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泽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太原市下辖区

更新时间:2023-10-14 21:57

迎泽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太原市下辖区,是山西省会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位于太原市中心腹地、汾河之东,东与榆次区寿阳县相邻,西隔汾河与万柏林区相望,南连小店区,北接杏花岭区。迎泽区总面积105平方千米,地面海拔高度800米左右。截至2022年末,迎泽区常住人口59.54万人,是太原市市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迎泽区下辖6个街道和1个乡镇,区政府驻地云路街15号。

迎泽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水少、气候干燥。地处太原盆地北端,区境东部为太行山余脉,迎泽区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分为东部土石山区、中部黄土丘陵阶地区和西部冲积平原区三部分。山区与盆地平原间为黄土丘陵和阶地,边山河流形成冲洪积扇伸入盆地。今迎泽地域历来隶属太原市地区。太原古称太原市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晋阳古城已初具规模。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诏毁晋阳城后重建并州城,即今迎泽城区所在地,亦为太原老城区之南半部分。之后,今迎泽城区渐成为宋太原古城和明太原府城的核心区域。1954年6月4日,今迎泽地域被命名为太原市南城区。1998年,太原市以南城区为主体组建成迎泽区。

迎泽区经济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产业为核心驱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多年位居全市前列,总量稳居全省县区第一方阵。2022年,迎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17.33亿元,人均GDP18.7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9.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67.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0.05:13.35:86.60。迎泽区第一产业主导行业是种植业,主要产业包括玉米、马铃薯和蔬菜的种植;第二产业主导产业有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业等;第三产业主导产业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商贸业和金融业等。

迎泽区是宋建太原市古城和明建太原府城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文化资源。境内文物和名胜古迹众多,有崇善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以及迎泽公园太原汾河公园太原文瀛公园碑林公园等生态景观和园林绿地。截至2023年6月末,迎泽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9项,其中原地区家级1项、省级9项、市级17项、区级42项。主要项目包括琉璃烧制技艺、恒义诚“老鼠窟”元宵节、太原庙前高跷、山西省玉雕等。截至2022年末,迎泽区有太原汾河公园和台骀山滑世界景区两家国家AAAA级景区。

名称

迎泽区得名于太原市古城“迎泽门”。迎泽门俗称大南门,始建于明洪武九年太原城扩建之时,为古晋阳城县所在地,“迎泽”寓有“迎接福泽恩惠”之意。

历史沿革

先秦至汉朝

考古证明,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先民生活在境内汾河流域。

今迎泽地域历来隶属太原地区。太原古称晋阳,其故址在今太原南郊古城营一带。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晋阳古城已初具规模,战国时,晋阳为赵国第一个首都。今迎泽地域属太原地域,为赵国疆土。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36郡,太原郡为其一,郡治太原市

前196年,刘知远划雁北和太原市郡合一,称代国,封其子刘恒赵代王嘉,晋阳为代国都城;前180年,刘恒继位,即汉文帝,称晋阳为“龙潜”之地。

唐至五代十国

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从晋阳起兵,攻入长安。次年,李渊自立为帝,建立会昌,定都长安。晋阳被视为“龙兴之地”,称“北都”。

开元五年(717年),突厥九姓内附唐朝,聚居于今太原以北地区。为保障晋阳古城安全,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张嘉贞建议在晋阳城北部地区“置军以镇之”。李隆基采纳其建议于“开元八年置天兵军”“十八年改天兵军为河东军”。唐代河东军城即后来的阳曲县唐明镇,亦即今太原市城区含迎泽地域范围。

923年,后唐建都洛阳市太原市被定为西都,后改称北都。936年,后晋定都洛阳后迁开封市;947年,东汉定都汴京;后晋后汉均以晋阳为陪都,称“北京市”;北汉(951~979年)都晋阳 。

宋元至明清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攻克太原市,火焚水灌晋阳古城,降太原府为并州,移并州治于榆次区。大批晋阳移民迁居阳曲县唐明镇。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时任北都招讨判太原行府事的潘美奏请将并州治所迁往唐明监,并在唐明监基础上重建并州城,即今迎泽区城区所在地,亦为太原市老城区之南半部分。今迎泽区城区渐成为宋太原古城核心区域。

孛儿只斤·忽必烈十三年 (1218 年),元将木华黎伐金,攻陷太原市,遂废除金朝建置,置太原路总管府,治所阳曲县(今太原城区)。

明洪武九年(1376年),永平侯谢成在旧城基础上展筑太原市古城东、南、北三面。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池深三丈。门八,东曰宜春市、迎晖;南曰迎泽、承恩;西曰阜城县、振武;北曰镇远县、拱极。以今迎泽大街新建路、北大街、建设路四周称“锦绣太原城”,南面两个城门命名承恩、迎泽,“迎泽”由此而来,寓有“迎接福泽恩惠”之意。今迎泽城区成为明太原府城核心区域。

清代,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为山西行省,同时保留冀宁道和太原府建置,治所皆在阳曲县。明清后,迎泽区内以钟楼街为代表的商业街区,逐渐成为太原府繁华商业地标,保留众多文物古迹。至民国太原市设市前,今迎泽区境域分属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9月18日,孙中山先生考察石太铁路山西省矿产,乘专车抵达太原,在迎泽区文瀛湖畔劝业楼二楼会见太原各界人士代表并发表振兴实业主旨演讲。

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县设市,建市后迎泽区境域分属太原市、阳曲县。

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太原以城池为界,划为内八区、外八区。迎泽区前身的南城区境为内一、二、三、八区及外一区外二区管辖地。

太原市解放后,1949年5月27日,太原市人民政府调整区划,将原太原市内、外十六个区合并为八个区,改区公所为区政府。南城区境属第一、二、五、六区。其中,今迎泽区地域属第一区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6月4日,太原市第一区命名为太原市南城区,辖13个行政街,区政府驻活牛市12号(今解放路中侧23号楼处),区境面积57平方千米;1958年,将郊区狄村街道辖地划归南城区管辖。同年11月12日,区机关迁至柳巷南路19号。

1960年6月20日,撤销南城区人民委员会,置柳巷、双塔两个城市人民公社;1961年5月18日,撤销城市人民公社,恢复南城区人民委员会建置。1980年8月,南城区下设8个街道、216个居委会、428条自然街。1994年1月,南城区政府迁至棉花巷15号。

