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基纳法索 :西非内陆国家

更新时间:2023-10-21 11:32

布基纳法索(法语:Le Burkina Faso;英语:Burkina Faso),原名上沃尔特,是位于非洲西部的内陆国家,四周分别与6个国家接壤,东邻尼日尔贝宁,南部与多哥、加纳科特迪瓦毗邻,西北与马里相接,边界线总长3193千米,国土面积为27412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布基纳法索下辖13个大区、45个省,首都瓦加杜古是卡迪奥果省(Kadiogo)首府。2022年,全国人口为2210万人。

布基纳法索是地处西非中心的内陆国家,在地势上属萨赫勒(半沙漠)地区国家,地势平坦,北部为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半沙漠区,中部为高原区,南部为热带草原区。境内没有出海口,河流不多,沃尔特河上游支流穆洪河、纳济农河与纳康贝河自北向南流贯境内。布基纳法索位于西非撒哈拉沙漠干旱地区的南缘,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南北差异较大。公元前14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期间,狩猎采集者一直居住在今布基纳法索西北部地区。殖民化之前,布基纳法索领土被不同的王国或酋长领地瓜分,莫西族(Mossi)建立王国的历史可追溯到9世纪,12~14世纪先后共建立4个莫西族王国,14~15世纪莫西帝国进入兴盛时期。1904年,布基纳法索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5日宣告独立,定名上沃尔特共和国,1984年8月4日国名改称布基纳法索。

布基纳法索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和国际银行已批准的符合重债穷国倡议援助条件的36个国家之一。农业、矿业和旅游业是布基纳法索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8.8亿美元。2021年,布基纳法索三次产业占比为18.5:26.8:54.7。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1/2022年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人类发展综合指数,布基纳法索排名第184位。

布基纳法索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成员国,其首都瓦加杜古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的总部所在地。1963年5月3日布基纳法索成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成员国, 1995年6月3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布基纳法索的文化与精神信仰和社会风俗相关联,传统的艺术形式包括文身术、宝石饰物、纺织、制陶、神话和代代口传的传奇故事,每个部族各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布基纳法索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Karfiguela瀑布、法贝杜古丘陵、辛杜石林、帕马国家森林公园、阿尔利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境内还拥有三个世界遗产——洛佩尼遗址、古冶铁遗址、西-阿尔利-彭贾里复合体。

名称由来

布基纳法索(The Burkina Faso, Le Burkina Faso,Burkinabè Faso)前身为上沃尔特共和国,190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该名称因其位于沃尔特河(黑沃尔特河、白沃尔特河)上游而得名。1960年独立,定国名为“上沃尔特共和国”。1984年8月4日,由时任总统托马斯·桑卡拉更名为“布基纳法索”,其意思是“正人君子之国”。“布基纳”和“法索”这两个词源于该国使用的不同语言:“布基纳”来自摩尔语,意思是“正直”,表明人民如何为自己的正直感到自豪,而“法索”则来自迪乌拉语(N'Ko语中的书写方式是:“faso”),意思是“祖国”(字面意思是“父亲的房子”)。“Burkina”上添加的“-bè”后缀形成“Burkinabè”,来自富拉语,意思是“女人或男人”。

历史

史前时期

公元前14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期间,狩猎采集者一直居住在今布基纳法索西北部地区,当时他们的工具主要有刮刀、凿子和箭头等。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2600年期间,人们建立了农业定居点。现代尼日尔西南部和当代布基纳法索东南部出现布拉文化,是铁器时代的文明。到公元前1200年,撒哈拉沙漠南非洲地区已经出现冶炼锻造工具等。

前殖民时期

东部莫西王国的起源及其早期历史

大约在11世纪,莫西人从今尼日尔南下移入布基纳法索境内,后逐渐向西扩张,在沃尔特河上游地区先后建立膝科多戈、亚滕加、瓦加杜古和古尔马等众多酋长国,并组成以瓦加杜古为中心的联合体,史称莫西王国或莫西帝国。1377年,莫西人攻占廷巴克图

《法塔史》称莫西人曾数次入侵尼日尔河西部,包括13世纪中叶前后对桑海的加奥王国的进犯。1483年,在马里的科比战役中莫西人被桑海的桑尼·阿里击败。约1495年前后,当时的纳巴乌布里(Oubry)建立起以瓦加杜古为中心的莫西王国(又称莫西帝国),称“莫罗·纳巴”(Mogho Naba),意为“世界之王”。

莫西王国尽管没有成为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但在14世纪以后,它虽与强大的马里、桑海等国毗邻,但却能保持5个多世纪的独立地位。大约在公元15世纪,莫西人骑兵从南部入侵该地区并建立了古尔马和莫西王国,分别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几个发展起来的莫西王国中,最强大的是位于该国中部的瓦加杜古王国。在莫罗·纳巴的领导下,瓦加杜古莫西国家击败了桑海帝国和富拉尼帝国的入侵企图,但与西非主要贸易强国(包括迪乌拉人、豪萨人和阿散特人)保持着一定的商业联系。

西非三大帝国对布基纳法索的影响

布基纳法索西部和北部早期历史更多的是与西非一些大帝国的历史相关联。在13世纪以前,布基纳法索西部地区隶属于迦纳帝国。当1240年马里灭了加纳后,布基纳法索西部又成为马里帝国的一部分。马里帝国的统治者曾进一步向东南部扩张,试图征服莫西人诸王国,但失败了。在马里帝国晚期,莫西人骑兵曾北上进入帝国腹地骚扰,这加速了马里帝国的衰亡。1337年莫西人攻占了延巴克图。

15世纪中叶桑海帝国兴起后,布基纳法索西部再次成为桑海帝国的一部分。1477年阿里·贝尔大帝不仅打败了莫西人的进攻,还将他们的势力赶出了尼日尔河河湾地区。1483-1484年,莫西人卷土重来,他们与桑海军队爆发了科比之战或称吉尼基一托伊之战,结果再次战败,退回本土。在阿斯基亚大帝(1493-1528年在位)及其后继者统治时期,桑海军队以伊斯兰教“圣战”的名义多次南下远征莫西人,在1497~1498年远征中,莫西人死伤惨重,许多妇女儿童被俘。桑海皇帝阿斯基亚·达乌德(1549~1582年在位)刚即位就对莫西人发动了战争,在1561年、1575年又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远征。

莫西人与马里帝国、桑海帝国数百年的拼杀,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争夺对尼日尔河河湾地区的控制权,最终莫西王国归于失败,遏制住了莫西人向北扩张的势头,但马里、桑海始终也未能将莫西人诸王国彻底征服。

迪乌拉王国对西部的统治

18世纪初叶,塞努弗人在距离布基纳法索西南边界80千米处建立的孔城王国(Kong,今科特迪瓦境内)开始对布基纳法索西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714年孔城国王的弟弟法马冈·乌阿塔拉率领一支军队北上,进入布基纳法索黑沃尔特河流域,占领了包括博博迪乌拉索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迪乌拉王国。1715年,波波人开始在布古里巴沿岸定居。在该王国为数不多的几任国王中,马冈·乌莱·乌阿塔拉统治的时期最长,从1742年-1809年,达67年之久,传说在他统治时期推行“合理而公平”的政策,政局稳定。但是,其继任者迪奥里乌阿塔拉统治时(1809-1839年),一些部落酋长发动了叛乱,王国出现了统治危机。先是马卡人酋长占据了王国东部重镇博罗莫,后是蒂福人酋长纳克宣布脱离王国的统治。1830年,王国统治的中心地区博博迪乌拉索也发生了叛乱,并打败了国王迪奥里的军队。1839年迪奥里被迫退位,王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1897年,潘蒂巴·乌阿塔拉王子将博博-迪乌拉索拱手让给法国殖民者,以换取法国承认他为整个迪乌拉王国的国王。

法国殖民时期

法国对布基纳法索的殖民征服

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逐步渗透,奴隶贸易的侵蚀,以及地方势力的日益强大,莫西王国内部的混乱已在所难免。古尔马、亚滕加和滕科多戈等王国的统治者越来越不承认在瓦加杜古的莫罗·纳巴的权威了,莫罗·纳巴只是在他的首都和皇宫内还保持着他的权威和仪式方面的尊严。19世纪晚期,随着欧洲人对非洲内陆探险接近尾声,德国、法国和英国从各自据点向西非内陆进军。各地统治者开始自行接待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外交使团,同他们进行谈判。1886~1887年,德国人阿道夫·克劳塞抵达瓦加杜古,成为该地接待的第一个欧洲人。1887年6月,法国上校班惹 (Binger)从科特迪瓦的孔城王国来到瓦加杜古,成为第一个代表西方殖民势力的官方代表。尽管他未能获得莫西王国纳巴的信任以取得对该王国的“保护权”,但是他与孔城统治者窝塔拉(Ouattara)签订的保护条约,使法国获得了对布基纳法索西南部的“保护权”。1888年,法国再派陆军上尉蒙泰伊(Monteil)至莫西王国,也未能和纳巴达成保护协议,但是与地方酋长签订了两个条约,使法国人占领了莫西王国的西部和北部。1890年,法国海军医生克罗扎(Crozat)来到瓦加杜古,要求签订盟约,同样遭到莫西国王的拒绝。1892~1895年,又来了数批法国殖民者试图变莫西为保护国,但均遭失败。

1893年1月,铁巴·特拉奥雷(Tieba Traore)率领军队在距博博迪乌拉索西北19英里的地方与瓦塔拉人相遇,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巴马战役。几天后,战役结束,铁巴死于流行性感冒。1894年12月,混血儿乔治·伊肯·弗格森也来到瓦加杜古,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名义,向国王莫罗·纳巴致意,以欺骗的手段签订了一个贸易保护协定。中央政权的日渐衰落和地方纳巴的各自为政,也造成争权夺位的自相残杀时常发生,因而大大削弱了抵抗外来侵略的能力,为法国人对该地区的征服提供了可乘之机。

1895年是欧洲列强争夺布基纳法索最激烈的一年,德、法、英三国竞相派殖民代表,甚至远征军到莫西王国。德国人派到莫西的代表有格鲁纳、冯·卡纳普和冯·策希等人;英国派遣了著名的殖民者卢加德;法国则派遣了德科尔、戴斯特纳弗上尉等人。这些国家的游说者无不以失败而告终。同年5月18日,戴斯特纳弗上尉与亚滕加王国的统治者邦格雷签订了保护协议,将亚滕加变为法国的保护国。1896年,法国上尉武莱(Voulet)和中尉夏努恩(Chanoine)率军远征瓦加杜古,击败了莫西国王派来阻击的军队,放火焚烧瓦加杜古及周围许多村庄,后来由于缺少食品和弹药而退到延巴克图。同年9月,法国殖民军重新攻入瓦加杜古,扶植莫西国王沃布戈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库卡为新国王,称为西吉里纳巴。沃布戈没有就此屈服,他用莫西人传统的诅咒方式,在靠近白沃尔特河的一座山头上献祭了一只黑公鸡、一头黑色公羊、一头黑驴和一名黑奴,祈求土地女神把法国殖民者赶走。1897年1月20日,法国殖民者与其傀儡库卡签订了“保护国”协议,正式将莫西王国吞并。1898年6月,法国与英国黄金海岸(今加纳)就两国在西非地区的殖民地边界划分问题达成一致,法国对布基纳法索的殖民占领得到了欧洲其他列强的认可。从此,集世俗宗教权力于一身的莫西国王失去了昔日的权威,成为法国人的傀儡和象征性的精神领袖。1898年6月14日的《法英公约》确立了该国的现代边界。

法国对布基纳法索的殖民统治

布基纳法索在沦为法国殖民地后,最初并不是一块独立的殖民地,而是被合并到法国在西非的其他殖民地中。

1899年,布基纳法索首先被法国人宣布为军事区,受法国驻西非总督的直接控制。1902年10月,它成为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尼日尔军事区的一部分,以卡耶(Kayes,今马里最西部的一个城市)为首府。1904年10月,又成为上塞内加尔一尼日尔(HautSenégal-Niger)的一部分,最高行政机构设在巴马科(Bamako)。1905年,莫西国王西吉里(库卡)去世,他的16岁儿子塞多·康戈(Saidou Congo)被法国殖民当局任命为新纳巴,称莫罗·纳巴孔姆二世。此后,法国人开始把莫西王国变成一个行政管辖区。1907年,殖民当局将布基纳法索进行了行政划分,白沃尔特河以东地区包括卡亚、多里(Dori)、法达恩古尔马和滕科多戈;中央地区被分成瓦加杜古库杜古瓦希古亚;西部地区分成博博迪乌拉索中央区、代杜古、加瓦(Gaoua)和巴蒂埃(Batie)。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上沃尔特

1914年8月,欧战爆发,在法国驻布基纳法索的殖民官员组织下,来自多里的黑人士兵和莫罗·纳巴的500名骑兵率先投入战斗,前往德属多哥作战,追击德国总督。8月27日,迫使德属多哥总督冯·德林向协约国投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基纳法索士兵除了被派往多哥进行很短的对德作战之外,更多的是被派往西非以外的地区作战和从事后勤、搬运工作。1912年,法属西非开始征兵,年龄在20~28岁的所有男子服兵役。一战爆发后,法属西非征集的黑人士兵达147835人。1915~1916年的征兵运动中还决定再征集5万人。为了反对征兵、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反殖民主义战士发动起义。这次起义让法国政府感到需要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殖民控制,设立统一殖民政府,进行统一财政预算和经济政策。1919年3月1日,法国颁布命令决定建立“上沃尔特领地”,同年5月20日正式建立。根据法属西非新的殖民区域划分,“上沃尔特领地”由沃尔特河上游内陆诸地区组成,包括加瓦博博迪乌拉索、代杜古、多里、法达恩古尔马、塞依(Say)和莫西等行政区,首府设在瓦加杜古。一个单独建制的上沃尔特殖民地至此开始出现。1920年,法国在上沃尔特领地驻有10个直接来自法国的行政官员和14个土著随员。领地的首任总督是赫斯林(Hesling),1928年,佛尼尔接任。上沃尔特殖民领地建立后,法国加强了对当地的殖民统治和税务征收。

