌固氮菌、康生菌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动物

浚县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灰鹤等23种,省级保护鸟类苍鹭鸿雁等10种,淇河鲫鱼为淇河特有的珍稀品种。

野生动物:兽类主要有有黄鼬、野兔、小家鼠耗子(地搬藏)、刺猬亚科、蝙蝠等;鸟纲县境内常见的有花喜鹊、灰喜鹊(灰麻嘎儿)、苦恶鸟猫头鹰(咕咕瞄)、麻雀、大雁等。水生类主要有黄鳝、鲤鱼、卿鱼、鲇形目、鳞鱼(白链)、草鱼乌鳢、虾、螃蟹、螺、河蚌、水蛭(马鳖)。两栖、爬行纲有青蛙、雨蛙、虎纹蛙蟾蜍、龟、鳖;爬行动物有蛇类、蜥蜴(地出溜)、铅山壁虎等。昆虫纲县境内常见的有近百种,其中大部分为有害类昆虫,对林木、植物造成一定危害,如草青虫(草蛉)、蚜虫、地老虎等。

饲养动物:家畜类有牛、马、驴、骡、猪、羊、兔、犬、猫等;家禽类有鸡、鸭、鹅等;水产类有鱼、虾等;特种养殖有蜜蜂属梅花鹿、貂、狐、非洲鸵鸟、鹤鹑、蝎子、鸳鸯、土元、鳖科等。

自然灾害

浚县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暴雨、大风、冰雹、雷电等。

2021年7月,浚县由于暴雨连降、上游来水、水库泄洪,导致卫河共产主义渠水位暴涨,河堤多处出现漫堤、管涌、渗水甚至决堤,加上境内4个蓄滞洪区启用,造成大面积受灾,损失惨重。截至2021年7月28日20时,导致受灾人口58.8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94%,直接经济损失超过97.6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浚县下辖7镇、4个街道,438个行政村、40个社区(村改居社区19个,城市社区21个)。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2021年5月发布的鹤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县常住人口624728 人。其中,男性占比50.66%,女性占比49.34%,性别比102.69%;0-14岁占比23.83%,15-59岁占比59.08%,60岁以上占比17.09%;城镇人口23.94 万人,乡村人口38.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8.23%;人口出生率8.21‰,死亡率7.26‰,自增率0.97‰。

语言

浚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方言的惯用语音节形式多,以三字格为最多;结构形式则呈多元化,具有短语式、单句式、紧缩式、复句式等多种类型。方言惯用语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既能够作主语、谓语、宾语,也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

民族

全县有22个少数民族,其中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水族达斡尔族仡佬族京族鄂伦春族。这些少数民族居民分布在10个乡镇40个自然村和22个单位。少数民族聚集地有西杨玘屯村、浚县北街社区等。

宗教信仰

浚县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宗教团体有:佛教协会、市伊斯兰教协会、市基督教“两会”、市天主教爱国会,主要宗教活动场所如下:

大伾山太平兴国寺

太平兴国寺,有释迦牟尼大殿、朝阳洞及观音洞,寺内今存明至民国时期建筑。大佛殿北有观音洞,凿于1914年,洞内供观音,前有拜殿3间。观音洞北有朝阳洞,凿于明代,因洞朝阳故名朝阳洞。洞深4.18米,宽3.46米,高2.5米。圈形顶,是大伾山上最大的凿洞。洞内原塑3尊菩萨及十八罗汉像。前有拜殿3间,殿下有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立拜殿碑一通,洞两侧山崖上有元代摩崖题记。

经济

综述

浚县以绿色食品、智能家居、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为主,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305.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4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58.7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为12.2:52.0:35.8。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67.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57.6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1.5 元。2022年全县税收4794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5%

第一产业

浚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截至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80万亩以上、产量100万吨以上,高标准农田面积60万亩;优质强筋小麦20.1万亩、优质花生20.6万亩,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善堂花生、小河白菜、新镇韭菜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畜牧业产值22.3亿元。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4家。

202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869001 万元,增加值 39.96 万元。其中,农业 420109 万元;林业103582 万元;牧业 290584 万元;渔业36358 万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18368 万元。粮食总产量789307吨,肉类总产量74503吨;禽蛋产量48200吨;牛奶产量4600吨。

第二产业

该县有以食品加工、家居制造、生物基材料3个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代表产品有饲料、熟肉制品、速冻食品、饮料酒、饮料、人造板、家具、涂料、橡胶轮胎外胎、水泥、商品混凝土、塑料制品,截至2023年已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2022年全县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8个,完成企业智能化改造40家,增加值158.7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31.6:68.4;产品销售率95.2%;规模以上工业22个大类。