1996年,南城区辖柳巷、、庙前、迎泽、桥东、双塔、坞城、北营、老军营9个街道335个居委会。

1998年,太原市以南城区为主体组建迎泽区。调整后,迎泽区下辖迎泽、桥东、孔子庙、柳巷、老军营、庙前6个街道和郝庄镇、孟家井2个乡。

2001年,孟家井乡与郝庄乡合并为郝庄镇

2011年,迎泽区辖迎泽、柳巷、孔子庙、桥东、庙前、老军营6个街道和郝庄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迎泽区地处山西省太原市中心腹地、汾河之东,东与榆次区寿阳县相邻,西隔汾河与万柏林区相望,南连小店区,北接杏花岭区,总面积105平方千米。迎泽区地面平均海拔为800米左右,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2°41′,北纬37°51′。

气候

迎泽区属大陆性季风暖温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水少、气候干燥。年均气温9.5℃~10.3℃,全年极端高温出现在6月上旬至7月底,为36.10℃~39.4℃;12月至次年1月气温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6.3℃。年均降水量464毫米,年内降水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占年降水量60%。年均蒸发量169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60%。全年以偏北风(NNW)为主,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年均风速2.3米/秒,冬季平均风速2.6米/秒,夏季平均风速2.1米/秒,其中7~10月风速较小,风力2~3级。全年日照市时数2556.3~2872.6小时,日照率60%以上,1月日照率最高,为63%~78%。年均无霜期175-185天,年均雾日数12~13天。

地质

迎泽区地处太原市中部、汾河以东河谷平原,属(即)北端,由组成。区境东部东山为太行山余脉。境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第三第四系松散沉积地层、古生界二迭系及石炭系含煤地层、古生界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及上马家沟组。其中,东北部西祁家山和东南部郝庄、小山岩、麻地沟等地出露有石灰岩,矿层主要赋存于奥陶统马家沟组;区内东部出露中奥陶统峰峰组,该地层赋存石膏以透镜状、似层状、窝子状产出;区内中东部出露石炭系本溪组及太原组灰岩;松庄、水峪、店坡一带有第四系离石区组地层和第三系中部静乐组地层;东西祁家山等地出露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和本溪组铁铝岩。

地形地貌

迎泽区整体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表现为东高西低,山区与盆地平原间为黄土丘陵和阶地,边山较大的河流形成冲洪积扇伸入盆地。东部土石山区,包括郝庄镇孟家井全部、观家峪村以东部分,面积5163.97公顷,立地条件差,地形高差悬殊,沟壑纵横,海拔1000~1500米,东山主峰罕山海拔1591.4米;中部黄土丘陵阶地区属丘陵山地地貌,包括郝庄镇的中部,面积2364.95公顷,其东部为丘陵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差异大,西部趋于平缓,海拔900~1000米;西部冲积平原区,包括郝庄镇西部及市区,面积2970.56公顷,地势平坦,海拔800~900米。

水文水利

水文

迎泽区境主要河流有汾河南沙河、北沙河(迎泽区段)及北涧河(迎泽区段)。区境内边山支河从北向南分布南沙河和马庄河以及发源于黄土丘陵台的冲沟;冲沟从北往南主要有五龙沟、郝庄沟、郝家沟、南十方沟、东太堡沟、龙堡沟等,均仅暴雨时有水,为单干沟道,不成水系,河长约3~5千米。据2020年迎泽区区管河流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公告数据,境内南沙河划界长20.17千米(水库范围1.26千米)、马庄河划界长4.9千米、南十方排洪渠划界长2.2千米、北沙河长划界4.82千米、北涧河划界长9.4千米。

汾河

汾河发源于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流经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共6市29县(市、区),全长713千米,最终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流经太原市境内188千米,其中,汾河迎泽段位于汾河东岸,北起桃园三巷南至南内环桥,长度3.2千米,为景观河

南沙河

南沙河为汾河一级支流。发源于东山南凹,北与北沙河、南与马庄沟、黑驼沟为邻,流域地貌为黄土丘陵区,沟头分布一些刺密灌。河道由东向西流经董家庄、观家峪、水峪村、松庄出山区,过洪积扇进入山前倾斜平原,纵贯迎泽区,在南内环桥上游 300米注入汾河。河流总长度21.4千米,流域面积36平方千米,流域纵坡37.1‰。

马庄河

马庄河是迎泽区最南部边山支河,发源于东山浅山区朝阳洞以南,在马庄村东出山,出山口建有马庄水库,水库以上河长3千米,水库以下河道萎缩,过铁路涵洞,越建设南路流入小店区,经北张退水渠(规划经许坦排洪渠)注入汾河,流经迎泽区总长约8.5千米。

水利

区境内库湖主要有南沙河水库、马庄水库和迎泽湖等。其他水利设施包括南十方沟、东太堡沟、窑厂沟等,其设计流量约为10立方米/秒。

南沙河水库

南沙河水库坝址位于水峪村附近,距市区3千米,属小(Ⅰ)型水库。其坝高28米,全长177米,宽8米,坝顶高程915.2米,大坝北端900米,设计最大泄量 40立方米/秒;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5平方千米,流域长度10.27千米,库容125万立方米。南沙河水库是一座缓洪库,设计调洪库容70万立方米。2020年9月11日,南沙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开工。

马庄水库

马庄水库属小(Ⅱ)型水库,于1958年修建,流域面积2.83平方千米,库容18万立方米,坝高18米;因大坝管涌曾两次垮坝,于1971年重修,后1976年和1981年两次加固并扩建了溢洪道,其最大泄洪量50立方米/秒。

迎泽湖

迎泽湖位于迎泽大街南侧的迎泽公园中部,面积20公顷,最大蓄水能力约40万立方米,于1952年建园初期挖掘而成,是公园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泽湖为V类景观水体。