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棉花、橡胶和花生的价格暴跌,对上沃尔特殖民领地的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再加上1931年少雨,蝗灾、饥荒纷至沓来,大批上沃尔特人沦为饥民。1933年1月1日,法属西非总督府颁布法令撤销上沃尔特殖民领地,将其一分为三,分别并入苏丹(今马里)、尼日尔和象牙海岸。其中法达恩古马、多里划归尼日尔。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属西非总督府号召各地征兵支持法国对纳粹德国的战争。该号召得到莫西酋长的支持,莫罗·纳巴派他的两个儿子和1万多名莫西人报名参军。但是,因为二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和北非地区,特别是因为法国很快沦陷,这些上沃尔特人士兵大都未离开西非殖民地。1940年6月德军大举入侵法国。1942年3月12日,莫西统治者莫罗·纳巴孔姆去世。其长子即位,称莫罗·纳巴萨加二世。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登陆后,北非战争的形势迅速朝盟军有利方向转变,德军陷于苦苦支撑之中。11月23日,法属西非总督布瓦松终于改变立场,宣布站在阿尔及尔的戴高乐政府一边,上沃尔特也隶属于“自由法国”统治之下。

民族独立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上沃尔特的民族独立运动是法属黑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进程主要受法国政局、乌弗埃一博瓦尼领导的非洲民主联盟在西非的政治活动,以及阿尔及利亚反法解放战争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洲各族人民为赢得反法西斯主义战争作出了特别的贡献,为盟国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兵源和物资。在法国殖民地的步兵团和骑兵团中,通常由1/3的法国人和2/3的非洲人组成。根据1928年的法律,法军的士兵约有1/3应由殖民地土著居民构成。仅在法国沦陷前,法属非洲就提供兵源17万多人。在1943年12月开始的意大利战役中,法国远征军团死伤5万多人,其中半数以上是非洲人。这些法国军队中的非洲士兵除了许多来自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外,来自西非的士兵有相当一部分是沃尔特人。

1944年1月30日至2月8日戴高乐政府召开法属西非布拉柴维尔会议,以明确殖民地在法国未来政体的地位及殖民政策的基本原则,平息非洲人民要求解放和独立的呼声。根据会议通过的《布拉柴维尔宣言》和关于殖民地政治结构的决议,夏尔·戴高乐许诺各领地内部自治,允许殖民地代表参加制宪议会和建立海外省议会。1944年法国解放后,根据1946年10月通过的第四共和国宪法,法兰西联邦取代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联邦包括法国本土、法国各个海外领地和原来的保护国,规定联邦内的所有人在权利和义务上一律平等,都具有法国公民的身份。在随后举行的法兰西议会选举中,有61席为“海外代表”,其中西非的代表被限以10名。由于上沃尔特此时不是一个单独建制的殖民地,因而不能选出自己的代表。为了争得自己的政治权益,1945年几个莫西酋长和一些受过教育的上沃尔特人建立了“保卫上沃尔特利益联盟”,后来改组为“沃尔特联盟”,他们为重建上沃尔特而奔走。1946年7月,莫罗·纳巴正式竞选法国海外省议会代表,以重建上沃尔特领地。

1947年9月4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一个法律修正案,恢复上沃尔特为法国的海外领地,规定:除了东北部划归尼日尔外,上沃尔特拥有原来的边界。可以在法国国民议会中有4名议员,在法国参议院中有3名参议员,在“法兰西联邦”中有5名参议员。自此,上沃尔特又开始了相对独立的政治生活,瓦加杜古为行政首府,下分14个区。1948年初,上沃尔特海外领地大会进行了选举,阿尔伯特·让·穆拉格(Albert Jean Mouragues)当选为重建后的上沃尔特第一任总督,同年4月就职。在议员选举中,“沃尔特联盟”负责人亨利·吉苏、马马杜·韦德拉奥果和博尼被选进法国国民议会

1956年在法属撒哈拉以南非洲颁布了《根本法》,该法虽然回避了一些殖民地的问题,但是与第四共和国宪法相比,在殖民地地位方面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根据《根本法》的规定,1957年2月至3月上沃尔特与法属黑非洲其他11个领地一样举行了第一次普选,结果“统一民主党”获得37席,成为上沃尔特领地的第一大党。另外,“沃尔特民主运动”获得26席,“争取非洲发展人民运动”获得55席,独立候选人2席。库里巴利被选为执行委员会的副主席,执行委员会包括7名“统一民主党”人和5名“沃尔特民主运动” 党人。农业经济部长由莫里斯·亚梅奥果担任(后改任内政部长),他曾是邮政职员和法国天主教工人联合会(CFTC)的会员。上沃尔特半自治共和国由此成立,库里巴利成为半自治政府的领导人。1958年6月,夏尔·戴高乐重新执掌法国政权,9月28日举行全民投票,通过了新宪法,成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将法兰西联邦改为法兰西共同体。共同体由享有自治权、“自行治理并民主地、自由地管理各自事务”的国家组成,各海外领地可以自行地选择是成为法兰西共同体的成员国,还是成为独立国家。1959年2月28日,上沃尔特制宪会议提出新宪法,于同年3月15日举行国民投票获通过。12月11日又进行了总统选举,亚梅奥果当选为上沃尔特共和国首任总统。

上沃尔特共和国(1960~1983年)

1960年8月5日,上沃尔特共和国宣告独立,最初采用法国的政治模式,实行多党制,但是像其他法国前殖民地一样,政治体制很快就发生了变化。1960年11月27日,投票通过国家宪法,决定加强总统的权力,建立一院制议会。在同月的市政选举中,亚梅奥果总统确立一党制,“上沃尔特民主联盟”成为全国唯一的政党。随着政治反对派的被消灭,多竞政治不复存在。1965年10月,莫里斯·亚梅奥果(Maurice Yaméogo)连任总统。由于亚梅奥果实行紧缩预算的政策,1966年工会组织了大规模罢工,以示抗议。由于亚梅奥果未作出回应,工会呼吁当时的陆军参谋长桑古莱·拉米扎纳上校接任总统职位,这是该国的第一次政变

1970年6月14日,通过新宪法,上沃尔特第二共和国诞生。1970年12月举行议会选举,组成了不同政党和军人的联合政府,由上沃尔特民主联盟的热拉尔·韦德拉奥果任政府总理。从1973年年初开始,教师和工人的相继罢教、罢工,政府内部不同党派成员的内讧,导致联合政府产生危机。1974年2月,拉米扎纳总统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和韦德拉奥果政府,再次禁止所有政党活动,成立“民族革新政府”(National RenovationGovernment,包括10名军人和4名民选成员)。5月,颁布法令对政党解禁,允许结社和新闻自由。1975年11月,建立新的政党“国家重建运动”的活动。12月17~18日,工会再次举行大罢工,反对军政府贪污腐化。迫于压力,1976年1月,拉米扎纳总统解散了政府并永久停止“国家重建运动”的活动。2月,新任命的政府由2/3文官和1/3的军人组成。1977年11月,国民投票通过独立后的第三部宪法,上沃尔特进入第三共和国时期。1978年4月举行了议会选举,拉米扎纳再次当选总统,并任命约瑟夫·卡博雷为政府总理。

1982年11月7日,以政府腐败、压制自由、逮捕工人和学生为由,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少校和托马斯·桑卡拉上尉为首的一批青年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赛耶·泽博政权,成立临时人民拯救委员会(CSP)并组成新政府,韦德拉奥果任委员会主席,兼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长,桑卡拉任政府总理。1983年5月17日,韦德拉奥果下令逮捕桑卡拉。随后宣布取消总理府,并解散拯救委员会。但韦德拉奥果的这些措施遭到以上尉布莱斯·孔波雷为首的年轻军官的反对,在后者的压力下,韦德拉奥果被迫释放桑卡拉。1983年8月4日,桑卡拉和布莱兹·孔帕奥埃联合在首都发动政变,推翻了韦德拉奥果政府,成立“全国革命委员会”。这是该国独立后第一次造成流血的军事政变,开始了桑卡拉时代。

桑卡拉执政时的激进政策

桑卡拉军政府废除了第三共和国宪法,解散议会,禁止一切政党活动,酋长的传统特权也被剥夺。根据桑卡拉随后发表的《施政纲领》,对内进行人民民主革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革命的动力为工人、农民、小布尔乔亚和流氓无产者;革命的目的是还政于民,建立真正独立、自由、民主的新国家。1983年3月设立的“革命人民法庭”的权限逐渐扩大,不但可以对贪污和政府官员的渎职行为进行审判,而且可以对有关政治犯罪、不端行为、危害国家内外安全的犯罪进行审判。它由5名保卫革命委员会成员、1名士兵和1名主审官组成,主要负责人是司法部长布莱兹·孔帕奥埃。在案件审理时,通常既没有公开的原告,也没有为控方辩护的律师。1984年1月,开始审判前总统拉米扎纳和几位前部长,他们被控犯有挥霍国家资财罪。4月,审判前总统赛耶·泽博,判其15年徒刑,并处罚61000万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简称“非洲法郎”)。

1984年8月4日,在革命一周年纪念日上,全国革命委员会把国名上沃尔特共和国改为布基纳法索共和国,以表示继续反帝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布基纳”在莫西人的莫雷语中代表“有尊严的人民”;“法索”在西部迪乌拉语意为“土地”或“共和国”,合称指“有尊严的国家”。桑卡拉政府推行的极左政策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工会维织的全国性罢工不断。为了进一步强化统治,从1987年开始,桑卡拉从军事和政治人手加强自己的统治权威,宣布要建立统一的联合政党的计划,并建立一支200人的别动队。这造成军队的严重不满。1987年10月15日,布莱兹·孔帕奥埃领导的空降兵瓦加杜古发动政变,枪杀了桑卡拉及其卫兵。布基纳法索进入布莱斯·孔波雷(BlaiseCompaore)统治时期。

孔波雷对布基纳法索的统治

孔波雷在包括宗戈和林加尼在内的三巨头的领导下掌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加尼和宗戈在经济改革问题上与孔波雷意见分歧,并于1989年被指控密谋推翻他。两人被捕并很快被处决,孔波雷继续追求他的政治议程。1991年颁布新宪法,孔波雷在遭到反对派候选人抵制的选举中当选总统。1999年,著名记者诺伯特·宗戈(Norbert Zongo)被谋杀,很多人认为与政府有关,工会和青年领导组织政治抗议活动。孔波雷通过成立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来分散抗议活动,调查记者的死亡。之后,孔波雷于2005年、2010年连任总统。2003年10月,数人被捕并被指控策划政变推翻孔波雷。与此同时,邻国科特迪瓦爆发的内战加剧了经济困难,冲突扰乱了布基纳法索的一个重要贸易来源以及数十万在那里找到工作的布基纳法索人的生计。孔波雷政府还面临公众由于对高生活成本的不满,导致2008年2月发生骚乱、持续数周的抗议活动以及4月的总罢工。2011年初的一波抗议活动很快被视为孔波雷二十多年来统治期间面临的最大国内挑战。从2月开始,大学生举行了多次示威活动,抗议警察的暴行,特别是民间社会活动家、学生领袖贾斯汀·宗戈(Justin Zongo)在警方拘留期间疑似死亡,导致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活动。3月,由于政府无故逮捕一些士兵以及严厉的判刑等,导致布基纳法索士兵也开始举行抗议活动。4月14日,数千名布基纳法索公民在首都瓦加杜古举行示威,抗议食品和其他必需品价格上涨。数小时后发生小规模叛乱,一些士兵抗议拖欠食物、住房补贴和工资。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孔波雷解雇了政府和担任关键领导职务的军事官员。他的行动最初并没有安抚任何抗议者,因为军队兵变蔓延到其他城市,抗议的士兵与其他示威者一起加入,其中包括警察、学生和其他布基纳法索人。支付欠武装部队的一些资金似乎遏制了眼前的威胁并制止了一些示威活动。几天后,孔波雷任命自己为新国防部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一些基本食品的价格降低了,士兵得到了应得的津贴,公务员得到了加薪——所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暂时缓解紧张局势。2014年10月,政府宣布计划向国民议会提出一项修改宪法的法案以取消总统任期两届限制。这将使孔波雷有机会连任,从而延长他27年的统治。布基纳法索人走上瓦加杜古和其他城市的街头示威,反对拟议的法案。10月30日,立法者原定对有争议的修正案进行投票的日子,抗议活动变得越来越暴力。示威者放火焚烧汽车和公共建筑,包括国民议会所在地,并占领了国家电视台总部。作为回应,孔波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解散政府,并承诺与反对派举行会谈,但抗议活动仍在继续,许多人要求孔波雷辞职。几小时后,武装部队总司令奥诺雷·特拉奥雷将军重申政府已解散,宣布国民议会也已解散,并宣布将成立临时政府。孔波雷于2014年10月31日辞职,不久特拉奥雷宣布接任国家元首职务。

不断变化的政局

2015年11月,罗赫·马克·克里斯蒂安·卡波雷 (Roch Marc Christian Kaboré)当选总统。在卡波雷任期内,该国面临着伊斯兰武装分子日益增长的威胁,他们在瓦加杜古以及该国其他地区发动袭击。2020年11月22日举行选举。然而,由于持续存在的安全问题,北部和东部许多地区无法举行投票。卡波雷以近 58% 的得票率再次当选;人民党再次赢得比任何其他政党更多的国民议会席位,但未能获得绝对多数。