第三产业

该县有以特色农牧、特色加工、电子商务物流、农村太阳能光伏、乡村旅游是浚县的五大特色产业。2022年全年接待游客30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7亿元;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7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7962亿元。

2022年浚县成功举办线上年货节、电商助农等活动,累计成交额超6000万元,网络零售额、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达5.3亿元和19.8亿元。

经济功能区

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位于县城东北部,截至2022年8月有126家企业入驻,就业人员达2.4万人,该开发区规划总面积为8.58平方千米,规划期限为2022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为2022年至2025年,远期规划为2026年至2035年。开发区的总体发展定位是以食品加工、家居制品和生物基材料为主导产业,辅以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产城互动的循环经济区。为了适应自然特征和工业布置的要求,开发区采取了分片组团式布局,由综合服务中心、两纵两横四条发展轴线和五个区域组成。

浚县白寺现代物流产业园

鹤壁浚县白寺现代物流产业园位于浚县白寺,规划面积为7.8平方千米,定位为“物流+”产业,包括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和应急物流四大功能区。该园区于2020年被确定为省级物流枢纽,2021年被纳入全国物流园区图谱。截至2022年8月,已有12个项目完工、在建或签约,总投资约100亿元。其中包括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韵达快递顺丰速运等知名企业的物流基地。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全县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217人,在校生2810人。普通高中6所,专任教师1004人,在校生11930人。初中学校18所,专任教师2010人,在校生29126人。普通小学159所,专任教师3543人,在校生5662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601人。

文化事业

2021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

浚县人民文化馆位于浚县文化艺术中心西北角,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2018年5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浚县文化馆于201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为一级文化馆,按照国家一级文化馆设置标准,馆内设有少儿培训教室、书画陶艺创作室、美术培训教室、器乐培训教室、舞蹈培训教室、非遗实物陈列室、老年活动室、红色教育展览室、摄影展室、非遗资料档案室、书画展厅、健身活动室、演出厅、化妆间、综合培训教室15个室厅。

浚县图书馆成立于1949年,原为文化馆图书室,1991年正式更名为浚县图书馆,2018年搬迁至浚县文化艺术中心D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免费开放服务部室15个,馆藏书刊9.5万册,报刊260余种,古籍713册,阅览座席220个,年接待读者10余万人,开展各类全民阅读活动60多场;持证读者4000多人,实现了自动化办证、借阅等管理,是浚县最大读书服务平台。

科技事业

2022年浚县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1.6%,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5.4%。截至2022年10月,浚县累计投入企业研发资金9.6亿元,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省创新龙头企业12家,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位居河南省第一方阵。

人居环境

2022年全县栽植苗木190余万株,完成生态造林2.6万亩;新增、改造绿化面积24.1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PM2.5、PM10浓度下降,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22个,获评省级新型城市化试点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县。

社会保障

2022年,浚县减免社保费1045万元,返还稳岗资金164万元,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915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金1.5亿元;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2个;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新增返乡下乡创业397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171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5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680人。

交通

综述

浚县距离北京约550千米,距离省会郑州市约180千米,距离安阳红旗渠机场仅20千米。境内设置有铁路车站滑县浚县站”,有3条国道和5条省道,以浚县为中心,两小时可到达北京、西安市武汉市徐州市等城市。此外,鹤濮高速、范辉高速、瓦日铁路和大海线横穿全境,济郑高速铁路设站经过,安罗高速和北京—香港公路也正在推进。

公路

截至2023年8月,浚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超2125千米。浚县境内有3条国道和5条省级干线公路,三条国道为日凤线(24.015公里),通武线(29.502公里),定浚线(24.143公里);省道224内罗线汤、S219省道、濮淇线、内罗线、郑吴线。

浚县客运总站位于浚县黎阳路与八一路交叉口西南角,截至2020年11月,共有发车线路31条。

铁路

境内有济郑高速铁路,设有铁路车站浚滑站。滑县浚县站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与鹤壁市浚县交界处的八里井村附近,拥有两座站房,横跨两市两县。南站房位于安阳市滑县境内,北站房位于鹤壁市浚县境内,单日最高开行动力分散式列车列车55列。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7月,浚县有60辆新能源公交车、设置线路站牌633个,站亭14座;全县共开通城乡公交线路47条,营运公交车辆316台,线路总里程达1564公里,全县438个建制村客车通达率100%。