土壤

迎泽区土壤类型主要是褐土和草甸土。褐土广泛分布于区境内二级阶地以上的各级阶地、丘陵和低山一带。其中,山地褐土广泛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东部土石山区;褐土性土主要分布在三级阶地以上的中部土丘陵、低山及洪积扇裙地区,海拔高度在900-1000米之间。草甸土主要分布区境的西部冲积平原或局部地势低洼地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末,迎泽区耕地面积493.83公顷(旱地435.28公顷,水浇地25.07公顷),主要分布在港道村占道村、孟家井村、捐子村新沟村、柳沟村;园地面积248.39公顷(全部为果园),主要分布在马庄村、店坡村、新沟村、王家峰村;林地4231.12公顷,主要分布在新沟村、观家峪村、董家庄村、小山沟村、孟家井村、占道村、张家河村;草地面积1008.15公顷,主要集中在观家峪村、孟家井村、西祁家山村和占道村;城乡建设用地4024.96公顷(城镇工矿用地3599.86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150.85公顷。截至2022年末,迎泽区土地总面积10499.62公顷。其中国有土地3302.52公顷,集体土地7197.1公顷,农用地面积5593.0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4191.88公顷,其他土地面积704.37公顷。迎泽区耕地7067亩,平均耕地质量等别为12.8等,基本农田4502.61亩。东部山区土地肥力较低,以坡耕地为主,植被质量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水资源

迎泽区地表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511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30万立方米,降水入渗补给量722万立方米。自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城市发展及天然降水量减少,地表、地下水资源呈减少趋势。汾河迎泽区段水资源为景观水,境内南沙河等河流为季节河,无地表水利用工程,迎泽区为地表径流低难开发利用区,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89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95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1798万立方米。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微承压水,富水性较好,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渗入。区内浅层地下水受到一定污染,中深层地下水水质良好,是本区用水主要来源。2022年,迎泽区用水总量为5830.82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26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420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4722.82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662万立方米。辖区内用水情况分城区段与农村段,城区段由市自来水公司供水,农村段郝家沟、双塔、东太堡三个城改村由市自来水公司供水,其余村为单村或相邻村自备井供水。

矿产资源

迎泽区矿产资源主要有有煤、石灰岩石膏、砖瓦黏土等。煤主要分布在东山一带,含煤面积30.5平方公里,占迎泽区总面积的29.2%,累计探明储量7840.1万吨,保有储量4098.1万吨。石灰岩(熔剂碳化钙、水泥、建筑用灰岩)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的西祁家山一带,东南部的郝庄、小山岩、麻地沟等地亦有小规模出露,累计探明储量745.32万立方米,保有储量为731.2万立方米。石膏主要分布于东部中奥陶统峰峰组一段中部,累计探明储量908.35万吨,保有储量787.3万吨。砖瓦黏土主要分布于松庄、水峪、店坡一带,累计探明储量1596.8万立方米,保有储量为1402.2万立方米。耐火黏土、铝矾土山西省式铁矿境内也有分布,地质储量不详。区内西祁家山碳酸钙矿,矿区面积1.487平方公里,设计生产能力为石灰石原矿98万吨/年,批采矿种为石灰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该矿查明储量为3469.45万吨,年末保有储量为1841.41万吨。该矿因采矿证过期,从2023年1月1日起已全面停止生产。

森林资源

2021年,迎泽区森林覆盖率为28.67%。其中国土面积7913.83公顷,有林地2268.89公顷,其他灌木林地109.25公顷,未成林地面积132.77公顷,无立木林地157.2公顷,宜林地面积3.13公顷,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4.81公顷。2020年至2022年,建成迎泽区东山林防基地,天然林管护总面积5.13万亩。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据迎泽区2021年古树名木普查,迎泽区有古树名木138棵,其中一级109棵,二级25棵,包括白皮松木梓树侧柏、槐树、银杏树和牡丹等,数量最多的是国槐,有80余棵。截至2013年,迎泽公园内有园林植物130多个品种。

动物

太原汾河公园记录有165种鸟类。迎泽湖记录到的涉禽种类有4种,鸟类总数36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苍鹭以及天鹅、大白鹭池鹭大天鹅、黑脸花鸭等。迎泽区记录到的其他动物还有斑鸠属、棕头雅雀、领雀嘴鹎变色树蜥蛞蝓、貉、翠鸟科以及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领角鸮

自然灾害

迎泽区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震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为水旱灾害等)及森林火灾。迎泽区位于太原市中南部盆地,为地震活跃地区。1978年,国家地震局确定太原市盆地部分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将太原市列为中国38个重点抗震城市之一。据2013年地质灾害调查,迎泽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2个(大型1处、中型1处、小型10处),其中不稳定斜坡6处、地面塌陷5处,泥石流隐患1处,均分布在郝庄镇。尤其东山区域边沟山坡众多,极易发生滑坡塌等自然灾害。迎泽区暴雨多发生在每年7~8月主汛期。由于地势东高西低,沟谷纵横,各河河道上陡下缓、河槽上宽下窄,一遇暴雨,洪水来势迅猛,而下游排泄不畅,极易形成强度大、历时短、洪流急、局部性暴雨的山洪灾害。1999年8月,迎泽区、小店区普降暴雨,南沙河水库降雨量102毫米,新建南路最大洪峰流量达102立方米/秒,城区多处受灾,五龙口、东太堡等地段受淹范围广、积水深,经济损失巨大。2006年8月,因地质灾害和连日阴雨,迎泽区出现灾情;截至8月30日下午,迎泽区有102间房屋发生险情,涉及村民27户104人,有13间高险情隐患房屋被封存,12户居民收到危房通知书,住户4户共11人被撤离。2021年7月28日,太原市迎泽区、杏花岭区等地区受冷热空气共同影响,出现短时间强降水天气,北沙河区域受强降雨影响突发山洪,导致3人淹溺死亡。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迎泽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迎泽区政府所在地为柳巷街道云路街15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迎泽区常住人口59.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42万人,乡村人口1.12万人;人口城镇化率98.13%。男性人口29.65万人,女性人口29.89万人,性别比99.22:100。全年出生人口3872人,人口出生率6.53‰;死亡人口3559人,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3‰。据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迎泽区常住人口中,按年龄结构 ,0-14岁人口为8.86万人,占14.92%;15-59岁人口为39.23万人,占66.0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33万人,占19.0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55万人,占12.7%。

民族

迎泽区人口以汉族为主。截至2020年3月末,迎泽区有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苗族等19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8700余人,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8900余人。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11月1日),迎泽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为0.98%。庙前街道是区内少数民族居住较集中区域。截至2023年7月末,庙前街道14个社区共有少数民族居民1200余人,居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白族水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群众。

语言

迎泽区使用晋语太原市片方言。其发音特点包括有入声,即古入声字今还读入声,大多收喉塞尾,短调;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的字,平声白读不送气;古崇、船母部分字,并州片白读多为清擦音声母;古平声单字调只有一个,但连调可能区分来源等。