2022年1月,布陆军中校达米巴发动军事政变,宣布成立“拯救复兴爱国运动(MPSR)”过渡政权。2月,达米巴宣誓就任布总统,3月,成立临时政府。9月,布陆军上尉特拉奥雷发动政变,宣布解除达米巴总统职务,由其本人担任“拯救复兴爱国运动(MPSR)”主席,11月,特就任布过渡总统。2023年3月30日,布宣布13个大区中的8个大区进入紧急状态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布基纳法索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尼日尔河河湾处的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格林尼治子午线从该国中部穿过。四周分别与6个国家接壤,东邻尼日尔贝宁,与尼日尔的边界线长628千米,与贝宁的边界线长306千米;南部沿北纬11°线与多哥、加纳、科特迪瓦毗邻,其中与多哥的边界线长126千米,与加纳的边界线长549千米,与科特迪瓦的边界线长584千米;西北与马里相接,两国边界线长1000千米。从地图上看,布基纳法索的国土呈不规则的菱形,领土位于北纬 9°24′20″ 至北纬 15°06′30″ ,西经 5°30′50″ 至东经 2°24′30″ 之间,最南端在穆洪河(Black Volta)与北纬9°30'的交叉点上,东西最长相距820千米,南北最长相距480千米。边界线总长3193千米,国土总面积274122平方千米。布基纳法索位于零时区,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不实行夏时制。

气候

布基纳法索位于西非撒哈拉沙漠沙漠干旱地区的南缘,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南北差异较大。北部属萨赫勒地区,为准撒哈拉沙漠热带气候,气温为20~41℃。中部和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气温为20~35℃。全年温差较明显,3~5月为最热的季节,最高气温在38℃左右,中午超过40℃。12月至次年2月初,气候较凉爽,夜间温度常在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为27℃。首都瓦加杜古1月最低气温约11.5℃,4月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布基纳法索年降水量介于500~1000毫米,南多北少。根据降雨量情况,全年分为雨、旱两季,南多北少。5~9月“非洲西南信风”将几内亚湾上空的湿气团吹了过来,形成雨季,这是植物播种、生长的季节;从10月到次年4月,受自东向西席卷非洲大陆的“马坦风”的影响,布基纳法索进入滴水不见的旱季,其中11月至次年2月为干燥凉爽季节;3~5月为干燥炎热季节。在北方半沙漠区旱季长达10个月以上。降雨量从南到北差别很大,北部萨赫勒地区的年降雨量不足600毫米,而南部苏丹-几内亚地区的年降雨量则超过900毫米,两者之间的苏丹-萨赫勒地区降雨量居中。

布基纳法索每年11月初至12月中旬为刮干风(Harmattan)季节,这是一种从撒哈拉沙漠刮来的异常干燥的季节风,风力不大,有时甚至感觉不到在刮风,但带着撒哈拉沙漠的细沙,几天之内可使绿色树叶全都盖上一层厚厚的土黄色细沙。这是全西非的一种地区性季节风, 它对布基纳法索等半沙漠地区国家影响很大。

地质

布基纳法索的基岩主要由构成几内亚地盾的前寒武纪岩石组成,这些岩石从科特迪瓦加纳向北和东北穿过布基纳法索延伸到尼日尔的南部。最古老的地层是位于毕瑞弥安岩石之下的前毕瑞弥安混合岩、片麻岩角闪岩。基底由黑色页岩片岩杂砂岩石英岩燧石组成的细至中粒的沉积序列以及圈闭在其中的不均匀分布的火山岩和深层岩体构成。毕瑞弥安岩系在布基纳法索像西非其他地区一样,由受到严重变形的泥质、砂质变质沉积岩和火山沉积杂岩体组成。新元古代奥陶纪大型沉积盆地的边缘出露于布基纳法索西部边界,主要岩性是上部为页岩和白云岩、底部为砂岩。布基纳法索北部边界为始寒武纪和寒武纪洪博里 一顿察地层的未变质砂岩和石英岩,东南部彭贾里的庞贾里组中含有冰岩。布基纳法索和马里的边界地层为新近纪第四纪的大陆沉积地层,表面红土化作用强烈。

地形地貌

布基纳法索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内陆高原,地势平坦,自北向南缓慢倾斜,平均海拔200~300米,纳库鲁峰海拔749米,为全国最高点,纳库鲁山位于该国西南部,位于布基纳法索喀斯喀特地区和马里锡卡索地区的边界之间,山周围地区的一般岩层是砂岩地块。最低海拔为穆洪河(也称为黑沃尔特河,Mouhoun)南端出境处200米。

布基纳法索西南部和西部地区有起伏的平原和丘陵。山脉主要位于西部与马里科特迪瓦的边界线附近,呈西南一东北走向,它的一部分延伸到该国东部,成为尼日尔河与沃尔特河水系分水岭。北部是典型的萨赫勒地形,干燥、沙化的平原中偶尔点缀着青草和灌木丛;中部以红土平原为主,不时有孤峰突起;南部是热带大草原,有浓绿且茂密的植被,在白沃尔特河下游还分布一些森林。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布基纳法索没有出海口,境内河流不多,大部分河流属季节河,在旱季时只有少量的水,而在雨季的时候则水位陡涨,往往带来洪涝灾害。沃尔特河上游支流穆洪河、纳济农河与纳康贝河自北向南流贯境内。布基纳法索还拥有几条较小的季节性河流和溪流,这些河流和溪流在雨季充水,在旱季经常干涸。

穆洪河(Mouhoun river),西非沃尔特河的源头河,又称黑沃尔特河(Black Volta)。该河源于布基纳法索西南部高原的低缓丘陵,总体流向为,向北转向东再转向南流,构成布基纳法索与加纳边界以及科特迪瓦与加纳边界,至加纳班博伊北流,注入加纳沃尔特河水库(沃尔特河下游),全长1152千米。河流上游流经地下水丰富的砂岩地区,河谷宽阔,中下游河床比降平缓,平均每千米40厘米。河流常年有水,但最干旱季节局部可断流。

纳济农河(Nazinon River),西非纳康贝河(白沃尔特河)支流,又称红沃尔特河(Red Volta)。源出布基纳法索瓦加杜古北部低高原后东南流,至加纳东北部甘巴加陡崖附近汇入纳康贝河,长320千米。河道坡降微缓,平均每千米440厘米。河水流量不够稳定,旱季经常断流。

纳康贝河(Nakambé River),西非沃尔特河源头河,又称白沃尔特河(White Volta)。源出布基纳法索北部低高原,南流进入加纳境后,在加纳中北部汇入沃尔特水库(沃尔特河下游),长640千米。该流域地势平缓,河床比降小,河水落差不大,沿河形成众多河曲县、河湾,故名沃尔特(葡萄牙语意为曲折)河。河流水量随季节而不同,旱季经常出现局部断流。

湖泊

布基纳法索境内有8个小型天然湖泊,总面积大约30~50平方千米。最主要的湖泊是位于中部的巴姆湖(Lake Bam)和位于北部的乌尔西湖(Lake Oursi),这两个湖在旱季都会大幅萎缩,乌尔西湖几乎每年都会完全干涸。

巴姆湖是布基纳法索最大的湖泊,位于首都瓦加杜古以北约120千米处,是流经布基纳法索中部高原的纳坎贝河(沃尔特河)水系的一部分。湖的长度为15~25千米,宽度为1~2千米。湖中的水量在雨季时为3750万立方米,旱季结束时几乎为零。在旱季,湖水只有2~4米深,在极端干旱的情况下,湖水可能会干涸,在19世纪就发生过三次湖水干涸的情况。

水利

布基纳法索境内拥有1700多个小型水库,还有部分大型水坝,总库容约2700亿立方米。其中有320座投入使用,大约有80个永久保护区。境内主要有孔皮恩加(Kompienga)大坝、尼奥菲拉(Niofila)和图尔尼(Tourni)等小型浆砌石坝,西部地区的尼奥菲拉坝和图尔尼坝等浆砌石重力坝,巴拉韦(Balave)坝、科图古 (Kotougou)坝等几座混凝土坝。此外,还有努姆比埃尔坝、布古里巴坝、苏姆坝、萨曼迪尼坝、吉蒂坝等。

班巴卡里水库(Bambakari dam)位于布基纳法索北部,靠近与马里的边界,建在尼日尔河支流贝利河上。控制流域面积约为7860平方千米,水库总库容为9500万立方米,相应面积为43.3平方千米,有效库容约9000万立方米,水库平均水深约2.20米。

布基纳法索较出名的水利设施还有孔平加 (Kcmpienga)水电站,该水电站位于孔平加河上,距首都瓦加杜古东南280千米,工程造价为365亿非洲金融共同体法朗 (约合1.21亿美元)。

土壤

布基纳法索大部分地区的表土主要由沙土、黏土壤土和沙壤土等易侵蚀质地组成。全境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土壤含腐殖质较多、土地肥沃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土质干燥、贫瘠,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差。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布基纳法索土地面积为274122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农业用地占土地面积的39.8%,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17.7%,可灌溉土地占耕地面积的0.5%,永久耕地占土地面积的0.2%,森林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24.8%,国家保护区面积占土地面积的14.0%。

矿产资源

布基纳法索矿产资源主要有黄金、锌、铜、锰、锑、磷酸盐、石灰石、 大理石铁矿高岭土滑石花岗石铝矾土等。大部分矿产钻探不足, 尚未被开发。截至2023年8月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黄金矿石150万吨,锰1亿吨,磷酸盐2.5亿吨,锌银合成矿1000万吨,石灰石600万吨等。 金矿主要分布在毕瑞弥安(Birimian)绿岩带中;锰矿石主要分布在该国的北部,如唐巴奥(Tambao)锰矿,在东部也有少许分布;磷酸盐主要分布在该国东南部的沉积盖层中;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该国西部的沉积盖层中;金刚石主要分布在该国西南部。

布基纳法索最重要的矿产是黄金,境内广泛分布有金矿,在毕瑞弥安地层中发现有含金石英脉,第四系或现代河流砾石中发现过砂金矿。布基纳法索的黄金储量是非洲大陆勘探最多的黄金储量之一。库杜古西南部的波拉 (Poura) 有金矿,北部的塞巴 (Sebba) 和多里-亚洛戈 (Dori-Yalogo) 附近也有较小的金矿。布基纳法索黄金产量,从2015年的年产35吨增加至2020年的60吨,价值超过30亿欧元,使其一跃成为非洲大陆第四大黄金矿开采国。截至2021年末,布基纳法索有17座金矿,主要开采主体为总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西非矿业公司(SEMAFO)、加拿大Roxgold矿业公司、加拿大奋进矿业公司(Endeavor Mining)、加拿大Orezone Gold公司等。

锰矿石资源主要在唐巴奥(Tambao),离瓦加杜古322千米,矿床带长24千米,83%的储量已探明。布基纳法索的锰矿主要分布在毕瑞弥安地区,毕瑞弥安地区常含有中性或酸性凝灰岩系列及硅质 、钙质沉积物,并含条带状含铁石英岩燧石 )和伴有含碳水平层的锰榴石英岩。唐巴奥锰矿床是布基纳法索锰矿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锰矿床之一。

布基纳法索东南部有一些磷酸盐矿床,它们主要集中在新元古代彭德佳瑞 (Pendjari)沉积岩系列地层中,储量大约有3000万吨。布基纳法索磷酸盐虽然储量丰富,但只有一些小型磷酸盐矿山被开采,布基纳法索每年大约生产2000多吨磷酸盐。

森林资源

截至2015年,布基纳法索森林覆盖率为24.8%。布基纳法索是一个草原国家,在地理上属“苏丹大草原”的一部分,农林资源比较贫乏。植物有各种荆棘灌木,树木有金合欢树、油果树、香树、番木瓜等。该国北部地区由稀树草原组成,多刺的灌木和矮小的树木在雨季茂盛生长。在南部,多刺的灌木丛被分散的森林所取代,这些森林沿着常年河流的河岸变得更加茂密。西南部波尼省、布古里巴省和科莫埃省3个省份在气候上较潮湿,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分布着油棕、竹子、橡胶树木棉、可拉果树和灌木丛等热带林木,因而有“潮湿大草原”或“树林大草原”之称。

水资源

布基纳法索年均水资源总量是41.22立方千米,人均水量约3170立方米。布基纳法索的基岩大约80%是花岗石,因此,除沉积地质构造很有限之外 ,地下水蕴藏量一般很小,很难利用。可利用水资源随时间的变化也非常大,在干旱年份地表水和地下水可能达不到正常年份的一半。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布基纳法索境内拥有2067种植物,乳木果(karite )和猴面包树(baobab)是该地区的特有树种,还有两种特有植物,即 露兜树属 brevifrugalis 和 Isoetes jaegeri。此外,布基纳法索境内还有反卷狸藻狸藻属 reflexa)、雷纳尔狸藻(Utricularia raynalii)、弯曲狸藻(Utricularia inflexa)等植物,另外四种常见的旱地树种有Senegalia dudgeonii、Senegalia gourmaensis以及阿拉伯金合欢(Vachellia nilotica)叠伞金合欢(Vachellia tortilis)。

动物

布基纳法索境内拥有147种哺乳动物、330 种水生动物(包括 121 种鱼类),截至2020年11月,布基纳法索有486种鸟类,其中有119种是定期季节性迁徙鸟类,有81种来自古北区,两个全球保护关注鸟类黄爪隼(Falconaumanni)和斑腹沙锥(Gallinago media)。动物包括水牛羚羊、狮子、河马属大象、鳄鱼,还有羚牛长颈鹿猎豹鬣狗科沙漠跳鼠等。布基纳法索特有的鱼类有微黄非洲脂鲤( African tetra 非洲脂鲤属 luteus)、沃尔特歧须鮠(a catfish Synodontis voltae)等。