人文

综述

浚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端木赐故里、王守仁圣贤的起航地、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地,这里有大运河浚县段和黎阳仓遗址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有明代古城墙,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泥咕咕、民间社火。境内名胜古迹300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18项。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浚县共有世界文化遗产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九处。

浚县云溪桥

云溪桥又名廉川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木石结构。嘉靖四十五年(1566),浚县知县魏(字廉川)重修,改为石桥。云溪桥为五孔连拱式石桥。桥身长48.7 米,桥面宽9.95 米。桥墩两端外突三角形分水石,以减缓洪水冲击。桥的四角雁翅各置一卧姿石雕水兽,作镇水之用。云溪桥为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

大运河浚县段

大运河浚县段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位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河南段区域中心。流经浚县的大运河即卫河(永济渠)呈西南至东北走向,从浚县县境穿越而过。先后流经浚县新镇镇、小河镇、卫溪街道办事处、浚州街道办事处、屯子镇王庄镇,全长约71公里。历史上该段运河一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北部边防、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农田灌溉等方面均发挥了重作用。

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

摩崖大佛位于大伾山东山腰天宁寺大佛楼内,开凿于后赵,高22.29米,是一尊善坐式大弥勒佛。它具有早期佛像的特点,头顶有螺髻,面相丰满,双目细长,眉骨突起,被誉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是研究早期石雕技术和佛教传入历史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此外,大伾山还有其他的石刻和雕像,如北魏时期出土的石兽,保存在省博物院;唐朝的千佛寺石窟,位于浮丘山南部山巅石山崖壁,内有佛龛935个,造像1027尊;陇西尹公浮屠建于李隆基时期,是一座七级叠涩密檐式塔;还有各种摩崖题记和碑文,记录了历史事件和官员的敕谍。

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

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包括沿卫河的古城墙和姑山古城墙遗迹,以及文治阁。沿卫河古城墙长768米,高5.7米,采用青石和砖砌筑,内部填以夯土,并进行了白灰灌浆。城墙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券门,分别为观澜门和允淑门。姑山古城墙遗迹保存的是一段长约200米、高约3.5米的夯土墙壁。古城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城墙建筑技术,对研究卫运河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文治阁位于浚县县城中心,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楼阁式高台建筑。高约20米,台基为方形,上方建有两层方阁,下层有围廊。阁顶覆盖黄绿琉璃瓦,上层为方形攒尖顶,檐下装饰有五踩重昂斗。文治阁是浚县历史的见证,展示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

碧霞宫

碧霞宫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浚县浮丘山南部峰巅的道教建筑群。它始建于1542年,经过明清多次维修扩建,成为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建筑。宫内有驻云楼、广场、月台、万物资始坊、石狮等建筑。宫殿区布置三进院落,共有87间殿宇,其中山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宫殿建在青石铺面的高台上,面阔五间,顶覆黄绿琉璃瓦。碧霞宫是一座具有很高建筑研究价值的道教建筑,也是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0年7月,浚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个,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个。

泥咕咕

浚县泥咕咕是一种泥玩具,因为它能被吹得“喔喔”作响的缘故,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最通俗的称谓——“泥咕咕”。市场上数量最多、最普及的是那些能吹得响的斑鸠和小燕。2008年8月奥运会期间浚县泥咕咕多件作品被中国文化部、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作为国礼赠送驻华大使和国际友人。

大平调

西路大平调,俗称“大梆戏”,起源于明代,是浚县的特色戏曲形式。西路大平调分为西路和东路两个分支,西路大平调已有200多年历史。西路大平调以其阔放质朴的表演艺术而著名,各行当有独特的身段造型和武打戏,其中包括真刀真枪的打斗场面。西路大平调的音乐唱腔独具特色,有400多支曲牌和80多种唱腔板式。

饮食

县内流行早中晚三餐制。早、晚餐一般吃“甜饭”,玉米粥、米粥、甜汤配馒头、咸卷、油条、包子等,以腌制腌咸菜或炒菜佐餐,比较简单。午餐多吃“咸饭”,有面条、水饺、大米饭、咸汤、大锅菜等,佐以肉、蛋等副食,比较丰盛。早饭称清起饭,午饭称晌午饭,晚饭称汤。面食是传统主食。

香焦酥花生米

香焦酥花生米是浚县六大名点之一,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发展于清,成熟于民国延续至今。香焦酥花生米香、焦、酥脆不掉皮,被认为对咳嗽、受冷肚疼、胃胀有一定疗效。