宗教信仰

迎泽区所在太原市宗教历史悠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迎泽区内共有8个宗教活动场所。佛教和道教在唐朝已达鼎盛;伊斯兰教于唐中叶传入太原市,迎泽区现存建于唐代的清真古寺;天主教于明崇祯七年(1634)传入;清光绪三年(1877)基督教传入。

基督教

迎泽区基督教由太原市基督教两会(即“太原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太原市基督教协会)管理,两会会址设于迎泽区桥头街98号。清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太原设立了基督教浸礼会。第二年,教会在桥头街建成教堂。1994年,桥头街教堂院原址翻修建成能容纳近1500人的大教堂。迎泽区基督教活动场所包括桥头街教堂和港道聚会点2处堂点。

经济

综述

迎泽区实行“12345”经济战略,即以服务业提质升级为主攻方向,突出提升柳巷和朝阳“两个商圈”,统筹发展建成区、城乡结合部和东部山区“三个板块”,致力打造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汽车服务和东山农业生态公园“四个园区”,大力发展服装加工贸易、物流信息、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汽车后市场服务“五项产业”。2022年,迎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17.33亿元,人均GDP18.7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9.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67.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5:13.35:86.60。迎泽区常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11元。迎泽区以现代服务业产业为核心驱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总量稳居全省县区第一方阵;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67.6亿元,总量占全省近十分之一。

第一产业

迎泽区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主要产业包括玉米、马铃薯、蔬菜及食用菌和水果的种植。2022年,迎泽区农作物种植面积115.64公顷,其中,秋粮种植面积102.88公顷,产量195.5吨,包括玉米111.9吨,马铃薯63.4吨;蔬菜等种植面积12.76公顷,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24.7吨,水果产量59.4吨。林业方面,全年零星植树121万株,育种育苗面积67公顷。2022年,迎泽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53亿元。

第二产业

迎泽区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业等,主要产品有卷烟、食醋等;2022年,迎泽区卷烟产量153亿支,食醋产量1111吨。迎泽区内驻有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太原卷烟厂),为山西省唯一一座现代化卷烟工厂及山西省制造业100强企业。2021年山昆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0.0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0.69亿元。迎泽区食醋龙头企业是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醋业有限公司,为一家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其“益源庆”品牌系山西省著名商标。

2022年,迎泽区第二产业增加值149.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亿元。规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7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比2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利税总额34.6亿元,利润总额3.8亿元。建筑业方面,迎泽区具建筑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629.88亿元,房屋建筑面积103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15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迎泽区是太原市的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是其主要经济支柱产业。迎泽区内的中正天街、柳巷、钟楼街朝阳街等街区是太原市商流最密集、居民购物消费首选的商贸集聚地,双合成六味斋、老鼠窟、宁化府、老香村、认一力等百年老字号店铺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拥有铜锣湾、华宇购物中心、贵都世纪广场、茂业国际王府井集团奥莱、天美名店等大批新兴大型商业企业和南内环街IT产品、解放南路体育用品、大南门通讯产品、桃园路餐饮服务等特色商业街。山西饭店、迎泽宾馆、湖滨国际大酒店、金港大酒店等高档宾馆饭店遍布辖区,形成功能完备、辐射全省的综合服务网络。2020年,钟楼广场获评首批“省级示范步行街”;服装城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食品街、中正天街获评“山西特色商业街”。

2022年,迎泽区第三产业增加值967.64亿元,其中,金融业增加值255.25亿元,占比22.8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48.63亿元,占比31.20%;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50.51亿元,占比13.47%;批发和零售增加值113.84亿元,占比10.19%;房地产业增加值41.42亿元,占比3.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3.90亿元,占比3.9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04亿元,占比1.26%。迎泽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68亿元,主要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8.50亿元)。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4.24亿元,占比45.8%,其主要品类包括中西药39.29亿元、石油及制品11.42亿元、服装、鞋帽、针纺织零售额24.69亿元、通讯器材9.49亿元、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8.47亿元、粮油、食品7.14亿元和金银珠宝5.22亿元等;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94.44亿元,占比54.2%。

社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迎泽区共有普通高中12所,普通初中7所,小学38所,幼儿园91所;迎泽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8.92%,小学净入学率100%,列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迎泽区共有28所学校被评为“太原市特色小学示范校”,5所学校被评为“太原市教育科研基地校”,16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区内有特殊教育中心学校1所,在校生84人,教职工20人;民办学校有142所,全部达到标准化,其中有5所民办培训学校及教学区荣获太原市四星、五星级培训学校和太原市办学质量先进单位。区内驻有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始有坞城校区和迎泽校区二个校区,占地1954.08亩(含东山校区)。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供销合作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和粮食干部学校,1958年9月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学校有教职工1723人,其中专任教师1158人,教授、副教授54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97人。学校设有教学单位22个、校级科研机构22个,拥有本科专业57个,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6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85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是中国财经类高校第5个、山西省高校第1个AACSB和AMBA会员。

文化事业

迎泽区地处太原市区中心,是省城政治文化中心。区域内驻有新华社山西分社、山西日报社、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电台等新闻单位;省晋剧院、省京剧院、省话剧院等省城主要文艺团体;省图书馆、山西图书大厦、太原工人文化宫、市少年宫、太原市影都等文化娱乐场所。迎泽区有文化站7所,文化活动室116个,图书馆设分馆17个,文化馆设分馆15个,文化艺术团体51个,出版物发行机构网点100个。2022年,迎泽区承办了“高手在民间”太原市乡土文化能人技艺大赛,活动网络直播点击率高达20余万;全年开展“千年府城 首善迎泽”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市级30场;开展“迎泽学堂”系列公益培训活动,涵盖书法、油画、插花、编织、剪纸等共计512场及文化惠民活动千余场。新南二社区被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博物馆

山西考古博物馆

山西考古博物馆设在太原文庙内,位于迎泽区文庙巷3号。孔子庙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金、明两代重修并扩建。原址位于太原市城西水西关,清光绪初年因汾河泛滥损毁。而崇善寺于清顺治火焚,光绪八年(1882)文庙迁于此,原崇善寺部分残存建筑成为文庙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太原市文庙占地3.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以文庙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为核心,沿中轴线形成四进院落式布局。棂星门院正南的照壁和东、西六角亭(井亭)为崇善寺遗构。1919年,阎锡山孔子庙成立山西省教育图书博物馆,自此文庙成为太原市乃至全省文物博物集散地。1953年,在文庙成立山西博物院;2003年,成立山西省民俗博物馆;2020年4月,更名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工作为主,同时兼顾太原文庙保护利用工作等。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位于迎泽区五一广场西北隅,利用纯阳宫这一明代古建筑为馆址。纯阳宫在元代名叫《玄都万寿宫》,后更名《纯阳宫》,俗名纯阳宫。宫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1796~1820年)增筑后院巍阁3层。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山西省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10月10日,直属于文物局。是以古代和现代艺术品收藏、研究、展示为目的的专题陈列馆。馆内有五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四柱三楼式木质牌坊、硬山顶式原宫门、吕祖殿、方形单间回廊亭、灵宝洞、潜真洞、玉皇阁等。