自然保护区

布基纳法索建立了四个国家公园,以保护该国的野生动植物,分别是W 国家公园(W Of The Niger National Park)、卡博雷-坦比国家公园(Kaboré Tambi National Park)、德巴莱国家公园(Deux Balés National Park)、阿尔利国家公园(Arli National Park)。

W 国家公园是西非的一个重要国家公园,因位于蜿蜒的 “W”形尼日尔河沿岸而得名,贝宁、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三国共有该公园。W 国家公园创建于1954年8月4日,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公园内有454种植物,另外拥有狒狒、土豚狞猫大象非洲豹、狮子、薮猫河马属水牛等多种动物。W 国家公园还是重要的鸟类保护区,栖息着350多种鸟类。

这里有丰富的鸟类种群,包括许多越冬迁徙的鸭科鸟类(鸭、鹅和天鹅等)、鹳和鹭科鸟类(苍鹭和燕鹭等),此外,还有阿拉伯鸨(Ardeotis arabs)、距翅雁(Plectropterus gambensis)、非洲海雕(Haliaeetus vocifer)、短尾雕(Terathopius ecaudatus)、埃塞俄比亚犀鸟(Bucorvus abyssinicus)、白鹳(Ciconia ciconia)和锤头鹳(Scopus umbretta)等。

阿尔利国家公园(又称阿尔利野生动物保护区)成立于 1950 年,是布基纳法索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也是非洲最大的自然公园之一,1954 年,该公园被列为国家公园。阿尔利国家公园位于布基纳法索东南部,毗邻贝宁彭贾里国家公园,占地760平方千米,拥有从热带稀树草原林地到长廊森林和砂岩山丘等多种栖息地。公园内有490个物种隶属于280个属和83个科,主要植物是扇叶植物和苔藓植物。公园的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是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公园里的动物有大约 200头河马、100头狮子、200头大象、野猪、羚羊、丛林鹿、水鹿等,还有西非森林特有的赤猴黑脸绿猴等。

自然灾害

布基纳法索面临多种自然灾害,特别容易受到干旱、蝗虫入侵、风暴和洪水的影响。自1970年以来,布基纳法索发生大规模灾害的年平均频率为1.2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其在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发生大规模灾害的次数排名第8位。

布基纳法索旱灾严重。1984年,布基纳法索经历了严重的旱灾,在局部地区,最贫困人口中的三分之一家庭收入下降了50%(UNEP/GRID)。

2020年9月,布基纳法索正值雨季,包括该国首都瓦加杜古在内的多个地区遭遇连续暴雨天气,多地出现洪涝灾害,部分民房塌、社区受损。当地时间9月9日,布政府宣布进入自然灾害状态,并决定拨款50亿西非法郎(约合906万美元)帮助受灾民众以及应对暴雨所致的紧急情况,另外还征集了所有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安置受灾者。截至9月9日,暴雨已造成至少13人死亡,19人受伤。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布基纳法索原分为30个省,300个县。1996年进行行政改革,下辖13个大区、45个省和301个市镇。首都瓦加杜古是卡迪奥果省(Kadiogo)首府。

主要城市

瓦加杜古

瓦加杜古(Ouagadougou),是布基纳法索首都和最大城市,亦是全国政治、工业和文化中心,2020年人口约268万人,面积约84.7平方英里(219.37平方千米),地处国境中部莫西高原上,地势平坦,海拔300多米。 瓦加杜古位于卡迪奥戈省的中心地区,由市长管辖,分成5个大区、30个区域与17个镇。从1969年起,泛非电影节定期在瓦加杜古举办。非洲影片制作中心、非洲电影学院、非洲影片发行公司、泛非电影工作者联盟等机构的总部均设在瓦加杜古,使瓦加杜古享有“非洲影都”的美称。瓦加杜古还拥有国际机场和连接科特迪瓦阿必尚的铁路。

博博-迪乌拉索

博博-迪乌拉索(Bobo-Dioulasso)是仅次于瓦加杜古的第二大城市,上盆地大区首府和乌埃省省会,位于布基纳法索西部乌埃河畔,距离瓦加杜古350千米,人口约80.7万。博博-迪乌拉索气候温和,毗邻科特迪瓦、加纳等邻国,种植业、工商业、服务业较为发达,是布基纳法索农产品主要产区,另外运输、贸易、金融等行业集中,工业类型主要有食品制造、农产品加工、纺织工业、机械冶金和化工业等。该市是布基纳法索文化、音乐、农产品贸易和纺织中心,拥有各种景点,其中包括宏伟而独特的建筑、建于1880年的博博迪乌拉索清真寺、圣水池 Dafra、地区博物馆、动物园和陶器市场等。

瓦希古亚(Ouahigouya)

瓦希古亚(Ouahigouya)是布基纳法索第三大城市,北部大区亚滕加省省会,位于瓦加杜古西北182千米处,北通邻国马里。人口9.1万(2018年),该市是布基纳法索北部地区最大的城镇,西北部畜牧和商业中心。城市始建于1757年,于1825年被法国殖民政府摧毁。在19世纪70~90年代一再遭到袭击,直到1896年法国开始在一座堡垒周围重建它。城市名字的意义是“来到并匍匐前进”(come and prostrateyourselves)。瓦希古亚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盛产鳄梨、高粱、粟、花生,但也有商业和手工业等其他工业。

政治

政体

布基纳法索是一个民主、统一、非宗教的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议会

议会由国民议会和众议院组成,国民议会议员称为“议员”,众议院议员称为“众议员”“代表”。议员由直接、平等和无记名普选产生,众议员则由间接选举产生。国民议会的职责是行使立法权、批准税收和控制政府行动等,众议院主要发挥咨询作用。2002年1月,布基纳法索国民议会修改宪法,撤消代表院,将议会两院制改为一院制。国民议会有127个议席,行使立法权,每年举行两次例会,议员经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

上届议会于2015年11月选举产生。议长萨利夫·迪亚洛(Salifou DIALLO),2016年1月就任,2017年8月突发心脏病死亡。 2017年9月,阿拉萨内·巴拉·萨康德(Alassane Bala Sakandé)就任议长,2020年12月连任。2022年3月,过渡议会宣告成立并召开首次会议,大学教授托吉耶尼(Aboubacar TOGUYENI)高票当选过渡议会议长。2022年9月,布陆军上尉特拉奥雷发动政变后成立过渡议会,青年学者布古马(Ousmane Bougouma)当选议长。议会主要政党议席如下:人民进步运动党(MPP)55席、争取民主和进步大会(CDP)20席、进步变革联盟(UPC) 12席。

司法

2002年7月,布基纳法索对司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国家最高司法委员会为最高司法机构,主席由国家元首兼任,司法部长为副主席。另外取消最高法院,设立高等法院、行政法院、审计法院和宪法委员会。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构,由民事、商事、社会和犯罪4个法庭组成。行政法院主要审理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纠纷和公民对行政机关的控告,下设两个法庭。审计法院是对国家财政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最高专门机构,审理国家企业、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财经违法案件,下设三个法庭。宪法委员会监督和保障宪法的实施,解释宪法。

行政

布基纳法索的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政策,负责制定国际协定草案、法律草案和建议,可以支配行政部门、国防和安全部门。政府按照《宪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议会负责。总理是政府首脑,可以指导、协调政府行动,负责执行布基纳法索总统确定的国防政策。总理依法行使管理权,确保法律的实施,任命与总统职权无关的文职和军职。在任命后的三十天内,总理向国民议会发表总政策声明。

本届临时政府于2022年10月成立,包括总理、2名国务部长,18名部长和3名部长级代表在内共计24人。政府首脑是总理,截至2023年8月,现任总理是拉波里耐·基耶朗·德坦贝拉(Apollinaire Kyelem de Tambela)。

宪法

1960年11月27日,议会投票通过国家宪法,决定加强总统的权力,建立一院制议会。1970年6月14日,通过新宪法,上沃尔特第二共和国诞生。1977年11月,国民投票通过独立后的第三部宪法,上沃尔特进入第三共和国时期。

1991年6月2日,全民投票通过独立以来的第四部宪法。2000年4月,国民议会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总统临时或最终不能行使职权时,由议长代行。解散国民议会时,总统需与议长协商。2022年2月,布发生政变后颁布《过渡宪章》作为宪法的补充,两者冲突之处以《过渡宪章》为准。

国家元首

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部长会议主席、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须从年满35岁的布基纳法索公民中直选产生。 2000年4月,国民议会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总统临时或最终不能行使职权时,由议长代行。解散国民议会时,总统需与议长协商。2022年9月,布基纳法索陆军上尉特拉奥雷发动政变,宣布解除达米巴过渡总统职务,2022年10月,特宣誓就任布过渡总统。截至2023年8月,现任总统是易卜拉欣·特拉奥雷(Ibrahim TRAORE)。

政党

截至2023年8月,布基纳法索有合法政党40余个,主要有人民进步运动党、进步变革联盟、争取民主和进步大会等。其他政党有:争取共和国联盟(UPR)、民主力量联盟(CFD)、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建设者党、争取布基纳发展同盟(RDB)、桑卡拉党联盟(UPS)、社会主义民主运动(PDS)、非洲独立党(PAI)、争取重建民主联盟(RDR)、拯救泛非党(PPS)等。

政要

国际关系

综述

布基纳法索奉行独立自主和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是多个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国,积极参与协调地区重大政治事项, 展现出较强的地区影响力。同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保持密切关系;近年来注重加强同美国亚洲国家交往,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努力调解多哥、几内亚科特迪瓦马里等国危机,并向中非、马里等国派遣维和部队;同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和乍得成立萨赫勒五国集团(G5),组建联合反恐部队,共同应对地区安全威胁。

同中国的关系

政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布基纳法索于1973年9月建交。1994年2月2日,布基纳法索政府与台湾当局签署“复交”公报,2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中止与布基纳法索的外交关系。2018年5月24日,布基纳法索宣布同台“断交”。5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布基纳法索外长巴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布基纳法索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日起两国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重要往访有:商业部长刘毅(1987年)、地矿部长朱训(199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1991年)、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2018年7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2019年1月)、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豫锡(2023年6月)。

重要来访有:全国革命委员会主席桑卡拉(1984年)、人民阵线主席、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孔波雷(1989年)、外交与合作部长巴里(2018年5月访华、2018年9月陪同布总统卡博雷来华国事访问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9年4月来华出席中布经贸联委会首次会议)、总统卡博雷(2018年9月来华国事访问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国民议会议长萨康德(2019年3月)。

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期间,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见布基纳法索外长巴里。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1973至1994年,中国向布基纳法索提供经济援助,建成了医院、政府办公楼、体育场等项目。两国复交后,中国向布方派出农业技术组和职业培训专家组,并向布方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两国于2018年5月建立经贸联委会机制,2019年4月举行经贸联委会首次会议。2022年中布贸易额约为6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4.98亿美元,进口额为1.02亿美元。2023年1-6月,中布贸易额2.96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2.72亿美元,进口额0.24亿美元。

其它领域合作

从中布建交到1994年中止外交关系期间,中国共向布派遣9批163名医疗队员,接收23名布留学生。

2018年中布复交以来,中国陆续向布派遣5批援布医疗队,累计接待门诊14000余人次,实施手术1000台余次,中医诊治13000余人次。布在华留学生约480人,其中政府奖学金生80人。中布2018年8月签署了互免持外交、公务护照人员签证协定,2018年11月起生效。

同法国的关系

法国是布基纳法索前共主、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援助国。孔波雷总统曾多次访法,2004年11月,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访布并出席在布举行的第十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2010年,孔波雷赴法出席第25届法非峰会和法国国庆活动。2011年,法接待布总理和外长往访。2012年法国外长阿兰·朱佩、军队总长吉约和新任外长法比尤斯分别访布。2014年10月布“宪政危机”后,法积极参与调解斡旋,支持布过渡进程。2015年,临时总统米歇尔·卡凡多法国进行工作访问,会见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等领导人。9月,布发生政变后,法国积极斡旋施压。2016年,卡博雷总统访法,接待法国总理曼纽尔·瓦尔斯访布。2017年1月,卡博雷赴马里出席第27届法国-非洲国家峰会。4月,卡博雷访法,同法总统奥朗德会见。11月,法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访布,与卡博雷举行双边会谈。2018年3月,法国外长勒德里昂访布,卡博雷会见。12月,卡博雷访法,同法总统马克龙会见。2020年1月,卡博雷应邀赴法国波城出席G5国家反恐特别峰会。

2022年9月,布二次政变后,布法关系恶化。2023年1月,布终止同法于2018年签署的驻军协议,要求法军撤离布基纳法索。3月,布方与法国军队近日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郊区的军事基地举行了降旗仪式,标志着法国在该国境内特遣部队的行动正式结束。

同美国的关系

1962年签署布美合作协定。美国每年提供约1800万美元援助支持布经济发展,并多次同布基纳法索举行联合军演。2012年,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访布。2013年,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罗德里格斯访布,布莱兹·孔帕奥埃总统赴美国出席第68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美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2014年,孔波雷赴美出席首届美非峰会,10月布“宪政危机”后,美积极参与调解斡旋,支持布过渡进程。2017年5月,卡博雷总统赴利雅得出席阿拉伯伊斯兰教美国峰会。9月,卡博雷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简短会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018年4月,卡博雷会见访布的美国参议院代表团。2018年4月、2019年2月,美国两次在瓦加杜古同包括布基纳法索在内的非洲国家举行“燧发枪”联合军事演习。2020年2月,美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助理国务卿访问布基纳法索。8月,美国千年挑战公司同布基纳法索签署4.5亿美元援助计划。2022年1月,布基纳法索发生政变后,美暂停在布千年挑战计划,6月,该计划执行机构宣布终止在布运营。10月,美副国务卿纽兰率团访布。11月,美国取消布《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成员资格。2022年,美国分三批向布提供8000万美元,用于帮助布应对粮食危机。