浚县石子馍

浚县石子馍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特色小吃。子馍也叫做石子馍,因在鹅卵石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子馍采用的都是上等面粉,配上油、葱花等制成孝义火烧,然后再加入肉丝放到烧得滚烫的鹅卵石上面炕熟,最后浇入鸡蛋烤熟即可。油酥咸香的火烧,配上丝丝嫩滑的鸡蛋和肉丝,外焦里嫩。

“王桥”豆腐与豆腐皮

“王桥”豆腐与豆腐皮系浚县黎阳镇王桥村所祖传,'王桥'豆腐质地细嫩,味道纯正,软硬适度,炖煮不烂,煎炸松软。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钙、镁等矿物质,常食用建脑、开胃、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浓度。'王桥'豆腐未出锅前挑出的豆腐皮,薄而筋道,口感极好,凉拌热食均可,是浚县又一名产。

习俗

社火

浚县的民间社火表现形式众多,包括舞狮、高跷、旱船、竹马、背阁、武术、秧歌、花船、抬老四、二鬼板等十多种。近年来,这些传统形式还吸收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民间社火的表演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2006年10月,浚县民间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正月古庙会

浚县正月古庙会是一项具有区域性的文化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历时一个月以上,吸引了数百万信众参加。这项活动以浮丘山碧霞元君行宫为中心,覆盖了十多处寺庙宫观和多条街道。在庙会期间,信众们可以参与庙祭、官祭、共祭、社会祭等多种祭祀活动,不间断地进行,直到日落。庙祭是道教人士在碧霞元君大殿上进行的祭祀活动,官祭则是地方官府的顶礼祭祀仪式,而共祭则是各地信众集体举行的祭祀仪式,例如香会、圣会和社火等。此外,社会祭则是由个人或几个人进行的祭祀仪式。

艺术

浚县落腔

落腔形成演出是一种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这种表演艺术贴近生活,它的表演形式包括上楼、下楼、梳妆、迎亲、送往、挑水、推车、骑驴、磨面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在落腔的表演中,丑角脸谱的脸谱勾画以及斩杀时所使用的彩头艺术处理同样具有表演艺术特色。落腔的音乐唱腔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有30多支锣鼓谱、80多支曲牌和30多种板式,琳琅满目。

风景名胜

综述

浚县境内名胜古迹3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9处。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大伾、浮丘两山古刹林立,北魏大石佛中国最早、北方最大;古城街区结构布局保存完好,是明清时期北方县城建筑的典范;大伾山景区、古城景区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浚县以古城、运河和两山为载体,全面启动5A级旅游景区创建,古城保护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

重要景点

大伾山风景区

大伾山风景区包括大伾山、浮丘山这两座山峰。海拔135米,但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历史上,有王维、范成大、王守仁等二十多位著名诗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景点标志有:高22.29米的八丈石佛、道教的圣地碧霞宫、正月古庙会等。截至2020年11月,景区内现有佛道建筑9处,大伾山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历代摩崖题刻460余处,汉唐古柏400余株。

浚县古城

浚县古城是位于河南省鹤壁市的一座千年古城,面积约2.1平方千米。古城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文治阁为中心,拥有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八条小街和三十六条小巷。浚县古城保留着600多年的历史,古色古香的青砖灰瓦建筑和浓厚的历史氛围。2019年,浚县古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浚县古城夜市以实景融入式演出为特色,展示了社火展演、西路大平调、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围绕大运河、古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旅资源,创新发展多元夜间文旅消费产品。

黎阳仓遗址

黎阳仓遗址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一部分,位于中国的浚县县城内,靠近大伾山的北麓,东临废黄河。它与黎阳城遗址相距约1千米,距离卫河约1.5千米。黎阳仓建在山上,平面布局近似正方形,东西宽260米,南北长度280米。黎阳仓在隋唐宋时期(6至9世纪)是即为官仓。元代以后,黎阳仓的遗迹逐渐被掩埋。自2011年以来,通过三次考古勘探与发掘,黎阳仓遗址的具体位置以及遗迹,包括隋唐仓城的城墙、城壕、84座仓窖、建筑基址以及漕渠遗迹等。根据最新的钻探结果,截至2019年5月,共发现了152座仓窖、南北水系以及疑似码头遗迹。2013年3月,中国大运河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京杭大运河合并为一处保护单位。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为世界遗产,黎阳仓遗址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