科技

迎泽区驻区国家级、省级科研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省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等,2019年11月,迎泽区与中科院煤化所与共建“先进碳材料研发中心”。区创新创业园区以生物医药和食品包装装备制造为核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山西省四个特色产业基地之一。截至2022年末,创业园成功孵化287家企业,毕业企业159家,其中,太原恒伦口腔医院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6项;山西明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中荣获成长企业三等奖;山西西电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山西赛区二等奖山西省清露金华科技有限公司在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山西省赛区一等奖。2022年,迎泽区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19家,重点打造了中泰筑梦之星孵化器和金融科技双创产业园等双创项目,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2家;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0个,财政投入200万元,全年为100余家企业落实省、市、区各项奖补资金851.18万元。截至2022年3月,迎泽区累计发明专利授权量5686件,在太原市市各区县中排名第一。截至2022年末,迎泽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1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评价入库1400余家。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6个,拥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19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1个、太原市新型研发机构3家。

卫生健康

迎泽区共有卫生机构491个,医疗床位1054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607人,其中:执业(包括执业助理)医师5558人,注册护士7972人。迎泽区有三级甲等医院9所,二甲医院10所,驻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国中医科学院、二六四医院等医疗单位。迎泽区组建区医疗集团,265种疾病基层首诊。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形成15分钟医养融合服务圈。2022年,迎泽区居民医保参保率首次突破100%,医疗康养中心、市褥疮诊疗康复中心项目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度考核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暨第一临床医学院)位于迎泽湖畔的解放南路85号,始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医用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管理、康复等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有职工4135人。其中高级职称614人,博士生导师70名,博士后合作导师40名,博士后培养导师1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46人,山西名医15人,山西省省名老中医5个。医院编制床位3000张,现有45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37个职能科室;有院士工作站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中心、老年病科、产科学)。医院位列中国“自然指数百强“中国医院科研能力百强”,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位于永祚寺街29号,医院总占地面积451.2亩。医院创建于1953年,1955年建成开诊,是直属于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核定床位2850张,内设机构数94个,其中职能处(科)室33个,临床科室43个,医技科室18个;在岗职工3084人,其中高级职称561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1009名。医院拥有国家卫生计划生育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山西省名医11名,国特贴专家20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5人,引进工程院院士3名、科学院院士1名,成立院士工作站3个。2018年入选全国首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

体育

2020年,迎泽区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8条,基本建成15分钟便民健身圈。2022年,迎泽区有全民健身站点127个,各类体育场地1194个;有体育社团8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60人。中国首批试点的长风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等一批体育运动场所于2022年建成投用。迎泽区内驻有山西省体育博物馆,该博物馆于2015年建成,是山西省唯一一座综合性体育博物馆,前身为山西省体育馆,是太原市地标建筑之一。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内设有“山西体育名人堂”“古代体育厅”等六大展厅,其中“山西体育名人堂”展示山西体育名将荣誉及奖章、奖杯、证书等纪念物。2023年4月,太原市(省城)第九届全民健身节启动仪式迎泽区分会场在双塔公园开启。其后,全民健身节拔河比赛及“首善杯”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在迎泽区相继展开。

人居环境

迎泽区完成“禁煤区”建设,改造燃煤锅炉322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煤改电”“煤改气”实现全覆盖。2022年,迎泽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92,二级以上天数256天,优良率为70.5%;PM2.5浓度均值为41微克/立方米,全年重污染天数为1天。截至2022年末,汾河迎泽桥断面地表水水质提升至II类。迎泽区建成各类游园、绿地共计125处,花卉盆景示范街9条,占地2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区内共有1256个小区、9个山区村开展垃圾分类,覆盖居民21万户,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迎泽区对51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郝庄镇柳沟、捐子、沟北、张家河、东祁家山、占道、孟家井7个村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迎泽区建成具备52个微观监测点位和7个扬尘监测点位的智慧环保系统。

社会保障

2022年,迎泽区城镇新增就业15410人,其中,创业带动就业387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61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7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9人,获评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迎泽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参保人数为0.9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0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6.96万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382.7138万元。在全省试点开展失能、半失能老人健康服务,启动以康养为特色的区中心医院(新址)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高标准打造社区食堂26个,设立居家养老照护床位748张,劲松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12~2021年,迎泽区对20.02万户家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680.26万元,对8864户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1835.95万元。2022年,迎泽区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并提高至每人每月730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11388元;临时救助工作年封顶线标准提高至5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为每人每月1500元。

交通

综述

迎泽区地处太原市区中心,是山西省城交通枢纽,区域内驻有太原站、太原长途汽车站等交通枢纽。作为太原市的中心城区,迎泽区起着承接南北城、连接东西区域的枢纽作用。迎泽大街、南内环街、解放路新建路、五一路、建设路等市内主要交通线纵横该区域,形成“三横八纵”格局,地铁1号线(建设中)、2号线、5号线(规划中)环绕,规划该区域的发达路网。

公路  

2021年,迎泽区建设南沙河城市快速路东延等10条重点道路,改造“四好农村路”等道路89.8千米;截至2021年末,辖区内县乡村三级道路共142.63千米。迎泽区东西向主干道主要有迎泽大街、双塔西街、南内环街,此外,南内环街高架桥于2016年通车,与双塔西街相辅相成,极大缓解了区内交通压力;南北向主干道有滨河东路、新建路、解放路、五一路、并州路、建设路、东中环、东峰路,其中滨河东路、五一路、并州路、建设路、东中环、东峰路均为快速路。区境内公路还包括黄骅港—山丹公路及108国道过境段、东山过境高速、青银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松小线(14.2千米)、青年路、劲松路、康乐西街和长风大街等。2022年,西太堡街东延等道路建成通车,马庄南街、天成路等17条小街巷列入太原市百街小巷改造工程,升级改造“四好农村路”15千米。