同欧盟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

布基纳法索与欧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欧盟在减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司法、国防和安全体系改革等领域向布提供大量援助。2013年,欧盟宣布2014—2020年向布提供6.23亿欧元援助。2015年,临时总统卡凡多赴比利时参加第26届克莱恩和蒙塔纳论坛,会见欧盟领导人和比利时首相米歇尔,欧盟决定在2015-2016年间为布提供1.2亿欧元财政援助。2017年,欧盟委员会国际合作与发展总司长斯特凡诺·曼赛尔维西访布,会见布总统卡博雷,并宣布欧盟计划向布提供1.17亿欧元财政援助。2019年5月,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访布,会见卡博雷。2020年6月,欧盟国际伙伴关系专员尤塔·乌皮拉宁、法国欧洲事务国务秘书艾米莉·德·蒙特查林、欧盟撒赫勒特别代表Angel Losade访布,会见卡博雷,欧盟与法国、丹麦合作向布提供一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用于抗击新冠疫情。

同邻近国家和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

布莱兹·孔帕奥埃总统执政期间,布基纳法索积极参与调解几内亚、科特迪瓦、马里等地区热点问题,同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加纳西非国家保持频繁往来,关系密切。2015年,塞内加尔总统访布,临时总统米歇尔·卡凡多先后访问科特迪瓦、多哥、尼日利亚,赴贝宁出席西非国家经货联盟首脑会议、赴埃塞俄比亚出席非盟首脑会议,赴加纳出席西非国家共同体第47届峰会,赴贝宁出席宗教、文化对话促进和平与发展教育会议,赴塞内加尔出席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峰会。临时政府总理齐达先后访问摩洛哥、科特迪瓦、塞内加尔,赴南非出席非洲联盟首脑会议。9月,布发生政变后,非洲联盟、西共体予以强烈谴责,西共体轮值主席、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尼日尔总统伊素福、贝宁总统亚伊、多哥总统福雷等赴布进行斡旋调解。

2016年,卡博雷总统先后访问尼日尔和科特迪瓦,赴埃塞俄比亚出席非盟峰会。贝宁总统亚伊、乍得总统伊德里斯·代比访布。2017年,卡博雷先后访问苏丹、埃及、塞内加尔等国,赴埃塞俄比亚出席第28届、29届非盟峰会,赴马里出席萨赫勒五国集团特别峰会,分别赴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出席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第51届、52届首脑会议;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几内亚总统孔戴、马里总统凯塔、贝宁总统塔隆等非洲国家元首先后访布。2018年,卡博雷先后赴利比里亚出席维阿总统就职仪式,赴尼日尔出席第四届萨赫勒五国集团峰会,赴多哥出席西共体国家领导人特别峰会,赴科特迪瓦出席第七届科布友好合作协定峰会以及赴多哥出席西共体和中共体联合峰会;马里总理奥斯曼·马伊加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理特罗瓦达等先后访布。

2019年,卡博雷访问德国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赴埃塞俄比亚出席第32届非洲联盟首脑会议,赴法国出席七国集团(G7)比亚里茨峰会,赴日本出席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TICAD)横滨市峰会,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赴俄罗斯出席首届俄非峰会,在首都瓦加杜古召开萨赫勒五国集团(G5)峰会、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反恐特别峰会。2020年,卡博雷访问尼日利亚几内亚比绍、加纳、多哥、科特迪瓦、几内亚等国。2021年,卡博雷赴加纳出席西共体第58、59届峰会。2022年1月,布基纳法索发生军事政变,非洲联盟及西共体于当月暂停布成员国资格。2月,西共体就布基纳法索局势召开特别峰会,敦促布政变军人尽快提供过渡时间表,恢复宪法秩序,并要求无条件释放被扣押的卡博雷总统。联合国安理会就布基纳法索问题举行磋商。6月,西共体召开峰会,指定尼日尔前总统伊素福为西共体布基纳法索事务调解员。7月,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召开第61届峰会,赞赏布提出的24个月过渡时间表,撤销此前拟对布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的动议,但继续中止布西共体成员国资格。2023年1月,西共体轮值主席访布。

2024年2月15日,布基纳法索同马里和尼日尔的部长们齐聚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以期建立一个邦联。布基纳法索国防部长卡苏姆·库利巴利表示,“瓦加杜古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发展我们联盟的文书、机制和程序以及我们三个国家设想的邦联法律结构的机会。”

2024年7月6日,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三国军事领导人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举行“萨赫勒国家联盟”成员国首次峰会,并宣布成立“萨赫勒国家邦联”。

国际组织

布基纳法索已加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海事组织(IMO)、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海关组织(WCO)的成员国。布基纳法索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的缔约国。此外,布基纳法索还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布基纳法索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成员国,其首都瓦加杜古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的总部所在地。1963年5月3日布基纳法索成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成员国, 1995年6月3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根据2012年11月欧盟委员会新公布的普惠制(GSP)方案,将布基纳法索列为普惠制第一类国家,自2014 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布基纳法索等49个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实行免关税政策。美国在其《非洲增长和机会法案》(AGOA)框架下, 为包括布基纳法索在内的48个撒哈拉沙漠沙漠以南非洲国家提供单方面贸易优惠条件, 符合该法案条件的非洲国家可按普惠制(GSP)向美国免税出口460种商品。但对受益国政治、环保、人权、反恐等领域提出了一定要求。

2024年1月28日,布基纳法索同西非国家马里尼日尔发布联合公报,宣布退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军事

布基纳法索于1960年11月1日建军。全国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正规军6600人,其中陆军6400人,空军200人;警宪部队4200人,地方武装45000人。各类型号的军用飞机10架。布基纳法索武装部队(法语:Forces armées du Burkina Faso)是布基纳法索国家军队的统称。武装部队的军种包括陆军、空军、国家宪兵和人民民兵。布基纳法索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海军。18-26岁男女自愿服兵役。2022年,军费开支为5.6亿美元,占GDP的3.09%,占政府总开支的12.43%。2022年,布基纳法索政府宣布特别招募多达6000名士兵和1500名宪兵,以协助打击在该国活动的恐怖组织;此外,还招募VDF志愿者,截至2023年,有多达9万名VDF人员注册(VDF最初的招募人数为1.5万人)。

布基纳法索武装部队有干涉该国政治的历史,自1960年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八次政变,包括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9月,布陆军上尉特拉奥雷发动政变,宣布解除达米巴总统职务,由其本人担任“拯救复兴爱国运动(MPSR)”主席,11月,特就任布过渡总统。

布基纳法索于2019年与哥伦比亚特区国民警卫队建立伙伴关系,成为加入州伙伴关系计划的第76个国家。双方举行了各种军事接触,包括多边年度燧发枪演习,旨在加强非洲、美国和盟国反恐部队之间的区域合作。

人口

人口总量

布基纳法索是西非的人口大国,截至2023年7月16日,总人口是2325.15万人。2022年,布基纳法索人口出生率35‰,死亡率9‰,人口自然增长率2.56%,婴儿死亡率47‰,城市人口比例为31%,人口密度为80人/平方千米。15岁以下人口占比44%,15~65岁人口占比53%,65岁以上人口占比3%;女性人口占比50.17%,难民人口为34375人,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4%。2020年,布基纳法索净迁移人口是-125人,净迁移率为7.71‰。布基纳法索的生育率为每名妇女生育4.7个孩子,是世界上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几乎一半的人口年龄在15岁以下。

布基纳法索大部分人口集中在瓦加杜古博博迪乌拉索等主要城市, 特别是瓦加杜古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约占布基纳法索总人口的12.5%。西南部和中南部的瀑布大区、西南大区和中南大区人口密度最低。 在布基纳法索的华人多集中于瓦加杜古和博博-迪乌拉索地区,截至2021年末,当地常住华人约500人。

民族

布基纳法索有莫西族、富拉族、博博族、塞努弗族和洛比族等60多个民族,主要分为沃尔特和芒戴两个族系,在北部地区还有一些从事游牧业的颇尔人和经商的豪萨人。

沃尔特族系约占全国人口的70%,主要有莫西族、古隆西族、古尔芒则族、博博族和洛比族。芒戴族系约占全国人口的28%,主要有萨莫族、马尔卡族、布桑塞族、塞努福族和迪乌拉族。该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富拉尼族 (9.4%)、古尔马族 (5.8%)、波波族 (5.9%)、古伦西族 (4.6%) 和塞努福族 (4.5%)。

莫西族是最大的民族,约占人口的 50.2%,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地区,大多数人从事农业、艺术和金属加工。莫西人是布基纳法索的原住民,他们是马普鲁西人的直系后裔,居住在该国前上沃尔特。

富拉尼族,也称为富拉人或富尔贝人,约占总人口的9.4%。他们是布基纳法索最大、分布最广的穆斯林民族,祖先主要来自西北非和中东,与上沃尔特当地人通婚而形成。

博博族占居住在博博-迪乌拉索镇及其周边地区的总人口的5.9%,他们主要讲波波语和邻近民族曼德人的曼德语,一般从事农业活动,农业也是博博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语言

布基纳法索是一个多语言国家,其作为曾经的法属西非殖民地,受法语的影响很大。根据民族语网站(ethnologue)显示,布基纳法索国内共有71种语言在使用中, 其中,66种语言是土著语言。法语是布基纳法索的官方语言。莫西语是布基纳法索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大多数居住在该国城市地区的人都会说多种语言,而农村人口则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日常活动。

法语于1919年法国殖民统治期间引入该国,是该国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它也是该国司法、行政和政治机构以及新闻界使用的主要语言。尽管布基纳法索的官方广泛使用法语,但该国只有 15% 的人口每天说法语。由于法语教育确保了社会流动性,因此布基纳法索学校一直支持使用法语作为教学语言。

此外,三种使用人数较多的土著语言分别是莫西语、迪乌拉语和富尔富尔德语。莫西语是布基纳法索最主要的本地语言,截至2008年,布基纳法索近48%的人口讲莫西语。该语言主要在布基纳法索中部地区使用,特别是首都瓦加杜古周围。迪乌拉语为外来的商业用语,在布基纳法索、马里科特迪瓦等国家使用。数百万人使用迪乌拉语,这是一种重要的贸易语言,与班巴拉语互通。该语言使用拉丁语、阿拉伯语和土著恩科文字进行书写。截至2006年,布基纳法索4.4%的人口讲达加拉语,主要在布基纳法索西部地区使用。富尔富尔德语,属于尼日尔-刚果语系塞内冈比亚语族。该语言是布基纳法索许多地区的通用语言。该国约8.36%的人口使用该语言,以富尔富德语为第一语言的人主要居住在布基纳法索的东部和北部。

宗教信仰

传统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共同形成了布基纳法索的多元宗教格局。布基纳法索的族群混合分布在各种宗教之中,50%的居民信奉原始宗教,30%信奉伊斯兰教,20%信奉天主教。布基纳法索各宗教派别和睦共处,宗教矛盾和教派冲突等问题在当地并不突出,形成多元宗教共处模式。

原始宗教

布基纳法索各个民族曾在各自历史上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宗教形态与祖先信仰,原始宗教是万物有灵论,主要是对祖先的崇拜,也伴有对众神的承认。在众神当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韦恩纳姆”(Ouennam),被奉为法力无边的神;其次是“腾加”(Tenga),土地女神。传统宗教的仪式主要是祭祀,通过对祖先和其他神灵的祭祀活动,进行祈雨、祈祷丰收或表示其他愿望。万物有灵论在东部的古尔马和西南部的波尼等省份最盛行。在中央莫西高原和邦福拉一博地区也占统治地位。信仰原始宗教的主要是盘唇族、富拉族、博博族、塞努弗族和洛比族等60多个民族,其中莫西族信奉“天帝”男神(Le dieu-ciel masculin) 、温德(Wende)和大地女神腾加(Tenga),并以其为权力的象征。

伊斯兰教

15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布基纳法索,此后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壮大,伊斯兰教已在该国北部、西部和中部形成三个中心。2005年,为增强伊斯兰教的影响力,各派再次联合成立“布基纳法索伊斯兰协会联盟”(Fédération des associations islamiques duBurkina Faso)。布基纳法索的伊斯兰教主要受苏菲派影响,该国穆斯林整体上属于多教派的、开明的、平静的和崇尚统一的宗教群体。截至2011年,布基纳法索有30多座清真寺,古兰经学校80多所。全国性的伊斯兰教组织除“上沃尔特穆斯林团体”外,还有“穆斯林青年和文化委员会”。此外,布基纳法索还是“伊斯兰世界联盟”的成员国

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布基纳法索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在各政权的扶持下,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发展较快,并且获得了较强的政治影响力。蒙西戈·豪克德(Monsigor Hocquard)是法国人征服布基纳法索后来此传教的第一个天主教传教士,1899年,他游历到莫西开始传教。一年后,佩里斯·布兰克斯(Peres Blancs)在库佩拉建立第一个天主教会,1901年在瓦加杜古也建立了天主教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教逐渐分离,天主教会借助国家政权,势力增强,教会和政府之间互相利用。尽管今天教会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已相当松弛,但天主教会对国家政治层面的影响仍然很大。

经济

综述

布基纳法索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已批准的符合重债穷国倡议援助条件的36个国家之一。 布基纳法索国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矿产和农牧业,工业基础薄弱,资源尚未规模开采。2020年金矿产值占GDP的11%, 金矿和棉花是主要外汇来源,二者占布基纳法索出口总额的95%;生活用品严重依赖进口,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人口压力分散了经济增长,贫困率居高不下,据世界银行统计,将近4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22年布基纳法索国内生产总值为188.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32.9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5%。2021年,布基纳法索经济三次产业占比为18.5:26.8:54.7。