迎泽大街

迎泽大街是太原市标志性主干道,历届总体规划均将此确定为城市中轴线,宽度规划为70米,被誉为“中国第二街”“三晋第一街”。大街始建于1956年,分五期,历时40年于1996年全线建成,从火车站到南寒全长10千米。2021年,迎泽大街东延工程通车,迎泽大街连接太原东西山,长度16千米。

铁路

迎泽区境内铁路线路约6.3千米。区内驻有太原站(简称“太原站”),过境铁路线路包括南北同蒲铁路石太铁路、石太客专线、太焦铁路、大西高速线等。太原站位于迎泽区迎泽大街与建设路交汇处,于19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站场规模4台10线,建筑面积30599平方米,由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1993年被升为特等站。截至2021年末,日均到发量13.3余万人次,客货车同行。

公共交通

迎泽区内公交由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统一运营管理,其管理范围包括太原市的公交和公共自行车运营,其中,途经迎泽区的公交线路有50余条。迎泽区境内主要公交线路有1路(经迎泽桥东、省人大、新建路、大南门、青年路口、并州饭店、广场、火车站等站点)、801路(经桃园、老军营等站点)、103路(经山西报社、中正天街等站点)、809路(经碑林公园、钟楼古街等站点)、606路、618路(至迎泽大桥南内环桥等)、25路(经钟楼街、柳巷等站点)、27路(经长风商务区等区域)及65路等。 迎泽区内轨道交通太原地铁统一运营管理。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16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是山西省首条建成地铁线路,全长23.65千米,设23座车站。其中,迎泽区设有三个站点,分别为体育馆站、大南门站和开化寺街站。2020年12月26日,2号线一期开通仪式在大南门地铁站举行。大南门站为1号线(预计2024年开通)和2号线换乘站。

人文

综述

迎泽区是宋建古城和明建太原府城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迎泽区内民俗活动众多,连唱带舞的高跷双璧,关羽磨刀日和双塔庙会,既丰富了当地人生活,又体现表演艺人们的才华。迎泽区内不可移动文物有97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永祚寺崇善寺纯阳宫孔子庙关帝庙清真古寺等文物古迹展现府城文风古脉,晋绥铁路银行旧址见证早期金融发展,柳巷老街讲述百年繁华商业,中共太原支部旧址追寻红色文化记忆,山西大学开创高等教育新纪元。迎泽区有琉璃烧制技艺、庙前高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9项、市级17项、区级42项。

民俗节庆

添仓节

添仓节又称“天仓节”,其时在农历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是农历正月最后一个节日。到添仓节这天,山西民俗讲究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甚至一些上了年纪的城市居民,还习惯在添仓日购米买面,以兆全年丰衣足食,吉祥如意。

寒食节

寒食节在冬至后百五日(亦有百六日之说),即清明节前两天。至今,太原市南郊区群众仍有称寒食为“一百五”者。民间传说,这一天为“龙忌”之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晋文公晋文公在这一天焚烧绵山,烧死功臣介子推,追悔莫迭才下令禁火的。“焚火绵山”的故事在太原地区流传很广。其实,寒食节的起源并非始于介子推,而是始于周代的禁火制度。

寒衣节

寒衣节为农历寒衣节,亦称“送寒衣节”,意谓为死去的亲属不死生物送冬天衣物的日子。至时家人用五色纸(常用黄、蓝、绿、白、青)剪成象征性的衣服,中间夹絮棉花,意指供亡者冬季穿用。

双塔庙会

双塔庙会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十八,人们逛庙会、登双塔。爬塔是双塔庙会的经典项目,其“塔”即为太原标志性建筑永寺双塔。双塔庙会已成为观赏民俗演出的地方文化活动。

文物古迹

迎泽区内不可移动文物有97处。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善寺等9处;有孟家井瓷窑遗址东太堡遗址太原文瀛湖辛亥革命活动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有双塔烈士陵园孙中山纪念馆、松庄慈云寺、崇德庐石刻群、南十方院(白云寺)、开化寺民居、藏经楼、山西省图书馆等市保单位26处。

永祚寺

永祚寺俗称永祚寺,位于迎泽区郝庄镇郝庄村南500米处。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清顺治十五年(1658)、民国十六年(1927)维修,占地面积30802.48平方米。永祚寺由寺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寺院为二进院落布局,其东南隅为塔院,现存明代砖塔二座。双塔对峙,通高54米,是现存中国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善、塔身最高的一组,堪称中国“双塔之最”。双塔寺被誉为“太原市奇观”, 寺内不用一钉一木,是明代典型无梁式砖结构建筑;历代地方志书都称“凌霄双塔”并作为太原八景之一,为太原市标志。双塔虽近在咫尺,本质却相去甚远:一为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许昌文峰塔,一为建于万历三十九年舍利塔文峰塔是弥补地形缺陷的风水塔,舍利塔是供奉舍利子、藏佛经的宗教建筑。寺内保存有明清时期碑碣260余通(方),其中明代石刻珍品《宝贤堂集古法帖》180余方,清代《古宝贤堂法帖》48方,清代书法家祁寯藻《子史粹言》石碑4通。寺内种植牡丹花1000余株,名品20余种,其中明代“紫霞仙”为最古老的牡丹品种之一。太原市双塔博物馆位于太原市永祚寺内。

王家峰墓群

王家峰墓群位于迎泽区郝庄镇王家峰村,已探明三座北齐时期墓葬,由库狄业墓、狄湛墓、太原北齐徐显秀墓组成。库狄业墓于1984年发掘;2000年7月发现于王家峰村砖厂的狄湛墓,据考证,墓主人狄湛为盛唐名相狄仁杰四世祖;徐显秀墓最重要收获是遍布全墓的330余平方米彩绘壁画。作为我国科学考古史上保存最完整、墓葬壁画结构最完好、等级最为完备的北朝时期墓葬壁画,北齐徐显秀墓考古发掘获得“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王家峰墓群入选山西省省15处“国保”保护规划之一。

太原大关帝庙

太原大关帝庙又名庙前街关帝庙,位于迎泽区庙前街道办事处庙前社区庙前街36号。创建年代不详,明、清均有修缮,2003年补建碑廊和东西别院,现存主体结构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东西42.45米,南北78.57米,占地面积3335平方米。中轴线建有山门、崇宁殿、春秋楼,两侧建有钟楼、鼓楼、碑廊、东西配殿、刀楼、印楼及东西别院。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在民间被定为“关羽磨刀日”,这天太原大关帝庙历来有祈福仪式和文化活动,舞狮表演、击鼓鸣钟、迎刀献礼等众多祭祀环节展示着古老的关公信仰。