截至2020年底,布基纳法索公共债务总额为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占GDP比重46.9%。其中,外债约45.06亿美元,占公共债务总额的51.26%;内债约42.84亿美元,占公共债务总额的48.74%。截至2019年12月,在“重债穷国倡议”及“多边减债动议”下,布政府获得债务减免总额为320亿西法(约合0.56亿美元)。减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布基纳法索政府以主权担保形式对外融资条件进行限制,要求贷款赠予率不得低于35%。布基纳法索于2020年12月16日签署了“暂缓最贫穷国家债务偿付倡议”(ISSD)。2006年减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布基纳法索政府以主权担保形式对外融资条件进行限制,要求贷款赠予率不得低于35%。

布基纳法索是西非货币联盟的成员国之一,西非国家中央银行(La Banque Centrale des Etats de l"Afrique de l"Ouest,简称BCEAO)是西非货币联盟(l"Union Monétaire Ouest Africaine,简称UMOA)共同的货币发行机构。西非国家中央银行除了为成员国发行货币外,它的职能还有集中联盟的外汇储备、制订联盟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了解成员国国库收支情况、制订针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金融法规等。货币名称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简称非洲法郎,通货膨胀率为14.3%。

第一产业

布基纳法索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农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5%。截至2021年末,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000万公顷,有耕地327万公顷,可灌溉土地150万公顷,全国80%的劳动力从事农牧业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米、高粱、 小米、玉米和木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和卡利特果等。2020年稻(谷)产量达到45万吨,比2017年增长了40%;玉米产值140万吨。2021年,谷物产量471.02万吨。

棉花是布基纳法索主要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产品,是继黄金之后第二大收入来源。布基纳法索全国棉花种植面积达64.5万公顷,全国约有棉农25万人,2020年棉花产量47.2万吨。高粱是布基纳法索最重要的自给作物之一,因为它是该国的主食,2010年高粱产量达到高峰,当时该国高粱产量接近200万吨。据布基纳法索农业部估计,该国近58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专门用于种植高粱。此外,布基纳法索谷物、油料作物和水果等产业也具有一定发展优势, 尤其是芝麻、乳木果和芒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高粱和谷类种植面积达240万公顷,约为棉花种植面积的4倍,但产品主要供给当地市场,很少外销。

第二产业

布基纳法索第二产业主要为采矿业、农牧产品加工和轻工业等。2021年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8%。

布基纳法索最大的产业是采矿业,它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产的矿产品包括水泥、黄金、大理石、磷酸盐岩、盐、浮石、火山岩、白云石、锌等。2021年黄金产量67吨,布基纳法索自2012年起就成为非洲大陆第四大黄金生产国。距离首都几千米的卡尔萨卡(Kalsaka)金矿项目储量约为650万吨。2020年,布基纳法索境内黄金开采总量为60吨,价值超过30亿欧元,占GDP的比重为23%以上。另一种重要的矿产是锌,该国有许多锌矿。位于首都西部的Perkoa锌矿床每年可开采13万吨。锌产量2019年达到17.5万吨,比2018年增加5.8%,出口额2061.2亿西法(约合3.58亿美元),占GDP的2.2%。截至2021年末,布基纳法索有矿业公司24家,其中外资公司11家,合资公司8家,本国独资公司5家。

农牧产品加工和轻工业,主要包括纺织、屠宰、制糖、皮革、啤酒、塑料制品及少量电力、机械工业等。建筑业发展迅速,自1991起,44家国有企业实现私有化

第三产业

布基纳法索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旅游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

布基纳法索旅游业在2000年以后快速发展,每年吸引外国游客约25万人次(主要来自欧洲和非洲),逐渐成为其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全国共有旅馆4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1.5万人,年平均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

服务业以银行业为主,但其集中度极高。该国至少90%的金融系统由银行控制。全国共有11家银行和5家其他金融机构。银行在布基纳法索经济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大约占30%的国内生产总值

布基纳法索贸易逆差持续多年。2021年进出口总额约为88亿美元,其中进口额约为42.09亿美元,同比增长8.17%;出口额约为4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7%。布基纳法索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棉花、黄金、牲畜、糖和水果等,部分产品销往非洲国家,棉花和矿产品等其他出口产品则出口到瑞士和新加坡等国家。进口产品主要是生产工业品所需的生产资料、石油制品和食品等。该国的主要出口伙伴是贝宁和多哥,两国分别占布基纳法索出口额的约25.9%和12%。布基纳法索的大部分进口来自科特迪瓦(18.9%)和巴基斯坦(18.1%)。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1年末,布基纳法索国内共设有3个主要工业区:贡京工业区、科索多工业区和博博迪乌拉索工业区。

贡京工业区成立于1954年,当时位于瓦加杜古市郊,占地80公顷,划分为75个地块。截至2021年,该工业区所在位置已成为瓦加杜古市区的一部分, 部分地块已被用作建设住房、学校和医疗机构等。

布基纳法索政府于1971年建设了科索多工业区。该工业区占地180公顷,划分为15个地块、134个单元。最大单元占地18.8公顷,最小单元为0.14公顷。园区由布基纳法索商业、工业与手工业部下属工业总局负责管理。

博博迪乌拉索工业区成立于1954年,占地面积180公顷,划分为34个地块、303个单元。最大单元占地7.4公顷,最小单元占地630平方米。

重点企业

布基纳法索的重点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油、矿产和电信领域,当地主要知名公司包括GROUPE EBOMAF(基建领域)、布基纳法索纺织公司(SOFITEX)、ESSAKANE黄金公司、国家电信公司(ONATEL)、 CIMMETAL Group(水泥厂)、AIRTEL BURKINA(电信服务商)、布基纳法索国家石油公司(SONABHY)、西非矿业开发公司(SEMAFO)、 布基纳啤酒公司(BRASSERIES DU BURKINA)、国家水利公司(ONEA)。

ESSAKANE黄金公司

ESSAKANE黄金公司,由IAMGOLD公司于2009年2月收购Orezone Resources后开始运营管理,IAMGOLD拥有90%的控制权,布基纳法索政府拥有10%的控制权。ESSAKANE黄金公司主要是对Essakane矿进行建设、开采,Essakane矿于2009年开始建设,2010年完成,同年7月16日正式投入商业生产。Essakane矿是布基纳法索最大的矿业,年产量约占全国黄金产量的1/3,2018年的黄金产量为45.01万盎司。

社会

教育

根据2007年通过的《教育法》,布基纳法索的基础教育涵盖了小学与初中,免费向所有学生开放,所有6~16岁的公民都必须接受教育。学制与法国类似,小学6年,初中4年,高中3年,大学一般院系学制3年。截至2023年8月,布基纳法索有小学3368所,在校学生约70.6万人;中学293所,在校学生约14.7万人。布基纳法索入学率是非洲最低的国家之一,2021年,小学入学率92.17%,毕业率66.97%;中学入学率38.73%,高等教育入学率9.54%。截至2023年8月,布基纳法索高等学府3所,即瓦加杜古大学、博博工科综合性大学库杜古高等师范学校,其中瓦加杜古大学为综合性大学,注册学生约1万人。除本国学生外,还有非洲9个国家的数百名留学生。成人识字率36%,15岁及以上人口中约有1/4识字。此外,还有各种扫盲、培训中心3978个,学员总数约11万人。2023年,教育支出占GDP的5.2%。

布基纳法索政府在其现行国家计划“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1-2025 年) (PNDES-II)中将巩固人力资本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其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战略发展计划”(PSDEBS 2021-2025)中制定了四项战略:增加受教育机会、提高质量、发展辅助教育、改善教育部门的管理。

瓦加杜古大学(University of Ouagadougou)成立于1974年,是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设有9个系和3个学院,包括语言、艺术与传播系,社会科学系,法学与政治学系,经济与管理系,应用科学系,医学系,生命与地球科学系;工艺美术学院,人口科学高等学院,泛非媒体、信息与传播研究学院,共有学生约4万人。

文化事业

布基纳法索拥有乔治-韦德拉奥果音乐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还有中国国家图书馆、瓦加杜古国际剧院(CITO)等文化设施。2018年,布基纳法索在各社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瓦加杜古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所)、民间社会组织和媒体之间经过六年紧张而富有成果的合作之后,清点全国13个地区60个民族文化社区约拥有1300多种传统文化习俗。

2022年12月1日至3日,伊斯兰世界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ICESCO)与布基纳法索通信、文化、艺术和旅游部、教科文组织和ICESCO国家委员会以及布基纳法索国家博物馆总局合作,在布基纳法索举办了一次关于保存和保护文化遗产免受恐怖主义威胁的挑战的研讨会。讲习班旨在提高30名专业人员在保存和保护文化遗产、识别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的潜在危机和威胁、确定武装冲突期间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方法以及掌握保护文化财产的各种机制等领域的能力。

乔治-韦德拉奥果音乐博物馆是一个公共机构,由马哈茂德-韦德拉奥果(Mahamadou OUEDRAOGO)部长领导的文化部于 1999年8月4日创建。这是一座专业博物馆,通过其丰富多样的藏品,参观者有机会身临其境地了解布基纳法索的音乐历史。博物馆落成时被命名为“瓦加杜古音乐博物馆”,2015年12月19日更名为乔治-韦德拉奥果音乐博物馆(Musée de la Musique Georges OUEDRAOGO)。

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Burkina Faso)占地近29公顷,位于瓦加杜古市的东侧,它是具有科学、文化和技术性质的国家公共机构。博物馆收藏有照片、雕塑、绘画、家用家具、传统民居等,每6个月,博物馆就会改变展览的主题。2022年,博物馆开展了一个名为“Les Habitats du Faso”的永久展览项目,这是其大使阿波琳·特拉奥雷(Apolline Traoré)的倡议。该遗址由布基纳法索主要民族的11个栖息地组成,主要有富拉尼人、古尔曼切人、莫塞斯人、比萨斯人、古鲁恩西斯人、马尔卡斯人、萨摩斯人、波博斯人、达加拉斯人、洛比斯人和塞努福斯人等群体。IAMGOLD公司向布基纳法索国家博物馆捐款资助建立了博物馆的富拉尼人展厅,通过再现一个由各民族传统民居组成的村庄,展示布基纳法索广泛的民族多样性并保护其文化遗产。

卫生健康

布基纳法索人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医院等医疗设施多集中于首都瓦加杜古等大城市,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简陋。正规医院配备x光机、CT机等大型进口医疗设备,核心医务人员多为赴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留学人员学成回国,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政府通过增加乡村诊所的数量,改善了初级卫生保健的可及性。全国有8家医院,地区级医疗中心11个,县级53个,基层卫生诊所677个。平均每3万人拥有1名医生,每1823人拥有1张病床。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布基纳法索人均寿命为61.89岁。2022年,男性预期寿命是58岁,女性预期寿命为62岁。2019年,布基纳法索凶杀案死亡率为9.6‰,自杀率为0.075‰。2020年,婴幼儿死亡率为5.03‰,5岁以下人群死亡率为76.35‰,15~60岁成年女性死亡率为28.69‰,孕妇死亡率为2.64‰。

布基纳法索实行医药分开,患者凭处方在药店自行买药。布基纳法索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不足10%,主要覆盖对象为在正规公 共部门或私营企业就业人群,其他非正规就业人群和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反而无法覆盖。根据布基纳法索法律规定,0-14岁儿童、残疾人、公务员、现役和退役军人及其家属、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以及极贫家庭可享受50%或100%的药费减免。

布基纳法索疾病致死病例中,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死亡的头号杀手,占总死亡病例的14.3%;其次为疟疾,占总死亡病例的10.3%;艾滋病排名第十,占总死亡病例的2.8%。该国的其他疾病包括腹泻盘尾丝虫病、昏睡病、麻风病黄热病日本血吸虫等。周期性干旱导致营养不良和相关疾病,尤其是幼儿和孕妇患病的概率较大。布基纳法索为控制疟疾,对疑似疟疾病例系统地使用诊断工具,对确诊病例有效使用抗疟药物,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如预防妊娠期疟疾(MIP)、季节性疟疾(季节性疟疾) 、妊娠期疟疾预防(MIP)、季节性疟疾化学预防(SMC),建议使用驱虫蚊帐等。FHI360与布基纳法索政府、卫生系统和民间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应对该国的卫生挑战,控制艾滋病毒的流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治疗被忽视的热带疾病(NTDs)。

科技

由于国家政局、北部安全形势、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收入水平等制约因素,布基纳法索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科技人才缺乏。2009年,布基纳法索在研发方面的支出占GDP的0.20%,是西非地区最低的比率之一。2010年,每百万居民中有48名研究人员(以全职当量计算),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水平的两倍多(2013年为每百万人20人),高于加纳尼日利亚(39人)的比率,但远低于塞内加尔(每百万居民361人)。

2011年1月,政府创建了科学研究和创新部。在此之前,科学、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由中等和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院系负责。在该部内,研究和部门统计总局负责规划,而科学研究和创新总局则负责协调研究工作。2013年,布基纳法索通过了《科学、技术和创新法》,建立了国家教育与研究基金、国家研究与创新促进发展基金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论坛,来资助研究和创新。布基纳法索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24位。2023年,科研经费占GDP的0.3%,知识型工作者占比9.7%,知识创造产值占GDP的5.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贸易总额的0.1%。

布基纳法索是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法文简称OAPI;英文简称APIO)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法文简称OMPIOMPI;英文简称WIPO)成员国。成立于1985年,隶属于布基纳法索文化与旅游部的著作权办公室(BBDA)和隶属于布基纳法索商业、工业与手工业部的工业知识产权总司(DGPI),是保护布基纳法索知识产权的主要职能机构。2022年,布基纳法索专利申请量为104个,全球排名第88位。每百万人口居民专利申请量是0.3,全球排名第110位。