太原清真寺

清真古寺位于迎泽区解放路48号,为第七批国保单位。坐西朝东,二进院落布局,东西52.52米,南北 40.4米,占地面积 2121平方米。据碑文记载其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寺院沿中轴线建有山门、省心楼、讲经堂和礼拜殿,轴线两侧为阿訇室、沐浴室、南北碑亭及牌楼。礼拜殿位于轴线西端,高10米,面宽五间,殿内装饰为阿拉伯风格,凡拱门、圆柱均沥粉贴金彩绘。

崇善寺大悲殿

崇善寺位于迎泽区孔子庙巷9号,是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明洪武十六年(1383),朱元璋第三子为补报高英“罔极劳之恩”,特请朱元璋恩准建新寺,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建成占地245亩的崇善寺。该寺于清同治三年(1864)失火,仅大悲殿等建筑得以幸存;清光绪七年(1881),山西省巡抚张之洞在其废墟上建造孔子庙。现存崇善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山门、钟鼓楼、大悲殿、东西厢房和小院等建筑组成。其中,藏有宋、金、元、明、清原版佛教藏经4万余卷,最早的经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除木刻印刷经卷外,还有赤金粉、鲜血、墨汁等书写经卷。

山西大学堂旧址

山西省大学堂旧址(战动总会)位于迎泽区侯家巷 9 号,占地面积 5364 平方米。1902 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利用清朝“庚子赔款”兴建山西大学堂,开创山西高等教育先河。辛亥革命后,改名山西大学;1925年,中华教育改进会第四届年会在国立山西大学举行;1937年9月20日,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在山西大学大礼堂成立。太原市沦陷前夕,战动总会从太原撤至汾阳市离石区岢岚县等地,在晋西北地区开展工作。旧址规模宏大,布局整齐,建筑形制中西结合,是近代中西文化合璧的实物例证。现存建筑为山西大学大礼堂。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位于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海子边街99号儿童公园内。原为明清时期贡院,后为山西大学校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此创立山西省公立中学堂,1913年更名为省立第一中学校,高君宇王振翼贺昌、彭真等曾在此就读。1921年,高君宇在该校指导成立了太原市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秋,高君宇受中共北方区委指示,在此组建中国共产党太原市支部。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有四合院建筑丰树堂及教室等150余间。2002年10月,山西省委、省政府于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在此设立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占地10.3亩,建筑面积5656平方米。2010年4月27日,正式定名为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6月末,迎泽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9项,其中国家级1项(琉璃烧制技艺)、省级9项(恒义诚“老鼠窟”元宵节等)、市级17项(李家油酥饼、上官氏麻酱等)、区级42项(台骀传说、哨埙演奏技艺、迎手鞭杆、稍梅制作技艺等)。

琉璃烧制技艺

琉璃系低温铅釉陶的习称,是一种常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的装饰材料。琉璃建筑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琉璃生产在山西省分布广泛,以太原市、阳城、河津市介休市等地为主。太原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生产琉璃,其后一直没有间断。当地烧制琉璃以苏姓家族最为著名。迎泽区马庄山头村(现属新沟居委会)是山西琉璃重要的发祥地,苏氏家族从洪洞县迁居这里即开始琉璃烧制。清朝爱新觉罗·颙琰年间,这里曾经是京城皇家的供瓦基地。历史上的苏氏琉璃,以美丽的孔雀蓝为主色调,辅以黄、绿等色。

恒义诚“老鼠窟”元宵

恒义诚甜食店位于钟楼街,创建于1937年,以经营名吃“老鼠窟”元宵节而闻名。2006年和2011年该店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9年,恒义城“老鼠窟”元宵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鼠窟”元宵主料为晋祠花塔村一带的江米,辅料取用本地种植的桂花、玫瑰花和芝麻等。恒义诚在保持传统制作基础上先后创新多种口味元宵,制作过程均为纯手工制作,其中的杵磨碾面、桂花酱制作、玫瑰酱腌制、手工制馅和滚制元宵工艺是中国北方元宵制作技艺的代表。

乾和祥茉莉花茶

乾和祥茶庄隶属于太原市果品茶叶副食总公司,始建于1917年。建店初期,“乾和祥”坚持“杂茶不用、偏路不选”自己拼配的经营方法,所以始终保持着色、香、味俱佳、余韵无穷的盛名。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市乾和祥批零兼营,并配货加工,鼎盛时期年销量20万担,一时成为山西省最大的茶庄。2011年,乾和祥茶庄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茶庄拼配的麒麟牌茉莉花茶,外型条索紧细,香气浓郁纯厚,鲜醇爽口,汤色黄绿明亮,独特的“斗型”手工包装延传至今。

戏剧头盔制作技艺

戏剧头盔制作技艺出自迎泽区山西省晋剧院,省内唯一手工制作戏剧头盔传承人梁翠云,三代传承,两代坐镇晋剧院,为山西省戏曲舞台上制作了大多数头盔。精湛技艺,百年来历久不衰。从一张麻纸开始,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快的要一周,复杂的得一个月左右,一个头盔才能完成。

民间艺术

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装饰艺术之一,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辛爱英剪纸艺术作品长期在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现场展演,接待中外游客10多万人次。艺术刻瓷发源于明朝,是中国一门独立的瓷器艺术。铁匠巷高跷会最早于1901年开始初具规模,逐渐开始参与太原市城内民间祭祀及社火活动,至今约有100年的历史,被誉为流动的戏剧舞台,与太原庙前高跷一起被称为“高跷双璧”。太原市传统面塑工艺,于清道光元年间由民间艺人带入太原市地区,至王博已传六代,王博代表性面塑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省市展赛展演中获奖。

饮食

迎泽地区居民传统主食多以面食为主。面食花样甚多,有调和面、浇菜面、浇肉面、打卤面炸酱面等。主食以高梁面、玉米面豆面等为主,莜面荞麦面、白面次之。副食主要是猪肉、冬季为羊肉;蔬菜有白菜、胡萝卜、马铃薯和南瓜;春夏秋季吃新鲜菜,冬季则吃贮藏菜或经腌制的酸菜腌咸菜。其中,高梁面加榆皮面拌和成剔拔股、擦圪斗、疙垛儿;玉米面常食窝窝头、煮圪塔和糊糊饭;莜面则多蒸食疙垛儿、靠老儿;荞面多吃疙垛儿和腊肠;豆面则食擀面条和流尖;白面食品种类大致可分为三类:蒸煮类、烧烤类和油炸类等,各类都有数十种花样。