体育

布基纳法索开展的运动种类繁多,但最受欢迎的运动包括足球、篮球、武术、橄榄球、自行车、网球、田径和拳击。全国乡村和城市地区都开展职业足球和非正式足球活动。该国拥有一支国家足球队,并于1998年主办了非洲国家杯。布基纳法索还拥有一支国家篮球队,并在2013年获得了非洲篮球锦标赛的参赛资格。该国还拥有自己的篮球联赛和一年一度的国际自行车巡回赛。此外,摔跤在该国很受欢迎,布基纳法索运动员参加了非洲国家传统摔跤锦标赛。在2020年夏季奥运会会上,Yugus Fabrice Zango 获得男子三级跳远铜牌,成为布基纳法索有史以来的第一枚奥运奖牌。布基纳法索的板球运动也在蓬勃发展,布基纳法索板球队举办了10个俱乐部联赛。

布基纳法索体育场(Stade de Burkina Faso)坐落在该国首都瓦加杜古,占地面积11.9公顷,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场内能容纳3.5万观众,有可供国际比赛使用的灯光草皮足球场、塑胶跑道,以及有关配套设施和室外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练习场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贷款方式帮助布基纳法索建设,并由中方组织施工。1981年7月18日正式开工,1984年7月28日交付使用。布基纳法索国家元首、全国革命委员会主席托马·桑卡拉将体育场正式命名为“八·四”体育场(八月四日为该国国庆节)。

媒体

布基纳法索新闻出版业比较发达,有自己的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众多的报纸、期刊、图书等。 布基纳法索新闻社是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64年,每周出版两期《每日新闻》。布基纳法索国家广播电台1959年落成,每天用法语和民族语言播音约19个小时。布基纳法索国家电视台建于1963年,1978年起开播彩色电视节目,每天播出8小时左右,周末增加播出时间,2006年底电视节日覆盖全国。布另有3家私人电视台。1995年3月,宗教和布道团联合会创办的电视台和电台开播。

全国共有报刊40多种,大多数为私营刊物。主要官方报刊有《希德瓦亚报》(发行量1万份)、《非洲十字路口》和《希德瓦亚画报》。主要私营报刊有:日报《帕尔加观察家》(1万份)、《国家》(8000份)、《晚报》(2500份)等;周刊《周四新闻》(1万份)、《独立报》(5000份)等。多数报纸都有电子版。

截至2022年,布基纳法索有1家固定电话运营商(Onatel),2019年固定电话用户为75291人,渗透率为0.36%,覆盖全国353个市镇,年营业额达74.44亿西法;3家移动运营商(Onatel、orange、Telecel),用户2036万人,营业额872.31亿西法。手机通讯网内(同一家运营商之间)和网外(不同运营商之间)通话均约0.14美元/分钟。座机通讯网内(固话之间)通话0.08美元/分钟,网外(固网到手机)通话0.16美元/分钟。手机上网从5MB到60GB有多种套餐,价格从0.35美元至180美元不等。2019年1月15日,Orange-Burkina首家在布基纳法索建立了4G网络并投入使用,布基纳法索4G +覆盖瓦加杜古博博迪乌拉索、库杜古等16个城市。互联网主要接入方式为adsl,无安装费。

社会治安

2016年以来,布基纳法索饱受恐怖主义活动袭扰,安全形势风险主要来盘踞在自北部与马里尼日尔接壤地区极端组织的恐怖袭击。首都瓦加杜古2016年、2017年、2018年三次发生严重恐袭事件。2021年,安全局势继续恶化,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恐怖袭击此起彼伏,军警哨所、行政机关频繁遭袭,绑架、杀人、抢劫、地雷伏击层出不穷,甚至出现边境村庄百余人遇害的极端恶性事件。2021年6月5日,布北部萨赫勒大区亚加省一村庄发生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32人死亡。布境内难民人数超过100万人。

布基纳法索国家安全部规定,获得“购买枪支许可证”的申请人本人可购买民用枪支,许可证由部长签字发放。许可证与枪支均不可通过交换、 赠与及继承等其他方式获得。 布国家安全部公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共发生203起武装袭击,造成38人死亡,41人受伤,武装袭击数量相比2020年同期上升21%;2021年第一季度共发生49起恐怖袭击,造成25人死亡,10人受伤。未发生针对中资企业或公民的安全事件。

社会保障

布基纳法索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不足10%,主要覆盖对象为在正规公共部门或私营企业就业人群,其他非正规就业人群和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反而无法覆盖。根据布基纳法索法律规定,0-14岁儿童、残疾人、公务员、现役和退役军人及其家属、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以及极贫家庭可享受50%或100%的药费减免。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政府财力短缺,相关人员身份无法界定,部分医院因得不到补贴而拒不执行政策等因素影响,上述优惠政策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失使得医疗互助机构在布快速发展。

根据该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非农业部门劳动者每周法定工作时间为40小时,农业部门为每年2400小时。劳动者每周至少可休息2天。此外,根据工龄长短和女性工作者抚养子女数量多少,劳动者每月至少享受2.5天的带薪年休假。根据规定,除部分轻体力劳动外,布基纳法索最小法定作年龄为16岁;并对18岁以下和18-20岁青少年可以从事的工作做出明确限制。布基纳法索非农业领域最低工资标准为185.67西法/小时或32218西法/月;农业领域最低工资标准为170.49西法/小时。

交通

综述

布基纳法索交通方式主要由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构成,国际银行将该国的交通归类为不发达。截至2023年8月,境内公路总里程为15304千米;铁路只有1条,境内全长622千米,只从事货物运输;全国有各类大小机场49个。

公路

截至2023年8月,布基纳法索境内公路总里程15304千米,其中国道6728千米,区域道路3550千米,省道5026千米。2011 年,布基纳法索的公路密度为每100平方千米为5.6千米。从2000年开始,布基纳法索政府将1.5 万千米的公路归入国家公路网,由基础设施、运输和住房部(MITH)通过公路局(DGR)进行管理。连接首都瓦加杜古与主要城市的公路以及城市主要干道路况尚可,其他二级公路和支线路况较差,一些道路雨天无法通行。重要国际通路有:瓦加杜古-博博迪乌拉索科特迪瓦马里边境道路、 瓦加杜古-法达恩古尔马贝宁、多哥或尼日尔边境道路以及作为布基纳法 索主要进出口物资通道的瓦加杜古-波镇(Pô)-加纳边境道路。

铁路

布基纳法索只有1条铁路,从布基纳法索卡亚市-瓦加杜古-博博迪乌拉索-邦福拉科特迪瓦的费尔凯塞杜古-布瓦凯-丁博克罗省阿必尚,全长1260千米,布基纳法索境内全长622千米,只从事货物运输。铁路网络由国际运输协会(Societéinternationale de transport SITARAIL)管理和维护。全国45%的进出口货物依靠铁路运输,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铁路运营状况不佳。为摆脱困境,1994年布基纳法索政府同科特迪瓦政府和法国公司决定共同组建非洲铁路运输公司,实行私有化,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分别占有15%的股份,1995年8月正式运营。2001年 ,布基纳法索与科特迪瓦共同设立铁路投资基金,计划每年投资20亿非郎用于改善铁路基础设施和火车提速。2001年,布基纳法索铁路货运量达31.3万吨,2002年9月科特迪瓦危机爆发后,科布边界关闭,铁路停运,2003年9月恢复运行。

航空

布基纳法索有各类大小机场49个。其中,12个委托非洲和马达加斯加航空安全局(ASECNA)管理,其余37个由布基纳法索国家民用航空局(ANAC)掌握。瓦加杜古、博博-迪乌拉索机场为国际机场,可供大型飞机起降。

瓦加杜古国际机场(Ouagadougou Airport,国际代码OUA)为全国最繁忙的机场,位于瓦加杜古市区,占地约400公顷,跑道长约3000米,年客运量60万人次。截至2023年8月,有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埃塞俄比亚、科特迪瓦、布鲁塞尔、法航、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非洲航空等国际航空公司入驻,开通了瓦加杜古至伊斯坦布尔、卡萨布兰卡、突尼斯、亚的斯亚贝巴、阿比让、布鲁塞尔、巴黎、 达喀尔、洛美、尼亚美、巴马科、阿克拉、科托努和博博-迪乌拉索等14条国际、国内航线。

布基纳法索航空公司成立于1967年3月,由布基纳法索政府、法国航空和部分私人参股组建。2001年实行私有化改造,由阿迦汗基金控股 (56%),美国公司近期亦购入部分股份。已开通至科特迪瓦加纳贝宁塞内加尔、多哥、尼日尔、马里西非地区国家的航线。

中国与布基纳法索之间没有直达航班,需经法国巴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布鲁塞尔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等地转机。

公共交通

城市内交通主要靠摩托车、出租车、轿车等交通工具,公共交通线路十分有限,远远无法满足日常出行。布基纳法索拥有大型现代化巴士,每个巴士公司都有自己的巴士站。同时,在高速公路附近还设立了其他公交车站。该国每个主要城市都至少有一家巴士公司,每天提供前往瓦加杜古和其他布基纳法索城市的交通服务。出租车仍然是布基纳法索人口最实用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摩托车出租车通常被称为“zemidjans”,是布基纳法索一些城市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价格低廉,受到一些低收入乘客的欢迎。

文化

综述

布基纳法索的文化与精神信仰和社会风俗相联系。布基纳法索传统的艺术形式包括文身术、宝石饰物、纺织、制陶、神话和代代口传的传奇故事。每个部族各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莫西人、古隆西人和博博人最著名的是木雕面具,在葬礼上使用。莫西人使用高高的羚羊面具,博博人则以绘成红色、黑色和白色的平卧式面具著称。而洛比人却不使用面具,通常雕刻一些人物,来代表众神和祖先,供奉在家里的祖传神里。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里、布基纳法索及科特迪瓦塞努福人非洲木琴相关的文化实践与表现形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饮食

饮食习惯

布基纳法索人的主食多为木薯、小米、玉米、高粱等,肉类主要是牛羊肉。用玉米制作的食物有很多种,最基本的做法是,将玉米面烫熟,蘸着酱汁或者肉汤食用。由于该国曾为法国殖民地,所以在这里也能享受到法国美食,如橙皮蛋糕等。其他主食包括豆类阳芋、山药、咖啡黄葵、花生等。当地人也吃鱼类食物。胡萝卜、洋葱、南瓜两吃卷心菜、菠菜、西红柿等也用来制作布基纳法索菜肴。

特色美食

毛虫菜,流行于南部非洲的毛毛虫菜,在这里也能尝到。这种毛虫是皇帝蛾的幼虫,营养价值很高,可与西红柿、花生、辣椒和洋葱等一起炒、煮,也可以直接生吃。

“tô”,一道常见的菜肴是用玉米、高粱或小米制成的冷却玉米粥式蛋糕。它被称为“tô”,搭配由西红柿、胡萝卜、辣椒和桑巴拉制成的蔬菜酱。偶尔也会搭配肉类配菜,是用手抓着吃的。

Poulet Bicyclette 是一种在该国消费的烤鸡肉菜肴。Riz gras 是一种以米肉为主的菜肴,通常在布基纳法索的特殊场合供应。它通常包括大量的肉类和蔬菜,放在米饭上。酱汁贡博是一种用咖啡黄葵制成的酱汁。

布基纳法索饮料有 degue(由酸奶和珍珠小米制成)、zoomkoom(由小米粉、柠檬汁、甜角生姜制成)、猴面包树果汁等。

艺术

文学

布基纳法索拥有丰富的口头文学传统。几个世纪以来,各民族的历史以民间故事传说、诗歌、英雄史诗、歌曲和舞蹈的形式保存下来。书面文学是在该国被殖民之后才开始出现的。1934年,在法国占领期间,迪姆·德罗布森·韦德拉奥戈 (Dim Drobson Ouedraogo) 出版了《莫西的格言、思想和奥秘》,这是一部莫西人口述历史的编年史。这种口头传统继续影响 20 世纪 60 年代布基纳法索独立后的作家,如纳粹博尼和罗杰·尼基马。

布基纳法索作家的第一部小说是纳粹博尼于1962年出版的《古代黎明或往昔岁月的黄昏》(Crépuscule des temps anciens),他的小说主要描述了Bwam部落的传统,被称为“民族志小说”。布基纳法索的第二部小说是罗杰·尼基埃玛 (Roger Nikiema) 1967年出版的著作《Dessein contrare》。20世纪60年代,戏剧作品也出现了激增。在此期间崭露头角的剧作家包括瓦姆德格雷·韦德拉奥果和拉瓦莱·莫阿加、皮埃尔·达比勒和桑索阿、穆萨·萨瓦多戈和菲莱特·德摩尔等。

音乐和舞蹈

布基纳法索的音乐以居住在该国近60个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为基础。布基纳法索传统乐器多种多样,体现了该国不同部族的音乐文化特点,主要乐器有葫芦鼓、木琴、葫芦舞、横笛、竖笛、埙和号角等。该国的民间舞蹈伴随着民间音乐,舞者一般穿着充满活力的传统服装。流行、艺术摇滚等现代形式的音乐和舞蹈深受城市年轻人的喜爱。

西非民间游吟诗人格里奥,身兼巫师和乐师,在布基纳法索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每一个统治者的葬礼上,格里奥能列举过去所有帝王和酋长的名字和事迹。现在格里奥大多在社会集会上露面,他们会演奏现代的乐器如电吉他,但更多的是演奏传统乐器。

布基纳法索的非洲木琴是一种五音型木琴,在当地被称为塞格勒(ncegele),由11~21个长短不一的木质音键排列在同为木质或竹制的梯形琴架下方制作而成。非洲木琴装有大小各异的葫芦共鸣器,根据琴键比例,排列在琴架下方。葫芦上打有孔,以蜘蛛的卵囊丝覆盖,以增强声音效果。木琴的音调变化是基于将八度音阶划分为五个相等的间隔来实现的,声音则通过用末端安装了橡皮锤的木棍敲打琴键发出。塞格勒采用的五声音阶与当地语言的语音相一致。在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塞格勒木琴最常被用于音乐实践中,是该民族一个独特的文化特征,是一种神话、传奇和历史性的乐器。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里、布基纳法索及科特迪瓦非洲木琴相关的文化实践与表现形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电影

布基纳法索的电影事业在西非首屈一指,拥有广泛的观众。首都瓦加杜古有“非洲影都”之称,两年一度的泛非电影节在这里举行。它创办于1969年,不仅是非洲最大、声誉最高的电影节,而且在世界各电影节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吸引了大批的非洲之外的电影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该电影节已与突尼斯迦太基电影节一起成为“非洲大陆最具影响”的电影盛会,因而瓦加杜古有非洲的“好莱坞”和“戛纳”之称。每届电影节一般选一个主题,角逐包括“耶内加金马奖”在内的20多个奖项。“耶内加金马奖”是电影节颁发的最高奖,除奖杯外,获奖者还可得到1000万非洲法郎(1美元约合500非洲法郎)的奖金。

1980年,在瓦加杜古建成泛非电影基地,向本国及非洲电影工作者提供摄制影片服务,财政部电影局也开始向制片业拨款。1981年,成立私营的非洲电影公司(CINAFRIC),该公司配备16毫米和35毫米摄影机、洗印车间、剪辑台、录音车间等,为国家电影中心提供租用设备,降低制片成本。

进入20世纪90年代,瓦加杜古泛非电影节被改造成更有活力的团体。同时,布基纳法索也加强与西非各国的电影合作,拍摄了合拍片《基尼与亚当斯》(1997,导演韦德拉奥果)和《布德亚姆》(1997,导演卡博雷)等。21世纪,布基纳法索出品了《诸神的愤怒》(2003,导演韦德拉奥果)、《夜晚真相》(2004,导演F.R.纳可罗)、《卡托卡托》(2006,导演韦德拉奥果)等。

手工艺

木雕、篮子、皮革手工艺品、手工染色织物、陶器和失蜡铸造雕塑是布基纳法索最著名的工艺品。由于该国很大一部分人口仍然信奉传统宗教,因此该国还生产用于神圣宗教仪式的面具、乐器和雕像。非洲人形木雕的主要特点是脸方而体长,其面部特征颇抽象而不写实,因为这些木雕主要也用于祭祀或其他传统仪式中。布基纳法索的人形木雕则更加严肃,因为主要象征着政治权力。面具通常是用木棉木(一种假卡波基木)雕刻而成。北部的面具是一个垂直的板,有圆形的凹面或凸面。在西南部,代表羚羊、丛林水牛和各种奇怪生物等动物的面具被涂成红色、白色和黑色。在东部的布尔萨周围,面具的面部上方有高高的柱子,纤维固定在上面。

传统建筑

布基纳法索的城市建筑多为阿拉伯风格,又有自己的特点。如清真寺呈锥形,外表装饰着刺状木棒。民房多为方形,墙壁上绘着黑白相间的几何图案,颇具艺术感。乡下的住房,远看像凸起的蘑菇,一般用泥土和草建造,门低矮,约1米高。由于水资源短缺,家家都用泥缸储水。

习俗

传统服饰

布基纳法索的民族服装与阿拉伯人近似。男人的长袍是大领、长袖,多为白色、蓝色、土黄色。帽子是平顶圆帽。公职人员在节庆仪式上必须穿民族服装。女子也穿袍装,扎头巾和戴金银首饰,但不蒙面。乡间女子多光脚,身上用一块布齐胸一裹,既是裙子,也是上衣,肩和背裸露。她们习惯头顶重物而行。乡下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纹面的习俗。

布基纳法索各部族人民都有佩戴饰物的传统,而且历史悠久。传统饰品多以金属、宝石、动物角骨等为基础加工,现代饰品加入了玻璃、塑料等元素,色彩艳丽受到当地女性追捧。

家庭

传统的布基纳法索社会本质上是父权制的。尽管国家城市社会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但乡村社会的性质仍然相当保守。男性成员,通常是最年长的男性,在家庭中拥有最高权力。在农村地区,男性和女性都从事农业劳动。然而,男性通常从事劳动密集型农业工作、狩猎和屠宰工作。妇女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在城市,鼓励女孩和男孩接受教育。女性几乎与男性一样担任所有职位,但程度低于男性。

包办婚姻在布基纳法索的农村地区更为普遍。彩礼是由新郎的父母向新娘的家庭支付的,以换取他们的女儿。结婚后,女方搬到男方家住。离婚是允许的,但婚姻中的孩子通常留在父亲的家里。再婚的女性应该将彩礼返还给前夫的家人。一夫多妻制婚姻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信奉伊斯兰教土著宗教的家庭中。丧偶妇女通常嫁给姐夫。

大家庭在布基纳法索很常见。通常,三代或三代以上住在一起。农村8口以上家庭、城市6口以上家庭很常见。老年人因其获得的智慧和生活经验而受到尊重。婴儿由母亲和其他女性兄弟姐妹和亲戚抚养长大。在农村地区,通常整个村庄都会参与孩子的抚养并向孩子灌输社会价值观。农村地区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较差,而城市地区则处于平均水平。

礼节

布基纳法索人勤劳、忠厚、友好,对人热情大方,讲究礼貌。他们的见面问候礼节颇有特点,往往是一连串的问候,诸如你好吗?夫人好吗?孩子好吗?父母好吗?工作顺利吗?生活一切都好吗?问候者获得肯定答复后,最后还补充一句:那就太好了。他们的握手礼节也比较特殊,特别是熟人之间,握手后还要用中指在对方手心里划一下,表示亲切。在大街上,常见当地男子牵手而行,这是亲密友好的表现。

节庆

公共节假日

布基纳法索的公共节假日主要有1月1日(元旦)、1月3日(人民起义纪念日)、1月24日(先知诞生日)、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复活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耶稣升天节、 8月5日(独立日)、8月15日(圣母升天节)、11月1日(万圣节)、12月 11日(国庆节)、12月25日(圣诞节)、开斋节、宰牲节。 每周六、日为公休日。

特色节庆

在收获季节和雨季之间,在布基纳法索民间有一些传统节日。如:萨摩节(Fêtedes Samo),流行于瓦希古亚西部的萨摩人,他们在旱季结束时过此节,以跳舞的形式祈求雨季的到来;面具节(Le Festival des Masques de Pouni),流行于离瓦希古亚140千米远的布尼,每隔一年,在奇数年份的3月和4月之间举办,来自不同部落的人聚在一起交换和展示他们的面具。

国际面具艺术节(FESTIMA)

瓦加杜古以西的小镇Dedougou每两年就会举办一次西非面具节(FESTIMA),这是西非最有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之一。面具是一种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精神元素,既是一种启蒙和祈福仪式,也是一种游戏和治疗,与万物有灵论崇拜和部落“秘密社团”的复杂宇宙观相关联。

国际面具艺术节(FESTIMA)始于1996年,由非洲面具保护协会(ASMA)发起,目的是传承和保护祖先的习俗和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参加FESTIMA演出的有来自布基纳法索所有地区和邻国的人,这是面具最集中、种类最多的一次盛会。在贝宁的伏都教文化中,“egugun”是美洲“回归者”灵魂的化身,其美丽而珍贵的刺绣面料与“豹人”的杂技表演在旋转的舞蹈中交替出现,“豹人”是象牙海岸塞努福人喜爱的波罗仪式的启蒙面具。多贡人独特而壮观的木制面具,配以色彩丰富的服饰,与来自布基纳法索博尼地区的巴瓦面具形成鲜明对比。

国家标志

国旗

布基纳法索国旗于1984年8月4日正式采用,国旗的设计据说是受到南越民族解放阵线旗帜的启发。布基纳法索国旗有两条相等的红色(顶部)和绿色水平带,中央有一颗黄色五角星。它是流行的泛非颜色的组合,象征着该国摆脱压迫性殖民历史并与其他非洲前殖民地融合。红色象征着争取独立的革命斗争,绿色象征着希望以及农业和自然植被的丰富性,中心的黄色星星是革命领导计划的指路明灯,这也标志着该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旗帜的高度与宽度比例为2:3。

布基纳法索国旗的历史:18世纪末,法国帝国统治时期,法国三色国旗飘扬在全国上空,是布基纳法索的官方旗帜。1959年12月,法国殖民地政府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上沃尔特的第一面旗帜,该旗帜具有黑、白、红等长的横条纹。这些乐队代表了沃尔特河的三个支流(红河、黑河和白河,发源于布基纳法索的博博迪乌拉索高地)。1983年,前总理托马斯·桑卡拉占领上沃尔特地区并就任总统。托马斯·桑卡拉于1984年8月4日将国家更名为布基纳法索(意为“廉洁人民之地”),设计了新的国徽和新的国歌。

国徽

布基纳法索国徽上有一个以国旗为基础的盾牌,由两匹白色种马支撑,国家名称显示在盾牌上方,而国家座右铭:Unité、Progrès、Justice(“团结、进步、正义”)则位于下方的横幅上。包含国训的横幅上出现的两种植物象征着珍珠粟——该国种植的一种重要谷物。

国歌

布基纳法索的国歌是《Une Seule Nuit》(又称《L'Hymne de la Victoire》或《Ditanye》)。它由前总统托马斯-桑卡拉作词作曲。1984年8月12日,布基纳法索从上沃尔特省更名为布基纳法索时,该国歌取代“上沃尔特国歌”(Hymne Nationale Voltaique)成为新的国歌。

国花

布基纳法索的国花红玫瑰,红玫瑰的学名是 Rosa Rugosa,是蔷薇科落叶灌木,也被称为日本玫瑰。茎上长满了小刺,叶片为先天性复叶,有5至9片小叶,表面呈波纹状。红玫瑰在布基纳法索各地都有种植,生长在阳光充足到半阴、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和湿润的土壤中。红玫瑰象征着爱、美、荣誉、奉献、幸福等,此外,还可以用于食品制作、入药等。

风景名胜

综述

布基纳法索旅游业在2000年以后快速发展,每年吸引外国游客约25万人次(主要来自欧洲和非洲),逐渐成为其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其西南部的科莫埃省以河马湖、Karfiguela瀑布、法贝杜古丘陵及大片甘蔗田等景点著称;博博—迪乌拉索清真寺、辛杜石林、帕马国家森林公园和阿尔利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和人文景观,都是布基纳法索著名的旅游景点。截至2023年8月,全国共有旅馆4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1.5万人,年平均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布基纳法索境内有三个世界遗产——洛佩尼遗址、古冶铁遗址、西-阿尔利-彭贾里复合体。

重要景点

Karfiguela瀑布

Karfiguela瀑布又称卡尔菲盖拉瀑布或班福拉瀑布,是布基纳法索西南部科莫埃河沿岸的一系列瀑布,位于班福拉西北约12千米处,是布基纳法索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瀑布的流量在6月至9月的雨季达到高峰。

辛杜峰

辛杜(Sindou)是布基纳法索莱拉巴省的一个城镇,该地区以尖锐的砂岩地质构造Pics de Sindou而闻名。辛杜峰(Sindou Peaks)是布基纳法索著名景点之一,位于班福拉以西约50千米处,也是徒步旅行的最佳场所。

世界遗产

洛佩尼遗址

洛罗佩尼遗址(Loropeni Ruins)是2009年布基纳法索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遗址。洛罗佩尼遗址是布基纳法索的文化地标,代表着中世纪王国在跨撒哈拉贸易期间的昔日繁荣。该遗址由高达近六米的雄伟石墙组成,包围着一个古老的废弃定居点。早在11世纪,这些废墟就有库兰戈人(Koulango)或洛赫伦人(Lohron)居住。该定居点与在跨撒哈拉沙漠黄金贸易期间蓬勃发展的其他废弃定居点类似。洛罗佩尼定居点在贸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14世纪和17世纪期间,其地位达到了顶峰。洛罗佩尼遗址反映了其他西非中世纪定居点,这些定居点是跨撒哈拉贸易的一部分。该定居点在19世纪因奴隶袭击而被废弃。

洛罗佩尼遗址已经存在了大约1000年,至今仍保持80%的完整性,可见其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些废墟表明居民们精通中世纪建筑,使废墟从该地区其他古代防御建筑中脱颖而出。遗址周围环绕着现代的树木和植被,为啮齿动物和鸟类等小动物提供了栖息地,黑沃尔特河也在遗址附近流过。目前,废墟上树木丛生,城墙几近摇摇欲坠。

布基纳法索古冶铁遗址

布基纳法索古冶铁遗址(Ancient Ferrous Metallurgy Sites of Burkina Faso)由5个遗产点组成,分布于布基纳法索的不同省份,包含15个立式炉灶、若干熔炉基座、矿坑及居住遗迹。布基纳法索的古代铁冶金遗址代表了非洲铁生产的早期阶段。Douroula是布基纳法索最早(公元前8世纪)进行冶铁活动的场所。Tiwga、Yamane、Kindibo和Bekuy则见证了公元1000年后当地日益密集的冶铁活动。2019年,布基纳法索古冶铁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

西-阿尔利-彭贾里复合体

西-阿尔利-彭贾里复合体(W-Arly-Pendjari Complex)是贝宁、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共有的跨国遗产,位于苏丹地区热带草原和几内亚地区森林之间的过渡地带,处于西非林地/热带草原最广阔的保护区区块的中心,包括西非热带草原带最大和最重要的陆地、半水生和水生生态系统。该保护区占地1714831公顷,由九个保护区拼接而成。该保护区包括西非最大、生态最安全的大象种群,占该地区热带草原大象种群的85%。它还保护着几乎完整的特色动植物群,为西非大多数典型的大型哺乳动物,如西非海牛猎豹、狮子、豹、非洲野犬转角牛羚转角牛羚属 lunatus )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