头脑

“头脑”是山西省特有的一种清真小吃,为汤状食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每年农历白露立春期间,迎泽区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头脑又名“头脑”,是明末清初的太原名士傅山为久病不愈的母亲创制的,以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米酒、酒糟、羊尾油八种中草药和粮食为原料,外加腌韭菜做引子,传播到民间后广受好评。

灌肠

灌肠是一种以荞麦面为主料的独特面食。荞面用水分次调成糊状,加五香调料,放大盘碟中蒸制而成。以掺入猪血者最为上品;冷热均可食;冷食时切成条块,以醋、盐、蒜泥、辣椒、葱佐味,香味可口,别有风味,为下酒佳品。

鸡蛋醪糟

鸡蛋醪糟是太原市特色小吃,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流传着“海子边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相传赵匡胤弃文习武,东渡黄河到州,无钱无粮饥饿难耐。店家看他气宇不凡,做醪糟给他。赵匡不知何物,店家说:“糟汤而已。”醪糟之名遂传,沿袭至今。

特产

山西玉雕

山西玉雕历史悠久,其雕刻工艺精致、细腻,所用原料石质精美,产品品种多样,题材广博;尤其擅长动物和人物的设计与制作,吸收山子雕传统技艺和四大国宝雕刻技艺,形成独特雕刻技艺,精心雕刻了许多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玉雕新产品,如《和谐》《微雨初醒》《官符》等。2013年,玉雕(太原市玉和堂)“玉和堂”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豌豆糕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属于甜食,宜在夏季食用。豌豆糕通常是用上等豌豆脱皮磨粉,加入白糖柿子饼柿子霜制作而成,爽口绵甜,益脾胃,解热祛毒。1957年,豌豆糕被评为太原市市 “十大名吃”,人们常在饭后品尝,香甜可口,清凉下火。

名胜古迹

综述

迎泽区内名胜古迹众多,较为著名的有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还有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太原汾河公园太原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唯一公共园林绿地太原文瀛公园、集古典园林造景与名家书法艺术为一体的碑林公园。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域,迎泽区形成府城片区、双塔片区、东山片区三条文化旅游带,贯通“千年府城、凌霄双塔、生态东山”文旅脉络,打造“太原府城游”文旅品牌、双塔品牌、老字号品牌和生态文旅康养品牌。2022年,钟楼步行街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中正天街获评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森栖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清单。截至2022年末,迎泽区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级旅游景区1家。截至2020年末,迎泽区旅游收入年均136.7亿元。

重要景点

太原汾河景区

汾河公园是太原城市建设民心工程,建成于2000年10月。汾河两岸的滨河生态景区全长18千米,其中,景区第一期,北起胜利桥,南至南内环桥,长6千米,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观区和7个观光景点。景区第二期北延段长约7千米,称为汾河湿地公园;南延段长5.1千米,北起南内环桥,南至南中环桥,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

台骀山滑世界景区

台骀山滑世界景区位于迎泽区小山沟村城郊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960亩,是集生态、文化、娱乐、参观、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分为龙城始祖台骀山、滑世界、生态度假野三沟、有机无害农家乐四大功能区。传说上古时期,黄帝的五世孙,被后世尊为“汾河之神”“雨神”的台骀是太原市城本土守护之神,其一生活动在汾河流域;每年农历五月十八,后人前往台骀山,追思凭吊不忘先贤。

太原食品街

早在宋代,食品街就是太原市的商业中心。食品街位于迎泽区柳巷商圈,街区北起府东街,南至钟楼街,宽10米,全长552米,是一条集餐饮、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特色休闲街区,北部为特色风味区,中部时尚酒吧西餐区,南部山西省特色风味区。2012年,迎泽区对食品街进行全面改造,建筑立面全部恢复明清古建筑风格,成为太原人餐饮、观光、休闲的网红打卡地。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因位于太原市古城迎泽门外而得名,是山西省四星级公园和太原市五星级公园。1957年6月1日正式开放,是太原解放后新建的第一个公园,也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城市大型公园。公园总面积66.69万平方米,其中迎泽湖水面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公园景点包括从太谷区搬来的金大定年间藏经楼,以北京雍和宫东西牌楼为蓝本的锦绣太原牌楼,明代传统木结构建筑风格观澜阁,清代建筑风格梨园唱建筑群和太原晋商博物馆

钟楼步行街

钟楼街片区是太原市府城核心区域,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民国,素有“小王府井”的美誉,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不逛钟楼柳巷,枉来太原一趟”的说法。2021年9月,钟楼街改造升级重新开街,唐风晋韵主题商业街、三晋民俗主题历史文化街区、时尚夜经济消费区陆续“登场”。2022年8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钟楼步行街名列其中。2023年1月16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街区共包括25条历史街巷、36座历史建筑和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其中省级非遗2个)。

森栖小镇

森栖小镇位于迎泽区东山腹地,始建于2015年,总占地面积5370亩,是一座以农业休闲和康养为主题,融自然风光、田园生活和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生态特色小镇。小镇分为核心区、体验农庄区和富氧登山区三大区域,其中小镇核心区是迎泽区对董家庄旧村、甘桑沟和秤锤沟进行生态恢复及治理改造而形成的生态园区。2019年,董家庄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森栖小镇项目涵盖生态修复休闲体验区、民俗街巷区、户外野营区、康养度假区、生态涵养区5个功能区,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迎泽板块)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太原市唯一一个被列入山西省特色小镇创建清单的重点项目。2023年7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发布“中国森林养生基地”名单,森栖小镇成为山西省唯一入选基地。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06年11月,迎泽区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14年11月9日,迎泽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2019年10月,迎泽区入选2019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20年6月,迎泽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成为山西省省唯一上榜的地区,位列第58名。

2021年2月,迎泽区入选“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位列第64位。

2021年,迎泽区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山西省唯一上榜县区。

2022年,迎泽区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2022年12月,迎泽区上榜2022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榜单,位列第85位。

2023年,迎泽区获评“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

2023年9月,迎泽区入选第三批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